不平凡的中医

不平凡的中医—沈佳

自 序

光阴荏苒,倏忽之间,我学习、从事中医药工作已经二十年了。不过,说到与中医药结缘就要追溯到我的孩提时代。

那时家居农村,有一年夏天被蚊子咬得够惨,两条腿也因为瘙痒给抓得感染流水。当时我外婆看了特心疼,就到田埂上采了几株野菊花,拿回家去泥洗净,整株加水烧了一大锅,帮我熏洗,结果洗了两三次,便告大愈,且未留任何疤痕。

类似的事情尚有许多,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农村自发的祖辈相传的治病“土”法,其实就是民间最鲜活的中医药实践!

大学假期回家时发现奶奶腹泻,遂为其针刺天枢、足三里,结果针后当天腹泻即止。另一次回家探亲,外婆带我去为一外村中年妇女看病。患者在猪圈中逮猪时被母猪咬伤了大腿内侧,经卫生院消炎后未发热,但伤口无法愈合。当时看到伤口一侧血肉模糊,不仅已化脓,而且隐约看到已伤及骨头。当时并无多少临床经验,但以对中医的热爱,根据她舌苔黄腻、大便干结等断为热毒入血,兼阳明腑实,遂投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清泄阳明之剂,嘱内服外洗,后果获痊愈。

虽有以上这些经历,但真正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后,对中医的应用、把握与体会也非一帆风顺。其间也经历过许多困惑与彷徨,但总算坚持到如今,真可谓是“得失寸心知”。因此,总想通过一种方式,把自己这些年对中医的一些想法、领会与体悟说出来,但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就在一些中医专业的论坛与网站上闲逛。

2003年底,我写了一篇帖子,名为《患者现身说法 中医疗效不慢——中医是这样治病的》,发在中国中医药论坛上。当时秦越人先生曾给予精彩点评,而论坛的草创者桂枝汤先生(桂枝汤先生为一民间医生,其敬业精神令人钦佩不已。可惜的是,因为他太过劳累,于6年前与世长辞!先生已乘黄鹤去,徒令吾辈扼腕叹!)也本着提携后进的态度,加以褒扬。后来此帖,引起广泛的争论,也是始料未及。

(详见http://www.cntcm.org/cgi-bin/topic.cgi? forum=11&topic =125&show=0)

2009年5月份,我在外学习期间收到一封E-mail,是人民军医出版社的任海霞编辑寄来的。信中言其看了上帖后,建议笔者能以类似形式写一本书,以给中医初学者或爱好者以帮助。任编辑的建议正好与我以前的想法不谋而合,遂在其鼓励与支持下,就从平时记录的一些病例中选出一部分,以师生问难的形式写了出来,于是便有了这本小书。

为了增加可读性,书中的病例在某些地方做了一些艺术加工。本意是想让大家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来了解一下中医,与中医做一个亲密的接触。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书中两大主角之姓名,其谐音寓意我们“下决心”学好“东方医学”!

古人说:学中医要靠悟。可是如何去“悟”?“悟”者,就是“吾(我)”+“忄(心)”,就是用我的心去感知中医药、研习中医药、运用中医药。因此,东方逸雪总是在不断启发夏觉新去“悟”,去体会中医的理法方药。

都说“医不自治”,但我总喜欢去“自治”。学中医者,如果自己不亲尝中药,不敢为家人处方,又何能为患者认真开方呢?这其实也是已故名家岳美中先生自学中医、自病自医给我的启示。

我素体易于外感,初每服板蓝根冲剂即效,后需转服清开灵冲剂方效,再后又告无效,西药于我更是寸功皆无。某次,又喷嚏连天,清涕流淌,恶寒阵热,烦躁不安,无法工作。断为久用寒凉,阳气受损,风寒外感,兼有内饮,并有郁而化热之势。遂自处小青龙汤原方加生石膏与附子,服一剂,次日即轻松许多,再剂而痊。由此而知,热性体质,在久用寒凉后,也会变成寒性体质。

尤记2004年6月28日,稚子时龄两岁半。病历2天,精神萎靡,恶寒发热,体温超过39℃,上半身热,下半身凉,无汗,时咳,喉间痰多,清涕连连,纳谷减少,舌淡苔薄白水滑。病前曾进冷食,复感外寒而发,拟散寒化饮,和中消食,小青龙汤合二陈三子汤出入:桂枝4.5克,杭芍4.5克,净麻黄3克,干姜6克,细辛1克,五味子3克,半夏6克,茯苓6克,射干6克,莱菔子9克,杏仁6克,苏子3克,六曲6克,炙甘草2克。并做了详细观察:当日17时前喂药,不过所煎的药汁只喂了最多一大半。18时半,身微 汗,额尚无汗,上肢不烫,精神好转。19时半,汗出透,额头见凉。当晚一夜平安,寒热已除,神振,涕消,唯仍咳,后调理而安。此次发热,前后两个半小时,就搞掂了。可见,说“中药慢西药快”的人,关键在于不谙中医、不知中药!

我在带教中曾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便秘,次日即效;治颈椎病头痛,不用牵引,用桂枝加葛根汤即效,这些都让实习生感到神奇,但经过仔细分析,原来都是运用中医理论的结果。

最近治疗了一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其症状表现繁杂,但以中医观点视之,均为阳虚阴盛之征,其中还有真寒假热之象。那么根据传统中医的理法,自然是要温阳化阴。可要按照流行的观点,高血压是阴虚阳亢或肝阳上亢,糖尿病是阴虚内热,则要养阴清热,或者平肝潜阳。到底孰对孰错?当然,最后还是按照自己辨证的结果,施以温阳化阴药方。其中附子与干姜渐渐加至100克以上,但亦并未引起患者血压升高。

可见,中医开方时,一定要按照中医的理法进行,而不是按照西医的药理,也不是按照中医对疾病常规的认识进行,更不是按照西医的病名进行。类似的认识,在书中也有例证。

总之,这本小书,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教训,更有一部分是笔者对中医的思考,算是这二十年学习、从事中医工作的一个阶段小结。希望以之与同道及中医药爱好者做一交流,并有以教我,则不胜感谢之至矣!(笔者的E-mail:njshenjia@163.com)

最后,十分感谢人民军医出版社给了我这次机会;也感谢我的父母与家人,他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更感谢这二十年来,给予我帮助的各位老师与同道;还要感谢广大患者,也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会领略到中医的神奇与奥妙!

沈 佳

2010年5月18日于金陵鸣谦书斋

 

楔子

又闻老师名  诸多疑问存心间

 一听东方课  别有会心夏觉新

南方中医药大学四号教学楼一楼阶梯教室。

这里,有一场讲座正在举行。主办方是校科协,主讲者是附院内科的东方逸雪医生。只见他上身穿浅色条纹衬衫,下身着深色牛仔裤,约摸三十来岁,容貌清癯,但一双眼睛是炯炯有神,似乎一眼能把人看穿。

……

“记得有个朋友,他的儿子13岁,患有多动症,多处治疗没有效果,因此找到我,想试试中药。我就根据中医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给以养阴柔肝、化痰息风剂。开始还有效,但后来效果就差了。在治疗停滞不前时,我只好再去翻书。一天,在读《金匮要略》时,看到这一个条文。”

说着,东方逸雪在黑板上写下: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然后,他接着说:“我就联想到患儿在每次发病时,都有喉间痰鸣,就改用射干麻黄汤,结果守方加减而愈。因此,我个人的观点是,要想学好中医,更多的要向古人学习,向经典学习。”

“最近看了一个病人,是个中年女性。起病于一年多前,于外感后出现间断的咳嗽,服用多种药物,可暂得缓解,但咳嗽总是反反复复,无法痊愈。”

“如果没有经典的支撑,我们往往会因为其间断咳嗽达一年多而忽视一些重要的信息,从而纠缠于无谓的宣肺止咳、收敛止咳中。甚至我们会因为其血压125/100 mmHg较高,而再去围绕血压做文章。我们中医治病,更关心的是患者的症状与一些特殊的体征。”

说着,东方逸雪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将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做了归类。

 

写完,东方逸雪道:“根据上图,我想到,患者虽为久咳,其实是太阳受邪,留而不去,连及少阴,即所谓的太少两感之证。因此我用了治疗太少两感的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

说着,东方逸雪又板书如下——

生麻黄10克 制附片30克 炙甘草15克 杏仁10克细辛3克 炮姜15克

“复诊时,病人说,吃了四付后,咳嗽已经好了一大半,后背酸痛也有减轻,而且血压也降到了128/84 mmHg。”

这时,台下一片安静。

接着,东方逸雪从“太阳主开”讲起了六经辨证的原理……

这时,作为主办方的科协会长夏觉新,不由想起了前一阵在红花新村搞的义诊活动中,市书画协会前会长傅老反复提到东方逸雪其人,更从其吃雪莲果后血压升高一事,告诉夏觉新:“你如有兴趣,我可以帮你跟东方老师说一说,让他带带你,对你提高业务有莫大的好处!”

“因此,要想学好中医,还是我们一开始所说的,要吃得一番苦。大家都知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香扑鼻来’的道理,如此方能先苦后甜、苦尽甘来。”东方逸雪浑厚的男中音在耳边响起,夏觉新不由回过神来,仔细倾听:“如果大家能仔细品味一下,你们会发现这一句‘苦尽甘来’里其实蕴含着如何学好中医的方法!”说到这里,东方逸雪有意加大了声音,并稍停顿了一下。

果然不出所料,本来嘈杂的会场顿时又安静了下来,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望着台上这位年轻的医生,不知他又会冒出什么惊人之语?

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东方逸雪又画了一幅图。接下来他指着下图,详细地分析了“苦尽甘来”的道理。他说,光能吃苦还不行,还要用心去学,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多动脑,还要有十分的激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苦尽甘来。

 

东方逸雪最后道:“就像佛家讲的那样,学中医要‘朝于斯,夕于斯,流连于斯,颠沛于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自然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大家所熟知的逆向英语学习法的创始人——南京通信工程学院教授钟道隆先生,直到45岁方开始下苦功学习英语。但他仅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从‘听不懂,说不了’进步到能当翻译。他每天从一早醒来,无论是洗漱期间,还是乘公交期间,一直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钟教授的这种学习方法就是‘朝于斯,夕于斯,流连于斯,颠沛于斯’的最好诠释!最后祝大家都能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台下响起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

讲座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围绕着东方逸雪问这问那,于是夏觉新的心中有了一个想法。

第一章   表

风寒夹湿证  辛温解表发汗宜

夏季用麻黄   顺势疗法纯自然

——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气温渐渐升高,炎热的夏季来到了。

夏觉新他们也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临床实习。

也许是运气较好,也许是其他原因,夏觉新、小张及皇甫三人都分在了附院实习。

小张跟着大组自然轮转,皇甫先跟着孔卫国主任抄方。而夏觉新则因为傅老的关系,加上他自己的意愿,在急诊及ICU实习两个月后,有近半年左右的时间跟随东方逸雪抄方学习。

第一天上班,大家的心情总难免有些激动,有些紧张。毕竟在学校里就算你成绩再好,再能说会道,也不能说明你看病的水平就有多高。

夏觉新知道,从今天开始,就进入了真刀真枪的实战阶段,正如前人所说的那样:“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在急诊及ICU的一段时间里,夏觉新学习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理论的认识,但这主要是针对现代医学这一块。因为他发现,即使在附院这样的省级三甲中医院里,对于急诊救治的患者,所应用的手段仍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的参与率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高。最多是配合用些中药的针剂进行输液,或有一些口服的中成药颗粒及口服液等。偶尔会对一些疼痛患者进行针灸。至于用中药传统的汤药对急诊患者进行治疗,似乎是很奢侈的事情。就算在学校上方剂时讲的“安宫牛黄丸”一类的急救中成药,也是杳无踪迹。他也只是在读邓铁涛的《耕耘集》时,才能想象一下邓老当年用“安宫牛黄丸”开水化开,点舌急救一患者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有时不由心中暗叹:这也许就是中医的现状!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现代医学抢救病人的高效、方便,夏觉新也算有所领悟。由于他的积极主动,认真细致,对常见急诊(如高热、心衰、心绞痛、哮喘、呼吸衰竭以及肾绞痛、胆绞痛等急腹痛)的现代医学诊疗方法,夏觉新已经比较熟悉了。可他还是感觉少了一些什么,于是在八月底的时候,他就盼着下一站——跟东方逸雪老师抄方。

天气是越来越热,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火炉,热得人都喘不过气来,就连树上欢快歌唱的知了也闭上了嘴,也许怕叫得太多会口干舌燥?

物极必反。从星期五中午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泼洒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洗去了夏日的烦闷。

夏觉新自下雨起就感觉头脑在逐渐清醒,他越来越体会到中医就是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场雨的前后,不就是对《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中“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最好解释吗?

星期六、星期日两天,因为下雨不便出门,另外再过一个礼拜就要跟东方逸雪老师抄方了,夏觉新也顺便利用这两天看看《中医内科学》,背背方剂歌,免得到时一问三不知。

这场豪雨连下了两天两夜,至星期日中午雨量方明显减小。申酉之交,雨止。太阳也艰难地从厚厚的云层后面探出笑脸,夏觉新的心情也逐渐轻松起来,对今后的实习充满了信心。

其后的一周内,又下了几场阵雨,到了周日,天又转晴了,气温也更高了。

因为最近气温变化较大,急诊的发热病人也明显增多了,夏觉新忙得是不可开交。这不,星期日又忙了一天,到了晚上,夏觉新躺在床上,累得不能动弹了。可身体是累得不能动了,但大脑却反而兴奋起来,明天会是怎样的一天呢?东方老师会怎样看病呢?跟急诊医生一样吗?应该不会吧,夏觉新想,但也许他应该跟随孔主任抄方,毕竟孔主任从医时间长,经验丰富。可当时不知怎么搞的,就把这样的机会让给皇甫了,按小张的话讲就是他对皇甫有点那方面的意思。嘿!这个小张也真好玩,这是哪儿跟哪儿呀?就算对皇甫有那个意思,也不至于把跟孔主任学习的机会让给她呀!不过自己好像对皇甫确实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就不知道皇甫对自己是怎样的想法呢?……就这么胡思乱想着,脑子像一团乱麻一样,夏觉新一直到半夜才昏昏沉沉地入睡了。

不过夏觉新翌日还是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练了几趟拳,到常去的那家早点摊上买了份鸡蛋灌饼,匆匆吃过,一看时间才七点钟,就步行去附院了。

因为科协会长的头衔,夏觉新早几天已经与附院门诊办公室的陈主任见过面,并顺利拿到了东方逸雪诊室的钥匙。

打开诊室的门,迎面墙上挂着一幅幅锦旗,写的无非就是“华佗再世,扁鹊重生”“医技精湛,妙手回春”“德艺双馨”一类的话。

赶紧打开窗户,抹了桌椅,夏觉新又去冲了开水,帮东方老师沏了一壶茶。原来东方逸雪用的是紫砂茶壶,真奇怪,难道搞中医就得复古呀?

正沉思间,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七点半不到,东方逸雪也过来上班了。

“东方老师早!”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说:“早!你就是傅老常说的小夏吧?”

“是的。”

“那好,你就坐我对面吧。听说你前两个月主要是在急诊与ICU学习,那里可能应用现代医学更多一些,我门诊这边则是以中医为主,有时也会用一些西医的手段。其实中医看病的流程大体与西医类似,西医无非是通过视、触、叩、听以及必要的理化器械检查,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来明确一组症状的原因,确定诊断,然后制订治疗方案,选择用药或应用特定的治疗手段。而中医也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资料,再进行分析,以把握其中的阴阳气血与寒热虚实的比例多少,脏腑经络的不同定位,以及有无痰浊瘀血,有无六淫七情等等因素,最后综合得出一个证型,这个证型中就包含着中医对疾病认识的病机在内,并以此制订相应的治法,再选择合适的处方,合理的用药,配以相应的药量、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这样,中医的一次看病流程就结束了,当然,对于复诊病人,就要相对简单一些。我们现代的中医与传统的中医不同的地方在于,有时也要对一些西医检查结果进行中医的思辨,这些,在今后的学习中你都有机会遇到。”

一席话让夏觉新紧张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

这时就医的患者也陆续多了起来。

开始二十来号患者都表现为感冒、发热,而东方老师除了进行常规的中医四诊外,也听了他们的心、肺,看了他们的咽腔及扁桃体,还分别给他们做了外周血的化验、胸透或摄胸片、化验小便等检查。

夏觉新疑惑地看着东方逸雪,问道:“东方老师,为什么您也像急诊科的老师一样,也要给他们做西医的一套检查呢?”

“哦,这里面除了有一些法律方面的因素,如举证倒置外,更主要的还是为了明确病情,从而有助治疗。因为中医的‘感冒’概念比较宽泛,绝大多数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多会表现为‘感冒’,而一些‘肺炎’及其他疾病的早期也会有‘感冒’的表现,若不行相应的西医检查,是无法鉴别的。另外,我们中医在用药治疗后,除了要让患者的症状消除外,还要尽量观察一些检查指标是否也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样就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保证疗效。这其实与我当年的经历也有一些关系。”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继续说:“我当住院医师时曾经接诊过一例患者,他是从四川来这儿旅游的。出现了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因此来看病。当时四诊后,我给其辨为痰热灼伤肺络,加以腑气不通,遂予以星蒌承气汤加减。药进四剂,咯血消失,咳嗽亦除,当时患者与我都很高兴。但同诊室的一位张主任知道后,建议患者做一个胸片检查。小夏,你认为结果会怎么样?”

带着不确切的口气,夏觉新问道:“东方老师,难道胸片会有什么问题?”

脸色略显凝重,东方逸雪说:“对。胸片拍出来怀疑肺癌!结果进一步检查也证实了这个诊断!”

似有所悟,夏觉新说:“东方老师,是不是说有的时候中医药在改善、解除症状上虽然效果不错,但对于疾病真正内在原因的把握上反不如西医?”

“也可以这么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中医来说,比如说我们附院的孔主任,他既有家传,也有师承,更加上自己的领悟,所以对于疾病的把握要比我们来得深刻与准确。他是一个纯粹的中医。包括像广州邓老(邓铁涛)那样的中医大家,以及民间自学成才的李可老中医,他们都是我们这些后辈学习的榜样。不过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在保持传统中医理念的前提下,我们大可借鉴现代医学的一些成果以及一些检查设备,以延伸我们的感观,更好地把握疾病的本质。比如一个发热患者,摄胸片提示肺炎,在我们用药解除症状后,我们还要再摄一个胸片,看病灶有没有完全吸收,这样才比较全面。”

说话时,又来了一个患者。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结合一些相关检查,东方逸雪把他辨为风寒表实夹湿证,方用麻黄汤加味。一剂。

“这种大热天还用麻黄汤,会不会汗出亡阳啊?”夏觉新自言自语道。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跟病人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乘着短暂的间隙,跟夏觉新聊起了这个病例。

“我们先来看看通过四诊都收集到了哪些资料?”说着,东方逸雪笔下不停,一会儿就罗列了数条。

主诉 发热4天。

望诊 精神不振,面红,咽腔充血明显,扁桃体不大。

闻诊 微有气喘。

问诊 4天前出现发热,阵咳,痰多,易恶心,已于院外连续4天输注“阿奇霉素、利巴韦林、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药,肌注“胃复安”,口服“扑热息痛、抗病毒口服液”。刻下前症如故,细询之,发热轻,恶寒重,无汗。

舌诊 舌边齿印,苔白腻。

脉诊 脉浮数。

体检 测体温40.2 ℃,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

辅助检查 胸透正常,查血常规:白细胞9.3×109/L,中性粒细胞63.5%。

然后,根据中医基本理论,逐条分析如下:

发热——外感发热多为正邪交争所致。

“这个我知道。可是东方老师,您能不能讲具体些,在这个李姓患者身上,正邪是如何交争的,好吗?”

呵呵一笑,东方逸雪说:“当然可以。这个患者这一次生病的原因你刚才也听到了,是由于热天户外打球出汗,腠理开张,不慎淋雨,故虽是暑天,仍属外感风寒之邪。风寒束表,卫表之阳气欲奋起驱赶风寒之邪外出,然腠理已被风寒闭塞——寒主收引嘛,于是卫阳即呈郁滞的状态。阳气是包含热能的,卫阳被风寒所郁,热能不得外泄,则见发热。如果风寒较轻,卫阳郁遏的也轻,发热往往不厉害,体温往往也就38℃上下;反之,如果外感风寒较重,卫阳被郁的程度也重,发热也比较厉害,体温往往能到39~40℃。”

听后直点头,夏觉新认为东方老师的解释比较新颖,与教科书上不太一样。但又不能说他说的没有道理,因为似乎这样解释更直观,更好理解。

东方逸雪接着往下写:

精神不振——正气处于抗邪状态,且卫阳被郁,气血运行受阻,精神如何能振?

面红,咽腔充血明显——风性轻扬,故人体外感风邪易上头面咽喉部位,加之阳气被郁,体内热量欲泄而不得,气为血之帅,热量所聚之处,则血液随之而充塞其处,故可见面红,咽腔充血。

微有气喘——风寒束表,皮毛腠理被闭,而“肺主皮毛”,肺气亦因之而有闭郁之象,肺气被闭而欲求宣发之职,则微见气喘。

“东方老师,您这种解释方法好像与书上不太一样啊。教材上好像是直接用肺失宣发之职来解释气喘症状的。”

东方逸雪听出了他的疑问,就说:“其实前贤已经有过类似解释,像清代江苏江阴县人吴达所著《医学求是》一书,其中一些关于发病机制的阐述就是这样。有空你可以看一看。”我们再往下看:

发热轻,恶寒重——古人说“有一份恶寒,便有一份表证”,此话虽有些绝对,但多数情况下还是有其道理的。因为此处有恶寒,加上患者有汗出淋雨的病史,我们据此可定为风寒之邪为患。因恶寒重,所以推断其感受的风寒之邪也较重。至于发热轻,是因卫阳温煦体表的功能受到影响,故自我感觉发热不太明显。

带着不解的表情,夏觉新问道:“可是患者体温高达40.2℃呀!我在急诊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急诊的老师总是要给病人用退热药的。而老师却用麻黄、桂枝,还有附子,岂非火上浇油?——请原谅学生的直言!另外,东方老师,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何体温这么高,病人自我感觉却是‘发热轻’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解释道:“中医对于发热这一个症状往往更看重患者本人的自我感受如何,而不是具体的体温多高。一方面因为古代也没有体温表,另一方面是中医不仅是看病,更主要的是看生病的人。这可能是与现代医学体系差异较大的地方,你要多留心,这对于你今后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中医的理、法、方、药会有莫大的好处。所以在这里虽然患者体温高达40.2℃,但他自我感觉反而是‘发热轻’。而体温表测出的体温高达40.2℃,以我们前面的分析来讲,体温这么高只能说明卫阳被郁的程度较重,有大量的热量无法外泄。这与患者的自我感觉‘发热轻’并不矛盾,关键看你怎么理解。前面说过,如果外感风寒较重,卫阳被郁的程度也重。我们知道,卫阳有温煦体表的功能,现在卫阳被郁,则卫阳无以行温煦之职,则见恶寒。因郁遏程度较重,则患者的恶寒感觉也较明显,所以会出现‘恶寒重’。因为患者恶寒怕冷特别明显,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所以在他的感觉里,发热反而不是那么重要的了,随之也就会感觉到发热比较轻,因为这是他的自我感觉,并不是实际测量的体温。所以发热轻是主观感觉,体温40.2℃是客观体征,不能混为一谈。”

夏觉新听后陷入了深思之中。

看了几个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胃炎、脂肪肝的患者后,东方逸雪接着继续前面的分析:

无汗——风寒之邪束表,皮毛腠理为之闭塞,则汗液无由外泄。

阵咳,痰多——前面说过,因皮毛闭郁,肺气亦呈闭郁状态,而肺主布津之职,患者在求医过程中,曾经多日输液治疗,这些输入的液体不仅不能解除体内的高热,反而因肺气闭郁后失于布津之职,令水气津液凝聚为痰,痰邪蕴肺则‘金实则鸣’,故见阵咳,痰多。

易恶心——风寒束表,邪在肺卫。肺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土为金之母。今肺气闭郁,欲升不能,欲降无由,子病则其母怜之,胃气因之上逆,欲助肺气外宣,然无功。因胃气上逆,故见恶心。此是兼症,主症若除,此兼症必随之而愈,故不必管它。当然在《伤寒论》第3条里也提到过‘呕逆’,就是指这个症状。

舌边齿印,苔白腻——舌边齿印,依传统观念,本脾虚湿阻之体,按清代名医郑钦安之认识,已露阳虚之兆。苔白腻者,患者本感风寒,前医未能行辛温发汗之法,徒予输液抗炎,并予抗病毒口服液之寒凉之品,致阳气被遏,水湿内生。

脉浮数——

“东方老师,等等!浮脉主表,这个我知道!可是……只是这个数脉如何解释?一般来讲,脉浮数是主风热吧?可这样说又与您前面定的风寒束表不符合呀?这可怎么办呢?”

收起笑容,东方逸雪严肃地说:“小夏,首先要申明一点,我所辨的证,都是根据患者的四诊资料,依据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而得出的,并非我拍拍脑袋,嗯,这个是‘风寒束表’,那个是‘湿浊中阻’……不是这样的。”

抓了抓头,夏觉新讷讷地说:“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也不管他是如何的窘,接着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是,对于风寒表实证脉象的描述,书上写的是‘脉浮紧’,对吧?”

声音低的若不可闻,夏觉新道:“对。”

“脉浮紧,辨为风寒表实证,固然没错。但脉浮数,也不一定就辨为风热表实证呀!你们教科书上所写是经过后世加工的知识,有些不完全是中医的原貌。你来看看这里是怎么写的?”

说着,东方逸雪从书橱中拿出一本《伤寒论》翻开,指着几个条文对夏觉新说:“固然在第3条里讲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这里面提到‘脉阴阳俱紧’,可能现在的教材即因此就将脉紧当作风寒束表证的必见脉象了。不过你再看一下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我们所看的这个病人表现出来的‘发热、恶寒(即是恶风)、无汗及气喘’在这条里都有描写,但没提到脉浮紧,也没提到脉浮数。我们接着看看这一条。”

接着东方逸雪指了指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一激动,夏觉新老毛病又犯了,全然忘记了刚才的窘况,说:“可东方老师,上课时我们老师也讲过,《伤寒论》里的条文,有很多往往是详前而略后,或者是详后而略前的。所以这条恐怕不是风寒束表证可以有浮数脉的证明吧?”说完,还冲东方逸雪调皮的眨了眨眼,因为他发现,虽然刚才那一会儿东方逸雪表现得比较严肃,但从其对病人的讲话以及跟自己讲解医学道理中可以看出,东方逸雪是一个比较容易亲近的医生与老师。

看出了他的顽皮,东方逸雪也不忍再批评他,只是说:“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这一条里只提了浮脉宜麻黄汤,并没有以紧脉带出麻黄汤,可见浮脉是必需的,而紧脉不是必需的。你再看下一条,你读一读看。”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啊!怎么会这样?这不就跟老师分析的这个患者一样吗?”夏觉新顿感脑袋空空,喃喃自语道。

“所以在这里,脉浮是重点,是关键。至于脉是紧也好,数也好,并不是重点所在。”

说话期间,又来了几个病人,都是老病号,东方逸雪稍微给调了调方子就走了。

喝了口茶,润了润干燥的喉咙,东方逸雪接着说:“其实原因很简单。我问你:一个病人在发热时,也就是体温升高时,他的心率会怎么样?是增快还是减慢?”

“这还不简单!当然是增快了!在急诊期间我观察到,病人往往体温每升高1℃,心率就会加快10次(每分钟)。”

脑中突然灵光一现,夏觉新不由大声道:“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老师讲解的这个患者体温高达40.2℃,心率也有120次/分,这么快的心率表现在脉象上自然是数脉了!”

“知道了,声音也不要那么大嘛!”

“嘿嘿,东方老师,下次不敢了!”习惯性地抓了抓头,夏觉新问:“东方老师,可我总还是不太明白——”

“其实在这里的数脉就好比测量得到的体温一样,只是反映体内卫阳被郁的程度而已。”

恍然大悟,夏觉新一声轻呼:“哦!原来是这样!谢谢东方老师!”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说:“小夏,前面我们讲了那么多,你不妨说一说,到底这个病人该辨什么证呢?治法又该如何制订?”

夏觉新正要讲,这时又有一人进了诊室,说:“东方医生,怎么?开始带徒弟了?好啊,总要有人把你的医术发扬光大才行!”

闻声抬起头,夏觉新才发现进来的是一位年纪五十开外,体型微胖的妇女。走路有些跛,面色比较晦滞。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说:“徐师傅快别这么说!我还年轻着呢,怎么就要人把我的医术发扬光大了?还有,就算我老了,有人跟我学习,也不是要光大我的医术,而是要继承创新我们中华民族祖辈相传至今的中医学。这是跟我的实习生,小夏,夏觉新。”

脸色一红,徐师傅说:“对不起!东方医生!你知道我这人一向快人快语,有话就直说,我并不是那个意思!不好意思啊!不好意思!”

“好了,我刚才讲的话,你也不要放在心上。我们还是看看你吃了上次的方子后效果如何吧。”

仔细看了约二十来分钟——夏觉新感觉这位徐师傅的病情可能比较复杂——东方逸雪重新调整了处方,那个大嗓门徐师傅也拿着开好的处方开开心心地走了。

拍了一下在一旁发呆的夏觉新的肩膀,东方逸雪说:“我们接着来吧。”

“噢!”从遐想中回过神来,夏觉新说:“我想了想,感觉老师辨为风寒夹湿,束于卫表是对的。至于治法,相应的肯定是发散风寒,兼予除湿。东方老师,我说得对不对?”

赞许地点点头,东方逸雪说:“嗯,对了一半。该患者还有一个阳气不足的底子在,也就是说他的体质是阳气不足,这一点在治疗时要加以考虑。他其实是在阳气不足的基础之上,又外感风寒之邪,夹湿束表,肺卫因之闭郁,是一个本虚标实的证候。毕竟他有本虚,因此在这么热的天气,用麻黄汤这样的辛温大剂,若不稍予扶阳,则亦如你开始所言,难免有大汗亡阳之虑!”

说着,东方逸雪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前面所开的处方——

生麻黄9克 桂枝9克 杏仁12克 苍术12克 制附片15克生姜12克 炙甘草6克

一剂

医嘱:喝完药,再啜热稀粥,覆被取微汗。得汗出畅,即可。

看着这张处方,夏觉新问:“东方老师,这个处方是否就是以麻黄汤辛温解表,发散风寒,苍术取其化湿,附片用以温阳。只是加生姜是什么目的?”

微微颔首,东方逸雪说:“对。这里加生姜,一方面取其辛散,助麻黄汤发散风寒,且可助苍术除湿;另一方面,可制约附子辛烈之性。”

“那么,方后的医嘱中,您写的‘喝完药,再啜热稀粥,覆被取微汗。’好像与《伤寒论》上不完全相同嘛。”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说:”是的。麻黄汤方后有‘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的注意事项,其中提到‘不须啜粥’是常法。我这里令其啜粥,则是变法。”

“变法?”

“对。学中医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像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审证求因,三因制宜……另外也要注意活法圆方。因为中医是与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在这里,之所以让其喝完药后再啜热稀粥,主要是因为患者的体质属阳虚。虽在麻黄汤基础上加用附子,以助元阳,然毕竟时届热天,恐发汗太过,伤其津液,津液一伤,阳气更虚。故药后啜热稀粥,一方面因患者易恶心,有胃气上逆、气机紊乱的表现,喝粥可以保护胃气;另一方面喝稀粥可滋汗源,防津液过伤,亦间接保护阳气也。”

“当然,我们讲了这么多,都只是从中医学理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具体疗效,明日便知。”

下了班,夏觉新还是抑制不住心头的兴奋,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如东方逸雪老师所讲,他看病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令他大长见识;另一方面是他竟然可以把一个外感风寒的病例讲得那么透彻,而且某些方面又与众不同,确实让他大开眼界。

下面所要做的事就是盼着第二天尽快到来,为什么?看看那个病人的效果如何呀!

翌日,那个李姓患者果来复诊。就诊时告知,昨服一剂,周身得微汗出,热退寒除,咳痰亦止。惟舌根仍腻,脉滑,复测体温36.6℃,心肺听诊无异常。因患者经常外感,8月份已因外感输液4次,去年查出白蛋白较低,胃镜示慢性胃炎,小肠镜示小肠脂质斑,常发上腹胀痛,东方逸雪认为总属土不生金,转议附子理中汤合玉屏风散加味调之。

效果是如此显著,但夏觉新似乎还意犹未尽,又问:“东方老师,像这样的高热病人,我在急诊时也碰到很多,处理方法不外是输液、抗炎,再加用一些退热药。但其中一部分患者往往是吃了退热药,热就下去了,隔半天或一天,甚至一两个小时,体温又上去了,很是令人头痛。如果都像您这样,40℃高热能一汗而解,那就太好了!不过为什么汗法的疗效会比吃退热药、输液更好呢?”

呵呵一笑,说:“你这个话题大了些,有时间我们再做详细的讨论研究。也不是发热患者都能一汗而解的,一般情况下只有表证可以从汗而解。”

兴奋地看着东方逸雪,夏觉新问道:“东方老师,那您就再给我讲讲表证一汗而解的道理吧!虽然教科书上说,表证是风邪或风邪夹寒、热、湿等邪气侵犯卫表所引起,故可以从表而解,但我总感觉讲得不够透彻。因此……”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说:“No problem!其实昨天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患者发热的机理,是因为卫阳被郁,不得宣发,大量的热量不得外泄所致。人体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如果某人吃了不清洁的食物,那么他最可能出现的症状往往是呕吐或腹泻,在西医来说,他们会去止呕,去止泻。但我们中医首先要做的是找出导致呕吐与腹泻的原因所在,再去针对这个原因用药。可是,小夏,你有没有想过,呕吐与腹泻仅仅是一个症状吗?人体之所以吃了清洁的食物出现呕吐与腹泻,是否还有其他的解释?”

疑惑地看着东方逸雪,夏觉新小声咕哝道:“这还能有什么解释?”

“你再想想,如果你的手不小心碰到了烫的东西,你会怎么样?”

释然一笑,夏觉新说:“当然是把手缩回来啰!”

“对呀!这是什么?这就是人体的本能反应嘛!我们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我们的本能反应不也是想通过呕吐或者腹泻将其排出体外吗?所以有时轻度的呕吐与腹泻是不用治疗就会好的,只有症状较为严重了,仅凭自身的力量解决不了时,才要去看医生啊!”

灵光一现,夏觉新不禁恍然:“哦!东方老师!您的意思是不是说表证的发热其实是机体对外邪的一种正常反应,只是这种反应一旦持续,就表示无法通过自身能力来祛除外邪,而要通过药物的方法以解表退热?”

微微颔首,东方逸雪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对于风寒表证来说,风寒束表,在表之卫阳奋起而抗邪,欲将风寒之邪由表祛除,但因寒主收引,故而将相对弱势的卫阳困住。然正邪不两立,卫阳必奋起而与风寒相争,在这么一种情势下,此时我们中医要做的不是去退热,而是要帮助相对弱势的卫阳,帮它一把,那自然要用温性的药,以助卫阳。”

仍未满足于这种解释,夏觉新习惯性地抓了一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东方老师,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可能比较弱智,说出来您别笑话我。”

“没关系,你说吧。”

嘿嘿一笑,夏觉新说:“是这样的,老师您说的我基本理解了。但为何患风寒表证的病人在服了辛温解表药后会发汗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通过出汗才能将表邪祛除呢?”

稍稍思索了一下,东方逸雪说:“小夏,你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奇怪,我带过的学生中还从没有人提过这种问题。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要了解人体的自然疗能。我们都知道‘气为血之帅’,气之所在,血之所在。风寒束表,卫表之阳气奋起与之抗争。其实按照经方大师胡希恕胡老的观点,也可以理解为人体的阳气聚于体表,以求祛除风寒之邪于外,这就是人体感受外邪后的自然疗能,或者叫本能反应。这时人体的血液也由于阳气的运动,随之聚充于体表。当我们给以麻桂一类辛温解表之药后,聚于体表之阳气得到药力之助,最终冲破风寒邪气之束缚,将腠理打开,这样邪气就有了一条出路。因为津血同源,即使按现代医学的认识,人体血液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其中一部分水分因为药物的作用从血管内渗透到血管外、组织间隙内,进而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而风寒之邪就像河流中的杂质,随着汗液的外排一起排出体表,卫阳被束的状态得以解除,则无热量积累,体温自然在出汗后降为正常。这样就达到了传统所谓的辛温发汗、散寒解表的目的。这也就是用药顺其势而为,所谓顺势疗法的精神所在。我们所做的只是顺水推舟的工作而已。”

“妙!妙!妙!东方老师讲得可真是好啊!”

“老大,看来你真走运!找了个好老师!我在心电图室呆着可没劲了!”

夏觉新正在回味着东方逸雪的话,突被两人的讲话打断了思路,不由十分恼火,正想发作,但抬头一看,原来是皇甫与小张两人。

瞪了他们一眼,夏觉新道:“你们俩不好好上班,却跑到这儿来捣什么乱?”

没理会夏觉新,回头对着东方逸雪抱了下拳,小张说:“东方老师,不好意思!我们俩是夏觉新的同学,本来是想喊他一起吃饭的。现在已经是十二点半了,我们可是下了班才过来的,都进来听老师讲了半天了,获益匪浅,获益匪浅哪!”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说:“哦,我听小夏讲过你们俩。皇甫在孔卫国主任那边可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呀!他的中医功底比我深厚不止十倍!至于小张,在心电图室也没有什么不好呀,也有不少东西要学的。慢慢你就知道了。好了,时间不早了,小夏你也下班吧,下午再见!”

“东方老师,再见!”说着,皇甫悄悄拧了一下夏觉新的耳朵,夏觉新刚要咧嘴大喊,可看到她吐了吐舌头的模样,只好乖乖跟着她出了门。

第二章里

阳明腑实证   泻下通便勿迟疑

高年体不虚   胆大心细法如是

——便秘

话说这日下午,忙碌了一会儿,骨科病房送来了一张会诊单。按说病区的会诊自有病区医生负责,并不关东方逸雪的事。但因为负责会诊单上这位病患的宗医生是东方逸雪的铁哥们,又是老同学,老同事,平时玩得很好,两人都比较敬业,私下也作一些跨学科的交流,所以两人都是惺惺相惜,工作上有什么事也是互相帮忙。

接过会诊单,东方逸雪迅速把几个复诊病人处理完毕,就带着夏觉新往西十二病区骨科病房走去。

在路上,夏觉新向东方逸雪请教了一些关于骨折小夹板的事。因为他听在其他医院实习的同学说现在一般骨科很少用小夹板了,好像是因为利润少的缘故。

东方逸雪告诉他,附院小夹板主要是他在骨科的同学宗医生做得比较多,因为宗医生虽然性格比较急躁,但在专业方面的态度与东方逸雪差不多,都是一切以疗效及病人的需求为主。

说着话,不知不觉他们就已经来到了骨科病房。

他们刚走进医生办公室,就见一位体形微胖,身材高大的医生站起来,道:“哎呀!东方老兄!可把你给盼来了!来来来,坐下谈。”

说着,把东方逸雪与夏觉新让到椅子上坐下。

夏觉新想,这位医生应该就是东方老师的老同学宗医生吧!

翻看了一下病历,东方逸雪正要问,宗医生倒先快人快语,介绍说:“这个患者是个左股骨颈骨折的病人。因为接小孙子回家,在路上不小心跌倒,搞了个骨折。我们给他进行了固定牵引,但这四五天来大便不通,干结难解,

又有腹痛腹胀,颇以为苦。我们先后给他口服了吡沙可啶肠溶片、苁蓉通便口服液等药,就是没效。正准备灌肠呢,家属又不太愿意,说以前也因为便秘灌过肠,但老太太肛门口收不住,效果也一般。有心想给他开点通腑药,但这么大年纪了,我还是有些不敢啊!所以就请你来帮忙看一看了。呵呵!”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说:“那我们去看一下病人吧!”

来到病人床前,宗医生指着东方逸雪对病人说:“李老太太,这就是来帮你会诊的东方医生,你把情况再说一说吧!”

李老太太皱着眉头,带着期望的神情,望着东方逸雪,又把病情述说了一遍。

认真听了李老太太的讲述,东方逸雪仔细为她号了号脉,又看了看舌苔、舌质,接着让李老太太平卧于床,双腿屈起,为她进行腹诊。夏觉新在一旁也看到,在东方医生进行腹诊时,病人的面部有痛苦的表情。待腹诊完毕,东方逸雪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

东方逸雪问:“老人家,您感觉口干吧?是不是喜欢喝凉一点的水?”

“对对对!宗医生,你请来的这位东方医生真是神了!不过他是怎么知道的?”李老太太神情略显兴奋。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说:“老人家,别这么说!我只是问问。”

那一刻,夏觉新心里感觉东方老师有些神秘。

然后东方逸雪又问了李老太太一些问题,像平时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些什么活动,等等,老太太也一一回答。

回到办公室,东方逸雪稍作思索,然后在会诊单上写下如下几行字——

病史敬悉!

患者因“左股骨颈骨折”入院。身体素佳,无甚大病。喜坐贪静,好肥甘物。大便不行,已四五日。腹胀腹痛,纳谷渐少。渴喜饮冷,语音有力。舌红苔黄,厚腻且干,六脉弦滑,右关尤著。腹诊及块,痛而拒按。四诊合参,阳明腑实,当予通腑,已然无疑,惟虑高龄,稍佐扶正,以免后顾之忧。承气法变通:生大黄(后下)3克,枳实6克,川朴9克,炒莱菔子15克,花槟榔3克,太子参12克。一付。得下停服。

谢邀! 东方逸雪 ×年×月×日

见东方逸雪写完会诊意见,宗明拿来处方递给他。东方逸雪把处方给了夏觉新,让他抄方。

夏觉新一边抄方,一边心里直犯嘀咕:这老太太都七十三四了,还给她承气辈泻下,能吃得消吗?本想立即询问,可看到东方逸雪那胸有成竹的神情,不免又把要说的话咽下了肚。

回到门诊,夏觉新正要提问,东方逸雪察觉到他那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由笑了。

拿起笔,让夏觉新找来一张空白纸,东方逸雪说:“你是不是对刚才会诊的病例有疑问?”

嘿嘿一笑,夏觉新回答说:“是的,东方老师!虽然您在会诊单中也写得很明确——惟虑高龄,稍佐扶正,而且舌苔脉象也似乎提示为实证,但我总感觉这样泻下会不会太伤正气了?毕竟是七十多岁的病人,而且扶正用太子参一味能有帮助吗?”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说:“你的问题很有共性,以往不少实习生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当年刚上临床时,看到老师们这么处方,也不例外,一样会有类似的疑惑。因为在我们一般的感觉,或者说印象中,老年人多体虚嘛!多数是要补的,怎么能泻下攻邪呢?年轻人,多数是实证嘛,又如何能滥用补药呢?”

松了一口气,夏觉新说:“是啊,我们一帮同学在平时交流时也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在学校老师也曾经告诫过我们:老年人要慎用攻下,年轻人要慎用滋补。难道这种说法不对吗?”

“其实不是这种说法对不对的问题,而是对这种说法我们如何理解。”

“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夏觉新一脸疑惑。

“中医的理法方药里面有许多原则性的话,在各朝各代继承创新的过程中,也增加了不少原则性、指导性的话,即如‘无痰不作眩’‘怪病多由痰作祟’等。而像‘老人多体虚’也是如此。只是我们在看待以及运用这些原则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将之绝对化,也就是说不能不加分析,只是一味的套用,那反而失去了它们的本来意义!”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接着说:“固然,这些原则都是各朝医家临床中的经验总结,对于我们的临床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过,我们一定不要忘了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则,就是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我们会诊的那位老太太,虽然年事已高,七十好几了。但从其症状、体检以及舌苔、脉象等来看,明显是一实证,所以我们只要抓住这个实证来进行治疗就可以了。当然,我在方中加上一味太子参,也是顾及到她年事已高,为防泻下伤正,故预作设防而已。”

恍然大悟,夏觉新不由展颜:“哦!原来是这样!”

接下来,一如既往是忙碌的半天,自不必多说。

次日下午,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不一会儿,雨势就渐渐大了起来。随着雨势的变大,眼见得看病的人也渐渐少了许多。

听着窗外的雨点敲打着窗户,发出有节奏的“滴滴答答”的声音,夏觉新这些天的疲惫随着这雨点声有一扫而光的感觉。

趁着这间隙,夏觉新又对会诊病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时东方逸雪也正好处理完手中一个病人。

听夏觉新说完,东方逸雪站起身,说:“我们到西十二病区去看看吧!”

两人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桌上的电话响了。

夏觉新一个箭步冲过去,拿起话筒,刚想问,就听到电话里传来宗明那快人快语的声音:“嗨!是东方吗?你昨天会诊的那个病人,吃了一付药,就解下许多宿便,现在全身是一身轻松啊!家里人也很高兴啊!老兄可帮了我大忙了!谢谢哦!改天请你吃饭啊!”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夏觉新只好耸耸肩,把电话内容告诉了东方逸雪。

摇摇头,微微一笑,东方逸雪说:“这个宗明!每次打电话都是这样!不过也省得咱们跑腿了。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个病例吧。”

说着,坐下来,接过夏觉新递过来的纸和笔,写了起来:

主诉 大便不行四五日。

望诊 形体较瘦,痛苦面容,弯腰屈背,以手捂腹。

闻诊 语音有力,口气袭人。

问诊 患者因“左股骨颈骨折”入院。身体素佳,无甚大病。喜坐贪静,好肥甘物。腹胀腹痛,纳谷渐少,渴喜饮冷。

舌诊 舌红苔黄,厚腻且干。

脉诊 六脉弦滑,右关尤著。

体检 腹诊及块,痛而拒按。

然后,根据中医基本理论,逐条分析如下:

大便不行四五日——此属便秘范畴,有多种病理机制。

正准备接着往下写,性急的夏觉新(其实夏觉新本来并不性急,是属于性格沉稳型的。但一遇到探讨医理,他总会迫不及待地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忍不住说:“东方老师,我知道。我们书上就把便秘分为好几种类型。像实秘、虚秘、气秘等,虚秘中又分为气虚便秘、血虚便秘等。”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对。按传统中医来讲,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便将便秘分为‘阴结’‘阳结’‘脾约’等;后世医家又有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冷秘、虚秘、热燥、风燥等名称。至现在一些中医内科著作中,则统一为你说的几种证型。”

稍作停顿,东方逸雪继续道:“其实在临床中,便秘是很错综复杂的,不少证型往往交错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去分析、去归纳。但现在一些中医,不辨证型,凡有便秘,概予麻仁丸、番泻叶类,以求一泻而安,这实在是大错特错,完全失去了中医审证求因的精神!”

说到最后,东方逸雪的语音也高了起来。

夏觉新听后,不由想:原来东方老师也有这一面!就像实习前听的那一次讲座一样,讲到后来,东方逸雪也是慷慨激昂,语声高亢!看来,即使是脾气、涵养再好的人,如果要捍卫他所坚守的真理,都会变成勇往直前的斗士!想到这,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怔怔地看着夏觉新,东方逸雪不由自我解嘲道:“呵呵——我这人就是这样。只要一讲到中医,就会十分地投入,情不自禁,情不自禁啊!”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接着说:“其实中医,就是探讨人与自然的一门医学。不管是说生理、病理,还是说治疗,都离不开人与自然。好了,咱再接着说这便秘吧。我问你,小夏:一艘船在航行途中突然不走了,搁浅了。你说,会是什么原因呢?”

想了想,夏觉新说:“可能船坏了。如果是用机械动力的,也可能是动力系统出问题了,或者是没油了。如果是靠人工划,那么也许是船桨坏了。”

“对。还有可能是船被暗礁挡住了,或者河床里水变浅了。”东方逸雪接着说。

恍然大悟,夏觉新道:“哦!东方老师!我知道了!你是说便秘的状态就像这艘动不了的船!是吧?”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是的。我们知道,大肠是负责传导的,可将粪便正常传送至体外,这样,就不会发生便秘的现象了。既然出现了便秘,那么也提示大肠的传导功能出现了故障。我们医生的责任就是要找到这个故障的根源,然后再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解决这个故障。”

“那么大肠的传导功能出现故障的原因有哪些呢?简单点讲,一个就是动力方面的问题。就是阳气不足,导致推动传导无力。还有就是河里无水,也就是因为阴血津液的缺乏导致大便干结。最后一种原因就是可能存在暗礁,也就是像痰湿瘀血等病理因素的存在,导致气机阻滞,进而引起大肠传导障碍。”

“对于我们会诊的这个病人,小夏,你说说看,可能存在什么因素会导致她的大肠传导功能出现障碍呢?”

习惯性地抓了抓头,夏觉新稍作思索,说:“患者喜坐贪静,容易导致气血瘀滞。平素好食肥甘之物,则易酿生痰湿之邪。”

微微颔了颔首,东方逸雪说:“对。我们再看这位患者的病史特点是什么?”

“左股骨颈骨折。”不假思索,夏觉新立即作答,心想,老师的这个问题也忒简单了些!

“明代著名医家薛己写了《正体类要》一书,主要讲述伤科的病症治疗。在其序中有‘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说明外伤后可引起机体的气血失调,多致气滞血瘀,进而可表现为腑气不通;也有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者,若因外伤后失血,致气血更虚,也可见腑气传导无力,或成水不行舟,也会出现便秘。除以上因素外,证之临床,骨伤科病人多会长时间卧床,缺少活动,也会导致血流缓慢,气血瘀滞,便秘的发生率也很高。”

听着东方老师的话,夏觉新不由想:哦,原来还有这些因素!我怎么就

没想到呢!

夏觉新正出神的当口,就听到东方逸雪接着分析:“那么我们再看看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吧。”

性素急躁——患者性素急躁,肝气郁滞,木不疏土,胃气可因之而壅滞,进而造成腑气不降。

痛苦面容,弯腰屈背——病势较急,多为实证。

以手捂腹——腹痛腹胀,大便不通所致,然腹诊及块,痛而拒按,故可判为实证。

语音有力——正气无明显亏虚。

口气袭人——

东方逸雪还没写,夏觉新眼疾嘴快,就接着道:“东方老师,这个我知道!肯定是因为腑气不通,胃内浊气上攻!对吗?”

“算你答对了!”东方逸雪赞许地点了点头。

腹胀腹痛——内有积滞,气机郁而不行。

纳谷渐少——大肠传导障碍,胃气因而郁滞,腐熟功能受到影响,可见纳谷减少,这多为伴随症状,待腑气一通,则纳谷自然恢复正常。

“不过老师您还是用了炒莱菔子这味药,它既可以行气导滞,也有帮助消食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说完,夏觉新冲东方逸雪调皮的眨了眨眼。

看着眼前这位学生,东方逸雪不由想起了自己当年求学时的情景,不也是这样好学、深思并充满着激情吗?……回过神来,东方逸雪接着往下写。

渴喜饮冷——内有积滞,郁而化热。

舌红苔黄,厚腻且干——痰湿之体,因积滞郁而化热。

六脉弦滑,右关尤著——弦为气滞,滑主痰湿……

东方逸雪正要往下写,夏觉新又突然冒出一个问题:“东方老师,寸关尺脉好像可以与五脏六腑相对应的,是吧?”

“嗯,是的。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同的论述,目前我们临床常用的就是: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右尺候命门。因心主血,肝藏血,而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则在胸中结合而成宗气,故也有些医家习惯以左脉候血,右脉候气。”

“等等,东方老师!我还是有两个问题不太明白!一个就是您说有的医家以‘左脉候血,右脉候气’,这怎么理解?另一个就是您说右关候脾,但这与会诊患者的病情有什么关系呢?”

东方逸雪略一沉吟,道:“所谓的六脉对应脏腑及气血的理论,当然与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一定关系,也是我们祖先在没有更多科技手段来研究、诊断疾病的条件下总结出来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一套诊病体系。也可以从当今的全息理念得到一些佐证。至于‘左脉候血,右脉候气’,意思是说血分的病我们可以从左手的脉象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而气分的病变我们也可以从右手的脉象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指导临床诊治。”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说:“至于六脉与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一方面不能太绝对化,另一方面在具体运用时也要结合中医的理论灵活看待。右关候脾,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之本,故右关亦候胃。而胃与肠除了解剖上有密切的关系,都是消化系统的空腔器官外,在经络学来讲,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都属阳明,可统以阳明概之。另外,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阳明篇中,多处提到‘胃家实’。”

接过话头,夏觉新一脸疑惑地说:“是呀!我一直弄不明白,明明阳明病篇许多条文讲的是便秘的问题,在解剖上来说,应该是大肠的传导功能发生障碍,可书上却老讲‘胃家实’呢?难道大便跑到胃里去了?这不可能啊!”说到后来,夏觉新的语声渐渐低了下来,毕竟这是对医圣进行质疑,难道他一个才接触临床的学生竟可以挑战医圣张仲景?

微微一笑,仿佛看出夏觉新的内心所想,东方逸雪道:“有疑问是正常的,说明你做了思考。我们当年也有如你一样的疑问,就算现在,我也有许多疑问,也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即使像孔主任那样有学问,他也说过,也在不断地看书、思考。所以,如果有疑问你就要提,不要放在心里。”

“大便跑到胃里,这是很荒唐的说法。我们大可不必在此纠缠不休。我们要注意的是条文中讲‘胃家实’,而没有说‘胃实’,你觉得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没有直接解释,东方逸雪又反问了夏觉新一句。

抓了抓头,夏觉新喃喃自语道:“一个是‘胃家实’,一个是‘胃实’,难道说‘胃家’与‘胃’是不一样的吗?”

东方逸雪提醒道:“小夏,你说一个人住的地方能称‘家’吗?”

脑海中灵光一闪,夏觉新一下跳了起来,大声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小夏,这是在上班,别太大声,以免影响其他人!”东方逸雪嗔怪道,接着语气又和缓了下来:“那你就说说看吧!”

不好意思地一笑,夏觉新道:“记得古人好像说过,‘有夫有妇,然后为家。’这就说明‘家’是至少有两个人。那么医圣在书中讲‘胃家’,可能说包含了胃、大肠,而不是仅仅指胃。”

东方逸雪说:“对!我在前面也讲了,胃与大肠在经络上同属阳明,在解剖上同属消化道,所以两者是一家,也因此医圣以‘胃家’而统括之。”

接过东方逸雪的话头,夏觉新道:“东方老师,所以说,这里的‘胃家实’,其实就已经包括了大肠传导功能的障碍?所以说‘六脉弦滑,右关尤著’,也就提示了病变重点在‘胃家’?可能存在‘胃家实’?”

给了一个赞许的目光,东方逸雪道:“是啊!其实我们对于中医的整体性,以及一些对应的关系,一定要时刻灵活运用。要注意到在整体中有对应,在对应中也有整体。”

“所以综合以上资料,我们就可以说这个高龄患者的便秘,其实就是‘胃家实’,或者说是阳明腑实,因此应该给予通腑泻下。”

“所以老师就用了小承气汤?只是您在前面提过,该病有瘀血气滞的病理因素,方中枳实、厚朴、炒莱菔子、槟榔均有理气之功,但活血药却看不到一味,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个患者病机的重点是腑气不通,湿热之邪壅滞气机。至于我们前面分析的瘀血只是一个助力,不是病机的重点所在,故不需单独应用活血药。另外,生大黄本身就有活血的作用。像已故经方大师胡希恕就喜欢用3克生大黄,取其活血之力,验之临床,确有其效。”

听了东方逸雪的解释,夏觉新不禁心下恍然。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这个星期五,夏觉新又随东方逸雪到人民医院去会诊了一位中风患者。

该患者年逾七旬,男性。有高血压史。此次因脑血栓入院,经常规西医溶栓、抗凝、控制血压及配合活血化瘀等治疗,平稳渡过急性期。但肢体功能没有改善,且多日便秘,迭经口服便塞停(吡沙可啶肠溶片)、杜秘克(乳果糖)、麻仁丸,外用开塞露及肥皂水灌肠等,仅能取效一时。

家属较为着急,管床的赵医生正好认识东方逸雪,知道他中医方面颇有几下,就请他来帮忙。

根据患者腹痛拒按,大便多日未行,东方逸雪确定其有阳明腑实。再据其舌苔黄腻,肢体偏瘫,素食肥甘,断为痰热内蕴,因而处以星蒌承气汤加减。

夏觉新观察到,患者服一剂,大便即通,待至三剂,肢体稍能活动,服至一周,黄腻苔尽去,肢体功能恢复大半,家属亦颇为高兴。

因为对于大黄治疗阳明腑实的作用早有认识,所以夏觉新并不奇怪,他所奇怪的是随着腑气的通畅,患者的肢体功能可随之改善。

看出夏觉新的疑问,东方逸雪道:“中风病人,在现代医学是属于神经系统范围的疾病。简单讲,就是脑的疾病。我们祖先对脑的认识有‘脑为元神之府’‘脑为髓海’等说法,大凡我们的意识、言语、行为举止及肢体的动作功能均由元神所主,也就是由脑所支配,因而脑有病,则肢体的功能也可能随之出现障碍。”

“但传统中医里对于脑病的诊治都是散在各种文献中,以药物来讲,可能因为中医以五脏六腑为中心体系的缘故,脑病的用药也散见于各脏腑的证治中。一般认为,与五脏中的心、肝、肾关系较为密切。如果根据‘四海’说,其中‘脑为髓海’‘胃为水谷之海’,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江、河、湖、海许多都是相通的。那人体中的这两个‘髓海’与‘水谷之海’是否也是相通的呢?我个人以为是相通的。这个在中医大家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中也有论述,你可以看看。”

听着东方逸雪的话,夏觉新若有所思。

略一沉吟,东方逸雪接着道:“若以六经视之,则脑与阳明的关系尤为密切。”说着,起身拿了《伤寒论》,翻到“阳明篇”。让夏觉新看以下的条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

夏觉新只感越看越是心惊,怪不得东方老师经常跟他说,有空多看看经典。他也发现在日常诊疗中,东方逸雪颇喜用经方,且效果显著。看来经典的力量真是大呀!

这些条文中的“谵语”“独语如见鬼状”“循衣摸床”等不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就是脑病的症状吗?阳明病,不就是胃肠病吗?那么“髓海”与“水谷之海”之间或许真有一个“通道”呢!

想到这儿,夏觉新不由道:“东方老师,我有点明白您说的意思了。通腑泻下药,在令腑气通畅的同时,也让脑中的浊气得以下降,这一方面有‘上病下取’之义,更主要的是因为阳明病本身就可有脑病的症状,脑与胃同属‘海’,有相通之路,故腑气一通,脑中瘀血也得有出路,在此基础上,再配合活血化瘀药就比单用活血药效果更好。是这样吗?”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差不多吧!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至少有部分脑病,在六经的辨证系统里,我们可以辨为阳明病。然后我们可以用治阳明病的方法来治脑病,事实上在临床中这样做也是可行的。”

夏觉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中医神奇的疗效,经典的威力,东方老师生动的讲解……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他决定今生就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即使前途不是一帆风顺,即使途中充满坎坷与艰难,也要一往无前!

第三章阴

经年癥积留  软坚散结效不应

燥非尽热盛  温阳化阴津宣布

——疟母(巨脾)、

燥证(干燥综合征)

天气虽仍炎热,但不时的几场阵雨,使得气温渐有下降趋势。

最近东方逸雪用他到手的稿费新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于是夏觉新又多了一项任务:帮东方老师整理以前的一些医案。

这两天正好东方逸雪家中有事,就请了几天假,把一些老病号也作了安排,就赶回苏北老家去了。

这一日,夏觉新正在整理病历,突然一个病案吸引了他的目光。

原来是一个关于巨脾、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病案。前后共十一诊。

该患者为一年近七旬的女性,有慢性胃炎及高血压、心脏病史多年,血压控制尚平稳。惟于1990年发现“脾大”,但无疟疾、肝硬化及血吸虫等病史。曾查两对半阴性。食欲不振,偶腹胀痛,大便调,夜尿多,下肢时有浮肿。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腻,脉细弦滑。查体:贫血貌,脾于脐下扪及,无触痛。外周血:WBC 7×109/L,Hb 91 g/L,PLT 243×109/L。B超:萎缩性胆囊炎伴胆石症,巨脾(脾边缘超过腹中线及脐下方),脾静脉增宽,内径约1.7 cm。患者初查血小板增高,曾服活血解毒剂及羟基脲等,亦服鳖甲,乏效。仅服羟基脲后血小板可降。此疟母也,属脾虚湿阻,痰瘀互结而成,拟鳖蒜汤合六君平胃汤加味,以健脾化湿,软坚散结。

鳖甲30克 生独头大蒜15克 党参15克 白术10克 茯苓15克陈皮15克 半夏10克 苍术10克 川朴10克 白茅根30克

生薏苡仁15克 生牡蛎30克 炙内金15克 谷麦芽(各)15克炙甘草3克

七剂

另按法服用鳖蒜汤。

二诊。药后食欲已振,纳香知饥,矢气多,腹胀不著,夜尿减少。

三诊。既往终日神情萎顿,时有嗜睡,现已减轻。

六诊。复查外周血:WBC 5.5×109/L,N 75.3%,RBC 3.35× 1012/L,Hb 101 g/L,PLT 318×109/L。羟基脲已改为隔日半粒。复查B超与初诊时相比无明显变化。因无法手术,仍愿意中医治疗。舌淡边齿印,有紫气,苔根腻,脉细弦滑。拟加用外治法。

外敷方:浙贝母30克,海藻100克,昆布100克,橘核100克,三七100克。以夏枯草500克煎水收膏,外敷腹部,每日一次。

十诊。九诊时考虑肾主骨、生髓,拟加强补肾之力,以调整骨髓功能。加用补肾药后自感腹部较前柔软。

十一诊。羟基脲近两周来改为每日服3/4片,中药两周未服。面肢肤色白,纳可,惟腹胀。舌淡紫气,苔薄腻,脉弦滑。脾大、血小板升高均为积聚之积。太阴湿土,不得中见之助,痰湿渐阻,血运不畅则为实积,而少阴君火不能暖土,亦无以化积。故仍当从太少二阴入手,兼理阳明。

制附片15克 茯苓15克 炒白术15克 炒薏苡仁15克补骨脂15克 炒二芽(各)15克 仙鹤草15克 川芎10克炙水蛭10克 九香虫10克 白蔻仁10克 生牡蛎15克七剂

就医案前后诊治情况,夏觉新以其目前所学认为东方老师步步为营,先投健脾化湿、软坚散结之方,症状逐渐改善,再配合外用方,继则以补火暖土法,但对于脾大及血小板增多,历十一诊,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效。而且其中也有些用药,他不是很清楚,因此,想等东方逸雪回来后再详细请教。

星期六下午,东方逸雪办完事就搭乘便车,从老家回来了。因为他回家前曾约了十来个患者今天复诊,所以到家后稍事休整,又冒着雨赶到了医院办公室。

这时预约的患者看到东方逸雪来了,都道:“东方医生,今天突然变天,还以为您来不了呢!”

收起雨伞,换上工作服,东方逸雪淡淡一笑,道:“都约好的,肯定会来的。”

待预约的患者全部看好,东方逸雪也长长舒了一口气。然后一边喝着夏觉新泡的茶,一边翻阅夏觉新近几日整理的医案,显得很是满意,夏觉新顺便就把对巨脾一案的想法与疑问说了出来。

东方逸雪又细细品了两口茶,顿觉数日的劳顿一扫而光,调了一下息,略一沉吟,就开始为夏觉新一一解答。

“首先说说鳖蒜汤。此方是全国名老中医、江西中医学院万友生教授得之于民间,并经几十年验证之方,有破瘀软坚之功,治疗脾脏增大,也就是中医常说的‘疟母’,效果较好。但在此例可能因为脾脏增大明显,病程较长,加之辨证有误,所以效果不显。”

“那鳖蒜汤如何制作?”夏觉新插了一句。

“制作的方法是:取甲鱼(最好是野生的)1只,重200~300克,剖开洗净;紫皮大蒜(最好是独头的)50~100克,共加水,文火煮至甲鱼软烂,加少许盐,喝汤(不吃肉及蒜),每周2~3次。不过,为简便起见,我往往用鳖甲代替甲鱼。”

夏觉新一边听一边记着,这时抬起头来,又问:“那方中用白茅根有何作用?为什么您说辨证有误?”

“这里用白茅根有两层意思。一来取其利水消肿之功,确实用后下肢浮肿消失;二来取其补中益气之功。”

“补中益气?东方老师,请问白茅根怎么会有这种功效呢?我们中药课上好像没有讲过。”夏觉新一脸疑惑。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如果你看一看《神农本草经》,就知道了。”

说着,东方逸雪就起身到书柜里拿了一本《神农本草经》,打开“草部中品”,指着条文给夏觉新看:茅根味甘寒。主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夏觉新看后,不由脸又一红,哎!怎么又是四大经典!看来自己下的功夫还太少了!

东方逸雪似乎没有注意到夏觉新的表情,继续说:“至于说辨证有误,我想是在对巨脾本质的认识方面可能有误。而开始以脾虚湿阻论治,则不存在辨证方面的问题。”

说着,东方逸雪又开始写了起来——

食欲不振——脾主运化,胃主腐熟。今脾气亏虚无以运化,胃有湿阻无以腐熟,则见纳谷不馨。

偶腹胀痛——湿阻气滞(巨脾存内,坚固不移,则是病本)。

夜尿多——久病累及肾元,肾气不足之象。

下肢时有浮肿——脾虚水湿内阻,湿性下趋之象。

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腻——气虚湿阻。

脉细弦滑——细者非为阴伤,乃痰湿阻于脉络,脉道受阻,血流变细;弦者,一为气滞,一为水饮;滑者,主痰也。

写完,东方逸雪道:“综上所述,则有脾虚湿阻,痰瘀互结之证。其中之瘀者,则考虑到有形之巨脾与增高之血小板。因此治疗选用鳖蒜汤合六君平胃汤加减,鳖蒜汤作用已如前述,六君平胃汤则以益气健脾、化湿和胃为主,结合白茅根补中益气,利水消肿,生薏苡仁健脾化湿,生牡蛎软坚散结,炙内金、谷芽、麦芽健脾胃,助消化,开食欲。结果表明确有其效。”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接着道:“但本案的关键不在这里,因为患者主要就诊的目的是想解决巨脾与血小板增多。虽然经过初步治疗外围的症状基本缓解,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如果巨脾与血小板增多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病情仍会反复。”

“后来我曾经思考过这个案例。从巨脾角度出发,应该属于中医的‘瘕积聚’里的‘积’范畴。‘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的病灶,所以与瘀血关系更大。而血小板具有止血之功,血小板增多了,足以造成血凝,因此也属于一种‘瘀血’。至于造成的脾虚湿阻与痰凝气滞,虽是客观存在,但只是病机的一部分,似乎并非病机的关键所在。本案病机的关键所在应该是瘀血。”

“老师您说病机关键在瘀血,可是患者面肢肤色 白,明显正气不足,这能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吗?”夏觉新问道。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我所说的病机的关键,意思是说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再往下深入,进一步找寻更深层次的病理机制及解决方法。”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患者病程较长,从发现‘脾大’至就诊已历时五年。目前巨脾的范围在剑突下至脐之间,并延及左下腹。”说着,他画了一个图(见下)。

 

图中阴影部分即为患者巨大的脾脏

夏觉新一看,不由暗惊:这么大的脾脏,难怪称作巨脾!要想令其缩小乃至消除,确实不易!可患者又无法手术,又能采取什么办法呢?

画完图,东方逸雪道:“古人有云‘阳化气,阴成形’,用在这里却是十分地恰当。前面说过,‘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的病灶,所以可称为‘阴’。”

接过东方逸雪的话,夏觉新问道:“老师,‘阴’不就指的是瘀血吗?有这个必要再换一个名称吗?”

摇了摇头,东方逸雪道:“小夏,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在这里提出 ‘阴’这个概念,不仅是指瘀血的属性,更主要的是由此带出导致瘀血的病因。我问你,‘阴’与什么是一对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夏觉新一愣,心想,这东方老师又搞什么名堂?可是转念一想,不由了然——原来东方逸雪将阴与阳的多种关系经过提炼,用“欢喜冤家”这一词语作了生动形象的概括,“欢喜”指阴与阳相互依存的一面,“冤家”指阴与阳相互对立的一面——于是道:“阴与阳是一对欢喜冤家!”

“那么我们可以把巨脾看作是‘阴’比较盛吧?”

“当然可以!”夏觉新道。才说完,脑中又冒出一个画面:阴盛则阳衰!阳衰则阴盛!难道东方老师是要说巨脾的本质是“阳虚”?心里这么想着,他脸上的表情也随之丰富了起来: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似有所获,一会儿又变成恍然大悟!

看出夏觉新的心理活动,东方逸雪不由默许:“阴盛的原因,自然要归咎于阳气不足。我前面说,巨脾病机的关键在于瘀血,但导致瘀血的原因,或者说巨脾病机的本质,则要追究到阳虚上来。以理言之,阳气不足,则阴寒较盛,一方面阳不运血,另一方面寒凝碍血,从而血运迟缓,瘀血渐成,久则成积成。就该例来讲,舌边齿印,我们认为是气虚湿阻,但以火神派始祖郑钦安的认识来说,则属阳虚的层次。另外就治疗的效果来讲,气的层次我们已涉及到,但只能改善一部分症状,对于有形之积未能触动分毫,说明就气虚来补气尚未探及疾病的本质。”

东方逸雪道:“就本例而言,阳虚为疾病的本质,瘀血为病机的关键,而气虚、气滞、痰湿等均为从属因素,不是主流,只是冰山之一角。初以补气行气、化痰祛湿诊治,虽有小效,然仅是消灭了冰山之一角,剩下的才是冰山的主体。”

夏觉新问:“那是不是说,后期的治疗要围绕阳虚与瘀血两个方面进行?”

“对。基于以上认识,温阳化瘀应是下一步的治疗重点。具体选用何方何药,又是一个难题。”东方逸雪道。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一者,中医本身有‘脾主大腹’的认识,也就是说整个腹腔的病变可以从脾入手治疗;二者,《内经》中有一句话,叫 ‘土曰敦阜’,意指脾土过盛。现在是腹腔中有巨大的脾脏,有形的 积,也可以当作脾土过盛来看待,而此处的过盛,其实就是由脾阳的不足导致痰湿瘀血内生所造成的。因而我想可从脾阳不足论治,而脾中之阳又根于命门之火,加之该患者有血液系统的问题,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骨髓又有造血功能,故血液系统的问题其实就是肾的功能低下所造成,因此阳虚的原因至此可以归纳为脾肾双亏。由此可选附子理中汤为主方,同时选用海藻甘草汤。”

当东方逸雪讲到“海藻甘草汤”时,夏觉新问道:“东方老师,您所说的脾肾阳亏,我能大概了解,但您说海藻甘草汤,我就不明白了。在我们所学的‘十八反’里有‘藻戟遂芫俱战草’之说,说明海藻与甘草是相反的呀,怎么可以一起使用呢?”

略一思索,东方逸雪道:“说到十八反,古今医家历来就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十八反应该严格遵守,不能越雷池一步;有的认为合理的应用十八反可治疗许多疑难病症;有的医生甚至以常用十八反为水平高的表现;有的则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小心验证……”

“就‘海藻反甘草’来讲,《中国药典》中确有明确规定,不宜同用。但药典中的一些内容经常被临床学家所突破,故不能执为定式。其实在《医宗金鉴》中,通气散坚丸方中即有海藻和甘草,海藻玉壶汤里也是海藻和甘草同用。而古代方书中的昆布散、内消瘰疬丸等,都有海藻与甘草同用。李时珍曾云:‘东垣治瘰疬马刀,散肿溃坚汤,海藻甘草两用之。盖坚积之病,非平和之药所能取捷,必令反夺以成其功也。’”

“时至近代,山东名中医于鹄忱主任医师经60余年临床经验观察到,海藻配甘草,临床适用广泛,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未发现明显毒性作用。兰州已故名医董静庵先生之验方‘海藻甘草汤’,原方主治瘰疬,方中之主药即是由海藻、甘草加全蝎、蜈蚣组成。中医大家李可老先生即师其意,组成攻癌夺命汤,方中海藻、甘草用量均达30克,应用40余年,无一例出现问题。近年来,有人取海藻和甘草与其他活血化瘀、软坚消瘤药物同用,佐以止血之品,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不仅无不良反应,而且疗效显著。”

“老师,您说了这么多,那您在临床上用过没有?”问完,突然发觉这样问似乎不太合适,可话已出口,岂能收回?夏觉新只有讪讪一笑。

不以为意,东方逸雪道:“当然用过。像高脂血症,难以控制者用海藻、甘草相配,疗效可大大提高,其他也用过不少患者,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你前几天看到的那位老年肿瘤患者,海藻与甘草均用至25克,服用数月以来,并无不适,肝功能亦未受到影响。”

“哦。可这机理何在呢?”夏觉新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据临床观察,二者相伍,有相反相激之功,故可提高其软坚散结、破血化瘀之功。”

“那是否十八反错了呢?”

“也不能这么说,虽然就现代研究来看,海藻和甘草配伍,1∶2时降压作用时间延长;1∶1时几乎无影响,但实验表明甘草剂量大时毒性随之增加。所以,临床应用仍要小心谨慎地观察,也有一些报道提示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有些患者会出现头晕、水肿等不良反应。不过,一般来说,只要海藻的用量≥甘草的用量,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了解到这些后,夏觉新道:“东方老师,那您再给我讲讲这例巨脾的后期治疗吧!”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如果这例患者再来就诊,我的设想是,以大剂附子理中汤合海藻甘草汤,再将蜈蚣、全蝎、穿山甲、水蛭、琥珀粉、河车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打粉,装入胶囊,以汤剂送服。同时外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之品,或许会有一些效果。”

接下来东方逸雪指着原先写在纸上的几个字说:“其实事后再研究这个病例时,我总的分析及治疗思路的根据就是这个‘阳化气,阴成形’。一般来说,凡有形属阴的病症,均可以此为基础进行论治,但具体施治时还要结合三因制宜的原则进行。”

有些不解,夏觉新问道:“东方老师,您说的这个,我还能理解。只是您说可以将蜈蚣、全蝎与穿山甲、水蛭等一起打粉,我还是不太理解。像蜈蚣,似乎多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口角歪斜、半身不遂及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

“小夏,你说的确是实情。不过著名衷中参西医家张锡纯认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注意其最后一句‘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咱们此例既有巨脾,又有血小板增多,你说,这是否都可以看作是‘气血凝聚之处’呢?”

“当然可以!”

点了点头,又不无遗憾地说:“只可惜我们今天的讨论有些空对空的感觉,那个患者十一诊后再也没来过。”深吸了一口气,东方逸雪的语气又坚定起来:“不过,对于一些失败病例,或者别人的一些病例,我们能经常用中医的理念去解析,慢慢地,我们也会有不少收获!”

夏觉新心头一动,不由想起东方逸雪那次讲座来:“噢!老师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要在平时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去熏习,努力做到‘朝于斯,夕于斯,流连于斯,颠沛于斯’,这样我们的中医信念才能坚定,我们的中医水平才能进步!”

感受到学生的信心,东方逸雪也不由笑了。这时,窗外的雨也停了,一道彩虹突现,挂在天边,令师生两人顿时惊艳不已!

感叹了一会,因为时间不早,两人都站起身,准备回家,这时一个老年女性匆匆赶来。这名患者,本来不在预约之内。正好今天预约的患者中有一个是她晨练的拳友,就告诉了她今天下午东方逸雪会来医院。因平时事情较多,一直无法前来,所以今天乘空赶来请东方逸雪帮她看一下病。

经过一番仔细地望、闻、问、切后,东方逸雪不由皱起了眉头。

看着东方逸雪的神情,石姓患者不由着急:“怎么?东方医生!我这病您也没有办法呀?那我可怎么办哪!哎呀,这可怎么好呢!您帮我想想办法吧!求求你了!”

摇摇手,东方逸雪道:“您老先别急!您这病并非不治之症,只是其中有些矛盾之处,我得考虑一下。”

如逢大赦,老太太转忧为喜:“哦,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您该怎么治就怎么治,我不怕,反正也七十岁的人了,大半个身子早就入土了!”

考虑了一会儿,东方逸雪似乎拿定了主意,于是笔走龙蛇,不一会儿,就写好脉案。

等夏觉新抄好处方,递给患者,老太太不由千恩万谢,拿着处方,像拣了个宝贝似的,高高兴兴地走了。

目送患者远去,夏觉新这才道出心中的疑问:“老师,您断其为燥证,却开了理中汤,这可不大好理解!能给我讲讲么?”

刚问完,诊室的门又“吱”的一声响,夏觉新以为又来一病人,结果抬头一看,原来是皇甫与小张俩!

一进门,小张就道:“好你个夏觉新!一个人躲在这里干嘛呢?我和皇甫轮流发短信,你不回,反复打电话,也是关机!你是怎么回事?”看来,这次小张是气急了,不仅直呼老大的真名,语气还挺凌厉。

刚问完,小张就感觉自己的衣角给谁拉了一下,正要发火,就听皇甫在一旁喊:“东方老师好!”

小张顿时大脑一片空白,歪过头去,这才看到夏觉新对面坐着一人,不是东方逸雪还是谁?不由语声转低,摸摸后脑勺,讷讷道:“老师好!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夏觉新不由暗笑,解释道:“不是关机,是我手机没电了,充电器又忘了带。”

东方逸雪也是见怪不怪,不以为意,笑道:“你们俩不要怪小夏了!他是帮我整理病历,下午又加班帮我抄方,刚才我们正要走,又来了一病人,就耽搁了。要不,小夏,你就跟他们先走吧!改天我再分析给你听。”

见东方逸雪发话了,小张嘿嘿一笑,道:“东方老师,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是夏觉新讲好今晚要请我们客的,我们怕他忘了,就……”

皇甫接过话头,道:“既来之,则安之。东方老师,您就讲完再走吧!”

望着他们一双双眼睛中流露出渴求知识的眼神,东方逸雪不由一笑,道:“哎!真拿你们没办法!至于今晚小夏请客的事,就免了吧!你们就请移驾到我家,尝尝你们师母烧菜的手艺吧,顺便我再把这个病例讲解一下。”说着,打了个电话给他太太。

于是一行四人,走了约十分钟,来到了东方逸雪家。

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原来东方逸雪的太太正在厨房大展厨艺呢!

“师母好!”

“师母好!”

“师母好!”

“哎!你们好!”

东方逸雪的太太名叫云淑华,这时见她一边答应着,一边暂停了手中的厨艺,正以极快的速度端上几杯刚刚沏好的茶。

“师母,东方之子呢?怎么不在家?”夏觉新问。

听着旁边二人一愣,什么东方之子?

皇甫拉了拉夏觉新的衣角,悄悄问:“东方之子是个什么东东?”

云淑华耳朵很尖,道:“是我们家儿子,都是东方取的这个怪怪的名字!今天到同学家玩去了。你们先坐会儿,喝喝茶,我那边还有几样菜。东方,你招呼一下小夏他们吧!要不先尝尝我今天买的水果。”

“得令!”这时东方逸雪露出了幽默、诙谐的一面。同时又辩解道:“我东方的儿子,自然就是东方之子啰!呵呵!”

语毕,三人齐笑。夏觉新、小张是为东方老师的辩才而笑,皇甫则是为自己的问题有失礼貌而尴尬赧颜,不由暗暗地想:这个夏会长!竟然让我丢丑!等找个机会,得好好修理一下他!

“小夏,你们随便坐。我们就先聊聊刚才那个病例吧!”

“老大,是个什么样的病人啊?”轻轻地,小张问到。

“哦,是个初治患者。老太太患有鼻腔干燥十年余。经过多方治疗,鼻塞已除,但仍干燥……”

一口气报完病史,夏觉新顿感口渴无比,遂喝了口茶,一股清香之气立时深入夏觉新的五脏六腑,稍稍体会了一下如沐春风般的感觉,他接着道:“后来老太太转看中医。变更数名医生,多用养阴润燥之剂,却无效果。后听别人介绍,今天来找东方老师调治。”

“那东方老师又是辨何证,用何方?”皇甫问。

“东方老师认为病属中焦阳虚,水饮内生,津不上承之象,兼有久病入络。治疗给予温中化饮,兼以活血。方用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夏觉新道。

“这明明是燥证,怎么会用理中汤呢?我搞不懂!”小张一向快人快语。

“我也是不太明白,因此才想请老师详细讲解一下。”说着,夏觉新对小张使了个眼色,让他少讲几句。

一旁的东方逸雪自然是明察秋毫,不过也没点破,从茶几下面拿了纸和笔,递给夏觉新,让他把四诊资料分列一下。

望诊 皮肤白晳,形体略胖。

问诊 鼻腔干燥十年余。近两年来又发双目及口腔干燥。十多年前曾查胃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阴性。素畏寒,不出汗,喜热食,胃脘时胀,二便尚调。

脉诊 脉细弦,寸关均弱。

舌诊 舌淡红,边有齿印,苔润,后稍腻,舌底青筋粗涨。

见夏觉新写完,东方逸雪开始条分缕析——

皮肤白晳,形体略胖——根据个人经验,多属阳气不足体质。

鼻腔干燥十年余,双目及口腔干燥两年——固属燥证,然燥有多端。

一脸不解的神情,夏觉新问到:“燥字为火旁,当从火。日常生活中,热盛耗津,则见干燥。老师您说‘燥有多端’有什么根据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燥者,有常,有变。你所言者,燥之常也。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都是由于阳气的运动变化而引起的。比如,因为阳气向外界释放得越来越多,处于‘长’的状态,天气就渐渐炎热,这时夏天就到了。而暑热当然会有伤津的可能,此即燥之常。阳气可以将水分经过蒸腾散发到空中,天气就比较热而且潮湿,这时长夏——也就是老百姓讲的梅雨天——就到了;而阳气不能老是无休止的释放、长大,这时到了收敛的时候,那么它蒸腾变化散发水分的功能也随之收敛了,空气就走向潮湿的反面,也就是干燥了——这就是秋燥的原因所在——这时秋天就到了。等阳气进一步收敛并深藏不露时,气温就降低了,感觉比较寒冷时,冬天也随之而来。而秋冬之季,我们常常感到皮肤干燥,就是因为阳气收藏,无法发挥其蒸腾水液的作用所致。”

只知道到了秋季,气候干燥,妈妈就会让自己多吃些梨。听了东方老师一番话,夏觉新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阳气收敛,皮肤、口腔少了阳气蒸腾的水分滋润,自然变得干燥了,吃梨只是补充一下局部的水分而已。

既然秋季因阳气收敛而燥,那么阳气收敛至极就会产生寒的现象,这时阳气蒸腾水分的作用呈收藏状态,如此极寒之地或极寒之时自然也会有“燥”的现象了!想到此处,夏觉新不由连连点头。

东方逸雪接着道:“我们暂时把这个‘燥’按下不谈,先说说从其他四诊资料能否得出阳气不足的结论来。”说完,继续往下分析。

素畏寒,喜热食——明显的阴盛阳衰。

不出汗——

东方逸雪正要分析,只听小张的声音响起:“我知道,寒主收引,皮毛腠理收缩,加之阳气不足,无力蒸腾津液外出,故而不出汗。”语毕,大家都笑了。

胃脘时胀——中阳不足,气机阻滞之象。

舌淡红边有齿印,苔润,后稍腻,舌底青筋粗涨——舌边有齿印,或者说齿痕舌,一般来讲均主阳气不足,水湿内生。舌底青筋粗涨主内有瘀血,乃因阳虚无力运血,加之饮阻气滞,则血运不畅,留而为瘀。

脉细弦,寸关均弱——弦主水饮,饮阻脉道,脉来自细。关主中焦,关脉弱,提示中阳不足;寸主上焦,寸脉弱者,鼻腔、口腔与眼睛干燥均属面部五官,自属上焦。

“原来寸关还可以候上、中二焦!”夏觉新一声轻呼。

分析完这些,东方逸雪总结道:“从以上分析,我们自然想到,中焦阳虚,一方面不能运化水湿,致水饮内生,饮阻气滞,血运不畅,则生胃炎,胃脘时胀,且喜热食;另一方面阳气无法蒸腾津液上达头面五官,则生燥证。而饮阻气滞,瘀血内留,令津液传送的通路受阻,也是导致鼻、目、口干燥的原因之一。这,应该不难理解吧?”

三人闻言,都点了点头。

干姜15克 炒白术15克 党参15克 炙甘草6克 桂枝10克茯苓15克 法半夏10克 失笑散15克 熟附子15克 葛根15克乌梅10克

东方逸雪指着处方,道:“如此,则温阳化饮,佐以活血生津就成为治疗方法。至于选方用药,理中汤温中阳,苓桂术甘汤温化水饮,失笑散活血化瘀。”

“葛根、乌梅生津润燥,附子取补火暖土之意,但半夏是作何用呢?”一旁,皇甫甜甜的声音响起。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虽然患者外症主要在上焦,但其病本在中焦,中阳不足,所生之饮,亦在中焦,故用半夏,合方中之茯苓,取小半夏加茯苓汤意,以蠲中焦之饮。”

“你们别光顾聊天,准备吃饭了!东方,快来帮我盛饭!”云淑华下了开饭令。

夏觉新起身一看,哇!饭菜好丰盛哟,而且色香味形俱佳!于是拉着小张、皇甫,三人盛饭的盛饭,拿筷子的拿筷子,搬凳子的搬凳子,倒让东方逸雪在一旁无所事事。

云淑华在一旁看着,不由嗔道:“怎么,今天有帮手了?你倒乐得清闲呢!一看就知道,你的学生都比你强!”

“嘿嘿!”

夏觉新与皇甫赶紧一人为师母夹菜,一人称赞菜烧得好吃,为东方逸雪解脱。

小张则自顾自大快朵颐,还一边连声称赞:“好菜好菜!”

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模样,大家都笑了。

后来,夏觉新观察到:经过数诊,患者鼻干有减,胃脘不胀,口腔咽部较清爽,口中唾液渐多,畏寒改善,腹胀几除,舌下静脉瘀紫改善。不由更加坚定了要学好中医的信心。

第四章阳

三焦热鸱张  清热泻火势必行

三黄虽苦口   以阴济阳真良药

——阳热证(白血病感染性发热)

俗话说得好:一阵秋雨一阵凉。

这些民谣总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不,眼见得这高温的天气就随着几场秋雨渐渐降下来了。

这一日,东方逸雪又接到一个会诊任务,是个院外会诊。

说来也巧,要会诊的这个病人是一个西医院的白血病患者,管床的王旭医师因为东方逸雪一个同学的关系,得以互相认识。而在一次次聚会中,这位王姓西医对于东方逸雪的学识得以认同,而且手头上曾经有几个血液病患者,在经过积极的现代医学治疗后,还有一些难以消除的不适症状或者是化疗后的肝功能损伤等,在介绍到东方逸雪那里后,不数剂症状均消除。病人很是高兴,还一个劲儿地感谢王医师帮他们找了个好中医!

多次来往后,王旭医师只要有一些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让病人找东方逸雪求助,而东方逸雪也没有让他失望,每次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接到会诊单,东方逸雪迅速处理好门诊的病人,就带着夏觉新出发了。

来到血液科,王旭医师正在办公室等着呢。

一番寒喧后,切入正题,东方逸雪先翻阅了病历,然后让王旭带着他们到病房去查看病人。

患者是一中年女性,皮肤白皙,体形较胖,精神萎靡,躺在床上。王旭医师主要因为她高热不退而请东方逸雪会诊。

询其发病之因,患者说是一次在病房门口洗头后,就出现了发热,然后一直高热不退,用了许多药,每天挂好多水,也无济于事,颇以为苦。

安慰了几句,东方逸雪又仔细问了问她的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情况,当然,舌苔是要看的,三个指头也是要用的。然后还摸了摸患者的皮肤,是灼热干燥的。最后又与正在病区走廊上打扫卫生的清洁工聊了几句,才和王医师、夏觉新他们回到了办公室。

洗过手,接过王旭泡好的茶,尝了几口,趁机做了一翻思考,东方逸雪脑子里也有了对于这个高热不退病人的一个治疗思路。

淡淡地一笑,东方逸雪侃侃而谈,似乎是对王旭医师,又似乎是专门讲给夏觉新听:“该病例的特点有这几个方面:一,中年女性;二,多年的白血病;三,于洗头吹风后发病……”

话还没说完,就被夏觉新打断了:“东方老师,您是怎么判断患者是吹风后发病的呢?病区走廊两边的门,我也问过护士,平时一般情况下都是关着的呀!”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哦,小夏你说得固然不错,但你可能没有注意到患者所在病房的大门正对着楼梯口吗?”

“我注意到了,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夏觉新脸上写满了疑惑。

“我问过清洁工,楼梯口那儿的气窗一年四季都是开着的。”东方逸雪道。

“哦!”夏觉新恍然大悟。

“所以我们要把中医四诊应用得更广泛一些。比如说,望诊方面,不仅要望患者的神色形体及动作等,还要观望、察看患者周围的环境。而问诊方面,不仅要问患者是何处不适,用过何药等,还要问一些可能与疾病有关的事物,尤其是在遇到一些疑难杂病,或久治不效病例时。”东方逸雪笑笑道。

这时,一旁的王旭医师也笑了:“真是每次听东方兄讲话,都是长学问呀!”

拍拍王旭的肩膀,东方逸雪笑着道:“王兄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套了?我在你这儿也学了不少东西啊!”

看着夏觉新释然的表情,东方逸雪接着道:“……四,发热时间较长,已持续两三周,且为高热;五,常规应用抗生素,从低档抗生素逐渐换到高档的抗生素,高热不退;六,后来加用激素——琥珀酸氢化可的松,从一天一次用到一天两次;七,多次血培养结果均阴性。”

不过,讲完这些,东方逸雪并没有接着往下讲,而是开始写会诊意见了。

“唰,唰,唰”,笔走龙蛇,不一会儿,会诊意见就写好了,起身递给王旭,东方逸雪就带着夏觉新告辞,回单位去了。

因为两家医院相隔也就两三站路,东方逸雪没坐车,也没骑车,是走过来会诊的。

在平时的闲聊中,他知道夏觉新坚持练武,所以想看看夏觉新的脚力如何,其实也就是下盘功夫怎样。结果发现夏觉新脚步轻快,有一定功底,因此就想找些机会与他聊聊太极的要义,如果能再练练太极,对于中医的提高是会有一定帮助的。

回去的路上,天空中阴云密布,不一会儿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不过师生两人一边暗拼脚力,一边聊些太极、阴阳方面的话题,虽然没带伞,到也不觉衣服被淋湿了有何不适。

两三站路,说近也不近,但对这两个练武之人来讲,并不算什么。很快,两人就回到了附院的诊室。

开了门,东方逸雪第一件事就是带夏觉新到更衣室换了衣服,然后打开他的柜子,拿出砧板、菜刀与生姜来。——难道老师要在诊室烧菜?夏觉新疑惑不解。

看出夏觉新一脸惊讶,东方逸雪不由笑了,一边切生姜,一边解释: “我这可不是做饭,而是本着中医未病先防的原则。虽说咱们练武之人较普通人体格强健,但小雨伤人,这时民间的生姜红糖茶最能解决问题了。”

这时夏觉新也回过神来,道:“哦,我想起来了,我们老家也有这个习惯。小时候,每次淋雨后,我妈妈都会帮我弄点生姜红糖茶。我怕生姜的辣,往往不肯吃,每次都是被妈妈逼着喝下去,但也确实管用,妈妈说,要不然,以我们家当时的家境,如果发热感冒,到了卫生院,可要花不少钱呢!”

“是呀!生姜味辛可以解表,性温可以祛寒,加上红糖可以暖胃,且可活血,促进血液流通,因此合用,不仅可治轻度风寒感冒,也可温暖中焦,稍有腹痛腹泻,用之立效。淋雨之后喝点确实不错呢!”东方逸雪笑着道。

两人喝完生姜红糖茶,时间已经到了十二点半。

东方逸雪索性叫了两份盒饭,吃完后,夏觉新这才开始请教上午会诊的病例。

“老师,您不是说过要重视体质吗?那个白血病患者明明是皮肤白皙、形体较胖,应该属气虚痰湿内蕴的体质类型啊!您怎么会开出黄连解毒汤为主的方子呢?难道不怕苦寒败胃吗?”

呵呵一笑,东方逸雪道:“重视体质本来并没有错,但临床更重要的是会分清轻重缓急。也就是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问题。当然,不同的情况下,标本各不相同,标本又可以再分标本。一般来说,本是指患者的体质,而标则指病人所患的疾病。而在这个‘标’中,如果这个患者本身有慢性病,此时又出现慢性病以外新的症状,那么此时这个慢性病就变成了本,急性病则成了标。在这些标本当中,一般我们都要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不过也不能将之绝对化,比如说,如果一个病人患有脑血栓,突然出现了血压下降,这时陪护人员又不小心将其足底皮肤烫伤,你说,我们这时是先治本,还是先治标呢?”

不假思索,夏觉新道:“当然是留人治病了!先救人,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治烫伤了。”

“不过,如果是住在医院,应该可以同时施治吧!一边升压,一边外用湿润烧伤膏。”想了一想,又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夏觉新自语道:“应该还是升压在前吧!总不可能先去涂湿润烧伤膏呗!”

“那么,在这个白血病患者身上,她的体质是本,白血病是标;在标中,白血病是本,而高热又是标。总的来说,我们还是要先把体质这个本先放在一边,先想办法去处理目前高热这个标。”东方逸雪道。

“噢。”

“好。小夏,现在你回忆一下我归纳这个病例的特点有哪些?”

稍想了想,夏觉新就把会诊时东方逸雪概括的七条病例特点讲了出来。

好像发现了什么,夏觉新问:“东方老师,我总感觉这个病人没有细菌感染,您说呢?”

微一沉吟,东方逸雪道:“嗯,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也注意到了。一方面多次血培养结果均是阴性;一方面应用多种抗生素无效。”

“当然,血培养结果呈阴性也并不一定说明没有感染,因为血培养都是在用了抗生素后做的。”东方逸雪道。

挑了挑眉,夏觉新不以为然道:“如果说血培养结果阴性是因为用了抗生素才形成的,那么用了各种类型抗生素,而且是从窄谱到广谱,由单用到联用都有,基本上常见的细菌感染都‘照顾’到了,最后还是没有用啊!就算是后来加了激素,也只能将体温在半小时内下降零点几度,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也许是什么少见的感染吧!当然,我们中医对于各种发热患者,一般是不需要去分清是何种细菌或病毒感染,我们要辨清的是这种发热背后是表证还是里证,是虚证还是实证,等等。”东方逸雪道。

“可是老师,既然他们用的抗生素与激素都没有效,那您为什么不让王医师把它们都停了?”夏觉新的疑问还真不少。

“这个嘛,嗯——”一向思路清晰,言语流畅的东方逸雪这时不知为何却有些吞吞吐吐的味道:“这个当然是基于以下一些理由:一来,患者不太相信中医;二来,虽然王旭医师比较积极,对中医没有成见,但他的上级医生对中医的态度是半信半疑,这次能同意王旭请我们会诊已经是令我有些‘法外开恩’的味道了……”

“怎么会呢!王旭老师不是经常介绍患者过来看病嘛?前些日我们不是还看了一个王老师介绍过来的患者,就是那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应用三硫化二砷后,虽然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肝功能却严重受损的患者!效果还挺好的呢!”夏觉新有些不解。

摇摇头,东方逸雪道:“那只是王医师让病人出院后到我这边来看,咱们这次可是前去会诊!两者可大不一样哦!再说了,就算不停抗生素与激素,我们在加上中药后,也可以前后自身对照嘛!如果有效,那么他们也自然由此了解到一些中医中药的作用吧!”

轻轻叹了口气,东方逸雪说:“小夏,我们再看看这个会诊病人从中医四诊角度得到的一些资料吧!”

回忆了一下,夏觉新学着东方逸雪的方法把四诊资料归类如下——

主诉 持续高热三周。

望诊 皮肤白皙,体形较胖,精神萎靡,倦卧在床。周身皮肤散见瘀点瘀斑,时时索饮冷水。

闻诊 口气袭人,气息较粗,言语无力。

问诊 体不恶寒,头痛如劈,无喷嚏、鼻塞、流涕及咳嗽等,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渴喜冷饮,不思饮食,大便干结,小

溲短赤。

舌诊 舌质红绛,苔黄腻而燥。

脉诊 脉弦劲滑数。

腹诊 腹有压痛。

“首先我们要先看看这个高热是外感,还是内伤。”东方逸雪道。

这还不容易?而且老师您在前面的病例特点归纳里不就讲出来了嘛!夏觉新得意地想到,于是就说:“患者的高热当然是外感了,因为她是洗头吹风后发病。”

“是吗?”东方逸雪的声音带了点严厉的味道。

“这,这,难道还不是吗?”夏觉新讷讷道。

看着夏觉新一脸无辜的表情,东方逸雪的语气不由又软了下来:“虽然她有外感史(洗头吹风),但有外感史并不等于就是外感呀!”

松了口气,夏觉新道:“关于‘皮肤白皙,体形较胖’,您前面说过,这个‘本’不是关键所在,如此老师您写在会诊意见中又有何用呢?”跟师一段时间以来,他已经渐渐习惯于这种“叫板”方式了。

“我的用意是提示其体质本虚,外邪易入。而正是由于体质较虚,正气抗邪能力不足,导致外邪易入而难出。”东方逸雪道。

“噢!”夏觉新一声轻呼,心下稍悟:“老师是说患者体质较虚,于洗头吹风后,外邪乘虚而入,因正虚无力祛邪外出,所以邪郁于里,因而化热?”

高兴地点点头,东方逸雪道:“然也!且其脉不浮,亦可证其并非外感之证。要说精神萎靡,倦卧在床及言语无力,则既是体质较差的表现,也是高热之下人体的正常反应。真正在高热下还活蹦乱跳者,并非没有,但极罕见。”

夏觉新闻言,不由“扑哧”一声笑了,接着道:“患者高热的同时,表现有口气袭人、气息较粗,是否可以算实热的佐证?”

“嗯,可以。”东方逸雪道:“从渴喜冷饮及大便干结、小溲短赤来看,应该是热势较盛,耗伤津液。而头痛如劈、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则是热势上攻头面五官所致。”

夏觉新也试着分析:“大便干结、腹有压痛,应该是热结阳明,至于不思饮食,一方面因为下有腑气不通,影响脾胃之受纳运化功能,另一方面,高热的患者也常伴有食欲不振。老师,我说的对吗?”

“嗯,不错!但若结合患者有白血病史来看,患者肾水本亏,今被热毒进一步耗伤的因素在内,如此则肾之不司二便,也可见大便干结、小溲短赤。”东方逸雪先扬后抑。

夏觉新感觉有些跟不上东方逸雪的思路了,不由道:“老师,您的意思是说,从患者的白血病史,可以看出肾水本亏?这该如何理解呀?”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白血病属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往往要通过骨髓检查进行诊断治疗。从中医角度来看,肾主骨、生髓,而肾水一亏,则生髓化血功能即出现异常,这是一种总体上的理解。”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接着道:“其实,我们可以用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更细一些来认识这个病。我们知道,每天骨髓能产生许许多多个新的血细胞,大多数为红细胞。而在白血病患者体内产出的白细胞比实际需要的要多得多。因为白细胞可以吞噬异物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我们生病(如感冒、腹泻或小的外伤等)没有用药治疗,慢慢地病也自己好了,这就是白细胞的功劳。以中医观点来看,就是元气的自我修复作用。因此,我个人认为,某种程度上可以把白细胞看作是中医的概念中元气的一部分,也就是坎中一阳。

好,我们再看现代医学的认识。尽管这种白细胞数量很大,但多数白细胞是不成熟的,为幼稚细胞,所以不能像正常白细胞那样抗感染。这有点像坎中一阳(这坎中一阳,就是古人所说龙雷之火,命门之火,见下图)从肾水中飞出,就是龙雷之火外越,虽本属命门之火,但因属元气不归本位,故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反而助纣为虐。那么,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就是体内这种白细胞的增多,会直接影响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响正常健康血细胞的产量。不仅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产生受到影响,就连正常的白细胞数量也随之减少,所以就很容易受伤、出血、感染。再以中医理念来看,就是阳(气)虚不能摄血、阳(气)虚无力抗邪。”

 

坎卦图

坎属水,在脏为肾,其中阳爻比作命门之火,又称水中之火、龙雷之火、相火。

一边听着,一边琢磨其中的道理,夏觉新不由深有感触:原来可以这样中西医结合!

“也许我讲得还不是很清楚,小夏,你有空可以自己再仔细思考思考。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现代医学有关白血病的论述,确实可以悟出肾水不足,水浅则无以养龙,坎中一阳不藏,则飞腾而上,其势甚猛。这往往也是白血病患者一发热就是高热的原因之一。好了,先撇开这个不谈,那你再说说,为何患者周身皮肤散见瘀点瘀斑啊?”东方逸雪反问道。

“这个嘛,嗯,让我想想……哦,肯定是热势较盛,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所致了!”夏觉新言语之间不无得意。

“算你答对了。该患者热毒较盛,深入营血,迫血妄行,溢于脉外皮下,则见瘀点瘀斑。而且中医认为,离经之血即为瘀,因此,此处虽是血热妄行,其实已有瘀血留着。”东方逸雪道。

突然想到了什么,夏觉新道:“对。舌质红绛也是热入营血的表现。”

顿了一顿,夏觉新又道:“脉弦劲滑数也是热势较盛的征兆。”

“小夏,那你说说苔黄腻而燥该作何解?”东方逸雪问。

“这个嘛,黄腻主湿热,燥为津伤。合起来就是湿热伤津啰!”夏觉新自信满满。可接着他又抓了抓头,喃喃自语:“只是这个‘湿’是从哪里来的呢?”

“那你看看,这个患者每天做些什么治疗?又吃些什么食物呢?”东方逸雪循循善诱。

这个问题也太“菜”了吧!夏觉新心想,嘴上则道:“每天就是挂挂水、输输液,还能有什么治疗?至于吃嘛,因为热盛耗津,患者口干舌燥,吃水果较多,像梨子、葡萄什么的,每天都少不了的!”

“那你觉得患者每天又是挂这么多水,而且吃那么多水果,她所补充的这些水分,能够被机体利用吗?”东方逸雪紧逼一步。

“应该可以吧!她高热持续,正需要大量的水来灭火呢!”夏觉新嘻嘻一笑。

“问题是她每天输液2 000 ml,加上吃的水果,喝的水,每天的进水量要超过3 000 ml了吧——这还不包括正常饮食中的水分,这么多水也没把她的火给灭了呀!”呵呵一笑,东方逸雪再将一军。

耸耸肩,双手一摊,夏觉新老老实实地道:“我也不知道!”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患者因体虚感邪,入里化热,体内积蓄了大量的热量,不得外泄。机体的正气与邪热相持多日,无力祛邪,对于外来的输液及进食的水果,实在没有能力进行很好的利用,这些多余的水分就渐渐变成了废水——湿邪。”

“噢。”

东方逸雪又问:“好了,基础的分析工作我们已经完成。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如果将以上的一些认识结合起来,小夏,你会有什么结论?也就是说你认为患者的里热热在何处?”

“这个嘛,如果从卫气营血来看,有热入营血表现。如果从六经来看,有阳明燥热表现,但这些,好像又不太全面。而从五脏角度,又似乎不太好分析呢!”夏觉新有些犹豫不决。

“除了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六经辨证,你们还学过什么辨证方法?”东方逸雪问。

夏觉新答道:“还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及三焦辨证……”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侃侃而谈:“那我们就以三焦辨证来试着分析一下看看。患者气息较粗、头痛如劈、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算不算病在上焦?口气袭人、渴喜冷饮、不思饮食、腹有压痛,可否算病在中焦?大便干结、小溲短赤算不算病在下焦?因此,我的观点就是该患者属于三焦热盛,热势鸱张,故高热不退,且因周身皮肤散见瘀点瘀斑,故有热毒深入营血之象。”

“治疗上来说,自然要泻三焦之火热,解血分之热毒,否则徒以输液、饮水等,以期以水济火,恐怕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啊!”东方逸雪轻轻一叹。

“所以老师您就选用了黄连解毒汤为主,加味治疗?”夏觉新道。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是的。我用黄连解毒汤合三黄泻心汤为主,以清泻三焦火热之毒,且三黄泻心汤中有大黄,一方面可以清热通便,另外还可以凉血活血,更主要是取其泻下后,以达釜底抽薪之功。另外,再加上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紫草等凉血止血以防再次出血,活血化瘀以防止血留瘀。”

想了想,夏觉新有些不解:“只是您方中黄连用量到18克,黄柏也用到20克,还有黄芩、大黄等一些苦寒药,合在一起,会不会苦寒败胃?”

摇摇头,东方逸雪道:“不会。过用苦寒,确易败胃,但非绝对。毕竟方因证立,药随病施,其中的药量也是权衡病势轻重以及正邪相争的情况而定的。并且该病的实质,其实是因肾水本亏,龙雷之火有外越之势,得外邪入侵,引动龙雷之火,故其势甚暴,不以大剂苦寒直折其火势,时间一久,就会导致‘壮火食气’,更伤正气。”

语气肯定,不容置疑,夏觉新也就不再多问。毕竟,他知道,中医的学理,他是无法像东方逸雪那样能讲得头头是道的,但他有一双眼睛,可以通过这双眼睛来观察疗效。

这几天,夏觉新每天掐着指头倒计时,真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他想尽快知道这个白血病患者加用中药以后的疗效,但他也知道,在结果出来前,除了等待,别无他法。

但这几天,他也不是无所事事,因为东方逸雪到底抽了个时间与他聊了聊太极。

东方逸雪跟他说,太极拳乃武当张三丰真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为理论基础,再根据自己多年修练、观察自然的体会,而创造出的一个拳种。后传至陈家沟,陈王庭以自己的体悟创出陈氏太极,后再由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传给河北永年人杨露禅,而后才依次出现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流派。

太极拳刚柔相济,柔中带刚,东方逸雪所习为陈氏老架一路、二路。他曾演习给夏觉新看,夏觉新觉得一路以柔为主,柔中带刚,二路则以刚为主,刚中有柔。与其在校晨练时看到的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大不一样。

东方逸雪对他说,太极拳中有阴阳至理,与中医的阴阳遥相呼应。一方面练习太极可以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可以在练习中体悟阴阳,因此,东方逸雪希望夏觉新也能学一学,练一练。

第三天时,夏觉新催着东方逸雪打了个电话给王旭医师,问了问情况。王旭说,病人中药已经服用两剂,体温还没有恢复正常,但似乎有一点下降趋势。

第五天,夏觉新又缠着东方逸雪打了个电话,王旭说,体温已从40℃以上降到38℃左右,其他症状也在逐步改善之中,患者十分高兴,虽然感觉药物特别苦,但还是愿意坚持服用。

第七天,王旭主动打电话过来,说患者体温已经降到正常,其他症状基本消失。

夏觉新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激动,立即发短信给小张和皇甫,因为他俩听说这个病例后,也在一直追踪加用中药后的疗效。

东方逸雪闻知结果并没显得有多兴奋,只是让王旭停用所开之方。但王旭接着说了句什么,东方逸雪听完后,挂了电话,轻轻地叹了口气。

夏觉新有些不解,就问:“东方老师,怎么,您对这样的效果还不满意啊?”

摇了摇头,东方逸雪道:“根据中医的学理,有这样的效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我本来想让患者在热退之后,继续服用中药,但患者因为药物太苦,而且高热已经退下来了,不愿再服了!”

“咦!老师,这有什么好难过的?您不是也说过,苦寒之药要中病即止吗?干嘛还要让她吃药?”

“小夏,难道你忘了我们在前面曾分析过的,这个病人的三焦热盛只是一个标象,而其本则是肾水不足,相火不敛吗?”

挠了挠头,夏觉新有些不好意思:“确实说过,只是我给忘了。”

东方逸雪不无惋惜地道:“在热退之后,应该接着着手调治其本,也就是要壮肾水,潜敛相火,以培其本,这样才有远期的疗效。只是有时我们医生实在无法左右病人,影响的因素太多了!”说完,深深叹了口气。

见东方逸雪这样,夏觉新不由灵机一动:“老师,咱不说这个了。您再给我讲讲太极的四正四隅吧!”

“好的……”

第五章虚

心脾两亏证   归脾养心重健脾

虚者宜补之   气血调和疾自除

——不寐(失眠)

最近几天,夏觉新跟着东方逸雪学习太极拳。

虽然他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但练惯了燕青拳、八极拳等外家拳种,劲力是刚强有余,而阴柔不足。因此,在学太极拳时就遇到了莫大的困难,无法体会那种松柔弹透的感觉。总觉得太极拳有些中看不中用,但老师教得认真,夏觉新也只有埋头苦练。

这一日,像往常一样,忙了半天,师生两人都有些累了。

夏觉新趁着空隙,请教一些关于练太极拳与中医学理关系的问题,东方逸雪为其一一作答。

两人正聊得起劲,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太太进了诊室。

“东方老师,你看我把谁带来了?”中年妇女大声道。

疑惑地看着她们,想了一下,东方逸雪道:“哦,是杨大姐呀!是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来来来,快请坐!”

接着指着旁边的老太太问:“杨大姐,这位老人家我不认识啊!不知她是你的……”

杨大姐一边把老太太扶到凳子上坐下,一边道:“哎!东方老师,你真是贵人多忘事!她就是俺老娘啰!上次我不是跟你讲过,想带她来看看的吗?这不,做了一段时间的思想工作,今天终于同意来了!”

佯怒地看着女儿,老太太道:“你这个丫头!怎么?到了你口中,你老妈我就成了老顽固了?还要你做上一段时间思想工作?我也不就是咱们社区老年腰鼓队和老年秧歌队那一大摊事,脱不开身,今天才挤出一点空,就跟你来了吗?”

赶紧替老太太敲敲背,杨大姐道:“是啊,是啊!咱老妈怎么会要别人做思想工作呢?我也就是那么一说,您老别放在心上!回头我给您做点好吃的,行不?”

一旁的夏觉新看出点苗头,不由心中暗笑:这一对母女真是绝佳的拍档啊!一唱一和的,嘿!

这边东方逸雪也看出点端倪,只是他不动声色,悄悄对杨大姐做了个“暂停”的手势,道:“噢——我想起来了!就是老人家有点睡觉不好的毛病,想来调理调理,是吧?”

“对对对,东方老师,你的记性还真是好!我妈妈她就是这个睡觉不好,因为她在咱们社区一个老年腰鼓队和一个老年秧歌队里,当了个艺术总指导,就算有个刮风下雨什么的,也从不缺席。所以我认为她是操劳太多,就让她不要那么辛苦,都只是玩玩的,不必太认真,可她就是不听!还说这是她年轻时候的梦想,也是她的一份事业,为此我们还有若干次摩擦呢!”

东方逸雪道:“老人家,咱不听你女儿‘放鞭炮’了!咱们言归正传,您老还是说说您自己的情况吧!”

本来老太太听完她女儿的编排,又想解释,现在听了东方逸雪的话后,当下老太太呵呵一笑,就把她的情况讲了一遍。

夏觉新一边听,一边飞速地在键盘上打着字。

听完了,也就打好了,夏觉新感觉老太太的病像是个虚证。

正思索间,只听东方逸雪道:“小夏,你帮老人家号号脉吧!”

“好咧!”夏觉新让老太太伸出左手,放在脉枕上,然后探出自己的右手,拇指与示、中二指轻轻放在老太太的寸、关、尺三部。按照东方逸雪教的轻、中、重三层用力方法细心地体会起来,也就是脉法上常说的“举”“按”“寻”,以候浮、中、沉,与寸、关、尺三部合起来就是所谓的“三部九候”。

只见他一会儿三指齐按,一会儿单用中指举、按、寻,一会儿又换成小指,举按寻了半天,夏觉新终于抬起头,道:“东方老师,我感觉这个脉吧,是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具体说来,就是重按空虚,应指松软,应该是虚脉。从脉象上看,这位老人家可能属于气血两亏。”

歪着头,把夏觉新瞧了半天,杨大姐对东方逸雪说:“哎哟!看不出来嘛!这位小夏医生还真不错呢!东方老师,你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什么时候教出这么出色的徒弟了?你再帮我老妈号一下脉吧!”

深知杨大姐就是这种性格,东方逸雪也不多作辩解,只是点了点头,就轻轻伸出手去,搭在了老太太的脉上,闭目体会起来。

不一会儿,东方逸雪收回手,道:“嗯,确是虚脉。对了,小夏,你说说看,为什么你从虚脉推断老人家可能属于气血两亏呢?”

听到杨大姐的话,夏觉新先是脸色一红,心里头就如小鹿一样,

乱跳,心想,也许自己想得太多了。

可再听到老师的肯定,夏觉新自然言语中有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因为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那么,反推一下,摸到虚脉,也就表示气血两亏了。”

杨大姐这时说:“谢谢这位小夏医生了!对了,东方老师,你们俩别光顾着讲了,东方老师你还是赶紧帮忙开个处方,我好去抓药。把我妈送回家后,我还得赶到单位开个会呢!”

狠狠瞪了杨大姐一眼,老太太发话了:“小芬哪!你自己话多不觉得!还嫌别人话多!我这听他们师徒俩讲得好好的,倒让你给搅和了!你这哪是想带我看病呀?整个就……”

话没说完,就给杨大姐打断了:“妈——你说什么呢?好了好了好了!我不说了,还不成吗?咱们还是请东方老师给好好开一方子吧!”

就在她们争论的当口,东方逸雪也开好了处方,让夏觉新抄好,签了名,盖过章,交给杨大姐。

等她们走远了,东方逸雪这才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长长舒了一口气。

夏觉新也学着东方逸雪的样子,起身,伸懒腰,长长吁了口气。

然后,两人相视而笑。

坐下,喝了口茶,东方逸雪道:“这个杨大姐跟我们住在一个小区,平时锻炼时认识了。上次因为工作比较辛苦,出现了失眠,在我这儿吃了两次中药好了,就说要带她妈妈来看病。结果还真来了。人是挺好的,就是有时话太多。”

夏觉新点点头,道:“这我看出来了。东方老师,虽然我碰巧把脉号对了,但对于四诊中的一些症状如何分析,还是不得要领。您再给我讲讲,好吗?”说完,给了一个企盼的表情。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好的。”

说完,就指着夏觉新在电脑里整理好的四诊资料一条条讲了起来——

主诉 不易入睡大半年。

望诊 面色萎黄,爪甲无华。

问诊 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再入睡。后半夜周身发热而醒,继则周身出汗,汗出不冷。性素急躁。于去年夏天时发心悸,心中悬空感,发则胸闷,下肢发软,纳可,二便调。

舌诊 舌暗苔润,舌底青筋粗涨。

脉诊 脉虚。

辅助检查 今日外院查心电图未见异常。

此气血两虚,心脾共亏,拟归脾汤气血双补,心脾同调: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炙黄芪10克 当归15克 炙甘草6克茯神15克 炙远志15克 酸枣仁15克 木香3克 合欢皮30克夜交藤30克 生龙牡30克(各) 桂圆3个 大枣6枚

“患者主诉‘不易入睡大半年’,那么诊断就是‘不寐’,也就是失眠。这其实与西医所称的失眠没什么差别。只是中西医两套医学认识本病的角度不同,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东方逸雪道。

双手支着下巴,夏觉新问:“那都有哪些不同呢?”

“大概来讲,中医是从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角度来认识的;而西医则把失眠放在精神、神经系统中进行研究,认为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失眠,主张先去除导致失眠的因素,如果这样效果不好,多半就会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东方逸雪道。

不屑一顾地,夏觉新道:“无非也就是给吃些什么安定、舒乐安定、阿普唑仑之类的镇静安眠药!千篇一律!没有效果就换换药,结果越治越差!”

摇摇头,东方逸雪道:“也不能这么说。对于一些平时睡眠较好、身体素质也较好的人来说,如果只是因为工作上压力大或其他一些因素导致失眠,偶尔吃几颗镇静安眠药,确实效果较快,且停药后不会有什么反跳。对于那些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好,又或者是长时间的失眠患者来讲,这类镇静安眠药效果就往往比较差,而应该主要以中药为主进行调治。”

点点头,夏觉新道:“哦!怪不得老师有时也会建议患者吃安定一类的药呢!确实这一类的患者好像基本上都有某种明确的诱因,然后才出现失眠的。”

“是啊!对这一类的患者,我们临时给几片安定或者舒乐安定等,就像你对敌时使用八极拳等外家拳一样,一招制敌,再无后患!”东方逸雪道。

见老师说到八极拳,夏觉新来了兴致,道:“对,老师这个比方到是很形象啊!”

东方逸雪接着道:“至于咱们中药里,虽然也有镇静安神药如磁石、朱砂等,但因为我们面对的多数是长时间失眠的患者,所以以镇静安神药为主的处方并不是太多。多数是一些调补气血、化痰理气、交通心肾一类的方药。小夏,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脑中灵光一闪,夏觉新脱口道:“可能因为中药的镇静安神药有些类似于西药的镇静安眠药,像外家拳一样,作用虽快,但药效较短而不持久。而多数就诊的失眠患者,一方面原因较多,非单一因素;另一方面时间较长,比较顽固,可能无法用镇静安神类药来达到‘快刀斩乱麻’的效果?”

赞许地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有道理!这时我们最好采用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方法,以达抽丝剥茧的目的。”

有些不解地,夏觉新问:“老师的意思是——”

做了几个太极拳中“云手”及“、捋、挤、按”的动作,东方逸雪道: “也就是根据中医的随证治之的原则,气血不足者给予益气养血,痰阻气滞者给以化痰理气,心肾不交者给以交通心肾……有似太极拳中的沾连粘随,或将对手的招数化为无形,或以四两拨千斤,最终令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归于和谐、平衡,阳气通行再无阻碍,入夜自能入阴而寐。”

夏觉新闻言,似有所悟,但仍觉有滞塞处,他知道这与他接触太极拳时间不长有关,看来还得好好下些功夫才是。

笑了笑,夏觉新道:“东方老师,您是说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

点点头,东方逸雪道:“对!我们的祖先在认识自身时,采用了以大自然为参照物,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就像这睡眠吧,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传统中医就根据太阳的运动规律,把阳气比作太阳,从而得出阳气至夜进入阴分,也就是藏于阴中,这个过程就是睡眠的过程;而阳气次日早上从阴中出来的过程,就是寤——醒的过程。所以我们中医治疗失眠,主要就是想办法令阴阳得以相交,让晚上阳能入于阴,能交于阴,而不是一味地去强迫身体进入睡眠的状态。”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接着道:“我们在分析失眠的原因及机制时,也是在寻找阻碍阴阳相交的因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造成这个患者失眠的因素吧!”

然后,东方逸雪又接着分析起来——

面色萎黄,爪甲无华——提示血虚。这个应该没什么疑问。

不易入睡——从阴阳角度看,气属阳,血属阴。今者血虚,则气无以附之,也就是阳无法入阴,故不易入睡。

睡后易醒——心藏神,前虽得暂睡,然血虚心神无以得养,则其神不安其室而逸于外,故睡后易醒。

醒后不易再入睡——人卧则血归于肝,肝之志为魂,夜卧则肝魂得藏于血,亦有利于睡眠。但今有血虚,肝魂难以得藏,且据临床观察,睡后易醒多发生于凌晨一两点、两三点,从子午流注角度来看,“肺大胃脾心,小膀肾包焦,胆肝十二经,循环不停息”,肝经循环时间正是丑时,也就是一点到三点之间。肝体阴而用阳嘛,因血虚无以养肝,就易发生肝木随之易亢——也就是一种虚性兴奋——的现象,具体表现就是醒后不易再入睡。

说实话,对于这个病例,诊为气血不足,夏觉新并不感到奇怪。但听到东方逸雪把失眠按具体表现具体分析时,还是有些惊讶:东方老师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大部分还是自己在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但又经常在某些方面不同于自己课堂所学,不过这样的解释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嗯,有点意思!

只是,只是……对了!夏觉新突然想到一点,于是问:“东方老师,您对‘醒后不易再入睡’的解释,我感觉比较新鲜,不过这样解释确实比泛泛地以心神不养作解来得实在!只是我发现一个现象,好像您认为在这例失眠案中,主要是血虚引起的,与气虚则没有多大关系?”

呵呵一笑,东方逸雪道:“哦,看不出,小夏,你还真是性急呀!接下来我正要讲这个问题呢!”

摸了摸后脑勺,夏觉新有些腼腆:“老师,那个,我……要么,您就给我——”

不以为意地,东方逸雪摆摆手,道:“没关系!其实气虚对睡眠也是有影响的。”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道:“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在前面我们讲过,阳入于阴则寐。那么这个‘阳’,它就像一个游子一样,在外面游荡了一天了,到了晚上,就该归家了。这个‘家’,就是‘阴’,这个游子归家的过程,就是阳入于阴的过程。具体在这个病例中,就是‘气’要归家,要归于‘血’这个‘家’,如此,气血相依,则寐可成。”

夏觉新一边听,一边记,一边仔细地体味着东方逸雪的话。

“可是现在这个‘气’虚了,也就是这个游子累了,不能跑回家,只能慢慢吞吞地走回家,这就要多花点时间才能到家。如此,则气血相依的时间也就延长了,所以不能一下子入睡,不过,也不是不能入睡,而是‘不易入睡’,要过一会儿,或者要过好长时间才能入睡。这也就是因为气虚后与血相依的时间延长的缘故。”东方逸雪道。

“那像‘睡后易醒’以及‘醒后不易再入睡’,也与气虚有关吗?”夏觉新问。

“‘睡后易醒’应该主要与血虚有关,与气虚关系不太大。而‘醒后不易再入睡’,前面我们以血不养肝,肝木虚亢作解。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醒后不易再入睡’与开始的‘不易入睡’在机理上也有相同之处。就是气虚后与血相依相结合的时间延长了,这也是导致‘醒后不易再入睡’的一个因素。”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又问:“东方老师,关于患者‘后半夜周身发热而醒,继则周身出汗,汗出不冷’,我不知道这该如何分析?如果从‘汗出不冷’来看,就与阳气不足无关,再结合发热而醒,是否该断为阴虚发热?”

摇摇头,放下紫砂壶,东方逸雪道:“小夏,你这样解释似是而非。如果联系前面我们对‘醒后不易再入睡’的解释,就会发现其实原因很简单。”

似有所得,夏觉新道:“老师,您是说与血不养肝,肝木虚亢有关?”

点点头,东方逸雪道:“对!‘周身发热而醒’就是因为血不养肝,肝木虚性兴奋所致。又因为肝主疏泄,肝木虚亢后,迫津外泄,故而出现‘继则周身出汗’的症状。因为不是阳气不足而致不能敛汗,故汗出不冷。”

轻呼了一声,夏觉新道:“原来就是这么简单?”

故作严肃状,东方逸雪道:“对!其实不要在任何时候都把病情或病因病机想得那么复杂!”

看到夏觉新有些窘迫,东方逸雪不由笑了,道:“不要着急,这种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得慢慢来。我们再往下看——”

东方逸雪还没开口,夏觉新就接道:“老师,这个我知道!性素急躁提示患者平素肝火较旺,如此则肝血暗耗,慢慢就造成了血虚的状态。血虚后,心神失养,则出现心悸、心中悬空感、发则胸闷!老师,我讲得对吧!”

“嗯。差不多。可是小夏,你注意到没有?为什么患者是在去年夏天发作心悸呢?而不是在秋天或者春天、冬天?”东方逸雪先扬后抑。

挠挠头,夏觉新有些纳闷,道:“老师您干嘛问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可能只是一种巧合罢了!”

神秘的一笑,东方逸雪道:“也许是巧合,也许不是。不过我们可以看看这其中是否蕴含着一些道理。”

“我们知道,夏天与哪一个脏腑有关呢?”

不假思索,夏觉新道:“当然是心脏了!”

呵呵一笑,东方逸雪道:“心主血,藏神,五行属火。夏季暑热亢盛,心火随之上炎,此乃人之常;但只要心血不亏,能正常滋养心脏,那么心火就不至于过于亢盛。否则——”

脑中宛如有一道闪电划过,夏觉新打断了东方逸雪的话头,急忙道:“老师!老师!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你知道了什么?说来听听吧。”

夏觉新道:“患者本有肝血不足,到了夏季,随着暑热渐盛,心火亦随之上炎。然而此时一方面肝血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心神失于濡养;而另一

方面血虚无以养心,心火过于亢盛,导致心神又被过亢之心火所扰,两者相合,自然就会出现心悸。”说完,望着东方逸雪,嘿嘿一笑。

东方逸雪道:“所以我说,你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巧合,也可以仔细追究一下其中的道理。其实在这里,因为血藏于肝而主于心,肝血与心火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心血与心火的关系,其实质就是阴与阳的关系。”

顿了顿,东方逸雪接着道:“我们知道,阴与阳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如此才组成我们这个完整的机体。”

突然想到了太极拳,于是夏觉新问:“老师,这是否就像太极图的阴阳鱼一样?”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对!血与火也是这么个关系。心血若无心火,则无以化赤;心火若无心血上济,则虚亢上火,反而为害。此亦《内经》中 ‘亢则害,承乃制’另外一层含义。其实我把夏天心悸写在医案中,固然患者确实有这个症状,但更主要的是想提示这么一层含义。”

夏觉新使劲地点了点头,道:“老师,我知道了。”

东方逸雪道:“那么,我们再看看最后。‘下肢发软’自然是由于气血不足的缘故,气虚则无力,血虚也是帮凶,因为血虚一方面下肢失于濡养,另一方面无以运气嘛!”

这时夏觉新突然问到:“舌暗,舌底青筋粗涨,均主瘀血;脉虚,在前面已讲过,主气血不足。只是老师,这儿既然舌象提示瘀血,怎么老师您在病机与治法中却一字不提呢?只是说‘此气血两虚,心脾共亏,拟归脾汤气血双补,心脾同调’?而且,您在前面也讲过,夜能成眠的过程,就是阴阳相交的过程,如果有一些因素阻碍了阴阳相交,那么就会夜不成寐。我就觉得,这个瘀血,它会阻碍阴阳相交呀!它也对失眠有不良的影响啊!您为什么不理它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来,病变的脏腑是肝与心,可您却写的是心与脾。而且患者‘纳可、二便调’,不知脾虚从何而来?”

东方逸雪笑着道:“你的问题归纳起来,一是关于瘀血,二是关于病变脏腑。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这里面有个主次的问题。也就是说,气血不足是主要的方面,而瘀血内阻是次要的方面。从四诊资料来看,小夏,你说是气血不足的证据多呢?还是瘀血内阻的证据多呀?”

想了一想,夏觉新道:“嗯——确实是气血不足的证据多。”

“医案的写法,不是记流水账,因而也非事无巨细,滴水不漏的都要记上去,而是有详有略。如果你去阅读古代医家的医案,就有许多是比较简略的,或详前而略后,或详后而略前。所以我这里就主要把气血不足提了一下,瘀血就没有写。治法也是如此,不过你看方药中,当归不仅可以养血,也可以活血化瘀呀!”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从另一方面来说,瘀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它的产生与气血不足有没有关系?”

见老师又提问了,夏觉新赶紧道:“应该有关系吧。气虚不能运血,血行缓慢,则生瘀血;血虚不能充盈脉道,血运亦随之迟滞,也可产生瘀血。”

刚说完,好像想到了什么,夏觉新突然一拍脑袋,道:“噢!原来老师是以益气养血,治本为主,待气充血足,则瘀血自除呀!真是不治瘀血,而瘀血自治了呢!”

见夏觉新悟出其中的道理,东方逸雪继续解释第二个问题:“至于心脾两亏,只是习惯上的写法而已。正如你所说,在医案中,并无脾虚的直接证据。其实应该是心肝两亏,但好像医界这么提的不多,就像在许多人把角色的‘角(jué)’读成‘角(jiǎo)’后,大家再听到有人读‘角(jué)色(sè)’,反而觉得怪怪的一样。”

长吁了一口气,夏觉新道:“原来是这样!”

“我选归脾汤主要取其益气养血,健脾者,所以取其培土以植木,间接养肝。不过方中像当归、酸枣仁均有养肝之功,另加合欢皮、夜交藤及生龙牡者,无非取其养心安神,镇肝敛魂之力,从而加强全方安神助眠的效果。”东方逸雪道。

摸摸后脑勺,夏觉新道:“我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处方中木香就用了3 克?量是否太小了呢?”

“处方中药物的常用量只是相对而言。一方面并非像《药典》中规定的那样死板,只能在多少克到多少克之间,比如黑附片,我的用量最小可用到 0.5克,最大曾经用至200克;另一方面,所有的处方药物都是要针对具体的病人、具体的病情,因此要根据病理因素的主次兼夹,将用量做适当的调整。就像这个患者,因为她是以气血不足为主,所以主要给以益气养血的药物,木香用在里面,只是为了防止补益太过,壅滞气血而已,所以稍稍予之,可起行气活血的作用,且益气养血药多为静药,理气药则属于动药,这就是处方要动静结合,如此才能阴阳相济。”东方逸雪娓娓道来。

在随后的日子里,夏觉新注意到老太太复诊时,各种症状均有减轻,虽仍心悸,脉力已起。东方逸雪在原方加柏子仁15克。

继续服用了七付,老太太的睡眠进一步好转。惟查血总胆固醇稍高:6.39 mmol/L,东方逸雪又在方中加了生山楂30克,制首乌10克,以消脂降浊,继续治疗。

这一日,夏觉新想到一个问题,就在诊疗的间隙提了出来。

原来是上次他听东方逸雪说过,失眠老太太的女儿杨大姐,曾经也来看过失眠,说是吃了两次药,失眠就好了。

正好他昨天帮东方逸雪整理病案时,看到了这个病例,于是就想今天问一问。

夏觉新从电脑中调出的病案如下——

初诊。近一个月来夜寐不佳,入睡困难,睡中易醒,夜梦纷纭,纳可,乏力。另外,近一两年来每早大便两次,先干后溏,肠镜未查。舌淡边有齿印,泛紫气,舌底青筋粗涨,脉细弱,气血双亏,兼有血瘀也。拟酸枣仁汤加味:

酸枣仁15克 川芎6克 知母6克 炙甘草6克

茯苓神(各)20克 僵蚕10克 蝉衣6克 炒白术18克

郁金10克 柏子仁10克 夜交藤30克 合欢皮30克

七剂

二诊。失眠明显好转,大便也有改善,效不更方,原方再进七剂。病愈。

听了夏觉新的提问,东方逸雪道:“这位杨大姐的病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其实存在两组症状。一组是失眠,一组是大便异常。”

闻言,夏觉新瞪大了双眼,仔细看了看屏幕,确实病历上写得挺清楚——除外“乏力”,从“近一月来夜寐不佳”到“夜梦纷纭”明显是关于失眠的一组症状,而从“近一两年来”往后,到“肠镜未查”是关于大便异常的一组症状。

只听东方逸雪接着道:“我们这样一归纳后,病情就变得简单多了。但问题又来了,这两组症状,我们到底是以哪组为重点呢?或者说,这两组症状,我们是先治失眠呢?还是先治大便异常呢?又或者是两者同时治疗?如果是同时治疗,我们是双管齐下,使同样的劲,还是有所侧重呢?这样看来,是不是又不简单了呢?”

这一回夏觉新听明白了,点点头,心里想,确实是又简单又复杂的,不太好弄呢!

思索间,发现一处疑问,夏觉新问:“老师,您这个病案,为什么把失眠写在前面,大便异常写在后面呢?为什么不先写一两年前的症状,再写近一月来的不适呢?这样不正好有个时间的先后吗?”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这个主要是患者以失眠为主要不适症状,而大便异常虽然已有一两年,你看她肠镜未查,说明这个症状还不甚严重,没有像失眠一样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所以我没有按时间的先后写,而是按症状的主次来写的。”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道:“还记得我们曾经说过‘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这里,失眠症状较短,但程度较重,相较于大便异常而言属‘标’,因此需要先治。”

“可是老师,您说先治失眠,但患者看了两次,不仅失眠好了,连大便异常也好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夏觉新不依不饶,继续提问。

“这个问题嘛,咱们等会儿再讨论。我们先来看看,能否从四诊资料中推断出‘气血双亏,兼有血瘀’的病机来?”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想了想,道:“老师,您前面曾经分析过,睡中易醒是因为心藏神,血虚心神无以得养,则其神不安其室而逸于外,故睡后易醒。舌淡边有齿印属于阳气不足,水湿内阻。舌泛紫气,舌底青筋粗涨则是瘀血内阻的关系。脉细弱,确属气血双亏。故从这几点来看,断为‘气血双亏,兼有血瘀’并不难。另外,入睡困难、夜梦纷纭,可以用心神被扰来解释。而乏力自然是气血不足的缘故。可大便异常,这个,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听了夏觉新的分析,东方逸雪点点头,又摇摇头,道:“你的解释只有关于舌脉方面的是比较准确的,其他则似是而非,因为你并未从整体角度进行考虑。”

夏觉新有些不解,更有些不服,心想:我这不都是学着你的方法,逐条分析的嘛!而且都是按教材中正统的观念进行解释的嘛!凭什么你老师的都是对的,而我做学生的就是不对呢?心里这么想着,脸上表情也就比较“丰富”了起来。

东方逸雪自然对夏觉新的神情变化了然于胸,也大概猜出了他心里的想法,不过并没点破。因为东方逸雪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自然能理解夏觉新的反应。

有意让夏觉新去帮他的紫砂壶中添了点水,东方逸雪品了几口芳香四溢的绿茶,润了润干燥的喉咙,这才道:“小夏,杨大姐你是见过的。你不是会看面相吗?那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啊?”

夏觉新更不理解了,这个东方老师,葫芦里倒底卖的什么药?你说我没有从整体角度进行考虑,那你就说说该怎么去考虑呀!干嘛问我杨大姐这个人怎么样呢?真是搞不懂!

想是这么想,嘴上却道:“杨大姐这个人是心直口快,加之体形瘦长,应该是个性急易怒,肝火偏旺,而阴血相对较亏之人。合起来,就是一个血虚肝旺的体质。”夏觉新道。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据我的观察,杨大姐的失眠以及大便异常,都是在她这种血虚肝旺的体质基础之上发生的。”

又抿了一小口茶,东方逸雪继续道:“我们中医看病,有别于现代医学的地方有不少,其中之一就是特别重视患者的体质。因为许多时候病人所患的病都会与其体质有关,某种类型的体质,就比较容易患某些疾病,这个以后我们慢慢都会接触到。”

“本来按照中医的说法,人卧则血归于肝,肝之志为魂,夜卧则肝魂得藏于血,有利于睡眠,而杨大姐是血虚肝旺的体质,就容易造成夜卧时肝魂无以藏于血,魂游于外,则难以入睡,且睡后易醒。至于夜梦纷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由于血不养肝,肝魂不安,另一方面肝木虚旺,亦会扰动肝魂,故而夜梦纷纭。”东方逸雪道。

“我们再来看另一组症状,患者近一两年来每早大便两次,先干后溏,这个从常规的脾胃及肾的角度不太好认识。其实中医理论体系里有一句话,叫做‘肾司二便,其职在肝’。意思就是说,大小二便由肾所统管,但具体负责者其实是肝脏,或者说肝之疏泄作用对大小二便的正常排泄有重要的作用。患者大便异常发生在每天早上,而我们知道,一天如四时,早上似春天,由肝所主。此时正是肝气升发之际,因为血虚则肠道失于濡润,传导障碍,则大便先干,继而由于血不养肝,肝木虚亢,加上正值肝气升发之际,因而过亢,疏泄作用太过,致肠道蠕动过快,加之虚亢之肝木克伐脾土,两者相合,就会出现大便溏薄之象。如此则出现每早大便两次,先干后溏的现象。”

“哦——原来是这样啊!”夏觉新轻呼一声,心下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所以老师就用治疗血虚肝旺的酸枣仁汤为主方,以养血抑肝,安魂宁神,真是妙极!郁金辅助解郁抑肝安神,合川芎,则有活血的作用,柏子仁、夜交藤及合欢皮均是加强酸枣仁汤养血安魂之功。炒白术培土健脾,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但方中僵蚕及蝉衣两味药,是何作用呢?”夏觉新道。

“用这两味药有两层含义,因为两味药都是风药,故一则取风药可疏肝之义,以抑制过亢之肝木,二则取动静结合,阴阳交泰,助眠之义。”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听后,对于东方逸雪讲的第一层含义还比较好理解,抑制肝木后,一方面可令肝魂不受其扰,另一方面可防其过度克伐脾土。但对于第二层含义,所谓的“动静结合,阴阳交泰”,夏觉新则有些摸不着头脑,找不到北的感觉。

听完夏觉新的疑问,东方逸雪笑笑,道:“其实第一层含义是有根据的,而第二层含义则是我个人的见解,但也能找到一些依据,就是‘取象比类’。这里僵蚕者因其僵,故属静药,蝉衣者因其鸣,故属动药。动属阳,静属阴,如此则动静结合,阴阳交泰,故有助眠之功。但现今的中医界,除了少数人外,有相当一部人对这种‘取象比类’的用药方法并不重视,他们多被现代医学牵着鼻子走,喜欢根据药理用药,以及找一些中药的单体以期攻克一些难治病症。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未尝不可去试一试,但并非中医的优势所在,真正的中医,还是要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听完老师的感慨之语,夏觉新陷入了深思:今后的中医之路到底该如何走?得好好想想啊!

这时又有人来看病了,夏觉新赶紧从深思中转为工作状态,帮着东方逸雪忙了起来。

待几个病人处理完毕,夏觉新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如果把杨大姐与她母亲的失眠放在一起来看,我仍然觉得两个病例有些类似,同是气血不足,兼有瘀血,但一用归脾汤,一用酸枣仁汤;杨大姐的失眠,从其有舌边齿印来看,更像气血不足,为何不用归脾汤?我还是不太清楚。”

东方逸雪道:“我们中医看病,还要注意病人的年龄因素与病程时间的长短。杨大姐的母亲,年事已高,多有体虚,加之病程较长,时逾半年,故而气血不足明显;杨大姐毕竟年方四十,气血虽亏,然不若其母之甚,且病程较短,只有一个月,故以酸枣仁汤酌加益气健脾之品。至于舌边齿印的问题,确实是个客观存在,但在实际的临床诊疗中,我们仍然要对一些体质因素,包括症状、体征,加以归纳、总结,并适当做一些取舍,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会啥都顾不了。当然,从长远角度看,我们应该重视杨大姐气虚湿阻的体质,让她从生活起居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加以改进,这就是未病先防的道理了。”

第六章实

结石虽难排  腑气一畅痛即止

口苦恒常见 胆热得清味自消

——胁痛(胆石症)、

口苦(口味异常症)

经过连续数日的刻苦练习,夏觉新仍然没有在太极拳上取得多大的进步,这让他很是焦躁。

记得以前学练燕青拳及八极拳时不是这样的,那时好像练一天,就有一天的进步,练一天,就有一天的收获呀!

夏觉新决定找个机会与东方逸雪较较手,体验一下,是否太极拳真可竞技,还是只是一个健身的手段罢了。

一天中午下班后,夏觉新说出了他的想法,得到东方逸雪的首肯后,两人约定,谁输谁请客。

两人来到附院一个偏僻的草坪上。东方逸雪垂手静立,不见任何准备动作,只是双腿微弯,全身不见一处用力。这让夏觉新隐约有一种不安感。

临敌经验颇丰的他,很快就将这种轻微的不安加以去除。只见夏觉新一个侧身,右手在东方逸雪面前虚晃一招,紧跟着左手抢前斜抓东方逸雪的右肩,同时右脚飞快的踢向东方逸雪的左膝。这是夏觉新将燕青拳的手法与八极拳的腿法揉合在一起,要说这一招也并无奇特之处,关键只是一个字:快!就是这个“快”,曾令不少好手败在这一招之下。

东方逸雪轻喝一声:“来得好!”

说时迟,那时快,东方逸雪右肩一沉,同时一个右弓箭步,右脚踏向夏觉新的胯下,就令夏觉新的左手落了空,与此同时,他双手合抱,接住夏觉新的左腿,轻轻一引,卸去其左腿的力道,跟着腰胯发劲,右肩使个太极拳的“靠”字诀,在右肩靠向夏觉新胸前的同时,双手往前一送。

夏觉新发现自己的攻击突然落空,隐觉不妙。在这同时,突有一股柔和的力量如滔天巨浪般传来。说其柔和,是因为这股力量不似自己攻击别人走的刚猛之力,说其滔天巨浪般,是因为这股力量令人无可防御。

只见夏觉新就像一个断线的风筝般,给东方逸雪的一靠,一送,就飞出数米远,摔在地上。

不知是东方逸雪用力巧妙,还是夏觉新筋骨锻炼得比较好,摔下后,夏觉新倒也不感疼痛,一个“鲤鱼打挺”就跳了起来,双手抱拳,道:“老师厉害,老师厉害!学生佩服,学生佩服!”

后面自然是夏觉新用他最近发表的关于拳术方面文章获得的稿费,请东方逸雪吃了顿酸菜鱼。

席间,夏觉新不由请教东方逸雪,两人刚才交手时,为何自己赖以自负的招数会输在太极拳下?

东方逸雪告诉夏觉新:“其实你的功夫也练到了一定的火候,对付一般的壮汉及普通外家拳手肯定不成问题。只是因为你快归快,招数仍然落在实处。在你身体向左侧身时,你的左肩与你的右胯一动,已经把你下面的攻势明白的告诉了我。我只要顺你之势,利用太极拳的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方法,就可化解你的攻势,并且同时进攻。”

一边吃饭,一边思考着东方逸雪的话,夏觉新感到收获不小。而且太极拳“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方法,似乎对于中医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呢!

闲言表过,且说这一日,又是忙到十一点,病人才渐渐少了,趁此机会,夏觉新又请教了东方逸雪一些问题。

两人正聊着呢,十一点半左右,小张跑来了。

“你又溜号窜岗了吧?这还没到下班时间呢,你过来干嘛?”夏觉新说。

“冤枉啊!老大!我可是有重要的事情来请东方老师帮忙的啦!”小张一脸委屈与无辜。

微笑看着这一对好朋友,东方逸雪说:“小张,小夏!你们俩都别急!小张快说说怎么回事?”

原来这个星期小张转科到了急诊。因为他也算勤奋、好学,加之夏觉新先前经常讲他在急诊的经历,所以小张很快就适应了急诊的工作节奏,且与上上下下打成一片,深得老师们的好评。

今天上班时遇到一个病人,拎着输液瓶跑到医生办公室。开始小张他们还以为又是要闹事的,结果一看,那病人不是别人,正是他高中一个同学的外公。

让他坐下来,仔细问了问情况,小张终于了解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他同学的外公也姓张,年逾七旬,是位中学老师。发现胃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已有一年半左右,一直在某区医院李主任处就诊,服用中药效果较好。但近来搬家搬到附院附近,去李主任那儿看病不便,只能就诊于附院。最近发病较为频繁,附院急诊的医生基本以输液为主,效果一般。他就抽了个空,去找了李主任一次,开了方子,但偏偏这一次效果也不是太明显。刚刚腹痛又见加重,就来找值班医生了。

小张经常听夏觉新说起东方逸雪看病的事,因此就跑过来找他了。

听完小张的叙述,东方逸雪与夏觉新一起来到急诊,找到张老师。

东方逸雪把张老师的病历详细看了看,发现他既往常服的中药为清肝利胆剂。最近症状复发,急诊已予常规输液消炎解痉治疗。此次服的中药也是清肝利胆之剂,但效果不如既往。

想了想,东方逸雪让张老师伸出舌头,结果夏觉新与小张都发现张老师的舌苔是黄腻而燥,又问了其大便情况,诉最近发病大便一直不畅,东方逸雪心下恍然。令其原方继服,只是需加一味药:生大黄(生军)10克,后下。

看完东方逸雪的处理方法,张老师与小张、夏觉新都是一楞:就加了一味药,能解决问题吗?

似乎看出他们半信半疑的表情,东方逸雪亦不置可否,只是说了句:“先吃一付试试看吧!”

因为小张的关系,张老师也没多说什么,输液完毕,就去买了生大黄回家了。

下班后,三人小团体自然又是一番议论,但结果还是一样,到时让小张问问张老师吃药以后的情况。

小张是一夜未眠,次日上午仍得打起精神继续上班。

夏觉新与皇甫虽然没有失眠,但上午上班也稍有些心不在焉,也在想着这件事。

十一点半时,因今天孔主任下午要出差,就早走了。

皇甫也赶紧跑到夏觉新这儿来了,结果发现夏觉新与东方老师都不在,就又赶到急诊,果然他们都在!

今天张老师说药后大便已畅,结果腑气一通,脘腹、腰背胀痛随之消失。一周来的辛苦顿然消失,很是高兴!今天还想请东方逸雪继续调治。

根据患者叙述:素觉口苦,纳谷较差,吹风后感双肩酸痛,舌暗紫,苔黄腻略燥,脉弦滑,左稍弱。东方逸雪认为此腑气虽通,肝胆湿热未尽,仍拟清肝利胆,宣畅气机之法为治,方取大柴胡汤出入,七剂。

随后张老师高兴地走了。

看着夏觉新他们兴奋的神情,东方逸雪自然要稍作解释——

张老师胆绞痛的病机重点在于腑气不通,根据就是“便秘、腹胀腹痛、舌苔黄腻而燥”,因此以生大黄一味药,取其单药直入,有泻下积滞、通腑泻热之能,现代药理研究大黄也有舒张胆道括约肌、解痉利胆的作用。在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是一味常用之药,尤其伴见大便不通时必不可少。至于原先那位李主任所开清肝利胆之方并无不妥,故仍留之,因为其肝胆湿热的病理机转亦非大黄一味药能扭转的。

从此以后,张老师就成了东方逸雪的常客,只要稍有不适,就来找他。这是后话,表过不提。

听着东方逸雪的解释,夏觉新不由想到与其较手之事。东方逸雪加用了一味生大黄后,就解决了张老师的胆绞痛问题,这似乎与东方逸雪用太极拳击败他的刚猛拳术,有着某些内在联系呢,看来自己还要在太极拳与中医上多加思考与探索才行啊!

夏觉新发现,最近门诊比较奇怪,已经连续数日遇到不少例以口苦为主诉的病人。

这不,今儿早上又来了一个!

“东方医生,你好!我这个嘴巴发苦的毛病已经快两年了,怎么看,也看不好,我就索性不看了。可不看呢,又难过得要命!都不想治了,后来有人也是这个毛病,说是在您这儿吃中药治好了。我是听我们老年舞蹈队的朋友介绍,才过来的。哎!从我们那儿过来,要转两三趟车呢!”老太太一边说,一边作势要抹眼泪。

“来来来,老人家,不要着急!先坐下来,慢慢说,我们来帮你想办法!”东方逸雪和声道。

夏觉新接过挂号条,原来老太太姓朱,今年67岁了。

朱老太太把手帕收起来,道:“怪不得她们都说你这位医生好呢!还真没说错!东方医生啊,这两年来嘴巴发苦发干,早上特别明显,胃也不好,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您可要给我想想办法呀!”

“那您以前还生过什么病吗?比如胆囊炎什么的?”东方逸雪问。

摇摇头,朱老太太道:“没有得过胆囊炎。但得过慢性浅表性胃炎,另外B超查出来有脂肪肝。东方医生,我这人是很注意的,自打查出来有肝病以后,每次吃饭时,我的碗筷都与小孩他们分开来的,而且都要用开水烫一烫,小孙子的碗筷还得煮一煮呢!”

说完这些,朱老太太不无自得。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老人家,您误会了!脂肪肝这种肝病是没有传染性的,不是乙型肝炎或其他病毒性肝炎,因此不必太在意。不过有一部分胃炎到是有传染性。”

一旁的夏觉新知道东方逸雪讲的是幽门螺杆菌的事,于是接过话头,道:“老人家,您的胃炎是做胃镜发现的,还是做钡餐发现的?”

摆摆手,朱老太太急着道:“我当然是做钡餐查出来的。哎呀!这位小医生!你该不会想让我做胃镜吧!那么粗、那么长的一根管子伸到我胃里,还不疼死了,弄不好会把胃给捅破的!”

夏觉新无语。

东方逸雪解释道:“老人家,不要紧张!一来呢,您说的那是纤维胃镜,一般的医院早就不用了,现在都用电子胃镜,管子细多了!”

说着,东方逸雪给她比划了一下,朱老太太脸上紧张的表情总算稍有缓解。

“二来呢,做胃镜之前会喝点麻醉药,然后你在放松的状态下,配合医生,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五六分钟,胃镜就做好了。您老今天没有吃早饭吧?”东方逸雪耐心地说。

警惕地望着东方逸雪,朱老太太道:“没有吃。不过倒是我想再做个B超瞧瞧。我还是不想做胃镜!”

东方逸雪不急不躁,依然和声道:“老人家,您听我把话说完。我们这位小夏医生刚才问的正是关键所在。因为我们发现口苦的原因有很多,有口腔局部引起的,有全身疾病引起的。而在全身疾病中,又以胆囊与胃的毛病引起的占多数。当然,也有一些不容易查到原因,那反而更好治疗了。您没吃早饭,我建议您啊,先做个B超,再查一下电子胃镜,待结果出来,我们再帮您制订一个治疗方案,您说,怎么样啊?”

朱老太太的脸色总算渐渐平静了下来,道:“东方医生,你这话我爱听!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把道理说得这么明白,我再听不进去,也有些不太像话了!我嘴巴与牙齿是没有问题的,我家儿子有个朋友是搞口腔科的,前些日子才帮我看过。那么,今天我就把胃与胆囊查一下吧!”

东方逸雪与朱老太太说话之时,夏觉新已把B超与电子胃镜的申请单开好,盖了章,递给老太太。

约半小时,朱老太太做完检查,拿着报告回来了。

人还没进门,朱老太太就道:“东方医生,你给看看,这报告上面都写的什么?”

看来,这个老太太还不是一般的性急呢!夏觉新心想。

东方逸雪接过报告看了一下,告诉朱老太太,还是脂肪肝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这胃炎是胆汁反流性的。

随后东方逸雪又问了朱老太太一些情况,并诊得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滑。稍一思索,就开了以柴芩温胆汤为主加减的处方。并让老太太一周后复诊,同时可以看一下胃镜的病理结果。

朱老太太拿到处方,这才乐滋滋的走了。

治疗一周后,朱老太太前来复诊,告知症状明显缓解,胃镜病理提示为慢性轻至中度浅表性炎症,幽门螺杆菌也是阴性。

得知自己的胃病并无传染性,朱老太太显得很高兴,当然她更高兴自己长时间的口苦,只看了一次,就有了明显的效果。因此,当东方逸雪让她继续服用原方,加以巩固时,朱老太太自然没什么异议。

又隔一周,朱老太太如期前来,还带来了一些梨、苹果之类的水果,东方逸雪坚决不收,但老太太说她的病已痊愈,这是她表示谢意的,让东方逸雪一定要收下,否则她就不高兴了!

拗不过老太太,东方逸雪只得收下老人家的一点心意,并再次交待她今后的饮食宜清淡,忌过于油腻、辛辣。老太太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送走了朱老太太,夏觉新抬头一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十一点半了。

夏觉新想,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请教一下关于这例口苦的诊断与治疗。于是道:“老师,我发现最近前来看口苦的病人特别多,我留意了一下,老师治疗这类病基本上都是以柴芩温胆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而且效果也挺不错。记得您曾经讲过,柴芩温胆汤临床上应用较广,作用之一就是清利肝胆湿热。我就想,是否口苦的病机就是肝胆湿热?”

没有直接回答夏觉新的问题,东方逸雪反问一句:“小夏,你认为从八纲辨证的角度来看,朱老太太的病属于什么证啊?”

歪着头想了一下,夏觉新道:“老太太口苦口干,喜凉饮,伴有嘈杂恶心,上腹隐痛,应该属于八纲里的‘里’证、‘实’证与‘热’证。”

“嗯。”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口苦确实是临床较常见的一个症状。属于口味异常的一种。其他如口酸、口甜、口咸等也能碰到,但似乎不如口苦为多。”

“东方老师,为什么遇到口苦病人,您都会让他们去查一查口腔、B超及胃镜啊?”夏觉新问。

目光如剑,瞪了夏觉新一眼,东方逸雪沉声道:“小夏,你的记性有时还真不是一般的差呢!”

可看到夏觉新吐了吐舌头,东方逸雪的语气又不由得温和了:“老太太第一次来看病时,我不就讲过,口苦只是一个症状,具体原因较多。但临床所见,往往与口腔局部的疾病,内科的胆囊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不过也有查出来正常的,所以我们一般要让病人先排除一下口腔科或消化系统的疾病。”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接着道:“这不仅是给病人一个说法,更主要的是为后面的治疗打下基础。比如查出来是口腔科的毛病,那么做一下针对性的处理,可能这个口苦就好了,并不需要服用汤药。至于查出来是前面这些消化系统的疾病,虽然也可以做一些针对性的治疗,但中药汤剂在这时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从中医角度来看,口苦往往有肝胆湿热倾向。苦者,五行属火之味嘛!故与火热有关。当然,如果仔细来讲,还是有虚火与实火之分,只是临床所见,实火为多。”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问:“老师,传统中医不是认为苦为心味吗?苦又属火,那为什么不说口苦是心火旺盛或心火上炎,而说成是肝胆湿热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这里面既有中西医结合的因素,也有临床实际观察的结果。中医的观点就是你所讲的,苦属心火,西医则认为胆汁味苦,其实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讲,两者亦有内在联系。”

抓抓头,夏觉新一脸疑惑,道:“老师,这可不太好理解!胆汁味苦与苦属心火如何联系起来?如何有内在联系呢?”

脸色一正,东方逸雪道:“这也不完全是我个人的观点,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还是能找到一些根据的。我们知道,从五行角度来说,胆属木,心属火,而木生火,所以胆与心是母子的关系。由是知胆木中原藏火性,故能生火。又,从运气的角度来看,心属少阴君火,胆为少阳相火,两者,虽有君相之别,然同属火性。心如国君,高高在上,实际主事者仍赖胆木之相。如此看来,胆木中原藏火之味,故胆汁味苦也!因中医所走的路,开始虽有解剖、形质之学,但更重视功能气化之功,且胆心虽名属母子,然子处君位,故将胆之苦味、火性,移于心君,是胆相不敢居其功也。我现在在临床上把口苦辨为肝胆湿热,其实也不过是还原其本来面目而已!”

听了东方逸雪的这一席讲解,夏觉新颇感惊讶。就像当初在学校的那一次,当东方逸雪以五行相生讲解学中医的方法、学中医之路时的那种感觉,令人震惊!

表面看,东方逸雪的解释以现有的医学体系(无论是传统中医体系,还是现代医学体系,亦或是中西医结合体系)来看似有牵强,但却也能自圆其说,且或中或西,或医或文,隐隐自成一家之言。

这倒还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东方逸雪的一些言语,或者说一些理论见解,虽与主流中医,或主流中西医结合者不大一样,但却每每能启人思迪,夏觉新认为,这是他跟随东方逸雪抄方收获最大的地方!

因为东方逸雪也不只一次地讲过,不要把他的话,把他的观点当作教条,当作死板、一成不变的东西,他只是结合临床、现代医学以及一些人文知识,对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些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剖、解构,关键是这些解构要能解释一些现象,或能指导于临床,为患者解决实际的问题,那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东方逸雪也说过,中医本身就是一个表面封闭,其实很开放的体系。你既可以把一些外在的材料纳入中医中,用中医原本的架构进行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也可以从中医体系中抽出一些材料出来,进行新的架构、新的解析,形成新的东西。东方逸雪认为,这就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也许唯其如此,中医之火历经千年,还生生不息;中医之路虽历经坎坷,却反而悠远绵长!

喝了一口茶,呵呵一笑,东方逸雪自我解嘲道:“我这个人嘛,有时就是比较感情用事,尤其在对待中医方面。好了,不说这个了,我们来一条一条看一下四诊资料吧——”

口苦——多属肝胆湿热。

口干,喜凉饮——口苦者每多有口干,口干较甚者亦每多伴有口苦。或因热盛耗津之故。

嘈杂——肝木化火,横逆犯胃,胃不欲受其火,两者相争,故成嘈杂之状。

恶心——木土不和,胃气上逆。

上腹隐痛——湿热阻滞气机,不通则痛。

性情急躁——肝郁化火,湿热之源。

脉缓滑——滑者主热,缓者湿阻。

缓缓地,东方逸雪道:“根据对口苦的深入了解,结合脉象并非虚证,再参照其他一些症状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出朱老太太口苦症的病机是:肝胆湿热,郁火乘胃。如此治疗就要清泄肝胆湿热,兼化中焦湿阻,柴芩温胆汤可为对症之方。”

突然想到了什么,夏觉新急急地说:“东方老师,我想起来在《伤寒论》中少阳病提纲证即为:口苦、咽干、目眩,这是不是也暗示着什么?”

对着夏觉新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东方逸雪道:“不错!小夏,你这个联想十分重要!其实我把多数口苦的病机断为肝胆湿热,除了前面所讲的一些原因外,少阳病提纲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而验之临床,口苦亦确为少阳病常见症状,多由胆热引起,故治疗亦当清泄少阳胆热。”

说到这儿,东方逸雪稍稍停顿了一下,问夏觉新:“小夏,你知道口苦在我们中医体系中的学名是什么吗?”

闻言愣了一愣,脸“刷”地一下红了,夏觉新老老实实地回答:“这个——我不知道。”

“胆瘅!”东方逸雪道:“这个出处在《黄帝内经》中。”

说着,走到书橱前,取出《黄帝内经》,翻到《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指着文中的内容给夏觉新看。

夏觉新仔细一看,确实文中有“……帝曰:有病口苦……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这一段文字。

看着书上明明白白的记载,夏觉新心中暗叹,不由自言自语:“哎!又是经典!怎么学中医就老也离不开经典呢?”

看出夏觉新的困惑,东方逸雪笑笑道:“既然要学中医,就要接受这个事实,就是中医离不开经典!不管中医怎么变,不管在什么时代,只要还搞中医,就要研究经典!这也许就是中医的宿命吧!”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继续道:“其实我开始也不太重视经典,但待临床多了,遇到许多问题无法解决的,在请教一些老前辈后,他们往往都是引经据典,然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给了我很大的震憾与启示,就是经典可能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当然,我这个人并不排斥对中医任何形式的创新,不过,我再强调一点,至少以我个人的从医经历来看,对中医来说,经典,确实重要!这也许就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地方吧!”

发完感慨,东方逸雪继续道:“而在《灵枢·四时气》中则有‘胆液泄则口苦’,《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亦云‘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在这些描述中,我们发现‘胆瘅’这个病名,其实是将解剖与功能相结合的产物。”

夏觉新问:“老师,您的意思是——”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所谓解剖,这就与现代医学是一致的,《内经》中也认为‘口苦’乃因胆汁之气味上溢而成。所谓功能,是说‘瘅’,瘅是热之意。开个玩笑,咱们在《内经》时代就开始搞‘中西医结合’了!”

闻言,夏觉新不由哈哈大笑!心道:这个东方逸雪,真逗!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东方逸雪道:“咱们再说说治疗。前面我曾说用柴芩温胆汤,小夏,你也注意到大凡以口苦为主诉来诊者,我基本均给予柴芩温胆汤一方,随证加减。其实,四川名医余国俊先生曾介绍其师简裕光老中医经验,以自拟‘柴胆牡蛎汤’治疗口苦,收效称捷。其方由柴胡、龙胆草、生牡蛎三味药组成,具有清泄湿热、收敛胆火之功。相较之下,以柴芩温胆汤治疗口苦与简氏方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因简氏所拟之‘胆瘅’专用方味少力专,且方中生牡蛎一味,有收敛胆火之妙用,所以,从组方及立意来讲,应该是简裕光老中医之方更胜一筹。”

喝了几口茶,润了润干燥的喉咙,东方逸雪继续道:“后来我就常以两方合用治之,似乎疗效更为确切。”

有些不解,夏觉新问:“老师,您方中用薄荷,是什么作用呢?病人又没有咽痛,也没有发热的表现呀!”

脸色一正,东方逸雪道:“小夏,你以为薄荷就只有疏散风热、清利咽喉的作用吗?还记得逍遥散的组成吗?”

脱口而出,夏觉新对于方剂歌诀的背诵还是下了一番苦功的:“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解郁脾亦理,丹栀加入热能排。”

“噢!”夏觉新轻呼一声,道:“对!逍遥散中有薄荷这味药呀!”

不依不饶,东方逸雪道:“那逍遥散为什么用薄荷这味药呢?”

“嗯,应该是取其辛散之力,用以疏肝吧!”夏觉新语气不是太肯定。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我之所以加用薄荷,一方面借用逍遥散中用薄荷之意,另一方面则是借其辛香之气,合佩兰、泽兰二者之芳香之气,以抑苦味,没想到效果确实不错。”

这下夏觉新总算弄明白了,正想再请教一些其他问题,一抬头,却见小张与皇甫站在他面前,原来早就过了下班时间。他们是过来喊他吃中饭的。

于是,三人与东方逸雪道了别,出门祭五脏庙去了。

第七章寒

泄泻有寒热 收敛止泻岂万全

治疗分虚实 敷脐疗法真神奇

——泄泻(急性肠炎)

夏觉新白天抄方、请教,师生问难,晚间三人小团体交流各自见闻,随后再看看书,夏觉新感觉日子虽然平淡、清苦,到也乐在其中。

这一日,忙了一阵,稍得空闲,夏觉新抓住难得的间隙,问了一个盘旋在心中已久的问题。

本来自那次社区活动后,夏觉新就把傅老血压突然升高的问题记在心上,想找个机会向东方逸雪请教一下。但一来那时还不认识东方老师;二来就算后来有机会跟东方逸雪抄方,但一直很忙,这事也就搁下了。

听了夏觉新的问题,东方逸雪笑了:“对,这件事在傅老向我推荐你跟我抄方时就说过。你认为他那次血压升高与什么原因有关呀?”

夏觉新也笑了,因为经常他一请教东方老师时,东方逸雪就会反过来“将”他一军,他也习惯了这种师生问难方式,感觉好多次就是在东方老师“将”他时,他的思维会特别敏锐,比平时更能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想了一想,夏觉新于是说:“我总感觉傅老那次血压升高与他食用雪梨果有关。但为什么有关,我却是搞不懂哎。”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那你说雪梨果性属寒、热、温、凉的哪一种呢?”

邪邪地一笑,夏觉新心想,这个东方老师经常会问他一些很弱智的问题。心里这么想,口中却道:“当然性属寒凉了!傅老吃过后还拉了几天肚子呢!”

话一说完,夏觉新突然发现自己可能错了,好像每次师生二人问难时,一些关键之处都是从东方逸雪那些看似弱智的问题引出来的。不会今天又中招吧?想到这儿,不由脸颊微微一红。

似乎没有觉察到夏觉新的异样神情,东方逸雪道:“傅老的体质属于阳气不足,因此雪梨果的寒凉之性更伤其中阳,所以出现腹泻,也就不足为奇。至于傅老的老伴,则属于阴虚阳亢型,雪梨果的寒凉之性正适足助其阴,因此她吃得再多,也不会有事。”

细细品了一口茶,东方逸雪接着道:“小夏,你说为什么高血压患者往往在冬季时血压更易升高,而在夏季则许多患者降压药可以减少药量,甚至有些人不用服降压药呢?”

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让夏觉新有点措手不及,不过他在急诊期间碰过不少高血压急症,而且他应急能力较强,因此随口答道:“当然是因为冬季气温较低,在四季来讲,冬季属寒,中医认为‘寒主收引’,因此血管收缩,血管内的压力相应地就增高了,血压也就高了;至于夏季,则气温升高,血管呈扩张的状态,血管内的压力也相应地就减低了,这就相当于老天爷给高血压患者吃了一种降压药,所以病人自身的降压药就可以少吃甚至不吃了。另外,因为一日也有四时,所以在夜间血压也容易升高。”

一口气讲完,夏觉新不由为自己的超强应变能力而骄傲,偷偷看了一眼东方逸雪,发现他也正微微点头呢!

正得意着呢,东方逸雪又问了:“那人体感觉寒邪有哪些途径啊?”

又是一个很弱智的问题!夏觉新充满自信:“有很多途径了。简单点讲,不是外寒,就是内寒。”

可才讲完,他又发现自己有一种“上当”的感觉。

这时脑中如一道闪电划过,夏觉新声音又不由自主地大了起来:“哦!原来是这样啊!”

微笑地看着这个学生,东方逸雪道:“怎样啊?”

“东方老师,我知道了!不管是冬季还是夜间,都是自然界寒性的气候给予人体的血管一种收缩的感觉,而我们吃了寒性的食品后,这种寒性也同样会引起血管的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顿了一顿,夏觉新道:“所以傅老才会说他没有听东方老师您的话!因为您曾经跟他说过不要食生冷之品!”

呵呵一笑,东方逸雪道:“看不出呀,小夏!你也是猜迷高手啊!”听了东方逸雪的话,夏觉新反而腼腆起来:“哪里,都是老师点拨及时了!”

正说到这里,诊室的门一开,进来一个人。夏觉新抬头一看,不由笑了,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原来进来的就是傅老!他带来一幅画,想让东方逸雪鉴赏一下。

待傅老坐下,东方逸雪说起刚才的事,傅老也不由开颜大笑。

下班后,傅老请东方逸雪与夏觉新、皇甫、小张几人到附院对面的“味先知”酒楼小酌一番,席间几人相谈甚欢。

因为傅老不仅擅长书画,对传统文化也研究较深,而东方逸雪由于研究中医的缘故,也在传统文化方面下了不少工夫,所以夏觉新几人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听两人的交流、切磋,对于中医与传统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有了较深的认识。

由于最近一直比较忙,白天忙着抄方,下班后则忙着看书、研习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夏觉新有好几天没见着皇甫了。

这一天是星期五,夏觉新打了电话给皇甫,约她晚上一起看电影。可结果令他失望不已,因为皇甫要上夜班。

夏觉新奇怪了,皇甫跟孔主任抄方还没结束呢,又不在病区,怎么会去病区值夜班呢?他以为是皇甫的借口,就又问原因。结果是皇甫的一个闺中密友转到了呼吸科病区,本来今天轮到她跟老师值夜班,但她临时家中来人,就请皇甫帮忙带一下班。

虽然比较郁闷,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眼看着本来买好的两张电影票就这么作废了,夏觉新怎么甘心?左思右想,一咬牙,算了!转手送给了小张。

小张最近正跟附院的一个小老乡打得火热呢,得了这两张票,正是如鱼得水,冲着夏觉新一个并步,敬礼!道:“谢谢老大!”一转身,就像火箭一样溜走了!

摇摇头,夏觉新不由感叹:“哎!倒是便宜了这个家伙!”

吃过晚饭,夏觉新回到宿舍,在网上闲逛了半天,有些百无聊赖。心想,不如到皇甫值班的病区去看看,等后面到了病区实习时也好有个大致的了解。

想到就做,是夏觉新的一贯风格。

于是,他拎着晚饭后刚买的一些葡萄,往附院走去。

到了皇甫值班的病区,夏觉新看到皇甫正在医生办公室看书。

夏觉新走进去,与皇甫打了招呼,将葡萄洗净,放在一起带来的小盆子里。

皇甫洗了手,两人一起一边吃葡萄,一边聊着天。

正说着话,护士来喊,说是16床患者仍然腹泻。

原来16床患者近两天腹泻时作,迭服易蒙停、八面蒙脱石散等止泻药,效取一时,过后复作。患者本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此次因发热、咳嗽、痰黄黏稠、气喘,考虑为急性发作而收入院,已常规应用抗生素,还是两联。后来夏觉新看了病历,知道有一联是喹诺酮类的,应该对肠道感染也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有时理论与实际往往是不同步的。每日腹泻七八次,患者年龄较大,子女又时常不在身边,因此颇以为苦,而其发作多在夜间,值班医生也较为头痛。

今天皇甫接班后不一会儿,16床患者就按铃说又有腹泻。

皇甫请示了二值班,二值班老师说给病人三粒黄连素服用看看。

结果也没有效。

这下护士又来喊了,所以皇甫比较郁闷。

如果是在门诊,以皇甫跟随孔主任所学,施以汤药,应该不成问题。但一来现在是在病区值夜班,中药房不像以前的药店、药铺,可以半夜抓药,如今医院的中药房是没有夜班的,所以这个方法也行不通。二来呢,虽有二值班可以请教,但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医,西医水平很不错,但对中医药就不太擅长了,也无法请教于他。

不过,也许可以——

对呀!皇甫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不如问问夏觉新吧!他跟着东方逸雪有一段时间了,经常从他口中听说到东方逸雪的许多事。她知道了东方老师这个中医,比起孔主任来讲,虽然尚属年轻,经验、火候也差了点,不过“鬼点子”倒是不少。其实,孔主任也经常提起过他,说如果现在临床上的中医有一半能像东方逸雪这样钻研、思考,传承经典,而又时有创新,那么中医的可持续发展就不是一句空话。

于是两人来到16床,又仔细问了一下症状,看了看舌质舌苔,摸了摸脉象。

回到病区医生办公室,两人洗过手,坐定后,夏觉新道:“现在是晚上,咱们又不能用内服中药的方法,那该怎么办呢?”

“我如果知道,还用问你干什么?”皇甫薄施微嗔,在夏觉新的头上送了一个脆脆的“爆栗”。

以夏觉新的身手,要躲开这个“爆栗”并非不可以,但一来他在思考,二来他似乎有意不躲,生受了这一下。

略一思索,夏觉新想起一件事来,遂道:“我记得好像东方老师曾经讲过,有一次他回老家看望他年迈的奶奶。正好他奶奶因不慎受凉,出现腹泻,当时情急,家中也没止泻药,正好带了几根银针,就取出,帮他奶奶扎了几针,好像是天枢与足三里几个穴位吧。结果你说怎么样?”

“怎么样?”皇甫好奇地问。

得意地望着皇甫,好像当时施以针刺之术的是他自己,夏觉新道:“一针即效!次日东方老师奶奶的腹泻就好了!”

急急地,皇甫道:“有这么神奇啊!咱们病区有针灸针的,那你赶紧给病人试一试吧!”

说着,起身拉着夏觉新就要走。

挣脱了皇甫的双手,夏觉新道:“哎呀!皇甫!你干什么嘛!要针你去针呀!我虽然曾经在小张身上练过针,但一来针灸科还没有轮转过,二来那个16床是个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那么瘦,还有些喘,我可不敢去,万一针出个什么事来,那可怎么办?”

闻言不禁踌躇,皇甫也没了主意,急得直跺脚,道:“那怎么办呢?怎么办呢?虽然我仍然可以再给病人吃几颗黄连素安慰安慰他,但一来咱是中医院吧,不能总依赖西药吧,二来这个病人也怪可怜的,家里小孩也不太管他,咱们还是想想办法帮帮他吧。要不你就打个电话问问东方老师,看看他有没有什么高招吧!”

也只能如此了,夏觉新心想,于是给东方逸雪打了电话。

听完夏觉新的汇报后,东方逸雪沉思片刻,在电话那头告诉了夏觉新一个简单的办法——中药外敷。

得知准备采用中药外敷后,皇甫又犯愁了,道:“夏觉新,你说偏偏今晚病人的子女又不在,得到哪儿弄花椒与八角、桂皮呀?而且,这方法真能管用吗?”

瞪了皇甫一眼,夏觉新道:“你不会打电话给病人家属吗?让他们在家里弄好,再送过来,不就完结了?至于花椒与八角、桂皮这些东西,虽然都是中药,但也是调味品啊!哪家不会有一点呢?”

一言提醒了梦中人,皇甫随即打了电话给病人家属。

可接完电话,皇甫又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刚上完厕所,回到办公室,看到皇甫的模样,夏觉新感到奇怪,就问:“又怎么了?病人家里没人吗?难道家里人都不管这个老太太了?”

有些无奈,皇甫道:“不是这样子的了!家里当然有人了,不过是一个瘫痪在床的老爷子。而他们的子女一个在外地工作,一个正在外面陪重要的客户,说来不了。”

“啪”的一声,夏觉新一拍桌子,站起来,恨声道:“这是什么话?!你就问他,是客户重要,还是他母亲的病重要?”

摇摇手,示意夏觉新冷静下来,皇甫叹了口气,道:“我当然这样说了,可他说,那可是一笔几百万的买卖呢!他说,无论如何请我们自己想想办法,到时他会重谢我们!我说,我们不需要他的重谢,他态度又恶劣起来,说那你们医院开着干嘛,这点事都搞不定,整天就知道让家属跑来跑去,还说就那一点调味品外用就能管用了,那你们早在哪里了,怎么不早说呢,搞得这么晚了才讲,这不是忽悠人吗……什么的,反正挺难听的,讲了一大堆。最后还威胁我,说如果明天他来,老太太还拉着肚子,他就要找我们算帐!”

深呼吸了几下,夏觉新明白,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大脑于是高速运转了起来。

突然,夏觉新一拍脑袋,道:“哎呀!有了有了!我怎么给忘了呢!”

有些不解地看着他,皇甫道:“有什么嘛!快些说吧,都急死人了!你说万一他儿子明天过来闹事,我该怎么办?合着我那室友也该倒霉了吧!医院好像一般不给私下换班的呀!”

神秘地一笑,夏觉新道:“不用着急!不用着急!你先去安慰一下16床病人,我去去就来!”

说着,也不等皇甫反应过来,就飞一般地跑出去了。

瞪大了双眼,皇甫也不知道夏觉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也别无他法,只好按照他的话,先去安慰了一下病人。然后回到办公室,一边看书,一边等夏觉新回来。

等待是很令人焦急的,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皇甫的心情别提有多着急了。

约二十分钟后,病区的走廊上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很快,办公室的门给打开了,就见夏觉新像箭一样射了进来,把手里的小布袋与一个热水袋递给皇甫,坐下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指着小布袋与热水袋,夏觉新一边喘气,一边道:“你赶快趁热给那个病人敷在神阙穴处!如果感觉药袋凉了,就把热水袋装些热水,盖在药袋上面。”

待皇甫遵照夏觉新的话,将这一切做完,回到办公室,带着不解的神情询问夏觉新时,夏觉新这一会儿也恢复过来,这才告诉皇甫:“我也是突然想到,我们不是在宿舍里烧过几次菜吗?调料还有一些没用完,我想可能会有花椒之类的,就跑回宿舍,找了一下,嘿!还真让我给找到了。把花椒、八角及桂皮各拿了一点,放在锅里,加了些盐(东方老师说最好是粗盐,如果没有,精盐也可以的),稍微炒了几下,弄了个旧布包了一下,就赶紧跑过来了!”

说完,似笑非笑地看着皇甫,道:“美女,你看我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应该还不错?不知有什么奖励呀?”

白了夏觉新一眼,皇甫没好气地说:“奖你个头!刚才走时也不说清楚,害得人家担心死了!”

双手抱拳,弯腰,低头前伸,脸一歪,作了个揖,夏觉新道:“小生这厢有礼了!”

滑稽的动作又把皇甫给逗乐了,两人相视,一时无语。

这时,空气中有一种奇妙的情愫在慢慢地滋长……

良久,皇甫打破了沉默,道:“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吧!免得有些人又嚼舌根!明天我自会告诉你敷药以后的效果。”

夏觉新也找不到什么继续呆下去的理由,只好打道回府。

次日早上,夏觉新早早地起了床,练完站桩后,在学校门口的早点摊上买了蒸饭、豆浆。当然,他不会忘记顺带给皇甫买她最爱吃的小笼包子,外加两个茶叶蛋,高高兴兴地来到附院。

这时,皇甫也早已起床,洗漱完毕,查看过病人后,又在办公室看起了英语书。

正看着呢,突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哟!准备考研哪!这么用功!”

不用说,自然是夏觉新送早点来了。

可皇甫被他一惊,有些不领情,道:“夏觉新!一大早的,你吓什么人啊!”

“哎呀!别别别,别发火啊!瞧!我这不是给你送物质食粮来了嘛!”说着,夏觉新把两客小笼包子递到皇甫面前。

皇甫这才看见原来是自己最爱的早点,声音不由转为柔和,道:“少在这儿贫嘴了!你买这么多,我哪吃得下嘛!不如一起吃吧!”

闻言正中下怀,夏觉新赶紧坐下,两人一边吃,一边聊。

“对了,皇甫,昨晚那个16床还继续拉肚子了吗?咱们的外用药有没有效啊?”

“就你这样子还说关心我呢!也不问问我晚上睡得怎么样!一见面就是问病人的事,你难道脑子里除了病人,就再没有别的好说的了吗?”皇甫嗔怪道。

讪讪地一笑,夏觉新问:“那请问美女昨晚睡得可好?”

说完,夏觉新准备等待皇甫的新一轮“攻击”,却见她忽然展颜一笑,道:“呵呵!刚才逗你玩呢!咱不说这个了。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昨晚16床经我们用中药外敷后,你猜怎么着?嘿!还真管用呢!后来就没再喊我了,一夜无事啊!今天一大早,我去看她,老太太拉着我的手说:闺女呀!你的办法真好啊!比吃药管用多了!我肚脐上放了那个小包包后,肚子里别提多舒服了,后来只上了一次厕所,就没再上了!谢谢了,好闺女!”一边说,皇甫一边学着老太太的样子比划着。

先是见皇甫突然转变态度,夏觉新不由感叹:这女孩的心思可真难捉摸呀!

接着看到皇甫学着老太太的神情、手势,以及拿腔捏调,学着老太太的声音,真是惟妙惟肖!夏觉新不由暗自好笑,不觉一时看得痴了。

闲言少叙,不说这两日夏觉新约皇甫一起远足、登山,亲近大自然的事,且说这双休日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到了繁忙的星期一。

这一天,病人较多,上午自不必说。下午,夏觉新一直忙到四点半左右,病人才见稀少。

趁此机会,夏觉新把那天晚上16床的情况给东方逸雪做了汇报。

稍微点了一下头,似乎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东方逸雪道:“其实那天晚上你打电话给我时,我也只是正好想起以前曾经治过不少这样的病人,也是用外敷的方法治好腹泻的。”

目光望向远处,东方逸雪声音似乎也变得遥远而深沉:“记得我刚上临床时,遇到这样的患者,与多数医生一样,也是图省事,均以黄连素或易蒙停之类的药予之,美其名曰:止泻。当然效果一半好一半差。后来受孔主任的影响,乃究心祖国医学,遂欲一试中医方法,疗效渐渐提高。但也有许多像急诊夜间腹泻就诊或病区值夜班时遇到腹泻患者,就不方便煎药了,还有一些病人不愿服用中药汤剂,因此又开始试用‘内病外治’的方法。发现对于中焦寒湿或中焦虚寒类型的腹泻患者,效果还不错。”

喝了口茶,润了润干燥的喉咙,东方逸雪接着道:“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癌症晚期患者,预期寿命不长。然告以泄泻时作,上厕所也不方便,稍有不慎就弄脏了裤子,保姆也换了好几个,生活质量比较差。审其证,亦因中焦虚寒,有滑泄之虞也。不忍弗顾,遂亦告以此法,用之亦效,虽不能回生挽死,然可减轻稍许痛苦,也略告心安。”

哦,难怪周五晚上,东方老师教他中药外敷这个方法,原来是有缘由的!夏觉新想。

不过——想到了什么,夏觉新就问:“老师,可那个老太太虽是水样泻,且有畏寒,但舌苔反黄。这明显是相反的嘛,又有热,又有寒的。而花椒、八角一类的药,都是温性,老师怎么不担心它们有助热的弊端呢?”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给药途径不一样,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完全相同。从你当时电话中所讲的情况来看,患者应该属于太阴有寒,夹有郁热。如果单纯服用温中散寒之药,固然有助祛除太阴脾土之寒,但必加重郁热。如果采用外治法,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就可以单纯发挥其温中散寒的作用,而对体内的郁热则无多大影响。关于这个,我在临床上已经验证过不少例了。”语带自信,东方逸雪说。

顿了顿,东方逸雪继续道:“这第二个原因呢,其实黄苔也不一定就主热,有时也主寒。”

说着,东方逸雪起身,到书橱里翻了几下,找出一本杂志。

夏觉新伸头一看,是2008年第11期的《江苏中医药》。

只见东方逸雪翻到杂志的第49页,指着一篇题为《黄苔可主寒的证治探讨》的文章,对夏觉新说:“小夏,你有空把这篇文章好好看一看。文中对黄苔可主寒的探讨,既有文献源流,又有临床经验,还有病例佐证,对于临床有一定启发。你看文中引清·王学权之《重庆堂随笔》所说:‘淡白舌苔,亦有热证;黄厚满苔,亦有寒证。’”

瞪圆了两眼,夏觉新顺着东方逸雪的手指看过去,确实如其所言,前人就曾经发现,黄苔亦可主寒。

夏觉新顿时有些六神无主之感,讷讷地道:“这,这,这——确实与我们教材上讲的不一样。那以后遇到黄苔,我到底是应该辨为热证,还是应该辨为寒证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这就不能一概而论了。重要的是我们会知常达变,也就是既要知道常见情况是怎么样,又要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些变数。就拿这个老太太来说吧——”

夏觉新不由竖起了耳朵,仔细地听着,就怕漏了一字一句。

“她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此次发作表现为发热、咳嗽、痰黄黏稠、 气喘,苔黄,应该是痰热之证。她应用了抗生素及一些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方药,在短期内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如果应用时间较长,或者其人较为敏感,因为清热化痰的方药,多是寒凉之品,易伤阳气,且患者已是高龄,更易损阳。而抗生素就个人观点来看,多数亦类寒凉中药,久用易伤阳气。这样一来,老太太的阳气受损,中阳不能固摄,而致泄泻之症,亦在情理之中了。”东方逸雪缓缓道。

“可老太太也才住院治疗四天呀!我看到有好多人住院半个月以上,也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呀!”夏觉新有些不解。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我们只是作一些可能性的探讨,并不是说这个病人就一定是如此。哦,对了!我还真忘了,小夏,这个病人在住院前有没有做过治疗?”

脸色一红,很快转为正常,夏觉新抓抓后脑勺,道:“嗯——让我想想。 对!老太太就是因为先在社区输液、消炎,连续十天左右,不仅未见效果,症状反而加重,才住院治疗的。”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 那么这样说来,老太太就很可能是我讲的第二种原因了。持续输液、消炎,加上清热化痰的中药,导致中阳受损,寒湿内盛,阴盛逼虚阳上浮,而见黄苔。”

恍然大悟,夏觉新又问:“那您是怎么想到用调味品中药给病人外用的呢?”

听夏觉新把“调味品”与“中药”放在一起,感觉怪怪的,可说得又没错,东方逸雪不由笑了,道:“当初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一来想改变给药途径,于是采取了外用、外敷的方法,二来呢,用药要尽量简单方便,而且有效。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这些可作调味品的中药上面。”

“你看,花椒温中止痛,可治脘腹冷痛,止呕止泻;八角(即八角茴香)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寒呕吐;桂皮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可以看出,这些药本身对于中焦虚寒之呕吐、腹泻就有特定的效果。而且,从性味上来讲,花椒与八角都是性温之品,桂皮,就是肉桂,大热之品,三者的温热之性正好对治病症之寒凉,而肉桂又有引火归源之效,对于虚阳上浮,也可引之归位。三者均是常用的辛香料,获取方便,且辛香料者,其辛味较浓,有芳香走窜之力,正可透皮吸收。另外,我们是从神阙穴给药,神阙穴本身就有温阳止泻、收纳元气之功。因此,最终收效,也是药物与穴位相结合的结果。”

夏觉新想了一想,还有一疑问没弄清,就问:“东方老师,您刚才讲的我明白了。不过,把几种药用盐炒一下,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盐是什么味道?”东方逸雪反问一句。

又是一道傻瓜式的问题,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可能背后就是——夏觉新没有贸然回答,而是在大脑中高速运转了一下,突然明白了:“当然是咸味了!噢!老师是想取咸能入肾,补火暖土之意,是吗?”

“就是这样!”

“看你们两人聊的!时间不早了,走吧,今晚我请你们吃饭。”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诊室里响起。

两人一问一答,却不知房间里何时多出一个人来,齐齐抬头一看,原来是傅老!

东方逸雪笑着道:“傅老呀!您什么时候练成了上乘的轻功啊?进来我都不知道呢!怎么又要请客了?”

傅老闻言哈哈大笑,道:“东方啊!我能有什么轻功!还不是你们两人聊得专注,哪能注意到老朽进来啰!前些日子与几位老友搞了一场义卖会,鄙人的几幅字画卖了个好价钱,正好捐赠了福利院与几个失学儿童。今天去走了走,看了看,结果呢,福利院院长要请吃饭。我想,哪能吃你们的饭啊?不如我来请东方吃饭,最合适了!小夏,你说对不对?”

忙了半天,正饥肠辘辘呢,夏觉新忙道:“对,对,对!傅老说得太对了!”

白了夏觉新一眼,东方逸雪道:“就属你最积极了,肯定肚子又抗议了,是吧?也好,咱们就跟傅老一起去祭祭五脏庙吧。”

三人一起来到附院对面的“味先知”酒楼。

分主客坐定,傅老点过菜后,道:“其实小夏可能有所不知,我与东方认识也算是缘份呢!”

“是吗?这,我还真没听东方老师说起过呢!”夏觉新道。

“咱们每天从上班忙到下班,我哪有时间跟你说这个!”东方逸雪道。

喝了口大麦茶——因为胃肠不好,傅老听了东方逸雪的建议,不再喝绿茶了,改喝大麦茶了——傅老道:“那是在一次聚会上。那次我的一个至交好友喊我吃饭,说有几个朋友认识认识。结果就碰到了你的东方老师。不过,说实话,开始对他也没什么太深刻的印象,只知道他是一个白面书生,书卷气挺重的。东方医生,老朽我这么说,你可不要见怪哟!”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傅老说哪里话呢!您说我是白面书生,书卷气挺重的,这个评价对我来说,也挺恰当的嘛!”

顿了一顿,傅老道:“当时是冬天的一个晚上,大概在路上吹了点风,到朋友家后,我开始流鼻涕了,清水鼻涕流个不停。身上也没有药,只好用手捂着鼻子,时时举头望青天啊!反正当时样子比较狼狈!”说完,哈哈大笑。

东方逸雪也笑了,道:“是啊,当时我还以为傅老流鼻血了呢!”

傅老笑笑道:“虽然朋友介绍过东方的中医医术挺不错的,但一开始老朽我确实看走了眼,以为只是一介书生而已,所以当他建议我试试食疗时,我并不太相信的。只是碍于朋友的面子,没有拒绝而已。”

说完,对着东方逸雪抱了抱拳,道:“东方老弟可别见怪哟!”

东方逸雪摆了摆手,道:“傅老言重了!”

一旁的夏觉新赶紧插话:“东方老师,那您用的什么食疗方法呀?”

东方逸雪道:“我就跑到朋友家的厨房,找了一小块生姜,一瓶红糖,正好朋友家有新鲜的橘子,就拿了一个。然后将生姜、橘子洗净,橘子取外皮,与生姜一起切碎,加适量的红糖,用沸水冲泡、搅拌。”

傅老接着道:“不一会儿,东方就把他炮制好的食疗茶端过来,因为我不喜欢吃太辣的,所以满满一小碗浓浓的姜糖橘皮茶,我硬着头皮只喝了半碗就喝不下了。”说完,哈哈大笑。

夏觉新受到感染,也笑了,问:“傅老,那后来效果如何啊?”

傅老对着东方逸雪竖起大拇指,道:“那还用说!我们在朋友家又聊了会儿,就到他家附近的小馆子去吃晚饭。在路上,风也大得很,到了小馆子后,那个朋友说,傅老,您的感冒好了吗?怎么不捂鼻子了?这时,我才知道,我已经不流鼻涕了!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吧,却没想到这普普通通的姜糖橘皮茶,效果却是立竿见影!从那以后,我与你东方老师来往就多了起来,成为了忘年交。”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当时也就那么一冲动,想给傅老稍微缓解一下症状,也没想到效果那么好。不过,以中医之理来看,也算在情理之中。”

夏觉新惊讶地道:“效果这么快!东方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喝了口大麦茶,闻言望着东方逸雪,傅老道:“记得小时候在淋过雨后,长辈都会让我们喝上一碗生姜红糖茶,说是可以预防感冒与拉肚子,但我当时就是怕喝。在认识东方后,我也看了一些中医书,像《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什么的,并做过一些中医与传统文化的研究。按说这生姜、红糖一起冲茶喝,有散寒活血的作用,不过橘皮,我记得好像是化痰的吧,可我当时也没有痰啊!是呀!东方,你就说说这中医之理吧!”

东方逸雪道:“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我当时只是运用了中医四气五味的理论而已。”

夏觉新颇感奇怪,就问:“四气五味?这也能治病吗?”

闻言脸色一正,东方逸雪反问:“怎么不能?在现代中医院校的系列教材中,只是把阴阳五行、四气五味等作为基础理论来教,好像只有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才与临床联系紧密。其实中医的理、法、方、药是一体的,理中有法,法中有方,方中有药,反过来也是一样,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是阴阳五行,还是四气五味,都不只是说理的工具,也可以直接指导临床实践。”

喝了一口香气四溢的雨花茶,东方逸雪侃侃而谈:“我们来看,生姜味辛性温,红糖味甘性温,橘皮味辛性温。味辛者有外散之性,性温者含驱寒之能,如此针对风寒束表,风能外散,寒可温化,味甘者,正可助傅老之肠胃,守其中土。虽则生姜不如麻黄之力强,然此茶者,是要将生姜、红糖与橘皮一起吃下去,故药虽简而力可专,服后直透上窍,风寒得除,则流涕自解矣!当然,味辛性温之药甚多,选此三者,无非一来,取其获取方便也,二来,鼻为肺之外窍,尽可能取入肺经者,以宣肺气,通鼻窍。”

傅老不由将手中一直轻摇的折扇合起,轻轻地敲在桌子边沿,口中吟道:“妙哉!妙哉!这真是——

中华自古有瑰宝,黄帝岐伯坐论道,阴阳五行气味全,还有神农尝百草。祖国医学真深奥,经络穴位更奇妙,至今传承不停息,唯有用心方明了!

小夏呀!你可要努力学习啰,咱们的中医还真是既简单又深奥呢!”

席间,夏觉新一边品尝着美味的佳肴,一边听傅老与东方逸雪聊天,心中大呼过瘾!——这真是精神与物质的双丰收啊!

第八章热

田间喷农药 盛暑当头热伤络

膀胱乃中渚 气化得行症可除

——热淋(泌尿系感染)

《易经·系辞上传》有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此语诚然。

本来是“一阵秋雨一阵凉”,入秋后随着几场秋雨,天气渐渐转凉了。但突然之间,气温却又有升高的趋势,眼见得一天比一天热,只是中间还会偶尔飘几场小雨,气温也会一时下降。

这天气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大街上的行人衣著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穿长袖的,有穿短袖的,有着薄毛衣的,也有穿夹克的……

这一天正好是周六,天气晴好。东方逸雪喊夏觉新、小张与皇甫三人及傅老到家中小聚。

小张还带来了他刚入手不久的上网本,夏觉新问他干什么,他神秘地笑笑,也不解释。

云淑华今天单位加班,东方逸雪就亲自下厨,弄了几样家常小菜,又拿出一瓶黄酒,加了点生姜与食醋,热了一热。

酒足饭饱,五个人喝着茶,一边嗑着瓜籽儿,一边闲聊。

正聊着呢,傅老的电话响了,原来是书画协会的秘书长喊他,说是邻省来了一些同仁,请他务必前去见一见。

见无法推脱,傅老只得起身告辞。

傅老走后,剩下四个继续聊,聊着聊着,小张就把话题转到了前两天在急诊遇到的一个病例上。

小张遇到的是位50岁的女性患者,姓朱。因为饮食不洁,导致上吐下泻,而来急诊输液治疗。

小张的带教老师看过病人后,让小张写的病历。小张习惯性地翻了翻患者以往的生病记录,结果竟然发现了十余年前东方逸雪所写的一则病案。

自从小张高中同学的外公张老师的胆绞痛,经东方逸雪治好后,小张也成了东方逸雪的粉丝。因为东方逸雪名字中有“雪”字,小张还把自己这个粉丝美其名曰“雪糕”!这且不提它,不过从那以后,小张到是经常会介绍一些病人到东方逸雪那儿去。

现在看到了自己偶像的手写版病历,自然要仔细看一下,今天有这个机会,正好可以听一听东方逸雪本人对此病例的解说。

而且小张似乎早有准备,打开了带来的上网本。原来他事先把那则病案抄了一份,录到了上网本里。听说东方逸雪请客,今天也带过来了。

听了小张的讲述,看了看病案,东方逸雪道:“嗯,确实有这么回事,这个病例应该是我实习时所写。”

闻言,小张、夏觉新及皇甫都竖起了耳朵,面露兴奋之色。

看到他们的表情,东方逸雪不由笑了,道:“我们当时实习与你们现在实习的情况可能有些许不同。因为这十几年来医患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病人信任医生、依赖医生,医患关系比较融洽,慢慢地过渡到现在的,病人在看病就诊的同时又在怀疑医生,医患关系比较紧张,这样一种局面。这就导致了我们当时实习时,带教老师比较放得开,只要我们试诊时辨证没有大的失误,选方用药没有大的错误,就会用我们所开之方给病人服用,最多稍作修改。而你们现在实习,跟在后面看的比较多一些,许多带教老师也不太敢放手,同时一些病人也因为不信任医生,更不敢让你们来看。”

说到这儿,引起了小张的共鸣,他说:“是呀是呀!我开始到急诊时,有些病人连血压都不让我测呢!怕我测不准!真是郁闷死了!”

夏觉新与皇甫一齐哈哈大笑。

笑了笑,东方逸雪道:“其实这个病人,我到现在印象还蛮深的。她是个农民——咦,小张,她是外地人,怎么会到我们附院看急诊的呢?”

“噢,她确实是农民,现在还在农村务农。不过她说,因为当年她的病是找中医看好的,于是就让她儿子报考了咱们南方中医药大学,说要好好学习中医呢!最近过来看她儿子,她儿子不仅学习不错,还挺孝顺,就带她到处逛逛。却不小心吃了小摊上不干净的食物,上吐下泻来看急诊的。”小张道。“哦,原来是这样。”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患者的发病特点。小张,你先说。”

搓搓手,小张道:“患者有田间喷洒农药史,小便异常是于喷洒农药后出现的,难道是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怎么会出现这种表现呢?患者是七月份发病,应该与暑热天气有关嘛!”夏觉新不太同意小张的看法。

摇摇头,皇甫也发话了:“那患者胸腹部的大片红斑、紫斑又怎么解释呢?”

东方逸雪道:“你们也别争了。这样吧,小夏,老规矩,你来把这个病历,按照望、闻、问、切四诊的顺序整理一下,我们再做分析吧。”

小张很不情愿地把上网本递给了夏觉新。

夏觉新很快就将病历按照望、闻、问、切的顺序进行了整理,然后放在大家面前——

主诉 小溲频急、赤痛半月余。

病史 患者于半个月前于喷洒农药后出现了发热、溲赤,经当地卫生院治疗后热退,而小溲频急赤痛与小腹痛等如故,且胸腹部出现大片红斑、紫斑。

望诊 胸腹部见大片淡紫色斑块。

闻诊 未闻及大蒜样气味,言语自然,声音有力。

问诊 小溲频急而痛,色深红,小腹胀痛,腰酸且痛,伴头昏目花,耳鸣肢倦。

舌诊 舌暗有紫气,苔薄黄。

脉诊 脉细弦。

体检 胸腹部见大片淡紫色斑块,腹软,无压痛,双肾叩击痛阴性。辅助检查 查尿:隐血+++,尿胆原±,红细胞1~3/HP,透明 (-)。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如果把所有的症状进行归纳分类,你们说,这里面有几组症状呀?”

稍一思索,夏觉新第一个道:“老师,应该有三组症状。第一组,就是‘小溲频急而痛,色深红,小腹胀痛,腰酸且痛’;第二组,则是‘头昏目花,耳鸣肢倦’;第三组,是‘胸腹部见大片淡紫色斑块’。”

“不对,不对!我觉得是两组症状。‘头昏目花,耳鸣肢倦’应该与小溲频急而痛等放在一起。”小张持有异议。

“为什么呢?”东方逸雪问。

“因为中医有‘肾司二便’‘腰为肾之外府’,以及‘肾开窍于耳’等说法,这样小便及腰、耳等不是应该放在一起吗?怎么样?东方老师,我说的对吧?”小张道。

“小夏,你认为小张说的有道理吗?”东方逸雪问夏觉新。

摇摇头,夏觉新道:“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因为第一组是泌尿系统的症状,第二组是神经系统的症状,第三组则是皮肤方面的表现。”

“你这是西医方面的根据,不足为凭!但我还是同意你的分组,只是理由不同。”皇甫道。

转头望着皇甫,东方逸雪道:“那皇甫就说说你的理由是什么吧!”

轻轻一甩秀发,皇甫道:“结合病史及舌脉来看,该患者有虚有实,以实为主。因此,第一组属于肾(包括膀胱)系症状,属实证;第二组亦属肾系症状,属虚证;第三组属肺系(包括皮毛)症状,属内有瘀血。”

小张还欲争辩,东方逸雪示意其停下,然后做了总结:“其实你们三人讲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太全面,有的还有些牵强。‘小溲频急而痛,色深红,小腹胀痛,腰酸且痛’与‘头昏目花,耳鸣肢倦’确实如小张及皇甫所说,都与肾系(包括膀胱)有关,但其中有虚实之别,具体孰虚孰实,我们后面再作分析,所以应列为两组。不过,我是把‘腰酸且痛’与‘头昏目花,耳鸣肢倦’放在一组的。至于‘胸腹部见大片淡紫色斑块’,肯定应单列一组,但这里与肺系关系不大,并不是皮肤上的问题都要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把其与肺联系起来。中医理论不是这么死板的。”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继续道:“好,我们将症状进行分组后就可以发现,暑热天气可能与第一组症状有关,第三组症状与暑热天气似乎没有必然的关系,到是与田间喷洒农药可能有关。至于第二组症状,则可能与暑热天气及田间喷洒农药都有关系,但也可能仅仅是热病后的一种伴随症状。”东方逸雪道。

听东方老师如此分析,夏觉新三人都再没有什么异议,感觉思路清晰,说理充分,都听得入了神。

“所以暑热天气与田间喷洒农药史,我们都要关注。从四诊来看,患者所得之病应该属于中医的‘淋证——热淋’的范畴,但若结合尿检结果,则可归于‘血淋’的范畴。西医就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小便化验结果也证实这一点。从第一组症状来看,应该是由于下焦热盛,灼络动血,膀胱气化不利,由此则表现为‘小溲频急而痛,色深红’。其中的‘小腹胀痛’则是热盛壅滞气机,不通则痛所致。如果与病史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该病起于炎夏酷暑,此时患者肌腠疏松,当喷洒农药之际,药毒与暑热之毒相合而下聚膀胱,致膀胱气化失司,同时热盛灼络动血,致小溲深红,尿检亦示出血。患者开始有发热的表现,这也是由于热毒较盛所致。”东方逸雪道。

三人均微微点头同意。

“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二组症状:‘腰酸且痛,头昏目花,耳鸣肢倦’。大家知道,热毒较盛,则有伤阴之虞。而患者的脉是细的,正提示有阴伤之象。肾与膀胱是互为表里的,膀胱热盛,则暗耗了肾之阴液,导致肾阴不足。然后就像小张所说,腰为肾之外府,肾阴不足,则腰酸,至于腰痛,则与热壅气滞有关。肾开窍于耳,肾又主骨生髓,而脑为髓海,今肾阴不足,则髓海为之不足,正《灵枢》所谓‘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顷,目为之眩’之谓也。”

见三人专注的样子,东方逸雪不由笑笑道:“嗨!你们仨,别光顾听我说呀!大家也不是第一次来我家了,来来来!客气什么呀!这儿水果、瓜子、梅子什么的,你们随便吃呀!”

闻言如逢大赦,小张第一个行动了,飞快地拿了一个梨子,洗净开始啃了起来。

那边厢,夏觉新也不甘落后,抓了一把最爱的葵花子,也开嗑了。

只有皇甫,不急不慢,樱唇轻启,不时把一个一个梅子放进口中细嚼。

吃着吃着,夏觉新突然问:“东方老师,那第三组症状‘胸腹部见大片淡紫色斑块’,与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有没有关系呢?”

吃了一块苹果,东方逸雪道:“当然有关了。从紫斑来看,就像前面皇甫所分析的那样,属内有瘀血。但这个瘀血是从哪儿来的呢?据我的认识,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热盛动血,血热妄行,溢于脉外,留而为瘀。二是与农药药毒进入体内,内侵营血有关。好了,如此一来,咱们的病机也就出来了,就是热毒聚于膀胱,致膀胱气化失司,且灼络动血,内侵营血。如此,则治法就是——”

“法当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小张正好把梨啃完,抹抹嘴,飞快地应到。

夏觉新慢了一步,但他想到一个问题,就说:“可老师在前面分析病情时提到肾阴不足,是不是应该在治法中有所体现?”

微微颔首,东方逸雪道:“小张说得不错,小夏这个问题也问得好!只是这里面还是有个标本先后的问题。”

闻言夏觉新恍然大悟,道:“噢!我知道了!老师是说热毒聚于膀胱,是标,而肾阴不足是本。热毒不除,则肾阴难复。所以要先清热毒,凉血止血,待热毒不著,再养肾阴。对吗?”

“对!”东方逸雪道:“小蓟饮子是治血淋的主方,所以我们选其进行适当的加减。”

“东方老师,小蓟饮子方中含有六一散,您怎么换成碧玉散了?”小张不解。

“哎呀!碧玉散就是六一散,再加青黛而成。这个都不知道!真是笨哪!”皇甫笑他。

点点头,东方逸雪道:“是呀,碧玉散出于《伤寒直格》,为六一散加青黛,令如浅碧色,故名碧玉散。功能清解暑热,用于暑湿证兼有肝胆郁热者。”

“可是这个患者并非暑湿证,亦无肝胆郁热呀!”夏觉新道。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六一散由滑石与甘草组成,可以清热利湿,在这里用以清热通淋。青黛则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一来可以加强方中清热解毒之力,二来以其凉血之力辅助生地黄、蒲黄、赤芍等清营血之热,治疗胸腹部紫斑。另外,小蓟饮子中还含有导赤散,所谓导心火从膀胱而出,这里用来协助六一散清热通淋之力。”

小张有些不解,就问:“东方老师,我有两个问题。一是,六一散好像是将滑石与甘草以6∶1的比例进行配伍,不知这样的配伍有什么意义呢?

二是,我记得导赤散好像是用于治疗心经火热证或心移热于小肠证,可老师刚才说是导心火从膀胱而出,到底哪个版本才是对的呢?”

“六一散的配方,是受河图的影响。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东方逸雪道。

“河图?老师,河图是个什么东东?”小张问。

东方逸雪拿了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图(见下),然后说:“这就是河图。”

 

河图

小张瞪大双眼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啥名堂,不由无奈地道:“哎呀!这什么玩意嘛!一个圈一个圈的!”

夏觉新道:“我好像在一本书里看到过,另外还有一个‘洛书’吧,都与易经有关,而且两者都有一个口诀。不过我不记得了。”

东方逸雪笑笑道:“其实河图也好,洛书也好,都与中医有莫大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都能找到一些影子。咱们今天先说说这河图,看看这六一散到底与这河图有没有关系。”

说着,东方逸雪又在纸上画了一张图(见下),只是他把河图中的小圆圈都“翻译”成了数字。

 

数字河图

指着经过“翻译”后的河图,东方逸雪道:“这样更直观一些,但缺少了原图的美感,另外,对于天地阴阳也无法表现。”

看着图,小张立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嚷了起来:“东方老师,您讲的六与一都在图的下方,这可能就是六一散的来源吧?”

东方逸雪尚未作答,夏觉新也找到了一些规律,道:“老师,除了一与六在一起外,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都是成对出现,各占一方,而且都相差五。”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娓娓道来:“在原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河图是由空心小圆、实心小圆以及连线所组成。在这里,空心小圆所代表的都是奇数,也称天数,又叫生数,用来表示天阳;而实心小圆所代表的都是偶数,也称地数,又叫成数,用来表示地阴。”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我们再看第二幅图。可以发现每一组天数与地数,就像小夏所讲的那样,都是成对出现,都相差五。这样,我们就有一个口诀——”

说着,东方逸雪在纸上飞速写下口诀——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然后道:“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六一散,就与口诀的第一句有关。”三人一看,确实如此。

只是夏觉新的问题又来了:“老师,为什么要说‘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呢?”

东方逸雪道:“在学中医、用中医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如河图一样的许许多多的图,我称之为‘中医地图’,最近我也正在搜集资料,准备写一本有关‘中医地图’的书,只是因为杂事较多,还未动笔。只要是地图,就有方位。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城市交通旅游图,它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中医地图,其方位正好与其相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说完,又画了个小图(如下)。

 

“在中医里,可以把方位与五行相配,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六与一正好在北方,因此五行属水,而七与二正好在南方,因此五行属木,其他依此类推。”东方逸雪道。

这时,小张又叫了起来:“东方老师,我找到了!河图是来源于从地面上观测天象,也就是观测五星运行方位而得出的。”

原来小张没有闲着,他用上网本到百度上以“河图”作为关键词搜了一下,结果在百度百科条目里找到下面一段话——

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是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五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其他三人凑上来一看,咦!果真如此!

“小张善于利用网络、利用搜索引擎来查找资料,值得我们学习啊!如果天象确实如百度百科中所言,那么我们的中医,甚至于传统文化就需要我们去重新审视,重新研究啊!好,六一散将滑石与甘草以6∶1的比例进行配伍,确实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意含水能制火、清热。”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向东方逸雪要了一本《黄帝内经》,翻到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一页,指着其中的“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数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五;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数六”一段,问:“东方老师,这里的东方其数八、南方其数七、西方其数九与北方其数六,不就是河图里的四方成数吗?这里面是否有某些联系?可是为什么中央之数为生数五,而不是与四方一样,为成数十呢?”

稍作思考,东方逸雪道:“虽然在中医界有许多人认为易学不仅对中医没有帮助,甚且有害,他们会说,我不懂易学,但我的中医临床照样很好嘛!他们是从实用、临证的角度来讲,也不无道理。但如果是想对一样事物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祖国医学与易学各有其独立的体系,但两者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者交叉融合的身影。比如我们开始讨论的六一散与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关系,现在小夏又发现四方之数与河图之数的关系等等,都在证明中医学与易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多留心一下。其实,即使在临床上,将易数与中医进行融合应用,也不乏其人,只是这容易让人将之归于迷信与玄学的范围,咱们暂且不作过多的研究。”

一口气讲了这么多,东方逸雪还真有些渴了,于是喝了口茶,润润干燥的喉咙,继续道:“至于说为何中央之数取成数五,不取成数十,具体的原因我也不得而知。不过我想,河图与洛书是有内在联系的,而洛书就是将一至九九个数排成一个九宫方阵,洛书中没有十这个数,所以我想,也许与洛书有关吧!”

说完,东方逸雪转头望着夏觉新,道:“小夏,你说你曾经在书中看到过洛书,还看到洛书有一个口诀,那你知道这个口诀吗?”

看着几人期待的眼神,夏觉新摇摇头,道:“可惜我给忘了!”

小张道:“东方老师,那您给说说吧!”

东方逸雪又在纸上画了洛书的图形,并写下口诀,道:“有机会咱们再讨论吧,河图洛书,咱们先说到这儿。”

 

洛书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接着道:“言归正传。方中所加知母与黄柏,取其入下焦,清下焦之热,并有坚阴作用。”

“老师,都说黄柏有坚阴作用,我总感觉不太好理解。不知在这里应该怎么认识呢?”夏觉新问。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方面患者是膀胱有热,热毒不清,则伤肾之阴,而患者症状中已有阴伤之兆。正可以黄柏之苦味清热泻火解毒,以防热毒进一步伤阴,当然余如栀子亦味苦,此泛言之者。另一方面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有‘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此言各种火热之证耗伤肾水肾阴,当此危急之际,正欲以苦味之药清泻其火,坚固其藩篱,此清泻之功即犹补益肾水肾阴之功也,所谓防重于治也!而黄柏入肾与膀胱经,若膀胱之热或肾之相火妄动,妄耗肾水肾阴,黄柏正较其他苦味作用更为快捷,可能正因此,前人将此‘急食苦以坚之’的‘头衔’就赐给了黄柏这一味药了。”东方逸雪侃侃而谈。

夏觉新闻言连连点头。

“至于所加半边莲则主要是考虑到农药中毒,用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另加温性之乌药,一者于大剂寒凉药中,温性被制,行气止痛之力犹存,用治小腹痛,二者防过凉遏邪留瘀之弊。”东方逸雪道。

“药进五剂,二诊时小溲如恒,小腹痛止,神疲肢倦,微有头昏,耳窍胀痛,这应该是热毒已净,而阴液耗伤没有恢复之故。复查小便:隐血++,红细胞少许/HP,白细胞0~1/HP,也较前好转。可是为何却出现‘胸腹部见红色斑块’呢?难道是病情加重了?”夏觉新问。

“其实热毒并没有完全清除。因为从原来‘胸腹部见大片淡紫色斑块’在用药后变为‘胸腹部见红色斑块’来看,我们要想到,原来的淡紫色斑块是热毒与药毒内陷营血,无法透出所致,经过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治疗后,热毒渐退,有外达之机,所以淡紫色斑块变成了红色斑块。”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继续道:“所以二诊中方药稍作调整,去木通,防其过于渗利伤阴;减黑栀,虑其苦寒败胃;除乌药,因小腹疼痛已止。加旱莲草、甘杞子,取其养阴益肾止血之功;添金银花,因有透热转气之能;增白芷,用其开窍之性,对治耳窍胀痛。”

最后,东方逸雪做了总结:“其实,这个病例辨证治疗并不是太过复杂,但关键在于,一来,要分清热毒兼有药毒,治疗用药时要加强解毒之力;二来,要分辨热毒与阴伤的因果主次关系;三来,对于用药后皮肤斑块颜色的变化,要心中有底,不能自慌阵脚,以为是病情加重,要向病人解释清楚,以便治疗正常进行。”

第九章气

气虚易生湿 益气化湿血压降

气滞则木郁 疏肝解郁血压稳

——眩晕(高血压)

你说这天气也真奇怪,明明气象预报说要下雨,那你下就下吧,可眼看着要下就是下不下来,然后天气就阴沉沉的,令人极不好受。

这一日,夏觉新逼着自己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站了半小时桩,又走了几趟拳,出了一身汗,感觉烦闷的心情好了起来。

回宿舍换了衣服,见窗外曙光微露,夏觉新拿了本前两天刚买的《神农本草经》,看了起来。

可能真是天气的缘故,今天前来就诊的患者,在夏觉新看起来,都是那种郁郁寡欢的神情。

这不,又进来一个50多岁的男性,一脸的愁容。

“医生,你看是不是帮我换换降压药?最好是中成药!”

示意患者坐下,东方逸雪耐心地问:“你为什么要换降压药呢?是效果不好,还是前面所服降压药副作用比较明显?或者是病情有变化了?”

“哎呀,别提了!我的高血压也有好多年了,医生让我吃药。可血压一直控制不好,我也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了,比如少吃盐,少吃高脂肪食品等,整天清汤寡水的,可血压也不见下降!每个月都要花好几百块钱呢!烟也不抽了,酒也不喝了,你说一个大男人,活成这样还有啥意思呢?”

男性患者说完,鼻子一酸,不由像个小女生一样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夏觉新眉毛一扬,刚想数落这个患者几句,却见东方逸雪劝道:“别急,别急!有话慢慢说!你想想啊,一个大男人,为了自身的健康,下定决心,主动远离烟酒,该要多大的毅力啊!我见到许多人想戒烟戒酒,可总也戒不了,总是戒了又抽,戒了又喝,那才差劲呢!再说,你这其实也是为家人着想啊!如果烟酒不戒,可能血压会更高,并发症就更容易发生,也会让家人担心的,是不是啊?”

一番话讲得男性患者连连点头,脸上也“雨过天晴”。伸过手臂,让夏觉新帮他测量血压。

“血压多少?”东方逸雪问。

“160/100 mmHg!”夏觉新道。

“嗯,还蛮高的嘛!”东方逸雪又翻了翻病历,看了看舌苔,摸了患者的脉象,然后问:“看你血压波动的情况,同时用了两三种药血压也控制不了,还想再换中成药,作用可能不大啊!”

“可我也不想用太多的西药,不是说西药副作用比较大吗?”患者道。

“那你不妨试试加用汤药,对稳定血压也是有好处的嘛。”东方逸雪道。

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患者道:“那可不行!中药太难喝了!而且煎煮麻烦!一闻到中药味,我就想吐!”

笑了笑,东方逸雪道:“你也不要一棒子打死嘛!我刚刚看了你的舌苔,以及从你的脉象来看,如果吃中药的话,不会难喝的,你可以先试服一个星期,如果不好喝,而且没有效,你就不要再看中医了!”

东方逸雪语调温和,但话语坚定,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味道,患者只好答应先试一试看。

因患者舌边齿印明显,质淡红,苔湿润,脉缓滑,东方逸雪就给以益气健脾化湿之方,夏觉新注意了一下,方中并未加什么特别的“中药降压药”,如臭梧桐、豨莶草等。如果说有什么特异的地方,就是用了大剂量的生黄芪。

待患者走远后,夏觉新不由问:“东方老师,您给刚才那个高血压患者开了大剂量的生黄芪,会不会让血压升得更高呀?”

闻言一笑,东方逸雪道:“小夏,你为何有这种担心呢?”

抓了抓头,夏觉新道:“我只是想,生黄芪不是有益气升提的作用吗?这样不就容易导致血压的升高吗?而且我看您帮不少低血压患者开的方子中都用生黄芪升压的嘛!”

“原来是这样!咱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等下个星期患者复诊时看了服药的效果,咱们再作研究吧!”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无可奈何,只得耐心等待。

好不容易挨到复诊的那一天。

从一上班开始,夏觉新就一直盼着那个高血压患者前来,可等来等去,快到十二点了,还不见人影。

夏觉新心里很矛盾,既不希望患者前来,那样自己的看法就是对的;又希望患者前来,否则真因为吃中药把血压升高了,岂不是对东方老师及患者两方面都没有好处?更败坏了中医中药的名声!

就在夏觉新胡思乱想的当口,走廊上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很快,诊室里跑进来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说:“哎呀!东方医生,不好意思!生意上有点事给耽误了,到现在才来!”

闻言,夏觉新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上周那个高血压患者!

待患者坐定后,夏觉新给他量了一下血压,130/90 mmHg,再测一次,仍然如此。

这时患者对着东方逸雪竖起了大拇指,道:“是你让我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

夏觉新有些茫然,难道说生黄芪既可以升压,也可以降压?今天得好好请教一下。

只听东方逸雪道:“陈先生言重了!你还是说说这一周来吃药以后的反应吧!”

这个陈姓患者就将他服药后的情况讲了一下,无非是原来头经常晕,现在不仅不晕了,而且头脑清爽多了,记忆力也比以前好多了!当然,还有什么胸口也不像原来那么闷了,心也不那么慌了……

然后,东方逸雪又看了看陈姓患者的舌苔,把了脉象,在病案末尾写了“效不更方,原方续进。7剂。”几个字,就让夏觉新抄了原方,交给了患者。

患者走后,夏觉新赶紧说出心中的疑问:“东方老师,我那天见您用大量的生黄芪,当时真有点害怕,害怕会让血压升得更高。因为在我的观念中,生黄芪是升提的嘛,既然升提,那么血压也会往上升的啦!其实,当时我是想建议您用点天麻了,高血压嘛,肝阳上亢了,天麻平肝潜阳了,多好的药啊!我是真的没想到这个患者吃了大量的生黄芪后,血压竟然能够下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说生黄芪既可以升压,也可以降压?”

听夏觉新把话讲完,东方逸雪也不急着回答,而是喝了口茶,然后一脸灿烂地说:“小夏,你不知道,刚才患者说‘是你让我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的时候,当时我真的好开心!同时也有些忧虑!开心的到不是说我医术多高,而是他对中医有了一点直观的认识,这对我们大力宣扬中医中药,有很大的帮助;忧虑的则是,从那句话中可以想见,民众对中医的认识存在不少偏差,或者说存在一些误解。”

看着东方逸雪那阳光的笑容,夏觉新不由大跌眼镜——怎么东方老师竟也有孩童的一面!

平时看他,要么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要么是反应敏捷、思维严谨,要么是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像还没见过他有这么一面!想着想着,夏觉新不由一时忘了自己继续提问的事。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是没有一些顾虑,但我能坚持的原因在于什么?主要在于中医处方用药,不只是为了看病,更主要是针对所生病的人而来!换句话说,就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既然患者有明确的气虚表现,那么用具有补气功效的黄芪,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东方逸雪道。

“可是——”,夏觉新抓了抓头,问:“老师您为什么不用炙黄芪,而是生黄芪呢?不是说炙黄芪补气功用更强,而生黄芪则偏重于益气固表吗?”

笑了笑,东方逸雪道:“确实在《中药学》教材上有这个说法,而且历代医家也多这么用。只是本人更认同张锡纯的观点,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诸如鸡内金、山药、黄芪等药,均用其生者,自言原因是生者气全。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血压患者中有不少合并有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受损,如果不注意这一点,用炙黄芪有可能会影响血糖,因其为蜜炙嘛。而生黄芪则无此弊,尤其是在不清楚患者血糖的情况下。如果你确定其血糖正常,那么气虚用炙黄芪也没有错。”

“噢,我知道了。”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接着道:“从这一例患者用药后的效果来看,我们至少对两个问题要重新认识。”

“哪两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中医所面对的不仅是人所生的病,更是生病的人,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习惯讲的‘证’。现代中医所看的病人,很多都有现代医学的明确诊断,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肺炎、慢性胃炎等。当此之时,我们是以西医的病名为主,比如选用具有降压作用、降糖作用,或者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药物组方,还是坚持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处方用药呢?当然,如果能两者兼顾,那是比较理想的事。如果无法兼顾,则要以中医的理路为主,不能被西医的病名所迷惑,一味去降压、降糖,一味去抗菌、消炎!这个问题,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

“第二个就是,对于高血压的认识问题。好像多少年来,中医界已经习惯了以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一类的词来概括高血压的病机,随后的处方用药也不外是有平肝潜阳、滋阴潜阳、养肝益肾作用的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汤等。诚然,临床中确有高血压患者属于这些类型,用天麻、菊花、枸杞子一类的平肝潜阳、滋补肝肾药也有效,但是否都是这样的呢?其实临床上诸如气虚痰阻、湿痰交阻以及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等类型的高血压,并不少见。”东方逸雪道。

虽然对东方逸雪所说,没有太多感性的认识,不过,在跟了十来周门诊下来,夏觉新对于东方逸雪所讲,渐渐能作理性的解悟了。所以对于东方逸雪讲的这两点,他还是认同的。

“说到西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本人并不完全认同。因为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经西医治疗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终身服药。有不少患者反映,每个月花在高血压治疗上的医药费,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再合并有血脂异常、冠心病、中风等情况,那数字就更大了。在这里,咱们先撇开这些不谈,只说一点,即使是在其高举循证医学大旗,对高血压患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西医也认为高血压的治疗,每一个人要有适宜他/她的降压方案,也就是要个体化、差异化治疗用药。从这一点也说明,至少西医也认为高血压每一个人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虽然同样要降压,但在药物的选择上要有所不同。”东方逸雪道。

“那么,中医为什么就不能这么做呢?就一定要用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来治疗所有的高血压吗?难道一定要用臭梧桐、豨莶草吗?其实中医是最讲究个体化、差异化治疗的医学了。辨证论治,表面上看,是辨证与证的不同,但实质就是辨人与人的不同之处啊,否则,如果所有高血压都是同一个固定的处方,那还叫什么中医?——如果真有一个特效的中医方子,能把所有的高血压降下来,那西医早就躲到一边去了。”讲着讲着,东方逸雪的语调就渐渐高亢了起来。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例高血压,女性,一年来服用了几乎每一种降压药,包括钙通道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等,只是那时候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还不常用,因此没用过。但血压就是降不下来,我当时根据她的表现,辨她为肝郁气滞型,就给她开了一个疏肝理气解郁的方。结果,很有意思的是——当然,像那么敏感的患者,我就遇到这一例——她头一天晚上服用,第二天血压就降为正常了!而且她服中药的同时,把西药都停了下来。再以后,血压虽又略有回升,但再也没有先前那样高过。”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还有一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眩晕症状很明显,形肥体丰,舌体胖大,齿痕明显。一派水湿泛滥成灾之象,虽然住院,也没有给她开降压药,就以中药为主,大约是五苓散加味吧,不仅症状明显减轻,血压也慢慢降到正常了。”

想了一想,夏觉新还是忍不住讲出了一个颇具杀伤力的问题:“东方老师,虽然我也比较认同您的观点,但我们一些实习同学也曾经讨论过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据他们说,临床上也有不少医生用中药参与治疗高血压。只是他们更多的是用中药来改善症状,至于降压,有的能降,有的降不了,有的则降后又见反弹。不知老师您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呢?”

略一思索,东方逸雪道:“小夏,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其实对于中药降压,我也在做一些探索与思考。你所说的主要是中药降压疗效不稳定,或者说不巩固。想要提高疗效,还是要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中医对于每一个证型、每一个病都有自己的认识,西医对于每一个病也有自己的一些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就造成了各自不同的治疗体系。对于高血压,同样如此。我们中医以往多是以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或体征为主来对疾病进行认识的,认为如果将症状或体征消除了,病也就好了。但现在我们知道,往往有不少高血压患者,血压很高,却没有任何不适,这就给我们辨证造成一定困难。虽然讲可以同病异治,同一个高血压,表现在不同的人身上,我们可以进行个体化、差异化的治疗嘛。这点,咱们前面也说过。但对于高血压本身来讲,是否也有其自身的一些深层次的病因病机,我们没有关注到呢?咱们不妨作一些探讨。”

“我们仍然要先借鉴西医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以此来说明我这个中医是如何看待高血压的。当然,你可能会发现,有些认识在网上已经有人提过,其实我也是受他们的一些启发后,才进一步去关注这个问题的。”

“西医认为,所谓血压,是体循环动脉血压的简称。是指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用血压计测量出来,就有了具体的数值。至于所谓的正常值,当然是经过大样本的统计后得出的一个参考范围。既然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那么所谓高血压,就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增高了,就表现为血压计测量出来的数值升高了。”东方逸雪缓缓道。

“那么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又会有哪些认识呢?”

“那么血压为什么会升高呢?我们只要想一想,就会发现,只有在血管里的阻力增加的情况下,血液流动受到了阻碍,自然压力就会升高。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哪些情况下,血管里的阻力会增加呢?”

“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加都可以导致血流阻力增加!”夏觉新有些迫不及待。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对。所谓‘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加’, 在中医来讲,就是内生痰湿之邪,多数夹有瘀血。这些痰湿之邪堵塞了血液流行的道路,那么,血管里的阻力自然增加,此其一;还有,血管比较狭窄,血流时阻力也会比较大,此其二。”

“那么,痰湿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从中医的角度讲,气机郁滞,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聚而为痰,为湿;而如果气的量少了,也就是气虚了,津液输布无力,也会发生类似的病理变化,也能产生痰湿。”

东方逸雪此时已经完全沉浸于探索的状态中,继续道:“瘀血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因此,气机郁滞了,则血流自然受到影响;或者气不足,虚弱了,推动无力,血液也无力前行,而形成瘀血。”

“至于血管为何会狭窄的呢?可能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

喝了口茶,润润干燥的喉咙,东方逸雪继续道:“先天的原因,多半与遗传有关,不太好办——但真的不好办吗?已有一些资料显示,对某些阳虚患者,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温阳药后,其基因是会有改变的!所以,有一些所谓定论的东西,我们还是可以本着‘大胆试验,小心求证’的观点来进行观察与验证的。”

“说到后天的原因,一者,如果有瘀血与痰湿,时间长了,堵塞血管,血管也会狭窄,这好理解;二者,血管也像一般的物体一样,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因此,如果受寒了,血管收缩,而因为各种原因,这个寒的因素不能短时间内去除,血管就可能一直呈现一种收缩(西医多称作‘血管痉挛’)的状态,如果给血管做个造影,是不是就看到血管狭窄了呢?”

这也许就是东方老师心中的“中西医结合”吧!夏觉新想。

“那么这个寒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东方逸雪继续他的探索:“可以是外寒吧,也就是天气变冷了。不过天气变冷,也有大范围与小范围的吧。大范围的就是自然界气候的正常变化,比如到了冬季或到了晚上,或者是自然界的异常气候,比如春行冬令,甚至秋行冬令、夏行冬令。小范围的外寒是指什么呢?人造的!现在不是空调机到处都有吗?除非特别困难的家庭,一般在夏天都会开空调的,更有许多人喜欢把温度调得很低,那不就有了外来的寒气了吗?一般的单位也会有空调的。更多的消费场所,为了吸引消费者,一般都会在热天冷气开放的。问题是,是否每个人的火气都很大呢?每个人都需要那么多冷气吗?如果不需要,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为了自我保护,血管自然要收缩,以减少散热了。但血管持续收缩的结果,就如前面所讲了,不必重复。”

“老师,您刚才所说的是外寒,那么应该还有内寒吧?”夏觉新问。

“是的。既有外寒,那就有内寒。内寒又是从何而来呢?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吧。”

“其一,现在一年四季,只要愿意,我们都可以吃到各色各样的冷饮,就算你没有特别喜欢的,你说:那就随便吧。好,现在也有‘随便’这种冷饮给你吃哦!呵呵——”东方逸雪道。

闻言,夏觉新不由为东方逸雪的幽默会心一笑。

“至于现在的宴会如此之多,还有生意场上的许多应酬等,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嘛,那么酒总是少不了的。当然,酒有很多种,我们常讲常喝的主要是白酒。对了,小夏,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酒有什么作用呢?”

不假思索,夏觉新脱口而出:“酒可以活血呀!瓜蒌薤白白酒汤中的白酒就是这个作用。”

“也对。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酒的特性是本寒而标热。因其标热,故少量饮之,因性热而动血,故有活血助热暖身之用。这也类似于西医所讲饮酒后的兴奋期。如果饮酒量较大,那么就很容易从兴奋期过渡到抑制期。小夏,对于酒精中毒,你在急诊应该见得很多吧?”

见老师说到急诊,夏觉新不由兴奋了起来,忙道:“是的。在急诊期间,见到各种各样喝酒过量以后的表现。有笑的,有哭的,有言语不休的,有沉默不语的,也有昏睡甚至昏迷不醒的。至于呕吐、头痛、吐血、腹痛什么的,更是常见。”

“那么,你见到的昏睡或昏迷的酒精中毒患者都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东方逸雪问。

想了想,夏觉新道:“他们都会有或轻或重的寒战表现,往往要盖被子。”

“这就是他们进入抑制期的表现,也是酒的本寒特性。”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心下暗道,原来是这样!可是转念一想,好像东方老师的话中还有些意犹未尽的味道,于是问:“东方老师,您刚才所说的酒有标热而本寒的特性,在字面上的意思我已经理解了。可是它为何有标本相反的两重属性呢?”

整理了一下思路,东方逸雪道:“虽说酒的标本属性是相反的寒与热,似乎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又怎么会统一到‘酒’这个东东上面呢?但其实,标者,表也;本者,里也。标本关系也就是表里关系,也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其实是一体的。”

讷讷地,夏觉新道:“老师,您说的,我还是不太明白。”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这样说吧。热者,火也;寒者,水也。而五脏之中,心属火,肾属水。故标热者,言心火也;本寒者,言肾水也。而心与肾同属少阴之脏,故言酒之标本者,实言少阴也。具体来讲,就是肾属坎水,实水火同体,水中实藏少阳相火,坎水中一阳是也;心为离火,其主神明,表面上看与少阴君火有关,其实是坎水中少阳相火的作用。这是因为心之离火,其实来源于坎中之阳爻也。打个比方说,就是心为君主之官,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只起领导的作用,实际在做事的,是手下的臣相一帮人啊!”

见夏觉新似懂非懂,东方逸雪又画了坎离二卦的图,指着图道:“肾为水火二脏,以卦象言之,当属坎卦。因坎属水也,此元阴真阴也,而坎中之阳爻,就是元阳真阳,也就是少阳相火。此少阳相火,其用大哉!上可助少阴君火——此少阴君火,即为八卦中之离卦,离火得明,乃有少阳相火之助,方能成事,就像一国之君主,若无管事、得力的臣相,或者用错了人,那他就不是明君了,就是昏君了。这也就是心与肾的关系,虽然西医讲心脏就像一个‘泵’,但其实这个‘泵’的动力的真正来源是肾,因为肾中有少阳相火,也称为命门之火。”

 

 

 

抓了抓头,夏觉新问:“老师,打断一下,我记得您以前说过,口苦与少阳相火,也就是少阳胆火的关系。那么少阳胆火与这里的肾中所藏之少阳相火有什么关系呢?是一?是二?”

点点头,东方逸雪道:“这个问题我正要说。其实也就是体与用的关系。我们讲胆腑中有少阳相火,此言其用也,究其根源,实本于肾中命门之火。只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讲肾阳时,用命门之火较多,不太用少阳相火这个词。但在病理状态,我们会用到相火妄动,这往往是指命门之火有离位‘越轨’之嫌。有时我们又会讲‘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病理状态下也有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等说法,其实这里的肝火抑或肝阳,个人以为就是借用的少阳胆火。”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继续道:“这样讲,好像比较绕人。但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对于许多学理就是一笔糊涂账。我的认识是,肝体阴而用阳,体阴讲的是其脏为阴,宜常得阴血濡养。用阳则言其借胆腑之少阳相火用事,用之得当,则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之虞,用之过度,则成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而胆腑中之少阳相火又来源于肾中,生理状态下,此少阳相火无匮乏之虞,但若透支过度,则命门之火就会渐渐损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见到不少肝火较旺的人,往往同时又兼有肾阳不足的状态,道理就在这里。所 以,我们说要心平气和,少发脾气,并不是让你把气闷在肚子里,也不是让你消极地忍让,其实是帮你保养肾中的阳气!”

闻言,夏觉新脑中灵光一闪,好像一下明白了许多。

“好了,还有一些认识,待以后再说吧。我们已经绕了很大一个弯了。回头接着看酒的标本问题。”东方逸雪道。

“因此,少量的酒,作用于心,引发心之离火,有兴奋的作用,活血的作用;而过量的酒,因为引发心之离火太过,而前面讲过,少阴君火来源于少阳相火,此时坎水中的少阳相火,也就是命门之火透支较多,呈现相对不足的状态,它的温煦作用随之下降,自然出现抑制的反应,也就是本寒的特性了。”

恍然大悟,夏觉新不由说出自己的一个看法:“老师,这样看来,西医所谓的喝酒伤肝,从中医来看,是否可以看作喝酒引发肝火,也就是少阳相火过多的缘故?看到好多长期饮酒较多的人,面色都表现为黧黑,这就是命门之火损耗后,火不暖水,面呈水色的缘故吧?”

朝夏觉新竖起大拇指,东方逸雪道:“好样的!学中医,就是要这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好,言归正传。我们前面说到应酬饮酒,那么饮酒后到KTV去高歌一曲,也是很正常的事。到了KTV,冰啤酒总是免不了的,这也是内寒的来源吧。”东方逸雪道。

“如果你说,我也不吃冷饮,我也不喝冰啤酒,那么,你总用冰箱吧?你又能做到,每样从冰箱拿出的食物都会重新加热一下吗?这么多冷的东西进去,你的肌肉,你的血管能不收缩吗?”

夏觉新听得十分认真。

“其二,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你的阳气不足了,也会产生内寒。这个咱们暂且先放一放,待会儿再说。咱们先说说前面提到的气滞。那么我就要问了,气机为何会郁滞?”

东方逸雪自问自答:“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既然难念,就会烦恼啊,就会肝气不舒了,然后就郁滞了;再者,现代社会竞争压力那么大,从小到大都在竞争中,也会让人的能量受到压制而出现气机郁滞了;还有什么呢?因情而来。情有多种,有亲情、友情、恩情、恋情、爱情、婚外情……不一而足,如此种种的情,总有可能出现一些状况,出了状况后,没有几个人会开开心心的,往往是比较郁闷的,这不就导致气机郁滞了嘛!”

“好,我们再看看阳气为何会不足?《内经》上讲了:‘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这些都会伤阳哦!虽然讲的是一两千年前的事,但现代社会的情况也是一样哦,甚至还更差了呢。那么到了最后就会像陈慧琳在《幸福灰尘》里唱的那样——若然浪漫后用尽元气,若然欲望后面是分离……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如果不是,那么,我们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如果真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很多习惯,还是可以痛下决心改过来的!”

“因为以上种种因素而损耗了我们宝贵的阳气,就会产生内寒,血管就会收缩,血流的阻力就会加大,血压就会上升了!”

“其实从高血压的中医与西医认识体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想像并考虑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高血压能否根治的问题。”

闻言颇感兴趣,夏觉新赶紧问:“老师,那您说高血压到底能否根治呢?”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大,不过我们可以先从理上来进行分析。”东方逸雪道。

“从理上来讲,西医认为,高血压无法根治。因为,根据他们目前的观念,高血压是一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

“那么,先按照西医的观念来看看,一般来说,只要某种病找到原因,都能根治。比如,折磨我们N久的‘肺痨’,西医研究出来,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原因找到了,那就发明药物进行抗结核(也即抗痨)治疗,于是很多结核治愈了!——当然,如今也有很多耐药的结核病,单靠西医抗痨无法治疗,或者因为抗痨药的明显副作用,而无法坚持治疗的,也大有人在——“对呀!”夏觉新插话:“昨天,我们碰到的那例眩晕患者,说有结核性胸膜炎,但不能耐受抗结核药治疗。”——说明西医的治疗理念也有一些问题。”

“又比如,一个高热、胸痛患者,如果通过摄片证实是肺炎,那么经过抗炎治疗,一般来讲,肺炎也能治愈——说明肺炎已经找到原因,或细菌,或病毒,或衣原体……”

“所以,一般来讲,某种病,只要西医能找到致病的根本原因,这种病一般都能治愈。而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高血压还无法找到一个根本的原因。

虽然已经发现有许多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但因为都未触及到根本,所以,到目前为止,仍无法治愈高血压。”

“那么,中医呢?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无非就是在阴阳五行、七情六淫、饮食劳倦、胎传运气、经络气血等等里面。而这些知识,都是准备好了的,已经很成系统了。不像西医,来了个非典,因为以前没有见过,于是要先把它的病原体搞清楚,才能针对性地治疗,在这之前的治疗,就是对症,或者用激素而已。而中医可以用她的疫疠理论或运气理论来分析,然后治法与方案就出来了。”

“因此,如果有一位高血压患者,按照中医的知识体系,认定他/她存在肝阳上亢,那么只要平肝潜阳,他的高血压应该就会降下来;如果存在气虚湿阻,那么益气化湿,他的血压也应该降下来……如果说疗效不好,那可能是识证有偏,或者说用药配伍,或者是药量不到位,而不应该是中医知识体系的问题。”

“好像有点扯远了,就是说,虽然高血压,西医仍然找不到根本的原因,但让中医来看,简单说,可以看到正气与邪气两方面的情况,是气虚+湿阻?还是阴虚+阳亢?还是阳虚+水饮?……”

“当然,因为中医本身有许多流派,那按不同的流派所得出的结论也会有一些不太相同的地方,但依各自认识用药,都会有效。如经方派会把一些高血压认作阳明病,而另外一些是太少合病,甚至一些是少阴病等等。”

“总之,根据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可以找到某一个具体的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与病机的。而有许多资料也说明了,只要按照中医知识体系来辨证论治,有许多高血压是可以不需要终身服药的,至少不需要每天服药。”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最后做了总结:“刚才是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高血压的根治问题。如果按照我个人对高血压的看法,就是高血压患者常常呈现为一种紧张状态,有血管紧张状态与血流紧张状态。对于血管紧张状态,诸如寒凝、气滞、血瘀、痰阻、湿聚等,我们通过散寒、行气、活血、祛痰、化湿的方法就可以缓解或者去除这种紧张状态,那么血压就会不降而降。对于血流紧张状态,或者说叫充血状态,这种状态的形成往往是我们常说的肝阳上亢,或者阴虚阳亢。阳亢则血流加速,易于充血,而阴分相对较亏,阴亏后阳更易亢,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血流持续紧张,呈充血状态,我们就要通过平肝潜阳、养阴潜阳的方法来缓解或者去除这种紧张状态。所以,我认为,咱们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就在于要想办法打破导致高血压的各种紧张的状态,令其放松,那么血压就会不降自降。”

“当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配合生活起居的调整,饮食习惯的合理,以及情绪的稳定等,从而彻底斩断导致血压升高的紧张状态,最终达到根治高血压的目的!”

“近几年来,有不少老病号反应一个信息:就是本来是过来治疗其他疾病,结果症状好转后,发现原有的高血压,不用服药,血压也能稳定于正常范围。这也就证实了,高血压其实与五脏六腑的功能,气血阴阳的有余不足以及运行状态有关。只要你有办法把体内的五脏六腑及气血阴阳不平衡的状态调整好了,血压自然不降而降。”

夏觉新听完东方逸雪的分析,十分震撼,心想得花点时间好好消化一下东方老师与众不同的理路。

第十章血

颈椎病多样 牵引推拿各相宜

上肢现麻木 益气和血痹自除

——血痹(颈椎病)

秋日的暖阳挂在天空,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照在身上,令人懒洋洋地,什么都不想做,直想睡觉,倒成了“懒羊羊”。

正应了那句话: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秋乏呀!

在这样的秋日,夏觉新周六早上,好不容易起了床,洗漱完毕。走了几路拳,回来吃过早饭,然后勉强看了会儿书,就觉双眼皮之间像被人挤了 “502胶水”一般,直往一起合,再也睁不开来了。只好就势趴在桌上打了个盹,谁知这个盹一打就打了半天。

睁开惺忪的双眼,夏觉新一看手机上的时间,已是中午十二点!

嘟哝了一句:该死!夏觉新用冷水洗了把脸,方觉清醒不少,只是脖子还是酸胀疼痛,双手也是麻木,过了半天才好一些。

泡了两袋方便面,定了定心,夏觉新习惯地打了个电话给皇甫。

还不错,今天皇甫竟然接得很快。夏觉新小心翼翼地问她,下午有没有空?有没有兴趣一起去爬山登高?

出乎夏觉新的意料,皇甫竟也很爽快地答应了。

夏觉新顿觉疲乏感一扫而空,很快装备完毕,见到皇甫后,两人一起到西山去看枫叶去了。

回来后,虽然稍觉劳累,但夏觉新倒感到脖子的酸胀疼痛以及双手的麻木感都随之消失了,精神也振奋了许多。

只是皇甫说起她可能是因为最近看书较勤,脖子也颇为难受,而且有些头昏脑涨的。夏觉新自然要大显身手,帮她在颈项部拿捏了半天,令皇甫颇感受用。

愉快的双休日一眨眼就过去了。

星期一,一上班,诊室就来了一个“VIP”客户。

原来是附院一个护士,带着她的母亲周女士来找东方逸雪。

周女士得的是颈椎病,夏觉新一听,心想,怎么不去搞搞针灸推拿或者牵引什么的,来找东方老师,难道吃中药也管用吗?

正在出神的当口,周女士已经在向东方逸雪叙述病情了:“东方医生,我本来是不想来的。我女儿非要我来找你看一下不可,实在拗不过她,我就来了,请你帮忙看一看,能不能吃点中药?”

东方逸雪道:“别急!你具体地把情况说一说吧!”

周女士这才坐定,道:“我这个颈椎病呢,要说也有四五年了。原来我是干会计的,整天低头工作,我女儿说与这个有很大关系呢!东方医生,你说对吗?”

“嗯,是的。”东方逸雪道。

“这两年退下来之后,又迷上了电脑。因为我喜欢看韩剧,我女儿就教我上网用什么迅雷看韩剧,嘿!你别说,还真方便,还没有广告,比那电视可强多了!”周女士道。

夏觉新在一旁听得直叫苦,这都什么事啊!看病就看病呗,又讲到什么电脑、韩剧上了,我们东方老师的耐性还真好,还听她说了这么久。要是我,早早就扔给她一句:SHUT UP!

这时一旁的护士,也就是周女士的女儿讲话了:“东方医生,您别介意哦!我妈她就是这个样子,讲起她的病来没完没了,恨不得把每一个可能有关的事都说上一遍。其实我是觉得她的病除了与原来会计的工作有关外,她平时喜欢整天打打毛衣,现在又迷上了什么‘十字绣’,我估计与整天低头干这个也有关系。”

“不错。看来阿姨的颈椎病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她整天在网上看韩剧,也是原因之一,像现在年轻人的颈椎病那么多,就与电脑、网络的普及有关了。”东方逸雪道。

“那现在都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呢?”东方逸雪问。

“以前呢主要是头疼、背疼,膀子麻木,颈部酸疼,我女儿也带我在附院做过不少针灸、推拿,以及牵引、理疗什么的,要好一些。现在主要是最近20多天来右手背麻,并且右肩后面明显疼痛,怎么做牵引、推拿,都没有用。

我也不想再看了,整天吊脖子,像上吊一样,又丑又难受!”

瞪了周女士一眼,她女儿嗔道:“妈!你说什么呢!也不怕别人笑话!东方医生,您别放在心上,就帮忙看一下能吃点什么中药呢?我周围的同事都说你开的方子效果好着呢!”

东方逸雪又问了些情况,望了望舌,摸了摸脉,稍一思索,提笔开出一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夏觉新自然又是不解,但此时患者陆陆续续地来了不少,只得暂时压下心中的疑问,忙活起来。

待得空闲,夏觉新赶紧提出之前的疑问。

“老规矩。”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自然知道东方逸雪的意思,赶紧将周女士的四诊资料整理如下——

望诊 面有忧色,活动自如。

问诊 右手背麻,与活动无关;右肩后面疼痛明显,但肩关节活动亦正常;凌晨四五时醒后周身微汗出,并心烦意乱;早起头晕。

舌诊 舌淡红,苔润。

脉诊 脉弦细,左滑。

病史 既往有“颈椎病”史四五年。

辅助检查 多次摄颈椎正、侧位片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

辨证 此类《金匮要略》所言之血痹也。

处方 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用药 生黄芪40克,桂枝12克,生白芍12克,生姜15克,大枣7枚,当归9克。

整理好了,夏觉新问:“老师,颈椎病不是与腰椎病等一样,一般都诊为‘痹证’的吗?而且都是按照痹证的治疗方法,采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或者补益肝肾的方药,您为何诊为‘血痹’?所开的处方算上生姜、大枣才六味药,这能管用吗?而且,病人曾经用过针灸、推拿等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您为什么不建议她配合做一做呢?另外,为什么牵引这次对她的病没有什么效果呢?”

听了夏觉新一连串的问题,东方逸雪笑着道:“小夏,你别急。你的问题比较多,涉及诊断、治疗、用药,以及如何看待颈椎病的治疗等方面,我们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研究。”

东方逸雪道:“首先我们要先看看痹证的诊断标准——痹证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伴随着活动障碍是各型痹证的共同特点。从中可以看出,疼痛伴有活动障碍是其主要特点。当然,颈椎病与腰椎病等多数会有疼痛以及活动方面的障碍,所以,我们一般都以痹证概之。像这个病人,以右手背麻及右肩后面疼痛为主要表现,既有疼痛,又有麻木,似乎可以诊断为‘痹证’。但一来,她麻木更明显,疼痛虽然明显,但只是兼症,另外,她也没有明显的活动障碍,因此,如果诊断为‘痹证’,以中医的体系来看,还不是完全准确。”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继续道:“因此,与其诊断为‘痹证’,还不如诊断为‘麻木’比较好。至于我为何诊断为‘血痹’,其实与‘麻木’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我只是认为血痹更能反映这个患者的病机。”

东方逸雪对夏觉新说:“麻木是指肌肤、肢体发麻,甚或全然不知痛痒的一类疾患。”

接着东方逸雪拿出一本《金匮要略》,翻到“血痹虚劳篇”,继续道: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这里的所谓‘不仁’,是皮顽而不知有无的意思,也就是后世所称之‘麻木’。而从‘血痹’的形成来看,则是气血不足引起,所以说,‘血痹’也就是气血两虚的‘麻木’。只是因为麻木证型众多,而血痹原因单一,从个人以往的经验来看,不少神经根型颈椎病往往表现为血痹,因此,我喜欢以血痹作为诊断,也来源于此。”

夏觉新闻言不由连连点头。

“我们还是再来看看患者的四诊资料,是不是符合气血不足的病机吧。”东方逸雪道。

面有忧色,活动自如——肢体关节无活动障碍,不符合“痹证”的诊断条件。既有不适,何喜之有?自然面有忧色,并无深意。

右手背麻,与活动无关;右肩后面疼痛明显,但肩关节活动亦正常——属气血病变,但由此尚无法看出属虚属实,还须结合其他资料进行辨证。

凌晨四五时醒后周身微汗出——凌晨四五时属寅时,五行属木,正是少阳之气升发之际。阴阳气血正需相辅相成,方能保持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发挥。若血分有亏,无以制阳,致少阳之气升发太过,肝气之疏泄亦随之表现太过,就会出现周身汗出。

“老师,这是不是您经常说的,时辰也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可以用来进行脏腑的定位啊?”夏觉新问。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是的。”然后继续分析——

出汗时心烦意乱——所谓“津血同源”,汗为津液,非其时而汗出,可造成原来不足之血分更虚。而心主血藏神,更依赖血之濡养,今血虚无以养心,心神失主,则于汗出之时表现心烦意乱。

早起头晕——髓海不足之象,因血虚无以上供清窍之故,则见头晕。

“那为何于早起发作呢?这有什么道理,或者有什么说法吗?”夏觉新见缝插针地问。

稍作思索,东方逸雪道:“用中医视点来看,我们就要借助于五脏时空统一图了。”

说着,随手画了下面的图。

 

指着图,东方逸雪道:“这是我把五脏与四季、五方、五行、天干、地支、十二时辰放在一张图上,名之为五脏时空统一图。在这张图中,可以看出,以五脏为中心,时间与空间都与特定的一脏相对应,在这里,时空得到了统一。所以说,中医是时空统一的医学。”

“我们可以看到,肝属木,在季为春,位于东方。而东方在天干为甲乙,在地支为寅卯。而十二地支又与十二时辰相对应。对了,小夏,你知道‘点卯’是什么意思吗?”

闻言一愣,夏觉新道:“这个嘛,不就是点到嘛!但具体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你看图中,卯时是几点到几点呀?”

定睛一看,夏觉新道:“是早上五点到七点。”

“对!古人行军作战前往往要点卯,而人们往往羡慕那些在朝中做高官的人,但不知道他们早朝时也要点卯。从图中我们知道,卯时是早上五点到七点,中间的六点又称作‘卯时正’,一般讲的点卯就是在卯时正,也就是 六点。所以说,古人还真是很勤勉的,他们早上六点就要上班点到了,比我们可要早多了!”

夏觉新闻言,则吐了吐舌头。心想,原来古人六点左右就上班了,真是令人佩服啊!

“好了,言归正传。东方寅卯木,正是肝气升发之际,或者说是春气升发之际。若此时血分不足,血不养肝,则肝气升发太过,就会造成体内气流的紊乱,形成所谓的‘风’,导致清窍不利,出现头晕,正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指的这个。但这里的‘风’,不若一般讲的内风之甚,所以在具体病机中一般不提。因其根在血虚,只要血虚得到纠正,就可以不治风而风自治。另外,前面所讲的,血虚不能濡养清窍,也是原因之一。而习惯所称的早起,一般也指早上六七点左右。这就是我的中医角度的解释。”

然后东方逸雪继续往下分析——

舌淡红,苔润——按一般情况来说,见到这种舌象,往往提示有虚证存在。

脉弦细,左滑——此处之脉,细脉与病机相符,提示有阴血不足之象。弦脉主痛。滑脉位左,提示肝气偏旺,这是由于血不养肝的缘故,并非痰湿阻滞。所以这个病例的脉象比较特别,与一般的血痹不太一样,要注意取舍,并结合症状具体分析。

“好,回头我们再看这两个主症:右手背麻,右肩后面疼痛明显。可知右手背麻,乃因血虚不荣之故。如果结合周女士以前做会计工作的特点,是久坐而用脑较多,而今又喜上网看韩剧,也是久坐少动,四肢不勤,往往会有耗气的弊端。所以,这里的血痹,我将其辨为营卫不足,气血俱虚,外受风寒邪气而使阳气痹阻,血行不畅,因而表现肢体麻木、疼痛。在这里就是右手背麻,右肩后面疼痛。”东方逸雪道。

有些不解地望着东方逸雪,夏觉新问:“东方老师,您刚才说到病机,讲了‘营卫不足’,还有‘外受风寒邪气’,这好像跟颈椎病没有什么关系吧?我有些想不明白。”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这个我待会儿还要详细说,到时你自然就明白了。”

“我们再来研究一下颈椎病吧。关于颈椎病的一些成因,以及分型,说法比较多,有时让人有无所适从之感。其治疗方法也比较多,像针灸、推拿、理疗、牵引、药物等,都不妨一试。”东方逸雪道。

“就我本人所接触到的资料,以及根据我治疗过的颈椎病来看,颈椎病其实在其发病始终,都有一个软组织损伤的因素。”东方逸雪接着说。

摸了摸后脑勺,夏觉新道:“老师,您说有软组织损伤的因素,这个我不大理解。按照一般的观点,颈椎病主要不就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吗?”

摇摇头,东方逸雪道:“不完全是这样。确实有不少病人因为颈椎骨质增生造成明显的临床压迫症状,而通过手术也确实能使一部分人的症状得到缓解,但这不是全部。因为有不少人X线片可以见到明显的骨质增生,但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而且多年来,人们研制了不少药物,如骨刺丸、化骨丸等,试图以之消除骨质增生,但我们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这几乎是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呢?”夏觉新问。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讲得通俗点儿,所谓骨质增生,就是在原有骨质基础上多出来一小块。那么这多出来的一小块的成分应该与原有的骨质不会相差太大吧。而有些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果真有一种药能把多出来的‘骨质增生’溶解掉、化掉,那么岂不是全身的骨质都会被破坏掉了吗?”

会心地一笑,可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夏觉新就问:“可是,像化骨丸一类的药,确实也能减轻一些骨质增生患者的症状,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些药并非没有作用,其取效之处,只是在于其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也就是可以改善骨质增生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的水肿,我所说的是其取名之本意并不妥当。也就是说,其取效之处与其想消除骨质增生的初衷并不一致。而根据临床实际,以软组织损伤来看待颈椎病,我们的一些治疗手段也就有了着力之处,当然其中也包括中药。”

“好,我们继续来看周女士颈椎病的病机与治疗用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气血不足的问题,这个你好像也没有什么疑问,关键是如何理解营卫与风寒邪气。”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继续道:“我们先说营卫。在这个病例中,患者表现为手背麻,非手心麻,此卫表之位也,麻属气血不足,故手背麻为卫表不足。右肩疼痛明显,此营分不足,血运迟滞也。”

“老师,为什么手背为卫表之位呢?”夏觉新问。

“手背为阳经循行之地,卫属阳,故手背属阳,此同气相求也。”

“哦。”夏觉新想,怎么中医经常会有一些类似玄学一样的东西,不像西医,非经严格实验之后,才得出一些结论的东西,因此比较容易理解。

夏觉新转念又想,不过,西医也会有一些假设性的理论呀,比如肿瘤的病因中,就有感染病毒的猜想,而肝性脑病的形成机理中,也有多种学说,都有一定道理,但都非定论。

看出夏觉新的表情变化,东方逸雪道:“所谓医者意也,这并非指我们搞中医的可以随便乱想,而是讲中医在运用于临床时,会有更多让医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当然,这一切还是要遵循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架构。”

“东方老师,您再讲讲风寒与颈椎病的关系吧!”夏觉新有些迫不及待。

点点头,东方逸雪道:“好吧。其实你注意一下现在的女性衣着特征,就会有一些了解了。”

摸摸后脑勺,夏觉新表情有些怪怪的,讷讷地道:“这个,我倒没有留意哎!老师,老盯着女性看她的衣着,好像不怎么好吧!”

说完,夏觉新嘿嘿一笑。

“哎呀!我说小夏呀!你想到哪儿去了!谁让你老盯着女性看了?你走在学校里,走在大街上,甚至是同学聚会、外出游玩时,眼睛那么不经意地一瞄,有许多景象、许多事情不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嘛!中医的望诊不就是在平时这样的生活中进行积累的吗?谁说一定要在面对病人时才有望诊的活动啊?”东方逸雪双目如炬,好似看到了夏觉新的心里。

“原来是这样啊!我,我还以为——”夏觉新声如蚊蚋,低不可闻。

挥了挥手,东方逸雪道:“你看现在的女性,身材上好的自不必说了,那些身材还说得过去的,衣着大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个字:露!”

“噢,我知道了,老师!这都是跟那些明星学的,还有影视上,以及一些时装秀、选美秀呀,还有什么慈善活动,等等场合上,都可看到女性们以露大秀身材!”夏觉新恍然大悟,大声道。

点点头,东方逸雪道:“是啊,其实适当的露,确实可以增加女性的美。但是,如果从东方传统文化,尤其是从中医角度来看,现在的女性露得也太过了一些,极容易造成一些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

“主要还是现代的人,现代的女性对传统文化了解得太少的缘故。比如说女子的包往往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坤包。但为什么叫做坤包,我曾经做过调查,绝大部分女性都不知道。”

“古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时是很简单与高度概括的。在古代,有乾天坤地及乾男坤女之说。女既为坤,则其所带之包,就称为坤包了。”

“那么乾男坤女一说,是否仅为无稽之谈呢?我们知道坤的属性之一是‘藏’,那么女子配坤,也就具有了‘藏’的属性。所以在传统社会里,女子宜‘藏’,包括她的衣着。你看古代女子,衣着很少有暴露的。而到了现代社会,大凡女子均以露为美,却不知健康就在这露中渐渐流失了。”

“就拿这周女士来说,在她刚进诊室时,我就注意到她衣着较单。一来最近天气转凉,二来她已年逾五十,又是女性,衣着正宜顺应天气变化,宜‘藏’——”

这时夏觉新忍不住打断了东方逸雪的话,说:“老师,您说的女子宜 ‘藏’,到底藏个什么呀?”

呵呵一笑,东方逸雪道:“当然是藏阳气了。这个,有机会咱们再进一步讲。至少你看周女士除了衣着较单外,她的后颈背部是露在外面的,在服装穿着上,具体怎么称呼我不知道,姑且称作后‘V’字领吧。她要不是平时就有这样的衣着习惯,断不会为了就诊而穿上一件平时不穿的衣服。”

“既然她平时也是这样一种穿衣习惯,就导致了项背部长时间暴露在外,虽说,其处有太阳经与督脉循行,阳气较旺,但阳气有一个特性,宜时‘藏’之,不要一直处在‘用’的状态,否则极易损耗过度。如此,局部阳气大部分时间处于‘用’的状态,本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现在变成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寒之邪是不是就易于侵袭了呢?”

闻言,夏觉新不禁连连点头。这下,他有些明白了。

“项背部阳气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就造成了前面所讲的气血虚弱,营卫不足的状态,从而导致外邪易袭。而外邪中又以风邪易于犯上,项背部也处于机体的上部,故易感风寒之邪。寒主收引,因此局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就容易呈现一种相对紧张的状态,进而造成颈椎上下、左右及前后受力的不均衡,慢慢就形成了颈椎病。这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认识。”东方逸雪缓缓道。

“好了,讲了这么多,也有些扯远了。不过从这些推理中我们得出了周女士颈椎病的病机所在,就是气血虚弱,营卫不足,风寒侵袭。而从其症状表现来看,风寒表证并不明显,主要还在于气血虚弱,营卫不足。因此治疗就要益气补血,调和营卫,兼疏外邪。”

“在这里,黄芪桂枝五物汤,正是较好的对证之方。其中用大剂生黄芪益气固表,桂枝、生白芍、生姜与大枣,正是桂枝汤的主力,正可补益气血,调和营卫,加当归既可助白芍养血,又可活血,解除血运迟滞的状态。”东方逸雪道。

“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您方中的生姜用量为什么那么大呢?”夏觉新问。

“关于这个,已故经方大家刘渡舟老师认为,生姜用量较大,取其外散走表,有载黄芪、桂枝之力而行于外之意,有助于祛除留著之风寒之邪。”东方逸雪道。

“噢,我知道了。可是老师,为什么这位患者以往牵引有效,而现在效果则不理想了呢?”夏觉新问。

“说到牵引,我个人认为,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物理性的方法强行牵拉颈部肌肉韧带,来达到放松减压的效果。开始周女士的气血虚弱程度不是太明显,因此用牵引效果还比较理想,但现在她气血虚弱的程度加重了,仅予牵引,只能缓解局部的紧张状态,但内在的气血虚弱不能解决,风寒邪气不得外出,仍然无法真正解决局部软组织的紧张状态。”

过了一周,周女士前来复诊,云药后有效。东方逸雪让夏觉新照原方继进七剂。

又过一周,据周女士的女儿讲,她妈妈的症状均已消失,十分感谢云云。

第十一章痰

麻木病多因  益气养血乃常法

怪病须重痰 温胆一出百变安

——麻木(肢体异感症)

东方逸雪是无党派人士,这个周六,他受邀参加了学校基层委员会组织的一个横向联系活动——去某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义诊。

在东方逸雪接到通知电话时,夏觉新也在旁边听到了,他自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就跟着一起下了乡。

车子开了大约近一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卫生院早就接到通知,在院门上挂上了长长的横幅:热烈欢迎省中医药专家下乡义诊!

卫生院的院长以及院里的一些中层干部,还有镇上的镇长等人,早就等在卫生院门口,迎接东方逸雪一行人的到来。

见面、握手、寒喧……一套正常程序下来,自不必细说。

参加义诊的医生,这时在卫生院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各自的义诊诊室。

夏觉新也跟着东方逸雪进入三号诊室,坐定后,也开始了半天的义诊工作。

东方逸雪曾经来这个卫生院义诊过多次,疗效颇佳。因此,听说东方逸雪今天还来参加义诊,除了原来看过的一些老病号外,更有不少老百姓慕名而来。

在诸多常见疾病中,夏觉新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病例。

病人是一个老年女性,姓周,已76岁。一手拄着拐杖,另一手由一约莫二十岁的瘦长男子搀扶着,颤颤巍巍地来到桌子旁坐下。

一脸愁容的周老太太说:“东方医生,你帮帮我吧!我这个怪病有两三个月了,说重也不重,说轻也不轻,可总也看不好。早上和白天都好好的,可一到了晚上啊,就像个僵尸鬼似的,身子怎么也动不了!哎!再看不好啊,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说完,周老太太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一旁的瘦长男子拉住周老太太,道:“奶奶,别急嘛!咱们先听听医生怎么说吧!”

照旧是淡雅地一笑,东方逸雪轻言安慰道:“老人家,别着急。您把情况详细地说一说,我来给您想想办法。”

就这么简单的两句话,倒让周老太太留下了两行浊泪,连声说:“唉呀,他大兄弟!你真是个好人哪!”

说着,周老太太慢慢把她的毛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东方逸雪。

经过夏觉新的归纳,原来周老太太两三个月来经常有双上肢麻木、发酸、跳动感,双下肢则有发紧、僵硬感,症状于晚为甚,夜卧、晨起时则可。神倦嗜睡,便畅溲热。另外,近一个多月来消谷善饥,口干喜饮,曾经查空腹血糖为5.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6.6 mmol/L,已排除糖尿病。

听周老太太叙述完毕,东方逸雪道:“老人家,您的情况我们已大致知道了。您这个毛病表现比较特殊一点,但从我们中医的角度来看,还是有办法治疗的。”

周老太太抹了抹眼泪,双眼露出希望的光芒,道:“哎呀!他大兄弟,那就麻烦你了!”

说着,又转身拉着陪来的那个瘦长男子,道:“二子啊,你说的还真对!奶奶的病有救了!”

瘦长男子连连点头称是。

东方逸雪道:“老人家,您再把舌头伸出来,给我看一看。”

周老太太依言伸出舌头,夏觉新在旁一看,舌质暗红,舌苔较少。

然后东方逸雪又帮周老太太把了把脉,夏觉新也自然要体会一下,这个“怪病”,它的脉象是不是也很怪呢?

结果令他颇为失望,所谓的“怪病”,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奇怪的脉,也就是脉细弦缓。

“东方老师,虽然这位老人家的症状有些奇特,可她的脉象并不奇特嘛!”夏觉新道。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作为我们中医,在临证时,千万不要被纷繁复杂的症状所迷惑,一方面我们要将复杂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类整理,另一方面,我们要仔细体会舌苔、脉象,因为我们往往从中可以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闻言,夏觉新若有所悟。

稍一思索,东方逸雪心中便有了答案,拿起笔,在病历上飞快地写下几行字——

四诊合参,此属木郁肾亏,胃热痰阻,治宗柴芩温胆汤意,以疏肝益肾,清胃化痰:醋柴胡8克,炒黄芩10克,江枳壳10克,淡竹茹10克,法半夏10克,云茯苓10克,广郁金10克,炙远志5克,石菖蒲5克,潼、白蒺藜(各)10克,寸麦冬10克,甘杞子10克,干地龙10克,路路通15克,伸筋草15克,鸡血藤15克。五剂。

写完,东方逸雪对周老太太说:“老人家,您先抓上五剂药,吃吃看。下个礼拜我有事,来不了,您让家人抽空到我那儿去看一看。我再帮您调一调方子,好吗?”

拿着夏觉新抄好的处方,周老太太如获至宝,连连点头,道:“好好好!我吃完这五剂,一定去看你!”

然后周老太太在她孙子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走了。

夏觉新望着她出门的模样,似乎老太太的腰板直了许多。

接着东方逸雪与夏觉新两人又投入到了繁忙的义诊中,不停地望、闻、问、切,写抄……

一个上午,转眼间就过去了,等到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夏觉新才站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揉了揉酸胀的脖子,一看表,不由大声道:“老师,都下午一点多了!”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正常,正常。我肚子也饿了,咱们去祭祭五脏庙吧!”

“好咧!”这个,夏觉新自然是不会落后的。

后来,周老太太果然让她的家人陪同,到附院找东方逸雪继续治疗。

复诊时,夏觉新就看出周老太太神情明显不同,原来是一脸愁容,现在虽谈不上神采飞扬,却也是面露喜色,连脸上一道道皱纹都明显舒展开来,显得年轻不少呢!

原来服用完义诊所开处方后,周老太太发现,竟然效果挺不错的。所有症状均有减轻,用她的话说,到了晚上,再也不害怕了,原来绑在身上的“绳子”似乎少了不少根,有种“松绑”的感觉。

东方逸雪又仔细地问了问,周老太太说,只是口干还是老样子,其他吃饭、睡觉什么的,都正常了,而且再也不像之前那样老要打瞌睡了,家里人都说她精神头好多了!

夏觉新发现,这次还是老太太的那个孙子陪同前来。

这时,只听瘦长男子补充道:“真的很谢谢东方医生!可给我们家帮了大忙了!我奶奶吃完第一付药后,感到两条胳膊与两条腿都疼得很,她又开始怀疑了,就跟我们讲,是不是配错药了,或者出现什么新的情况了,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了,要不怎么吃了东方医生的药,病反而加重了呢?”

听到这儿,夏觉新颇感兴趣,就问:“那后来呢?”

瘦长男子继续道:“我们就安慰她,说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只是才吃一付,我们劝她再接着吃几付看看,如果还不行,再找东方医生,也不迟呀!劝了半天,奶奶总算听进去了。”

“然后奶奶就接着吃。等吃到第三付时,嘿!腿与胳膊的疼痛竟然完全消失了!而且四肢那种麻木、酸胀、跳动及紧张、僵硬的不适感觉也都随之减轻。只是在行走较长时间后,两条腿还有一些发紧、僵硬的感觉。奶奶别提有多高兴了!再不用我们做工作了,后面几付药,都是催着我们帮她煎好,吃的时候眉头都不皱的,一下就喝下去了!”瘦长男子道。

周老太太闻言,不由狠狠地瞪了她孙子一眼,转身对东方逸雪道:“东医生,你别听他瞎说!这孩子就是这样,说话没遮没拦地,我哪有像他讲的那样,催着他们要吃药呀!生病吃药,那还不是正常的事呀!我也没说这药不对呀!哎!他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这孩子是我从小一手拉扯大的,都让我给惯坏了!”

到底是岁数大了,义诊时知道是东方医生,这次却把东方医生说成东医生,大概不知道东方是个复姓吧!夏觉新想。

“奶奶——我哪有说错呀!本来就是这样的嘛!”瘦长男子大窘,连忙辩解。

看着这一幕,夏觉新不由想起自己的外婆,他也是由外婆一手拉扯大的,那许多温馨的往事,忽然就像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即使他外婆离他而去,已有经年……

想着想着,夏觉新有些走神,忽然鼻子一酸,几滴眼泪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小夏,干嘛呢!怎么哭鼻子了!这上班上得好好的,也没见谁欺负你呀!快帮我抄方了!”东方逸雪道。

东方逸雪的当头一声棒喝,将沉浸于往事中的夏觉新拉回到现实中。

一看病历,东方老师写的是“……舌红苔薄,脉细弦而软,守法继进。宜少开窍,酌予生津。上方去石菖蒲,加天花粉10克,五剂。”夏觉新赶紧抄好了方,递给周老太太的孙子。

单说这隔了数日,因周老太太的孙子不方便老是请假,就托邻居打了个电话给东方逸雪,说是吃了第二次药后,除了还有一些口干外,其他症状都消失了。老太太很是高兴,问是不是还要吃药巩固?

东方逸雪在电话中告诉她,不用再吃汤药了,让她再买几种药泡茶,以养阴生津。

通过这例“怪病”的诊治以及疗效的观察,夏觉新对中医的兴趣又加深了一层,至于感悟嘛——对了,夏觉新突然想到,还没有仔细请教东方逸雪对于这个病例的辨证方法呢!

这次,夏觉新学乖了,先行将周老太太的四诊资料做了如下的整理——

主诉 四肢异样不适感两月余。

望诊 形体较胖,拄拐而行。神倦嗜睡,面部潮红。

闻诊 语速较快,其声较亢。

问诊 近两个多月来常有双上肢麻木、发酸、跳动感,双下肢发紧、僵硬感,症状于晚为甚,夜卧、晨起时则可。月余来消谷善饥,口干喜饮,便畅溲热。素易急躁,面常“升火”。舌诊 舌暗苔少。

脉诊 脉细弦缓。

辅助检查 曾查空腹血糖为5.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6.6 mmol/L。

见夏觉新递过来整理好的四诊资料,东方逸雪不由笑了,心想,这个小夏,还真是合我的脾胃呢!

“小夏,有时病人多了,我就不写主诉了,周老太太这一例也是如此。你将主诉概括为‘四肢异样不适感两个月余’,我觉得不错。毕竟,如果如实将‘双上肢麻木、发酸、跳动感,双下肢发紧、僵硬感’一字不差的写到主诉上,一者字数太多,加上发病时间,就超过20个字了;另外,也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有些找不着北。因此,主诉我们还是要进行高度概括,有时还要适当地加工,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病情。”东方逸雪道。

“谢谢老师的夸奖!可这个病例从主诉上看,如何进行诊断呢?”夏觉新问。

抿了一小口茶,东方逸雪道:“确实,患者主诉症状较为复杂。既有双上肢的‘麻木、发酸、跳动感’,又有双下肢的‘发紧、僵硬感’,不仅在诊断上扰人视线,更在辨证治疗上令人有无所适从之感。不过,我们可以把病人主诉中的第一个症状‘麻木’作为中医的诊断。在西医来说,因为条件所限,也没有做进一步的神经系统的有关检查,所以只能借用五官科的‘咽喉异感症’,先诊断为‘四肢异感症’。今后遇到类似病例,仍应尽量建议病人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噢。”

“老规矩,我们还是看看从四诊资料中能够推断出哪些结论,最后再综合判断,那么患者的病因病机、证型就基本上能出来了。”

说完,东方逸雪就着夏觉新整理的四诊资料逐步分析起来——

形体较胖——胖人多气虚、痰湿之体。

拄拐而行——

东方逸雪正欲继续往下讲,却被夏觉新打断:“东方老师,肥胖之人,多气虚、痰湿之体,这个无论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还是在内科门诊中,也经常听老师您说,我也认为是很自然不过的事。但我突然感觉有些模糊,为什么肥胖之人就多气虚、多痰湿呢?这中间到底有什么道理与根据,我还是搞不明白。”

在临床讲解中,经常被夏觉新打断,这已不是第一次了,东方逸雪也早就习惯了。

“肥胖之人,其所异于正常人者,体重较正常人为多也。而其所增之体重,多为脂肪组织,此其形盛也。然中医认为,形盛者多气虚,多痰湿。这是什么缘故呢?有个比喻,这就好比一条河的水流速度变慢后,就会有不少泥沙沉积下来一样。人体的脂肪组织增多,自然多因身体的阳气功能低下,不能加以运化利用多余的脂肪所致。而这些多余的脂肪组织,在中医来说,气虚后津液的输布运行失常,往往易于聚积成为痰湿。”

东方逸雪继续讲道:“临床上有不少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像何裕民等对1 257人进行了体型与体质关系的调查分析,将调查对象分为肥胖、匀称与瘦削三种体型。结果发现,在肥胖体质型人群中,除正常质外,阳虚质最多,占22.5%,明显多于瘦削型和匀称型;痰湿质和兼夹痰湿的比例也很高,分别为14.7%和35.9%,极其显著地高于其他两种体型人群中痰湿质和兼夹痰湿所占的比例。与中医理论的‘肥人气虚生寒’‘肥人多寒湿’‘肥白人多湿’和‘肥人多是痰饮’相吻合。”

听了东方逸雪的讲解与介绍,夏觉新大约了解了其中的含义,深深觉得传统中医的一些理论与经验,确实很是宝贵。

感受了雨花茶沁人心脾的香气,东方逸雪继续着他的讲解:“拄拐而行,这个本没有什么好讲的。但若深究,也是有一些道理在内的。”

闻言愣了一下,夏觉新问:“我只是为了押韵,才写了这几个字的。从这 ‘拄拐而行’能看出什么道道呢?这我可不太懂。老师,您给说说吧。”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首先,患者肯定因为腿脚不便,才会拄拐而行。那么,腿脚不便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小夏,你先说说看。”

见老师又把“球”给踢回来,夏觉新有了方向,反倒不怕了,道:“可能是下肢骨折,或者是中风后遗症,都造成行动不便,需要拄拐。”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对!但患者既无骨折史,也无脑血管意外史,所以,你说的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除外。”

稍作思索,夏觉新道:“那——噢,对了!好像下肢深静脉血栓也会导致。还有,年纪大了,也会腿脚不便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要做造影,才可以确诊或排除。周老太太虽然没有做造影,但她除了下肢发紧、僵硬外,也没有下肢疼痛、肿胀的表现,因此也不大像。而且她在下肢出现发紧、僵硬之前就已经使用拐杖多年了,说明还是年纪大了的缘故。”东方逸雪道。

“老师,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是很常见的呀!”夏觉新感觉东方逸雪老师似乎有些多此一举。

看出夏觉新的神情不对,东方逸雪心中雪亮,但也没有点破,继续道: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从周老太太身上就可看出来了。”

“问题是为什么‘人老腿先老’呢?我们知道,人能正常行走,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筋与骨。”东方逸雪道。

闻言心里一个激灵,夏觉新似乎明白了什么,连忙道:“筋与骨,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老师,您是不是想说腿与肝肾的关系比较密切呢?”

赞许地点了点头,东方逸雪对夏觉新的反应表示满意,道:“是啊。在肝肾之间,又以肾为主。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的盈亏与人体的功能、人体的寿元关系很大。肾中精气充满,则人体功能易于正常发挥,人的寿命就比较长;反之,如果肾中精气较少,则人体功能不易发挥,人的寿命就比较短。”

“周老太太年逾七旬,肾中精气早亏。而肾气衰惫,则主骨功能失常,骨之支撑作用不易正常发挥,故易于腿脚行动不便,就会拄拐而行,以辅行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健康长寿,葆养肾中精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东方逸雪缓缓道来。

闻言,夏觉新若有所悟。

“好了,似乎有点扯远了。咱们接着往下看吧。”东方逸雪道。

神倦嗜睡——有虚实二端。虚者,气血不足,神失所养;实者,痰湿阻滞,阳气被郁。

面部潮红——结合患者素易急躁,面常“升火”来看,应属肝气郁滞,久而化火,上炎面部所致。

语速较快,其声较亢——多属肝火较旺之象。

近两个多月来常有双上肢麻木、发酸、跳动感,双下肢发紧、僵硬感,症状于晚为甚,夜卧、晨起时则可——

东方逸雪刚要分析,夏觉新又插话了:“老师,您前面说过,咱们可以诊断周老太太的病为‘麻木’。我记得您曾经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当时那个‘血痹’就是主要表现为麻木。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那个病例的辨证治疗,也从气血不足、兼有瘀血角度来论治,可不可以呢?”

闻言东方逸雪不置可否,而是反问道:“小夏,你说气血不足,兼有瘀血,不知有什么根据呢?”

语气颇为肯定,夏觉新道:“有啊!患者舌暗、双下肢发紧、僵硬感,都可以用瘀血来解释呀!您看啊,瘀血内阻,舌之正常血循受阻,由于经常得不到新鲜血液供应,就会表现为舌质暗红。而下肢因为瘀血阻滞,就会出现发紧及僵硬的症状,这有点像外伤后瘀血留著局部,以致外伤的局部肌肉发紧、僵硬。对吧?”

见东方逸雪没发表什么不同意见,夏觉新就接着道:“至于说到气血不足,像苔少、脉细不都是血虚的表现吗?而气血不足,也会表现为神倦嗜睡以及肢体麻木呀!”

说完,夏觉新偷偷瞄了东方逸雪一眼,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小夏,你的分析是一半一半。”东方逸雪有意卖了个关子。

疑惑地看着东方逸雪,夏觉新问:“什么一半一半?”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这还不明白吗?一半是对的,一半是错的!以瘀血解释舌质及下肢的异感症,是可以的。但以气血不足解释,就有些牵强了,失去了中医的整体观。而且,还有一些症状以气血不足论,也无法落到实处。我们还是把四肢的这种异样症状,放在一边,继续看后面的资料。最后再汇总,得出一个总结论,你就知道该如何归纳分析了。”

说着,东方逸雪继续着他的分析——

月余来消谷善饥,口干喜饮——胃主腐熟,其腐熟之能,全依胃中之火有无耳。胃中有火,则腐熟得行;胃中无火,则腐熟不力。然若胃火较盛,则腐熟太过,就会出现消谷过度,容易饥饿,即所谓“消谷善饥”也。今胃火较盛,津液被灼,则口干喜饮。

便畅溲热——亦体内有热之象。

舌暗苔少——舌暗者,瘀血也;苔少者,水亏也。此处水亏,肾阴不足也。

脉细弦缓——细者阴血不足;弦为肝脉,肝气郁滞之象。缓者,胃尚有神,症状虽繁,尚不难治也。

然后东方逸雪把前面症状分析中涉及的病机大概罗列了一下,无非是——气虚、痰湿、肾中精气不足、气血不足、痰湿阻滞、肝郁化火、瘀血、胃火、肾阴不足、阴血不足、肝气郁滞等。

夏觉新在一旁看得有些头晕,心想,看来病机还真复杂,可到底应该怎么合起来分析呢?

这时只听东方逸雪说:“其实我们中医看病,有时也与西医差不多。西医对于一个病的诊断,一般来说,最好是力求‘一元化’的诊断解释。也就是说,能用一个病解释所见症状与体征的,就不用两个病来解释。当然,如果病情确实复杂,有多种病时,也要从权,不能固执于‘一元化’的观点。咱们中医分析病机时,也最好能前后连贯起来进行分析,这也是一种‘一元化’的观点,如果这样解释不了,再将症状及体征等资料进行分组,重新分析。”

“就拿这个病例来说,我们发现从各个症状单独来看,在病理上,我们推测有气虚、血虚及阴虚,还有气郁、痰阻与湿滞、血瘀、火盛,至于脏腑定位上,则有肝、胃、肾。而主诉又为四肢有麻木、发酸、跳动、发紧、僵硬等异常感觉,辨证确实难以下手。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通过四诊合参不难发现,患者素易急躁,面常‘升火’,苔少,脉细弦,明显有肝郁化火伤阴,且年过七旬,肾水早亏,有水不涵木之象,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如此,则肝与肾,气郁与火盛、阴伤就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闻言若有所悟,更加竖起了耳朵,生怕漏掉一字半句的。

“再结合消谷善饥,口干喜饮,前面已分析过,为胃火亢盛之象。但这胃火从何而来呢?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肝与胃是木与土的关系,木本疏土,但在病理状态下,无法发挥正常的疏土功能,出现肝木气郁时更要‘嫁祸’于胃土,从而导致所谓的‘肝胃不和’。如今肝木郁而化火,亦是如此,可将肝火传给胃土,则胃火亦盛,如是,则知胃火为肝火所传。这就将胃火来源弄清楚了,也将肝火与胃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东方逸雪侃侃而谈:“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分析,气滞气郁,津液的运行自然出现障碍,易于凝滞为痰为湿,而火盛亦可炼津为痰。又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痰湿内蕴,也会影响血运,导致血运迟缓,出现瘀血,这样,又将气滞气郁与痰湿、瘀血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好,我们再将刚才综合分析的三个病机演变,再进一步浓缩、提炼——也就是我们口头上常讲的‘诸证合参’——就汇总为‘木郁肾亏,胃热痰阻’的病机。分析推理了这么多、这么久,其实在真正的临床之时,也就是脑海中思索那么一小会儿工夫,结果就出来了。当然,这需要经常的练习与体会,慢慢就做到了。”

夏觉新仔细品味着“木郁肾亏,胃热痰阻”这八个字,深深感觉中医的奇妙。

之前,东方逸雪老师将每一个症状与体征以及舌脉等,做了细细的分析,然后再进行有机地联系,然后进行浓缩、提炼,最后就总结为以上八个字,不过也确实高度概括了患者的病机。

这恐怕非一朝一夕之功能做到。夏觉新想到。

“好,我们再接着刚才的分析。因为中医是理、法、方、药高度统一的医学,既然病机总结出来了,那么治法也就随之而生。小夏,你来说说看,这个病该如何治疗呢?”

见东方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夏觉新自然不敢怠慢,稍一凝神后,道:“既有木郁肾亏,治疗就要疏肝解郁,滋水涵木;既有胃热痰阻,治疗就要清热化痰。”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不错。治法出来了,又该如何选方用药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的看法是,将痰、热与木郁合在一起,发现柴芩温胆汤一方,颇为适合,可在其基础上稍佐滋养肾阴、通经活络之品,就比较适合患者的病机了。”

闻言,夏觉新连连点头称是。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继续道:“方用柴芩温胆汤化裁,合郁金、潼白蒺藜清肝疏肝化痰为主,并用麦冬、枸杞子滋水涵木,远志、石菖蒲、郁金化痰安神,地龙、路路通、伸筋草、鸡血藤均为活血通筋之品,让药力以达四肢,则诸证渐安。而患者后来的反馈情况,也证实了我们当初的判断。”

“若依四川名医陈潮祖教授的经验,本病主要表现为四肢的麻木、发酸、跳动与发紧、僵硬感,应当属于三焦筋膜病变,宜从肝论治。故选柴芩温胆汤亦是切合病机,故而有效。”东方逸雪道。

这时,夏觉新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于是问:“老师,中医基础上不是说,酸为木味吗?在这里患者上肢有发酸感,此处发酸之酸,是否可与肝联系在一起呢?”

“你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切入口,但仍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分析,不能仅凭酸为木味一者进行定夺。噢,对了,咱们讲了这么多,到差点忘了一个最简单有效的东西。”东方逸雪道。

“什么东西?”夏觉新有些好奇,怎么老师都讲完了,还有什么漏掉的吗?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怪病每由痰作祟呗!患者虽谈不上是多大的怪病,但她的主诉确实比较少见,可以考虑从痰论治。只要从痰论治,往往可考虑用温胆汤进行化裁,效果往往不错。”

说完,东方逸雪嘿嘿一笑,似乎为自己一时的疏忽而自责。

夏觉新不由暗暗佩服,心想,那天的义诊确实没有白去,今后有机会还一样操办。

第十二章风

喉痒则咳嗽  一味镇咳何能愈

见咳休止咳  古训尤在要牢记

——咳嗽(喉源性咳嗽)

单说这一天是星期五,内科东十一病区东方逸雪的一个同事来找他,说是明天有事不能值班,想请他给代一下。

本来东方逸雪说好了,这个星期六是要陪他太太云淑华上街购物,可这个内科同事也是他比较要好的一个哥们儿,拗不过情面,只得答应。

结果当然是云淑华发了一通牢骚,不过也没办法。倒是夏觉新想到让皇甫陪师母去逛街,这才让云淑华的怒气稍稍消了一点。

而夏觉新,自然是陪东方逸雪值星期六的班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东十一病区,也就是上次皇甫代班的呼吸科病区。

早上查房时,3床病人情绪比较激动,说是都住院了近半个月了,咳嗽还未见好,如果再没有疗效,就要找医院领导,云云。

哎!这些病人怎么总是喜欢动不动就找领导!领导会有那么多时间接待你们吗?关键在于,看病往往是无法像修理物品一样,可以预知具体的时间。夏觉新心中想到。

东方逸雪倒是表情自然,没有显出任何的不快,而是安抚了这个病人的情绪,答应他先研究一下病历,再看看是否能制定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3床患者的情绪这才慢慢稳定下来。

在看了病历后,东方逸雪与夏觉新两人才知道,原来3床病人因结核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入院,经治已好转。因为最近咳嗽较剧,但又一直不愿意服用中药,所以床位医生只是给予常规的化痰止咳治疗,先后用了多种中成药,但也并无寸功。

于是东方逸雪又来到病房,仔细地询问了3床病人的病情,以及目前的主要不适是什么。然后又仔细地诊了脉,望了望舌苔。

稍作思考,东方逸雪建议他服用汤药。

3床病人开始还是不太愿意,但看看这个医生态度比较诚恳,对他病情的把握也让他感到东方逸雪确实不像是在敷衍,这才答应试试看。

东方逸雪让夏觉新把四诊资料整理了一下——

患者 张某某,女,74岁。

主诉 咳嗽近半个月余。

病史 本因结核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入院,经综合治疗已明显好转,胸腔积液明显吸收。近半个多月来咳嗽阵作,喉痒则发,咳痰稀白,并无寒热。咳嗽较剧,影响睡眠,甚以为苦。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之上,迭用联邦止咳露、多种含片、法半夏罗汉果川贝枇杷膏等,均效罔。

望诊 形体瘦长,面色苍青。

闻诊 咳嗽频作,其声连连,颇似痉咳。

问诊 咳嗽频发,喉痒即作,痰量不多,色白质稀,并无寒热。

夜寐不佳,二便尚调。

舌诊 舌淡红,苔薄白。

脉诊 脉细弦。

体检 咽红充血,双扁桃体不大。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范围;胸片,除肋膈角稍钝外,并未见浸润性病灶。

然后,东方逸雪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做了如下分析——

首先从临床资料上看,患者为老年女性,年逾七旬,往往有气血阴阳的不足。从主诉上看,也没有什么特殊,肯定是属于咳嗽的范畴。具体的病机分析还要结合病史与四诊资料。

从病史来看,患者因“结核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而入院,多属痨虫内侵,阴伤气耗,肺之布津功能失调,致生悬饮。虽经治疗明显好转,但阴伤气耗的情况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恢复。

近半个月来,咳嗽阵作,但无寒热,肺部听诊无异常。辅助检查方面,血象不高,胸片排除浸润性病灶。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之上,迭用多种中西医镇咳药、化痰止咳药及清热利咽润喉含片,效果不佳。基本可以排除感染所引起的咳嗽。

说到这里,夏觉新忍不住问:“东方老师,您说感染性咳嗽可以排除,那么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患者咳嗽的特点就是‘喉痒则咳’,若不痒则不咳。关于这个,我们等会儿再作研究。我们先看看其他症状。”

形体瘦长——多为阴虚之体。

面色苍青——面色介于青黑之间,黑属水,在脏为肾,青属木,在脏为肝。多为水不涵木,肝木偏旺之象。亦主久病、痛证。需要结合其他症状作进一步分析。

痰量不多,色白质稀——显非热痰,应属寒痰。

并无寒热——前贤有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这里患者没有恶寒,多归里证范畴。

夜寐不佳——因咳而致,咳治则夜寐自安,不必深究。

舌淡红,苔薄白——多非热痰为患。

脉细弦——肝阴不足。

写完,东方逸雪道:“从以上分析我们只能得出肝阴不足与寒痰内蕴这两个可能的病机,还不能很好地解释患者的病情。”

闻言是一头雾水,夏觉新问:“老师,那该怎么办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办法总是有的。咱们不是还没有对咳嗽进行分析吗?”

“老师是说‘喉痒则咳,其声连连,颇似痉咳’,对吧?可是这与前面得出的肝阴不足及寒痰内蕴,好像没什么联系呀!”夏觉新道。

东方逸雪问:“小夏,你看患者的咳嗽特点是喉痒则咳,不痒也不咳。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喉痒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或者说,中医对‘痒’有些什么论述?”

见老师又出题考他,夏觉新自然不敢怠慢,忙打起精神,想了想,道: “好像《素问》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论述,《灵枢》中有‘痒者阳也,浅刺之’,还有什么‘气往来行,则为痒’,如果是皮肤病的瘙痒,则有血虚生风的说法。”

说完,夏觉新忐忑不安地看着东方逸雪,等着对他回答的评价。

其实,自从跟随东方逸雪学习以来,夏觉新是花了不少工夫去研读中医典籍的。结合临床所看的病例,以及东方逸雪的讲解,夏觉新对《黄帝内经》等经典也有了新的认识。

目光中带着赞许,东方逸雪道:“嗯,小夏,最近不错嘛!因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架构,就是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等著作中完成的,所以,学习中医的必修课之一就是研读经典。”

抿了一口茶后,东方逸雪继续分析:“患者讲到喉痒时说了一句话,就像有一条毛毛虫在里面爬。”

夏觉新回想了一下,查房时确实听到患者这么说过。不过,难道这也与辨证有关系吗?

“我认为患者说的毛毛虫爬来爬去,与《灵枢》中的‘气往来行’颇为类似。”东方逸雪道。

想了想,夏觉新有些认同。

只听东方逸雪继续说到:“在自然界里,大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而人体中也有类似现象。患者咽喉中有气往来而行,也提示因为气流的变化产生了风。不过这个判断到底对不对,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抓了抓头,夏觉新有些不解,遂问:“验证?”

“对!我们知道风有‘善行而数变’‘风性轻扬’等特性,而这例患者病位在喉,符合‘风性轻扬’,每犯高位的特点。另外,‘喉痒则咳,其声连连,颇似痉咳’,也与风之善行的特性相类似。这样,我们就进一步肯定了喉痒咳嗽与风邪有关。然后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找到这个风是如何形成的。”

“风有外风与内风之分,老师,那这个病人到底是外风,还是内风呢?”夏觉新紧追不舍。

没有正面回答夏觉新的问题,东方逸雪继续着自己的思路:“我们注意到从病人的面色、体形以及脉象,都在提示肝阴不足,而阴液若不足,则阳气会相当偏亢,从而产生风。正所谓:阴虚则风动。”

听到这儿,夏觉新总算有些明白老师的意思了。

“那么,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肝风犯肺的结论。”

“肝风犯肺?”夏觉新又有些迷糊。

“对!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一看。肝体阴而用阳,今肝之阴血不足,木体失于濡养,则其用就表现为虚性的亢奋,出现古人所说的肝木摇动,木摇则生风。此即肝风之成因也。肺金本制肝木,今木摇生风,反侮肺金,则成肝风犯肺之证。”

夏觉新低声道:“这样解释似乎有些另类,不过倒也能自圆其说。”

其声犹如蚊蚋,低不可闻,幸好东方逸雪没有听到。

夏觉新又问:“可是前面说过的寒痰内蕴,与这个肝风犯肺,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关系不是太大,可能本身患者就是一个复合性体质。既有阴虚之情,又兼寒湿之象。”东方逸雪道。

“在这个病例中,我们还是要以治疗肝风犯肺为主,再兼顾寒痰,就可以了。”

“那么治法是不是就要平肝息风,温化寒痰呢?”夏觉新问。

摇了摇头,东方逸雪道:“非也非也。虽云肝风,但与一般的肝阳化风、阴虚风动之风还是有些区别,至少程度上不若后者之甚。且其病位在喉,其症应该属于‘喉源性咳嗽’。因此单纯止咳镇咳,并不见效。”

“‘喉源性咳嗽’?”夏觉新感觉这个词有些新鲜。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对。当代喉科名医干祖望老先生曾说过,‘如果把本病作为一般咳嗽而混为一谈,治疗效果必然无法满意。因为其所治者为无辜之肺而非病灶所在的喉’。另外,四川名医余国俊先生在《名师垂教》一书中对此论述甚详,你可以去仔细看一看。”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继续道:“所以我们借用喉科六味汤加味,以疏风止痒,利喉止咳。”

说着,写了如下处方——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薄荷4克 僵蚕10克 桔梗10克

生甘草6克 木蝴蝶10克 北沙参10克 蒸百部10克 干姜8克细辛6克 五味子6克

三剂

写完,东方逸雪道:“对于寒痰,我借用张仲景治寒饮之法,取姜、辛、味三药,以温化寒痰——”

还没说完,夏觉新问:“老师,您说用干姜、细辛、五味子三药以温化寒痰,这个我能理解,可是干姜与细辛都属温药,与治疗肝风之药会不会相矛盾?另外,您用喉科六味药治疗肝风,所用药物像荆芥、防风都属于疏风解表之药,只有僵蚕还有点息风化痰之用,这又如何理解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学习中医,既有一些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需要遵守,但更重要的是要灵活运用,正所谓圆方活法,方能处变不惊。其实在《内经》里就有关于风与肝相应之说,不只局限于内风也。而疏风解表之药,习称‘风药’,此类风药亦有疏肝之能,此处之疏肝,非为解肝郁而设,而是疏泄肝木,令其不致过亢,如此则肝木不摇,风何从起?”

“方中,薄荷又能利咽喉之气,僵蚕性辛而咸,辛味能散可以疏肝,咸味可收能滋肾水,正有滋水涵木之功。桔梗正可利咽止咳,用木蝴蝶者,一来取其疏利咽喉之功,二来兼以疏肝。北沙参与百部均有滋润咽喉之功,沙参兼养肝阴。”

东方逸雪接着道:“至于你所说的姜、辛、味三药,在这里与其他药各行其是,也就是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并行不悖,并不矛盾。其实在张仲景时代,就已经有寒温同配,如半夏泻心汤中的既有性温的半夏、干姜,又有性寒之黄连、黄芩,它们也是寒温同用,并行不悖。”

开完处方,两人又到其他病房转了一转,大部分还比较平稳。

但十分巧合的是,东方逸雪与夏觉新在查到23床时,又遇到一个类似喉痒咳嗽的患者。

此人姓夏,女,53岁。本因心脏病入院,经治已稳。然近一个多月来干咳,无痰,初以服洛汀新故,停后稍好,而仍咳不止,遂请呼吸科会诊后,转呼吸科继续治疗。然而在常规输液抗炎的基础上,经迭用多种含片及联邦止咳露,效果不佳。亦如3床病人,每晚因为咳嗽无法入睡,即勉强入睡,又因咳嗽而醒,很是苦恼。

夏觉新听东方逸雪询问病情时,也问其是否喉咙作痒。

患者说,确实有喉咙作痒的情况,而且是突然发作,一痒则必咳,非连咳多时方渐缓解。

有了3床的经验,夏觉新遂主动做患者的工作,劝其服用中药汤剂。

没想到这个患者,倒是比3床爽快多了,连声道:“好好好!只要能治我这个咳嗽就行!哪怕是让我晚上睡上一两个小时的安稳觉,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其情其景,甚是让夏觉新揪心不已。

劝慰了一番病人后,夏觉新与东方逸雪,拿了23床的病历,又回到了办公室。

翻阅过病历后,夏觉新发现,除了心脏病的治疗外,23床患者咳嗽的前期治疗与3床病人颇为类似,不由深感西医的治疗确实是易学而难精。

易学者,稍下功夫,就能应用,然要精通则亦为难矣。说到精通,夏觉新清楚地记得在急诊实习时,曾看过一本书,叫《临床起死回生100例》。在书中,西医内科大家陈灏珠先生介绍了其从医经历中在20世纪70年代抢救的一例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细心探索,破例应用15倍于常用剂量的异丙肾上腺素后,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

中医则难学而易通,难学者,东方逸雪曾经跟他讲过,现代学习中医者,多无国学基础,而是从小接受从西方传过来的学科分类的知识,美其名曰:学科技,学文化。然科技是学了,文化则只是一些知识片断,并无系统的国学传授。而中医是诞生于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的,其理论体系中深深地刻上了传统文化的印记,所以,如果不在传统文化上下一番工夫,就无法在一些中医的关键之处进行突破。

因此,夏觉新得闲时,除了经常泡图书馆外,还会到傅老家,向他做一些请教。似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加深一分,对中医的认识也随之深入一分。

不出夏觉新所料,因为23床患者与3床患者病情颇为类似,所以东方逸雪开方时,也是用了喉科六味汤加味: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薄荷4克 僵蚕10克 桔梗10克

生甘草10克 木蝴蝶10克 北沙参15克 蒸百部10克射干6克蝉衣10克 厚朴10克

五剂

开完方后,夏觉新问:“东方老师,23床患者为什么用了射干、蝉衣及厚朴三味药?而3床患者没有用呢?”

收起签名章,东方逸雪道:“这是因为23床夏姓患者除了与3床类似的症状外,还有咽喉疼痛,以及喉间如有痰堵的表现。”

“所以加用射干、蝉衣以加强利咽止痛之功,用厚朴者则有仿治梅核气之主方——半夏厚朴汤之意,取厚朴一味以下气化痰。”

“噢。”

还好,接下来病区也没什么事,夏觉新就跟东方逸雪要了他书橱的钥匙,跑回门诊,去书橱中取了《名师垂教》,回病房细细研读。

夏觉新看到书中对“喉源性咳嗽”的一些论述,颇为详尽,不由慢慢品味。

但在阅读过程中,夏觉新发现了一个问题,就去请教东方逸雪。

“东方老师,书中对‘喉源性咳嗽’,干老以干生燥,燥生风,风生痒及燥生火,火生痒立论,与您白天所讲的不大相同。该如何理解呢?”

东方逸雪解释:“两例患者虽都有喉痒则咳,且咳声连连,然其咽喉不干,故不从燥证立论。然因喉痒者,可借用喉科六味汤治疗。你看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六味汤载于《喉科秘旨》,治喉证初起,不论红白,皆可加减应用。细析方中六味药:荆芥辛微温,祛风解表;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解痉;桔梗苦平,祛痰利咽;生甘草甘平,清火解毒;僵蚕咸辛平,祛风散结;薄荷辛凉,疏风散热。综合观之,全方药性归于平和,不寒不热,而能疏风祛痰,散结利咽。故无论风寒、风热、风燥,皆可加减应用——余氏认为该方配伍精当,全方药性归于平和,不寒不热,故可以之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应用。我则取其疏风泄肝之能,又与余氏略有不同焉。”

次日查房查到3床时,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

3床病人大呼:“你救了我的命啊……”

东方逸雪甚奇,问是怎么回事。

3床患者答曰:“昨天我吃了您开的一付药后,喉咙就不痒了,夜里也没有咳嗽。这半个多月来终于踏踏实实地睡了一个好觉,也让同病房的其他人睡了一个好觉。”

夏觉新这才知道,为何患者喊声那么高,但同病室的其他病友却不惊讶的缘故了。

接着,夏觉新仔细看了看3床患者的眼睛,果然,昨天还布满血丝的双眼,今天已经好多了。

看来昨天东方老师开的方子,真是起了明显的效果,让患者睡了一个好觉。夏觉新不禁心里对东方逸雪是大为钦服。

随后查到23床时,也说吃了一付后,症状确实减轻不少。非常感谢云云。

后来东方逸雪继续为这两个患者进行治疗,据夏觉新的观察,3床患者是继续守法而愈。而23床患者服完第二剂时,症状就似乎消失了。因其病程较长,就没有立即停药,随后继续以此方出入十剂而痊。

第十三章肝

肝病多传脾 实脾补土为治肝

培土可植木 疏泄条达郁自解

——痞证(脂肪肝)

这南方的城市,虽然不像北方那样,一到深秋,天气就变得干燥寒冷。但近几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袭击了夏觉新所在的城市。让人不禁感到,冬天提前来了。

就在这秋风瑟瑟,多时不见阳光的日子里,门诊来了一个患者,姓陈, 男,54岁。

这是一个脂肪肝患者,还有小三阳。病已十多年,期间肝功能时好时差,曾在他处予保肝西药及中药疏肝理气解毒之剂,其效不大,深以为虑。

问过患者,还没有吃早饭,东方逸雪就先让他去抽了血,复查了下肝功能,接着又做了一个B超。

B超结果先出来了,是脂肪肝,肝囊肿,囊肿最大约2.4 cm×2.2 cm。

上午10:00左右,肝功能复查结果也出来了,其中TBIL 43 mmol/L,IDBIL 34.3 mmol/L,AST 42 U/L。

结合患者症状:时有右上腹作胀,大便日行1次,时溏。舌淡苔薄白,舌下青筋粗涨,脉右缓左滑。东方逸雪认为,综观四诊,此属肝郁脾虚,痰湿内蕴为患。法当疏肝健脾,化痰祛湿,予四逆散合二陈汤加减:

茵陈15克 柴胡12克 枳壳12克 赤芍12克 郁金12克法半夏15克 陈皮12克 茯苓15克 炒白术15克

生薏苡仁15克 生山楂30克 泽泻15克 荷叶10克

丹参15克 海藻15克 昆布15克

七剂

开好了处方,东方逸雪又跟患者说:“你要继续保持低脂饮食,喝牛奶,则要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酒一定不能喝。”

陈姓患者问:“这些我都能做到。可是医生,我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看,药也吃了不少,可只要一停药,病情就会反复,肝功能就会不好,医生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从西医角度,你的病情是很明确的,主要是脂肪肝,小三阳,肝功能时有异常。若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主要还是因为你本身肝脏的抵抗力低下,感染了乙肝病毒,留而不去,渐伤正气。而中医有句名言,叫做‘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

东方逸雪还没说完,夏觉新就忍不住插话了:“东方老师,不好意思!我先打断一下。我们在学校读脏象学时,老师曾经说过,中医学的五脏六腑与西医学中的脏腑器官,不能完全等同,因为西医是以解剖为主,而中医是以功能为主。您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这是中医的说法,用来解释脂肪肝、小三阳,是否有混淆概念之嫌呢?”

东方逸雪还没开口,一旁的陈姓患者说话了:“哎哟!这位小医生!怎么你们老师讲话,你不好好听,还去怀疑他讲话的正确性,是不是有些太不尊师重教了呢!”

闻言,东方逸雪笑了笑,道:“陈师傅,您别为我打抱不平,您的心意我领了呢!我们这不叫怀疑,这叫真理越辩越明啊!小夏,你说是不是呀?不过你的问题还是等我把陈师傅的病看完再给你详细讲解吧!”

说完,望着夏觉新眨了眨眼。

夏觉新忙道:“是啊是啊!东方老师经常对我说,学问学问,学了就要问,问了才会学,还要学习怎么去问,反正就是要我们多多提问呗!”

难得今天比较空闲,而这位陈师傅,看来也不用急着上班,倒是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师生俩,呵呵一笑,道:“好好好!算我多嘴!你们接着学、接着问吧,反正我今天也是休息,没什么事。正好我也能顺便听一听呢!看了这么久的病,还从来没有哪个医生像你们这样分析过我的病情的呢!”

见陈师傅不着急,东方逸雪也就放心了,接过夏觉新的问题开始讲了起来:“你们老师讲得没有错,不过,凡事不是绝对的。因为在《内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有关解剖的论述。比如《灵枢·经水》篇中的‘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就是描写的人体解剖。虽然中医没有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中医的确是以解剖所见为基础,再结合当时其他的学科,以五脏为中心,用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等素材架起了一整座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宏伟医学体系。”

“其实再就西医的内脏器官来说,虽然解剖更为细致明确,但其对内脏器官的命名,其实是在西学东渐后,我们国内的学者借用中医的名词来翻译西医的器官的。比如用中医的‘肺’来翻译西医的‘lung’,用中医学中的‘肝’来翻译西医的‘liver’,等等。”

闻言,夏觉新有些大开眼界之感,遂竖起耳朵,仔细聆听东方老师还有什么高论。

陈师傅虽然不大懂医学名词,但也听得颇为认真。

抿了一口茶,东方逸雪继续道:“从临床实际来看,性格比较急躁,或者比较忧郁、较为内向的人,就是中医所讲的容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或者容易肝气郁结的人,也比较容易患上西医所说的肝病;反过来,西医的各种肝病患者,有很大一部分人,也往往有性格与情绪上的问题,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肝气郁结或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人。所以,我认为,西医的‘肝’与中医的‘肝’,不仅在命名时有一些渊源,实际上也有某些联系,并非绝对不同的。”

夏觉新听到这里,颇有眼前一亮之感,原来某些时候,中医与西医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嘛!

“好,闲言少叙。咱们还是回到陈师傅的病情上来吧。其实医圣张仲景所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不仅是对肝病的病情演变的高度概括,也是治疗肝病的一个大法。肝病传脾后,脾虚则食物中的营养如脂肪、糖类等不能很好地运化,从而聚而为痰,为湿,那么这些产生的痰与湿,又会跑到哪里去了呢?”

东方逸雪自问自答:“当然会跑到不少地方,其中之一就是肝脏。你可能觉得奇怪,怎么肝病传脾后,由于脾虚所产生的一些病理产物又跑回肝脏了呢?这是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固然可以疏土,而土也可以植木,也就是脾可以帮助营养肝脏。现在脾虚生湿生痰,就会出现土不植木,脾土所产生的营养无法供应肝脏,但肝木不知道呀,它仍然去吸、去取,结果这些湿呀、痰呀,这些病理产物就被肝木给吸走了,从而堆积在肝脏上,就产生了脂肪肝。”

夏觉新知道,这又是东方逸雪自创的中西医结合分析方法,虽与课堂所学不太相同,甚至有些另类,但却自成一家,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似乎也能让人接受。

这时,陈师傅一脸笑容,连声道:“东方医生,您讲得太好了!我感觉您是第一个把我的病讲得这么透彻的医生,其他医生,要么说脂肪肝嘛,不要喝酒,少吃油腻的;要么说吃点保肝药;要么说,小三阳,打打干扰素吧;要么说,吃点抗病毒药吧;要么说,用点疏肝理气药,再给肝脏解解毒吧……这些话,我也听得多了,他们的药我也吃了不少了,虽然也有一些效果,可就是无法停药啊!我虽然是第一次到您这儿来,开始也是听别人介绍的,但也只是来试一试的,不过您这么一说啊,我心里亮堂了,我相信,我的病在您这儿准能治好!”

摆了摆手,东方逸雪笑着道:“陈师傅,我也只是就您这病情大概这么一说,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而已,您高抬我了。不过,从以往治疗过的类似病人来看,用健脾疏肝、化痰祛湿的方法,确实有一定的效果。对于那些病程比较长的,我们还会根据中医的‘久病及肾’及‘肝肾同源’‘久病入络’理论,结合使用补肾活血的方法。将这些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有机地综合运用,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你这个病,病程也比较长了,我们也可以先按照这个思路来试一试吧。一般来说,能取得比以前方法更好的疗效,这一点我还是有些把握的。但要进行根治性的治疗,如果单从脂肪肝来讲,可以做到,而若夹有小三阳或大三阳,我还在探索之中呢!”

“没事没事!我这个病哪,就交给东方医生您来治了!”陈师傅道。

说完,也不等东方逸雪发表意见,拿着夏觉新抄好的处方,开开心心地走了。

这时候,病人渐渐多了起来,夏觉新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

结果,直忙到十二点半左右,病人才全部看完,两人这才下班。

照例又是东方逸雪带着夏觉新,到附院对面,找了一家清真拉面馆,叫了两碗干切牛肉刀削面。

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吃上一碗热呼呼的面条,确实正中夏觉新的下怀,不由暗称,老师英明!

两人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一边聊着上午所看的病例。

说着说着,夏觉新又问到了那位陈师傅的病上来。

夏觉新道:“老师,您再给我讲讲那个脂肪肝、小三阳的病例吧!还有些问题,我不是太清楚。”

夹了一片干切牛肉,正要往口中送,听夏觉新又有问题要问,东方逸雪就放下筷子,道:“还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

夏觉新问:“我记得老师您讲了这么一段——现在脾虚生湿生痰,就会出现土不植木,脾土所产生的营养无法供应肝脏,但肝木不知道呀,它仍然去吸、去取,结果这些湿呀、痰呀,这些病理产物就被肝木给吸走了,从而堆积在肝脏上,就产生了脂肪肝。对于其中的‘肝木不知道’,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肝木不知道呢?”

这夏觉新记性倒真是好,竟把东方逸雪讲过的话原分不动地说了出来!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这肝为将军之官,而脾胃为仓廪之官。也就是说,将军行军作战,固赖其统领布兵有方,然而后方的粮草资援,也是战斗取胜的原因之一,甚至有时成为决定因素。”

“结合陈姓患者这个病例,因为其小三阳,肝为乙肝病毒所浸润,日久则失去作为将军之官的正常判断力。所以它就无法知道脾胃所送来的‘粮草’,是对自己有益还是有害呢?它就无法判断,因此就会不加批判的加以吸收,从而造成痰湿脂浊之邪聚于自身,日久则产生了脂肪肝。”

听着东方逸雪娓娓道来,夏觉新顿感刚才的疑问焕然冰释。

不过这个问题弄清楚了,还有一个问题,夏觉新没搞明白:“老师,肝囊肿与脂肪肝有什么关系吗?”

这时,东方逸雪刚好吃完面条,听到夏觉新又有问题,就拿过桌上的餐巾纸擦了擦嘴,道:“小夏,既然你也吃完了,我们就回去吧,正好边走边聊!”

说完,起身付了账,东方逸雪就与夏觉新一起出了门。

一边走,东方逸雪一边说:“肝囊肿与脂肪肝,两者从西医角度看,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完全是两种病。如果从中医角度来看,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夏觉新歪着头,问:“那有什么关系呢?”

让过一辆疾驰而过的电动车,东方逸雪道:“你知道,肝囊肿其实就是 ‘如囊裹水’,囊肿里面就是一些液体,这就可以归于中医的‘痰饮’范畴。与前所说的脂肪肝中多余的脂肪,在中医角度来讲,一是清稀之水饮,一是重浊之痰湿,略有不同,其实质都是体内的津液代谢出现异常的病理产物。”

“说到底,这些水饮呀、痰湿呀,其根源都在于脾。土虚不能制水,则成饮、成湿。是故大便时溏,就是脾虚生湿之象。而有时右上腹作胀,则是湿阻气滞所致。至于舌下青筋粗涨,则提示内有瘀血。而此瘀血的生成,亦莫不由痰湿之邪阻滞气机、阻碍血运,由是而成瘀血。”东方逸雪道。

“老师,那么‘脉右缓左滑’,这个有什么说法吗?”

“没有什么特殊的说法。结合临床来说,无非是肝郁脾虚,痰湿内蕴为患罢了。”东方逸雪道。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附院门诊楼。

“既是肝郁,就要疏肝;既有脾虚,则要健脾;有痰化痰,有湿祛湿。合起来,治法就是疏肝健脾,化痰祛湿,对吧,老师?”夏觉新问。

上了三楼,打开了诊室的门,东方逸雪开了灯,夏觉新赶紧泡了两杯热气腾腾的茶,递给东方逸雪一杯。

随即自己也端起一杯,合拢着手,感觉十分温暖,夏觉新不由深深长吁了口气。

吹了吹杯中的茶,稍稍抿了一口,良久,东方逸雪方道:“对。中医的理、法、方、药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临床表现有了,从中提炼出合理的病机、证型,然后治法就随之出来了。这个脂肪肝病人的治法就是疏肝健脾,化痰祛湿。当然,还要稍佐活血化瘀之品。治法出来了,处方、用药也随之出来。”

想了想,夏觉新问:“可是老师,您为什么选用四逆散合二陈汤加减?而不是选逍遥散、温胆汤一类的方子治疗呢?”

笑了笑,东方逸雪道:“其实这只是个人用药处方的习惯问题。你如果用逍遥散与温胆汤,或者用四逆散合异功散,再进行适当的加减,都可以用来治疗这个病。”

一脸的疑惑,夏觉新似乎越听越糊涂:“那岂不是比较随意?没有什么规范可言?”

“倒也不是。比如经方,如果出现太阳中风的典型临床表现,那么张仲景所提出的‘桂枝汤’就是最佳的处方,因为存在方证相应嘛!这就是规范。你如果用其他的方子治疗,效果就远远没有桂枝汤好。关于这个,咱们有机会再详细说一说。而一般的脏腑辨证,在病机与治法出来后,只要所选择的方剂是适合病机与治法的,那么基本上都是可以的,都会有效。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嘛!当然,也有时候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就是说,有时候并非治法类似的方子都会有效,很可能只有其中一个方子才会有效。”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更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就问:“那我们怎么去更好的选方呢?”

东方逸雪似乎也感觉自己讲得不是太清楚明白,他知道夏觉新对西医曾经下过一番工夫,就决定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

“我们就拿治疗高血压的降压药来说吧。你知道,诸如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CCB、ACEI、ARB等,都是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随便选择哪一种,去治疗高血压,都没有错。这就像我们运用脏腑辨证,如果辨出是气虚证,那么,诸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可能都可以运用。”

东方逸雪继续道:“可如果你所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又有心动过速、易出汗、易紧张等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的现象,你说,这个时候,是不是仍然可以随便选择任意一种降压药呢?又比如你遇到的是一个合并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他的心、肾功能都正常,你又该如何选择降压药呢?”

见老师问到了自己的强项上,夏觉新也就不再犹豫,遂道:“老师讲的第一种情况,当然要首选β受体阻滞药,因为它除了降压作用外,还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至于老师讲的第二种情况,我首先会选择CCB,因为它除了降压外,还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脑血管、脑组织。”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嗯,对!这就有些类似于我前面讲的用经方,比如遇到太阳中风这样的外感病,只有桂枝汤是最适合的。而如果我们遇到的是气虚患者,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是一个中气不足,并有脱肛、溏便等中气下陷现象,那么补中益气汤自然优于四君子汤,成为最佳选择。当然,所有的这些,都是要经过长时间的临证、看书以及思考,才能做到。”

“噢。”夏觉新闻言点点头,心有所悟。

又喝了几口茶,东方逸雪接着分析方药:“我选四逆散,是以柴胡疏肝解郁,枳壳行气化痰——”

这时夏觉新又插话了:“老师,四逆散方中用的是枳实,可您为什么用枳壳呢?”

“噢,主要是因为枳实理气力强,有破气之嫌,而该患者有脾虚表现,故改以枳壳,功效相近,而理气之力较枳实为弱,没有伤正之虞。原方中白芍有柔肝之功,但这个患者有右上腹作胀表现,虑其碍滞气机,故改为赤芍,正取其活血之功,有利瘀血之祛除也。”

这东方逸雪可能是徜徉于传统文化较久的缘故,有时讲起话来,尤其是在分析病案时,往往不自觉地就讲出一些半文不白的句子。

幸亏夏觉新近来较为留心传统文化,除了看一些介绍性的书外,更到图书馆借了不少如《史记》《古文观止》等书看,当然,也试着去读一些前人的医案医话,故倒也不觉得东方老师的话有多别扭。

“另用二陈汤加白术,以健脾化湿,佐以茵陈、郁金一以加强疏肝解郁之力,一以增加化湿祛痰之功。余如薏苡仁、海藻、昆布等亦取其健脾化痰之功,丹参则有保肝活血之功。山楂、泽泻与荷叶三味药,是常用的药对,这也是以前老师教我们的,本来是用作降血脂的,但后来我在临床上应用较多后,颇觉其配伍严谨,实有深义焉!”

听老师这么说,夏觉新不由兴趣上来了,道:“就请老师详细讲讲吧!”

“当然,从现代药理作用来说,这三味药都有降脂作用。不过,若仅这样理解,这个药对与其他降脂药也无多大区别。我们从中医角度来看一看,这个药对其实是分别作用于上、中、下三焦的。”

“作用于三焦?”夏觉新有些不解。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泽泻有利水渗湿作用,是作用于下焦水道,水道一利,则痰饮湿浊之邪自有出路;荷叶气味清香,本同气相求之性,有升提清阳之功,是作用于上焦肺脏,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得宣,则津液得以正常输布,不再聚而为痰;至于山楂,有健胃消食之功,此人所尽知。而生者犹有活血之能,此即作用于中焦脾胃,且其善消肉积,凡肥甘厚味之品,均可磨之消之,令其不致酿生痰湿之邪,而其酸味正可入肝,有疏肝之能,可恢复肝脏的条达之性。即使脂肪肝患者没有高血脂,也可应用。因为前面讲过,脂肪肝就是因为肝脏上堆积的脂肪含量超过了肝脏本身的比例,那这些多余的脂肪正可通过三药的升清、降浊、运中之功,畅利三焦,从而令痰湿脂浊之邪无藏身之地!”

一席话讲得夏觉新是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单说这光阴迅速,转眼间那名陈姓脂肪肝患者已在东方逸雪处服药两个月了。

其间,东方逸雪以初诊方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或加小青皮,或去赤芍,加川朴,或去柴胡、昆布,加炙黄芪、炙鸡内金,患者症状很快好转。

服药一个月时曾复查了一下,提示ALT 55 U/L,AST 41 U/L,TG 2.2 mmol/L。但患者诉,初诊查肝功能时正服联苯双酯,服中药后已自行停用。以前服用联苯双酯有效,但一停药,肝功能即异常。服了两个月药后,再次复查肝功能及血脂,均正常范围。“联苯双酯”也停用了两个月。

嗣后,东方逸雪仍以前方出入,更参入益肾之品,隔日一剂,以资巩固。

这期间,夏觉新看到东方逸雪治疗了一例肝癌患者,从健脾疏肝论治,而方中殊少抗癌之药,然患者症状确实也在改善之中,颇以为奇。

夏觉新不由好奇地问道:“老师,您处方中为什么不多用一些有抗癌作用的药物呢?我听皇甫讲过,她在病区轮转时,因肿瘤而住院的病人,所服之方,十有八九都含有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及龙葵、石见穿等之类有抗癌作用的草药。”

东方逸雪并未作答,而是起身到书橱里拿了一本书,递给夏觉新。

夏觉新一看,是由台湾琉璃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中 治癌八法》,由大陆的孙起元医师所著。

看来老师又要自己读这本书了!夏觉新想到。

果不其然,东方逸雪道:“小夏,你有空可以翻一翻这本书。书中的一些有关治疗癌症的理念,其实也就是咱们传统中医的理念。作者提出一个观点:‘对于癌瘤,要以无所谓是癌瘤的观念来辨证论治,才是最正确有效的方法。’这个观点,对于目前一些中医流行的所谓中药抗癌论,不啻是一记当头棒喝!”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我平时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较少使用所谓的有抗癌作用的草药,也是受孙先生这个理念的影响比较大。当然,我也并不是绝对排斥使用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按照孙先生的观点,只要癌症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那么针对这种病理因素施行治疗的药物与方剂,本身就有抗癌作用,并不一定要另外再选抗癌药。我个人认为这个理念很重要,因此,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再适当选用与辨证论治无明显冲突,或者说是与病机没有明显矛盾的抗癌中药,这才是我们中医治疗癌症的优势所在。失去了辨证论治,眼中只有癌症,只有肿瘤,处方用药,只是一味地去抗肿瘤、抗癌,见不到这些肿瘤、癌症都是长在活生生的机体上,从而令机体正气损伤,这就变成了‘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又哪里是真正的中医呢!”

“噢,我知道了!”夏觉新道。

夏觉新问:“老师,您用健脾疏肝的方法来治疗肝癌,所依据的理念是不是也与那个脂肪肝患者的理论依据一样呢?”

点点头,东方逸雪道:“对!一样的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想了想,夏觉新又问:“东方老师,肝癌不是肿瘤中比较难治的吗?您用健脾疏肝的方法进行治疗,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此时,夏觉新发现东方逸雪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再不似平时那种胸有成竹、谈笑风生的自如神态了,不由心下忐忑不安:难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只见东方逸雪缓缓说道:“其实对于肝癌的治疗,我本人也是在摸索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我还没有十全的把握。不过,立足中医的传统,对于我们探讨肝癌的治疗,能带来不少启发。”

原来是这样!听了东方逸雪的话,夏觉新不由心中暗舒一口气。

“老师,那您说说吧。”夏觉新有些迫不及待。

望着前方,东方逸雪的目光变得有些异样,是迷离,还是疑惑,或是坚毅?也许都有吧!

只听他缓缓道来:“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大家都知道肝癌难治。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往往发现时多数已是晚期,且对全身化疗、放疗不敏感,即使手术,甚至有条件进行肝移植,也很难给患者带来多大益处。目前的治疗方法中,也只有介入治疗对肝癌才有一定的帮助,但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且不说它。”

“如果我们以中医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肝癌为何难治?我们可能就会想到在《内经》里,称肝为将军之官。在古代,战争频发,那么作为一国的军事元首,将军的军事领导能力如何,往往会影响战争的成败。像成语‘纸上谈兵’,说的就是战国时赵括虽熟读兵书,但并无实际军事领导才能,最终导致四十余万赵军尽数被秦将白起活埋。由此可见,将军出问题,则一个国家的安全就会出问题,因为将军是保卫一国的安全嘛。再回到人体上来,肝既为将军之官,也就是说肝脏在人体中有类似一国中将军的功能与职责。那么,就是说我们人体的健康,其实主要是由肝脏来负责的。”东方逸雪道。

习惯性地抓了抓头,夏觉新道:“可是老师,我们中医不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吗?五脏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互相配合、分工协作,才维持了我们正常健康的身体呀!怎么会就凭‘肝为将军之官’这一句话,就把人体的整个健康方面的工作交给肝脏来管理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你说五脏之间互相配合、分工协作,这话讲得很对!在《内经》一书中所提到的‘十二官理论’,其实说的也是五脏之间分工协作的事,像心为君主之官,就是说心是负责统领其他五脏六腑的;而脾胃为仓禀之官,是说脾胃搞的后勤工作,如此,等等。而肝脏则主要负责与各种疾病作斗争,这是它的主要职责。比如说,如果因为细菌感染发热了,这时如果去查一下外周血象,就会发现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会高于正常,这就是肝脏在带领这些士兵——白细胞,去与入侵的细菌,或发生动乱的细菌进行战斗的结果。”

脑海中一道亮光闪过,夏觉新顿时明白了东方逸雪的意思。

“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佐证。就是我们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受凉了,他/她就容易感冒。可确实有一些人,他们并没有受凉的病史,却也患上感冒。在现代医学的研究来看,其实这些人,往往是因为情绪紧张、压力增加等因素所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引起体内本有的细菌或病毒繁殖增加,而发生的感冒。我们知道,情绪紧张或压力增加,在中医来看,都是肝脏出了问题。而肝脏出了问题,它不能正常行使‘将军’之职,它所带领的部队就会无视体内加速繁殖的细菌或病毒,不能主动防御,于是导致了感冒的发生。”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如果一个患者得了肝癌,则提示肝脏自身出了严重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根源可能是肝脏自身,更可能是其他脏腑所引起,总之最终导致肝脏出了严重问题,就无法指挥其他器官组织与疾病进行战斗了,故欲求全身的健康,却缺少一个得力的‘将军’来统领全军,自然是比较困难的事了。那你说,这个将军出了问题,就换一个将军吧!问题是,在战争问题上,临证换将往往是兵家大忌!若换得好还能抵挡一时,甚至取得最终的胜利;如换得一个综合素质比较差的,或者不了解战争状况的将军,可能反而会误事呀!关于这个,也有两方面的例证。在实际战争方面,就是前面提到的‘纸上谈兵’的故事,秦国使计令赵国临证换将,将主张以守为攻的老将廉颇换下,换成熟读兵书,但不知临阵变通的赵括,结果一通乱指挥,没有对敌我双方的战斗力进行具体研究,改为以攻为主,结果自然是惨败了!在人体方面的例子就是现代医学所提出的肝移植。最令人感叹不已的例子就是,著名演员傅彪患肝癌,进行肝移植后最终失败。可见别人的肝也不一定对自己的健康有帮助呀!”

讲到这儿,东方逸雪不免唏嘘不已。

房间的气氛一时有些凝固,还好夏觉新及时给东方逸雪的紫砂壶添了些开水,东方逸雪闻着飘逸的茶香,心情一下又好了许多,道:“其实医圣张仲景所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确是治疗肝病的原则之一,而在治疗肝癌方面,据我目前的看法,这个原则似乎又有着特别的意义。”

“特别的意义?”夏觉新不解。

有力地在空中挥了挥手,东方逸雪道:“对!前面说过,肝为将军之官,那么将军行军打仗,所依者何?除了将军本身的综合素质外,其他如兵士之战斗力以及对命令执行情况也是作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而兵士之战斗力又依赖粮草的供应,否则再强的军队,后勤保障跟不上,又如何作战呢?古人说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呀!而早在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也曾断言‘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也深刻地阐明了后勤补给与军队存亡的关系。”

听着东方逸雪的叙述,夏觉新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前人曾经说过,用药如用兵。而现在老师也反复用古时的战争来阐释中医的医理、病理,看来学习中医、应用中医,还真得有行军布兵打战的一些智慧哟!

“像三国时期有名的官渡之战,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袁绍与曹操相战于官渡,最终曹军胜利。当然曹军胜利、袁军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曹操善于用人。不过在两军相争的过程中,曹操多次派军截击、烧毁袁军粮草,断其后方供给,增加了袁军的困难,也是取胜的原因之一。”

顿了顿,东方逸雪又道:“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悟出些什么呢?或者说,这些例子对于我们治疗肝癌能有一些什么帮助呢?”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道:“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人体中,粮草供给应该靠谁呢?”

这时,夏觉新福至心灵,急急说道:“脾胃仓禀之官,仓禀就是装粮食的,因此在人体中,后勤补给应该靠脾胃吧?”

带着赞许的目光望着夏觉新,东方逸雪点点头,道:“对!在人体中,粮草供应就是中焦脾胃!它们是后天之本呀!为气血生化源嘛!又五行属土,而在自然界,土为大地,我们人类所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哪一样不是由大地中生长出来?如果离开了大地,我们的生机也就断了。而脾胃是与大地的土气相通的,我们的饮食无不经其加工成为有益于身体的精微物质,以供养五脏日常所需。而中医也认为,不管得了何种疾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也是讲的脾胃这个仓禀之官对于机体的重要性。”

“而所谓的肿瘤,无不是各种异常增生的组织,它们如果生长迅速,那么病人的病情就变化较快,肝癌往往就是这样。不过肿瘤要生长,也是需要营养,或者说需要粮草的,如果我们能想办法切断肝脏肿瘤的粮草供应,那肿瘤的疯狂生长就受到了限制——”

正说到这儿,夏觉新又插话了:“老师,现代医学的介入疗法不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进行的吗?”

“对!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在切断肝脏肿瘤粮草供应的同时,再想办法保证正常肝细胞组织的粮草供应,让肝脏尽量恢复其‘将军’之职,把它从敌营那里解救出来,可能就更好了。”东方逸雪缓缓道。

“所以可以设想一下,肝癌如果从土论治,如何?而且土有一个特性,可以解百毒。试观甘草,其生者可解百毒,即是此理。所以,如果从土论治,除了有扶助正气——这里的正气,包括了胃气、肝脏的将军之浩然正气——之用外,还有解除、减少体内毒素的作用,正可一举而两得!”

说到这儿,东方逸雪面露兴奋之色,可旋即他的表情又稍显凝重起来,道:“理上虽如此说,但在实际操作技术上,仍然存在不少困难或问题。目前我能想到的,也只有将现代西学的介入疗法与中医的‘当先实脾’理念相结合,如何进一步想办法恢复肝脏的将军之职,仍需更多的研究与探索。”

这一夜,想着东方逸雪的宏伟计划,夏觉新失眠了。

第十四章心

心为君主官 心阳不足君无能

阳乃身之主 阳足阴化心有神

——喘证(肥厚型心肌病)、

心悸(心律失常)

这南方城市的天气有时也真怪,说变就变。

本来连续几周都是大晴天,这让夏觉新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因为他正筹划着邀小张、皇甫,乘着这秋高气爽的天气一道去秋游呢!时间就定在这个双休日。

可是天公不作美,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秋高气爽,一转眼几声雷响,这漫天大雨就如倾盆一样倒灌了下来。

说实话,这秋天打雷还真不多见。所以,刚才听到空中数声“轰隆隆、轰隆隆”的声响时,夏觉新还以为又是哪家办喜事放爆竹呢——这两年烟花爆竹随着政府的有限开禁,也逐渐热销了起来,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的,都会放上几下,城管也管不了那许多,也就索性不管了,只苦了负责保洁的工人!——谁想到这么好的天气,竟然会打雷!

眼见得这一场好雨!有诗为证——

晴空数声雷忽起,乌云密布日无光,撕开天幕倾瑶池,洗净人间不平事!

不表这一场豪雨下了两天两夜,让夏觉新的计划泡了汤,单说这天一上班,病人就多了起来,原来都是这一场大雨惹的祸。

一阵忙碌过后,又见一个中年男子推门而入。

“医生,我的心绞痛好像又复发了耶!您赶快帮我瞧瞧!”

翻了翻病历,东方逸雪又问了几句,得知这个男子本有冠心病病史,一

直服药控制,病情尚属稳定,但这两天不小心淋了雨,到半夜这胸部膻中处就痛了起来。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名男子习惯性地舌下含化了速效救心丸,又把断了多时的硝酸异山梨酯及倍他乐克等药吃了起来。但这次好像效果不如以前明显,昨晚痛了一宿,今早起来还不见减轻,只好过来求医了。

夏觉新帮他量过血压,倒也不高,开了单子去做心电图,竟也无异常发现。

东方逸雪劝其住院系统治疗,可男子说经济困难、工作紧张,要求门诊治疗,劝了几次,只得令其在病历上签了字,再根据其发作特点及舌脉表现,东方逸雪为其开了瓜蒌薤白白酒汤为基础方,再加上一些通络活血药的一张处方。并特别叮嘱男子,方中加2两白酒泡药同煎。

患者走后,夏觉新问道:“老师,这个病人在诊为冠心病后已把白酒戒了多年了,您怎么在他发病时,还让他吃白酒呢?”

呵呵一笑,东方逸雪摇摇头,道:“小夏,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个说法,我是让他在药方中加2两白酒,并不是让他吃白酒!”

闻言,夏觉新不由脸色一红。

东方逸雪倒也不再责怪他,接着道:“其实这是古法。医圣张仲景的瓜蒌薤白白酒汤,是治疗胸痹的经典之方。而胸痹,往往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冠心病。这个方中就有白酒这味药,现代中医因拘于心脑血管病少饮酒、忌饮酒之说,往往弃而不用,殊为可惜!”

“小夏,你也不要因为我们以前曾经讨论过饮酒对高血压的危害,而把它一棒子打死嘛!要知道,对于胸痹因寒而作者,白酒除有散寒活血的作用外,在药方中加入白酒,浸泡药物,还能最大程度地提取药方中的有效成分,以更好地发挥药方整体的化痰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呢!”

原来如此!

连续看了几个病人后,诊室一时空闲下来。

夏觉新赶紧揉了揉发酸的脖子,又给东方逸雪重新泡了杯茶,刚坐下,来了一个中年妇女,说是她的一个病友介绍她来找东方医生的。

东方逸雪见这会儿没什么病人,就有意让夏觉新试诊一下,看看他抄了这么长时间药方,是否能进行独立的思考。

夏觉新闻言让他试诊,心里又是高兴又是紧张,高兴的是早就等着这一天了,毕竟自己直接面对病人进行诊治,与跟在老师后面抄方,听取讲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紧张的是怕第一个病人会搞砸了。而且这时他心里紧张的成分更多一些,因为他知道,由病友介绍过来找东方逸雪看病的患者,往往病情都比较复杂,看来老师是有意让自己啃一个“硬骨头”呀!

哎!想得再多也没有用,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嘛!硬着头皮也要上啊!反正按照平时东方老师看病的流程,依样画葫芦就是了!

想通了这一节,夏觉新反而轻松了下来,于是开始询问病人。

原来这个病人的姓到也少见,姓佴,已55岁。

可这个佴姓病人,对于由夏觉新这样一个“小家伙”来帮她看病,实是疑问多多,就对东方逸雪道:“东方医生,还是由您帮我看吧,我那个朋友也是让我来找您的!”

东方逸雪不免给她解释了一会儿,说只是让夏觉新先试诊一下,最后开方还是由他自己来把关的。经一番好说歹说,佴女士才勉强答应。

这让夏觉新很没面子,怎么第一个试诊病人就这种态度!每个医生不都是从抄方、试诊开始,慢慢成长的嘛!谁还能一下子就会看病了?

不过,心里恼归心里恼,夏觉新脸上还是尽量表现出和颜悦色来,问:“您是怎么不舒服呢?”

见夏觉新态度和蔼,佴女士讲话的语气也不像原先那么硬了,就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夏觉新。

佴女士的病情确实比较复杂,还好经过这几个月的抄方,夏觉新手脚还算麻利,很快在他自己的实习本上给佴女士的病情做了如下归纳与分析——

主诉 气喘心慌、面手浮肿反复四五年。

病史 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近四五年来反复发作气喘心慌、面手浮肿,经多次多处医院心脏彩超检查并经专科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型)”。服用代文、欣康、阿司匹林等药,效果一般。并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局灶坏死性肾小球病变史。正服中药调治肾病。现经病友介绍来诊。目前正服洛汀新、金水宝、保肾片等药。

望诊 咳痰色白量少,面部及双手浮肿。

闻诊 咳嗽阵作,痰黏难出。

问诊 畏热,上半身出汗,手足心冷,气喘,心慌,纳少,二便尚调。

舌诊 舌质暗淡,边有齿印。

脉诊 脉弱。

病机 患者年逾五旬,经云:年过四十,阴气自半。提示中年以后,人体的正气往往有减弱与衰退的倾向。又患有高血压病、肥厚型心肌病及慢性肾炎等多种疾病,导致心、肾二脏的阳气渐渐损耗,津液输布失常,聚而为痰为饮。心阳不足,则水气凌心,心神被扰,出现气喘心慌;面手浮肿为水液泛溢肌肤所致;气虚无以敛汗,则上半身出汗;阳虚无以温煦,则手足心冷;火不暖土,则见纳少;痰湿蕴肺,肺失宣降之职,则发咳嗽、咳痰;舌边齿印,提示气虚湿阻;脉弱,正合阳气不足。总属心肾阳气不足,痰饮内生。诊断 中医:喘证(心肾阳虚)。西医:① 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型);② 高血压病;③ 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法 根据病机为心肾阳气不足,痰饮内生,可以制订出治法为温补心肾之阳气以治其本,化痰祛饮以治其标。

方药 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试诊

制附片15克(先) 白芍15克 白术12克 茯苓神15克(各)

泽泻12克 桂枝12克 砂仁6克(后) 杏仁12克 生黄芪15克煅牡蛎30克(先) 浙贝母12克 炙甘草6克

七剂

写完了,夏觉新将实习本递给东方逸雪批阅。

东方逸雪看了一回,点点头,道:“小夏,这个患者的病情其实比较复杂。你的分析大方向是不错的,这已经很难得了。”

夏觉新正忐忑不安着呢,听了东方逸雪的言语,心里一块提起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还好,没有大错!

一旁的佴女士则道:“看不出来嘛,这位小夏医生还挺厉害的么!”

呵呵一笑,东方逸雪道:“我们每个医生都是这么成长过来的,都要有这么一个过程。这位小夏医生,算是不错的了,我当年还不如他呢!”

佴女士道:“东方医生,您太谦虚了!我的那一帮姐妹们都说,您的医术很高明的,医德又好,所以她们一致推荐,让我来找您看看呢!”

摆摆手,东方逸雪道:“那是她们高抬我了,咱不说这个了。小夏,我再跟你说一说这个试诊情况吧!”

夏觉新知道,刚才老师只是先鼓励一下自己,这下要动真格的了,不由竖耳凝神,仔细倾听。

指着试诊单,东方逸雪道:“首先,你的四诊资料归纳得很有条理。诊断也无误,病机分析方面,思路也比较清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个待会儿再说。就你所分析的病机来看,后面的治法与方药均没有多大问题。所以,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病机的分析上面。”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我且问你,既然你认为是阳气不足,因为阳主温煦,所以阳虚者,往往表现为畏寒,但这个患者却表现为怕热,你为什么不把这个症状分析一下呢?”

“啊?!”见老师一下就打在了自己的痒处,夏觉新不由满面通红,喃喃自语:“这个,这个好像不太好解释呢!”

“还有,你以气虚无以敛汗,以释上半身汗出,也较牵强。难道上半身汗出者,都是气虚所引起的吗?另外,对于咳嗽痰黏等的解释也不太到位。”东方逸雪一一指出夏觉新分析不足之处。

夏觉新一时大窘,心想,分析时只想到阳气不足,对于一些细节没有很好地重视,而且忽视了整体。

喝了两口茶,东方逸雪道:“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你。因为患者存在两个既相联系,又相矛盾的病机。”

“既相联系,又相矛盾的病机?!”夏觉新听得一头雾水。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你的心肾阳气不足,痰饮内生的病机分析固然没有错,但这个病机并不能解释患者的‘畏热、上半身汗出、咳嗽痰黏’等症状。我的认识是,因为痰饮内生,久则郁而化热,蕴于肺脏,为何蕴于肺脏呢?因为‘肺为贮痰之器’嘛!”

“痰热郁肺,则肺失肃降之职,发为咳嗽,其痰较黏。痰黏者,痰中有热,耗伤津液也。因痰热居于上焦,热邪蒸腾津液,迫津外泄,故见上半身汗出。上焦郁热,故有畏热表现。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性,就是因为阳气不足,虚阳外浮,从而出现畏热的表现。总的来说,该患者是全身有寒,局部有热。因此,治疗上也应该是以治疗全身之寒为主,也就是以温阳益气为主,再配合局部的清肺化痰止咳。”

夏觉新听到这儿,若有所悟,道:“老师,您是不是说,因为痰热之邪由痰饮久郁化热而来,故与原先的阳气不足,痰饮内生的病机有内在的联系;又因为一旦形成了痰热之邪后,又与全身的阳气不足互相矛盾,也这导致了治疗上的矛盾:温阳益气与清肺化痰,势成水火。”

满意地笑了笑,东方逸雪道:“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因为病机有矛盾之处,所以治疗也势须寒温同用,消补并行。到了选方一节,因为考虑到可能存在虚阳外浮这么一个病机,所以治疗就不能仅仅以温阳药与清热药简单相加,而要另辟蹊径。因此,在这里我是借鉴了两位火神派的大家——郑钦安与祝味菊的方法,以温潜之法配合清热之品,殊不致相互冲突。”

说着,用红笔划掉夏觉新的治法与方药,东方逸雪重新写了几行字——此久病心肾火衰,痰饮内生,郁而化热,留贮于肺,法拟强心益肾,佐以清化,方宗郑氏之潜阳丹合封髓汤、苓桂术甘汤加味,并参祝师潜降之法:

制附片30克(先) 灵磁石30克(先) 酸枣仁30克 茯苓神30克(各)

白术12克 泽泻12克 桂枝12克 砂仁6克(后) 黄柏12克

炙龟板12克(先) 生黄芪30克 生牡蛎30克(先) 桑白皮15克黄芩12克 杏仁12克 炙甘草6克

七剂

写毕,东方逸雪让夏觉新抄了方,签过字,盖了印章,交予佴女士出门去了。

这时,夏觉新又想起几个问题还没有问,赶紧道:“老师,您前面讲过的,我基本能理解了。只是对于这个处方,还有一些地方不太明白。”

“一个是潜阳丹是个什么方子,我们没有学过,请老师稍微讲一下;二来老师方中用了30克的酸枣仁,不知是何用意?如果是养血安神,是否与病机不太吻合呢?三者,您说祝师潜降之法,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夏觉新问。

闻言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潜阳丹是由火神派的开山鼻祖郑钦安先生所创制。用于少阴真气发于上,元气浮游,不能归根之证,原方为:西砂(即:砂仁)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抓了抓头,夏觉新道:“就四味药啊?可为什么叫潜阳丹呢?潜阳,潜阳,在课堂上,老师解释‘潜阳’时,认为是用来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一般用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珍珠母、磁石、代赭石等介类药或矿物药,取其质重镇坠以收敛虚阳。不过,潜阳用在这里,好像不是这个意思呢!”

见夏觉新不解,东方逸雪又起身到书橱中找出一本《医理真传》,翻开书,指着其中一节,对夏觉新道:“你看这一小段,就是郑师自己对潜阳丹的阐释。”

夏觉新定睛一看——

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看后,夏觉新似有所悟,但仍有不明白之处,如砂仁“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因其性温,正可温化阴寒湿浊之气,因其味辛,正可协助将温化后残余之邪宣散一尽,但“又能纳气归肾”一节,该如何理解?后面释龟板之句,云其“有通阴助阳之力”,正与教课书上所言滋阴潜阳之功迥异,又应作何解呢?至于甘草,郑氏言其“有伏火互根之妙”,又是什么意思?

带着一堆疑团,夏觉新正要请教东方逸雪,却不想东方逸雪早就看到夏觉新一脸困惑的神情,对他讲了一句话:“郑师的一些观点,你可能不大能理解,但我目前还不想给你详细讲解。至于原因嘛,因为中医的学习是要讲究悟性,或者说有些道理是要尽量能自己去悟、去琢磨的,如果讲得太白了,可能会把你的‘悟门’给塞上,也就是造成了你的惰性。”

说到这儿,东方逸雪又卖了关子:“当然,谜底,我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你解开。”

夏觉新点点头,心里则想,老师您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俺能不答应吗?还好,就算我“悟”不出来,您总是也要给我揭开谜底的,也没有把我逼上绝路啊!

望着夏觉新脸上的表情丰富地变幻着,东方逸雪不难想象出他心中到底在嘀咕些什么,不由笑笑道:“至于你所问酸枣仁用在方中是何作用,其实与你所问第三个问题可以合在一起解释。此话怎讲呢?也就是说祝味菊先生虽说是火神派的大家,但他用附子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祝先生善于将附子与重镇之品如灵磁石、青龙齿等配合,也就是将温阳药与潜降药合用,这就是温潜之法的由来。这样的好处在于,令附子的大辛大热之性,直达下焦,然后命门之火得附子之助,可缓缓升发,从而发挥温阳化阴的功效,而不虞有温燥耗阴动血之嫌。另外,祝师除了重视命门之相火外,还十分重视心之君火。尤其是热性病在病势危重时,若不能及时正确救治,往往有导致心力衰竭之虞。”

“热病导致心力衰竭?这不就是现代医学的观点吗?”夏觉新道。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对呀!这个观点之所以与现代医学的理念不谋而合,主要是因为祝师学贯中西,从而能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那么他就要研究了,如何能预防这种心力衰竭的发生呢?祝师的方法是将附子与酸枣仁配伍,认为这样有强心的作用,事实也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那么如何来认识这个问题呢?首先附子本身即有强心作用,而酸枣仁则有养血安神功效,两者相伍,则一可发挥附子的强心功能,二来由于酸枣仁的制约,令附子不会过于兴奋心脏,三来酸枣仁可以作为心脏能量的物质基础。”

抿了口茶,东方逸雪润了润干燥的喉咙,继续道:“佴女士有肥厚型心肌病,在中医来讲固有心阳不足之征,然如果一味用附子去温阳强心,恐怕会引起心脏过度兴奋,造成心律失常,反而为害。因此,在这里,我借鉴祝师的经验,以附子配酸枣仁,令其兴奋有度,不致为害,而能正常发挥温阳强心的功效。至于方中其他药物,如黄芪、桑皮、黄芩、杏仁等,无非是补益元气、清肺化痰止咳,不必细说。”

话休絮烦。且说一周后的一天,看了几个复诊病人后,上次发作心绞痛的那个男子也来了。

一进门,他就扯着嗓门道:“东方医生!谢谢你了!还别说,你让我在中药里加二两白酒煎药,不仅口感好,而且效果好啊!”

这回轮到东方逸雪不解了:“口感好?那你到底有没有在药里加白酒啊?药煎好后,里面的酒不都挥发掉了吗?哪还会有什么酒味儿呀?”

中年男子笑嘻嘻地说:“我是跟你们开玩笑呢!不过,有好久没有喝酒了,这一回,承蒙东方医生关照,我能一边吃药,一边‘喝酒’,还真是高兴那!虽然没有什么酒味,但我心里一想,这是用酒泡过的药,药到嘴边,也好像就有了那酒味了!哈哈哈——”

顿了一顿,中年男子才收起笑声,正色道:“不过,说真的,效果确实不错,自从吃了这‘药酒’以后,我这胸口就没怎么疼过!噢,就发过那么一次而已!”

东方逸雪与夏觉新,两人也不禁被这中年男子的话逗乐了。

说话间,病人渐渐多了起来,两人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

快到11:00时,那个佴女士走了进来,道:“哎,好不容易才脱开身,这帮姐妹,真是事情多!”

夏觉新这会儿显得十分热情,待佴女士坐定后,给她测了一下血压,是110/75 mmHg。

虽然夏觉新曾看东方逸雪用大剂黄芪降过血压,但该患者用如此大量的附子与黄芪,他心中还是有些隐忧,就怕吃药后血压会突升,病情出现新的变化。现在测了血压正常后,他心中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佴女士说,她吃了药后,咳嗽较前好转,但其他症状改善还不太明显。

后随症加减,除五诊佴女士骑车前来就诊时,气喘胸闷不明显外,症状总体控制不是太好。

夏觉新不由问东方逸雪,怎么同期看的其他几个类似患者,用类似方法治疗,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效若桴鼓,为何佴女士的效果就不快,或者说不太巩固呢?

东方逸雪也略显焦躁之色,心想,以前遇到的类似患者,用这种方法,每每得心应手,怎么这一个病人效果就不怎么理想了呢?

经过一番思索,东方逸雪有了答案,原来他想到了《内经》有云:少火生气。而且经反复思量,对于这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附子用量较大,虽可收一时之功,但久服则其效反差,正所谓“壮火食气”也。不若小量服用,当收“少火生气”之功,于是改用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交泰丸加减,并将附子的用量减为3克。

炮附子3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肉桂1.5克(后) 桂枝6克炙黄芪30克 酸枣仁12克 生芡实30克 补骨脂12克

金樱子15克 黄连3克 炙甘草3克

九诊时,夏觉新发现,在改予小量附子的真武汤加减后,患者现不咳,无痰,气喘减轻,浮肿不显。

后守此方,有时略作增减,同时配合服用三七粉与河车粉,每日两次,每次各服0.5克。经如此调整后,佴女士的病情一直较为稳定。

从这一例的前后诊治,夏觉新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自他跟随东方逸雪抄方起,就发现老师颇喜应用附子这味大辛大热药,即使在气温较高、病人体温较高时,东方老师有时也会应用附子,而且用量往往较大。甚有用至一两百克者,亦未见不良反应。

不过,一般情况下,东方逸雪会将附子逐渐加量,只有少数患者,会一步到位,用至60克或90克者。这,似乎也成了惯例了。

而在这位佴女士身上,东方逸雪开始用了较大的量,30克!但终因效果不太明显,经过反复思考后,反而将附子用量一下减为3克,这时,效果却十分明显!看来,这里面的道理值得深入研究!

而经过这例诊治后,东方逸雪也不由慨叹: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诚哉斯言!

当然,东方逸雪也跟夏觉新讲了一个故事,就是一代名医李翰卿,曾经会诊一名患者。这名患者患有二尖瓣狭窄,在实施二尖瓣分离术后,不久发生了严重的心力衰竭,虽经抢救脱险,心衰仍不时发生。曾服用某医之生脉饮加味方,然而服药后约20分钟,症状更甚,病情加重,急请李氏会诊。李翰卿即处以小剂真武汤,服药25分钟后,症状即有减轻;1小时后小便排出;是夜可卧,翌晨可以翻身;3天后,竟可下床!而其方中药量均为零点几克!

所以东方逸雪跟夏觉新说,虽然《内经》中有“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之说,但理虽可解,事难查据。惟阅李翰卿氏此会诊案后,方信其论,亦深服李氏之高超胆略!自己之所以在佴女士的治疗中,能及时更弦易辙,也是受了李氏的影响。

经过佴女士这一例实战,夏觉新深感中医之奥妙,至少对于药物的个体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急诊实习期间,夏觉新曾经跟随带教老师,用现代医学的手段抢救过不少心律失常的患者,因此,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夏觉新总认为是现代医学较之传统医学效果更好。在抢救方面,西医有不少急救药,对于某些心律失常,还可以通过介入的手段进行根治。在维持治疗方面,西医也分出很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而中医方面,仅他所知道的,好像也就是什么“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但在临床上也没见谁用这种方法治过。就算是东方逸雪,也没有用过这个方。

但在治疗佴女士的同时,夏觉新遇到了一例心律失常患者,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治疗效果,让夏觉新改变了前面的看法。

这位心律失常患者也是由东方逸雪的一个同事介绍前来的,年已五旬,姓杨。

根据老杨的叙述,夏觉新做了如下的四诊资料整理——

主诉 心慌1~2个月。

病史 既有高血压史。

望诊 形态适中,肤色偏白。

闻诊 语声清晰,然细闻似有断续之感。

问诊 患者近1~2个月来时有心慌,多于上午9:00~10:00发作,静息时即有,活动后更甚,进食时明显。自服“稳心颗粒”,效果一般。无头昏、胸闷。

舌诊 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质淡,苔润。

脉诊 脉滑。但右脉不任重取。

查体 血压130/90 mmHg,听诊:心率76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5~6次/分。

辅助检查 外院查Holter提示:房早220个,有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眉头紧锁,老杨望着东方逸雪,道:“东方医生,您看我吃了几个星期的‘稳心颗粒’,也没有什么效果,是不是就没得治了呀?”

东方逸雪语气坚定地道:“不要这样说,老杨!谁说你的病就没得治了呢?这不是说稳心颗粒效果不好,而是稳心颗粒不适合你的病。因为稳心颗粒是用于气阴双亏型的心律失常患者。”

说着,东方逸雪转头望着夏觉新,道:“现在有一些医生,只知道根据药物的名称来应用,而不去实际追究一下这个药物的成分及适应范围,因此造成不少问题。又比如说胃苏颗粒,也只适用于肝胃气滞型胃胀胃痛等症,并非所有胃病都适合。如果一个学中医的也是这么去用药的话,那中医是早晚要断送在他们手里的!”

东方逸雪的语气有些凝重,夏觉新自然知道老师是对当今医疗界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认同,甚至有些痛恨。而老师虽然自己坚持本着中医的传统来用药,但有时不仅一些同事不理解,甚至一些来开药的患者也不理解,因此,老师也经常会有一些苦闷的。

见不是没有办法,老杨的脸色由阴转晴,问道:“那就请东方医生帮我想想办法吧!”

稍一思索,东方逸雪道:“你的病属于我们中医的心悸范畴,这个没有什么疑问。如果再做进一步的细分,你的症状是安静时就有,活动后更明显,那应该属于心悸中的怔忡。既属怔忡,则病多为虚证。”

“而从舌体胖大、边有齿印来看,亦提示阳气不足;至于质淡,苔润,亦与阳气不足不为矛盾。肤色偏白者,亦多主虚证。这里,小夏医生观察得还是比较仔细的,听出你的语声有时略有断续之感,这就是气虚的表现了。”东方逸雪道。

一番话说得老杨连连点头,道:“是啊,我有时会感到自己有气无力,可能就是气虚的症状吧?”

“是的。”

这时,夏觉新突然发话了:“老师,患者的脉滑该如何理解?是不是主痰湿呢?”

摇了摇头,东方逸雪道:“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但在这里,滑脉并非主痰湿,因与症状不符,所以我们要舍脉从症。而且从右脉不任重取来看,脉象里还是有气虚的成分在的。所以,总的来看,老杨的病应该由于阳气不足,心力不济引起。而稳心颗粒属于益气养阴,故其效不显。当议温阳益气,补肾养心法,拟右归丸、桂甘龙牡汤间出入为治。”

说着,东方逸雪提笔写了如下处方——

炙甘草15克 桂枝6克 炙黄芪30克 党参10克 茯苓10克生地黄15克 山茱萸15克 制附片3克 菟丝子15克

补骨脂15克 杜仲15克 五味子10克 桑寄生30克

生牡蛎30克 丹参15克

开完药方,东方逸雪又嘱老杨最好戒烟、少盐。让他先服七剂试试看。

隔了一周,老杨准时前来。但脸色是喜忧参半,道:“东方医生,我药吃完了。你再帮我看看吧!”

东方逸雪不慌不忙地说:“那吃完药后到底如何呢?”

老杨道:“现在心慌是比以前好一些,只是大便有些稀,一天两三次,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东方逸雪让夏觉新帮老杨测了血压,是120/80 mmHg。

然后,东方逸雪又问了问老杨,这一个礼拜没有吃什么不干净的食物,而且服药后并没有腹部疼痛,精神也不错,心下明白了原因。就告诉老杨:“没有关系的,这是服药以后,体内的寒气外排的表现。”

眼睛瞪得大大的,老杨心下不解,问:“寒气外排?什么意思?”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因为你的病情,在中医来说,属于阳气不足,阳虚则阴盛,就会像冬天到了,因为阴寒之气较盛,导致河水结冰。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冰就受热,再化为水。你吃了药后,体内阳气得到补充,相当于把体内的‘冬天’环境人为地变为‘春天’,自然就冰化为水,出现大便变稀了。在其他一些人,也可能表现为呕吐清涎、鼻流清涕等。因此,你不用紧张。”

见东方逸雪如此解释,老杨虽然还不是十分明白,但也总算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不再害怕。

夏觉新在一旁又发问了:“老师,您说的寒化为水,这个我能理解。但对于您判杨师傅的病是阳气不足,我还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比如阳虚,一般会有怕冷的表现,但他没有呀!”

“小夏,谁告诉你阳虚就一定会有怕冷表现的呢?阳虚的表现是很多很多的,既有常规表现,也有比较隐蔽的表现,但在一个具体的病人身上,并非所有的症状都需要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医生去抽丝剥茧,去仔细地发现啊!”东方逸雪语重心长地说。

夏觉新不由脸上一红,暗道惭愧!

东方逸雪让夏觉新在初诊方的基础之上,将党参、茯苓均加至15克,制附片加至6克,再进七剂。

又隔一周,老杨来告,药后心慌又减,大便日2行,渐成形。脉缓滑。

又服两周后告知,症状继续减轻,下肢亦不若早先之凉,已开始转温。东方逸雪嘱继续守方,接着服了四周后,患者症状继续改善,可以耐受一般的家务,爬3~4层的楼亦无明显不适,东方逸雪嘱改隔日一剂继续巩固。

对于老杨的病,后来东方逸雪曾经跟夏觉新讲,老杨的病情虽然并不复杂,但在辨证时,还是要仔细思量的。因为以前曾经治过不少类似病例,故在分析病机时,也有不少经验在里面,因此能够舍脉从症,进行诊治。

东方逸雪又说,对于这类病人,改善症状其实比较简单,但要想将心电图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的异常表现进行改善,甚至恢复正常,就不是太容易的了,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准备适当的时候,再配合中药粉剂或丸剂、膏方之类的剂型,进行调治,云云。

由此,夏觉新对于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树立起了信心。

第十五章脾

习惯性便秘  泻下通便均不应

审证为求因  参苓白术效堪佳

——便秘(习惯性便秘)、

嘈杂(胃溃疡)

最近一段时间,这东十五病区三个治疗组中,有两个治疗组的主治医生不在,一个是因家中有事,请了事假回去了,另外一个外出做短期的学习。大内科临时将东方逸雪借调,每天上午到病区查房。

这一日早上夏觉新跟着东方逸雪来到东十五病区,进行早查房。

跟着东方老师查了几日房,夏觉新发现这几日新病人不是太多,基本上都是老病号,不过也有不少要在近期出院。

今天还是按例巡视一遍,不过在查到7床患者时,老太太突然想起来,说她这一两个星期来解大便都比较困难,但前几天都是跟护士要一些通便药,本指望就能解决问题,但现在看也没有什么效果,就请东方逸雪帮忙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仔细问了问情况,东方逸雪建议老太太加用中药治疗。

老太太倒也爽快,道:“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医生,只要帮我解决这个大便问题,我就谢天谢地了!”

东方逸雪查房后,开完医嘱,就开始与夏觉新,还有两个刚到病区的实习生一起分析病情,告诉他们中医是这样治病的——

首先,罗列中医四诊内容:

望诊 形体肥胖。

问诊 纳差,痰多色白,大便不畅,数日一行。

舌诊 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腻。

脉诊 脉滑。

然后,根据中医基本理论,东方逸雪逐条分析如下:

形体肥胖——肥人多痰湿,多气虚。

纳差——脾虚失运。

痰多色白——此有形之痰,属痰浊蕴肺。

大便不畅,数日一行——脾虚湿阻,气机被遏,腑气不降。

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腻——气虚湿阻。

脉滑——滑主痰湿。

看着东方逸雪做的以上分析,夏觉新心中自是明亮,除了对于将大便不畅辨为“脾虚湿阻,气机被遏,腑气不降”外,其他并无疑问。

但另外两个实习生,因为前面在其他科室接触的更多是现代医学,像这样详细讲解中医治疗的,竟然没有!他们虽然读了四年的书,但对于中医到底是如何看病的,实在是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因此,这会儿听得很是入神。

做完以上分析后,接着,东方逸雪将以上分析进行总结,道:“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该患者的病机为脾虚湿阻,痰浊蕴肺。中医是理、法、方、药一体的,既然病机有了,那么,治疗大法也有了,就是健脾化湿、宣肺化痰。其中,健脾化湿是针对脾虚湿阻而来的,宣肺化痰则是针对痰浊蕴肺而言。”

“然后就是选方用药,根据健脾化湿、宣肺化痰的治法,我们可以选多个方子进行加减,这就要看各人的用方习惯了。在这里,我选的是常用的参苓白术散,因其人曾有胁痛,再参入四逆散之意,以柴胡入肝经引药至胁,白芍合甘草缓急止痛。”东方逸雪道。

这时其中一个姓王的实习生就问:“东方老师,参苓白术散在方剂书中不是用来治疗腹泻的吗?这个病人是大便不畅,怎么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呢?为什么不用大黄一类的通便泻下药呢?”

东方逸雪笑而不答,转头对夏觉新说道:“小夏,你也是这么想吗?”

夏觉新愣了一下,随即虚晃一枪,道:“我们上课时确实是这么讲的,老师说参苓白术散有健脾化湿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脾虚湿盛的泄泻。不过,现在老师用来治疗便秘,我想应该是异病同治吧!”

东方逸雪缓缓说道:“小王的问题问得好!这里就是中医看病与西医的区别了,西医只能是腹泻了,用止泻药,止泻药是不可以用于便秘的;而便秘了,就用通便或泻下药,这类药也是不可以用于腹泻的。而中医看病,不管你是腹泻也好,便秘也好,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关键要看内在的病机是什么,就是古人讲的‘审证求因’,也是我们常常挂在口头上的‘辨证论治’,如果它们的内在病机一样,那么治疗方法也就一样,也就是夏觉新刚才所讲的‘异病同治’。”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继续道:“比如脾虚湿阻了,既可以因湿阻气机,腑气不降,加之脾虚推动无力,而致大便不畅;也可以因为湿性下趋,加之脾虚不能升清,反而下陷,而导致腹泻。在7床患者身上,就属于前一种情况。如果我们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患者服用后应该会有效果。”

一番话,说得夏觉新与小王是连连点头称是。

另一个李姓实习生又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东方老师,为什么同一种病机,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出现相反的症状呢?”

呵呵一笑,东方逸雪道:“小李的这个问题有一点点雷人。笼统地来讲,这是因为各人体质有别的缘故。如果说得详细一点,我的理解是,可能与不同病人的身体趋向性不同有关。”

抓了抓头,夏觉新重复了一句:“趋向性不同?”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是的。假设说患者甲,平时的肠道运动比较缓慢,那么,他一旦出现脾虚湿阻的病机后,就容易趋向于湿阻气滞及脾虚大肠传导无力,进而出现便秘;而患者乙,他平时的肠道运动比较快,那么,他一旦出现了脾虚湿阻的病机后,就更容易趋向于脾虚生湿后,因湿性下趋,脾不升清,反而下陷,导致腹泻的发生。但不管是趋向便秘,还是趋向腹泻,只要根本的原因是脾虚湿阻,我们就可以统一用健脾化湿的方法进行治疗,只要截断了脾虚湿阻这个病理机转,那么,不管是便秘还是腹泻,失去了原始的助力,自然就无法产生,这时,也就是疾病好转,以至痊愈的过程了。”

夏觉新与小李连连点头。

到了次日查房时,7床患者显得很开心,对着东方逸雪是连声称谢,说:“我胃口也开了,大便也通了!”

其实患者也才吃了一剂药。

随后数日,患者的胃口越来越好,而解大便时再也不需有什么麻仁丸或开塞露了。

夏觉新跟着东方逸雪抄方,早已见到不少堪称神奇效果的病例。因此,当7床患者次日便通时并不惊奇,只是对异病同治的道理领会更深了一些。

但小王与小李两个实习生却是十分惊奇,都说:原来以为中医效果都很慢,现在看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慢!

夏觉新闻言,告诉他们:“对于我们医生,尤其是刚接触临床的医生来说,上级医师是我们的老师,书本是我们的老师,许许多多像7床这样的患者也是很好的老师!而这样的‘老师’给我们上的课,也是最生动的课!”

一旁的东方逸雪听到夏觉新这么说,心里也是十分高兴。于是又跟他们三人讲了一下在中医体系里类似的例子。

“比如说,肾气虚既可致尿频,也可致癃闭。因肾气不足,则关门不利,无力约束小便,故而出现尿频的症状;而若肾气不足,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则排尿无力,可见小便量少,甚至出现癃闭的表现。另外,像一般人认为黄芪可以升压,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不宜用黄芪。但这只是药理上的经验。在具体的人体身上,如果血压低与血压高都是由于气虚所引起的,那么都可以用黄芪通过补气的功效而达到升压与降压的效果……”

不说这小王与小李听得是颇有会心,单表这一日,夏觉新跟着东方逸雪查过房后,又来到门诊,遇上了一个病人。

病人姓许,年近六旬,进门后,还未坐定,就喘着气说:“哎呀!医生!我这个胃可难受了!医生,你得帮我好好看看啊!”

摆摆手,示意他坐下休息一会,待他气息平定后,东方逸雪道:“你先别急,我让小夏医生先帮你看一看。”

夏觉新开始逐一发问:“您胃到底是怎么不舒服?有多长时间了?什么情况下能好一些?有没有其他不舒服表现?比如吃饭怎么样啊?睡眠又如何呢?有没有吸烟与喝酒的习惯呢?……”

老许也挺配合,一一如实回答。

不一会儿,夏觉新问诊完毕,书写如次——

主诉 胃脘嘈杂一年余,再发十余天。

病史 患者性素急躁,长期吸烟饮酒。一年余来,胃脘嘈杂间断发作,近十余天来再次发作。刻下:纳谷尚可,胃脘嘈杂不适,进食后嘈杂可缓解2~3小时。无烧灼感,不反酸,无口干口苦。胃脘喜温喜按,大便调,每受凉易腹痛、解大便,小便淡黄,无灼热。夜寐尚安。

接着,夏觉新又仔细为老许把了把脉,并望了望舌苔,并记录下来:舌体稍胖,质红,苔腻罩黄,脉缓。

东方逸雪在一旁看得分明,但笑而不语。

接下来,夏觉新又让老许脱下鞋,躺到检查床上,解开皮带,两腿屈起。夏觉新按照东方逸雪所教的方法,帮老许做了腹部的检查,发现触诊时,老许并无腹痛,亦未发现有包块等异常。

然后,夏觉新考虑了一会儿,给老许的病情做了如下分析——

问诊 患者性素急躁,易致肝气郁结,久而化火;长期吸烟则烟气熏蒸,津凝为痰;长期饮酒,则易生湿热。胃脘嘈杂不适,多由胃中有热而致;进食后嘈杂可缓解2~3小时,此属脾胃不足之象。胃脘喜温喜按者,则中焦虚寒可知,每受凉易腹痛、解大便,亦是中焦有寒也。

舌诊 舌体稍胖,可证脾胃不足;质红,苔黄腻,是兼湿热之象。

脉诊 脉缓,当属脾胃不足也。

根据以上分析,夏觉新做了这样的归纳:四诊合参,应属长期烟酒,不谙摄生,戕伤脾胃,以致气虚生寒,加以湿热内生,肝胃不和,而生嘈杂。总属中焦虚寒,肝胃郁热,法当温中散寒,疏肝清胃。方选良附丸加味。

接着,夏觉新开了如下之方:

试诊

高良姜10克 制香附10克 党参10克 白术15克 黄连5克蒲公英20克 小茴香10克 煅乌贼骨30克

好不容易辨证完毕,也开了处方,夏觉新将试诊单递给东方逸雪,虽然眼中满是期待的神情,但也忙得是面部微汗,不知是紧张,还是忙碌所致?

一旁的老许也是带着探询的目光,望着东方逸雪。

东方逸雪仔细地看了看试诊单,一边看,一边点头。

不一会儿,东方逸雪抬起头来,道:“嗯,总体辨证分析及选方用药还是前后符合,贯通一气的。只是有一点,你写的是中医的病案,但‘反酸’一词,却是西医的说法,中医对此称作‘泛酸’,最好改一下,否则一会儿是中医的术语,一会儿是西医的术语,就像讲着中文,却又夹上几句外文,让人感觉有点怪怪的。你说呢?”

闻言,夏觉新不由吐了吐舌头。

笑了笑,东方逸雪又道:“许师傅,让我再来号一下脉看看。”

说着,东方逸雪又帮老许把过了脉,就拿起笔,在夏觉新的脉象后加了几个字,与脉象合起来就是:脉缓,然切之欠力。

夏觉新也再次把了把脉,并没有感到老师所写的“欠力”是什么,不由暗暗着急,这时东方逸雪道:“这个还是要多体会才行,脉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时间去积累、体会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像练太极拳那样,在进行脉诊之前,先调好身体的姿势,再调好呼吸,然后去静心体会脉象。”

“调身、调息与调心?”夏觉新没有听说过脉诊时还要做这些准备。

“是的!”东方逸雪肯定地说:“首先,坐姿要端正,身体要放松,如此,医者精、气、神就容易集中;其次,要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呼吸平稳;最后,也就是静心。其实,通过前面的调身与调息,也就是为了最后一步——调心。而调好了身体姿势与保持了平稳的呼吸之后,自然有利于心态的放松与宁静。医者的心静下来之后,手指上触觉的灵敏度也会增加,就更容易体会患者的脉象了。”

夏觉新按照老师的要求,再次体会了老许的脉象,好像感觉到了一点点什么。

见夏觉新认真体会,东方逸雪十分高兴,又教了他一招:“你将坐姿调好后,可以先深吸一口气,这时你的身体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接着再缓缓地吐气,然后你就会感到身体慢慢地放松下来了,心也慢慢地静下来了,好了,不用再试了!小夏,这个方法你有空再多做做吧!我们还是先帮许师傅看病吧。”

患者老许见他们师生二人语气温和,态度亲切,不由道:“没事,没事!你们慢慢帮我的病情好好研究一下,我不着急!”

闻言,夏觉新向老许笑了笑,表示感谢。

这时东方逸雪问:“小夏,你说许师傅的病有寒有热,那寒是谁寒,热是谁热?”

“寒是中焦,热是肝胃呀!”夏觉新认为老师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又问:“中焦包括脾脏与胃腑呀,那这个寒,到底是脾脏寒,还是胃腑寒啊?又或者是两者都寒?”

见老师又将一军,夏觉新有些招架不过来了,想了想,还是败下阵来:“这个嘛,这我可不知道。”

看了一下时间,东方逸雪赶紧道:“算了,这个问题咱们有时间再讨论吧!时间不早了,我还是先把许师傅的药方给开出来吧!”

说着,东方逸雪提笔就要在夏觉新的试诊单上修改。

这时,老许不太愿意了,道:“东方医生,你别急啊!我又没什么大事,你就说说这个什么寒啊,热啊的吧!我倒也想听听呢!之前看病的医生还没这么仔细地讲过我的病呢!要不三句话不到,就帮我开好了药;要么就是不太耐烦地说,你先查查胃镜吧。”

闻言,东方逸雪笑着道:“许师傅,您别说,您这毛病,还真得查一下胃镜呢!”

听罢,患者老许连连摆手,道:“不查不查!我不查胃镜!如果一定要查,最多我就做一个钡餐吧!”

见状,东方逸雪也就不再勉强,就让夏觉新开了张上消化道钡餐的申请单,再接着说道:“从脏腑角度来看,脾属脏,为阴,而胃属腑,为阳,根据同气相求的理论来说,脾为阴脏,多感应寒证,胃为阳腑,多罹患热疾;而从三阴三阳来看,脾为太阴湿土,多生虚寒之疾,胃属阳明燥金,每有实热之患。那么,再结合许师傅的症状来看,嘈杂为胃热,胃脘喜温属脾寒。”

这一席分析说得夏觉新是暗暗称是。

东方逸雪又道:“不过你总的分析还是不错的,根据前面的分析,你用良附丸加味,也是可以的。但这几味药可以调整一下。”

说着,东方逸雪又拿起红笔,将处方中的白术改为白及,黄连5克改为仙鹤草15克,煅乌贼骨用量减半。

夏觉新连忙请教其中缘由,东方逸雪道:“你开的药方也没有大的问题,只是患者脾虽有寒,而肝胃郁热,用白术嫌其过燥,改为白及,这味药黏性较大,颇有修补胃黏膜之功。用黄连者,虑其过于苦寒,改为仙鹤草者,并非用它的收敛止血的功效,而是以其性凉可清热,另外,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正言其补益之功,在这里,合党参,正可成为平补之剂,于寒热错杂者,有左右逢源之功。将煅乌贼骨用量减半的原因嘛,虑其收敛太过,不利郁热之除也。”

说毕,让夏觉新抄了方,东方逸雪签字盖单后,交给了老许。

话说这光阴迅速,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

老许前来复诊,告知服药后,稍稍有些效果,但维持时间不长。

东方逸雪看了钡餐报告,提示胃体小弯侧溃疡,食管、十二指肠未见器质性病变。遂重新把过脉象,发现患者之脉是,右滑,左关独滑,左侧寸、尺均弱。再望了望舌,仍胖,不过黄腻苔已消,转为薄腻苔,舌面有津。

东方逸雪重新分析,认为症状稍有好转,黄腻苔也转为薄腻苔,当然都是好的现象。但一来效果不能持久,二来脉象以左关独滑,左关候肝,当主肝旺。左侧寸、尺均弱,则属心肾不足。再结合原来情况,东方逸雪重判此病为寒热夹杂,虚实兼有,肝胃郁热,心肾火衰,不能暖土。

夏觉新一看,不由傻了眼:这么复杂呀!那该如何选方用药呢?

东方逸雪倒是不慌不忙,道:“治疗胃病中,虚实寒热兼有者,半夏泻心汤是个很好的方子,可以温清并进,寒温同用,正可取其辛开若降之功,以升脾阳、降胃热。另取黄芪建中汤合用,正可培土植木,方中黄芪虽是补脾益气,其实大补心肾、补火暖土才是其不二之功!白芍正可柔肝,蒲公英正可清肝胃郁热,又不伤脾胃。”

说完,东方逸雪整方如下——

半夏10克 干姜10克 高良姜10克 黄连3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 生黄芪15克 生白芍15克 桂枝6克 蒲公英30克白及15克 甘草6克

七剂

又隔一周,老许并未前来,这让夏觉新很是怀疑,到底是好了不来了呢,还是没有效果,又到它处去看了?

东方逸雪倒不露声色,看不出有什么想法。

这门诊的工作也不能因为一个病人没有及时复诊而停下吧,于是东方逸雪与夏觉新两人,仍然照旧运转着。

终于,隔了较长一段时间,有一天老许的爱人带了她一个朋友前来求诊。

夏觉新不免问到老许服药后到底咋样了?

老许的爱人说:“老许在换了药方后病情已经痊愈,到现在病情都一直稳定着呢!只是他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前来。今天让我顺便讲一声,说是谢谢你们了!”

夏觉新暗想,总算是大圆满的结局!不过他对老师采取寒温同用的半夏泻心汤与补虚建中的黄芪建中汤合用,却是感到好奇,不免又花了工夫细细钻研一番,这是后话,表过不题。

第十六章肺

咳嗽非尽肺 五脏六腑皆致咳

每咳即晕厥 肾水虚寒才是因

——咳嗽(咳嗽性晕厥)

自从那次实习之前搞了一次与红花新村的义诊活动后,因为实习事忙,夏觉新他们就一直没法抽出时间继续搞这样的活动了。

眼看国庆将近,与红花新村相邻的小区,和平新村居委会想搞一个活动,一来迎接国庆,二来想针对社区老年人比较多的特点,搞一次健康讲座,以增强大家的保健意识,并学习一些“正版”的防病治病常识。

居委会派人找到了小张,小张正准备这个周末与女友去爬山,见来了任务,遂赶紧向女友说明原因,表示下次加倍补回,女友才饶了他这一回。

因为这样,很多时间没有碰面的三个死党,又凑到了一起,商量如何组织这一次的社区讲座。

窗外飘着零星的小雨,虽然风力也不是很大,但仍令人感到阵阵的寒意。

不过在南方中医药大学的科协办公室内,灯光明亮,夏觉新、小张与皇甫三人,正热烈地讨论着讲座的事。

“老大,你说这次讲座怎么组织呢?”

“咱们先听听皇甫有什么高见吧!”

“我倒是跟孔主任讲过这件事。他开始是举双手赞同,但一听时间是这个周六,就显得很无奈地说,没有空。因为这个周六,孔主任要外出讲学,还要参加几个会诊。”

“怎么他总是这么不巧呢!”

“小张,可别这么说,我们那一次下乡义诊,孔主任可是去了的。”

“夏会长讲得没错。只是到了孔主任这个境界,事情就确实多了起来,我跟他抄方时,时常有几天他不在。”

“皇甫你当然要帮他们讲话了!一个是你的老师,一个是你的那个什么——哎哟!干什么嘛!又打我的头!我可怜的头啊!”

原来,小张的头又给夏觉新轻轻地敲了一下。

“好了,好了!你们俩就别闹了,行不行?要不这样,我看还是请东方老师主持这次讲座吧!”皇甫最后发话了。

“行,那就这样吧。请东方老师的事,就交给我吧!”夏觉新倒也自觉。

……

周六,和平新村居委会活动室。

因为准备得比较充分,而且和平新村有不少老年人都在东方逸雪那里看过病,所以今天到场的人是特别得多,活动室的坐椅早就不够用了,不少人就自己带了凳子来。夏觉新、皇甫以及小张,也是跑前跑后的忙着,与居委会的几个人一起维持会场的秩序。

东方逸雪在讲台上,娓娓而谈,各种保健品的利弊,各种流行的保健方法的优劣、适应人群以及老年人常见疾病的保养、注意事项……是一一道来,因为语言生动,讲的又是老年人最切身需要的知识,所以听得台下的听众是不时的鼓掌,气氛十分热烈。

见效果不错,居委会负责此次讲座的两个主任是喜上眉梢,十分开心。他们自上任以来,也搞了不少活动,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反响并不热烈。两人悄悄商议,看来以后还要不定期的举行类似活动,既实用,效果又好。

正在东方逸雪讲到了老年人的睡眠问题的时候,却听到下面人群中有人一阵剧烈地咳嗽,这倒也没有什么,毕竟来的都是中老年人,谁还没有一点小病小痛的呢?但随即又听到“”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倒了下来。

东方逸雪正惊异间,会场中一阵骚动,就听得有人喊:“快来人!快来人!老王晕倒了!”

只见会场的东北角乱成一团,东方逸雪正待拔步前去,却见到先前站在东北角的夏觉新,几个箭步赶过去,拨开人群,一看,原来有个老大爷斜躺在地上,面色苍白,不省人事。

夏觉新赶紧蹲下身来,仔细查看了一下,只见其他人口中的“老王”是双目紧闭,但无口角歪斜及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等现象,也没有大小便失禁。

这时皇甫与小张也来了,他们主动配合赶来的居委会的刘主任与顾主任,把围观的人群进行疏散,以利空气的流通及夏觉新的施救工作。

尤其是小张,他对夏觉新的急救反应能力是十分认同的,这倒不是因为他到急诊实习期间,听到急诊科的医生与护士对夏觉新的赞扬,而是因为他与夏觉新关系之铁,实是另有缘由。

在大二时,有一次上体育课,时值盛夏,正是那种“赤热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盛暑天气。在跑步时小张突然晕倒,这时其他同学都慌了,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只有夏觉新不慌不忙,立即吩咐其他同学一起帮忙,将小张搀扶到树荫底下,然后以手掐人中穴,小张才慢慢苏醒过来,自此以后,夏觉新就成了小张眼中的偶像,关系也是越来越铁了。

话休饶舌,且说夏觉新迅速地看了一下王大爷的瞳孔,并不散大,呼吸还算平稳,肢体也是柔软的,只是似乎喉间有些轻度的痰鸣声。于是他当机立断,将王大爷身体摆正,顺手拿了身旁一个小板凳,将王大爷的两脚搁在小板凳上。接着将王大爷的领口解开两个纽扣,再把头部稍稍侧向一边,随即用右手的大拇指尖,在王大爷的“人中”穴上用力掐按。不一会儿,只见王大爷头部动了一下,喉咙里一阵“咕噜”的声音,这时夏觉新赶紧将王大爷的身体侧翻过来,帮他以空心掌从下向上,有节奏地拍背,拍了几下,王大爷紧闭的嘴巴一张,吐出一口痰来,立时脸色也红润了,眼睛也睁开了。

这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然后就立时响起了一片掌声。站在一旁静静观看的东方逸雪也是鼓掌不已,为夏觉新的迅速应变及急救能力而暗暗赞许。

居委会的刘、顾两位主任则是面面相觑,各自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暗道:“哎!总算有惊无险!真是名师出高徒呀!要不是这位小夏医生反应得快,如果搞一个讲座,还闹出条人命的话,咱们岂非弄巧成拙!”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王大爷有一个孙子,排行老二,叫做王二强,人称“二郎神”。曾经在武校学过一阵拳脚,也颇有一身蛮力,寻常六七个人近不了身。但此人不学好,平时整个一泼皮无赖,经常在小区闹事,令居委会颇为头疼。也报过多次警,但二郎神一见到警察,就立时换了另一副模样,不仅道歉认错,而且保证下次不再犯事,加上他一不动刀,二不打砸抢,也就是俗称的“活闹鬼”一个,因此,警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付他。

因此,居委会的两位主任担心的是,万一王大爷有个三长两短,传出去是在居委会举办的讲座中出了问题,他闹将起来,就是保安,甚至警察,又能耐他何?真要将居委会的牌子搞砸了呢!此时见夏觉新身手敏捷,迅速摆平此事,心中连叹:嗨,真是万幸,万幸啊!

不说居委会两位主任如何感慨万分,且道这时夏觉新让小张过来帮忙,将王大爷慢慢扶起,坐到椅子上。

王大爷双手抱拳,向大家连连作揖,道:“谢谢!谢谢!”

有人指着夏觉新,对王大爷说,是这个小伙子刚才对他施以急救。王大爷这才看到面前这个体形虽然较瘦,却显得十分精神的年轻人,不由对他竖起大拇指,道:“好!好!多谢你,年轻人!”

见王大爷终于脱离危险,东方逸雪这才发话:“王大爷,您是不是经常出现今天这种症状啊?”

闻言一看,原来是今天的讲座主讲人东方医生来看他了,王大爷也就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病情讲了一下。

原来王大爷最近一个多月来咳嗽不止,每天总会在一两次咳嗽后出现晕厥现象,往往要半小时左右才能自行苏醒。而近十天以来,每天晕厥次数更是多达七八次,因为家贫,故一直没有到医院就诊。今天听说有讲座,遂勉力前来,想顺便问一下东方逸雪,他的病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因为讲座已经进行了一大半,东方逸雪在大概了解了王大爷的病情后,又继续将剩下的部分讲完。

讲座结束后,东方逸雪建议王大爷到附院做一下检查,居委会的两位主任为免二郎神闹事,也是一力攒促,说由他们居委会出资帮王大爷好好查一查。

于是一行人将王大爷带到附院做了几项检查,结果显示,除了“支气管炎”外,并无什么大的问题。

居委会的刘主任与顾主任,此时心中的那块大石头,这才真正落了地。

接着夏觉新将王大爷的病情资料做了一下整理——

王某 男,70岁。

主诉 咳嗽1月余。

望诊 形体瘦长,面色黧黑。

闻诊 咳嗽阵作,咳甚则喘。

问诊 患者近一个多月来咳嗽阵作,痰液稀白,咽痒则咳,伴有气喘。每日有一两次咳嗽后出现短暂晕厥,持续时间半小时以内。近十天来每日晕厥达7~8次,无二便失禁及肢体抽搐等现象。

舌诊 舌边齿印,苔薄白而润。

脉诊 脉弦滑,但沉取不应。

查体 血压100/60 mmHg,听诊两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性音,心率84次/分,神经系统无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 头颅CT:未见异常。胸部正侧位片:支气管炎。血常规:WBC 5.8×109/L,N 64.1%,L 30.8%,M 5.1%。末梢随机血糖6.1 mmol/L。

不过,在进行病机分析时,夏觉新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分析。

看着夏觉新苦着个脸,东方逸雪心知肚明,也不责怪他,毕竟是夏觉新做的急救,否则这个讲座前面讲得再好,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讲座呢!

前面做讲座时,东方逸雪是滔滔不绝,但水并没喝多少,这会儿方觉得真有些口干了,遂喝了两口茶,道:“小夏,你这个主诉,少了一个关键的症状,就是‘晕厥’!如果不把晕厥放进主诉,别人看到这个主诉,还以为是一般的咳嗽呢!”

闻言点点头,夏觉新问:“老师,我知道了!可是,咳嗽怎么会引起晕厥呢?这个原因我却没想清楚。”

只听东方逸雪缓缓道来:“其实这在临床上称为‘咳嗽性晕厥’。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咳嗽过于剧烈而引起的晕厥现象。王大爷的发病情况正好与此吻合,再加上经过辅助检查,他除了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外,脑部并无器质性病变,因此,我们对王大爷的现代医学的诊断,就是‘咳嗽性晕厥’。不过在临床上,咳嗽性晕厥并不多见,且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常常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史。经常由于合并感染而急性发作,诱发剧烈地咳嗽,而且痰液往往较为黏稠。有些患者可在咳嗽之后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先兆症状。不过王大爷每次发病时并没有这样的先兆表现。如果以上先兆症状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随后就有可能出现意识短暂丧失,突发晕厥而跌倒在地。患者晕厥倒地后大约数分钟后可自行恢复意识,发作过后多无不适。一旦出现首次晕厥,以后还有可能再次发作。这一点,王大爷的病史也是吻合的,不过像王大爷这样,每次发作晕厥时间达到半小时左右的,确实比较少见。”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至于咳嗽引起晕厥的原因嘛,目前公认的是,因为咳嗽引起胸腔内压力升高,使得静脉回流不畅,心排血量下降,从而导致脑部一时供血不足,出现晕厥。从今天的现场急救来说,小夏,你做得很好!像摆好正确的体位,以防痰液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就特别重要!另外,在施以急救后,王大爷出现排痰反射,你能及时帮助拍背,以使痰液顺利排出,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时,一旁的王大爷插话了:“是啊,以往发作,即使没有人帮忙,约半个小时左右,我也能慢慢醒来,但醒来后,感觉整个人啊,累得不得了!不过,今天,经过小夏医生的抢救,我醒得也快,而且醒来后,不像以前那样十分累。真是谢谢东方医生教了这么优秀的学生啊!”

这一次得到患者如此真诚的赞扬,夏觉新心里感觉比得到老师的表扬还要高兴,但当着居委会两位主任的面,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脸上也稍红了一红,道:“哪里啊,大爷是过奖了!东方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学过的知识,有机会就要及时运用,这样才能加深印象呢!我做得还不够呢!”

王大爷又问:“东方医生,我这个病要不要紧?会不会出现什么危险?我平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没有关系,王大爷!您这个病,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后遗症。主要担心的就是,一旦在环境不好的地方发病,就容易造成一定的危险。比如说,在十字路口突然晕厥,就容易碰上来往的车辆;如果晕倒时,头部正好碰上了路边的尖锐的石头等,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不过不要怕,我会帮你开几付中药,估计经过几次治疗后,你的病会发作减少、减轻,甚至有痊愈的可能呢!”

闻听自己的病有治愈的可能,王大爷不禁惊喜交加,连忙道:“东方医生,那你就帮我治治吧!我以前是因为经济困难,所以不想来看。儿子与媳妇常年在外打工,我也不想麻烦他们,身边只有一个孙子王二强,我也知道——”

说着,王大爷转向居委会的两位主任,接着道:“这个不成器的家伙,不仅帮不上什么忙,还整天给你们增添麻烦,真是过意不去!我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讲的话他也听不进去!哎——”

看着王大爷一脸羞愧,居委会的顾主任连忙道:“不要紧,王大爷!我们会帮您申请,从居委会的医疗救助资金内拿出一部分,来帮您把这个病看好,您就不用担心了!”

“谢谢,谢谢了!你们都是大好人哪!”说着,王大爷两行浊泪沿着苍老的面颊流了下来。

轻轻摆了摆手,东方逸雪示意大家安静,道:“好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从中医角度究竟应如何看待王大爷的病情呢?”

“首先,从诊断上看,患者以‘咳嗽伴晕厥’为主症,因此,本病属于中医的‘咳嗽’与‘昏厥’范畴。那么问题的焦点就是,我们是把‘咳嗽’与‘昏厥’作为两个病来分析,还是可以放在一起分析呢?我的意见是,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即使是从西医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咳嗽性晕厥’,晕厥是因剧烈咳嗽而引起的,有其特殊性。而且从中医本身来说,一般来讲,咳嗽是肺系的一个症状;昏厥与脑相关,但脑为奇恒之腑,脑为髓海,而肾主骨生髓,故肾气上通于脑,所以,患者因咳嗽而引起的昏厥,是否与肾相关,或者说,是否可以考虑从肾论治?”

听老师这么一说,夏觉新心中一道灵光闪过,遂道:“老师,您这么分析,我感觉无论是从西医角度,还是从患者的发病特点来看,‘咳嗽’与‘昏厥’不能截然分开,应该合在一起研究。而且从望诊来看,患者面色黧黑,五行中黑色属水,而肾主水,这是否也是一个佐证呢?”

点点头,东方逸雪道:“对!黑为水色,面色黧黑,多数情况下可以提示肾脏出了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其他进一步的佐证?”

“比如说,舌边齿印,苔薄白而润,这一种舌象,我们以前也讲过。既可以看作为气虚湿阻之象,如果结合火神派的鼻祖郑钦安先生的观点,还可以认作阳虚饮停之征。那么这个气虚或者阳虚,应该定位在哪个脏腑呢?”东方逸雪道。

想了想,夏觉新道:“阳气皆有温煦的作用,因此阳气不足,则易生内寒。《内经》中有‘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的论述,而从王大爷的痰液性状来看,其痰稀白,正与此吻合,因此,我想可以将阳气不足定位在肺脏。”

“小夏,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局部,而要进行整体的观察与分析。我们不妨先不下结论,等汇总分析时,再作研究,如何?”

说着,东方逸雪喝了点水,继续他的分析:“患者咳嗽阵作,痰液稀白,如你所说,应有内寒。具体来讲,属于‘寒痰’,或者称作痰饮中的‘饮’,由于痰饮蕴于肺脏,导致肺气不利,故发为咳嗽。患者咳甚则喘,而‘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结合脉象沉取不应,可断为肾之元气不足。故虽气喘为肺气不降引起,而实为肾不纳气所致。另外,你从‘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结合王大爷的痰液性状,推断其性质属寒,这是很对的。而在《内经》同一篇中又有‘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结合其他表现,我们也可推测这个寒的原因还是在肾,如此我们可以得出此寒是由肾阳不足所引起的。”

夏觉新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问:“老师,您以前说过咽痒则咳,属于肝风犯肺,那么这里王大爷也有类似表现,是否也用肝风犯肺来解释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小夏,中医里,既有定法,也有活法,分析问题一定要整体来看。其实这里的咽痒则咳中的‘咽痒’,不是肝风犯肺所致,它的发生,也有标本两方面的因素。”

“咽痒有标本两方面的因素?这个说法到挺新鲜的!”夏觉新感到十分惊奇。

“是啊。从本上来讲,《内经》里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说。世人多以为属心者,缘由心火旺盛所致也。确实,临床所见疮疡肿痛与多数的皮肤瘙痒之疾,都可以用心火旺盛来解释。但在临床上,还有另一种‘痛痒疮’,也属于心,却是由于心火不足导致的。”

“心火不足也可以导致‘痛痒疮’吗?”夏觉新问。

肯定地点点头,东方逸雪道:“比如说,我们就先讲这个‘痛’吧。在 《素问·痹论》里提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而刘力红老师也曾经在他所著的《思考中医》里对‘疼痛’一症,从训诂学角度进行过精辟地分析,他说,疼之声符为‘冬’,而冬气为寒;又说,痛之声符为‘甬’,甬为道路之义。两者又都是‘疒’字头,那么,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寒主收引,从而导致道路不通,因此出现疼痛的症状。再回到刚才的话题上,如果心火不足,而我们也说过心为君火,肾藏相火,心之君火实根源于肾中所藏之相火。现在心火不足,其实也就是肾之相火不足了,导致寒邪内生,从而出现疼痛。这样讲,似乎兜了一个大圈子,但里面的道理,小夏,你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夏觉新一边听,一边思考,确实有了一些明悟。

“我们再说这个‘疮’。在外科,除了常见的红肿热痛的疮疡外,还有一种疮疡,没有红肿表现,比如阴疽,就是这样的,而阴疽所用的方子——阳和汤则是以温通活血为主,又哪里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品呢?”东方逸雪道。

“老师,阴疽怎么会属于‘疮’的范畴呢?”

“哦,其实《内经》里的这个‘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中的‘疮’,是外科疮、疡、疔、疽等的一个总称。”

“噢,原来是这样啊。”

“最后,我们再看这个‘痒’字。在郑钦安的《医法圆通》中有关于‘身痒欲死’的分析,并云‘此病急宜大剂回阳收纳为要’。也许这个例子有些偏颇,因为其言为痒之极甚者。不过,我们在星期五看过的一个病号,小夏,你应该还有印象吧?”

闻言,夏觉新道:“对,对!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在文革中受过不公正待遇的钱老,他有头皮痒的表现,因为没有皮疹等表现,结合其他症状,老师定为阳虚阴盛之证,而且给予以温阳为主的药方,吃了几次,症状非旦没有加重,反而症状消失。”

“好,所以这个咽痒呢,我认为它的本就是肾中阳气不足,引起心火不足,心神失主所致。至于标呢,则是由于痰饮贮肺,肺气的运动发生了异常,紊乱的气流形成了‘风’,上击于咽喉,故成咽痒之症。”东方逸雪道。

“至于脉弦滑,在此处主以痰饮,也好理解。那么,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就发现王大爷的病情既有阳气不足这个正虚因素,也有痰饮内生这个邪实因素,脏腑也涉及肺、脑与肾,到底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接着道:“前面我说过,肾气上通于脑。而且,肾中藏先天之元气,又分元阴与元阳,至于脑,虽为奇恒之腑,然李时珍说过‘脑为元神之府’,也说明肾与脑的密切联系。再比如说,核桃,我们中医认为其有补肾之功,而现代医学认为其有补脑之能,从象形角度,核桃肉确实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故可补脑,但其补肾之功也是实实在在的,如此就更说明补肾就是补脑。因此,患者出现晕厥现象,虽属神经系统症状,其实根源仍在于肾,是肾气一时不能上贯于脑所致。”

“所以,总地来说,王大爷的病情是这样的,因为他年事已高,年已七旬嘛,因此考虑为年高命门火衰,水液蒸化无力,导致水饮内停,水气上渍于肺,肺气不利,宣降失常,则有咳嗽、咳痰,痰液稀白之症;而气机吸纳失调,咳嗽较剧时,肺气一时闭郁,清气不升,肾气不能上贯于脑,就导致了教科书上讲的‘阴阳气不相顺接’,从而出现晕厥症状。”

“由此,我们也可以将王大爷的病诊为‘肾咳’。”东方逸雪道。

“肾咳?”

“对呀!其实在《素问·咳论》就有这样的论述:‘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抓了抓头,夏觉新道:“噢,我想起来了!可是,书上明明是说: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可王大爷并没有腰背相引而痛呀!”

呵呵一笑,东方逸雪道:“一则经典主要是提纲契领,而不可能把临床所有的东西都一一描写出来;二则还是那句话,学中医既要讲原则,也要注意理论的灵活运用。”

几句话说得夏觉新脸颊又红了起来。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们赶紧帮王大爷开好药方吧!”

说着,东方逸雪接着前面的分析,提笔写下:治宜温阳益肾,化饮利肺,止咳平喘,方用真武汤加味:

制附片15克 茯苓15克 生白芍15克 桂枝12克 白术12克细辛6克 干姜6克 五味子6克 沉香4克 生姜4片

三剂

王大爷拿着夏觉新抄好的药方,高高兴兴地跟着居委会的两位主任抓药去了。

王大爷走后,夏觉新又请教了一下处方加减之法。

东方逸雪道:“方用真武汤为主,此方实为温阳利水之效方,用治肾阳不足,水饮内停之证,颇为合拍。加桂枝者,合茯苓、白术,有苓桂术甘汤之意,正含‘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义。再加细辛、干姜与五味子者,又寓苓甘五味姜辛汤之意。入沉香者,以其一可下气平喘,二来正好收纳肾气。方虽如此,尚期有效,隔日便知分晓。”

夏觉新听罢,不禁暗赞组方精妙,配伍严谨,且加减中暗含多个经方,看来得好好学习学习。

话休絮繁,按下夏觉新录了王大爷的病案,这几日细细品味不题,且说过了三天,王大爷果然依约前来。

但见他精神较前好得多了,进门就说:“东方医生,小夏医生,两位好!我吃了三付药后,感觉好多了!你们看,我也不喘了,咳嗽现在只是偶尔发作,一声半声的,这也算不上什么了。最令我高兴地是,原来一天要晕过去7~8次,这几天竟然一次也没有晕过!真是谢谢二位了!”

夏觉新心想,看来东方老师倒不仅仅是嘴皮子上的功夫,理论上能够分析得头头是道,这疗效嘛,确实也不错呢!

之所以夏觉新会这么想,倒不是他对东方逸雪的医术有所怀疑,而是这几日他也查了一些资料,看到现代医学对于所谓的“咳嗽性晕厥”的一些论述,确如东方逸雪曾经讲过的一样,但治疗上并无特效的办法。现在老师将每天发生七八次晕厥的患者,以三付药就把晕厥搞定,就这效果,也值得西医学习学习了!

听了王大爷感激的话,东方逸雪笑了笑,又再问了问,确实如他所述,并无其他什么补充的情况,至于脉象,则是缓滑有力。于是提笔写下:效不更方,原方继服三付,以资巩固。

约三个月后,王大爷因右侧腰腹疼痛来诊,经查双肾输尿管彩超:右肾囊肿可能性大(2.2 cm×2.0 cm),尿检则有隐血。东方逸雪问起他咳嗽晕厥情况,云经服六付药后已愈,未再复发。于是给予补肾强腰,化痰软坚,佐以清利止血之品调之。

嗣后,有一次夏觉新碰到和平新村居委会的刘主任,她说到自从王大爷的咳嗽性晕厥经东方逸雪治好以后,奇怪地是,他家的“二郎神”不仅没有找居委会的麻烦,反而送了一面锦旗给居委会,以表感谢云云。

夏觉新听后,一方面为她们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东方逸雪抱不平,为何是老师帮王大爷治好的病,却让居委会享受那一份荣誉?

第十七章肾

肾本水火脏  命门元阳藏其间

火衰水不化   温肾利水乃正治

——水肿(特发性水肿)

石淋(输尿管结石)

口咸(口味异常)

早几日还算得上蓝天白云的天空,今天早上却变成了灰蒙蒙的,原来是下起了大雾。

本来夏觉新还是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准备把太极拳多走几趟,再练练站桩。可在操场上走了两趟拳后,就发现这雾变得越来越浓,本来能见度在百米左右,现在也就仅仅能看见十米左右的地方。

在经过热身与走了两趟拳后,夏觉新身上已经微微出汗了,现在浓浓的乳白色并带点儿灰色的大雾,就像一个无形的大手,把他紧紧地裹在中间,似乎将他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而且那雾中含有的水气,让他身上有一种湿湿的感觉,很不舒服。

不过,也就是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让夏觉新突然体会到了外湿与内湿相合,以及湿重如裹的意思。

雾,是越来越浓了,喘气也有些困难了,夏觉新终于想到了东方逸雪告诫他的话,不要在大雾中锻炼,于是赶紧跑回宿舍,冲了个热水澡,这才如释重负。

因为大雾,市区的交通受到明显的影响,原来一大早就被看病就诊的人挤得水泄不通的附院门诊大厅,也显得空空荡荡的。

到了九点左右,太阳才艰难地从厚厚的云层中钻了出来,但仍然无力驱散这漫天的大雾。

不过,雾,终于变薄了不少。诊室内这才迎来了第一个患者。

在得到东方逸雪的首肯后,夏觉新开始问诊:“这位蒯女士,请问您哪里不舒服呢?”

“我主要是腿有点浮肿,另外还比较怕冷。”蒯女士一边说,一边弯下腰去,将裤脚卷上去,露出小腿来。

夏觉新用示指(食指)轻轻按压了一下,所压之处立时凹陷下去。

“嗯,有中度水肿呢!您这个浮肿有多长时间了?还有其他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另外还做过什么检查吗?”夏觉新问。

“我这腿肿有三四个月了,要说我还有其他什么不适,好像胃口也不怎么好。嗯,检查嘛,我也化验过小便,没有问题。也查过双肾的B超,但也没有什么异常。”蒯女士是有问必答。

接着,夏觉新又问了些其他问题,再看了看舌象,把了把脉,并一一记录在案。

随后,夏觉新将蒯女士的临床资料做了如下整理——

主诉 下肢浮肿3~4个月。

望诊 衣着较多,肤色略白。

问诊 患者3~4个月来下肢浮肿,小便清长,畏寒,纳差不馨。

舌诊 舌紫气,苔白腻。

脉诊 脉细滑。

辅助检查 尿检无异常,B超双肾无异常。

整理完毕,夏觉新于是试着对四诊所得进行分析——

下肢浮肿3~4个月——浮肿多属水湿之邪泛溢于肌肤所致。

衣着较多,肤色略白——衣着较常人为多者,内有寒也;肤色白者,多为阳气不足之人。

患者3~4个月来下肢浮肿,小便清长,畏寒,纳差不馨——下肢浮肿已3~4个月,病程较长,多为内伤之证;小便清长者,肾虚故也;畏寒,更证阳气不足,因阳气失温煦之职也;纳差不馨者,脾胃虚弱,中焦不运也。

舌紫气,苔白腻——舌有紫气,当属寒凝瘀阻;舌苔白腻,则由寒湿内生。

脉细滑——滑脉多为痰饮。

接着,夏觉新进行归纳总结:四诊合参,患者当属肾阳不足,一来温煦失职;二来阳虚则生内寒,而寒凝又致血运不畅;三来肾司二便,为水脏,肾阳不足,不能蒸化水液,致水湿下注,泛溢于肌肤,发为本病。

病机分析好了,证型也出来了,那么治法也就是温补肾阳,利水消肿。至于选方嘛,夏觉新想了想,肯定是真武汤了。于是他开了如下药方:

试诊

制附片6克 茯苓15克 白术12克 泽泻12克 生姜3片三剂

仔细看了看夏觉新递过来的试诊单,东方逸雪心中暗道:这个小夏,进步还挺快的嘛!不过大的原则虽不错,只是一些细节上还得慢慢磨练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小夏,总的来说,你的理、法、方、药,没有大的问题。不过,还有一些小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患者浮肿时间是较长,但不能因此而证其就是内伤之证,临床上也能见到浮肿时间虽长,却仍是外感者。在这里,浮肿一定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是内伤之证。另外,你说患者纳差不馨,属于脾胃虚弱,中焦不运,固然没错,但这太笼统了一些。在这里,脾与肾,不是用一般五行的土与水的关系来分析,而是用土与火的关系来研究。”

“土与火的关系?火不是心吗?难道是患者还有心脏的问题吗?”夏觉新不解。

摇了摇头,东方逸雪道:“不是这个意思。肾虽为水脏,但内藏先天之火,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肾为坎卦吗?坎卦不就是在两个阴爻中夹了一个阳爻嘛——”

 

说着,东方逸雪画了个坎卦之图(如上图)。

画完后,东方逸雪接着说道:“你看,坎卦外面的两个阴爻,就代表肾的本体,属水。水是极其阴柔的物体啊,为什么又要在两个阴爻中间加上一个阳爻呢?你想啊,如果没有了中间的这一个阳爻,那么这个水就成了一潭死水了,了无生机可言嘛。只有加了这个阳爻,这个水才不致于过于寒冷,而这个阳爻,也就代表着命门之阳气,也即先天之元阳,或者说是相火。有了这个阳爻,生命就有了原动力,才能生生不绝,人类不论是繁衍后代,还是想保持健康长寿,都要靠这个阳爻。有了这个阳爻,肾脏除水性之外,还具备了另一个火性,就成为了水火二脏。我所讲的火就是指的这个火,就是相火。有了这个相火,肾水就成了温水,从而可以长养、灌溉万物。”

说着,东方逸雪又画了另外一个图(见下),并指着它对夏觉新说:“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火与土的关系。肾中之相火在下,脾胃之土在上,在下者就像锅炉中之柴火,而在上者,就像是一个铁锅,火在下,锅在上,如果锅中放米,就正好煮饭。现在假如锅下面的火力不足,那么上面的米就很难烧得熟。这在传统医学体系里,就称作火不暖土了。火不暖土,则脾之运化及胃之腐熟之力均不足矣,又何来吃嘛嘛香之说呢?自然是纳差不馨啰。”

 

一番话,讲得不仅夏觉新,就连那个蒯女士也“噗哧”一声笑了。

待他们笑过,东方逸雪接着道:“脉细滑,你只解释了滑脉,细脉没有解释。在这里,细脉不作阴虚解,而是因为痰饮内生,阻碍血运,导致血流不足,出现的脉象。”

“所以,总地来说,患者的水肿乃由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失常,聚而为饮,水湿下注,泛溢肌肤,而发下肢浮肿之疾。另外,由于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而生内寒,又且运血无力,致血运迟缓,并有火不暖土之象,病之根本在于肾阳不足,水饮内生,故方用真武汤加减,乃是治本之法。因此,小夏,这总的思路,你是没有问题的。”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又问:“只是你为何将真武汤方中的芍药换成了泽泻呢?”

“老师,我认为芍药比较阴柔,不利阳虚阴盛之病机,且其养血不利水湿之去除,因此将其换成泽泻,可以加强利水渗湿的力量。”夏觉新道。

摇了摇头,东方逸雪道:“你说的芍药作用是后世的认识,但在张仲景时代,《伤寒论》中的芍药,是按照《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进行应用的。”

说着,东方逸雪起身到书橱中拿出一本《神农本草经》来,翻开到芍药一节,给夏觉新看。

夏觉新仔细一瞧,在书中记载有:芍药 味苦。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东方逸雪指着其中的“利小便”,道:“张仲景的真武汤中之所以用芍药,就是取其利小便之功。你想啊,真武汤是用来治疗肾阳不足,水湿内生的病证,方中除附子是温肾阳的,其余如白术有健脾燥湿之功,而茯苓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为‘利小便’。另外,生姜也有辛能散水之功。所以,方中除附子外,其余四味药都有利小便以去水湿之功。”

听了东方逸雪的解释,夏觉新颇感惊讶,他记得让课时,老师说芍药在真武汤中是用来防止利水伤阴之弊的,怎么东方老师据《神农本草经》上言其“利小便”呢?可书上白纸黑字,言字凿凿,又怎么解释呢?

看出了夏觉新的困惑,东方逸雪道:“其实根据冯世纶教授等的研究结论,仲景先师所著《伤寒论》中的用药原则与我们现在课堂上所教的中药知识不一样。而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我们所学的来源于张仲景之后,由后世整理加工的本草知识体系;而仲景先师所本者,乃《汤液本草》上的本草体系,但《汤液本草》这本书已经遗失,现今留存于世的只有与《汤液本草》一个体系的《神农本草经》一书。因此,我们学习经方,除了用我们后世的理论体系来研究以外,还要用以经解经的方法,以揣摩仲景先师之原意,从而更好地为我们临床服务。”

说着,东方逸雪喝了一口茶,继续道:“所以,我的观点是可以继续用芍药这味药,以增加利小便的功效。另外,可加用肉桂,一来协助附子以温阳,二来可以增加膀胱气化之力。因为前面分析病机时我们说过火不暖土,那么治疗时,除了以附子来温补肾阳,添薪助火外,还可以加用砂仁这味药,除可温中燥湿外,合附子有潜阳丹之意,正可伏中焦之火。另外,砂仁气味芳香,有醒脾以助运化之功。”

看蒯女士有些着急,东方逸雪就赶紧将处方重新写过,递给她去抓药。

夏觉新看老师所开药方为:

制附片12克 茯苓15克 白术12克 生白芍12克 肉桂6克砂仁6克 炙甘草3克

五剂

不觉间,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

那个蒯女士倒是准时前来复诊了,只见她面带笑容,坐定后,道:“两位医生,我吃了药后,两条腿不像原来那么肿了。”

夏觉新让她把裤腿拉上去,看了一下,用手指一按,还是有些凹陷,但确实比开始来时好了许多。

这时蒯女士又说,她最近两三年来每于解小便时,就会有少许大便同时解下,不成形,颇为苦恼,希望东方逸雪能帮她一并解决。

诊过蒯女士的舌脉并无明显变化,夏觉新想,既然大便不成形,应该属于脾虚吧,看来这回要加点健脾化湿的药,像白扁豆、薏苡仁什么的,另外,大便不成形,已有两三年,这个病程也算比较长的了,是不是可以加些收敛止泻的药呢?比如石榴皮、乌梅?

听了夏觉新的想法,东方逸雪笑了笑,道:“你的思路也没有大的错误,但如果我们能尽量从根本上着手,进行治疗,岂非更好?”

“从根本上治疗?”这一次夏觉新的思维没有跟得上。

“对。中医认为,肾司二便。既然患者表现为每于解小便时,即有大便带 下,就充分表明,大便不实的原因是肾关不固。因此,治疗仍需从温补肾阳着手,只要肾阳一充,就能发挥阳气本身的固摄功能,那么不用止泻,则大便自实,此所谓隔山打牛之法也。所以我们在原方基础之上,再加强温潜之力。”

一边说,一边东方逸雪就将处方开了出来——

制附片25克 茯苓15克 白术12克 生白芍15克 肉桂6克砂仁6克 磁石30克 炙甘草3克

五剂

说话间,又来了几个患者。其中之一是急诊的吕医生介绍过来的。

病人是一位公交司机,4天前开始发作腹痛如绞,呕吐,因血象较高,初作肠道感染治,不效。后来做了小便化验,结果发现有隐血,于是进一步拍摄了腹部平片,提示有输尿管结石。

诊断明确了,自然就是给以常规的抗感染、解痉止痛处理。但连治了三四天,镇痛药从山莨菪碱、维生素K3,用到布桂嗪(强痛定)、曲马朵(曲马多)。本来还可以用一下哌替啶(杜冷丁)的,而病人呢,一听说是麻醉药,又害怕打了后会成瘾,也拒绝使用,只好作罢。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给病人用地西泮(安定)10毫克静脉注射后,病人终于睡了10分钟的觉,但一醒来又喊疼痛。值班的医生实在是没辙了,而病人又一直不愿意做碎石治疗,吕医生因为与东方逸雪比较熟,就让病人来找他,看能否用中药进行治疗。

听了病人的诉述,又看了病人的舌脉,也无什么特别之处,东方逸雪陷入了沉思之中。

显然,这是一个比较顽固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病人目前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而疼痛的原因又是输尿管结石,可病人又不愿意用哌替啶(杜冷丁),也不愿意进行碎石治疗,所以治疗较为棘手。虽然急诊那位仁兄介绍其来进行中药治疗,而中药确实可以排石通淋,但也不能保证快速起效,而病人目前最大的痛苦就是疼痛难忍。

对,疼痛难忍!东方逸雪脑中一个激灵,目前关键是进行止痛,如果能先止痛,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好了,才能为下一步的排石做好铺垫。

那么止痛又该从何处着手呢?散寒止痛?不像;理气止痛?根据也不太足;活血止痛?也比较勉强……

正思索间,一旁的夏觉新发话了:“老师,患者的痛势比较急迫,我们得赶紧想个办法呀!”

这正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东方逸雪不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三下五除二,东方逸雪把药方开好了,递与患者。

因为患者疼痛较甚,东方逸雪只为其开了三付药,并嘱其在服药的同时,多多饮水,并做适当的跳跃,以助结石下行。

结果,3天后,病人并未前来复诊。又隔数日,也未见到患者,夏觉新就想,老师就开了五六味药,可能作用不大吧,也就是安慰安慰罢了,说不定患者已经做了碎石治疗呢!

东方逸雪本想打个电话问一下情况,但当时情急,也没有要那患者留下电话,便也作罢。

不想,又隔几日,师生二人下班去食堂途中,碰上那位当日介绍病人前来的吕医生。据他所说,那个司机取了药方后,也是半信半疑,但其他也没有高招了,就取了药回家吃着看。结果甫服一付,连续四五天没有缓解的疼痛,在服药3个小时后就止住了!患者心里十分高兴,又接着服完剩下两付药,小便也是顺畅得很。

后来,患者于前两天去找吕医生复查了一下,X线片上显示,结石已经消失!因为单位事忙,他就托吕医生有空时代为谢谢东方医生,云云。

夏觉新就如听故事一般,遂连忙请教东方逸雪其中的道理。

却听东方逸雪道:“其实这还得谢谢小夏你对我的启发呢!”

“启发?”这么多天,夏觉新看到老师其实也很关心那个患者,不知服药后效果到底如何?但他仍以诊务为重,现在知道结果了,还说治疗与自己给的启发有关!虽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如何“启发”老师的,但此刻夏觉新的心里立即将这几天对东方逸雪进行腹诽的事,自我检讨了不下N次。

“主要是你当时说了一句:痛势急迫。我就想,那不就得用缓急止痛的方法啰!而且从西医来讲,患者的输尿管结石因为嵌顿,而致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出现疼痛,在西医亦有用短效钙离子拮抗药,如硝苯地平舌下含服以缓解平滑肌痉挛者。在中医来讲,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缓急止痛作用的方子就是芍药甘草汤了,除了在《伤寒论》中可用以治疗‘脚挛急’‘胫尚微拘急’外,后世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脘腹疼痛病症,即如小建中汤,是以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其实也包含了芍药甘草汤一方,以缓胃脘疼痛。”东方逸雪缓缓地道。

夏觉新脑海中即时出现了上次开的药方——

生白芍60克 炙甘草10克 金钱草100克 飞滑石20克广木香10克

“所以我就用芍药甘草汤为主方,以缓急止痛,解除输尿管平滑肌的痉挛,以利结石的排出;并用大剂量的金钱草配合滑石以助排石,木香则用以理气,以推动结石下行。不想幸而有效,实在是十分侥幸啊!”

一边听,一边思考,夏觉新道:“只是老师,您开的方子药味那么少,我当时还有些不信呢!不过,您为什么不用八正散或石苇汤一类的方子进行加减呢?”

“主要还是因为我当时的出发点在于,要先帮患者进行止痛。只有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他后面继续治疗的依从性才会较好,却没想到的是,三付药就把结石排出来了,也许与他的结石比较小有关。不过,回头想来,药味虽然不多,但用量多数偏大,所以总体的力量也不小,所谓取其效专而力宏之意是也。”东方逸雪忙了一上午略显疲惫的脸上,此时也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

下午上班时,又来了一个复诊患者。

患者的姓也比较少见,姓鹿,是一57岁的女子。

鹿女士十年前做过甲状腺切除术。十多年来时有胸闷、心慌,长期失眠,初诊时查了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部分导联ST-T改变(STⅠ、Ⅱ、aVF V4-6↓0.05 mV)。脉弦滑,舌淡苔润。东方逸雪当时辨为血虚肝旺,气滞血瘀,拟酸枣仁汤加味以养血平肝,理气活血:

酸枣仁15克 川芎6克 知母3克 茯神15克 桂枝6克丹参15克 枳壳12克 太子参15克 炙甘草6克

五剂

复诊时,鹿女士说,她吃了药后,胸闷、心慌及失眠均有好转。

“只是我还有一个嘴巴发咸的毛病,也有十来年了,医生,你帮我一起看看吧。”鹿女士道。

点点头,东方逸雪又问了些情况,知道她还有一些症状:咳嗽阵作,痰黏难出,尿次频多,日8~9行。再为其看过舌脉,并无变化。

决定再考考夏觉新,于是东方逸雪问:“小夏,若依你看,她的口咸、咳嗽及尿频,这些症状该如何分析呢?”

福至心灵般,夏觉新突然想到了上次的“咳嗽性晕厥”病例,于是答道:“咸为肾味,口咸者,肾味外发,当是肾气不足之象。尿频者,肾虚不能约束小便者也。咳嗽,痰黏者,当是肾津液不能正常蒸化,聚而为痰,久则郁而化热,痰热郁肺,肺失肃降。”

稍稍想了一下,夏觉新继续道:“治疗可以选用真武汤为主,以温补肾之阳气,以利开阖有度,不致开而不阖,且可蒸腾水液,佐以清肺化痰止嗽之品。”

“嗯,你分析得基本正确。不过目前以其舌脉来看,痰热郁肺之说略显牵强,故仍可从痰湿论治。”

说着,东方逸雪提笔写下:此本有真阳不足,水湿内生,上方合真武汤,稍事增减:

酸枣仁15克 川芎6克 知母3克 茯苓神30克(各) 丹参15克制附片12克 白术12克 赤白芍12克(各) 杏仁12克

桑螵蛸15克 炙甘草6克

五剂

待患者走后,东方逸雪道:“中医看病,除要经过四诊搜集资料,再行辨证论治外,在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什么时候该守方守法,什么时候该转方转法,也是值得好好研究的。像这一例患者,今天复诊时,她初诊时所述不适症状已有减轻,但仍未消失,故酸枣仁汤仍需继用。因有肾阳不足,故去枳壳,虑其耗气也。目前治疗的要点,在于既要巩固前面‘胸痹’与‘失眠’的疗效,又要解决口咸及咳嗽、尿频的症状,因此又去桂枝及太子参,嫌其过杂也,且太子参虽可益气,但因兼养阴之功,或许不利肾阳之复,故亦去之。加茯苓者,一合茯神以宁心安神,一利津液复其正常输布之职。”

抓了抓头,夏觉新道:“老师,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您在初诊时,为何不从‘胸痹’论治,而用治疗‘失眠’的酸枣仁汤呢?还有就是,患者的胸痹、失眠与口咸等都有十来年的历史了,是否与她十年之前做的甲状腺切除术有关呢?”

东方逸雪正要解答,夏觉新又接着问道:“对了,老师,我还有几个问题。一是您刚才说去太子参,是因其有养阴之功,可能不利温阳,但酸枣仁汤中的知母不也是寒凉之药吗?为何不去呢?另外一个问题是,您说茯苓可利津液正常输布,如果说是有助于咳痰的减少,这还好理解,如果说是有利于尿频的减轻,似乎说不过去。噢,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何您将养血平肝的酸枣仁汤与温阳利水的真武汤合用,这是否有些矛盾,而且会不会影响各自的效果呢?还请老师为我解答一下。”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诚然,首诊时我也想过,到底是从胸痹论治,还是从失眠论治,因为当时患者两组症状程度都差不多。不过当时观其讲话,语速较快,加上其脉弦,故断为血虚肝旺,投以酸枣仁汤。另外,从中医角度来看,无论是胸痹,还是失眠,都可归于心系的疾病,一者是心阳失展,一者是心神不安,所以宁心安神,也未尝不是宣展心阳之道。患者的病症都继发于十年前的甲状腺手术之后,从时间上看,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结合西医的观点,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而激素的作用往往类似于中医的阳的作用。另外,从临床角度来看,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往往代谢比较旺盛,属于中医阳热旺盛的证型;而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往往代谢比较低下,多属于中医阳虚生寒的证型。”

“记得我曾经看过不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都有畏寒、肢冷的表现,而其舌象也多是边有齿印,舌苔湿润,脉多无力。以含附子的药方去治疗,也多能获效。而这名患者,目前补充的症状,也提示有阳气不足,所以说你的推测是对的。”东方逸雪道。

“好,我们再来看看你的第三个问题。在复诊时,我去太子参,而没有去知母,也有两个原因。一是温阳者有附子,养阴(养血亦无非养阴)者有酸枣仁,所以太子参在这个时候显得可有可无,我以前也讲过,处方用药,尽量不要太杂,以图面面俱到,有时反而会互相冲突,所以就去太子参了。二者,肾阳虚于下,往往心火会亢于上,这是因为心火无肾中相火之助,而成无根之火,就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飘浮于上,由此自然引起神不守舍,魂无所归,故首诊时患者诉失眠、心烦,因而此处用知母,是配合酸枣仁养血除烦。待心神肝魂各归其宅,自然不必再用。”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继续道:“对于茯苓的疑问,你说得也有道理。但中医是活的,不是死的,否则它早就灭亡了,又何能存在两千余年?并且历经西学东渐、民国期间南京政府通过所谓的‘废止旧医案’、余云岫之‘废医存药论’、国医馆的‘统一病名’,及至今天,仍然有某些学者打着权威的旗号,妄言中医是骗子……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中医都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思辩,更因为其圆法活方,虽有庸医杀人之说(但西医难道就没有庸医吗?),仍赖无数中医名家精思深研,开拓进取,不仅挽救了无数国人的性命,治疗了无数的疾病,亦且因此挽回了中医的名声!”

闭目作沉思状,移时,东方逸雪道:“令我印象较深的有两件事。一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胡适先生患有肾炎,请西医治疗无效,因延当时名医陆仲安,陆先生处以大剂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黄芪一度用至十两,终于治好了胡适的肾炎。惜乎胡先生晚年时并不认帐,反说是为其朋友医治。哎!另一个就是在由何廉臣所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载有衷中参西名家张锡纯先生的一则医案。其以大剂白虎加人参汤加减,两剂就治好了一例肺鼠疫患者,真是名家手眼!如果中医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按图索骥的教本,在遇到那样的难症大疾时,又怎么能妙手回春呢!”

发了一通感慨,东方逸雪转回话题:“至于你说的茯苓,其实在这里,与白术一样,都是用来健脾化湿的,但这样说,好像还是不太好理解。换个说法,就是培土以制水。”

“培土制水,噢,我明白了!”夏觉新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继续他的解释:“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嘛,其实我们在临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而在仲景先师的著作中,更是不乏寒温同用、消补并进的例子,如半夏泻心汤、肾气丸等。还是那句话,在很多时候,中医治疗的一个原则,就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既然存在血虚肝旺与肾阳不足、水湿内生并存的病机,那么就用酸枣仁汤养血平肝,真武汤温肾化水,各行其是,并行不悖。”

一席话就像离照当空、阴霾全消一般,消除了夏觉新心中的疑问。

话休饶舌,不说夏觉新细细品味老师的分析,但说这鹿女士服了药后,基本上是每隔5天,就来复诊一次。

三诊时,鹿女士的口咸明显减轻,咳嗽、咳痰亦有好转,尿次减少,日三四行,舌淡苔润,根白腻,脉弦。

这本是好事,但夏觉新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鹿女士就像做事有条不紊一般,讲述她的病症也是如此。其实她的症状比较繁杂,但每次来时,她就讲一两个症状,待这些症状改善后,再讲另外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又不是新得的,真是好玩得很呢!

不过,也许是她记忆力不太好的缘故吧!夏觉新想。

这一次,仍然如此,鹿女士补述了曾于产后受凉罹患头昏之疾,平时受风则发,已达30多年。东方逸雪考虑其为阳虚水饮上泛,仍以真武汤温阳化饮,处方如下:

制附片15克(先) 茯苓神30克(各) 白术12克 赤白芍12克(各)

杏仁12克 菟丝子15克 巴戟天15克 防风15克 丹参15克

生山楂30克 金樱子15克 炙甘草6克

五剂

四诊时,仍有轻度口咸及咳嗽,头昏已减,小便正常,纳谷亦振,夜寐称安,腻苔已消,脉细弦。继予上方出入:

制附片15克(先) 茯苓15克 白术12克 赤白芍9克(各)

杏仁12克 菟丝子15克 巴戟天15克 防风12克 丹参15克生山楂30克 陈皮15克 炙甘草6克

五剂

五诊时,咳嗽已止,口咸消失,稍有头昏,舌淡苔润,边有齿印,脉缓。遂又补述多年来下肢轻度浮肿。此阳虚水湿下注之象,继予真武汤加味:

制附片15克(先) 茯苓15克 白术12克 生白芍12克

生姜4片 菟丝子15克 丹参15克 生山楂30克 泽兰12克六剂

六诊时,下肢浮肿明显减轻,尚有轻微头昏,头皮发紧。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部分导联ST-T改变(STⅠ、aVL V4-6↓0.05 mV)。上方去生山楂,加葛根15克。七剂。

约2个月后,患者又至,告知前症已愈,家中事繁,且路途遥远,故未再续诊。近三四天来又发头昏、视物旋转,曾输注“血塞通注射液”效果不佳,故又来诊,求服中药。经问,尚伴恶心、胸闷、失眠。舌淡脉弦。东方逸雪为拟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酸枣仁汤合方治之:

制附片15克(先) 茯苓神30克(各) 白术12克 生白芍12克泽泻24克 桂枝12克 制半夏15克 酸枣仁20克 川芎12克枳壳12克 郁金12克 炙甘草6克

七剂

续诊时鹿女士告知,药后除仍失眠,难以入睡外,余症消失。东方逸雪予加大温潜之功,以利阳能入阴:

制附片30克(先) 灵磁石30克(先) 炙远志15克 酸枣仁30克知母6克 川芎6克 茯神15克 郁金15克 炙甘草6克

七剂

后几诊,东方逸雪并未再解释过多,夏觉新也没有详细请教,他明白老师是想让他自己慢慢琢磨琢磨其中加减变化的道理。

不过,夏觉新也看出来,除去首诊用酸枣仁汤,二诊时合用真武汤外,余后各诊基本都是以真武汤为主,进行化裁,正所谓紧紧扣住肾阳不足、水湿内生的病机,随证加减。这大概就是老师平时所说的“有常有变”吧。

第十八章太阳

桂枝经方祖 调和营卫燮阴阳

项背强紧紧 葛根专舒颈项经

——太阳中风(上呼吸道感染)

太阳伤寒(人工流产后上呼吸道感染)

太阳经病(颈椎病)

在附院二号病房楼的东侧,有一小片草坪。这里绿树环绕,环境幽静,常有不少附院的青年职工午饭后来这儿憩息、聊天。

夏觉新吃过中饭,也来到这片草坪,正准备坐下,却听到天空中传来“嘎、嘎”的叫声,遂抬起头一看,原来是一群大雁,正排成“人”字形,从空中飞过。

算了一下时间,夏觉新心下恍然,原来时间已届秋分以后,正是大雁南飞过冬之际。

正所谓触景生情,著名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几句就涌上心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原来昨日夏觉新刚刚收到家书,母亲在信中说,自打上次夏觉新回家,带了东方逸雪的药方给她吃后,到现在,气喘病就再也没有犯过。因此,让他在这边安心实习,不必太过记挂家里,而父亲回外地继续打工后,据说现在跟了个好老板,各方面挺照顾他的,挣的钱比以前多了,最近刚汇了钱回家,所以要夏觉新不必太省着用……

回想着家书的内容,夏觉新不禁鼻子一酸,两颗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儿,差点儿就顺着面颊滚下来。

本来夏觉新还为毕业后自己到底何去何从而犹豫不决,但想想大雁南飞过冬后,来年春分后还是要飞回来,自己不也就像那大雁一样,恐怕还是回家的好。

记得上次回家时,父亲曾与自己说过,他的年纪也大了,所以再外出做两年工,也是要回来的,正所谓“叶落归根”嘛。回来后,可以用这几年积蓄的一点钱,开个小卖部,做点小生意,能维持维持家用,也就行了。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自己出来读书,虽然家中二老是全力支持,但看到这几年二老身体也毕竟不如以前硬朗了,自己也该回去,一面行医,一面也可以对二老有个关照。

主意已定,夏觉新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顿感胸中块垒消失迨尽。

不经意间,夏觉新看了一下时间,这一看不打紧,唬得他失声大呼:“哎呀!都快上班了!”

于是三步并作两步,夏觉新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门诊楼,但却无电梯等他,只得从楼梯走。待得上了三楼,东方逸雪早就开了门,在接诊病人了。

夏觉新不由脸色一红,讪讪地一笑,道:“老师,我有点儿事,来晚了。”

摆摆手,东方逸雪道:“别解释了,赶快坐下,工作吧。”

在抄了几张方后,进来了一个男性患者,姓张,就住在附院对面的小区内。

见这会儿病人不太多,东方逸雪就让夏觉新试诊。

调整了一下呼吸,夏觉新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开始仔细地询问病史。

经过问诊,夏觉新得知,病人体质素虚,常易外感。此次罹患感冒,于3天前服药后症状减轻,惟遗出汗,故而来诊。

询知,患者现在汗出如洗,恶风,不发热。再望了下舌象,患者的舌质暗淡,边有齿印,苔前润后稍腻,又摸了摸脉,六脉均弱。

四诊已毕,下面就要进行辨证分析了,因为夏觉新跟东方逸雪抄方已来,看到老师虽用时方,但更多是以经方治病,所以平时也注意留意这方面的资料,闲暇也将《伤寒论》等看上一看。

这时根据“汗出、恶风”,且是外感病,故而断其为“太阳中风”,应该施予解肌祛风之法,方用桂枝汤,又因其体虚易感,就合用了玉屏风散,再根据汗出较多,又加入收敛止汗之品。想了一想,夏觉新开出如下处方:

试诊

桂枝10克 生白芍10克 生黄芪30克 白术15克 防风6克浮小麦30克 糯稻根30克 煅龙牡30克(各) 五味子15克炙甘草6克

写完,递给老师。

东方逸雪仔细看了看,心想,这孺子倒也可教,辨为太阳中风固然没错,但似乎还差一些呢。不过,给他一个机会吧,毕竟辨证施治没有大的问题,等患者复诊时再与他讲解。于是提笔在试诊单上写下:处方用药,差堪对证。可先服四付。

于是让夏觉新将药方抄了,签字盖章后,交给患者取药。

这是实习以来,夏觉新的第一次迟到,而东方逸雪也没有过多的责怪;也是试诊以来,夏觉新第一次辨证用药后,老师未作修改,直接让患者服用。

这倒让夏觉新心里有些感动,于是打足精神,继续仔细观察老师的诊病思路及用药方法,表过不提。

4天很快就过去了,患者如期前来复诊。

夏觉新得知患者服药后症状减轻,这让他有些惊喜,毕竟这是自己的处女作嘛,竟能初见成效。看来,只要仔细辨证,合理选方用药,就会有一定的疗效呢!

再详细一问,现在患者是半身汗出,或左或右,稍有恶寒,偶见心慌,六脉力起。因此,夏觉新见原方既效,就写下效不更方,准备继投初诊方予服。

结果在东方逸雪审批时,以红笔稍作修改,并写下:此汗为心之液,大汗出后心气不足,心神失养,原方加制附片10克,酸枣仁15克,以温补心气。七剂。

待患者走后,夏觉新不免请教老师加减之道。

东方逸雪道:“小夏,这个病例,你总体的辨证论治思路没有原则性错误,因此,我就未作修改,让你自己体验一下开方用药的过程。但患者除了‘汗出、恶风’以外,其人出汗的特点是什么?是‘汗出如洗’!这就是说,他出汗量比较大。其实,在《伤寒论》中第二十条,有‘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因此,初诊时若投以桂枝加附子汤,或许更为精当。”

闻言有些不解,夏觉新就问:“老师,这个患者又没有‘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说明他还没有到大汗伤津的程度吧?又如何能用桂枝加附子汤呢?”

语气稍显严厉,东方逸雪道:“小夏,我说过多少次了,中医是活法圆方,不是死教条!学习《伤寒论》,岂能将临证所见与条文上一字不差的去核对呢?难道,只有一字不差,才能使用经方吗?若是如此,那你用桂枝汤时,也只是抓住了‘汗出’与‘恶风’呀,但实际无论是从第二条的‘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还是从第十二条的‘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以及第十三条的‘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这个病人都不能完全一一对应嘛。”

说这些话时,东方逸雪已经将《伤寒论》打开,指着条文给夏觉新看。

东方逸雪的这一番话说得夏觉新是哑口无言,面部毫无表情,只将两手不住地揉搓,显得颇为尴尬。

见夏觉新默不作声,东方逸雪的火气也就消了,语气也放缓和了:“你要学经方、用经方,这是好事。我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喜欢使用经方,毕竟经方流传至今,而且经过无数医家的验证,是颇能起沉疴、疗诸疾的,只要方证相应,效果都是不错的。不过,经方也好,时方也好,方是死的,人是活的,患者所生的病也不尽然与书上相符,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也就是如果主症或病机相符,就可用某个方。尤其在用经方方面,依前贤的共识,往往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也是使用经方的一个窍门,而若某方不能尽赅患者的病情,则要作适当的加减。”

“回到你看的这个病例上来说,就是患者虽然没有‘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的见症,但其人已经是‘汗出如洗’了,那么与条文中的‘发汗,遂漏不止’又有什么区别呢?至于说到条文中是因为发汗后出现的变证,而这个病人没有用麻黄汤或桂枝汤进行发汗,这就不必强求一致了。我们只要抓住‘遂漏不止’就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汤了。如果这个病人不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随后也是有可能出现‘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一类因津伤而不能濡润肢体的症状的。”

夏觉新心下已经接受老师的分析了,但嘴上却不依不饶,道:“老师,那为什么一开始您不修改我的药方呢?这不是对病人不好吗?”

见夏觉新如此说道,东方逸雪也是哭笑不得,连忙解释:“毕竟患者虽有汗出较多,但当时我看他精神还不是太过萎靡,而且你虽未用桂枝加附子汤,但方中也有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及龙骨、牡蛎等诸多收敛止汗药,还有黄芪补气,因此还不至于有什么危险。更主要的是,我想让你自己体验一下完全自主看病的过程,这样,自己的印象才比较深,也更能体会方证相应的重要性啊。”

听老师如此之说,夏觉新脸上不由一红,道:“老师,我,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

东方逸雪也不想过于追究,只是继续他的分析:“二诊之时,患者诉偶有心慌,其实这就是他汗出较多,心之气血被伤的表现啊!前人有‘汗血同源’之说,确实,一方面是汗为心之液,一方面则心亦主血,故汗出较多,则会耗伤心血,导致心神失养,出现心慌。而患者虽汗出减少,但仍有半身汗,且稍有恶寒,说明气虽得补,而阳仍未复,因此需要加上附子,以温阳而统摄汗液,再加酸枣仁以养血宁心。但总不如在初诊时就用桂枝加附子汤,更为宜洽啊。”

一席话,语重心长,听得夏觉新是连连点头,直如小鸡啄米之状,东方逸雪在旁看着,也不由心中暗笑。

师生二人正说着话,又来了一个病人。患者姓石,女,31岁,由其丈夫陪同就诊。

经过夏觉新的仔细询问,原来这名患者由于做了人工流产术后,不慎外感时邪,出现了咽痛,微咳,流清涕的症状,并且恶寒重,发热轻。来诊前也已经看过数次,开始给以表散中药三剂不效,改予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金荞麦片、正柴胡饮颗粒”亦无寸功。查体:体温37.5℃,化验血常规:WBC 6.8×109/L,N 55.3%,L 40.5%,M 4.2%,又予输注“氟罗沙星、双黄连注射液”2天亦不效。听说有个东方医生治病效果还不错,就来试一试。

东方逸雪为其望了舌象,也把过脉象,遂建议其还是服用中药治疗,患者及家属道:“东方医生,我们今天来找你,该怎么治疗,你说了算,我们听你的。”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提笔写下——刻下:症状如故,纳欠,舌淡苔薄白,脉浮。仍主风寒束表,太阳少阳合病,拟方如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柴胡18克 黄芩12克 半夏12克

南沙参15克 羌独活各6克 杏仁12克 桔梗12克 陈皮15克生麦芽30克 炙甘草6克

四剂

二诊时,除纳谷已振外,余症如故。再复测体温37.3℃,复查血常规:WBC 6.3×109/L,N 57.3%,L 37.7%,M 5%。因病情无明显改善,为排除肺炎等病症,又摄了全胸片,结果提示:两肺野未示明显实质浸润性病变,心膈正常。

药服四剂,效果不佳,患者虽无明显怨言,但东方逸雪心里却不是滋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一旁的夏觉新也在思考类似的问题,为何老师这一次处方用药,效果不若往次明显呢?

凝神思考了一会儿,东方逸雪道:“恶寒重,发热轻,明显是风寒束表,这个并无疑问。流清涕,也是风寒束表,肺之外窍欲祛寒而不得之象。初以咽痛属少阳,但投以小柴胡汤乏效,现在看来,应该属于风寒之邪犯于上焦,咽部气机因之不畅,不通则痛。微咳者,风寒束表,卫表闭郁,肺气因之失宣也。舌淡苔薄白,亦非风热之征。脉浮者,仍主表也。”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道:“因此,从四诊资料来看,虽然屡治不效,但患者仍然属于风寒束表之证,若以六经辨证来看,则属太阳伤寒。那么治疗太阳伤寒的对证之方,则是麻黄汤。”

听老师这么一说,夏觉新对风寒束表或太阳伤寒的诊断倒没有什么疑问,但老师说要用麻黄汤来治疗这个病人,心里不免有些担忧,道:“老师,您准备用麻黄汤吗?这个病人是在人工流产术后出现的风寒束表啊,身体应该比较虚弱,她能耐受这样的虎狼之剂吗?”

摇了摇头,东方逸雪毅然决然地道:“小夏,你的提醒不无道理。但我们也要看到,病人这是属于病重药轻,一开始,所用的是疏风解表,参以清热解毒的药方,自然无效。后来服用正柴胡饮颗粒,虽有疏风散寒之功,然亦无效。至于是服用头孢也好,输注氟罗沙星及双黄连注射液也好,无非是从抗菌消炎、抗病毒角度进行施治,然亦无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呢?”

“一方面患者确是太阳伤寒之证,故用寒凉药自然是南辕北辙,而从血常规看,亦无明显感染迹象,所以用西药抗炎也是无济于事。另一方面,我虽然没有用什么寒凉之品,但荆防、羌独之类,投之亦如泥牛入海,不见动静。说明了病重而药轻!”东方逸雪道。

这样一说,不仅是夏觉新,就连患者及其家属也是点头称是。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继续说道:“前人虽有南方不宜用麻黄之说,然太阳伤寒证,非麻黄不克济其功也。不过,考虑到因人工流产后体质虚弱的因素,可加附子以振阳气,以防大汗伤阳。”

见东方逸雪语气坚定,颇有把握的样子,患者家属说:“东方医生,你就看着办吧,我们相信你!”

夏觉新见患者家属都如此说了,也就不再多言。遂依东方逸雪之言,为处麻黄汤加附子——

生麻黄10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6克 制附片18克(先)

一剂

并嘱其喝药后,将预先熬好的稀粥喝一小碗,然后上床盖被,躺一躺,以利汗出。

下班后,夏觉新一直想着这个病人,晚上还做了一个梦。梦见病人服药后汗出不止,气喘胸闷,经急诊抢救后方才脱离危险。不免惊出一身冷汗,就再也难以入睡了。心想,老师是出于好心,可也千万别出什么岔子,弄个什么医患纠纷、医疗事故来,也给了那些整天看老师不顺眼之人以口舌,那可就糗大了!

本想就此起床,但一看时间,才凌晨01:00不到,夏觉新就逼着自己继续入睡。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睡了一夜。

早上起床不免头昏脑涨的,只好用冷水洗了洗脸,又找了瓶风油精,在自己的前额、人中、太阳穴及风池穴,使劲擦了好多下,拳也不练了,就出门买了早点,匆匆吃过,就去上班了。

今天一大早,病人倒是不少,东方逸雪与夏觉新两人一直忙到十来点钟,才稍稍得闲。

但那个石姓女子一直没来,夏觉新不免有些担心,难道昨晚的梦境真要应验了吗?

正心神不宁的时候,诊室的门被推开了,夏觉新定睛一看,嘿!这不是昨日石姓夫妇吗?

不说这夏觉新心中一块石头方才落地,单表这对夫妇进来后,石姓女子道:“医生,真得谢谢你!你这次药下得真好!我吃完后,出了一身汗,就好多了。”

她的丈夫也说道:“是呀,我爱人她吃完药后,也不怕冷了,也不发烧了。咳嗽也不咳了。哎,前面花了那么多时间与钞票,都没有效果,现在一付药,就好得差不多了。医生,你说,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闻言,东方逸雪也是面露喜色,总算用对了药方,其实他昨晚也是有些担心呢,毕竟是人工流产后的患者用麻黄剂嘛。

但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于是东方逸雪又问了下情况,得知他们自己量了一下体温,是36.5℃。

于是,东方逸雪提笔写下:药后得汗,寒热已除,咳止,纳可,微有头昏,舌淡脉弦。改以四逆汤加味善后——

制附片18克(先) 炮姜12克 炙甘草6克 陈皮12克荆芥12克 葛根12克

二剂

这下,夏觉新又看不明白了,就问:“老师,既然外感已除,何必还用四逆汤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患者人工流产(人流)术后,外感时邪,邪实正虚,风寒束表,非麻黄不能奏其功,故能一汗而解。但因为她于人流术后,正气已伤,且麻黄汤毕竟是发汗峻剂,虽加附子保驾,仍虑其发汗后扰动阳气;且人流术后,每有瘀血留着,故一伺风寒外解,则继以四逆汤温补脾肾之阳气,以调体虚,且炮姜合荆芥,善消宫中瘀血。并加葛根,《药性论》言其‘开胃下食’,患者虽然胃纳已开,但人流术后,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就会有利身体的快速恢复。所以,陈皮合姜、葛,合以助健胃,正畅气血生化之源也。另人流术后,若尚有残余未清之组织,正可借葛根以下之,此正《本草拾遗》所言‘生者破血,合疮,堕胎’之义也。至微有头昏者,当为麻黄发汗后扰动气血之象,正可借健胃之药以治其本。所以,用四逆汤加味,主要是在调理体质,以绝根本,从而防止再染时邪。此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嘛。”

听了东方逸雪的解释,夏觉新不免又细细品味一番。

俗话说得好,无巧不成书。

这两日夏觉新又遇到另两个病人,亦是处以经方治疗。

先是一个陈姓女子因头痛来诊,经查头颅CT正常,颈椎X线片示颈椎病。

病人的症状比较单纯,除了有头痛外,还有后项发紧。舌脉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却见东方逸雪径予桂枝加葛根汤原方,唯方中葛根用量较大,用至60克。

这样的药方,大出夏觉新意料之外,心下颇不以为然:老师也不能因为喜欢用经方,就逮住病人用吧。你想,这生姜、大枣什么的,能治颈椎病吗?

话休饶舌,不说这边夏觉新心存疑问,且说一个星期后,陈女士如约前来复诊。

东方逸雪问起头痛情况,陈女士云减轻好多,说煎出的药也不太难吃,只是食欲稍有不振。东方逸雪遂予原方加用生山楂,一以活血,一以开胃。

三诊时,患者食欲已振,头痛唯于颈部转动时稍有发作,东方逸雪嘱去生山楂,加炙全蝎3克,加强通络解痉止痛之力。

夏觉新没想到这么简单的经方,还可以治疗颈椎病,效果还不错,遂请教老师其中原委。

笑了笑,东方逸雪道:“其实我的根据就是《伤寒论》中第十四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听老师把“几”读为“紧”,并将“ 儿”写成“几”,夏觉新就问:“老师,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具体是什么书,我也记不清了。只见得书上认为几应该写成 儿,且应该读作‘shu(平声)’,可您为什么写为‘几’,并读成‘jin(三声)’呢?”

东方逸雪一边写,一边说:“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像后世的张志聪沿用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之音义,读为‘shu(平声)’,并释为短羽鸟飞翔之 貌。但据经方大家郝万山老师的研究,《说文解字》中有一处在引《诗经》的话写成‘几几’,另一处引《诗经》的同一句话则写成‘’,故‘几几’通‘’。因此将‘项背强几几’读作‘项背强’,然后郝万山老师说,‘如果我们把 改成今天的紧字的话,就是项背拘紧不柔和,这不是一个非常通俗的话吗’,因此郝万山老师认为应写成‘几几’,而读为‘紧紧’。但我查了一下《大字典》,,读作qian(平声),所以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何郝万山老师将其读为jin(三声)?后来,我想,或许是因为 与紧之繁体字写法‘’字形相似,可以相通耶?不过,不管怎么说,读作紧,也比较符合现在的语言习惯,所以就这么读下来了。”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继续道:“不过,最近因为查阅一些资料,我在《内经词典》里,发现了钱超尘教授作的序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文解字》卷十四己部:‘卺,谨身有所承也。读若《诗》云赤 几几。’‘卺’居隐切 (jin三声)。据许慎云,‘卺’字读音与‘几’相同,则‘几’之读音为jin(三声)全无疑义。因此,确实‘几’应读为‘紧’,且是‘紧’之义。”

仔细听了半天,夏觉新总算大概知道了老师的意思。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继续分析:“我记得以前曾经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过一例颈椎病,当时是辨为‘血痹’(事详第十章 血痹)。我们也讨论过风寒与颈椎病的一些关系,其实,主要是太阳经受邪导致项部太阳经气血阻滞,经筋收缩,颈椎各个方向的受力不均衡,这也是颈椎病发生的一个原因。这一例颈椎病与以前所治那例,虽西医诊断相同,但因临床症状有异,从而也导致了中医的诊断不一。前者为中医之‘血痹’,故施之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此例虽以头痛为主诉,按例应诊断为‘头痛’,但结合其有‘后项发紧’的表现,在六经辨证体系来说,则可诊断为‘太阳经病’,投以桂枝加葛根汤者,患者虽无‘反汗出恶风’的表现,但根据经方使用的一个原则——”

这时夏觉新赶忙插话了:“但见一症便是,余症不必悉具!”

闻言点点头,东方逸雪道:“是的,项背强紧紧嘛。而且,桂枝汤是治疗太阳病的一个祖方,有调和营卫、通经和血之功,且葛根一味,专舒颈项经络,可作为颈椎病的专用药。你别看我用量较大,达60克,最多时,我也用过120克呢。”

轻呼一声,夏觉新道:“120克?!”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是的。具体是谁我记不清了,曾经有位名家把葛根用至240克呢!”

“因此,桂枝加葛根汤,通过通调颈项太阳经的气血,舒缓经筋的拘挛状态,故能治疗后项紧张、头痛等症。如果颈椎病发生的时间不是太久,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坚持用药,或许可以帮助颈椎各个方向的受力趋于平衡,那么颈椎病得到根本的治疗,似乎也不是梦吧。但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设想,毕竟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患者往往在症状缓解后,就终止治疗;还有,是否一直延用原方,或者需要再配合一些特殊用药等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行。”

稍作停顿,东方逸雪道:“不过,我想,以这种方法进行治疗,或许较之牵引这种强制性的治疗手段,似乎来得更为人性化呢。”

对此,夏觉新自然表示认同。

事有凑巧,就在师生二人热烈讨论的当口,又来了一个男性患者,56岁,姓吕。

一问,嘿!又是一个颈椎病患者!夏觉新想,真是择日不若撞日,且看看这回老师怎么治吧。

经过四诊,夏觉新整理了患者的资料如下——

主诉 颈项强痛十余年,盗汗两周。

病史 发现颈椎病十余年,颈项强痛,右上肢内侧,以及小指与环指(无名指)均麻木,肩胛骨冷痛。近两周来每早4时20分因汗出而醒,位于上胸(乳头水平线)部及颈部、后背,后项无汗。

既往史 有糜烂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史,曾因之上消化道出血2次。

舌诊 舌淡红边有齿印,苔薄黄,舌底青筋粗涨。

脉诊 脉弦滑,双寸弱。

辅助检查 去年底省级机关医院摄X线片示:颈椎病,右肩关节未见明显骨性病变。MRI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4~7椎体见骨质增生,颈5、6椎体略变扁,颈6~7椎间隙狭窄,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颈髓轻度受压”,印象“颈椎病,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

虽然也跟着东方逸雪看了不少颈椎病患者,但看到整理好的资料,夏觉新还是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么明显而严重的颈椎病及椎间盘突出,而且症状除了常见的颈项强痛及右上肢麻木外,诸如肩胛骨冷痛、怪异的盗汗表现,到底该如何治疗呢?总不会还是用桂枝加葛根汤?或者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东方逸雪看过患者带来的片子后,也是深思良久。

按照患者的说法,就是:“我也是多方求治,什么外用膏药、理疗及针灸推拿、吊颈等方法,能想到可能有用的方法,都去试了一遍,但效果呢?那些治疗就像泥牛入海一般,杳无讯息。后来,也是一个老朋友,对我说,他的颈椎病是经东方医生治好的,就让我来瞧一瞧。”

患者之间的一些治病信息,总是在经常共享着。他们常常就像外面开的超市及连锁店一样,会把治病的信息从一家传到另一家,东方逸雪的病人中,就有不少是这样前来的。

而更有甚者,这些讯息,甚至像传染病发作一样,来势更猛。像找孔主任看病的人中,就有不少是不远万里,从外地前来,甚至是从国外前来求治的。

尤其是现在到了网络时代,在业余时间,东方逸雪总会到一些论坛里为有需要的网友,做一些免费的健康咨询,不想,就有一些患者千方百计地打听到他的真实信息,而从外地赶来就医。

话休饶舌,且说东方逸雪经过慎重考虑,缓缓说道:“吕师傅啊,你的病呢,在这十来年中,主要是颈椎病作怪,这个,从症状上看,是毫无疑问的,而且片子检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至于这两周以来的盗汗表现,想必也是因为颈椎病压迫了神经,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当然,这些都是从西医角度来讲的。”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看,颈项强痛可从太阳经病论治,肢体麻木及肩胛冷痛,可从血痹入手进行治疗。至于盗汗嘛——若从舌边有齿印来看,自有气虚之情。而寸脉两侧均弱,一方面提示病变位于身体上部,这正与颈椎病相符;另一方面提示心肺气虚。因此,我的看法就是,心肺气虚,营卫不和。那么,治疗就要从此入手,调和营卫,补益心肺。”

东方逸雪正准备往下分析,夏觉新问了一个问题:“老师,您凭寸脉两侧均弱,断定患者心肺气虚,是否有点那个什么——?”

闻言一笑,东方逸雪也不以为忤,道:“你是不是要说我有点机械、武断了?呵呵,可能你只是注意到了脉法方面,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其实患者盗汗的部位,也透露出一些玄机呢。”

“玄机?”夏觉新问。

“是的。患者以胸背出汗为主,你想,胸中为何气所居呀?”

“宗气呀。张锡纯则说为大气所居。”夏觉新答。

“虽然没错,但不太全面。我们知道,肺为气之主,又居胸中,故胸背位置出汗,是否与肺气不足,宣布津液功能失常有关呢?此其一。又汗为心之液,心亦居胸中,现汗出胸背,也不能排除心气不足,心液无以敛之之因吧?此其二。患者胸部出汗位置也比较奇特,是在两乳头水平线以上,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是什么位置?”

这个还不简单,夏觉新脱口而出,道:“膻中呗。”

“那么膻中穴有什么特点呢?”东方逸雪问。

“嗯,膻中为气会,膻中为气海。”

“对。我们再看看背部汗出,而背为太阳经气所过,又心脏五行属火,位于南方,亦为太阳,小夏,你把刚才分析的这些关系合在一起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发现?”

夏觉新凝神思考了一下,虽然还无法表达出来,但已是心下有悟,不由十分感谢东方逸雪,他总是能把中医的各种理论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在他面前,中医的理论再也不是死的,更不是什么玄乎的,而是生动的、活泼的,新鲜如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山芋一样呢!

一想到山芋,夏觉新顿觉肚中饥饿,不由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咽了口唾液。

看出夏觉新的面部表情变化,东方逸雪知道他想到了一些东西,也就不再解释。

待夏觉新回过神来,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就问:“老师,同样是太阳经气所过之处,为什么吕师傅的背部有汗,而后项却没有汗出呢?”

“主要还是因为营卫不和所致,至于营卫如何不和,我想,这个问题还是留给你自己吧。有空时,可以翻翻《内经》,想必对你理解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喝了几口茶,润了润干燥的喉咙,东方逸雪接着说:“调和营卫的主方,还是桂枝汤,再结合心肺气虚,我的选方是,桂枝加葛根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其中,葛根是颈椎病的专药,而黄芪既可补益肺脾,因其补中益气,且可大补元气,从辅助先后天角度,黄芪有补益五脏的作用,故一药而实兼多能,可堪重任。另因其肩胛冷痛,可加姜黄对症治之。”

说着,提笔写下处方——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6克 葛根30克 生黄芪15克生姜3片 大枣7枚 姜黄15克

七剂

结果隔了两周,吕师傅方才前来复诊。

原来上周吕师傅没有前来,是因为药方服得较晚,这几日才服完。服药期间,未用膏药、理疗及针灸推拿、吊颈等方法,现在诸症明显改善,出汗已止。

吕师傅道:“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几味药,倒解决了我的大问题呢!”

夏觉新得知患者现在惟后项稍痛,右肩胛冷痛亦轻,右肩仍痛,右手环指、小指发硬,触之发麻,纳谷一般,时上腹作胀,寐可,二便调,舌淡苔薄腻,脉缓,右寸弱。

东方逸雪稍一思索,将原方加味、加量,开方如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7枚葛根45克 姜黄15克 生黄芪40克 川朴10克 鸡血藤30克桑枝15克 生山楂30克

七剂

待患者走后,夏觉新还处在兴奋状态中,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不免称赞老师水平多高。

却听东方逸雪平静地说道:“这不是我水平有多高,我只是把握了中医的治病特点。就是不管患者的片子上表现有多严重,我们只要紧紧抓住他的症状表现,进行分析,制订治法,然后处方用药,也就大致不差了。如果只是一味纠缠于他的颈椎X线片及MRI结果,那就与患者之前所接受的治疗,并无二样。所以,我开始也是考虑了许久后,才决定放弃从片子报告入手,改以经方治疗。否则,我们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东方逸雪的话,语重心长,引起了夏觉新的深深共鸣。

第十九章阳明

阳明本主降  不降反升热难清

时空原一体  降中兼清邪易除

——疱疹(唇周疱疹季节性发作 )、齘齿

转眼到了寒露时分,但如今的节气是很难得准的。

在东方逸雪的记忆中,往年到了小雪、大雪时分,也能落下一些雪来,挺有冬天的气氛的。可这几年中,似乎再也没有下过几场雪。就说这寒露节气吧,按说到了寒露,早晨的露水会明显增多,但现在呢?仍然见不到什么露水,气温也未见下降多少,反觉温度有升高趋势,真是搞不懂这天气哎!

闲言表过,单说这一天上班后,照例是忙碌了半天后,稍得空闲,东方逸雪又为夏觉新把前面的一些病例做一个总结,提出他个人的一些经验与心得。

正说着话呢,来了一个中年女子。

该女子身材较好,打扮得也比较时髦,一头波浪卷发,染成了栗红色。可能是因为气温较高的缘故,还戴了一副太阳镜。在摘下太阳镜后,夏觉新注意到,该女子的手指修长,指甲上涂了银色的指甲油,似乎还有彩绘在上。身上的衣服,也正是今年流行的那种款式,似乎还是某种品牌呢。

只是,夏觉新有一点点奇怪:怎么气温这么高,这名女子还戴着口罩?也许是害怕甲流感吧?

坐下后,该女子嗲声道:“医生,你能帮我看看吗?”

女子姓唐,37岁,就住在附院后面隔两条马路,向右的一个巷子口,是做美容的。

正在东方逸雪准备发问的当口,唐姓女子将她的口罩取了下来。夏觉新打眼一望,噢,原来女子的口唇四周散在有一些小的疱疹,搞美容的肯定更爱美了,也难怪她会戴上口罩了。

经过询问,夏觉新将四诊所得资料做了如下梳理——

主诉 唇周疱疹反复发作十余年,便结四五年。

望诊 口唇四周散在疱疹,色红,无破溃。

问诊 患者性素急躁。原住西安时并无此疾,十年前来此定居后即反复发作唇周疱疹,且最近四五年来大便干结难解。约三周前曾因外感而服中药治疗[其方为: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杏仁10克,桔梗8克,炙甘草4克,黄芩10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15克,白前胡(各)10克,决明子10克,生大黄6克,板蓝根20克,荆防风(各)4克,黄柏10克],患者服上方后口干减轻,但唇周疱疹仍反复发作。

患者的具体发病情况 于每年十月份左右开始发作,至次年四五月份即自愈。大便一周一行,此次又两天未行,腹胀,纳可。

舌诊 舌边齿印,舌质黯淡,苔薄腻。

脉诊 脉弦滑。

梳理完毕,夏觉新不由陷入了沉思:这个病有点怪,到底该如何分析与治疗呢?

正思考间,东方逸雪发话了:“小夏,对这个病,你有什么看法?”

夏觉新闻言一愣,随之答道:“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患者疱疹色红,多主血分有热毒。另据《内经》之‘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属心火亢盛,久蕴成毒。”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问:“你这样分析也不无道理,可是为什么病人的疱疹分布在口唇四周,而不是其他地方呢?还有,为什么唇周疱疹,往往在每年的十月份左右开始发作,到了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就好了呢?这中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者说只是一个巧合呢?”

一连串的问题就像连珠炮一般打向夏觉新,弄得他颇有些招架不住。

不过,夏觉新毕竟也在东方逸雪这儿磨练了不少时间,加上平时的勤学苦练,多少也有些长进,稍一思索,答道:“患者疱疹发于口唇四周,从部位上看,中医认为脾主唇,由此推断,则患者的脾脏也蕴有热毒。合起来,就是心脾二经热毒内蕴。”

“好,这个且放在一边。那你再说说这发病时间能给我们什么提示与启发呢?”东方逸雪不依不饶。

夏觉新又仔细地算了一下,道:“患者的发病时间主要在冬春之间,而冬之主气为寒,寒气主事,则热毒之邪为之所凝,故郁而不去,因此发作;春之主气为风,风热相煽,其势偏胜,故其症愈甚。”

“这些只是你对其疱疹的分析,可是病人还有便秘一症啊,你又作何解释?舌边齿印,也与热毒不符合呀,又该作何解释?”说完,东方逸雪似笑非笑地看着夏觉新。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看我如何应战你东方老师!夏觉新也来了精神,遂接着老师的问题,答道:“热毒内盛,则津液暗耗,如此则肠腑失于濡润之职,传导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出现便秘与腹胀。至于舌边齿印嘛,自然是气虚的表现了。我记得《内经》中说过‘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那么由于患者体内的热毒较盛,从而导致机体的正气渐渐被耗伤,最终出现气虚。”

说完,夏觉新望着东方逸雪,希望从他的眼神中读出答案来,但东方逸雪的眼神虽是十分清澈,可也看不到任何赞许的信息。

正在夏觉新有些失望之际,东方逸雪的话又令他更吃一惊:“小夏,我不否认你的分析能力有了不少进步,像今天这样,步步为营,始终去做到自圆其说,也不简单了。只是有些地方确实还比较牵强啊!比方说,你以入冬寒气主事,则热毒之邪为之所凝,故郁而不去,这也能说得通,但这与入冬发病有什么因果关系呢?我若问你,为什么入夏后暑热旺盛时,却无法引动其内在之热毒呢?内外合邪,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哦。也许你会以‘火郁发之’之理来解吧,但这样下去,虽然你也可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些解释已经失去了中医的精神。换句话说,就像下棋一样,一步错,则步步皆错。所以分析病情时,要慎之又慎哪!”

老师的话,声声入耳,虽稍严厉,但听在夏觉新的心里,是语重心长。他感觉到老师那种苦口婆心、老婆心切之意,甚至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想 着,夏觉新不由羞愧地低下了头。

脸色一正,东方逸雪道:“简单地说,我的看法呢,这个病人的病机主要是阳明不降。至于具体分析,等我开完方后,咱们有空再说。”

说着,飞快地开好药方,东方逸雪让夏觉新抄好,签字盖章后,交给病人走了。

东方逸雪所开药方是白虎汤合小承气汤加味——

生石膏45克 知母10克 生山药15克 生大黄8克 枳实10克川朴10克 连翘15克 太子参15克 生白术15克 炙甘草3克七剂

待这唐姓女子走后,诊室一时清静了下来,再不见病人前来。

乘着这难得的清闲,夏觉新赶紧请老师给他讲讲前面口唇疱疹的病例,为何诊为阳明不降?

抿了一口茶,提了提神,东方逸雪缓缓说道:“其实你前面讲到的脾热,与患者的病机也有些接近了。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寻找一下患者的内在病机吧。”

“首先还是从其主症开始。患者的主症是唇周疱疹、便秘,并伴有腹胀。那么我们从疱疹位于唇周来看,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小夏,你应该知道,在针灸学中,有句口诀,叫做‘面口合谷收’,这是什么意思呢?”

见老师考他针灸方面的知识,夏觉新来了劲,这可是他的强项哦。

抓了抓头,夏觉新答道:“所谓‘面口合谷收’,就是指颜面及口部的毛病都可以找合谷治疗。”

话刚说完,夏觉新脑中突然灵光一闪,道:“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手阳明大肠经起于示指(食指)端,经过合谷穴,沿着上肢桡侧上行,最后终止于同侧的口面齿部。因此,根据大肠的循行路线,口面部位的病变可通过针刺合谷穴进行治疗。老师,您的意思是不是说,由于患者的疱疹部位是大肠经所经过,因此与阳明有关?”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在《灵枢》中关于经络循行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如‘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以及‘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的描写。那么,从经络的循行,我们可以看出,口唇四周是由手阳明大肠与足阳明胃经所环绕,那么,将之归于阳明,应该没有疑问。此其一。”

“我们再看患者的另一组症状,就是便秘与腹胀,那么我们就会想到阳明病提纲证是什么?是‘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不正是讲的这一组症状吗?所以,将这一组症状归于阳明,亦无疑义。此其二。”

跟着东方逸雪的分析,夏觉新也感到老师的思路比较清晰,逻辑也比较严密,于是,更是竖起了耳朵,就怕漏听了一字半句。

此时只听东方逸雪话锋一转,道:“我记得曾经跟你讲过,中医为时空统一之医学,这是与西医最大的不同之处,那个唐姓女子的发病时间、地点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说到这儿,东方逸雪又画了张图,夏觉新定睛一看,这张图却与以前那幅《五脏时空统一图》形式类似,但格局有些不同。

 

指着图,东方逸雪道:“小夏,你可能也看出来了,我画的这幅图与以前曾经画过的《五脏时空统一图》有些类似,但又有点小小的不同。不同之处就是将十二地支所对应的时间,由十二时辰改成了阴历十二个月份。那么,根据阳历与阴历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知道,阳历的十月,一般是从阴历的八九月开始。相应的是,阳历的四月,往往是从阴历的三月初开始。这样,我们就将患者的发病时间,每年的十月与四月,在图上进行了定位。”

说到这儿,东方逸雪又起身到书橱里拿出一份《中国地图》,打开来,指着地图说:“小夏你看,患者以前生活之地——西安,正好处在西北方向。而我们所在的城市,正好处在地图的东南方向。”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继续说道:“好,这样,我们就将与患者口唇四周疱疹发病有关的时间与空间因素,都在地图上进行了定位。因为在中医的体系里,时间与空间是统一的,都是可以标量与计算的。”

“既然时间与空间是统一的,那么我们对时间做出了阴阳属性的区分后,自然对空间也会有相应的属性区分。中医是讲阴阳的,但若将阴阳放在四季这样的时间体系中进行考察,就会得出四季阴阳的变化,其实就是阳气的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过程。”

 

后天八卦太极图

说着,东方逸雪又画了一个《后天八卦太极图》。

“你再看看这幅图。这幅图中,内层的是太极图,外层的是八卦图,不过可不是什么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八卦’哟,它们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哦。”说到这儿,东方逸雪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闻言,夏觉新也不禁笑了起来。

收起了笑容,东方逸雪正色道:“小夏,你说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什么意思?这不就是中医里最基础的东西吗?那还不简单!而且这个问题,老师好像还曾经专门讲过,夏觉新想着,张嘴就要回答,可嘴张了半天,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感觉这话到了嘴边了,又给咽回去了。

看着夏觉新窘了一回,东方逸雪便也不再为难他,就说道:“是不是感觉很简单,可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唔。”夏觉新含糊地应了一声。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其实这春生、夏长与秋收、冬藏,讲的都是阳气在不同状态的变化过程。具体来说,就是阳气在春天是呈现一种初生的状态,还不太壮大。如果换个角度来说,这样吧,我们来看一看刚才这幅图。”

说着,东方逸雪指着《后天八卦太极图》,侃侃而谈:“你看外层的八卦,其中的坎卦代表北方与冬天,震卦代表东方与春天,离卦代表南方与夏天,兑卦代表西方与秋天。内层的太极图由阴阳鱼组成,左边的是阳鱼,自下从左向上,表示阳气逐渐壮大,以至极盛的过程。在震卦处,也就是春天阶段,阳气处于向上向外升发的状态,有似初生婴儿,渐渐长大,虽未成人,但生机旺盛,故云春生;到了离卦处,阳气向上向外升发到了极点,有似小孩长大成人,机能到了最佳状态,故曰夏长。然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此世间万物之常理也。阳气长到极点后,也要衰退、内敛与收藏。因此,阳鱼中的鱼眼,除了表示阳中有阴外,还表示由阳转阴的过程。于是,从离卦之后,阳气逐渐开始呈现内敛与收藏的状态。于兑卦处,阳气内收已经比较明显,因为阳气内收,阴气也开始壮大,故右侧以阴鱼表示,而且也称作秋收;到了坎卦处,阳气内敛到了极点,万物潜藏,呈现一派阴寒较盛之象,故谓冬藏。相应的,在阳气潜藏到极点之际,也就是阴气壮大到顶点之时,当此之际,阴鱼中的鱼眼表示为白色,就是由阴出阳的过程开始了。这也与坎卦的两个阴爻中有一阳爻的图示,是一致的。这让我想了一句古诗,正可以描述这一状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讲到这儿,东方逸雪抬起头,陷入了深思之中。夏觉新也不忍打扰,遂自己回想老师刚才的讲述。

今天病人是出奇得少,于是一时间,诊室又呈现出宁静的局面,夏觉新感觉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良久,东方逸雪才接着往下讲:“好,我们刚才绕了很大的一个弯子,好像有些离题万里了,不过,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你了解了以上这些后,再来看后面的分析,就比较好理解了。”

又深思了一会儿,东方逸雪将前面两幅图合在了一起,画了如下一幅 《太极六气图》。

 

太极六气图

“我们来看这个唐姓女子,她住在西安时,并未发病,而到了我们这里,就发病了。在前面,我们已经将西安定位在西方偏北之处,结合这幅太极六气图,此处正是阳气呈收敛潜降的状态,在六经来说,正是阳明地带,而阳明也正好主合。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在这个地点,她的身体的阳明系统,与自然界的阳明系统相一致,都主合,主通降,阳气呈收敛状态,不会出现胃热上攻,因此,也就不会发作口唇疱疹。而等她到了我们这座城市后,她就由西方偏北方向,转到了东方偏南方向。这个方向正好与刚才的阳明相对,属少阴君火地带。在此处,阳气则呈现向上向外的一种由‘生’向‘长’过渡的阶段,从而打破了原先的阳明潜降的格局。这样,她体内的阳明系统就与大自然的阳明系统不同步了,为了适应新的系统,机体只好尽力适应外界的环境,如此,体内的阳明系统就无法继续原先潜降的过程。此其一。”

讲到这儿,东方逸雪也有些口渴了,就喝了几口茶,润了润喉,继续道:“刚才我们从患者地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也是提示阳明不降。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其发病的时间,是从每年的十月份,持续到次年的四五月份。过了四五月份后,她的病就会不药而愈。那么,患者发病的这么一个时间段,是否也与阳明有关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肯定有关。”

听到这里,夏觉新渐渐入了迷,只觉老师所讲,真是头头是道,遂愈发认真地去听。

指着原先画的图,东方逸雪道:“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十月份,也正是秋后时分。是阳气潜敛沉降之际,而患者体内的阳明系统,因为为了适应地域的变化,已调整为‘春生’向‘夏长’过渡的状态,也就是少阴君火的状态。所以,在十月份,患者的阳气当降而不降,故而开始发病。到了次年四五月份时,此时外界已呈现与阳明系统相反的一种态势,患者的身体状态正与此相合,也就是与大自然同步了,因此,其病虽不治,而能自愈。”

讲到这里,夏觉新已经有点明悟了,遂继续听东方逸雪说道:“既然通过以上对症状、空间以及时间的分析,都能得出阳明不降的结论,那么,我们治疗的方法也随之出来了。既然阳明不降,我们就要想办法,以令阳明恢复其潜降的状态,也就是要在患者的体内,将现在的阳明系统调整为西安的阳明系统,那么,她的病也可能随之而愈。”

“所以说,前医以清热解毒之品治之,虽暂取效,但未及病根,不啻隔靴搔痒耳。如此,我们的目的,就是清降阳明,另外,因为舌边齿印与症状不符也,提示体质尚有脾虚,所以可以兼顾一下体质。因此,我就选用了清降阳明的白虎汤与小承气汤合用。当然,理虽如此,事须印证,现在要做的,就是观望与等待。”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复诊时,据唐姓女子说,吃了药后,腹胀未作,大便成条,稍干,二三日一行,确实较前好得多了。惟唇周疱疹近两日又发,轻度痒痛。这一回,东方逸雪也写下这句话: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宜兼顾清心凉血,参导赤散意——

生石膏45克 知母15克 生山药30克 生大黄10克 枳实10克川朴10克 生地黄15克 川木通6克 赤芍15克 生白术15克生炙甘草(各)3克

七剂

虽说上周夏觉新听了东方逸雪的分析后,颇为敬佩,但现在见老师仍然要在清降阳明的基础之上,加上自己曾经提过的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角度论治思路,也不由暗自高兴自己终于赢了一回。

然而据东方逸雪的认识,这里的清心凉血,从心论治,其实还是间接地清降阳明。

“清心即是清降阳明?”夏觉新不解。

拿出了上个星期画的《后天八卦太极图》,东方逸雪笑笑,道:“是的。所谓清心,从图上看就是清离火。离火稍清,就有助于向坤土、兑金转化,故也就是间接地清降阳明了。”

三诊时患者显得很开心,诉上次疱疹早晨发作,当晚即消。这个星期疱疹基本未发作。入睡时鼻腔及口唇仍干,但程度减轻。大便稍干,日行一次。一度食欲不振。舌脉同上。东方逸雪遂加生津开胃润肠之品。上方去川朴,加乌梅10克,生山楂15克,炒莱菔子10克。七剂。

拿了处方,唐姓女子高兴地走了。这时,诊室又来了一位年轻女性,约摸二三十岁的样子,体形较瘦。

这名女子进门后,显得有些害羞,弱弱地问:“医生,我有个毛病,不知道你们能看不?”

东方逸雪和声问道:“是什么毛病?你先坐下,再慢慢说。”

见东方逸雪声音温和,语显亲切,这名女子也就消除了先前的紧张状态,但讲话的声音还是较低:“我怀疑自己得了蛔虫,可我吃饭很注意的,医生,我平时也比较讲究卫生,怎么还会得蛔虫病呢?”

见女子讲话前后矛盾,夏觉新不由在心底暗笑。

却听东方逸雪问:“你先别急,先不要急着下结论。你先把有哪些方面的不适告诉我们,由我们来帮你分析、检查,再下结论,你看行吗?”

患者这才讲了她的病情,原来最近一个月来,每到夜间,她就会不由自主地咬牙齿,咬得“吱吱”响,睡眠也受到了影响。自己也买了驱蛔药吃,但也没有打下蛔虫,就比较害怕,因而来诊。

东方逸雪耐心地解释道:“你说的咬牙齿,我们医学上学名叫做‘齿’。原因较多,你所怀疑的蛔虫病,只是原因之一。其他,还可能是牙齿本身的问题。在中医来讲,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胃热上攻,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胃火较大所引起。你既然平时很注意卫生,那么发生蛔虫病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

听东方逸雪这么一讲,赵姓女子也就不再坚持她的“蛔虫病假说”了。

经过询问,夏觉新将其患病资料做了如下整理——

患者 赵某,女,27岁。

主诉 夜间 齿近一个月。

望诊 形体较瘦,眼周黑圈。

闻诊 时有口气。

问诊 近一个月来夜间 齿,睡眠不沉,口干喜饮,然因工作较忙而饮水不多。自服“驱虫药”(具体不详)症仍如故。平时喜食肉类,大便一两日一行,较干而费力。

舌诊 舌淡红,尖有芒刺。

脉诊 脉细滑。

东方逸雪看过资料,对患者说道:“从你的表现看,原因主要还在于胃火比较大。为什么呢?首先,你形体较瘦,而中医认为,瘦人多火。至于眼周黑圈,当是你睡眠不好所致。时有口气者,亦胃热上攻所致。你平时喜食肉类,且工作较忙,就造成了内热易积,因饮食过劳易伤脾胃,故积热在胃,胃火较亢,进而灼伤肾水,肾水不能上滋牙齿,从而出现夜间 齿。胃为阳明,阳明热盛,则其通降不利,故大便干结难解。总地来说,就是你的胃火较大。”

闻言不住点头,患者道:“东方医生,我觉得你讲得有道理。我的胃火确实比较大,不过到底该如何治疗呢?”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治疗当清胃滋肾,佐以运脾,方宗白虎汤,参清胃散意——”

说着,东方逸雪提笔写下一张处方——

生石膏45克(同煎) 知母10克 生山药15克 黄柏10克黄连6克 生地黄15克 玄参10克 升麻10克 枸杞子15克生山楂30克 炙鸡内金15克 生甘草6克

七剂

待患者走后,夏觉新不由问道:“老师,石膏是矿物类的药,不是要求先煎的吗?怎么您还特地写上‘同煎’呢?”

笑了笑,东方逸雪道:“你说得没有错,我们上学时,教科书上也是这么写的。但同煎并不是我的发明,你注意看《伤寒论》,就没有要求将石膏先煎。”

说着,东方逸雪将《伤寒论》翻到“白虎汤方”一节处,指给夏觉新看。

仔细一读,“……石膏一斤(碎,味甘寒)……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夏觉新不由一愣:确实书中没有注明先煎石膏呀!

摸了摸后脑勺,夏觉新喃喃自语道:“这,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宁神再看,夏觉新发现了一个问题,就问:“老师,可是书中虽然没有将石膏先煎,但要求将石膏打碎后再煎,但我们药房的石膏,我曾经看过,有大有小,并不都是碎的呀!”

点点头,似乎早就知道夏觉新会有这个疑问,东方逸雪解释道:“你的观察还比较仔细。但就我临床应用来看,似乎先煎或不先煎,效果并无太大区别。而且同煎的目的,乃取其气之性,非取其味。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供你参考。你今后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多多观察,多多验证。”

这下,夏觉新总算明白老师的用意了。

“因为患者病在阳明胃,或者说在阳明气分,故用清阳明气分的主方白虎汤,合用清胃散,以清阳明胃热,并用黄柏、玄参与枸杞子,以滋肾水,补充因胃火所损耗之肾水。理法如是,其效待观。”东方逸雪道。

结果隔了一周,患者并未前来。又过一周,赵某前来,道:“医生,实在不好意思!我单位请假不太方便,因此隔了两个星期才来。不过,在吃了一个星期的药后,晚上咬牙齿的现象确实好多了。想请医生继续帮忙看看。”

东方逸雪又问了问情况,了解到患者现在惟夜梦较多,有时晚间左胸痛,曾查心电图及全胸片均未见异常。于是在原方中,加柏子仁15克、酸枣仁15克,以养心安神。嘱继服七剂。

从这例病症,夏觉新进一步了解到如何运用经方,以及如何将经方与时方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发现中医的好处就在于,只要查源知流,审因论治,即使不是内科的病症,也一样可以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体系,进行辨证论治。较之西医往往需分科治疗,中医实在是一个方便的法门呢。

夏觉新还听老师讲过一个病例,是他在病区带组时所治的患者。据东方逸雪说,那是一个糖尿病患者,有典型的中消症状,建议其控制食量,但因为他饥饿难忍,实在无法控制,血糖就高得不得了。

眼看治疗计划无法顺利进行,东方逸雪只好祭出中医这一招。根据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消谷善饥的表现,考虑为阳明胃热,给予大剂白虎汤后,患者的食欲很快得到控制,从而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老师所讲述的这个病例,也让夏觉新获益匪浅。

 

第二十章少阳

三焦得斡旋 肾司二便职在肝

少阳乃枢机 和之一法最为贵

——口苦(口味异常)

便秘(内痔)

自从上次在学校与附院的联欢晚会上,与东方逸雪同台表演太极拳,并赢得满堂彩后,夏觉新更加专心地琢磨起太极拳来。

每天天不亮,夏觉新就早早起床,换上白色的练功服,洗漱完毕,喝点开水,就来到操场上。做了准备活动后,先跑上几圈,然后就开始站桩半小时。接着就是将太极拳一趟接一趟地走,走到全身汗出方才罢休。

如果遇到了阴雨天气,他会来到教学楼的走廊上,也是站桩、练拳。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苦练,夏觉新感觉身体似乎较前更为柔软了,浑身上下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就算上了一天的班,晚上还要总结白天的一些实习与试诊病例,然后还要针对性地查找一些资料,一方面是复习白天所学,另一方面是继续为毕业论文做一些准备。换了一般人,每天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不仅枯燥,抑且疲累,但夏觉新并不觉得,他知道这是练拳带来的好处。

在每天慢练拳架的过程中,夏觉新感悟到,慢是快的基础,苦是乐的前提,就像东方逸雪经常提到的“坎”卦一样。

就他最近的理解,坎卦之所以名“坎”,与坎之象有关。一来坎为水,为险,从卦象上看,是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此诚险也。又自俗义上来说,人生会有许多“坎儿”,包括什么“艰难坎坷”,都表示困难,亦险之义。然水能覆舟,亦能载舟,所谓“富贵险中求”,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两个阴爻之中,夹着一个阳爻,亦是老师所讲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中间的阳爻,不正是那个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吗?这就是少阳相火,也是命门之火,更是龙雷之火,也正是经过收敛潜降归藏之后的“阳”,就好比经过高度浓缩的铀,看似弱小,为重阴所包,但其实能量巨大。虽说如今涉于重阴,有险之象,但一旦时序推移,春暖花开,万物苏醒,亦无非其之用也,此大自然之坎也。在人身,此坎中之阳爻,一旦苏醒,就一变而为少阳相火,也会令身体变为暖融融之春天,从而生机勃发,三焦调畅,五脏六腑得此之助,各司其职焉,此正合“胆主决断”之意也。

闲话表过不题。话说这一日,同时来了两个病人。

一个是复诊患者,就是上次说晚上咬牙齿的那个赵姓女子,服了两次药,隔了两周又来了,云其药后 齿已经大有好转,惟夜梦仍多,东方逸雪遂于前方再加夜交藤30克,以宁神助眠。

这名女子走后,同时前来的另一位患者坐下,说是口苦好长时间了,想来看看中医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见是因口苦来诊,东方逸雪就让夏觉新试诊。夏觉新自然是高兴万分,心想,自己也看老师治疗过很多例口苦病人了,基本上都是以柴芩温胆汤加减,效果都不错,我只要依样画葫芦,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想着,夏觉新的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经过一番询问,患者除了口苦以外,尚有胃脘不适,脉呈弦滑。

据此四诊资料,夏觉新自然是辨为少阳胆热,肝胃不和,依然采用柴芩温胆汤,稍事加减,开出了处方,递给东方逸雪审阅。

此时,正好又来了好几个病人,东方逸雪正忙着,接过药方,并大概看了一下医案,就签过字,盖好章,交给病人拿药去了。

一周以后,口苦病人前来,道:“医生,你们说我这个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们开始说,以前看过无数例,效果都很好,怎么我开始吃了一两付时,好像有一点效果,可吃到后来,越吃口越苦呢?”

夏觉新却待再问,这边厢东方逸雪听了以后,知道其中必有隐情,或许并非常见的单纯性少阳口苦之症。

于是东方逸雪将病历拿过来,再次仔细地看了看,从夏觉新所写的脉案上来看,并无前后矛盾之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也许是药效还未发挥出来?

又看了一回,最后,东方逸雪将目光落在“口苦以下午明显”与“胃脘不适”上,遂问患者:“你的口苦不是早上明显,而是下午明显,对吗?你有胃病吗?”

患者姓徐,是一名中年女性。只听徐女士道:“我是下午嘴巴苦得厉害,另外,我的胃应该也没有什么大毛病吧,但平时老是感觉胃部不舒服。”

“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不舒服呢?”东方逸雪紧追不舍。

“嗯,让我想想。”徐女士想了一回,道:“唔,也不是太严重。只是有时会有些隐隐作痛罢了,胃一疼得厉害,嘴巴也随之更苦。”

“噢,有没有口干的现象?平时吃点热的舒服,还是吃凉一点的东西舒服呢?”东方逸雪继续问。

想了一想,徐女士道:“口不干。吃东西嘛,还是吃点热的更舒服一些。”

问到这里,东方逸雪心里大概有了个底,又看了看病人的舌象,舌边有轻微的齿印,原有黄腻苔消失,现为薄腻苔。再摸一摸脉,左侧脉弦,右脉的力道似乎有那么一点不足。

再低头深思了一下,东方逸雪终于抬起头,对患者道:“你这个口苦与一般的口苦,不完全一样。其原因不是一般的少阳胆热所引起,而是由于中阳不足,引起的胆火不敛。因此,治疗方案要重新拟定。”

笑了笑,徐女士道:“医生,你说的什么少阳胆热与中阳不足,我也不懂是怎么回事,方案该怎么定,那是你们的事,你们只要帮我把这嘴巴发苦看好了,我就谢天谢地了。”

点点头,东方逸雪语气肯定地道:“不要紧,我肯定会帮你看好的。”

一旁的夏觉新听得有些奇怪,今天咱这老师是怎么了?怎么讲出这么肯定的话来?一般情况下,老师会说,帮你治疗试试看吧,虽说多数效果都很好,但也还没见过他承诺病人,能够包治包好的呢!

不提夏觉新的困惑,且说东方逸雪提笔,唰,唰,唰,很快就重新开好了方——

制附片18克(同煎) 炮姜10克 党参15克 白术10克砂仁3克(后) 生白芍15克 黄芩10克 枳壳10克五灵脂10克 炙甘草6克

七剂

徐女士走后,夏觉新照例请教其中之理。

重新泡了一壶雨花茶,东方逸雪不答反问:“小夏,你记得我们平时所看的口苦,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发作呢?”

想了一回,夏觉新道:“好像一般在早上起床后发作。”

点点头,东方逸雪道:“对。那这例患者的口苦是在什么时候发作呢?”

“下午明显。”夏觉新脱口而出。

随之脑中一道灵光闪过,夏觉新道:“老师,您是不是说早晨发作的口苦与下午发作的口苦,性质不同?”

听了这句话,东方逸雪满意地点点头,道:“那你不妨说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不假思索,夏觉新道:“上午属阳,下午属阴。”

“嗯,这个发病的时间,就是分析病机与后面决定治法的眼目所在。好,我们再看患者固然口苦发生于胆囊摘除术后,但每次发生口苦之前,总有明显的胃脘疼痛。那么,研究胃脘疼痛的原因,也对我们的病机分析有莫大的帮助。”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隐隐约约感受到老师的思路,就静下心来,一意听闻老师的分析。

喝了口茶,东方逸雪接着道:“我们再从患者喜食热饮来看,她胃脘疼痛的性质就基本上可以定下来了,是属寒。这一点,就与前面的下午属阴统一了。但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这个寒,是属虚呢,还是属实?小夏,你有什么看法?”

前面东方逸雪给徐女士写病历、开处方时,夏觉新也瞄了几眼,因此记得老师病历中所写。这会儿,见老师发问,就考虑了一下,答道:“她的舌象提示边有齿印,右脉稍弱,均提示寒的性质属虚,且是阳虚所致。”

点了点头,表示肯定,东方逸雪道:“对。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患者的病理性质是属里、阴、寒、虚,而从胃脘疼痛明显时则发口苦来看,病根在胃,口苦只是一个继发性的表现,所以,徐女士的病位在中焦。”

想到一个问题,夏觉新问:“老师,您前面对病人说过什么胆火不敛,这是什么意思?”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我们曾经说过,苦虽为心味,然实由胆木暗藏少阳相火所致。故口苦一症,总要从少阳胆木上寻求源头。从以前我们所治实证来讲,并无疑义。然而从这一例看来,少阳相火如果是无根之火,也会出现口苦一症。因为,即使我们从以上分析,将徐女士的病根归于中焦阳虚,但一般来说,中焦阳虚不会出现口苦表现。只有因为中焦阳虚——我们知道,脾胃属土,与少阳胆木是土与木的关系。表现上看,木克土,但实际来说,土亦有培植木的作用,毕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嘛——在中焦阳虚以后,导致了土不植木,不能为少阳相火提供能源,从而令少阳相火变为无根之火,也就是胆火不敛,进而上浮,胆气外溢于口,故而出现口苦一症。”

听到这里,夏觉新恍然大悟,遂道:“老师,难怪您用附子理中汤以温补中焦之阳,并用芍药、黄芩,以敛清胆火呢!”

顿了一顿,夏觉新又道:“只是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就是您为什么要选附子理中汤,而不用理中汤呢?从前面的分析,也只是提示中焦阳虚,并无下焦阳虚呀!还有,患者病性属虚,为何用枳壳这味理气药?患者并无瘀血之征,为何加用五灵脂?”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附子不是大辛大热,有毒之品吗?历代医家在用附子时,都要求先煎,以去其毒,老师您用18克的附子,量也不小了,还特地注明‘同煎’,难道不怕其毒性吗?”

一连串的问题,并没有让东方逸雪嫌烦,倒让他越听越高兴。原因无它,东方逸雪喜欢师生互动,如果老是他一个人唱独角戏,就不好看了。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将夏觉新的问题,逐条作了解释:“患者虽是中焦阳虚,但中阳亦本于肾中之阳,此其一;另外,我们也讨论过,少阳相火,或者说少阳胆火,其实本源是坎中一阳。我们前面分析说,因为中焦阳虚,导致土不植木,少阳胆火无以为助,从而胆火上浮,这只是一方面。我们还要从坎中一阳着手,这样才能令‘阳密乃固’。而且,补坎中一阳者,亦有补火以暖土之义。因此,我用了附子理中汤。”

“患者之病性固属虚,但亦属寒,而寒主收引,再从其症状来讲,有时她会表现胃脘疼痛较剧,此时多伴气机郁滞,故以枳壳理气行滞,是为辅佐之药也。至于五灵脂,实治胃痛之良药,亦因虑及寒甚易致血运迟缓,且活血之品,可助其他药物直达病所,亦辅佐之药也。“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继续说道:“至于附子不用先煎,而将其与其他药同煎,并不是我的发明,已经有不少医林前辈及医界时贤如此做了。像成都已故名老中医张文耀先生,附子用量不超过10克的,都不先煎;东北名老中医张存悌,对于附子用量不超过20克的,均不先煎,均未见不良反应。而且,一般常用的附子,其饮片为黑顺片,经过反复炮制,其毒性已大大减轻。若依发表在第二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论文集》中的一篇文章,《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一文所记,现下市面上的不少附子,经过加工后,其毒性几无,且辛热之性亦丧失许多矣!噫!仲景先师以大辛大热之附子,力扶命门之火,坎中之阳,力挽先天之阳,造化多少生机!怎奈如今之人,‘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将祖先留下的大好医学宝库,作践成如此地步!亦可叹也哉!”

感叹了一番,东方逸雪发现自己也有些离题较远了,遂自我解嘲道: “哎!所谓爱之甚而痛之切,吾之谓也!且不说它,咱们还接着讲这附子吧。也许是曾经栽过跟头吧——”

夏觉新听到这儿,自是知道老师又想起了当年曾经为一女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处以温阳强心之剂的事。当时方中有30克附子,虽然东方逸雪及药房均讲过,要先煎附子1小时,再入它药共煎,但其家属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就将五付药,共150克附子单独煎后,令患者服下,结果出现中毒表现,虽经抢救脱险,然此事又经电视台曝光,一度令东方逸雪不敢再处方附子。

“事后,我也曾深刻反省过,虽然那例患者,辨证无误,但附子如从小量起用,比如5克、10克,与它药同煎,想必不会出现那种局面。在停用了一段时间附子后,发现有些病人不用附子,其疗效并不尽如人意。遂立誓研究附子的应用,也曾亲自尝过黑顺片,但并未出现其他医案中所描写的口舌发麻现象,可见目前的黑顺片,其味较以往的药材为劣。后来,我的一个外地同学,送了些黄附片给我,我尝过后,舌面的四分之三一直发麻了约四五个小时,方渐消失!由此,才知祝味菊先生当年,为何独喜用黄厚附片。”东方逸雪开始语气略显沧桑,但到了后来,则面露喜色,显见讲到得意之处。

“由于一些经历,及以上种种原因,并意在省却有些患者煎药的麻烦,我也逐步尝试将附子小量同煎。只要明确有阳虚指征者,从3克到20克,黑顺片与它药同煎,并未出现一例中毒现象。而且一度因工作较忙,体力透支过度,我也尝过四逆汤,方中附子用至60克,未先煎,亦无任何不适。由此,我对附子不再害怕与恐惧,你也看到,我的处方中用得比较多的药中,附子算是一个。其他如柴胡、黄芪等也用得比较多,最近研究一些名家医案,发现麻黄也是味好药,也正准备着手研究呢,这些,有机会再与你讲吧。”

讲到这儿,就诊的患者又渐渐多了起来,师生二人遂又开始了忙碌的诊务。

忙了一阵,来了一个患者,是一位50岁的女士,姓戴。

“医生,我是从外地来的,听说你们附院医术不错,就想来看一看。”这位戴女士的语速很快,中气也很充沛。

“噢,是哪里不舒服,你说说看吧。”忙了这么久,东方逸雪语气还是比较平静。

坐定后,将随身的坤包放在腿上,戴女士道:“也没什么,只是解大手时比较费劲。”

待东方逸雪诊查完毕,这边厢,夏觉新也及时将四诊资料做了以下整理——

主诉 大便秘结一年。

望诊 形体适中,走路较快。

闻诊 语速较快。

问诊 近一年来大便时干,如厕努责,甚时腹胀腹痛,平时矢气频仍。时左侧舌边有热气且干燥,时夜寐不佳,性素急躁,有“内痔”史。

舌诊 舌红苔薄白。

脉诊 脉弦滑。

写毕,东方逸雪开始逐条分析如下——

走路较快、语速较快——显见其人性较急躁,结合其自述“性素急躁”,常见肝气久郁化火也。

近一年来大便时干,如厕努责,甚时腹胀腹痛,平时矢气频仍——气滞不通,阳明腑实之象。

时左侧舌边有热气且干燥——舌边候肝胆,另古有“左肝右肺”之说,现舌左有热气且干燥,正提示肝郁化火也。

时夜寐不佳——就前所问,此胃家实也。而《内经》有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有“内痔”史——痔疮与便秘往往是一对难兄难弟,长期便秘易致痔疮发作;而痔疮之成,又易造成便秘。

舌红苔薄白——舌红者,内有郁热也。

脉弦滑——弦为肝脉,滑示火炎。

“那么,综合以上四诊所得,这位女士的便秘主要是因为肝气久郁,有化火之象。可予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出入为治。”说着,东方逸雪开了处方:

柴胡12克 黄芩12克 法半夏12克 党参9克 枳壳12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6克 大枣3枚 郁李仁12克 酸枣仁12克地榆炭15克

七剂

戴女士接过药方,将信将疑地走了。

夏觉新又开始发问了:“老师,刚才那位戴女士的便秘明明是阳明腑实嘛,您为何不用承气汤呢?为何却用什么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这是什么道理呀?”

伸了一个懒腰,东方逸雪道:“在这一例的辨证上,主要是抓住两点。一是患者诉‘时左侧舌边有热气且干燥’,此处正辨证之眼目所在。根据‘左肝右肺’的理论,舌左不适,肝脏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极大。此其一。另外,肾司二便,其职在肝,关于这个,我们好像也讨论过。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大小便的通利。其实这里的肝之疏泄功能,也无非是少阳胆木之作用,而少阳胆木与少阳三焦,两者之间,可谓同气连枝,同气相求。”

说到这儿,东方逸雪又拿起《伤寒论》,翻到阳明篇篇尾,指着一段经文对夏觉新说道:“你看这里,‘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虽云阳明病,亦有不大便之症,然舌苔并无黄腻燥结之象,故里实不甚,于此显然。如此之阳明便秘,乃因少阳气机不利,故用小柴胡汤为主,以疏利少阳气机,待少阳气机一转,一方面因少阳胆气通于少阳三焦,故出现经文中所言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此正少阳三焦之气得畅之征也;另一方面,因为少阳为枢,枢机的作用正如车轮之转轴,转轴一动,则车轮随之而动,故能令胃气和降,大肠亦因之传导正常。”

想了想,东方逸雪又拿出《金匮要略》,翻到《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道:“还有,你看这儿——产后郁冒,……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这条经文,也提示小柴胡汤的通便作用。”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又道:“我记得在已故经方大家曹颖甫所著的《金匮发微》中,也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小柴胡重用黄芩,令人大便泄,屡验。以上这些古籍中的记载,均说明小柴胡汤可以治疗一些非虚非实,非寒非热的便秘。也就是有一种便秘,辨证似乎难以把握,这时,我们不妨选用小柴胡汤一试。至于方中的郁李仁,正可疏肝解郁、润肠通便;而酸枣仁,则起养血安魂,以助睡眠之功。地榆炭,则用来治肠风下血。”

听了这一番解说,夏觉新虽说还不能完全深刻地领会,但也掌握了大概,不由得连连点头称是。

只是,他又想到一点,道:“老师,您刚才说郁李仁有疏肝解郁的作用?这个,我们好像没有学到哎!”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答道:“这是《内经》研究名家王洪图教授的经验之谈,我也在临床上做过一些验证,确如其说。”

不过奇怪的是,这个用小柴胡汤的便秘患者,就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样,夏觉新与东方逸雪二人过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这位戴女士。因诊务繁忙,东方逸雪也就渐渐淡忘了。

但夏觉新却是一直耿耿于怀,心想,好不容易见到一个用小柴胡汤治疗的便秘患者,却又不来了,又怎么能验证老师的推断呢?

后来,直到夏觉新离开东方逸雪到其他科室轮转时,这位戴女士仍然没有前来复诊。但夏觉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东方逸雪这儿来看一看,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也许是造化弄人,直到翌年四五月份,夏觉新又来东方逸雪这儿转悠,结果碰到了这位戴女士。

据戴女士讲,自从近一年前那一次服了东方逸雪所开的药方后,她的便秘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平时事情较多,就没有再来复诊。

如此,夏觉新方知当初东方逸雪的推断是正确的,心中更增添了对中医要终生研究的信心。

第二十一章太阴

太阴本湿土 止泻重在温脾土

若兼阳明热 寒热同施并不悖

——泄泻(慢性结肠炎)

嘈杂(慢性胃炎)

寒湿证(神经元损害性肌病)

这一日是星期天,夏觉新正在图书馆查阅一些资料,学校的图书馆星期天是不开放的,他只好在外边的公共图书馆办了个借书证。

他的记录卡片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摞,不过他准备改进工作方式。在大学的四年中,他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家教,并进行勤工俭学,也有一点小小的积蓄。但实习以来,也买了不少书,花掉了一部分,现在所剩不多。不过,他想请小张帮他在网上淘一个二手的本本,这样花费不多,而且可以帮助自己做毕业论文,到图书馆摘抄资料也比较方便。并且,在帮东方老师整理医案后,还可以给自己也拷贝一份,这样,自己在做毕业论文时,就更方便了。

小张虽说最近也比较忙,但对于这位老大的吩咐,还是比较用心的,据他说,经过他在网上多日来的一番考察,就在这几天,就可以帮老大办好这件事。想到这儿,夏觉新不由笑了。

正在夏觉新出神的当口,忽听窗外响起了滴滴答答的声音,夏觉新抬起头来,望外一看,啊,本来还是艳阳高照的天气,这一会儿就突然变脸了,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时近深秋了,阵阵秋风吹起,从未关严的窗户细缝中溜进来,令人颇觉一阵阵凉意。见状,夏觉新赶紧起身,将几扇没有关严的窗户关好,这才坐下来,继续望着窗外发呆。

只见雨打窗棂,发出滴滴答答很有规律的声音;树影摇曳,那种沙沙的声音,仿佛要把人的思绪带到远古的年代。

且说这雨下得渐大了,待到夏觉新出门时,雨还未止,幸好图书馆离他的宿舍不远,夏觉新就从随身袋中找出一张旧报纸顶在头上,以刘翔百米跨栏的速度,飞一般跑回宿舍。

到了宿舍后,第一件事,就是换下湿淋淋的外衣,找出常备的生姜与红糖,沏了一大碗生姜红糖茶,喝了下去。

感受到姜糖茶的热力充满了全身,夏觉新这才打了个电话给小张,问了下网购本本的事,小张在电话那头告诉他,已经下了订单,最迟明天就会到货,等验货无误后,就可付款收货了。

但晚间看了一会儿书,夏觉新还是感觉了些许疲乏,于是就早早洗过上床休息不提。

闲言表过。次日上班时,雨停日出,天空中竟然出现了一道许久未见的亮丽的彩虹,一时让夏觉新疲惫的身子顿时振奋起来。

上班后,照旧是忙碌,忙碌,忙碌……

看着不断涌进诊室的患者,夏觉新不禁在心中感叹:何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并且包括电视、电台、报纸、杂志以及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整日在宣传各种健康卫生知识,却仍然有那么多人生病,且似乎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也许正如东方逸雪曾经在分析他自己对高血压的中医认识时,所提到的“今时之人”吧。

中医的典籍《黄帝内经》在两千余年前就讲了:“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时间到了二十一世纪,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医疗水平日益进步的今天,却还在重复古老的故事,这难道是造化弄人?还是人类总是无法觉醒?这样看来,有位医学前贤曾经说过的话:但愿世间无疾苦,何妨架上药生尘?——这恐怕只能成为美好的期望与祝福了。

话休饶舌。这时诊室内进来了一个中年男性患者。

他一进门,就操着一付大嗓门,问:“医生,帮我看看这个方子怎么样?”

闻言,夏觉新心道:又来了一个转方的!最近,也不知怎么回事,有不少患者拿着一张张处方前来转抄。

且说东方逸雪接过患者的药方一看,原来是一个降糖的药茶方,无非是由一些黄芪、生地黄、天花粉之类的药所组成。

在看了患者的舌苔后,东方逸雪道:“单纯从你这个方子来讲,是一个不错的降糖方。但个人觉得,这个降糖药茶方并不适合你的体质。”

听东方逸雪这么一说,来人急了,道:“医生,你倒给我讲讲清楚,这个降糖药茶不少人都用了,听说效果都不错呢!怎么就不能适合我的体质呢!告诉你吧,我是因为口干才吃这个方子的,而且我已经吃了一段时间了。你也不要给我讲什么大道理,你只要帮我转抄一下就行了!”

不为所动,东方逸雪耐心地解释道:“赵师傅,你先别急,听我再跟你说一说吧。你看,你的舌苔目前表现为明显的白腻苔,这在我们中医来说,提示体内存在寒湿这一种代谢的废物。而你吃的降糖方中含有天花粉一类的寒凉药,因此,你只会越吃越差。你回忆一下,是否吃了这个降糖方后,你的口干比开始未吃之前,更厉害了?”

说完,东方逸雪神色肃然,望着患者。

看东方逸雪的话语与表情,不似说笑,患者也不像开始那么气势凌人了,稍稍回想了一下,不由点了点头,声音也低了一些,道:“医生,你猜得还真对!我也奇怪,怎么这药茶越吃口越干了呢?我还以为吃的时间太短了,可能要吃上一段时间才会有效呢。那这么说的话,我该怎么办呢?要不,医生,你来帮我重新开一个方子吧。”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没问题。我来帮你调整一下,你再吃吃看吧。”

夏觉新一直在一旁冷眼观察,静心倾听。这时就见东方逸雪提笔开了一个药茶方,去掉原有的寒凉药,加了诸如苍术、葛根及陈皮等化湿升清之品。

患者这才半信半疑地拿着新的药方,走了。

紧接着,又有一个男子坐在了诊桌旁。

夏觉新抬头一看,原来是学校旁一个单位食堂的师傅,姓王,年近五十了。因为夏觉新班上有同学的父亲就在这家单位上班,有时会请夏觉新他们几个人到他父亲单位的食堂吃饭,于是就认识了这位王师傅。

说起这位王师傅的病,夏觉新是早就了如指掌,因为王师傅已来看过两次了,开始是因遗精来诊。原来二十多年来,他每天凌晨总要遗精四五次,曾服壮阳药取效一时,然反复不止。稍有早泄,但无明显阳痿。伴有脐周畏寒,时感冷风吸入,偶精力不济及头晕心慌。另有糊状大便已24年,甚则解水样便。

初诊时,东方逸雪辨为元阳不足,以真武汤为主,加用温阳固精之品。二诊时诉药后有效,大便亦稍成形,腹寒改善,舌边齿印,质淡,右脉力起,左脉欠力。原方加:党参10克。七剂。

今天是第三诊了,据王师傅讲,虽然腹冷又减,且头晕心慌也未再作,但微有嗳气,大便又黏,日二三行,肠鸣漉漉,而且遗精如故。

另外,王师傅还补充了一组症状:自今年四月份以来,他的口唇四周及下颏皮肤,呈丘疹样突起,发红,发烫,时有疼痛,曾行冷冻疗法乏效。

经过询问,王师傅说他有时还会感到心烦,东方逸雪又诊得其舌尖芒刺,脉弦滑,但重按乏力。经过思考,东方逸雪初步考虑其属于上热下寒之象,在原方中参入附子泻心汤意。处方如下——

制附片6克 生白芍15克 茯苓15克 炒白术15克 葫芦巴30克炮姜10克 仙茅10克 仙灵脾10克 山茱萸15克 金樱子15克制香附10克 夏枯草15克 石榴皮6克

七剂

另以黄连、黄芩各6克,热水渍后,兑入煎好之药汁中服用。

这种寒热同用的方法,夏觉新也不是第一次看到老师使用。像老师有一段时间经常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胃脘胀痛等病症,疗效不错。而且从王师傅的临床表现来看,确实既有中下焦虚寒,亦有上焦郁热之象,老师施以温中下焦之寒,清上焦之热之剂,想必有效。

一周的时间转眼即逝,王师傅第四次来时,并没有夏觉新想象当中的面带喜色,反而一脸忧色。

夏觉新感到奇怪,难道上一次寒热同治的药方,并未起到相应效果?于是问:“王师傅,你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苦着个脸?出了什么问题呀?”

只见王师傅勉强挤出一点笑容,道:“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本来吃着东方医生的方子,还有些效果,但这一次调整了用药后,一天解两次大便,还是糊状,这到没什么,毕竟我的大便不成形,已有二十多年了,我也没有指望吃几次药就能治好。但这次吃了药后,我的胃更疼了……”说着,转向东方逸雪道:“东方医生,所以你这一次开的药,我没有吃完。你再想想看,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呀?”

闻言,东方逸雪也是困惑不已,遂想了想,又再仔细问了王师傅目前的不适表现。

王师傅一边捂着肚子,一边说了他现在的不适。夏觉新也随即做了记录,根据王师傅的诉述,他目前的主要症状是:脘腹寒冷,脘痛隐隐;口不甚干,然饮水不多(一因口不甚干,二因饮水后便次增多,而惧饮水),喜热饮食。大便一日二行,多呈糊状;手足逆冷,仍有早泄;口唇及鼻翼四周皮肤色红,灼热而发木,散在粟粒状红色突起,部分内有蕴脓。

东方逸雪又重新望了舌象,为舌胖边有齿印,质淡,苔黏腻。仔细摸了摸脉,脉虽缓滑,然力道仍欠。

对于这样的情况,东方逸雪心中虽也疑惑为何疗效不佳,但毕竟以往也有过类似经历,所以他也不是太急,因为急并不能解决问题。故而,他调了调呼吸,让自己更能静下心来,思索了好一会儿。

等到东方逸雪再抬起头时,夏觉新看到老师脸上的表情似乎自信了不少。只见东方逸雪提笔写下:此脾寒胃热之象,拟理中汤合桂枝汤、泻黄散加减:

炮姜8克 焦白术15克 党参12克 炙甘草6克 桂枝15克生白芍15克 生石膏45克 防风12克 藿香6克 乌药15克细辛4克 连翘15克

七剂

王师傅走后,上次要求抄方的糖尿病患者,赵师傅来了。

待他坐定,东方逸雪看了他的舌苔,说:“你的舌苔比上次好得多了,从你的舌苔变化来看,口干程度应该也有所好转了吧?”

点了点头,朝东方逸雪竖起了大拇指,赵师傅道:“东方医生,真给你说对了!吃了你开的药茶后,我的口干确实要好得多了。这一次,你还是帮我开这个方子吧,我继续吃它。”

又隔一周,王师傅本来说好上午来复诊的,但是忙了大半个上午,也没见他的人影。

东方逸雪倒没有什么,只是夏觉新又为老师担心:不会又有什么情况了吧?哎!看来这医生还真不好当呢!就连像老师这样在临床上有一定经验的医生,也无法尽愈诸病。在有些病的诊治过程中,就像战场两军相争一般,要来来回回打上几个回合,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最终赢得主动权。

下午一上班,王师傅就大踏步地走了进来,与他们打招呼:“东方医生,小夏医生,你们好啊!”

听他讲话的语调,夏觉新知道这一次好像效果不错,因为他的语调中透出一股高兴劲儿来。

果不出夏觉新所料,在吃了上个星期开的新药方后,王师傅感觉脘腹寒冷明显减轻,有些热气了。

用王师傅自己的话讲,就是:“我这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感到肚子有过热气,始终是冰凉的,还总感觉到有一股凉风直往里钻。也看过不少地方,哪里会有效果?就算开始吃的两个星期的药,也只是寒冷程度稍有减轻,并没有感到肚子暖和过。这一次的药,虽然味道也不是多好喝,尤其是舌面上有一种麻不麻、辣不辣的感觉,但总算让我肚子有了热气了,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样吧,今天晚上你们俩最好不要安排其他事,我来作东,咱们去吃火锅吧。”

听着这么个大男人啰啰嗦嗦地讲了大半天,夏觉新忍不住在心中暗笑,看来在疾病面前,男人也可以像女子一样,表现得很脆弱、很絮叨呢。

至于王师傅讲的舌面上那种麻不麻、辣不辣的感觉,夏觉新曾经听东方逸雪说过,是药方中细辛的味道。

不过在听到王师傅最后讲到要请他们师生二人去吃火锅时,夏觉新不再暗笑了,他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口中的唾液立刻大量地分泌了出来。

可是老师东方逸雪的话太让他“伤心”了:“王师傅,您太客气了!这治疗才刚开始呢,咱们还要继续努力,不是吗?而且,你现在的情况还不太适合去吃火锅,总不能你坐在那儿,看我们俩人吃吧?所以吃火锅的事,放到以后再说吧。对了,我看你口唇周围的皮肤也好一些了,不知道其他方面呢?”

见东方逸雪语气坚决,王师傅也就不再坚持,道:“好吧,那先不着急,等过一阵子吧,到时具体时间由你来定,地点由我来定,好不好?”

得到了东方逸雪的首肯后,王师傅显得很高兴,道:“我这嘴唇周围的红疹,原来也比较疼,现在也好一些了。解大便时,有时也能成形了。大体就是这样,东方医生,你再看看是继续吃上个星期的药呢,还是再作调整啊?”

考虑了一下,东方逸雪道:“暂时不变,小夏,效不更方,你就继续按照上一次的药,帮王师傅抄一下吧。”

王师傅走后,一时诊室内也没有患者进来,夏觉新赶紧抓住机会请教老师,为何同样是寒热并用,药方的效果前后相差那么大?

知道夏觉新一定会问这个问题,但真从夏觉新的口中讲出时,东方逸雪还是一时陷入了深思中。

此刻,诊室外人来人往,诊室内却是静得出奇,夏觉新甚至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声。

仿佛过了好久,其实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东方逸雪开口了:“虽然我两次都是辨为有寒有热,但前一次是辨的上热而下寒,因此用了附子泻心汤,这个方子是以连、芩及大黄沸水浸渍,取其性寒以清上热,附子煎水,取其味厚以温下寒,至于当时未用大黄,则因其本有长期腹泻之故。但可能毕竟连、芩之属,其性较寒,上热未清,反伤中阳,故吃后脘腹更痛。”

“而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我辨的是脾寒而胃热,然后针对脾寒,我用了理中汤;针对胃热,我用了泻黄散。至于桂枝汤,则有调和阴阳之功。去栀子者,嫌其似连、芩类苦寒败胃。加细辛以温寒止痛,兼辛散走窜,以通郁滞。增连翘,一以清热解毒,一以散结消肿,毕竟唇周皮肤,部分内有蕴脓,用连翘似正适合。”东方逸雪道。

“可是老师,您是怎么断为脾寒胃热的呢?”夏觉新问。

笑了笑,东方逸雪道:“其实脾寒胃热,若从六经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称作是太阴有寒,阳明有热。在太阴提纲证中提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结合王师傅的表现,其‘脘腹寒冷,脘痛隐隐,喜热饮食’‘大便一日二行,多呈糊状’,与提纲证中的‘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相似。由此可知其存在太阴有寒的因素,而手足逆冷,也可归于太阴有寒内,这是因为脾主四末嘛。”

听到此处,夏觉新又问:“老师,您讲的太阴有寒或者说是脾寒,这个我比较好理解。可胃热呢?”

“胃热,是根据‘口唇及鼻翼四周皮肤色红,灼热而发木,散在粟粒状红色突起,部分内有蕴脓’而来的。一来患者的口唇四周皮肤病变,在经络循行来讲,是属于阳明地带。具体的分析,我们在原来研究唐姓女子的口唇四周疱疹时,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二来,其皮肤病变有‘皮肤色红,灼热而发木,散在粟粒状红色突起,部分内有蕴脓’等,可以很自然地看出阳明系统出了什么状况?有热呗!”东方逸雪道。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而舌胖边有齿印,质淡,以及脉力不足,均提示太阴有寒;至于苔黏腻及脉滑,则可归于阳明有热内。”

解释至此,夏觉新的疑问均轰然瓦解,但他突然想起,还有一个问题久久盘旋在脑中,一直悬而未决,于是就问道:“东方老师,为什么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又能见到寒,又能见到热呢?”

“其实在临床上可以见到许多寒热并存的现象,比如说手热而足冷、头热而腹冷、身热而肢冷……这些都是患者的自觉症状。若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则有上热而下寒、上寒而下热、内寒而外热、内热而外寒,还有肝热而脾寒、胃热而脾寒、心热而肾寒等等。这种寒热共存的现象,不要说是西医,就是咱们中医,也会有一部分难以理解。如果我们真能将人体看作是一个小天地,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一部分,那么这个问题很好理解。”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继续解释道:“虽然一年四季,时序不乱,非寒即热,但从空间来说,往往是南方炎热之时,正是北方严寒之时。证之人体,寒热也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器官之内,但却可以同时出现在两处,比如脾与胃。再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如今我们的生活,在物质条件方面,是较以前大大的便利许多了。但我们在炎热的夏天里,在室内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之际,你有没有想到过,在空调制冷的同时,原来室内的那些热量到哪里去了呢?难道就无缘无故地消失了吗?事实当然不是如此的,那些热量自然给空调带到室外了,因为能量是守恒的嘛。那么在人体也是如此的一个状况,只要不是五脏的功能整体的呈下降态势,那么就极有可能出现类似 ‘跷跷板’一样的情况:这边寒了,能量低下去了,往往就会在另一处出现能量上升为热的态势,最后就造成了上面那种寒热错杂的局面。”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往往要合治,而不是分治。否则治寒则增热,治热则增寒,两头不讨好。”东方逸雪道。

“噢。”夏觉新总算明白了。

六诊时,王师傅唇鼻周围的皮肤颜色经治后明显好转,大便也已不黏在便器上了。继续在东方逸雪处进行调治,症状越来越轻,精神也越来越好了。

再后来,王师傅还带她的母亲前来就诊,因为全身的“泛发性湿疹”,予抗过敏治疗等乏效。东方逸雪看后,决定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的方案是:输液予生理盐水100毫升加地塞米松5毫升、维生素C 4克,每日一次,连输三天。中医治疗予凉血解毒化湿法,以大剂鲜蒺四物汤加味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后话,表过不提。

在给王师傅治疗的过程中,夏觉新还遇到一个老年女性患者,姓孙,年逾七旬。

孙老太太有慢性胃炎史多年,另有长期便秘史,长期吸烟。近十天来上腹嘈杂似饥,且有抽掣痛。稍食则上腹作堵,轻度泛酸,喜热饮。两天前查B超示:肝囊肿,胆囊息肉。上消化道钡餐示:胃炎。前医予理气和胃之剂不效。

诊得其舌淡红苔白,脉滑。东方逸雪考虑孙老太太属于太阴有寒,脾阳不升,阳明有热,胃气不降,拟连理汤加味,以温太阴之寒,清阳明之热:

黄连6克 生石膏(同煎)45克 炮姜10克 党参15克白术10克 砂仁(后下)6克 半夏15克 川朴10克

焦楂曲(各)15克 生白芍15克 炮附子6克 炙甘草6克

药进三剂,诸症均有明显缓解,且服药后大便亦较为通畅。遂予续治。

有了东方逸雪对王师傅一例的讲解,夏觉新见老师治疗孙老太太的病例,也是用的寒温并进的药方,就没有再请教,而是自己做了分析。

夏觉新认为孙老太太的病例相对而言,就比较简单了,大约来说,症状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太阴脾寒:稍食则上腹作堵,上腹抽掣痛,喜热饮;另一组是阳明胃热:上腹嘈杂似饥,轻度泛酸,大便不畅。

夏觉新认为,太阴脾寒,阳虚不运,则稍食易上腹作堵;寒主收引,故上腹常抽掣痛;太阴有寒,故喜热饮以自救。而阳明有热,消磨太过,则上腹嘈杂似饥;阳明有热则胃气不降,故见泛酸便秘。

将上面的领悟告诉了老师后,东方逸雪大加赞许,这让夏觉新很有成就感。

正在夏觉新沾沾自喜之际,突然一个声音响起:“东方医生,大家都说冬天吃萝卜赛过人参,你说这有没有道理啊?”

闻言,夏觉新抬头一看,原来是经常来找东方逸雪开药的老李。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老李,你是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吧?”

点了点头,老李道:“是啊。”

“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据我的理解其实是这么回事:冬天在我们的传统来说,往往是进补的季节。入冬以后,人们的运动量相对就少了,此时因为阳气内敛,人们的食欲也会比较好,一些油腻食物就会吃得比较多,容易出现痰多、胃脘作胀的症状。另外,冬天因为天气寒冷,人们喜欢吃一些热性食物,这样体内就容易积热,出现口干舌燥,若积热上灼肺金,则出现咳嗽。而萝卜能生津消谷、下气化痰,所以呢,多吃点萝卜会有助于消化,并且可以化痰止咳润燥。这是冬吃萝卜的好处。”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接着道:“而到了夏天,因为天气较热,大家就会进食大量的水果,或者多吃生冷之品。在以前,我们会饮大量的井水,而在现今,则可以吃各种冷饮,像雪糕、冰激凌、冰镇饮料等,这样就容易导致胃内阳气受损,而生寒湿。那么我们适当多吃一些生姜,就可以借助其辛温之性而暖胃祛寒,从而避免身体出现偏差。这才是夏天吃生姜的好处所在。”

“噢,是这样啊,我明白了。”老李道。

夏觉新也心下有悟,这正是老师经常讲到的,生活中处处有中医的影子,也处处有中医的道理,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是了。

老李拿药走后,夏觉新看到有一段时间没来就诊,说“老师终于有了接班人”的那个徐师傅,今天又来找东方逸雪了。

这一次,经过仔细的思考,东方逸雪为她开了砂半理中汤加味。

虽然这位徐师傅也不是一直过来找老师看病,但每一次看到徐师傅来,夏觉新的头就好大,倒不是说这个人多讨厌,而是她的症状实在太多,简直就没法看嘛!也不知老师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耐心听她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讲的?

其实夏觉新也不是不想请教老师关于徐师傅的病情的看法,但毕竟光从徐师傅的症状繁多来看,夏觉新就犯头晕,而且刚开始上临床,他估计自己也搞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于是他就想等抄一段时间的药方,自己对于中医的理、法、方、药有初步的认识与体会后,再来研究这个病例,也许会更好些。哪知,在临床一段时间后,这个徐师傅就突然消失了,为此,夏觉新还着急了一阵子。还好,这一次徐师傅又来了,老天就保佑她不要再突然消失了吧!夏觉新在心中祈祷道。

结果,服药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继续加减治疗两次后,症状进一步改善,徐师傅是大为高兴!

东方逸雪与夏觉新又何尝不高兴呢!乘着东方逸雪心情大好之际,夏觉新不失时机地发问:“老师,这个病人的病情好像特别复杂,我是一头雾水,您给我讲讲吧。”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好。”

喝了几口茶,以手抚额,思索了一阵,东方逸雪缓缓讲道:“这个患者的病情确实比较复杂难治。从西医角度来看,她开始诊断为神经元损害性肌病,曾于多处专科求治,除予营养神经治疗外,均无特效治疗措施。随着病情的进展,渐渐出现冠心病、高血压病表现。因时发心绞痛,曾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痉挛,有一支血管狭窄20%。其他辅助检查如肌电图示双侧下肢神经源性损伤;颈椎MRI示颈椎退行性变,颈4~5、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胸椎MRI示胸11~腰1相应椎间盘突出,胸椎退变;腰椎CT示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轻度)。”

“从症状上来看,患者的症状繁多而复杂,既有神经系统的表现,也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表现,还有呼吸系统症状等。若以中医观点视之,患者的症状也分属于五脏及冲脉、督脉等,辨证用药实在难以下手。”

“从其前后治疗过程来讲,所用西药且不管它,咱们就看中医治疗吧。这个患者曾经服用过多种处方,像开始的补肾壮骨强筋之剂,后来又在几个地方间断服用散寒化湿剂、益气补肾温阳剂等。因其寒湿较重,我也曾用过五积散;后来因肾气亏损明显,用过右归丸合桂枝汤;又因下焦虚寒,冲气上逆,用过桂枝加桂汤合温胆汤……”

讲到这儿,夏觉新插话了:“老师,您说她下焦虚寒,冲气上逆,这会有什么表现呢?”

微微颔首,东方逸雪道:“这个嘛,我倒还记得蛮清楚的,毕竟她的症状比较奇特,留给我的印象也比较深。那一次她说,时于静卧中有气从小腹处沿冲脉旋转上冲,不热不寒,时从四肢向末梢冲。胸闷胸痛时作,腰部发凉、胀痛,双下肢沉重,肌肉痉挛时以双上肢为主。服药后,症状固有好转。又出现从胃脘部如熬粥‘咕嘟’‘咕嘟’般向上冒泡,到胸部又有气旋转上升,但旋转至头之气已减少。……哎,反正她的症状是很奇怪的了!”

“至于这几次的情况,你也看到了——”

东方逸雪正说着呢,夏觉新眼前浮现出了徐师傅从这一次来后,几次就诊的情况——

初诊:面、鼻、唇及双肘关节以下,双膝关节以下发麻,时轻时重。鼻腔及喉咙均如冰块样发凉,舌尖较干。咳嗽仍作,痰白质黏量少。自感从剑突下向上有气上冲,上冲至喉部则咳,胸闷,心慌,胸以上至头部出汗。纳差,胃中有气翻滚及水泡上翻。下肢不重,乏力发软。畏寒,双足趾尤凉,足心发烫。周身肌肉酸痛,以胸背为主,影响睡眠,时有气顶跳动感。脉滑,舌暗红,苔薄白。以上症状,夏天发作较轻。此久病寒湿困阻气机,元气受损,寒热错杂,本寒标热,肺、脾、肝、肾、心五脏均受损,当此之际,亟宜固护中气,先后天之本不失,则病有转机。议砂半理中汤加味:

砂仁6克 半夏12克 制附片15克(同) 干姜9克 南沙参15克茯苓30克 苍白术(各)12克 生山楂30克 桂枝12克

杏仁12克 炒莱菔子15克 怀牛膝12克 细辛3克 黄柏15克瓜蒌皮18克 炙甘草6克

七剂

二诊:面部麻木及咳嗽有减,气上冲感减轻。喉咙发凉现已消失,足趾发凉不著,足心烫稍缓,乏力有减。下肢行走不稳,上午明显,至下午2时许方渐缓解。出汗原先较为清稀,现较黏,应是寒湿外出之象。大便稍稀,次数增多,日七八次,亦寒湿外出之象。舌暗苔薄白,脉缓滑。上方加荷叶10克,以升清阳。七剂。

三诊:大便日四五次,上午较多。原每两小时则气乱窜,现早五点半左右及子时有气上冲,胸闷,上半身及左下肢如坐蒸笼中,随即出汗,较黏。上半身出黏汗稍好,下肢黏汗仍著。面、舌、鼻发麻消失,左手麻木、乏力消失,右上肢肘关节以下仍有麻、乏力。周身酸痛显减,左肩背仍酸痛,头顶发冷好转,足心烫显减,仍咳,目前较前稍有力,可稍活动……

字是写了这么多,但在夏觉新的脑海里,回忆也只是那一小会儿的时间。于是夏觉新就听到东方逸雪继续讲:“小夏,你可能刚刚也回想起来了。那么,对于这么多症状,我们到底该如何辨证分析呢?虽然这个患者并不是我一个人从开始看到现在,但加起来,她也在我手中瞧了好长一段时间。无论她的病情如何进展、如何变化,我发现,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病机——寒湿,没有变过。”

“那么这个证据在哪里呢?首先,我注意到,有一段时间里,她的舌苔始终是白腻的。而且她的诸多症状中,身体沉重与畏寒肢冷,也基本上持续存在。其次,从她的出生时相来看,也提示着寒湿的存在。”东方逸雪道。

“出生时相?”夏觉新感觉这词挺新鲜。

“嗯。这也不是我的发明,其实是刘力红博士先提出来的。我们看徐师傅是哪一年出生的呢?1958年。那这一年按传统的天干地支来说,是什么年呢?”东方逸雪问。

闻言,赶紧翻开万年历一看,夏觉新道:“戊戌年。”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从中医五运六气的角度来讲,戊戌年是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其出生之时为终之气,其主气为太阳寒水,而客气则为太阴湿土。那么这个出生时相,也就是出生时六气的变化,以及天体运行的情况,都会在她的身体内部形成一个印记,从而在合适的时候影响她的健康状况。当然五运六气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么多,不过我们如果能把握住大的方面,如中运、司天、在泉及主气、客气,也已经不错了。小夏,你看——”

 

说着,东方逸雪指着刚画好的图,对夏觉新道:“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患者徐师傅的出生时相中,以太阳寒水与太阴湿土的信息占的比例较大。另外,从这个出生时相来看,她身体内与火、水、土相关的心、肾与脾胃极易生病,或者说其体内的少阴系统、太阳系统与太阴系统极易出现问题。将三者结合起来看,不就是少阴君火过旺反致损耗,导致太阳寒水与太阴湿土用事吗?”

夏觉新听得似懂非懂,但他想到一个问题,就问道:“老师,您这样分析是否太教条了呢?难道只要是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出生的人,也就是说,难道只要是出生时相一样的人,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会一样吗?”

与老师相处得越久,夏觉新就越不会拘束,因为他了解东方逸雪不是那种太讲究辈份的人,尤其在学术问题上,老师希望他能畅所欲言。虽然有时,东方逸雪也会给他来一记“当头棒喝”。

笑了笑,东方逸雪也不以为忤,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出生时相一样的人,其健康趋势是一致的,但其健康情况则视各人后天的情况而定,也就是要看他们出生后,在饮食、运动等方面的不同表 现,如果是有助于出生时的健康趋势的,那么就会强化当初那种状态,如果与出生时的健康趋势不同,那么各自的健康情况也不会相同。因此,我的看法是,出生时相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但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印证。”

夏觉新点点头,表示理解。

“我们注意到,徐师傅的出生时相特点,正好与其症状特点相吻合。而且有意思的是,患者曾经与我讲过,她出生之时,正逢下雪天气,且北风呼啸。因此,如果说出生时相还不好理解,或者说比较玄的话,那么从具体的天气来说,当时那种寒冷潮湿的天气特点,肯定会给初生的婴儿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一种天气特点是否也会写进她的身体内部?我们不妨思考思考。”

“因此,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患者是太阴湿土与太阳寒水合病,而同时兼有少阴君火不足。而到了后期,则是三者共存,不相上下,实者益实,虚者更虚。因此用砂半理中汤为主进行治疗,是与寒湿的病机相吻合的,故而会有一定的效果。”

“虽然我们只是暂时缓解了症状,还没有从根本上阻断其病理机转,但从这个病例的治疗我们可以看出,不管西医是什么样的病名,我们只要抓住六经辨证,往往都能找到一些突破口,以利后面的治疗。”

东方逸雪的话,让夏觉新深思了好一会儿,直到下班后,他仍在细细品味这番意味深长的话。

第二十二章少阴

当脐腹作胀 理气除胀效不佳

原是少阴证 温阳化湿功称奇

——脐腹胀(前列腺癌术后)

不寐(失眠)

好不容易享受了多日的艳阳高照,一扫连日阴雨的压抑,可时移序替,却早又立冬过后了。眼见得这天整日阴沉沉地,难道会真如天气预报中所说的一样,要下雪吗?

这一日下班后,夏觉新正往宿舍走着呢,突然之间,他感到有什么东西钻到自己的后领中,凉凉的。而且,似乎也有些凉凉的物体贴着面颊部流了下来。

遂抬头一看,咦!夏觉新发现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下雪了!而似乎一眨眼间,路上的行人,除了急着赶路的,都抬起头,望着空中的雪花,想:总算这次天气预报准了一次呢。

初始雪花并不大,只是东一片,西一片,南一片,北一片,随意飘落,或立在行人的衣帽上,或钻进路人的领子中,或躺在行驶的汽车顶上,或坐在一排排行道树上……

慢慢地,这雪下得也越来越紧密了。这时,一阵风吹来,将雪花吹在夏觉新的脸上,一时视线被阻,夏觉新赶紧用手掸掉。

眼见得这雪下得越来越大了,人行道的路面上也积了薄薄的一层。至于快车道上,则因为一辆辆疾驰而过的车辆的碾压,暂时无法积聚。

有几句话,单道这雪下得好——

纷纷扬扬,飘飘洒洒。

纷纷扬扬,曼柔飞舞这晶莹剔透玲珑体;飘飘洒洒,轻盈落下那洁净清凉如玉身。

碎碎点点,片片层层。

碎碎点点,斜行钻入路人领,且抖,抖一身梨花;

片片层层,盘绕铺于道者衣,强拂,拂满体华发。

又有数句:

瑞英缤纷杂沓下,迷迷濛濛飘洒,妆点乾坤一幅画,江山依旧在,

只是白了发。

胜景无意辜负她,有心把酒论茶,闲情逸致自堪夸,不欲寻梅去,

夜且围炉话。

一夜晚景题过。次日清晨,夏觉新仍一如既往地起了早,洗漱完毕,准备出门,到教学楼那里进行晨练。

哪知,一开门,外面整个变得白茫茫一片,直晃眼。夏觉新只好眨了几下眼,稍微适应了一下,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教学楼,去进行他的例行晨练。

因为夜里并未下雨,而且风也渐渐地小了,所以现在地上的积雪已经比较厚了。

话休絮烦。早上去上班时,夏觉新打了一把伞,毕竟雪还在下着呢。

因为各个科室负责人昨晚就接到院办通知,要求今早扫雪,所以一大早,夏觉新及东方逸雪也参加了扫雪活动,以利患者方便就诊。

但可能因为晚间雪下得较大的缘故,一大早,来看病的人并不多。倒是骨科的宗明给东方逸雪发了条短信,说他昨晚上夜班,结果收治了不少因为下雪路滑,跌仆骨折的患者,他忙了一夜,基本上没有睡觉。

捧着夏觉新刚刚泡好的雨花茶,东方逸雪突然想起来,曾经教过夏觉新的一道题,不知他到底做得怎么样了?正好现在没有病人,可以问问他。

想到就做,东方逸雪问:“小夏,你对那个什么‘潜阳丹’(事详第十四章)的方子,研究理解得怎么样了?能不能说一说啊?”

正在看书的夏觉新,闻言将书放下,道:“老师,我后来查过郑钦安的书,据书上所讲——

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当时看后,我能够理解一些,但仍有不明白之处。如言砂仁‘能宣中宫一切阴邪’,我的理解是,因其性温,正可温化阴寒湿浊之气;因其味辛,正可协助将温化后残余之邪宣散一尽。但对于‘又能纳气归肾’一节,该如何理解?我不知道。至于后面释龟板之句,云其‘有通阴助阳之力’,正与教课书上所言滋阴潜阳之功迥异,又应作何解呢?至于甘草,郑氏言其‘有伏火互根之妙’,因为老师曾经讲过坤藏的道理,所以这一点,还比较好理解。”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砂仁因其辛温,可宣中宫一切阴邪,中焦阴邪得散,则胃气得其正常下降之性。我们再来看这一幅图。”

说着,东方逸雪又随手画了一幅图,指着图对夏觉新说道:“脾胃为中焦枢纽,胃气一降,则诸气皆降,如此,则少阴浮游之火气,也就是坎中一阳亦因之而降,故纳气归肾可从这儿理解。”

 

一脸的疑惑,夏觉新问:“老师,您这么说固然有理。可按照这种逻辑来讲的话,那么像干姜、白蔻仁以及藿香、佩兰一类的辛温芳香之品,岂非均有纳气归肾之能?”

“理虽如此,然一物有一物之特性,一物有一物之良能,此又非完全以逻辑能解释者。砂仁之纳气归肾之能,我虽未见本草明确讲过,但这可能是郑氏的体会,且证之临床,确如其言。因你问起,我只是尽量以好理解的方式进行解说而已。”东方逸雪道。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继续说道:“至于说到龟板一物,龟板——龟,灵物也。其寿命甚长,参合人之寿命长者,以其阳气不衰耳,龟之寿长,亦以其能静养阳气,不令速耗也。且其为水陆两栖,故有交通阴阳之能。”

夏觉新正在体会老师所解释的道理,诊室内进来了一位老者,姓周,已年逾八旬。

要说这周老先生也真逗,他说:“我这个老头子呢,是一老革命,政府待我们还不错。现在我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健康啊!我本来今天是想找袁医生再看一看的,结果他不在。你们能不能帮忙抄一下方呢?”

哎,搞了半天,他是来抄方的。夏觉新不由心中懊恼。

但东方逸雪的脾气也真奇怪,有时他偏要管一管这些来抄方的患者。这个,夏觉新是曾经领教过的。

在夏觉新的印象里,曾经有个女性患者,在其他医院看胃炎,然后拿了处方到附院来转方,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有一次这个患者又拿着处方来转方,东方逸雪就忍不住问她服药效果,那个女子说一般一般。东方逸雪就建议其加大方中的附子用量,并跟她说,虽然他医辨证无误,证属中焦虚寒,也用了附子,但一直用的5克,这就像小火烧水,永远也烧不开一样,不如先用大火烧一烧,开了可以再改小火保保温。结果那个女子还真听了东方逸雪的话,就让他帮忙开药。东方逸雪将方中的附子先加至30克,后渐加到90克,效果是越发明显,那个女子为此十分高兴。

这一次,也不例外,东方逸雪多问了几句,又看了看方,就建议老者换方服用,并讲出了他的理由,结果老者也答应试试看。

根据老者的叙述,夏觉新整理了如下的资料——

主诉 脐腹发胀两年。

病史 有糖尿病史三年,三年前行前列腺癌手术治疗。近两年来,脐部及小腹作胀,不痛。腹胀喜按,常影响睡眠。纳可,不嗳气。矢气频仍,得矢气则适,大便正常。小便色白清长,下午下肢稍肿。

治疗经过 曾查消化道钡餐等,未见异常。两年来,多处治疗,效果似有而实无,前医刚投三剂理气剂,未见寸功。

舌诊 舌暗瘀紫,苔薄腻水滑。

脉诊 脉弦滑,偶有停搏。

考虑了一下,东方逸雪分析道:“周老的病起于前列腺癌术后,一来,前列腺癌往往与肾气不足有关;二来,手术往往会损伤人体的元气,尤其是对于年高之人,更是如此。周老是在80岁时动的手术,元气损伤,可以想见。这是从常理方面作出的判断。我们再看周老的症状:脐为神阙穴所在,为肾所主,而小腹亦肾所主,故脐腹胀,很大可能是因肾虚所致。”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继续道:“周老腹胀喜按,定属虚证。矢气频仍,得矢气则适,是虚而不运,气机阻滞之象。小便色白清长,属肾阳不足之征。下午下肢稍肿,乃肾阳不足,水湿下注所致。舌暗瘀紫者,当由阳虚血运无力所致。苔水滑者,是属阳虚水湿内生也。弦滑之脉,当主水湿,偶有停搏,足见阳气不足,有断续之象。因此,总的印象是肾元本亏,又术后伤肾,导致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湿内生,阻滞气机及血运,故用理气之剂,效果一般。”

一番话,说得周老是连连点头称是。于是东方逸雪仿陈鼎三→江尔逊→余国俊之经验,投以真武汤加胡芦巴加味治之:

制附片15克 白芍10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生姜10片胡芦巴30克 当归10克 大腹皮10克

七剂

辨证处方至此,夏觉新也没有多大的疑问了,他自然知道老师用当归是活血化瘀,以助血运;用大腹皮是在温肾之阳的基础上辅助理气除胀之意。

毕竟下雪后出行不便,因此在又看了七八个病人后,就再也没有患者了。

东方逸雪突然之间感慨前面来就诊的一个慢性肾炎患者,他说:“哎,咱们中医现在的阵地确实是萎缩了!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自己不争气,总是跟在西医鼻子后面走,他们消炎,咱们就清热解毒;他们降压,咱们就平肝潜阳;他们抗癌,咱们就用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也有因为西医太强势了,经过不断地宣传,让百姓以为许多病只有经他们看了,才算所谓的‘正规治疗’,中医只能是调理调理。固然,中医的调理确实是优于西医的地方,但现在的中医好像只会调理了,似乎就治不了病。以至于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或者是百姓,都会像一个广告词中所说:西医来得快,中医来得慢,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实在是大大的误解与偏见!”

喝了口茶后,东方逸雪继续他的感叹:“我看过不少名家医案,也在实习时跟师治过一些急性肾炎的患者。这些急性肾炎的表现,就相当于中医里的‘风水’,往往以越婢汤及其类方进行治疗,效果都很好,甚至可以根治。虽然,西医不会承认这种现象,因为他们除了用免疫指标及病理等现代医学的一套去研究肾炎外,再也无法解释这其中道理嘛!但从中医的角度,尤其是从六经的角度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果。”

夏觉新知道,老师可能又有什么发现或心得要与自己分享了,不由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果然,东方逸雪道:“我们一般所见到的所谓感冒,在六经病里称作什么呢?是太阳病。好,我们从西医角度来看一看,感冒,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有可能导致什么疾病?”

说完,东方逸雪将目光望向了夏觉新,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想了一会儿,夏觉新道:“如果上呼吸道感染是以病毒感染为主,则有可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如果是链球菌感染,则有可能引起急性肾炎。”

点点头,东方逸雪道:“对。如果以中医观点视之,则病毒性心肌炎应该是少阴心经的问题,而急性肾炎则是少阴肾经的问题。两者都是少阴出了问题。”

听到这儿,夏觉新脑中一道灵光闪过,道:“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对夏觉新的反应速度颇为满意,道:“对,你这是从经络角度的认识。那么从六经的角度来看,也许是,太阳表邪不解,直入少阴。这样一来,我们就对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肾炎的发病有了新的认识。这两种疾病之所以在西医来看,不太好治,从我个人的观点看,还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发病原因。虽然他们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结果是与免疫及多种因素相关,但这样一来,摊子就铺得太大了,也就像高血压与糖尿病一样,往往只能对症治疗,维持治疗,无法做到根治。可如果从太阳与少阴的关系来讲,病入少阴,我们可以用温阳的药方进行治疗。又因为此少阴病是从太阳病发展而来,那么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配合开太阳的方法,令少阴之邪从太阳之表而出,是否就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呢?这个,我想,我们可以思考思考。其实,对于急性肾炎来说,是病刚入少阴,属太阳与少阴同病,因而可以通过开太阳的方法,也就是用越婢汤及其类方,来开太阳之表,令邪透出,所以急性肾炎如果表现为‘风水’,往往可以治愈,从而不至于发展为慢性肾炎。这其实也是对中医里‘风为百病之长’的最好解释。”

一席话,令夏觉新茅塞顿开。

但东方逸雪又道:“这只是我的一点猜想,因为还没有类似的病人进行验证,你以后如果碰到这样的患者,有机会不妨试一试。”

隔了一周,周老先生前来告知,诉他才吃了六付,还有一付没有吃。然腹胀已十去其四,夜寐稍安,矢气仍多,小便稍黄,次数略少。言语之中颇为高兴,毕竟他看了两年,也未收到任何效果。

东方逸雪看其水滑苔也消失了,双尺脉仍稍弱,遂嘱原方再进。

经历了周老的脐腹胀与陈女士的年余咳嗽后,夏觉新深深迷上了经方,他想,所谓医案上常常写到“效若桴鼓”,用在经方的治疗上,并不为过。

这期间,夏觉新还经历了一个失眠病人用附子进行治疗的过程。

病人是个45岁的女性,失眠两年,一直服用清肝平肝、养血安神之剂,但由于反复前来转方,终于有一次,夏觉新也忍不住问其治疗的效果,为何一直在吃药?

女子告知,效果有些,但不明显,因为她相信中医,也认为中医调理比较慢,要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所以她很有耐心地坚持服药。

夏觉新听完,不由大跌眼镜:相信中医,固然没错,但小小的一个失眠,为何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进行治疗呢?这个患者的话,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呢!

于是夏觉新不再帮其抄方,而是向东方逸雪做了汇报。

东方逸雪听后,也比较重视,就仔细询问起女子失眠的缘由来。

经过仔细耐心地询问,女子终于想起来,自己在两年前有两次受惊史。由于受了惊恐后,渐渐出现失眠。看了中医后,一直以养阴安神之剂服用,稍有效果但并不持久。

根据患者提供的资料——凌晨2~3时醒后难再入睡,有汗畏寒,头昏胸闷,心慌心烦,舌暗苔润,脉滑——东方逸雪考虑为: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肾气不足,血运不畅,心神失养。拟补肾养心安神,附磁酸枣仁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制附片30克(先) 灵磁石30克(先) 酸枣仁15克 茯苓神30克(各)

知母6克 川芎6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生龙牡30克(各)

丹参30克 炙甘草6克

初服效尚可,但又因朋友去世,又受打击,夜寐不佳。然胸闷心烦及畏寒现象明显好转。继以初诊方为基础,进行一定的加减。慢慢地,患者的恐惧感减轻了,畏寒消失了。虽然有时睡眠不沉,但每晚可睡七个小时左右。正在继续调治中。

对于这样一例失眠患者,东方逸雪始终以附子进行温阳补肾,以解决当年由于恐则气下,所导致的肾气下陷、肾阳失损问题。

夏觉新虽然看到患者的失眠在逐步好转之中,其效果较用附子前明显更好。但他仍有疑惑:附子不是起兴奋作用吗?怎么失眠之人用之反而有效呢?

东方逸雪的解释是:其人之失眠是因恐伤肾阳,致虚阳浮游于外,不能归藏,故而用附子温阳,再配合其他潜降之药,以令归藏,故而有效。

讲到恐伤肾,东方逸雪不免又大发感慨:“中医的理论体系,每一个部分都有其道理,都可以具体指导临床。其体系架构,也是理、法、药一体的,千万不能将之割裂开来。像如今的少阴病是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有肾阳不足的情况,因此而造成了火神派的盛行,原因当然有多方面。其中之一,我认为与现代人寻求刺激,没事找事,弄出许多恐怖片来,自己吓自己,时间长了,也会造成恐伤肾的局面啊!”

“看恐怖片久了,也会引起恐伤肾?!”对这样的说法,夏觉新感到新鲜。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是的。这个从坎卦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你想啊,坎卦属水配肾。坎卦是一阳陷于二阴之中,其中一阳代表肾阳,为命门之火,也称相火。少阴心之少阴君火即以此相火为根为源。”

说到这儿,东方逸雪突然问:“小夏,你说说看恐怖片之时,我们的身体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见老师问出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夏觉新不由稍稍想了想,道:“这个,我倒是体验过。就是那种好像心提到嗓子眼的感觉。”

说完,夏觉新却更奇怪了,心想:老师这是怎么了?这种感觉难道与恐伤肾有什么关系吗?

注意到夏觉新的表情变化,东方逸雪不由笑了笑,道:“你可能奇怪我为何问你这个问题吧?其实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中医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生活。你想,心与肾什么关系?都属少阴吧?前面我才说过,少阴心之君火即以少阴肾中之相火为根为源。在恐惧的状态下,我们的坎中一阳,也就是相火因之不藏于宅中,即会浮游于上,从而造成少阴君火随之上越,这就是你那种‘心提到嗓子眼’的感觉的由来。”

“那么,如果我们不注意,老看恐怖片,老让自己处于‘心提到嗓子眼’的状态之中,就表示自己的相火总是浮游于上,不安于宅。如此以往,坎中一阳就被渐渐抽走,肾阳自然因此就虚了。这就是恐伤肾的由来。当然,这是慢性的恐伤肾。至于那位失眠女士的情况,则是在两次明显的惊吓之后,短时间的强烈的恐惧感,造成了坎中一阳的外游,耗伤了肾中之阳气,从而造成肾阳不足的状态,夜不归宅,则神亦不安其舍,从而失眠因此而作。因为是因恐所致的失眠,所以,治疗方面自然要温肾除恐,兼以安神,而温肾者,往往非附子不能奏其功,故我以附子为主药,配合安神镇静之品,服之有效,也就证明了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东方逸雪道。

夏觉新听得入了神,心中亦想,哎,以后不能陪皇甫看恐怖片啰!

第二十三章厥阴

痛甚类顽痹 当归四逆乌头尝

土壅缘风木 调气抚肝四逆散

——痹证(骨关节炎)、胃脘痛

(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光阴迅速,不知不觉间,元旦已过。夏觉新在东方逸雪处抄方的生活也快要结束了,下一站就是在不同病区之间轮转。

这一天,夏觉新正随着东方逸雪,将连续十来个发热的患者处理完毕,暂得空闲,两人就随便聊了起来。

针对近来媒体频频报道了不少关于医患之间信任危机的事,东方逸雪是感慨万分,不时感叹人心不古。

而夏觉新则是对此困惑不已:缘何本来患者视医生为治疗救命的白衣天使,却一变成了如今互相敌对的状态?

两人正聊得起劲时,忽然窗外响起了“呜——呜——”的声音。

夏觉新不由望向窗外,原来是起风了。

只见这一阵风来得突然,本来是晴空万里的天气,一霎时满天云涌,无数的云彩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来推去,并不断地变幻着各种形状。

夏觉新所在的诊室外,长着几颗大树,有的高六七米,有的高达十余米。现在也被这阵风吹得左摇右晃,发出“沙沙”“哗哗”的声音。树上一些渐渐枯黄的叶子,也被这一阵风给吹落,宛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近来因为市政道路施工,不少路段还没修补完毕,路上的尘土遂给这一阵风吹到空中,令不少路人一时迷了眼。

随着风势的增强,远处隐隐传来一声声“轰隆隆”的闷雷,可能真要下雨了吧?不少人都持有这样的想法,但雷声响了半天,却既没看到闪电,也没见到一丁点儿雨滴。

正在大家忙乱的时候,风势却渐渐小了,满天的乌云,也像变魔术似的,不一会儿就各自散去。太阳也顺利地从云层后面钻了出来,重新洒下万道光芒,而且热力更甚,似要消除先前被乌云压抑的晦气与郁闷。

一切,似乎在一刹那间,又恢复了正常,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真的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吗?

闲言表过。正在夏觉新起身帮东方逸雪的紫砂壶中又添满了水,两人继续探讨医学原理之时,诊室内来了一位患者,是位年已七十的老太太,姓魏。

魏老太太道:“哎呀,本来还想晚几天才来的,刚才出门买完菜,正准备回家,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气温也随之陡然下降,我的腰腿痛好像又加重了不少,只好再过来看一看。哎!这年纪大了,就是不中用啰!”

夏觉新知道魏老太太家住附院旁边的一个小区内,曾因四肢游走性疼痛来看过多次。老太太的毛病曾多处检查,惟类风湿因子升高,后经专科确诊为“骨关节炎”。但经西医治疗后并无效果,后听人介绍,到安徽找了一个民间中医,给予外用膏药治疗后,局部畏寒减轻,同时配合内服药,开始服用效果明显得很,有一个多月没有发作。但继续服用,不知怎么的,效果就差了许多,症状反而加重了。魏老太太怀疑药内有激素,就没继续使用。

后来,魏老太太来到东方逸雪这里就诊,他开始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进行论治,结合其久病入络,开了疏风散寒、化湿活血的药方。

期间加减出入,不必细说,虽症状有所减轻,但改善不大。

“老人家先别着急,您把情况再说一说,我再帮您想想办法吧。”东方逸雪道。

敲了敲腿,又捶了捶腰,魏老太太道:“嗯,怎么说呢?总体来说,我的病经过东方医生你的治疗,两个膀子已不像以前那么疼了。现在主要是腰,还有腿疼得厉害。”

“噢,对了,主要是左边的腿疼得很,右边的腿还稍微好一些。白天还行,到了晚上就疼得睡不着觉了。刚才也是那阵大风,我的腰腿疼又加重了,不过,这会儿好像又好些了。”稍微想了一下,魏老太太又作了补充说明。

又问了几个问题,东方逸雪了解到魏老太太还感到全身无力,特别疲劳。

双眉紧锁,东方逸雪凝神思考了一会儿,好似下了较大的决心一般,才缓缓说道:“老人家,我这一次准备给您换换药方,而且要用点特殊的药。”

“没事,东方医生,你有什么药尽管用!只要能帮我止这个疼,就算是毒药,我也不怕!”

顿了顿,魏老太太又道:“为这个什么骨关节炎,我看了不少地方,什么药没吃过?再说,我今年七十岁了,这一把老骨头,也早该去老阎那儿报道了。但我不甘心哪!只要能不疼,要我吃多大的苦都行啊!”

说着这话,魏老太太真是声泪俱下,其言真,其语切,听得一旁的东方逸雪与夏觉新齐齐动容。

静心宁神,东方逸雪提笔写下:症状虽得稍减,然每至夜间,则腰与左侧下肢疼痛较甚,虽未呼号,但也彻夜辗转难眠。因之身心俱疲,倦怠乏力。病入厥阴少阴,位在肝肾二脏,寒凝血瘀,不通则痛。勉拟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出入——

当归20克 生白芍15克 桑桂枝(各)15克 细辛6克

川木通10克 独活15克 桑寄生15克 秦艽10克 防风10克川芎10克 熟地黄15克 川续断15克 制川草乌(各)30克炙甘草30克

六剂

夏觉新在一旁看得不由咂舌:哇,乌头用30克!还是川乌与草乌一起用!会不会中毒?不过他转念又想,老师也不是第一次如此超量用药了,也许自有他的道理吧,待得空再请教请教吧。

东方逸雪写好处方,又仔细看了一遍,详细交待了魏老太太煎药的注意事项——

方中制川草乌因用量较大,宜先与炙甘草同时先煎两小时,以去其毒,而保留散寒止痛之功。

不提魏老太太拿方抓药,且说这会儿病人又渐渐多了起来,在看了几个高血压、冠心病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后,省委老干部局的一个退休老干部前来就诊。

老干部姓徐,曾经在东方逸雪这里看过几次病,对其印象较好。这一次来是因为6天前开始出现右手中指红肿热痛,曾就诊于他院外科,建议其行输液抗炎治疗,但患者未用。而是听从某药房一药师建议,用75%乙醇泡患 指,2~3天后红热及疼痛消失,仍肿,色白发凉,内呈紫黯,感胀且木。这下,徐老有些疑惑了,才跑来找东方逸雪看一看,想听听他的建议,到底该怎么办。

这明显是外科病症,应该外科诊治。但一来医院有“首诊负责制”的规定,二来,这徐老也是熟人了,东方逸雪于公于私都无法推辞,只好答应试试看。

但到底如何着手呢?开始时东方逸雪也不免有些摸不着头绪,不过在徐老提供了一个信息后,东方逸雪才恍然大悟,找到一个突破口。

到底是什么信息?原来是徐老双手每年均发冻疮。

东方逸雪道:“冻疮,常好发于手足、面颊与耳廓等末梢部位,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而中医则认为本病的患者,往往是血虚寒凝的体质。从其发病与症状特点来看,与厥阴病之手足厥冷颇相关联,所以往往可参照厥阴病论治。”

“我们再看徐老目前的症状所在,是右手的中指。《灵枢》上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这就说明中指正是手厥阴心包经所主。因此徐老的病情大概是这么一回事:本是血虚寒凝之体,久郁化热蕴毒,经酒精化之清之,热虽暂清,而瘀血未去,毒亦深藏,且内有酿脓,因此治疗应该内外兼施,从阴出阳。”

说完,东方逸雪提笔写下——

内服方:予化瘀活血,托毒排脓,用当归四逆汤合五味消毒饮出入——油当归30克 赤芍10克 细辛3克 通草10克 生黄芪30克

金银花30克 蒲公英30克 皂角刺15克 炮山甲3克

老紫草20克 生甘草6克

七剂

外洗方:以解毒化瘀通络为主——

野菊花30克 金银花30克 半枝莲30克 皂角刺30克老紫草30克 制乳没(各)6克 香白芷30克

七剂

疏方完毕,东方逸雪解释道:“对于外科疮疡痈肿之疾,有时病情尚未至手术阶段,或因误治而暂时无法手术治疗,或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手术,以及患者不愿手术者,传统中医药往往可以发挥其作用。疮疡痈肿虽属局部疾病,可以通过外用药(如外洗、外敷等方法)进行局部治疗而愈,但也有不少是由于特殊体质或整体气血失调所引起的局部表现,因此需要配合内服方药。徐老的情况就是如此。我用当归四逆汤以调其血虚寒凝之体;目前虽然阳症不显,但毕竟因其久郁化热,内有蕴毒,故配以五味消毒饮以清蕴毒;再以炮山甲、皂角刺通络化瘀,生黄芪益气托毒,以助脓成。理虽如此,效尚待观。”

一周后,徐老前来复诊,说经中药内服、外洗后,现在右中指根部已不胀,惟中节及末节胀痛,扪之已热,按之似有波动感。

东方逸雪认为已化阳证,应属佳象,转以清热解毒之剂,内服、外洗,并配合静脉输液抗炎治疗。一周后脓成,经切开引流而渐愈。此是后话,表过不提。

再说那天徐老复诊完毕,拿了处方取药去后,魏老太太并未如约前来复诊。夏觉新心下又不免担心,不会乌头用得太多了,出现什么问题了吧?

要说,在跟了东方逸雪这么久之后,夏觉新其实还是对老师有着绝对的信心的。但每当东方逸雪用一些特殊的药,或超量使用某种药物时,夏觉新还是会有些顾虑。至于为什么会有顾虑,他自己的分析是,可能与他临证不多有关。因此,对于这些病例,他是一定要用笔记本录下,以备后用。

又过了几日,魏老太太才来。

一问才知,原来那天魏老太太拿了药回家后,突然出现胃部不适,并有反酸、嗳气等,就没有服用药方。因为以前疼痛,经常服用各种镇痛药,家中常备了雷尼替丁等药,就自己吃了几天,再配合用了点吗丁啉,胃部不适及反酸、嗳气才渐渐好转。

解决了这个“小插曲”后,魏老太太才开始吃中药方子。吃了四付后,疼痛大减,夜可入睡,她是高兴得不得了。就继续将剩下两付药吃完,这才前来复诊。

见到魏老太太的效果这么好,夏觉新也着实替她高兴,同时在经过了多次类似此次的体验后——像海藻与甘草同用、葛根曾经用至120克、制附片最高用至200克,以及这一次的川乌、草乌各用至30克。哦,对了,夏觉新还曾经听东方逸雪讲过,在治疗一例顽固性高血压时,方中用了120克的生白芍!——所有这些,要么是违反“十八反”的原则,要么是超量用药,但结果呢?不仅没有事,而且确实能解决临床上的一些问题。看来,前人有句话: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呢!

那么由此,是不是也可以想见,那些认为小柴胡汤、龙胆泻肝汤可以损伤肝功能、马兜铃可以伤肾……类似的一些说法,是否真能反映中医中药的本来面目呢?出现这些问题时,到底是医者未按中医的理法进行用方用药,还是确实有些中药的品种出现了问题,抑或是某些患者的特异体质所致?为何西医对此会津津乐道?而那些副作用很大的西药,至今仍在临床应用,怎么就没有人去责难呢?

对此,夏觉新十分困惑,他也曾经与东方逸雪探讨过以上问题,最终结果是,老师给了他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

见夏觉新有些走神,东方逸雪轻轻用手敲了几下桌子,才让他回过神来。

吐了吐舌头,夏觉新这才想起来要请教老师关于魏老太太治疗的思路。

闻言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其实老人家的病,在治过几次后,虽然有一些效果,像上肢的疼痛就好得多了。但她腰与下肢的疼痛,其实始终效果不是太好,这从她晚上睡不好觉,就可以看得出来。为此,我也绞尽脑汁,想来想去,从风寒湿论治固然没错,但取效不显,就说明其另有隐情。”

“那么经过思考,我注意到老人家的病情有几个特点。一是以疼痛为主,且疼痛较剧,夜间明显。对于疼痛,我们以前作过分析,多与寒邪收引有关,而寒属阴,因此,可以归属于阴证的范畴。而患者的疼痛在夜间加重,由于夜晚属阴,因此可以肯定患者的疼痛属于阴证。二是目前患者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腰与左下肢。腰为肾之外府,故与肾有关,为少阴经受邪。下肢多半也是与肾有关的,但为何以左下肢为主,而右下肢不明显呢?我又想到‘左肝右肺’的理论,是否与行于左侧之肝气受阻有关呢?此其一。另外,我们也曾经讨论过‘肝为将军’理论的应用问题。那么,对于这种顽固性的疼痛,是否也可借用这个理论,以之指导治疗呢?此其二。”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继续道:“我们将刚才观察到的一些病情特点进行归纳,就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结论:患者的疼痛属于阴证,病位为三阴中的厥阴与少阴。病理性质属于寒凝血瘀。由于久病入络,寒邪收引,络脉绌急,不通则痛,故而发病。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派‘将军’亲自出马,指挥作战。因此,我用了当归四逆汤,以入厥阴,激发肝气,温通活血,兼可搜剔络脉之寒邪。而用独活寄生汤专入少阴,温通肾气,疏风化湿,散寒止痛。在此基础上,再加了大剂量的川乌、草乌,以其大辛大热之性味,辛可发散走窜,热可温阳散寒,故而止痛之力较佳。至于乌头剧毒可能中毒或损伤肝肾的问题,虽然用量较大,且是川乌与草乌合用,但因其要与30克炙甘草共同先煎2小时,这也就是我当时在注意事项中所提到的:以去其毒,而保留散寒止痛之功。这样一来,就无中毒之虞,且能发挥其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

夏觉新问:“老师,那这一次是否还要继续用川乌、草乌呢?”

摇了摇头,东方逸雪道:“暂时不用再用了。毕竟在《素问》中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原则,而且患者疼痛的程度也好得多了,所以我们也不必犯险嘛。且为保险起见,我的意见是,在前方的基础之上,去制川乌、草乌,炙甘草减为6克,川木通减为3克,再加茯苓30克,生薏苡仁30克,以渗利排毒,防川乌、草乌蓄积中毒。”

说完,东方逸雪开了药方,递给魏老太太取药去了。

要说现今真是步入了老年社会,而且长寿之人是越来越多了。

这不,魏老太太前脚刚走,又进来一个83岁的老太太,姓曾。

经过询问,原来曾老太太在两个多月前出现了左足小趾及中趾的皮肤颜色渐渐变黑,于是先后在他院就诊于骨科、外科及皮肤科等科,经查血沉、免疫风湿指标及摄片等,均无明显异常。后来,足趾变黑的皮肤出现了破溃,经中药外洗后收口。

来诊前,老太太的病仍未得到确诊,因此,其子女就想来内科碰碰运气,看能否明确诊断。

听曾老太太的子女讲完看病经过,东方逸雪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为了慎重起见,他又看了老太太的左足。只见左足足背及足底肤色大部分紫黯,左足趾潮湿。

至此,东方逸雪已是心中雪亮,遂让曾老太太赶紧去查一下末梢随机血糖。

老太太一听,急了,遂大嚷:“我为什么要查血糖啊?我的血糖不可能高的!我又没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医生,你会不会看病啊?我都这么胖,一点儿也不瘦,怎么可能会有糖尿病呢?”

夏觉新心中暗笑,嘿!这老太太脾气还真大!

老太太嚷了半天,东方逸雪也不以为忤,耐心地解释道:“老人家,我是怀疑你有糖尿病足。你只要去戳一下手指头,挤一滴血出来,查一下血糖就可以知道我讲得对不对了。好吗?”

老太太还想讲什么,她的子女倒是听出点端倪来,遂不再让老太太大喊大叫,架着她出门去做检查了。

不一会儿,检查结果出来,指着血糖结果,东方逸雪道:“血糖都21.3 mmol/L了,怎么还没有糖尿病呢?因此,老太太的左侧足趾情况,属于糖尿病足!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东方逸雪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质疑,老太太仍要大吵大嚷,其子女则道:“哎,我们看了好几个科,都没有诊断出来。东方医生,你一下就给诊断出来了,真是神医啊!我们听你的,马上帮老人家办理住院手续。”

微微一笑,东方逸雪道:“谁都不是万能的。我更不是神医,只是老太太这个病表现比较典型而已。还是赶快住院去吧。”

送走了曾老太太,接着看了几个复诊病人后,又来了一个女病人。

夏觉新抬头一看,原来也是个老病号,姓蔡,47岁,已看了近一个月了。

夏觉新清楚地记得蔡女士的治病经过——

她曾经查过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提示伴有肠化,Hp阴性。开始因为下肢行走困难经外院某专科肌内注射治疗,二针而痊。但嗣后左下肢发麻,半个月来周身散在红色丘疹,瘙痒,此起彼伏。且因父亲肿瘤病重住院而劳心劳力,伤脾耗气,致有纳欠、便干、胃脘胀痛、噫气频仍、晨起大汗出等症状,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玉屏风散,诸症得减。后因便溏,加用二陈汤而痊。

后因其素有胃脘部发凉,夏月仍需以衣物覆盖,且左胁见一斜形红色丘疹,条索状,瘙痒难忍,左肩腋处有约黄豆大红色丘疹,亦有瘙痒,伴有口苦,用乌梅丸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胆牡蛎汤出入,皮疹瘙痒及口苦消失。余症如故,改予大建中汤及黄芪建中汤、四逆散加减,除皮疹未再复发外,余无显效。遂转投理中汤合吴茱萸汤,以温肝胃之寒。

蔡女士说:“吃了这次的方子后,不像原先那么怕冷了,嗳气也稍微轻一些。可是胃这儿还是又胀又疼,东方医生,你看看还要不要调方子呀?”

东方逸雪又详细问了问,得知其胃脘胀痛,轻揉则适,不喜重按,食后更甚,一叹为快,大便日二三行,质烂,夜尿多。诊其六脉仍弱,遂将前方增量,并合四逆散以疏调气机——

党参30克 生白术30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6克 吴茱萸15克大枣12枚 生姜4片 柴胡12克 枳实15克 桂枝15克

神曲15克

五剂

开完药方后,东方逸雪又对蔡女士说道:“你暂时不要再吃冰箱内的食物,也不要爬山了。”

“不要爬山?为什么?爬山不是锻炼身体的吗?”闻言,蔡女士瞪大了双眼。

笑了笑,东方逸雪解释道:“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虽然爬山是锻炼身体的一个手段,但锻炼也要因人而异。你目前既有阳气不足的情况,也有气机不畅的因素,爬山固然可以帮助你通行气血,但也会耗伤阳气。如果等你阳气恢复到一定程度,你再去爬山,就可以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了。”

“噢,原来爬山还有这么一个讲究呢。”蔡女士总算明白了。

待蔡女士走后,夏觉新不由请教东方逸雪:“老师,患者明明是中阳不足,为何您又加用四逆散?而且用了15克的枳实,会不会影响益气温阳的效果?”

喝了一口茶,东方逸雪道:“这个患者的病情单纯而复杂。说其单纯,因为从西医角度来看,只是一个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而已,最多伴有肠化,诊断明确,应该不算是疑难杂症。道其复杂,则因其表现多样,从以前用过的方子来看,患者兼具太阴、厥阴与少阳三经之病,且寒热错杂,虚实同见。比如这一次,从其畏寒、大便不成形及夜尿多、脉弱等来看,是明显的中阳不足;但从其胃脘胀痛,轻揉则适,不喜重按,且一叹为快,这就提示尚存在气机阻滞的因素。也因为这样,前一次单纯温补之药,效果虽有而不明显。所以,这一次加用了四逆散,不过因为白芍阴柔,故弃而未用,以免加重胃胀。”

顿了一顿,东方逸雪又道:“其实,四逆散在《伤寒论》的厥阴篇中,本是为了治疗因为气机郁滞,导致阳气不能伸张,肢体失于温煦之职的‘四逆’之症,也就是四肢逆冷。此处借其理气之功,移用以疏肝理气和胃,以解除因中阳不足,无力运行之气机阻滞状态。临床上有不少胃炎,都可以借用四逆散进行调肝理气,以助胃气之和降,确有其效。另外,因为方中党参与干姜的用量较大,所以,15克的枳实不会对其造成多大的影响。”

夏觉新点了点头。

一周后,魏老太太告知诸症大减,原有“脚气”亦减,夜寐较安。东方逸雪令其暂停服药,若有反复,可再照前方服用。

随后蔡女士也前来复诊,告知果然其药后诸症减半,大便日二行,渣状。查其六脉仍弱,东方逸雪考虑患者久病及肾,病入少阴,故于前方加制附片15克、麦芽15克。

上方服后畏寒、脘痛及噫气均消失,大便日二行,成形。遂去四逆散,合黄芪建中汤,因有乳房胀痛,加用橘络3克、木蝴蝶2克以疏肝通络。药后诸症不显,胃脘温暖。

随后,患者因食生花生,又致胃脘隐痛,痛甚则有紧缩感。东方逸雪遂去饴糖,并将生黄芪加至45克,生白芍加至24克,并加小茴香6克。

药后患者诉胃脘紧缩感不显,胃脘仍痛,不喜按,喜揉,然十去其五。且胃脘时响,似嗳气。素有夜寐不实,夜梦纷纭,醒后乏力。舌淡胖苔润,脉缓滑欠力。东方逸雪考虑为中虚气滞兼有饮邪,又改以理中汤合四逆散、苓桂姜甘汤、半夏秫米汤加味。

夏觉新观察到,蔡女士服完上方后,其胃脘隐痛原一日数发,现数日一发,时间短暂,发时不需揉,入睡易,尚易醒,体重增加,脉左缓有力,左尺无力。

接着东方逸雪以上方出入,后来又用过良附丸合四逆散、四君子汤加味,另开生硫磺粉,嘱每晨以筷子沾少许服下。令其坚持服用,服至周身暖洋洋,而无燥热为度。

从蔡女士这例的前后诊治观察,夏觉新心中颇有斩获——

第一,不管西医病名如何,始终抓住临床第一手资料,也就是患者的主症,进行辨证论治。有是症用是方,随症加减化裁。

第二,对于经方的运用,夏觉新感到在蔡女士的身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从始至终,老师总是以经方为主,再适当配合时方。有时一方为主,有时数方合用,这样有药有方,心中不慌。

第三,在治疗的过程中,东方逸雪先后数次用到四逆散,均用之以疏调气机,也就是疏肝以和胃。为此,夏觉新也问过老师,东方逸雪的回答是:四逆散,其方虽小,但方中有升有降(柴胡主升,枳实主降)、有开有收(柴胡主开,白芍主收)、有攻有补(枳实主攻,甘草主补),疏肝者,用柴胡配白芍,理气而不伤阴;和胃者,取枳实合甘草,降胃且可健脾。配伍可谓严密,组方堪称完善。此正是经方的魅力所在,用之临床,可以随症而百变,自然应机而取效。

第四,对于老师令蔡女士服用生硫磺粉,夏觉新有些不解:硫磺不是外用药吗?为何口服?东方逸雪的解释是:硫磺内服,前人已有,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生硫磺20克,置豆腐中同蒸两个小时,以去其臭味,且制其毒,但这种方法较为繁琐,故不常用。另一种是直接内服法。这是张锡纯的经验用法,主要是简便且易于掌握。至于副作用方面,因硫磺也是一团火,但只要辨明是寒性体质,服之定然无虞。若是热性体质,则切切忌用,否则如同火上浇油,祸不旋踵矣!

尾声

五载辛苦路 虚实寒热临床悟

一朝实习毕 气血阴阳终生求

圆法须活方 东方逸雪谈医学

中医重临证 下定决心夏觉新

光阴荏冉,不知不觉间,一年的实习生涯就快结束了。

在这一年中,夏觉新他们各有所获。经过精心的准备,夏觉新的毕业论文也写好了,他曾经抽空请东方逸雪看了一下,老师是颇为满意。

从东方逸雪处实习结束后,夏觉新又进行了病区及影像科室的轮转。在此期间,科协与附院又成功地举办了几次讲座。邀请的都是学校与附院的各学科带头人,像附院的孔主任、呼吸科的朱主任、伤寒教研室的黄教授、内经教研室的张教授、心内科的申主任等,每次反响都很不错。

眼看毕业实习就要结束了,夏觉新他们又筹划了一场讲座,准备还是请东方逸雪主讲,主题是如何学好中医方剂这一块。

这个周末的晚上,东方逸雪如约来到夏觉新他们早就布置好的会场。

会场内已经黑压压地坐满了听众,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附院实习的学生以及从其他实习点赶来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则是附院中对中医感兴趣的住院医师。甚至还有几个是老师,想来看一看这个学生口中传来传去的医生,是多么得神奇?

在主持过多次讲座后,夏觉新对于这样的场面更是驾轻就熟,见听众也坐满了会场,主讲人也来了,他拿过麦克风,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各位老师及同学们,请保持安静!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东方老师为我们做关于中医方剂的讲座!”

话音刚落,会场中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夏觉新一番开场白后,东方逸雪也就开始了今天的讲座。

“首先感谢学校科协又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能站在这讲台上与大家一起作一番交流。但我要申明的是,咱们的夏会长给我布置的这个作业太难了!

为什么呢?要做一个关于如何学好中医方剂的讲座,这个题目实在太大了!”

东方逸雪开头的话,令会场上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大家都在想,这个东方老师,也真是怪呢!有这个机会站在讲台上,怎么还在抱怨讲座的题目太大了呢?难怪听人说这个东方逸雪有些奇怪,还真是不假呢!

一旦有人有了这些想法,场上安静的局面就会立马给打破,叽叽喳喳的议论,从四面八方不断地传来,会场上立时又恢复了原先的嘈杂状态。

但对这样的情况,东方逸雪似乎熟视无睹,他接着自己的讲述:“毕竟中医历经两千多年,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明创造,各种方剂不下上万,临床上常用的也有几十种,而在校期间所学的则达上百种。虽然可以通过背诵方剂歌诀进行记忆,而且在《中医内科学》等临床学科中也有根据证型去用相应的方子的介绍,你们在临床中,也经常见到老师们使用各种药方。但仅仅这样,我们对于方剂,还是无法全盘掌握。那么这样一个问题,又岂是能通过我这一个小小的讲座,就能彻底解决的呢?”

听到这儿,会场又从嘈杂的状态,回到了之前的安静局面。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只听东方逸雪继续讲道:“因此,学习方剂,并无什么捷径可言,主要还是通过背诵方歌,再在临床中不断应用,并结合前人及时贤的论述,研读名家医案,加以领会,才能加深记忆。不过,话虽这么说,我们还是有速成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加深对一些常用方剂的印象。”

说着,东方逸雪在黑板上写下了益气最常用的方——四君子汤。

东方逸雪道:“我们知道,中医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医特有的气血理论。我们知道,益气的最常用方是什么?四君子汤。而养血的祖方是什么呢?”

台下齐声喊道:“四物汤!”

点了点头,东方逸雪道:“对!俗话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依,在体内运行不息,如环无端,从而保证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如果气血任何一方出了问题,比如气虚了、血亏了,也就是气血的数量不足了,那就要进行益气与养血,于是就要用到刚才提到的四君子汤与四物汤了。但如果并非单纯的气虚与血亏呢?比方说在气虚的基础上,还兼有气滞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上一味陈皮,就成了异功散。如果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因为气虚导致津液输布无力,或因气滞导致津液输布缓慢,出现津液的凝聚,从而形成痰湿之邪,我们就可以再加上一味半夏,以燥湿化痰,那就成了六君子汤。如果再加上木香与砂仁的话,就加强了原方的理气化湿之功,一变而成香砂六君子汤。”

“好,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六君子汤的组成,如果将参、术去掉,那么剩下的半夏、陈皮、茯苓与甘草四味药,就组成了什么方呢?”

台下齐声大喊:“二陈汤!”

这时场上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有不少同学在私下交谈,夏觉新与小张赶紧示意大家保持安静。

待场上安静下来,东方逸雪接着他的演讲:“我们再将二陈汤加上枳实、竹茹、生姜与大枣,就成了化痰奇方——温胆汤。而在温胆汤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方子,又有很多。如有清热作用的芩连温胆汤,有活血作用的桃红温胆汤,有和解作用的柴芩温胆汤,有补虚作用的十味温胆汤……”

一边说,东方逸雪一边在黑板上不停地写,渐渐,画了一幅图出来。

接着,东方逸雪又道:“如果在血亏的基础上,兼有血运迟缓,那么我们可以用四物汤加上桃仁、红花,就成了兼具活血功效的桃红四物汤。如果还兼有气滞的情况,可以再加上理气的四逆散与调气的桔梗、牛膝,就成了活血化瘀的名方——血府逐瘀汤。至于因为瘀血位置的不同,我们又可以在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之上,化裁出诸如身痛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逐瘀汤系列。”

随着东方逸雪的讲解,黑板上的图越来越大。慢慢涉及气血双补的八珍汤、气血阴阳俱补的十全大补汤,一会儿又讲到了温中焦之阳的理中汤,兼温肾阳的附子理中汤,然后又是附子系列,接着转到温肾阳的经方——金匮肾气丸。由肾气丸减去桂、附后,一变而成滋阴名方——六味地黄丸。下面自然又转到了地黄系列: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

等东方逸雪将图堪堪画完,场下有些同学渐渐领悟到什么,带了纸笔的,赶紧抄画下来。有些则用手机,或用数码相机拍下来,以便回去后仔细研究。

但也有一些同学议论纷纷,质疑理中汤不是早在《伤寒论》中就出现了吗?而四君子汤则要到后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才出现。怎么会理中汤反而由四君子汤化裁而来呢?

针对这些疑问,东方逸雪指着图,做了一个解释:“图中的加减变化,并不是依据方剂出现的时间先后进行的。只是我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以四君子汤与四物汤为中心,仅就方剂的组成变化而做的一种加减联系。比如说,本来四君子汤是在理中汤之后出现的,应该是由理中汤变化而来的。这一点,请大家不要弄错。”

有疑问的同学,这才恍然大悟。

 

随后,东方逸雪又举了一些实例,让大家了解到,除了要掌握方剂的常见适应证外,还要举一反三,在今后的临床中有意识地去根据病机用方,从而扩大、拓展方剂的应用范围。

比如,他说道四逆汤时,本是临床上用以回阳救逆,以挽阳气将脱之方。但同时,仲师也提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一条文就说明了,即使是在张仲景时代,四逆汤也不仅仅是用来回阳救急的,还可以治疗阳虚阴盛之证,这就为后世扶阳派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东方逸雪更指出一个用方的原则问题,他说:“我们在临床中运用方剂中药,一定要在中医的理论及治法体系内运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而不应受西医一些观念及检查指标等的影响。至少也应该是以中医为主,在不违反中医的理、法、药体系的前提下,适当地结合现代的一些研究成果,这,也不是不可以。”

“比方说,如果来了一个病人,一测体温,40℃!那么是不是就要用桑菊饮、银翘散,甚至是黄连解毒汤,以寒凉清热呢?如果是这样,那还叫中医吗?中医里面有一个治疗出血的原则,是什么呢?”东方逸雪道。

“见血休止血!”来听讲座的,都是对中医比较热爱,成绩也比较好的,东方逸雪的这种问题倒是难不倒他们。

东方逸雪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是啊。既然治疗出血,我们要遵循‘见血休止血’的原则,也就是说要找出出血的原因,如果是血热妄行,我们可以选择如小蓟饮子、犀角地黄汤一类清热凉血以止血的方子;如果是瘀血所致,我们反而要进行活血化瘀以止血,比如选择血府逐瘀汤等;如果是阳气不足,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之出血,则要选择如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等有温阳益气作用的药方来止血……同样,对于高热或者是发热患者,我们也要追究一下,到底是风寒束表,还是阳明热盛,或者是三焦热盛所引起?如果是风寒束表引起的,我们反而要选择如麻黄汤一类的辛温解表剂,通过疏风散寒,解除风寒的束缚,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此即所谓辨证论治,审证求因,也就是一种隔山打牛的治法。”

……

等东方逸雪讲完,全场掌声雷动,表明这次举办的讲座也是大获成功!

夏觉新惟一遗憾的是,皇甫未能前来听讲。在她的QQ留言上,夏觉新知道了她通过旅居国外舅舅的努力,已获一出国深造的机会,她想把中医传到国外,让外国友人也能领略中医的魅力。至于东方逸雪的讲座,她请夏觉新把录音通过QQ传给她,她收到后,会拷进自己的MP3中,以便随时学习。

……

工作多年后的某一天,夏觉新午饭后正在路边闲逛。

这时,一架飞机由北向南飞去,在晴朗的天空中撒下了长长的一条白练。看着这幅景象,夏觉新心头不由又浮上一首小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由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故地重游渑池寺时所写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雪泥鸿爪”就出自这首诗,意指往事遗留的痕迹。

自工作以来,夏觉新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临床中去,利用自己实习所学,为不少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同时,他也不忘继续学习,除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外,还搜集各种民间验方、偏方,并拜一当地的老中医学习针灸技术。另外,因为所在的乡村还没有宽带网络,他就利用自己的工资剩余,到县城买了无线上网卡,利用网络与东方逸雪保持联系,每当读书或临床中有疑难不解之处,就向老师请教,以破疑解惑。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冬去春来,夏觉新在中医的路上越走越远。

只是皇甫那边,一直没有她的消息,她留的QQ号,总是显示不在线,发送消息过去,也没有回音。

小张是毕业后就结婚了,利用老丈人的关系,开了一家足疗店,据说生意不错。但当夏觉新问小张关于皇甫的消息时,小张利用自己的网络知识,查到皇甫的QQ号已被其他人盗用了,难怪夏觉新老是联系不上呢。

哎!往事当真只是如“雪泥鸿爪”一样,虽有一点痕迹,却无法还原了吗?

轻轻叹息了一声,夏觉新猛然又想起老师刚刚给他发的一条短信来,不由心中一个激灵,暗骂自己太执著于儿女情长了。遂转回单位办公室,继续他的中医之旅。

原来东方逸雪一时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调寄《临江仙》,发给了夏觉新,以勉励他认真研究中医——

种种岐黄活人术,

医转无数病家,

悬壶济世多称夸,

纵历万千载,

犹然吐春芽。

往昔神农尝百草,

黄帝也曾问话,

累岁经营终开花,

今朝有志者,

料亦不会差!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