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白话讲记

第一讲 黄元御与《四圣心源》

从今天开始,跟大家一起学习《四圣心源》。2010年,我们点校了《四圣心源》,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不少朋友陆陆续续看到了这本书,开始学习黄元御先生的一些学术思想。也有一些朋友经常跟我咨询,说看了《四圣心源》这本书感觉很好,但似乎感觉不能够学以致用,不知道怎么去用。希望能够把这本《四圣心源》再讲一讲,讲得能够学以致用,不能光看着好看呀。

实实在在地讲,我觉得个人的水平,还不够资格给大家讲《四圣心源》这是经典著作,比我的水平要高得多呀。但是想来想去,还是接受大家的邀请。我也不敢说给大家讲,咱们就是一起再来学习一遍,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以我个人的学习体会,作为一个主要的交流内容,向大家汇报一下,讲的不对的地方呢,大家也多批评,多指正。

《四圣心源》这本书,它的理论很圆融,讲得比较完美一些。所以,有些东西可能跟我们遇到的具体的、实际的临床情况有一些距离,它相当于是理论化,或者是稍微有点抽象化了。实际上,黄元御先生是把核心的东西给我们抽出来了,总结出来了。所以,当我们在临床上碰到一个具体疾病的时候,往往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该怎么用《四圣心源》这个理论来指导临床,还不能做到很好地学以致用。大部分初学者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这一次大家一起把《四圣心源》再学习一遍,目的是能够把黄元御先生的心血—《四圣心源》,把它这套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跟我们临床一些具体病症能够结合起来,能够让我们用《四圣心源》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临床,达到学以致用。如果学得好的话,还可以举一反三,融汇贯通。

黄元御先生《四圣心源》这本书,内容其实并不多,我讲跟大家一起学习,咱们怎么去学。我就先把我讲的思路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也没打算照着这本书逐句逐句地去讲,因为这样也就有点走形式了,没有多大的意思。黄元御

写书是一个形式,它的精髓是来阐述中医的核心理论,所以我想,咱们还是在原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黄元御写书的顺序,讲它的主要精髓,它讲的什么意思,它讲的这个意思我们在临床上怎么去用。想按这种方式跟大家学习沟通,不会去讲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个字什么意思。

如果大家看书的时候有一些不理解的字句,那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黄元御医学全书》,是麻瑞亭和孙洽熙两位老前辈精心校对的。书里对一些疑难字句、引文,一些比较难懂的地方,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注解。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查一查。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咱们不是领着大家单纯地念书,我们主要的目的还是学以致用。所以,咱们主要是一起来学习《四圣心源》的理论精神,学习怎么去运用这个理论。

咱们今天就讲一个概说,先把《四圣心源》总体的情况沟通一下,便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全书的内容。所以咱们今天不是讲书的具体内容,就是把整本书做一个概述,简单地沟通一下。

今晚我想跟大家交流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黄元御先生的生平简介。我们看黄元御先生的书,首先要对黄元御先生的生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尊师重道,这是起码的礼貌。其次,我们了解一下《四圣心源》这本书是如何写成的,写成之后的版本沿革,是怎么流传下来的。第三方面,也是今晚讲解的重点内容,是讲《四圣心源》的结构体系,它的理论结构是什么样子的。黄元御把中医的核心理念都放到《四圣心源》这本书里,它说的什么意思。

书香门第,少有奇才

首先,讲一下黄元御先生的生平。黄元御先生老家是山东的,山东潍坊昌邑人,说起来和我是同乡,我也是潍坊人。黄元御先生的家庭在当时也算是名门望族,家境算是比较好的,而且他祖上一直有当官的,既是书香门第,又是名门宦族。他的祖上有一位叫黄福的老先生,这位老祖宗是明朝的一品官员,从一个小官最后做到一品大员,做到太子少保,就是辅佐太子的老师,做到户部尚书。户部是掌管财政、税收的,户部尚书是很高级别的官员。因为黄福老先生为官很清正,为国家尽心尽力。他是明初的一个官员,辅佐了五任皇帝,是一个很有才能、又非常鞠躬尽瘁的官员。他的这种为人处事的风格在他的家族一直流传下来,所以黄氏家族出了不少官员,门风很正。

到了黄元御这一代呢,黄元御是兄弟三人,黄元御排行老三。他的两个哥哥,家里取的名都是希望他们品德高尚,一个叫德淳,一个叫德润,家里取的名都是希望他们品德高尚。黄元御的名字,实际上元御是他的字,他的名叫黄玉路,玉是玉石的玉,路是道路的路。黄氏家族,希望自己孩子的品德、品质和晶莹剔透的玉一样,品德柔润,为人清正,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一些气质,所以给自己孩子取名的时候有这方面的意思,玉路这个名字是他爷爷取的,也是这个意思。

黄元御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有很好的书香门第的门风,从小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黄元御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为什么号研农?就是研田为农,就是希望自己在笔墨文章里耕耘。实际上还是文人报国啊,文人的一些抱负代表了他的胸怀。黄元御很聪明,《昌邑县志》说黄元御“少有奇才,世推为国器”,就是大家觉得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华,过目不忘,聪颖过人,说这孩子以后可以成为国家栋梁。黄元御自己很有抱负,他也希望自己长大以后可以报效国家,干出一番事业,就是希望以后能走仕途。

庸医误治,左目失明

但是很不幸的是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一生。黄元御1705年出生,1734年他虚岁30,三十而立,这一年是改变黄元御一生方向的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他不小心染上了眼疾,就找大夫看,结果正好碰上了几个用他的话说就是庸医,庸医误人,眼睛不但没有治好,还治瞎了,最后的结果是左目失明。关于他这一段生病、治病,最后庸医误治导致失明的经历,他是痛心疾首,在他的著作里经常可以看到,他对这段经历耿耿于怀。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素灵微蕴》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由于这个眼病误治导致他左目失明,而且整个身体因为用了很多寒凉药,中土的阳气也受到了比较重的损伤,所以体质也远远不如以前。而且当时五官不健全,难以为官,这样的话,他即使再想去走仕途这条路,也失去了这个资格。仕途走不通,这也是没办法,后来就放弃仕途转向医学,考究灵兰之秘,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所以黄元御这一生的事业是从他30岁左目失明开始的,从这一年真正开始走向医学。我们很多人接触中医都是在30岁以前,比黄元御要早,黄元御是30岁才被迫转向医学,都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我记得当年孙思邈学医的时候好像也是从30岁开始学的,也是成为一代大医。所以学医有时候不在早晚,而在于你是不是用心去学,是不是学对了,找对了方向。

三年幽思,一朝而解

黄元御刚开始学医的时候,他有一个堂哥也是当大夫的,就指点他说你可以先看《伤寒论》,所以他学医是从《伤寒论》开始的。因为黄元御的文化基础很好,诸子百家啊,尤其史书,他看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很深厚,所以咱们有一句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传统文化根基好的话学中医就是小菜一碟,很容易。所以他学习《伤寒论》很有心得,很快就有了感觉,他看了好多伤寒各家注释,感觉都说得不达意或者没有说透,没有说到这个真正的核心,后来他就自己去悟《伤寒论》到底说的什么意思。三年之后,他把《伤寒论》历代注家的书也看的差不多了,他都不满意,觉得都没有把《伤寒论》讲透,他就自己琢磨。有一天晚上静夜沉思的时候,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然后做了一个梦,一下子把《伤寒论》给想通了,恍然解矣,理解了,通透了。所以他讲“三年幽思,一朝而解”,学了三年《伤寒论》,才明白了《伤寒论》到底说什么,说的什么意思,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考据灵兰,传承古圣

但是黄元御他这个人做学问很认真,他没有浅尝辄止,一有小得就沾沾自喜,他没有这样。他虽然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伤寒论》,已经领悟透了,但是他觉得这还不是根源,他觉得张仲景写《伤寒论》必然有他自己的学术根源,所以他就追本溯源,又往上找,看这个《伤寒论》是根据什么写出来的,源头在哪里?源头就是《内经》(《素问》《灵枢》)、《难经》这些典籍。所以学了三年《伤寒论》之后,他又开始往源头学习,又去学习《素问》《灵枢》《难经》。他又去研究这个源头,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去学习中医。他自己对《伤寒论》的这种理解、这种领悟,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他实际上是从源头去找一种认可,通过对《内经》《难经》这些经典著作的学习,最后他觉得可以对自己的领悟做一个肯定的评价了,这个时候他才敢去著书留世。

你看黄元御30岁开始学中医,学了三年,33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小有所成,已经把《伤寒论》给悟透了,他没敢去著书立说,而是继续学习,直到36岁的时候,到了他本命年,他已经把《内经》《难经》这些中医经典又学了三年,对自己的学习心得有了一个肯定的评价,这个时候他才敢著书立说。

这时候他写的第一本书就是《素灵微蕴》。在《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中有《素灵微蕴》这本书。这是一本小书,前面主要讲一些医学理论,后面是一些医案。这是黄元御的第一本著作,小试牛刀,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和自己的案例,先简单地总结了一下。《素灵微蕴》成稿之后,流传出去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这个人不得了,一代大医出世了,评价很高;也有些人认为这是无所事事,现在写书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出去开个药铺挣点钱。黄元御针对这种种流言,他没有动摇,而是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杝元赋》,记载了这件事情,表明自己的立场,说我不会去做这些沽名钓誉的事,我只是做学问,不会为名利所动。

大家想想,黄元御这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这与他最初的发心和他的初衷是密切相关的。假设他学医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当然他也不需要靠行医养家糊口,如果他只是想靠行医来牟利、来发财,那么我想他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正因为最初的发心就是不为名利,只为学术,只是为了中医学术的传承,所以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部都放在了对中医的体悟研究上,全部都放在了著书写作上,他这一生真的是为此呕心沥血。

十载幽思,三月而就

刚才讲到黄元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发心很好,不为名利所动,所以他这短短一生能有这么多的著作留世。黄元御在他的第一本书《素灵微蕴》成书之后,他就继续学习,学习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学完了《金匮要略》,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他是一边到江南去游历,跟游学一样,去了很多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借这个机会,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通过这几年的游学,黄元御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心得越来越成体系,同时对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难经》等也有了较深的领悟,他觉得自己可以去注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了。他认为《伤寒论》流传千载,没有人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注解,所以他想这个事情我应该来做,把它讲清楚,流传下去,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地传下去。

从30岁开始学医,36岁写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一直到44岁,十几年的时间,他才开始写他的第二本医学著作,就是《伤寒悬解》。

写《伤寒悬解》他用了三个月。《伤寒悬解》这本书大概有二十几万字,那个时候你想他既没有电脑,也没有钢笔、圆珠笔,全是用毛笔写字,三个月写二十几万字,大家想想,这个工作量有多大,所以这就是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你怎么形容都不过分!这么一部巨著,几个月时间把它写成,如果没有前面十几年的积淀,是不可能的。所以黄元御《伤寒悬解》序言说,“十载幽思,三月而就,起于春暮,成于秋始,时七月初三也”,就是说我学习体会领悟了十几年,而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它写出来了,把它总结表达出来了。写完《伤寒悬解》,接着就写《金匮悬解》。这两本都是巨著,大部头的书,都是在这一年写成。这就是厚积薄发,一气呵成。什么叫做悬解?悬解就是很独特的见解,或者说他自己认为这个解释非常高明,可以说是超出前人的水平,说到了问题的实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的很多著作都叫悬解,悬解就是把所有的疑问都解决了,把问题的实质给讲出来,讲得很透彻,所以从这个书名上就可以看出,黄元御是很自负的。他不是说自大、自夸,他是有坚实根基的,是有功力、有资本自负的。

登峰造极,四圣心源

黄元御把《伤寒论》《金匮要略》注解完毕之后,他感觉到医学的源头实际上是很圆融、很完美的,单纯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注解,还不能很好地表达他领悟的这些东西,照着这个就像照猫画虎一样,解说前人的东西,要受到《伤寒论》《金匮要略》文字形式的约束,还是不能按照他的心意把医学理论很好地表达出来。所以第二年,他45岁那年,他开始着手写《四圣心源》,目的是想把自己领悟到的中医理论体系源头阐述清楚。医学的源头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是个什么结构?实质是什么?尽管《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都已经做了很好的说明解释,但是文字都是解释的工具,它不是中医的实质。他认为这个还是不够简洁完美,他想用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一下,这就是他写《四圣心源》的初衷,是他的一个志向。所以大家看,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里,称赞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是诸书之会极,就是说《四圣心源》这本书在黄元御所有的著作里面功力是最高的,是水平最高的一本书。这不是溢美之词,这是一个很中肯的评价。

我们从黄元御写书的顺序也能体会出来,他先写《素灵微蕴》,《素灵微蕴》是他对医学一个初步的体会,是初稿,一些东西已经成型了,但是表达的还不是很完美。《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只是在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讲述他自己的见解,这种表达方式仍然不符合黄元御的心意,没有更直观、更直接地表述出来。所以这个时候,他才打算写《四圣心源》。所以我们说《四圣心源》这本书不是黄元御自己拍拍脑袋自己想了想就写出来了,不是这样的,他是黄元御在对经典中医理论有了十几年的深刻体会,有了自己非常深刻的体悟,并且他认为对经典中医理论的核心体系应如何去表述,有了一个完整的理解。他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简洁、最完美的理论体系,连《伤寒论》《金匮要略》,甚至《内经》,他认为都表述得过于繁琐,所以他想把这些经典中医理论的核心简化、抽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讲,他想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人做这件事情,他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四圣心源》这本书的撰著,不像《伤寒悬解》《金匮悬解》那样一气呵成,它很坎坷,写了好几年才写完。

刚开始写了个头,写了一个框架,后来有事就辍笔了,停下了。乾隆皇帝去江南巡视,他跟着随驾侍医,所以耽误了很多时间。直到他48岁的时候,他才把《四圣心源》杂病的部分写完,其他部分也都写得差不多了,他觉得还不是很完美,直到最后写成了《天人解》,这本书才算正式写完。所以我们看《四圣心源》的写书过程,我们看书的时候看的第一章是《天人解》,实际上《天人解》是最后写成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黄元御感觉怎样才能把中医理论的核心更好地表达出来,单纯靠一个一个的疾病来解释,还是流于泛泛,所以最后他把所有的东西又重新概括总结了一下,都凝聚在《天人解》中,就是把最重要的核心理论总结成《天人解》,放在《四圣心源》的第一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黄元御本人对《天人解》这一章的重视,它是最后写成的,而放在书的第一卷第一章,重中之重,这就是核心中的核心。

我们前面把黄元御本人的生平,以及他著作的简要情况,做了一个介绍。黄元御写完《四圣心源》后,之后还写了一些书。后面的书其实有点勉为其难,因为他年龄慢慢大了,精力也慢慢差了,有些书都是他的学生帮着写的。他口述,学生代写。他后面写的《道德悬解》《灵枢悬解》《素问悬解》《周易悬象》,还有他最后的两本药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这些都是为了求全,他希望自己的医学体系能够非常全面地传承下来,核心其实还是《四圣心源》。所以我们看到,黄元御是中年之后才开始他主要著作的写作,是有比较深厚的积淀的。黄元御自己对《四圣心源》这本书也颇为得意,所以我们看《四圣心源》的时候,经常看到他对历代名医指指点点,很不客气,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确实,以他的高度和水平,他觉得所谓的很多名医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缺陷的,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可能黄元御因为受庸医误治而有些偏激,用词有些偏激,但是至少他敢这么说,在书里敢这么很不客气地指点前人的错误,说明他是有这个底气,有这个功力,要不然你都没有资格说。

下面讲一下《四圣心源》的流传及版本沿革。一生心血,化为医书

前面对黄元御先生的生平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知道黄元御先生写《四圣心源》这本书费了很大的心血,他30岁开始学医,45岁才开始写《四圣心源》,一直到四十八九岁才最后定稿成书,写得非常辛苦、非常慎重,可以说是倾尽自己的心血写出了这么一本书。抛弃了自己所有的名利,只是为了把医学传承下来,这是上面讲的黄元御先生写这本书的一个大概的过程,以及他当时的心态。

我们知道黄元御先生本身寿命不是很长,五十多岁就去世了,不是说他不会调理自己的身体,而是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用来写书了。在他36岁,写第一本书《素灵微蕴》开始,一直到44岁,八九年的时间,他一直在深化自已对中医的理解、对中医的思考,一直在默默地去构思、去深化、去完善他的这个结构体系。当他觉得完善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一年之内,就写完了《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这两部长篇巨著,如果不是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写完之后,然后才开始着手把他传承的、经典的东西完全变成自己的语言,变成自己的体会,以《四圣心源》这本书的形式写出来。从《四圣心源》成书时间来看,这本书是在黄元御45—49岁这段时间写出来的。黄元御这一生中著作很多,后面有药解,即《长沙药解》《玉楸药解》,对《内经》的《素问》《灵枢》的悬解,对《难经》的悬解,对《周易》《道德经》的认识,还有他平时的《玉楸堂稿》。其他的书都是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里写完的。大家想一想,几年的时间写成这么多大部头的著作,那时是用毛笔小楷在纸上写,这个工作量比起我们现在在电脑上打字辛苦得多,所以说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主要精力都是放在写作上,把自己对中医的认识、理解全部流传下来。所以可以这么说,他不光是忘我地写作,他是不要命地写作。这也就是为什么黄元御先生这么早早地过世。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仅仅是受了一场惊吓,然后大病不起,实际上是他把自己的生命都融进他的著作当中去了。

阳湖张琦,首刻流传

所以有时候看黄元御先生的序,后人给他的书作的序,我们都能感受到大家对黄元御先生的这种敬重。拿《四圣心源》来讲,黄元御先生在他48岁的时候才把最后《天人解》这一篇写完,《四圣心源》算是成书了。当然他的序写得更晚,49岁才写的序,49岁这年是1753年。他这本书写完后,没有正式印刷出版,只有他的学生或者喜欢的人传抄一下。几年之后,黄元御就过世了,《四圣心源》这本书的手稿,传抄的人越来越少,就接近失传了。好在有一位对《四圣心源》功不可没的先生,他就是阳湖张琦。阳湖是哪里?我没有具体的考证,大概就是在江苏省常州一带。因为黄元御先生写书的时候几次南下,所以他的书稿留在南方应该是很正常的。张琦先生感慨,学医的人古往今来这么多,真正能够明彻医理,能够把经典中医的精髓领悟传承下来的,他认为只有黄元御一人而已,他对黄元御先生的评价非常高,所以他认为黄元御先生的著作不能失传了,必须要好好刻印流通,帮助黄元御先生把他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所以张琦先生就认真校对,校刻了他所能够见到的黄元御先生的全部著作,他刻了好几本,像《伤寒悬解》《长沙药解》全都刻了下来,也包括《素灵微蕴》,《素灵微蕴》是黄元御的第一本著作。

《四圣心源》呢,张琦有一句是这样评价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的,“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张仲景之后,唯一的传人,能够解读经典中医,能够理解《伤寒论》思想精髓的,只有黄元御一个人。虽然说得可能是有点过誉,因为后代医家,经典中医学得很好的也有很多,但是像黄元御先生这样高屋建瓴,从源头,从一个很高的理论高度,理解得非常明彻,阐述得非常清晰的,确实也不多。黄元御确实也很清高,认为自己前无古人,张琦说黄元御不是自尊,人家确实有这个水平,确实是难得的医学名著。尤其是《四圣心源》,是诸书之会极,在黄元御的著作里,《四圣心源》是学术顶峰,是最好的一本,是集大成者。所以张琦在把前面几本书刻印之后,又把《四圣心源》认真校对刻印了,这也是《四圣心源》的第一次流通。目前存世的版本,我们目前能见到的版本,张琦用木板刻的《四圣心源》已经失传了。只有他这个序在后人翻刻的版本里留了下来,我们才知道是张琦先生第一次把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刻印流通。这是在《四圣心源》传播流通中的第一位功臣—阳湖张琦。阳湖张琦是什么时候刻的呢?是1832年,黄元御这本书成书时间是1754年。大家想想,这中间隔了将近80年时间,快一个世纪了。隔了这么多年,如果再不刻印的话,真的有可能就失传了,所以如果没有张琦先生的刻印流通,我们今天就有可能看不到《四圣心源》了。

赵氏兄弟,再刻流通

所以张琦的这一次刻印,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刻印流通,对黄元御先生学术思想的保留、流传,功德太大了。张琦刻印的《四圣心源》流通之后,看的人就多了,其中有兄弟两人,丹徒人赵克宣、赵克宜。赵家兄弟俩是怎么看到这本书呢?是因为他们的老父亲年龄大了,突然病情加重,群医束手,没有办法了,后来一位朋友送来一本书,一看是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他们认为《四圣心源》讲的这个医理非常通透圆融,如果按照黄元御的理论来给他老爸治病的话,应该还有一线希望,所以这兄弟两人是现学现卖,一边看着《四圣心源》,一边按照黄元御书中的方法,按照黄元御先生的理论给他老爸治病。

但这本书来得还是晚了一步,老父亲没有来得及治愈就去世了。所以这件事情对这两兄弟的打击非常大,都是至孝之子,为人子女,对父母不但要养老,父母有疾病要能为父母解决问题,为父母诊疾去病,结果自己没有做好,所以这兄弟俩很后悔自己没有把中医学好。

这兄弟俩知道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这本书是济世良书,如果把这本书再版刻印,流通传播得更广一些,那么就有可能让天下更多的父母免遭失去治疗机会这样的痛苦。他们是从一个子女孝敬父母的角度,给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一个非常肯定、非常高的评价,所以兄弟两人决定把《四圣心源》再次刻印流通。这是张琦刻印《四圣心源》10年之后了,是1842年。张琦先生的书一刻出来,马上就流传开了,有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一次呢,刻印流通的数量可能就比较多了。所以,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四圣心源》最早的版本,就是丹徒赵克宣和赵克宜兄弟俩刻的这个《四圣心源》的版本。

那么丹徒是哪里呢?丹徒是现在江苏的镇江。刚才我们知道张琦是江苏阳湖也就是常州一带,都在江苏省内,常州和镇江离得不是很远。所以,赵克宣、赵克宜呢,有可能很方便地拿到张琦最初刻印的《四圣心源》的版本。我们知道《四圣心源》的流传,从黄元御手稿的完成,过了80年,然后张琦第一次刻印流通。从此开始,《四圣心源》慢慢地传播开了,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最好的版本,流传在世的就是张琦刻印10年之后,赵克宣、赵克宜兄弟俩,他们刻的赵本。所以目前能见到的《四圣心源》最好的版本就是赵本。

从赵本之后,《四圣心源》慢慢地就流通开了,量很大,以后陆陆续续就有很多版本。《四圣心源》,大家一看都很喜欢,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很直接,又非常有效。所以翻印流通的版本很多。在清末的时候就有《黄氏医书八种》,黄元御先生的书大家收集的就越来越全了,张琦的时候只收集了四本,后来清末流通的有八本,就是《黄氏医书八种》石印本,流通量就更广了。

单行本出,学术渐起

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一个古籍整理的项目,就是把比较有价值的古代医书整理出来。那时西安的麻瑞亭老先生、孙洽熙老先生,负责黄元御先生的著作整理工作。这个时候就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比较好的版本,原版底本。加上比较认真地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才把黄元御先生目前能够找到的书,一共11种,全部集中在一起出版,就是我们能够买到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黄元御医学全书》。最开始是在人民卫生出版社按《黄元御医书十一种》的名字出的繁体竖排本,后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又出版了简体横排本,这样流通就更广了。所以黄元御先生的著作从版本传承来看,应该不会再失传了。

因为全书个头太大,大家学习黄元御学术思想的热情很高,都希望有一个《四圣心源》的单行本。我们现在也能买到两种单行本,一种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四圣心源》,是孙洽熙老师主校的;另一种是人民军医出版社的《四圣心源》,是我和民间中医网的很多网友一起集体校对的,我们也是做了很多认真的校对工作,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更方便学习的底本。

我们把《四圣心源》的传承说了一下。我们能看到《四圣心源》也是很不容易的,包括我们自己校对的《四圣心源》,百分之百没有错误也是很难的。我们当时校对《四圣心源》的时候,老实跟大家讲,我校对《四圣心源》,校对了大概十遍左右吧,实际不止十遍,有记录的应该是十遍,即使这样也还是有一些小的错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四圣心源》,他刚开始的版本也是有一些细小的错误,我也帮着校对过,后来也是重新改正、重新印刷的。大家现在看到的两本《四圣心源》单行本,错误应该不多了。校书是很累人的一件事情,我们光看到书,只是一个最基础的、最原始的资料,关键是我们要去学,学书的内容,要去学以致用。大家如果都把书学好了,这本书就可以不要了,不需要再去看书了。

下面咱们把《四圣心源》这本书主要的理论体系,也是我们今天晚上交流的一个重点,大概地讲一下。刚才说了,《四圣心源》这本书是黄元御所有著作中水平最高的一本书,代表了他的鼎峰之作,是他所有的医学体悟、理论体系的一个汇总,集大成者。

本气为病,一气周流

《四圣心源》这本书,它的理论体系简单地讲就是一气周流。如果详细一点来说,就是黄元御一直强调的本气为病。他在写《伤寒悬解》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写《伤寒悬解》《伤寒说意》,他就认为外邪和自身的正气这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患者来讲,真正引起疾病的还是自身正气,本气为主,外邪只是助缘、诱因而已。《内经》里面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就是他的理论基础,就是他立论的根源。所以他讲所有的疾病,他阐述对疾病的认识,他的立方,他的用意,全都是站在本气为病的基础上,所有的论点都是从自身正气,本气为病的角度来论述的,这是他一个很重要的学术特点。

本气,就是自身的正气,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模式呢?我们经常讲一气周流,土枢四象。中气为枢纽,左升右降一转,转起来了,成为一气,这就是他的理论体系。他这个理论体系的结构模型实际上来源于《内经》里“天人合一”这种观念。所以他为什么在《四圣心源》的第一章讲的是《天人解》,我们知道《天人解》是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成稿好几年之后最后完成的,为什么他放在第一章?就是为了讲清楚《四圣心源》这本书的理论体系,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阐述的。人主要是人自身的正气,所以他讲病、论病、治病都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出发,而对致病邪气的阐述相对少一些,不是没有,不以这个为重点。

所以他所有的用药观点都是偏于温阳,反对苦寒,所以也有人认为黄元御属于目前所讲的“火神派”,实际上是不一样的。黄元御本身他是一个很圆融的大家,他既不是推崇温阳,也不是推崇温病派的苦寒伤阳,他是讲究运转中土,流通一气,他是从这个角度讲的。只不过人体的生生之气只要在流通就是一股阳气,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这股阳气,不能过用苦寒。在保护好这股阳气的基础上,这股阳气是有升有降的,所以他既有温通的药,也有凉降的药,滋阴助阳是并重的,并不单纯偏向哪一方面。所以他这个理论非常的圆融,或者你说他中庸也好,很完美,没有偏颇。

很多人反映,说用《四圣心源》的方子治病,有时候效果不错,有时候没有效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四圣心源》这个理论体系了解地还不够透彻。因为黄元御主要是从本气为病,从自身正气这个角度来写的这本书,所以他的方子主要是调节自身正气的。但是有时候有一些急性病,或者有一些郁结比较重的病,邪气比较重,需要我们去除邪气的时候,你单纯去扶正气,有时候病确实好得比较慢,甚至你根本看不到效果。这并不是说黄元御讲错了,而是我们对黄元御的东西没有理解透。所以有些疾病,我们临床上需要先去邪气,但是去邪气的同时我们也始终要知道,他自身的正气还是在按黄元御的这个体系运转着,你时刻要保护好它。去邪气的前提是在正气能够支撑的基础上去邪气,一旦邪气去得差不多了,马上就要转过来扶助正气,一旦扶助正气,那就是黄元御这一套理论,效果非常的好,立竿见影。

运中扶正,巧愈顽疾

讲到这里我顺便讲一个小案例。有一个老太太,七八十岁,一直便秘。这个老太太一直没有其他的病,就是年龄大了,经常是一个多星期也排不出大便,很痛苦。去医院检查,医院说你这个宿便都在肠子里,自己下不来了,说如果再不处理就成肠梗阻了,建议还是手术治疗比较好。因为这个老太太的子女都很孝顺,说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再做手术的话,为这么个事做手术,很不值得呀,能不能下来手术台还不一定,太受罪了。所以呢,碰巧她儿子,看了我的《临证辨象》这本书,他看到书里有一个小方子,就是我在讲中土为病的时候有一个调理中焦的小方子,就是鲜姜、白豆蔻、甘草,很简单的三味药。她儿子认为老太太就是年龄大了,中土运转无力,这就是根源,所以无力排便,就用这个扶助正气的小方子先试试。结果买了几包药,因为药量很小,又只有三味药,总共只花了几块钱。买回来就给老太太煮了,让她慢慢喝,一天喝一付,量很小。这样喝了几天,老太太感觉肚子慢慢地动起来了,后来到厕所去,很快就拉出来了,就和石头掉下来一样,声音很大。而且从此之后,这个老太太便秘的毛病慢慢地就好转了,不再那么严重了。

讲这个小案例,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在给大家讲《临证辨象》的时候,也没说这个小方子还能治便秘,我也不知道,读者自己灵活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从临床的角度,一个小小的案例,再一次证明了黄元御先生的本气为病,从自身正气的角度来阐述病机和医学理论是很高明的,直接讲述的是问题的根源。

所以我们临床治病,无非就是邪正、虚实这两端。要知道,我们用的任何药物,不管是扶正的药物还是祛邪的药物,实际上取效的根本就在于你本身还有正气,如果本身正气不行了,用上扶正的药也吸收不了,用上祛邪的药邪气也排不出来。只不过就是在正气尚可的情况下,这个时候我们选择是先祛邪还是先扶正,这是有技巧的。临床很多时候,感觉疗效不好的时候,要去思考,是我们祛邪的药物选的不对,还是扶正祛邪的次序搞错了?有的需要先祛邪,有的可能需要先扶正,可能次序不对,用的方向不对,但是任何时候都离不开黄元御老先生讲的本气为病这个基础,这是根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连这个根本都把握不住,治疗根本就谈不上。所以我们说包括用祛邪药物的时候,一定要顺着一气周流的方向找一个最佳的切入点用,这个祛邪的药物才能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这样咱们在临床上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小结

今天把《四圣心源》概论性的东西和大家先交流一遍,主要是讲了《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它的特点主要是从本气为病的角度来讲来论述的,这是生命的根本,也是我们治疗的一个根本。它的结构体系就是中土枢轴的升降运转,演化为左升的木气和右降的金气,左升右降回旋一周,形成一气周流。这是它的结构体系,简单地讲就是这样。我们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病人正气的虚实,或者先扶正,或者先祛邪,都是围绕着这个体系结构来治疗。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当然,医学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有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医学之外的问题,不是单纯中医自身就可以解决的。但是至少在医学这个范围之内的问题,黄元御先生的一气周流,《四圣心源》讲的这个理论体系,应该会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再交流一下。课后交流

问:《四圣心源》的方子为什么很多时候用着没多大效果?

这个问题呢,可能是大家最关心或是普遍感受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既然黄元御先生这个理论这么完美,应该什么病都可以治好呀,为什么《四圣心源》中的一些方子有时候用起来一点效果也没有?我觉得我的辨证没有什么大的差错呀?这甚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不像经方,有时候认准了用上马上就好了,立竿见影。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所以,对很多人来说,这就算是一个门槛一样,一直没有迈过去。我刚才跟大家交流的时候讲了,说黄元御写书的时候,主要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来阐述这个理论模型,讲天人合一这个体系。他对临床具体疾病的论述主要也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去讲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外感伤寒,麻黄汤解表发汗就好了。但是从黄元御的角度来讲,他认为患外感伤寒是有根源上的原因的。如果你本身正气足够强,可能不会得这个伤寒。正因为你中阳比较虚,土气比较虚,正气比较弱,所以你才受凉了,没有抵抗住寒气,得了风寒感冒。所以黄元御觉得治疗风寒感冒用他的理论来讲啊,他就认为不要忘了健运中土,要把这个中土运转开,中土之气强了,自己能升发了,自己就好了,他是这个意思。

要是按照他这个思路,外感风寒感冒不用麻黄汤治疗,用理中汤,用黄芽汤来治疗,有没有效果呢?从临床上去验证,应该是没有多大效果。是不是黄元御说的就是错的呢?不是这样的。打个比方说,如果是一个体质很弱的人,一旦受了风寒感冒,阳气很虚,直接用麻黄汤的话,可能把很虚弱的阳气全都散掉了,可能会引起阳脱,可能会出现阳脱危症,是治不好的。这个时候,黄元御讲的这一点,他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这个时候你必须要顾及到他的中土。这时候你要用运转中焦的药,把中土守住,慢慢转起来,这个感冒慢慢就好了。这就是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

这样的案例大家可能碰到的比较少,但是一旦真的碰到了一个,你就知道黄元御这个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了。我们平常在治病的时候,其实是忽视了这么一个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我们用药的基础,其实是病人的正气,中焦这个土气还能转得动。没有这个作为基础,用什么药都是白搭。就像在石头上用药一样,没有任何效果。所以当我们看到经方一剂知,其效如神的时候,不要去迷信经方。要去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并不单纯是这个药、这个经方好,而是病人本身的体质还能够耐受这个经方的药力,他还能够支持经方在身体里发挥作用,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想当然地认为任何一个病人来了之后,他的正气就能够支撑我的任何药物,病越重,我用的药就应该越多,这是错误的。我在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

有一位肾病的患者,病情比较重,所以有个朋友给他治疗,给他用的药刚开始量还比较小,发现效果不明显,慢慢地把药量加大,用化痰、利湿、温通的药,按说路子也是对的,药量越大,最后发现效果越差。后来我跟他讲,我说久病体虚,这个患者身体比较差,你把所有的药量减到原来的1/3再慢慢用,方子不变,结果这个人的病慢慢就好转了。所以我们说黄元御这套理论体系,它的重要性,在于他看到了问题的根本。生命的根本在于一气还在周流。治病的根本在于一气它在周流的时候还能够接受药物的引导,还能够承受药物的作用。所以黄元御主要讲了正气,从正气的角度来讲,他没有过多地讲祛邪这一块,主要是从扶正的角度讲的。

要是从临床的效果来讲, 《四圣心源》本身的原方,确实效果不够好。我基本上不用《四圣心源》的原方,这是很客观的事情。但并不是说原方用了效果不好,他就是胡说八道,就没有意义。不是这样的,他是讲出了问题的关键。我们用经方的同时,也要注意固其根本。就像我刚才讲的麻黄汤,麻黄汤里面的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甘草这一味药算是固守中焦的,按黄元御的理论来讲,这是固守中焦的一味药。这一味药,如果碰到体质很壮的小伙子,风寒外感很重,这味甘草可以不用,他中土很盛,完全可以不用,直接麻黄、杏仁、桂枝可能也就好了。相反碰到一个体质比较弱的,那么麻黄的量就不能超过甘草的量,甘草必须得用。体质比较好的可以用麻黄的量多一些,甘草的量少一些;体质再弱一些的,老弱病残的,麻黄都不能用了,麻黄可能改成紫苏叶,改成薄荷,改成荆芥,甚至,中土可能光用甘草还不行,还需要加点人参。这就变了,千变万化,经方并不是说不能变,经方也不是说用到哪里都合适,经方也有它的适用范围。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在哪里呢?在正气这里,你的正气是强是弱,它的适用范围就在那里。

就这个问题,我可能啰嗦地比较多,就是跟大家讲,不要因为黄元御《四圣心源》里面这个方子好像用着没效果,不如经方的效果好,就有所怀疑,不要这么去想。当我们把黄元御讲的这一套理论理解透了的时候,把这个正气的重要性理解透了,再去用经方,用张仲景《伤寒论》的经方,你就会更加的圆融,所有的经方都可以灵活地变通,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加减。

第二讲 阴阳变化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正式讲《四圣心源》这本书的内容,前面主要是把传承讲了一下。

今天讲《四圣心源·卷一》第一部分《天人解》。从我们讲《四圣心源》的成书写作过程的时候就说过了,黄元御当时写《四圣心源》,是先写的《杂病》,写内外百病,最后才写的《天人解》。大家可以先看一下目录这部分。《四圣心源》一共分十卷,前四卷属于基础理论的部分。后六卷属于具体的疾病。其中,五、六、七卷这三卷是杂病,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第八卷讲的是七窍、五官;第九卷讲的是中医外科、疮疡;第十卷妇人解,讲的女性的经、带、胎、产。基本上是讲内、外、妇科,以内科杂病为主。

第一卷是《天人解》,是最重要的,是全书的精华,是基础的基础;第二卷是《六气解》,讲五运六气的;第三卷是《脉法解》,讲脉法,临床诊病;第四卷讲的是《劳伤解》。《劳伤解》实际上就是所有疾病的病理基础。如果《天人解》是生理基础的话,《劳伤解》就是病理基础,都是基础性的知识。所以《四圣心源》整体的内容结构是这样的。

当年黄元御把杂病,包括后面的七窍、疮疡、妇人,这些内、外、妇科的疾病都写完了,然后又把运气、脉法、劳伤等基础性的内容也写完了,他觉得还意犹未尽,这本书还没有完工,所以最后又加了一个《天人解》,以成全书。他认为现在这本书终于可以成书了,算是写完了。所以他最后写成的《天人解》放到书的最前面,作为一本书的统领,这本书的灵魂就在《天人解》这里。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天人解》,可以这么讲,你把《天人解》领会透了,再把《劳伤解》领会透了,《天人解》相当于讲生理,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讲一气周流,《劳伤解》是从人体自身的小的范围里讲一气周流,范围小,或者说一个生理,一个病理。把这两部分如果能完全理解透了的话,后面的具体疾病的讲解,你不看都没有问题。所以我们讲解的重点我想也都放在《天人解》和《劳伤解》,后面具体的杂病我们讲的可能相对粗略一些。所以学医,咱们读书、做学问主要是学他的精髓,不是单纯地研究他的文字,那只是一方面。基础的文字方面的内容,本书不作为重点来讲,主要是讲医理和学术思想。天人合一,古圣心传

黄元御写《四圣心源》,每一卷之前都有一个简短的引文,或者小小的序。打个比方说,《天人解》,打开书看到,《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刚开始它有一段,不是正文,有段引文,他讲,我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要写,写这一点有什么意义,这么一段小小的说明性的文字,咱暂且把它叫做引文吧,正文前面一段小小的引文。《四圣心源》里面天人解的引文,大家可以看一下前面这几句:“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你看,通过这简短的引文啊,咱就知道,黄元御先生《天人解》的主体,主要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讲天人合一。通过这一篇,让大家来学习天人合一的精髓,所以这一篇是从天讲到人,天人合一,它的模式,它怎么合的啊,合在一起是什么结构啊?主要是讲这个,这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这也是《四圣心源》这本书的灵魂所在。

我们知道《内经》讲究天人合一,所以黄元御这《四圣心源》并不是他自己杜撰的一个理论,他在写第一本书《素灵微蕴》的时候,其实已经有《四圣心源》的影子在里面,只是没有《四圣心源》里写得这么详细,结构体系这么清晰,这么有条理,但是已经有这个意思了。当时他读《伤寒论》,三年就悟透了,当时为什么没有写《四圣心源》呢?他就是在想,我虽然悟透了,但到底符合不符合天道,符不符合古圣经典,他要去求证。所以他拿出那么多年的时间去学习《内经》,学习这些经典,到源头上去求证,最后发现自己的理解和古人、和经典是完全一样的,是合于天道的。所以他才敢著书留说。所以说《四圣心源》,《天人解》这个高度是很高的,和中医的经典《内经》《伤寒论》《难经》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为什么叫《四圣心源》啊,四圣就是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位先圣。《四圣心源》就是把他们的心血继承流传下来了,

我这《四圣心源》就是源于古圣先贤啊,不是我自己闭门造车自己创造出来的。黄元御他讲了自己理论的源头,是有传承的,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只不过他变了一个说法,把非常深奥、不容易理解的医学理论,用一个更清晰、更容易被大家理解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这一点,黄元御应该说是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件事。可以看到,他在书里,不仅在《四圣心源》,以及《伤寒悬解》《金匮悬解》这几本书里经常看到他对历代名医指指点点,甚至有的是点名大骂。因为他这个理论高度在这儿,并不是单纯的自负,确实有他的真东西在这儿。

我们看《天人解》前面的引文呢,除了讲他对每一卷主要内容做一些介绍外,有很多是黄元御写书时的心情表达,表达一些当时写书时的情怀。像下面这一段,我就不念了,就是说经典著作,后人都理解不了,理解都是错误的,没人能够很好地学习继承,为老百姓解决病痛,他很痛心,所以他才写出《天人解》来,希望能够解救老百姓于病痛的深渊,能够让医学传承兴旺。这是他的初衷,里面有他的愿望,也有他的很多悲天悯人或者说无奈的心情吧。因为他自己也是受到庸医的误治导致左目失明,所以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很多引文里都有这种心情的表达,以后我们对引文不做重点来讲,大家自己看一下就行了。有人可能觉得看得不习惯,没准觉得黄元御在发牢骚,实际上也可以这么讲,是在发牢骚。但是呢,人都是有感情的,黄元御尽管是一代大家,他也是有思想的人,有感触的人,牢骚多一点就多一点吧。咱主要是学习他的医学理论,至于其他方面的东西,了解一下就可以,主要是看下面的正文。

阴升阳降,一气浮沉

他首先讲的是什么呢?一小节一小节的,第一小节讲的是阴阳变化。我们《四圣心源》怎么讲呢?我也一直在想,怎样和大家一起学习这个东西,一个是学习得比较轻松,不要把学习搞得很累;再一个是把里面的精神学会,所以咱不是照着一句话一句话去讲,我就想把每一小节整体内容的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这样能对大家学起来有所帮助的话,也就达到我们一起学习的目的了。

《天人解》的第一小节《阴阳变化》,咱们看这一节讲了什么呢?这一节讲了《四圣心源》这一本书的理论模型—土枢四象。这一小节是画龙点睛的一节,是全书最重要的一节。这一小节的题目叫《阴阳变化》,实际上讲的是一气周流。看这一节的中间这一部分有一句话:“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所以他讲的是一气的变化规律,天人合一,是从一个什么层次上合一?天就是天,人就是人,天和人合为一体了,有些人就不理解,天在上面,我人站在地上,怎么跟天合在一块?这么说的话,天人合一确实也合不了。所以我们要理解,它在什么层次上可以达到天人合一呢?是在气的层次上,是在无形之气,不是在咱们身体这个层次,身体这个层次它是分开的。他首先讲阴阳变化的时候,他讲阴阳未判,一气混茫,这一句话,就是讲了我们天人合一,是从一个什么层面,是从一气的层面,一气就是无形之气,天地之间无形之气。

《内经》里讲: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是讲的阴阳升降的问题,是从这个大的天象来讲,说这一气是有升降的。那么这个一气升降的规律是什么呢?就是轻则浮升,浊则沉降,这实际上是《内经》里面讲的。《内经》里的原文,应该是:“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和黄元御讲的“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这个意思是一样的。黄元御他讲的每一句话,一方面是源于经典,源于中医的源头;另一方面是符合天地之道的,是客观阐述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天地之间的这股气,它在升降浮沉之间,就会产生阴阳变化。所以什么叫阴?什么叫阳?升则为阳,降则为阴,接着黄元御就给出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解释了。

我们不要把阴阳理解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东西,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有人说阳气就是热的,阴气就是凉的,这么讲也不能说完全错,这么理解就有点死板了。我们知道这天地,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之间这股气,它始终是在动的,是在变化的。用黄元御的理论来讲它是在周流的,所以所有的阴和阳都是动态的,都是时刻在变化的,所以呢,从这个动态的角度来讲,最准确的描述就是升则为阳,降则为阴。概括来讲,凡是偏升的、偏散的,就是阳;凡是偏降的、偏收的,这就是阴。所以阴阳它是两种态势,是两种运动的趋势,往上走、往外散就是阳。阳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是一个不变的状态,不是一个不变的东西,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阴也是这样的,什么叫阴啊?阴就是往下走,往里收,这种趋势叫阴。它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它们不是两个不变的状态,两个不变的东西。

这阴和阳是两种变化的状态。是什么在变化?一气在变化,天地之间的一气在变化,人体的一气也在变化。这一气它在不停地升降浮沉,在不停地演变,一会儿成为阴,一会儿成为阳,都是这一股气。就像一个人一样,白天醒了去上班了,晚上回家睡觉。还是你这个人,白天你就是活动的,晚上睡着不动了,就是这个意思。不管它是阴还是阳,它都是这一气,都是人体的一气,都是天地间的一气。那么这一气的源头在哪里?这一气从哪里来的呢?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这就是土生万物。我们把这股气,阴阳升降不停地变化,不停地升降浮沉,这股气的源头在哪里?在中间啊,这就是土气,我们都讲土生万物嘛。你看地球上的土地养育了万物,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那么人体也是这样的。

人体对应的脾胃,人每天都要吃喝啊,脾胃是中土。一天不吃饿得慌啊,中土这股气是中气,在里面循环,升降浮沉,循环往复,就形成了自身的一气周流。所以这个中气,只是从位置上来讲它属于中气,还是人体这一气,对人体来讲,一气的源头在中间,是在脾胃这一块。那么中土这股气,它往上升就成了升发之气,往下降就成了敛降之气。

四象轮旋,无非一气

我们根据它升降的不同,根据它变化的不同,给它取了几个名字。中土这一股气,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这就是讲,这股气它在升降周流,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往上升,这股气慢慢地就成了一股阳热之气,慢慢地上去就成了一股火气,由中气—平和之气变成了火热之气。如果往下降,就由这股平和的中气变成寒凉之气。

把升降的过程再细分一下,往上升,升了一半还没升上去给它取个名字叫木气。木气是升发之气,它生发的力度很大,很有劲,就像一个小伙子,升发之气很强盛,但木气是偏温的,还不热,有股生气;到了火气,已经大热,像到了夏天一样,木气呢,像春天;化火之后,越来越热,成了热气,名字就叫火气;然后这股火热之气慢慢降下来,慢慢又变凉,变凉这股气就叫金气;这股金气慢慢继续往下降就变成了一股寒凉之气,就叫水气。这就是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实际上还是这股气,只不过是升上去就成为一股温热之气,降下来就成为寒凉之气,它是变化的。它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状态,所以有不同的名字,实际上还是这一股气在变化。所以黄元御接下来就解释水、火、金、木这四象,不过就是阴阳的升降,阴阳升降不过就是中间这一股气的浮沉。分开而言就是水、火、金、木四象,合起来说不过就是阴阳,再合起来说不过就是中气,一股气而已。那么这个模型就是中医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理念,你都可以按这个模型去理解。

这个理论呢,它是符合于天象,符合于事理,也符合于人情,都是这个规律。所以下面黄元御就从一年四季的角度把这个四象阐述了一下,在一年四季这个层面上,讲了一下这个四象是怎么变的。一年有春天啊,万物生发,气温慢慢回暖,这就是木气生发;而夏天呢,天气炎热,慢慢地这股火热之气升极而收,慢慢地就变成秋天了;到了秋天呢,这股气就凉爽下来了,慢慢地万物开始收藏了,这就是秋天的金气;到了冬天万物闭藏,天寒地冻,收藏之气就成了水气。这股中土之气,它是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土气。如果从这个司运之时,那么在六月,阳历来讲就是七月,相当于是夏秋之交,湿气,相当于我们说这个桑拿天,湿气最重的时候,那是中气。土枢四象,一气而成五行,这就是黄元御先生从他理解的土枢四象的角度来讲的五行。我们学中医都学这个五行,木、火、土、金、水,实际上它不是各自独立的几个名词,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土位于中间,土气斡旋,升降变化出木、火、金、水,它是一个整体。所以说这个五行非得说是五条路,不是这样的,它是一条路,好比北京的三环路,虽然叫东、西、南、北四条三环路,实际上还是一条路。所以这一节呢,黄元御先生主要是从他个人的理解,从他理解的高度和我们讲中医的五行一气理论。

土枢四象,一气周流

它是一个什么模型呢?就是我们所说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中间是中土的一气;然后中土这一气升降变化,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寒、热、温、凉,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四象,取个名字叫木、火、金、水。这个理论体系的结构,我们在军医版的《四圣心源》的扉页和封底都有一个图,就是黄元御先生讲的土枢四象的模式图,中间是己土、戊土,都是中土,己土左旋变为木火之气,戊土右转变为金水之气,整个一气不停地周流,有这么一个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我给加上两句话,左边那句话是“阴升为阳”,右边那句话是“阳降为阴”。这两句话很多人念的时候不会念,左边那句话要从下往上念,按着它周流的那个方向去念,右边那句话是从上往下念,有些人不会念以为这两句话写错了,这两句话没写错。这个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式图,它是用一个非常简洁、统一的模式来阐释中医理论这个核心,就是天人合一、一气周流这个概念。它更多地是讲中气的升降盈缩、一气周流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天人合一这个角度,它是在很多层次上都存在的。

在人体来讲合于人体的五脏,脾胃在中土,肝气属木,心气属火,肺气属金,肾气属水,它就和五脏联系在一块了,这是从人体的角度来讲。后面我们会经常提到关于人体的土枢四象这个模式,是我们用得比较多的这么一个层面。其他层面呢,黄元御在一年四季这个层面讲了土枢四象这个模型,后代包括彭子益先生学习了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之后,在他写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他也是在一年四季,结合二十四个节气讲得更细一些,也是讲土枢四象,跟这个是一样的。

那么其他的结构呢,还有没有其他的层次,也有。比方说,我们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个朝代的兴衰变化也是有这个规律的。当然我不是很懂历史,大家熟悉历史的可以自己去研究,看我这句话说的对不对。另外从运气的角度来讲,运气的周期是六十年一甲子,六十年一个轮回,它是更大的一个周期,也是按照土枢四象这个规律来变化的。如果从一个小的角度,从一个植物的生长,到它的衰老,也是有土枢四象这么一个变化过程。各种动物也有。小到一个细胞,如果学西医的,去研究一下,你会发现细胞的生理也是符合土枢四象、斡旋周流的,它也有这个变化规律。只不过西医没有这种意识,它可能是更多地从电解质、质子泵等这个角度来讲的。你要是把这些资料概括一下,我以前也做过一些初步的学习,了解了一下,会发现确实都符合黄元御讲的土枢四象这个规律。

《阴阳变化》这一节讲了全书理论体系的结构模式,主要是讲这个东西。它是根据《内经》天人合一的理论,从天人合一的层面来阐述整个天地这一气,它的自然客观的运动规律。所有的这一气,不管它是天地之间的一气,还是人体的一气,还是某一个阶段、某一个过程的一气,它的变化规律都是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循环往复,变化不已。这个规律就是我们以后治病用药的依据,理论根源就在这儿。所以这个模式一定要牢牢地记住,要深刻地去体会、去理解它的真实含义。

我说一下,我们这里讲的是土枢四象,是五行。实际上这个一气的变化,它是连续的,它并不是像四个台阶一样,一下从水到了木,从木一下到了火,从火一下到了金,从金一下就到了水。它不是这样的,它是慢慢地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给它取名叫金、木、水、火,实际上是便于描述、理解。实际上没有水、火、金、木,也没有中土,都是一气,浑然一体的一气在连续周流不已。只不过在不同的地方状态不太一样,就是说一气周流这个变化,你看我在书上画图的时候,画的是个圆啊,没有画成一步步的,圆就是这样连续地在变化,所以我们把它分成四步,我们叫它四象,分成五十步我们叫他五十象,分成一百步就是一百象,都可以,它可以分得很细很细。

但是这个大象,有代表意义的,有转折点的就只有这四象。比方说这个中土它要升了,刚刚升起的时候是水气啊,水中之火,这个水气升到什么时候成为木气啊,这个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如果从一天的角度来讲,半夜子时,子时阳动,这就是水气开始动了,开始升了;到了清晨七八点钟的时候,这个时候太阳升起来了,天气就开始转暖了啊,这就是成了木气啊,这是从一天的角度。你说从半夜一点是水气,到早上八点是木气,这中

间三四点是什么气,它是连续的。大家要知道这四象就跟拐点一样,到木气的时候可能天就亮了,木气之前可能天还没亮,它是一个拐点。但是呢,它的变化是连续的。假设从温度的角度来讲,半夜零下10℃,中午零上10℃,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0℃,它是一度一度在上升,连续变化。对于一气周流的模式,一方面我们要知道,它是有一些大的象,明显不一样的状态,有四象。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这四象是连在一块的,不是截然分开的,是连续变化,不管是四象还是一象都是一气周流变化而已,这个变化是连续的,很圆融地存在着,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后面给大家讲脉法的时候,就会给大家讲到连续性对学习脉象有多么重要了。如果你机械地认为只有这么四象,中间是土,外面是水、火、金、木四象,只有五个东西,我看这中医就可能学到死胡同去了,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大概讲了这么一个模式,用土枢四象这个模型来概括,来描述这个变化的过程。而真正的变化过程就是一气在不停地周流,很圆融地在周流,不停地变化,就是阴升为阳,阳降为阴,中土斡旋,是这么一个过程,并没有截然不同的水、火、金、木这么四块,不能叫四块东西连在一起,它是一个整体,这一点要和大家讲清楚。这样我们对这个模型,对这个一气周流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我们在摸脉的时候,我们在用药的时候,我们在诊断疾病的时候,直接看到的是这一气,不是看的土枢四象,不是看的五个东西,看的是一个东西。

打个比方,就像一辆车在路上跑,你就看到一辆车,一会儿跑得快,一会儿跑得慢,不管跑到哪里你都能看到它,路上如果有十辆车在跑,你一会儿就看花眼了。我们讲的这个五行啊,土枢四象就相当于五象了啊,它不是五个东西在跑,它就是一气在转,是一个东西,只是转到不同的地方叫不同的名字而已。有了这么一个概念,有了这么一个模式,我们下一步学习的时候,就简单得多,就轻松得多。你就想着站在一个高高的立交桥上,看马路上跑的汽车,我就只看到一辆车,愿意看宝马看宝马,愿意看奔驰看奔驰,一看就一辆车,不管它跑到哪里你都盯着它,这样它就跑不了了,它在哪你都能看得很准,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它。所以这一点呢,是《四圣心源》这一本书最重要的一点,它讲了天地之间阴阳变化的规律—清升浊降。

清升浊降这个过程,黄元御把它总结成土枢四象这个模式。这一股气由中土出发,升则为木、火,降则为金、水,中土作为一气的后天来源,斡旋不已,不停地升降,维持着这一气的周流。这是他讲的一气周流这个模式,它是连续、圆融、浑然一体的一个模式,不是分成五块,并且这个模式也适用于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所有的变化的事物都适用这个规律。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去验证一下,看有没有这个规律。大家学的时候要学灵活,学以致用,你现在就可以拿着这个理论去用,去判断。

更多的是要从气的这层次去判断,不要从有形的这个形体去判断。这个气对人体而言是正气,对天地而言是天地正气。所以,我说《天人解》主要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讲一些基础理论,因为《四圣心源》这本书的理论核心就是这个一气周流,所以《阴阳变化》这一小节主要是讲了这个模型。我们今天就主要讲这个理论模型,讲这一小节,别的不讲。

一气周流,普适天道

强调的重点就是,一个就是一气周流这个规律存在的层次是在气的层次,不是其他的层次。无形之气,所有事物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气,气聚而有形,是《内经》讲的。我们看到所谓有形的东西,都是无形之气演变而来的。内因决定变化的规律。现代科学研究原子、电子、分子、基因等,他们也在找这个源头。但是他们还没有找到这个真正的源头,真正的源头是什么?是看不见的一气。你就是研究到电子、原子,它还是有形的东西。所以,现代科学的有些东西,看着貌似很高深,实际上离事物的源头还差得远。中国的传统文化直接从无形之气这个高度,这个高度已经超过目前一般科学的高度了,所以它对很多事物概况出来的规律,应该说是层面更高一些,更科学一些。所以我们学的这个一气周流啊,它是研究事物,包括疾病,还有身体的变化规律,它是从这个无形之气,从一气的这个层面来研究的。我们知道这个理论的高度在哪,在一气这个高度,在一气这个层面上。这是要学习的第一点,这个要搞清楚。

第二点就是,一气周流的模式是中土的一气—中气,升降周流,升则化火,降则化水,升降往复,不停变化,从而形成一气周流,它的变化规律、变化模式就是这样的。用土枢四象,用五种象、五个状态来简单概括这种变化规律,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它并不是分成截然不同的四个阶段,本质还是一体的,是一个连续的、浑然一体的周流变化。

这个变化规律,在各个层次上都存在,在一年的层面上,一天的层面上,在一个人的层面上,在历史的层面上,什么时候都是存在这种规律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用佛法的角度来讲,三千大千世界,它也是有这种成住坏空的规律,这个规律实际上也是土枢四象的模式。

所以,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的模式,是从中医经典理论里面提炼出来的,他用自己的体会把它很精练、很通俗地表达出来,便于我们这后人来学习,但它适用的范围并不仅仅是医学,不仅仅是中医,它适用于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适用于天地之道。如果我们学了《四圣心源》这个一气周流,学了半天,只知道用它来看病,那就是说你领会地还不够好。《四圣心源》学好了应该什么都可以学好。只要你有这个能力,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

今天晚上就交流这么多,剩下还有一点时间,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互相探讨一下。

课后交流

问:为什么一气含阴阳,气含阴阳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觉得很有深度。他是对黄元御《阴阳变化》这一节,对阴阳的定义提出了一些质疑。接触过《周易》的都知道,易有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不动就既没有阴也没有阳,一动同时就有静,一动就阴阳同时出来了,不是说动的话只有阳没有阴,一动的话阴阳同时就出来了,因为有动必然就相对有静,是相对的。

这个一气跟《周易》讲的太极有点像啊,气含阴阳,刚才我讲阴阳是两种变化,它不是两个东西。那么气含阴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中气变化、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呢,气含阴阳实际上指一气的变化,它包含了阴和阳这两种变化趋势。那为什么一气会内含阴阳,就是说它还没有动的时候,还是一气的时候,为什么说含着阴阳呢,为什么有阴阳这个东西?刚开始说阴阳未判,一气混茫,这实际上就是太极的状态。太极的状态这个一气相当于停止运转,不周流了。我们知道这个生命,它是一气周流的一个过程,一气周流一旦停止,生命就终止了。但正因为一气有一个周流,有一个变化,所以它就有这个生老病死,不可能长生不老。所以古人,尤其是道家,他想求长生,怎么办?他就要逆天而行,因为天地之道是阴升为阳,阳降为阴,是在周流往复,循环而动,有变化就有生长化收藏,就有生老病死,就没有永恒。要想永恒,要想长生不老,只有达到太极状态没有变化了,没有变化就没有破坏,就没有生死,就可以永恒了。

所以在《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里面,讲上古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不同层次的古代先贤,他们修行的境界在不同的层次,他们有不同的境界。其中真人的层次可以寿敝天地,无有绝时。一个人的寿命能同天地一样长久了,那么肯定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了。只有达到先天太极的那种状态,没有生化,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所以道家的修炼讲究什么呢?讲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就是说把外在的气血精气,慢慢地通过静坐或是一些练功的方式,把人外在的精气神循环往复变化的东西慢慢地收敛,往回收,让它不动,慢慢地化成无形的元神,最后可能就是回复到太极的状态。这个人就可以长生不老,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里讲的阴阳未判,一气混茫,这个一气应该是太极状态的那个一气。我们如果从先天、后天的角度来讲,太极之上是先天,太极之下就是后天了,一气混茫,实际就是浑然一体。一旦心念一动,一旦一气开始周流,阴阳自然跟着就出来了。那么这个阴阳就是一气动的两个不同的趋势,阴阳实际上是从后天角度来讲一气的这种变化。所以光生说阴阳产生了升降浮沉,这句话本身是错的,不是阴阳产生了升降浮沉,而是说升降浮沉是一气的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阴阳,是这个意思。

阴阳本身它不会产生升降浮沉,本来也没有阴阳这两个东西,我们在学黄元御《四圣心源》的时候,千万不要死于句下,不要执着于字面的意思,应该去理解他讲的真正的含义。光生提的这个问题呢,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提的也非常好,咱们正好一块讨论一下,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深化一下。因为黄元御写书很讲究对称,很讲究文字的优美,往往把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说得反而比较啰嗦,难免有些朋友会在这方面被误导,这是有可能的。所以咱们去读书的时候,“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也是很对的,一定要去好好理解真正的含义,不要去较真这个字面意思,那样可能就钻牛角尖了。学中医还是要灵活一些,这个问题就是一气和阴阳的关系,先说到这里。

问:一气周流的原始动力是什么,是什么让它动起来的?

这个问题问得也很好。这个呢,我们简单来讲,这可能牵扯到火神派所谓的“元阳”了,下焦元阳,肾中的那个元阳,这是一气周流的原始动力。一气周流不是始于中焦吗?中土斡旋升降了产生了这一气,那么它的原动力为什么在下焦?为什么是下焦元阳?因为一气周流从本质上讲属于后天的东西,是太极状态之后,心念一动,一气就开始周流,也出现了阴阳的变化。而太极之前呢,这所有的一切,这些变化都是藏起来的,相当于凝固不动,那都属于先天的东西。先天不动,什么都没有。但是呢,它却包含着后天所有的一切,后天所有的变化都是来源于先天。所以下焦这个元阳相当于是先天向后天输送能量、输送信息的一个通道,像一个源头。没有先天这个源头,后天的变化也没有了根源。为什么火神派治疗很多疾病,效果很好呢?他是从源头来治病,所以很多情况也是适用的。但是用得不好呢,也会有很大的弊端。

这个下焦元阳严格来讲还是属于后天的一些东西,只不过从后天的角度来讲它已经很接近太极之前真正的先天了。所以我们把下焦元阳称作先天,中土脾胃称作后天,这也是相对而言的。相对来讲,中土脾胃是后天,下焦肾中元阳是先天,实际严格来说都是后天的东西。真正先天的东西是太极之前的了,太极状态,那是先天。正因为肾中元阳很接近太极,因为它主收藏,藏而不动,所以把它叫做根源,一气的原动力就在这里。

火神派就是因为看重了这一点,所以这就是有时候一招灵,这一招也可以治好多病。以后我们也会讲到火神派的一些东西,跟《四圣心源》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我们如何去用?火神派的理论也很好,我们不是完全否定,但是要合理地运用,不是说跟救命稻草一样,哪个地方都用这一招,那也不行。真正比较完整的结构体系,还是《四圣心源》讲的这个一气周流。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问:左右具体怎么理解,是自身的左右还是看过去的左右?左右的参照物是什么?

这个左右和一气周流的层面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刚才讲一气周流的模式,它在很多层面都存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从一年的角度来说它的存在形式是春、夏、秋、冬,从一天的角度来讲它的存在形式是早、中、晚、夜,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人体可能就是五脏六腑、肢体经络,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你看左右它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层面就有不同的左右。那么左右在人体上来讲是什么,人体也有很多不同的层面啊。从大的身体来讲,自身的左边为左,自身的右边为右,这个也是对的。你要从经络循行来讲,肝经主升就是左边,肺经主降就是右边,那肝经左右都有,肺经也是左右都有,这样讲的话就要用到所谓的左路、右路。

一气周流讲到的左右,我们用左路和右路来表示,这个左路既在你的身体左边,也在你的身体右边,只要是肝经就属于左路,那肝经对称的左右都有啊。只要是肺经就都属于右路,左右也都有啊。不是单纯在左边,不是单纯在右边。要是从一个细胞的角度来讲,一个细胞也有升降,那身体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左右了,所以这个左右大家不要理解得太机械。左右就像刚才讲的阴阳一样,它只是一种运动趋势。它不是讲的具体某个地方,这个左右,这个阴阳,这个升降,讲的是一种趋势,是一种运动的方向,是一种态势。

这个态势随着它在不同的层次上,表现在不同的地方。它不是固定的在哪个地方就是左,哪个地方就是右。它不是一个地方,是两种不同的趋势。在不同的层面上,可能会表现在不同的地方,这个大家要搞清楚。

这个问题也回答完了。今天大家提的问题都非常好,因为不提问题我有时候也不知道该讲什么,这样跟大家一交流,有些东西能讲得稍微多一些。

第三讲 一气周流

咱们今天呢,把书打开到《卷一·天人解》。第一小节——阴阳变化,主要是讲了《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讲了它的基本结构:中土斡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就是这个结构体系。黄元御先生主要是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流变化的角度,从这个层次,给我们讲解了一气周流的这个简洁的结构模式。

我们知道,《四圣心源》整个理论的核心就在第一卷《天人解》里。这个理论模型,就是黄元御先生在《阴阳变化》这一小节里讲的天人合一,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模式。这种结构体系,它在整个天地间都是存在的,是一种普遍的规律。人作为天地的一员,人本身的五脏六腑也是一气,这一气必然也符合这种一气周流的模式。《四圣心源》主要就是讲医理,讲治病。所以黄元御先生接下来又从人与天地相参的角度,人体本身脏腑气血的角度,继续来阐述一气周流这个模式在人体的具体表现,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来反复阐述这个问题。

所以咱们说《天人解》这一卷实际上就讲了一个问题,就是讲了一气周流的结构,就是中土斡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结构呢,它是天、地、人,整个天地间普遍存在的这么一种运动规律,在任何一个层面都存在。在人体上,它也分很多层次,从不同的角度,它都是存在这个规律。后面黄元御先生就是在从不同的层面来反复给我们阐述这个问题,阐述一气周流的结构体系,阐述这个模式。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反复理解建立这么一个立体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后面这些东西,咱们在讲解学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觉得有些重复,反过来复过去,就说这么一个事,黄元御先生也是煞费苦心,希望为我们讲得更透彻、更圆融一些。所以咱们今天呢,可能交流的内容会相对多一些。

五行相生,一气顺行

往下看第二小节《五行生克》。什么叫五行呢?在第一节,黄元御先生已经说了,中土斡旋,土枢四象,这个中土升降斡旋演变成水、木、火、金四象。四象轮旋,一年而周,从一年的角度阐述了土合四象,这就是五行。中土,还有四象轮旋,合起来,这就是五行。所以咱们《内经》讲的五行,中医讲的传统的五行,实际上呢,它并不是天然的五块,它实际上也是一个整体,也就是一气的不同的变化,叫它一行也可以。实际上它就是一行,就是一气。后面的五行生克,实际上是黄元御先生从五行的角度,来阐述这一气周流与五行生克是什么关系。

五行相生,由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你看这一圈,这一圈实际上就是这个气,从升到降,由降到升,转了一圈。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所以这五行相生,实际上就是一气,按正常的次序,正常地周流。它在不停地变化,慢慢地由内向外,由下向上,由阴出阳。然后反过来再由阳入阴,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是一个动态的周流变化,动态盈缩的这么一个过程。

再看相生,一个发展成另一个,就跟春夏秋冬这个季节交替是一样的,它是慢慢变化的,这就是相生的过程。那什么是相克呀?咱们学过五行嘛,学过中医基础的这五行相克都知道,我也不再念。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说的呢也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这个相生呢,大家好理解,这一气呢,它本身就像一股生气一样,它本身就是生发的,它就是流动的,它自然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它就是天然有这个周流转动的这个趋势,它只要在周流,五行就一直在相生,就和那个接力赛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它就转起来了,这就是相生。

五行相克,中土守控

那相克呢?相克实际上是,这木气不能升得太过,升得太过就降不下来了,所以它要金克木要降下来。为什么金能克木?我个人理解,这就要从一气周流的模式上来理解。这个一气周流,这股气来源于中土,中土之气它本身是斡旋升降的,中土的土气,本身它就在升降,在转,在转动升降的这个过程当中,慢慢的由中焦向外周,向外周的脏腑流通,它慢慢地就演变成外面的四象,演变成外面的金、木、水、火这四象。

所以大家知道,在外面的四象的根源,它在中土,这个一气从后天一气的角度来讲,这股气的根源在哪儿呢?在中土。一个人中气足的时候,说话很有力量,道理是一样的。只要你这个中气很充足,外面这个四象它周流得也很通畅。打个比方说,像放风筝一样,只要这根线在我的手里,这个风筝不管往哪飞,它跑不了,它始终是围着我飞,围着我转,跑不了。所以这一股气,往上升,升到一定的程度,还能降下来,木气升发,升为火气,火气那就到顶了,不能往上升了,就开始往下降,慢慢演变成金气,往下敛降。为什么能降下来呢?就在于这个中土之气,在那守着收着呢。这一圈,四象的这股气,木、火、金、水这四象之气,实际上它的根都在中土这儿,中土不散,这个气它跑不出去的。这下你可以理解这个四象,这股气就好比风筝,中土就是放风筝的人,气血经络就是放风筝那根线,所以这四象,这气,它不管是升也罢,降也罢,它始终离不开那个土气,围着中土这股气在转。

所以呢,所谓的相生相克,它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个气机升降。这个气,由升到降,顺序相生,从一气周流这个角度来讲就是相生。这个气不会摆脱中土这个核心,一直围绕着中土在运行。所以,它肯定是升上去也会降下来,放出去还会收进来,肯定有相对的两个方面,因为它是围着一个中心在转。从这个角度来讲呢,它就有相克的一方面,而且这个相克讲的是气机升降,相对的,相反的,有升就有降。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相克呢,它的根源其实还是在中土,没有中土的这个根基,就无从谈生克,也就没有所谓的升降。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个升降、相克的根源在中土,但是具体这个实现是在外周脏腑。比方肺气主降,如果没有肺气,没有肺这个器官,没有肺经这股气,它也降不下来。在临床上很多抽烟的人,肺部患病的人,他往往都肾虚,气短,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这一股气呀,在肺气这一块,不能执行一气敛降的功能。如果中土这块,这是枢纽,要求你给我降下来,但是它自己执行不了,没有这个执行能力,所以它也降不下来,这就是标和本的问题。大家知道这个相克,不管是相生还是相克,它的根基是中土这股气,但是具体实现这个一气周流,实现这个功能,它还是要靠四象,靠五脏各自的功能来顺序实现这些功能,这就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不知变通,套方无效

我们在治病的时候,会遇到不升的时候,也会遇到不降的时候,这是最常见的。有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去升,单纯去降,要考虑到中土的虚实,要考虑到斡旋中土,否则的话单纯升降有时候可能是没有效果的。根源在哪里呢,就在这里,升降,它的基础是中土。黄元御这个理论,好在什么地方呢?他把问题的核心给我们讲透了。我们一旦在临床上遇到问题,能看得很清楚,知道该怎么处理。尽管这个《四圣心源》里的方子,有时候你直接照搬的话,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这并不是说,这个方子就没用,或者说只是花拳绣腿,只是好看,它不是这样。它就是给我们一个方法,就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教给我们治病的方法,全都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具体的这个头痛怎么治,脚痛怎么治。这个后面会有疾病的治疗,它大部分还是从方法论这个角度去讲的。

说到这里我多说几句,有的朋友说啊,这个《四圣心源》原方,有时使用效果也不是很好,学它有什么用,学了我还是治不了病。这说明,咱们对《四圣心源》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运用还不够圆融。

打个比方说,有人说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的经方效果很好,只要用对了,一剂而愈,覆杯而愈,其效如神。实际上经方的适用范围也是很严格的,要碰上正好是经方这个证,它用上是很好,如果你碰上不是经方这个证,不完全吻合的话,你用上照样没有效果。不能说风寒感冒,我用上那个麻黄汤没有效果,这就是经方无效,经方是假的,没有用的,不能这么理解。实际上经方啊,它的适用范围很窄,必须是非常确切的这个证,用上后效果才非常好,才会是效如桴鼓。一旦不符合经方的那个证,用上可能一点效果都没有。大家如果在临床上,用过经方的就会有这个体会。经方并不是说治所有的病都没有问题,都可以通治,有时也需要灵活运用、灵活化裁的。

《四圣心源》里的方子也是这样,更多的是从调治正气,就是调节一气周流,调整人身正气的角度来治疗所有的疾病,就是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你就走这条路,就没有问题。但是针对具体的疾病,你还是要灵活地去区别对待,这个方子还是要灵活化裁的。当然,如果是单纯的虚证,没有很多郁结的话,《四圣心源》的原方效果也非常好,和经方一样也是其效如神。不是说他所有的方子都没有效,所有的方子其实都是有效的,只不过呢,就是完全对症的情况比较少。因为临床上的病症非常复杂,并不像书上讲的,这个症就用这个方子,这种情况比较少。如果真碰见这样的情况,《四圣心源》里的方子也都是经方,效果也都会非常完美,非常理想。

所以我说《四圣心源》的方子临床用着,效果有时候不是很理想,并不是说这个方子没有用。《四圣心源》的方子对这个病症,只是某一方面的症,它和临床上真实的病情不完全一一对应,所以你要是单纯照搬的话,有时候效果是差一些。你如果会灵活运用的话,那么他的方子都是经方,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这里多说了几句。

那么黄元御呢,从五行生克的这个角度,又把这个一气周流讲了一遍。这样的话,咱们就把中医传统的五行理论和一气周流的模式完全结合在一块了,成为一体了。后面这几节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一气周流这个模式。《天人解》第一卷里面每一小节都是从一个层面来讲,这所有的层面实际上都是这同一个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给你不停地讲、反复讲,最后你把这所有的层面都能够融合到一块,成为一个框架,成为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就算是把《四圣心源》这个理论体系基本上掌握了。从理论的角度我们应该是理解得就不错了,能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就很好了。

所以这一卷讲了这么多,这么多小节,他不是讲了很多东西,他只讲了一个问题,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反复讲而已,这一点大家如果能够理解就达到目的了。这是讲五行生克,也是一气周流。

五脏气通,周流如一

下一小节讲脏腑生成。因为这个五行生克呢,还是从一个抽象概念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天地、四季的角度来讲,而到了脏腑生成,就是从人体的角度来讲了,直接进入到人体了。人体五脏,中土脾胃,然后呢,其他的四脏:肝木、心火、肺金、肾水,那就是人体的五行。人体五行,和刚才讲的这个天地之间的五行生克是完全一样的,它也是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然后心火生中土,中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

其中这个中土,它处在中间的位置,实际上呢?它这个真正的周流模式,它是中土这股气,脾土就是已土,胃土就是戊土,己土左升,戊土右降,中土这一气在中焦这么一斡旋一升降,那么气血就随着在一身周流开来。水生木,木生火,火气在中土的这个收引、潜藏下,中土就像中枢一样,它对这一切,整个周流的这一气都是有一个无形的引力一样。转到心火这个位置,火气它就开始往下降了,就变成金气。金气往下降,降到下面,再往里收,就成了肾气。所以这个所谓的木火之气往上升,实际上就是脾土的气往上升外在的表现,从中焦周流出来,就是木火之气,同时戊土这股气往下降,它实际上表现出来就是肺金和肾水这股收藏之气,这是从人体五脏的角度阐述人体这一气。

这股气周流运行的模式,还是咱们前面讲的天地之间一气周流的这种模式,这是直接从人体五脏的角度来讲的。当然还要强调一点就是,所有的这个模式,运转规律为什么都一样呢?因为它都是从气的这个层面来讲的,就是从这个无形之气,天地有天地之气,万物都有自己的气,人本身也有自己的气。天地万物为什么能相互沟通,能够天人合一,不光是天人合一,天地和万物都是合一的呀,之所以能够相互沟通,就在于这股气是相通的,无形之气是相通的。你看人和人之间,不同国家的人讲话都不一样,语言不一样,需要翻译。但是我们说,一个人哭和笑的时候都不需要翻译,我们都能懂,这就是层面不一样。哭和笑是人类共同的一些东西,所以不需要翻译,你都能懂。

无形之气就是天地万物之间相通的东西,在这个层面上,天地万物都是相通的。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说这股气是相通的,可以按共同的规律在周流,在这个运行规律上是一致的,就和一个整体一样,这是天人合一的意思。并不是说人和天真的成了一个东西了,至少从这个形体的角度来说,人还是人,天还是天,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还是有区别的。但是从气的角度来讲,它确实是融会贯通,是可以像一个整体那样,符合相同的规律,在那共同运行的。

从人体的内部讲一气周流结构体系、这个规律的时候,大家也知道,它主要是从气的这个层面来讲的。有时候是从神的层面,神就是比气的层面更高一些,都是从无形的角度来讲,它不是从有形的角度。有形的角度,你说这个肝脏和肺脏从西医来讲,具体的器官各自有各自的组织结构,不可能成为一个整体,那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个这个生理之气,它是融会贯通的,是可以成为一个整体的。所以咱们理解的时候一定要从这个气的角度,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这个气,会意一样,讲究这个神气,就是这个意思。

肝升肺降,化气生血

这是讲了人的脏腑的功能,脏腑之气的运行规律,也是一气周流的。下一个小节《气血原本》,越讲越细,还是讲的这个一气周流在人体之内的这个规律和模式。他讲这个气和血呢,血为阴,气为阳,阴升为阳,阳降为阴,所以血是温升的,气是凉降的。肝主血,肺主气,气血也都是从中焦化生而来。后天的饮食,经中焦消磨,化为气血,这就是说为什么中焦是一气的根基、来源。后天的一气,气血都是从每天的饮食,都是从脾胃来的,所以它是一个中枢。

首先讲这个气血它也是相对而言,气血也都是一气的不同形式。这一气呢,由阴出阳的时候就是由血变成气,由阳入阴的时候它就会由气变成血。气血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中医里面气血也是相关联的,可以相互化生的,也是一气的不同形式。所以讲肝血就是往上升的,由下往上,往上升;肺气就是往下降。血升为阳变成气,气降为阴变为血,它们都是来源于中土的化生,中土脾胃化生气血。脾土主升,所以它就主生血;胃土主降,所以它主生气。

这么讲这个道理,实际只是为了说明一气周流的模式。实际上一个人血虚的时候,你给他补血的同时要温运中土,加强左路升的这个力量,就是说血虚的人左脉都是偏细、偏虚的。你要给他养血养阴的时候,还是要从中土的角度来给他运中土,通过中土的化源来补。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气虚的时候,他右脉,特别是右寸肺脉都是偏虚的,摸着比较软。你给他补气的时候也要注意给他运中土,中土运转有力,可以消磨水谷,化生气血的时候,他这个气血自己就补上来了。所以补中益气汤是很好的方子,为什么能够有比较好的效果呢?其中有一个道理,就是它有这个运中焦的药。

气血,从这个脏腑的角度来讲,肺主气,肝藏血,但是它的源头还是在中土。这一小节就是从气血由中土化生,气血本源的角度来阐述人体一气周流,它在各个脏腑之间存在的这种模式。实际上还是讲了人体五脏本身这个一气周流的模式,还是中土斡旋,肝升肺降,心散肾藏,还是这个模式,他不过是从不同的层面来反复给你讲,就是这个道理。

五脏藏神,气流神变

下一节《精神化生》也是。精神化生呢,就是从神气的角度了。神气发于心,黄元御讲,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肾藏精。肾精之气,来源于肺的阴魄,这是从这个人的精神层面来讲。肾精上升,下焦发动演变成肝木的阳魂,由阴出阳,就是魂,魂魄的魂;再往上升,就演变成心神,心神在中土,中土是脾藏意,在中土的吸引斡旋下,它会演变成肺的这个阴魄,肺藏魄;继续往下降,它就演变成肾藏精,这是从精神的层面来讲。精神呢,我个人理解就是说人体的一气,它是周流五脏六腑,既执行全身一气周流的路线,同时它在五脏六腑就相当于周流不同的路径,又体现了五脏六腑不同的功能,也体现了这个一气在不同的部位,它相应的一些特点。

为什么叫肝木呀,因为它在这一块的时候,升发之气强,升发之力旺盛,由阴出阳往上走,所以叫肝木。肝木呢,它在精神层面就是魂的这个层面,就是说这一气周流在不同的脏腑的时候,它会在相应脏腑的这个精神层面也有相应的表现。这实际上是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象,因为人的精神面貌、神情,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可以看出来的。它这个不同的变化,它的根源实际呢还是来源于一气周流。所以为什么给我们讲得这么细呀,从不同的层面反复讲呢,就是方便我们来判断病情,了解这个理论体系。它的这个在各个层面相通的规律,让我们了解得更细致。如果来了一个病人,他某一方面的神智不一样,我们通过望诊,就知道他的一气周流,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主要起这么一个作用。

我们要知道神志也是一气,它的周流变化在神志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的精神这种变化,不同的精神面貌实际上也是一种连续的变化,也是一气周流的体现。黄元御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一方面煞费苦心,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反复给我们讲;另一方面因为这个结构体系很圆融、很对称、很完美,所以他用词的时候,遣词用句都很对称,很有美感,念他的书,很有节奏,很押韵。看这样的书,你看着看着就会有这种愉悦的感觉。

书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理论结构,天地之间天然存在的这个规律,它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通过看书,念书,看文字,通过这种外在的表象也可以间接地体会到这种意境。黄元御先生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写,他是有他的深意在里面的。他希望大家通过看书就能体会到这种意境,体会这种结构,从形式到内容到内涵,实际上都是统一的。从不同的层面上来讲,也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各个层面它这个理论体系都是存在的,都是统一的。这是气血流通在各令脏腑,在不同的脏器演变成不同脏器的功能。五脏都藏神啊,演变成人体的神气的时候,它依然也是符合一气周流这个规律的,所以这一节《精神化生》讲了这个问题。

毛脉筋骨,各应脏气

那么《形体结聚》呢,讲得就更具体了,讲得就更细了。前面讲五脏,然后讲了五脏的神气,现在继续讲五脏和人体各部位很细微的东西,爪甲毛窍具体的组织结构,这都是《内经》的东西。《内经》讲:肝主筋,其荣爪,其色青,其味酸等,五脏各有所主,实际上这些都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这个体系在一些非常具体的脏腑器官层面的一些体现。前面我们讲了,一气周流它只是在无形之气的角度存在,为什么在这个有形的器官上它依然存在呢?这不是矛盾吗?这就牵扯到一个气聚而成形的理念。

《内经》讲:气聚而有形,人体之气聚在一起它就成形了,聚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聚的方式,可能会有不同的形。木气聚结在内脏这个层面,它就是肝;聚结在外周它就是手指甲、身上的筋。它还是这股木气,只不过这个木气它在周流,在人体生成的过程当中,在演变的过程当中,它就会慢慢地由无形之气演变成有形之体。在演变的过程当中,它保留了一气周流的这个特点和规律,所以它有这个具体的五脏。五脏是有形的,但它的功能还是由无形的一气来流通串联在一块的。外在的爪甲毛窍它是与内脏相应的,也都像分成五大块一样,它实际上也是一气周流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脏器、不同细节上的一些体现。所以它虽然外观不一样,指甲、毛发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它实际上也是一气在不同脏器、外在的小节上的相应体现。

所以,我们看一个人的指甲可以看到一个人肝气的好坏,看一个人的头发能看到一个人的肾气的好坏。一看这个人白头发,肯定是肾气不足。所以这个气它是由内到外,由内在的脏腑到外在的皮毛爪窍,它都是相应的。《形体结聚》这一节讲了这个问题,讲了这个人体具体的组织器官和五脏也是相应的。同样的道理,它和一气周流也是相应的,也具备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四象轮旋,也具有这个相同的规律。

讲这么多,也是便于我们在临床上灵活运用,假设我不能感受到一气周流,那你就靠看,靠望诊,看这个人的外在表现,外在表现和内在的脏腑是相对应的,头发反映肾气的问题,体表的毛发反映肺气的问题,身体肌肉的厚薄反映了中土的问题等。所以这个一气,在任何时候,在人体的不同的器官上,不同的内外组织上,这个规律都是同时存在的。黄元御反反复复讲,就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体会这个规律。

官窍神气,脏精外现

再下一节《五官开窍》,前面讲的外在皮毛爪甲,这节主要是讲开窍的。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它也是五脏的精气向外伸达,舒达于外,成为五窍精气的来源。黄元御讲: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耳、鼻、目、口、舌,它的功能来源于五脏。精气还是来源于五脏,五脏的精气输布于外,会产生相应的功能。所以我们治疗五官方面的疾病时,还是要从五脏的角度,不能单纯地治五官。

像鼻炎,现在很多孩子都有鼻炎,单纯治鼻炎有时可能效果不好。你要知道这个鼻炎的根源还是在五脏,不单是肺脏。不同的小孩有不同的类型,有的可能是单纯的肺虚,有的可能是中土虚,有的可能是木气郁滞,有的可能是肾虚,它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治疗效果就比较好,比单纯治鼻炎效果要好得多。

讲五窍的功能,它也是有阴有阳有升有降,主要是清气,清阳之气荣养着五窍。所以精气不足的时候,浊气在上面郁滞的时候,五窍就会出问题。治疗的时候就要从补益五脏、祛除郁滞、流通五窍这些思路来治。它的根基还是人体本身这个一气周流,人体本身这个一气周流的基础是以五脏为基础的,内养五脏嘛。五脏就是根,是人体的根本,中土斡旋,四象,就是外在的四脏—心、肺、肝、肾,四象轮旋,形成这个一气周流,这是人体一气周流大的基础,大的模式。那么具体到某一个层面,官窍、形体、精神、气味都是一些不同的细微的层次,一气周流的规律是怎么体现的,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讲。

声色臭味,五气分主

再下一节呢,《五气分主》,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等,这是《内经》里的东西。你看我们学《内经》,学阴阳五行的时候,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至于它为什么会这样?黄元御是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给我们讲颜色的变化、气味的变化、味道的变化、声音的变化、体液的不同。不同的状态,代表了一气在不同脏腑的功理。打个比方说,脾土,其味甘、其嗅香,甘甜、香甜,人饮食靠脾胃,我们都喜欢吃甜的,小孩都喜欢吃糖,吃饭我们要吃色香味俱全,甜甜的,中土它就是这个特点。如果我们觉得不香了,吃什么都没味了,这首先第一条肯定是中土出现问题了,要想办法去运中土。

正常情况下,一气周流圆融的时候,感觉不到这个一气的存在,相当于合而为一了,土枢四象,这个五行啊很圆融地成为一行,感觉不到五行,五象也成了一象了。一旦生病,我们就感觉到这也有问题,那也有问题,这就是一气周流不圆融了,分裂开了。所以正常情况下,嘴里是没味的,感觉不到异味,当你觉得有不对的味道,总觉得有酸味,有的觉得嘴里是咸味,有的觉得嘴里是火辣辣的,这都是相应的脏器出了问题。打个比方说,心脏不好的人,心阳虚,这样的人,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很多人会觉得舌头好像抹了辣椒一样。这股火气怎么都下不去,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这就是心阳虚郁结比较重的才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一看到这个火气大的时候,舌头又辣又苦,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呢,我们就要温通心阳。这些都是供我们临床辨证用的,碰到什么症状,我们知道它是哪一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它在哪个位置。这就是讲生理。

病则外现,准确定位

在正常的情况下,一气周流,流通无碍,无所外现。一旦生病了,它可能就表现出来啦,所以就知道哪儿病了。所以一气周流的体系,相当于定位,它定的是那个位置。在不同的层面它都存在这个规律,疾病它在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来,就说明疾病是在这个层面上。比方说是在官窍这个层面,还是在体液这个层面,还是在气味的层面。然后它具体地定位,在四象中土的角度讲它是在中土?还是在周围的四象?在哪一个部位,你也就知道了。是一气周流的哪个环节?大的部位一定,然后具体根据疾病症状的表现,它是在哪个层面上也就知道了。那么就会有针对性地去用药,首先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去疏通,是升还是降,然后针对这个疾病,在不同的层面我会用一些相对应的药。比方说在肌表的时候,那我可能用些走表的药,在脏腑的时候我会用些入里的药。但是呢,可能同时是需要升,感冒了往上升不上去,我可能会用麻黄,如果内脏升不上去我可能会用黄芪、会用升麻,用药不一样,但是治疗的走向是确定的。

所以你看《四圣心源》这个理论体系,它是一个很精确的治病定位的工具,很准确的。不光能将疾病定位到一气周流这一圈的哪个位置,还能定位到这个具体疾病的哪一个层次。你这个疾病表现在哪方面,它就在哪个层次。当然治疗的时候,因为脏腑是根本、是基础,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要从脏腑这个角度来入手治疗。根据不同的疾病层次,也会相应地用一些不同层次的药物,不同的药入的层次是不太一样的。所以临床你用药如果用得比较熟练的时候,可能也不难,很灵活的一件事。一看这个病,在哪个层面你知道就该用哪个药,因为每个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偏走表、偏走里,还是半表半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药物它可能疏通的方向是一致的,只是作用的层次不一样,治疗不同的病时它就有不同的效果。把最恰当的药用于最相合的病,那就会有一个最好的效果。所以《四圣心源》它本身的方子,大部分都是从脏腑的层面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性的处方。我们不能所有的情况都照搬,你用上肯定有时也有效果,但有时候如果疾病的层面不一样的话,你照搬这个方子有时效果就差一些,就要灵活变化一些,是这个意思。

后面的这几个小节,《五味根源》,还有这个《五情缘起》《精华滋生》,我就不细讲了。跟大家讲一下,都是一个道理,从味道的角度来讲,它也是一气周流的表现,也符合这个规律;从人的这个五情,喜怒悲忧恐,它同样反映了一气周流的规律。《精华滋生》和《气血原本》是一样的。在《精华滋生》这一节里,其中有一句,“五谷香甘,以养脾胃”,最后这一段,“土气充盈,分输四子”,大家把这个理解了。人吃五谷杂粮,香甜入脾土,养脾胃呀,养

中土,那么中土这股气,土气充盈的时候化生气血,它就是升降斡旋,周流流通出来了,分输四子。四子就是四脏,四象,肝、心、肺、肾啊,木、火、金、水啊!所以你看,从人体五脏这个层面来讲,一气周流,脏腑层面来讲就是基础。中土脾胃,作为一个气血化生的来源,它升降斡旋,化生气血,气血周流,输送到四脏,然后完成这个一气周流。在这个基础上,每个脏腑所对应的气血呀,精神呀,形体呀,官窍呀,神志呀,等等,只要是它们相对应的这些东西,它的基础全部是一气周流这个根源,都是从这儿化生过来的。

所以不管我们从哪一个层面,只要见到属于一气周流那一个阶段的问题,我们就知道它是升不上去还是降不下来,我们就有一个准确的判断。然后再根据它不同的层面,疾病表现的不同的层面,会用一些相对来说不太一样的药物,去调整它。好比都住一个楼,或者在一楼,或者在二楼,或者在三楼,它是不一样的,一、二、三楼用的药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层面用的药有一些区别,但是方向是一样的。所以一气周流大的模式首先是有一个大的定位,然后比较精确地定位在不同的层面上,这就很详细地把疾病给你精确地标注出来了,和全球定位系统是一样的。定出来之后你就知道该用什么药去帮助它流通,让一气恢复圆融周流。恢复圆融周流,就是把这一气合而为一,五象变成一象,五行变成一行,这个时候就是正常的状态,疾病也就治好了。

所以你看这个理论体系,它很简单,又很圆融,又很完美。没有任何的偏颇,既不偏阴也不偏阳,升为阳,降为阴,我是阴阳并重的,而且独重中气,中气也是后天的根源呀。

再后面就是讲了《奇经部次》《营气运行》《卫气出入》,这就从经脉、营卫的角度来讲这个,包括还有经脉的起止呀,包括糟粕传导呀,后面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看一下。总而言之,这也是讲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全部都是符合一气周流这个规律的,就讲了这么一件事。

反反复复,用心良苦

所以大家回过头来看这个《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黄元御先生不辞劳苦,不嫌啰嗦,反反复复从不同的层面来讲这一个问题,讲一气周流这个体系,讲这个规律,为什么?就是希望我们理解他的用心,理解他的意思,一气周流这个规律不光在天地之间存在,在人体本身也存在。在人体来讲,它这个流通的基础就是五脏,以五脏为基础,五脏的一气周流作为一个根本。然后它会在不同的层面,人体的这个五官百骸、指甲毛窍,在各个方面,包括精神层面呀,气血、味道呀,所有这些全都有这个相同的规律,都符合一气周流这个变化规律,就是讲了这么一个意思。

我们知道《天人解》,黄元御先生把《四圣心源》写完了,一直迟迟没有把这个书做一个终结,他觉得一定要把《天人解》写完之后才认为把这本书写完了。后面讲内、外杂病的内容,早就写完了,为什么一直要把这个《天人解》写完才觉得算是把《四圣心源》这本书写明白了,因为他要把这个规律讲清楚,就是希望我们能够理解得更细致、更透彻一些。

小结

所以咱们学习卷一《天人解》,主要就是学习《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的这个精髓,这个结构体系。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主要就是中土斡旋,升降流通,一气周流。这一个体系,在人体任何一个层面都存在。整个这一卷,全都讲了这么一个问题,不同的层面反复讲,我们只要把这个理解透了,后面的所有问题都好理解、都好学了。所以卷一《天人解》是《四圣心源》精华中的精华,是精髓,灵魂。

这个体系,把人体相关的各个层面的信息都归属为五行,五行本质又是一气,所以就可以用一气周流来指导所有层面的问题。一气周流在不同层面的表现不同,但规律相同,这就是它的妙处,可以让我们执简以驭繁。李阳波老先生在《开启中医之门》这本书里,又把这个体系称作“宇宙神系”,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卷二是《六气解》,《六气解》看不懂也没有关系,甚至你不看也不影响你对整本书的学习,但是这个《天人解》一定要理解透彻。《天人解》要是理解好了,你要是悟性好,后面的你不学都没有问题,这本书你就算是学会了。

我们今天呢,把卷一《天人解》就算简单地学完了。大家看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咱再提出来再互相交流一下。

课后交流

问:为什么是己土左旋而不是戊土?我们知道己土左旋而升,戊土右转而降,为什么不是相反?

这个问题怎么讲呢?实际上,已土、戊土,就是脾胃这股气呀,它本质上也是一股气。就跟咱们刚开始讲到太极的时候,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这股气最开始的时候圆融不动,一旦变化为人这一股气,它就已经是后天了,就已经有动静了,一动就有阴阳,就有升降。所以升起来的这股气,我们就给起了个名字叫已土,就是脾土;降的这股气,往下降的时候,我们给起了个名字就叫戊土。所以为什么已土左旋而戊土右转,这个就是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这么命名的。就像你生下来时你爸妈给你取了个名字,你就叫这个名字。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就给你取了个这么个名。为什么已土左旋而戊土右转,我们可以理解成是人为约定俗成这么一个称呼。

但它的本质是来源于一气,从中土,一气混蒙、未分阴阳的状态而来的,本质上并不是截然分为两股气,它本质上也是一股气。只不过它从最原始的相当于太极的那个状态,一旦动起来的时候,它自然地就会变成升降两种情况,自然就产生脾胃这两个不同的升降方向,并且我们人为地给它赋予不同的名字,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叫什么名不重要,假设最开始我们讲了就是戊土左旋,己土右转,那我们今天就可以反过来讲,这个名字不重要。我们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它是一气混蒙、未分阴阳的时候演化而来的,一动就产生阴阳,产生升降,它的来源是一样的。来源是一股气,是一个状态,这一点搞清楚就可以了。

问:木郁从火化还是从寒化?这个程度有限定吗?

黄元御讲,凡病则郁,只要是疾病,必然是气郁,这一气可以分成木、火、土、金、水,可以分成五种气,可以分成五种情况。木郁大部分是从火化的,木郁从寒化的比较少。但是如果肾水之气郁的话,有从寒化的,有从热化的。就是每一个气都有寒化,都有热化。为什么呢?这取决于你本身正气的盛衰。正气盛,郁而化火;正气虚,阳虚,可能郁而化寒。实际上也不是化寒,打个比方说吧,什么叫化火啊?你这一股气,郁在这个地方走不动了,火冒三丈啊!周围打个稀巴烂,一股火象!假设一个人是老弱病残,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动不了了,它也郁在这了,这就是化寒。所以化寒、化火只不过是一气郁滞虚实的不同,也没有一个完全严格的界限,它也是渐渐变化的。所以我们学习一气周流,既要通过四象、五行对一气的状态有一个阶段性的定位,同时也要有一个整体的圆融的概念,一气它是圆融一体的,逐渐变化流通的。这样我们在临床上分析疾病,治病用药的时候就会更灵活,就不会那么机械。

问:肝郁是肝血不足还是肾阳不足?

这个也是要看虚实,从象的角度,因为这个一气周流,我们是从气的角度来讲的,它外在的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会有不同的症状。黄元御讲了很多层面,很多不同的角度,就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从外在表象的这些东西,都能够从外面的表象看到里面的实质,里面的实质就是一气的周流。所以我们看这个肝郁的时候,肝郁在不同的层面会有不同的表现,他是肝血不足还是肾阳不足,你就看他在不同的层面表现出什么症状。如果他表现出来是脉虚涩,爪甲枯燥,那就是肝血不足;相反,如果他表现的是脉沉软无力,四末冰凉,这可能就是肾阳不足。根据他外在不同的象,察象以辨气。

黄元御给我们讲了这么多层面,啰嗦了这么多,就是让我们从不同的外在表现、从象的角度去理解它里面真正的一气状态。所以我为什么出版的那本书叫《临证辨象》呢,就是从象的角度,从临床症状,从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感觉到的这种象,不管是病象,还是脉象,去感知人体一气的变化。象是外在的表现,一气的周流是内在的实质,辨象的本质是为了辨气。如果大家对脉诊、望诊熟练的话,望而知之谓之神,一看就知道这个气是怎么回事,强弱、郁滞流畅,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一望而知,不需要转化。如果不熟的话,可以先慢慢来,从外在的病象,我们可以知道,他里面这个一气是什么状态,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

问:中土之气从中土出发,流到四象,与后天之气有什么关系?

咱们讲先天肾,后天脾胃,后天之气,就是咱们讲的中土之气,就是这股中气,叫法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咱们讲的后天之气,就是中土脾胃之气,就是这股中土之气。所以咱们讲的一气周流,就是从这个后天来讲的,就是讲的中土脾胃之气,流通到外周四脏形成一气周流,就讲的这么一个结构体系,它是一回事。你也可以讲,后天之气,输布全身,形成一气周流。这么讲也可以,意思是一样的。

问:老师,你讲一讲第一节《阴阳变化》的最后一段吧:“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

咱们讲这个一气周流的时候,它这个模式是,中土之气,斡旋升降,流通外出,输送到外周四象,形成一气周流。黄元御从一年四季变化上来讲这个规律,为什么叫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这个说法,我个人理解,四季每一季都是土气。一年夏秋之交,他讲六月之间啊,桑拿天的时候,寒热交蒸,湿气最多、最闷热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土气最盛的时候,这是从一年当中来讲,中土位于中央,在四季的中间,这个土气表现得最明显。实际上,一年四季的变化都是中土之气的变化,并不是说只在每个季度的十八天是土气,这个说法,可能是为了便于表述,土气在四个季节里面都存在,可能是为了表述这么个意思,我个人理解。要是真这么理解,有点机械了,实际上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季,都是中土之气在变化,当然最典型的变化是在六月桑拿天湿气最重的这个时候,那是最典型的,其他时候可能就显得各有各的特点。土性中庸,不升不降,所以它就闷热,不动了。

咱们主要从土无专位来理解,至于各十八日,你理解它的意思就行了。至少我目前理解不是这么机械的,土气是无处不在的,并不仅仅在这十八天,既然讲了土无专位,哪来的十八天,这不就矛盾了吗?所以我们理解的时候,从整体上去理解,这么讲可能只是为了便于描述。这样的话,从一年的角度来讲,这个中土之气,它每个季节都有,它实际上是中土之气的变化表现,这样理解就好理解了。

体悟一气

《四圣心源》第一卷《天人解》最后几个小节主要讲的是经络循行,讲的是十二经络,卫气、营气的循行规律。那么黄元御在前面已经把《四圣心源》阐述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理论模式讲得比较透彻了,后面反复再来阐述,这对临床诊病有什么帮助?

《天人解》主要是讲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理论模型。他先讲了天,然后再讲人,讲天人之间的这种对应。前面的各个小节都是这么讲,到最后是从经络的角度讲。我们临床上如果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话,如何用《四圣心源》这套理论来指导针灸治疗?因为我本人很少用针,都是用药。但是我认识一个很好的老师,他针灸、按摩都很有功力,效果非常好。我和他交流过,请教过一些问题,把他的一些体会搬过来借花献佛,跟大家交流一下。

针合四圣,成竹在胸

人体的经络沟通内在脏腑和外在肢节,就像一个通路一样,脏腑之气要想由内达外、输布周身的话离不开经络。我们可以把这个经络理解为人体之气周流的这么一种路径。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血管、神经,不是一个具体的组织结构。就像一个飞机的航线一样,它有一个具体的走向,但它不像高速公路一样,它没有这条路,只是这么一个方向,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如果说血管的话好比高速公路、铁路,航线它没有具体的一个东西,但它也是确实存在的。经络和这个有点类似。只有有气血在循行的时候,经络才会体现出来,没有飞机在天上飞,也体现不出什么航线来,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用针灸治病、针灸调气的时候,实际上是通过针灸从外在肢体、从肌表来用针,很少有用针用到内脏的,可能也有,比较少。大部分都在四肢、肌表,从表浅的经络用针。医生以针为媒介,通过自己的气来调整病人的气,都是在气的层次来治病。用这个气来调整患者外在肢节经络的气,通过调和外围之气来达到调和内脏之气的目的,这实际上也是由外治内的道理。所以说,想用针灸达到一个很好的治病目的,那么首先自己气感要好。首先你自己要会调气,光用针不会调气,针灸是不会有效果的。其次要对经络循行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要清楚它是怎么循行的。网上有一本书,是《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作者对人体的经络循行有自己比较好的一个体验,他就把它写出来了。如果大家看一下这本书,十二经络的循行完全是周流不息,就跟黄元御讲的一气周流的模式是一样的,它是周流不息的。所以作为一个针灸师,你要对经络的循行很熟悉,《内经》讲的这个经络循行,那就是古代的先贤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下,我觉得是他们自身的一种反观内照,是自己体会观察到的,应该是真实而准确的。如果我们后人没有这个本事,达不到这个水平,那就根据《内经》所讲的经络循行的线路去用针,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那么它和黄元御讲的这个一气周流怎么结合?同样是注重中土,土枢四象。我认识的这个老师,他跟我讲,他说以前用针的时候只是按照这个普通的针灸,历代的著作,哪个穴位治什么病,用什么手法都是这样,感觉要记很多东西,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穴位组合,治某一个病,感觉这样记很累。后来呢,他看了我的书,然后也看了《四圣心源》,他突然发现了,原来用这个理论来指导针灸临床的话,取穴就很灵活了,手法也是随心所欲,不需要刻板地去记某一个穴位治哪一个病。

他说就像脾胃不好的,他都是先调脾胃这两块的穴位,或补或泄。然后呢觉得这个病人属于阳虚,木气不能升达的,就可以在肝经、肾经用一些补法。相反有一些肝气郁结的,他就用泻法。目的也是让这个一气周流起来。他就不是单纯的说哪个穴位治哪个病,而是非常灵活地把整个身体的穴位看成一个整体。我的目的就是让这个一气在经络这个层面上,经络、脏腑相关联的这个角这度,让它很通畅地流转起来,也是以中土作为一个枢纽。

这样的话,他在用针的时候就觉得胸有成竹,有了方向,不像以前那么茫然。然后他发现,用针还少了,不用非得扎那么多针了,穴位取的也少,而效果比以前要好。尤其是疑难病,他感觉比以前更有把握了。以前碰见一个疑难病,往往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现在知道问题在哪了,知道该从哪个地方去解决问题了。这就是用一气周流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疾病的好处。它把零零碎碎的针灸治疗综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我们有规律可循,这就是它的好处。同样,按摩也是一样的,按摩不过是用按摩的手法代替了针灸,道理是一样的。一气周流,体会真切

实际上,对一气周流这个体系,我们从书上看,这是一个结构体系或是理论模型,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那么我们对中医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它不仅是一个体系,它实际上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这么一种状态。如果你对一气周流真正地理解了,也体会到了,那就可以可以用它来治病了,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剩下的只是熟能生巧的问题了。

那什么人对一气周流这个体系感觉地比较真切,比较深刻,实际上不是用药的大夫,而是针灸、按摩的大夫。他们对一气周流这个体系理解地更真切、更有体会。穴位是什么呢?你看书上讲有经络,有穴位。穴位它就像一个信息交流的通道、窗口一样。我们讲天人合一,天气,人气,它是交流的,它是相互感应的。那么它通过什么途径来相互感应呢?在人来讲,人的脏腑之气通过经络的循行,在穴位这个窗口上,它会和天地之气、万物之气相互感应。因为针灸师、按摩师天天就跟这个经络、穴位打交道,所以他们的气感非常敏感。我们经常听到说针灸、按摩要得气,这个经络循行、穴位的气感都强调得气。

什么叫得气?得气就是人体这股气在经络、穴位这个位置上,它能够流畅地运行。它运行得很流畅的时候,如果你的气感很敏感,你能感受到这股气在这流动,这就叫得气。病态的时候,实际上是气在这里郁滞住了,或者说没有气了,不通了,所以他才病了。

我上学的时候,一个针灸科的老主任给我讲,说针灸所有的东西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通”,疏通的“通”,流通的“通”。你只要通开了,病就好了,你看多简单。通开什么呀?通开一气周流这条道路。所以咱们学习一气周流,学习黄元御先生这么完美的一个理论体系,用于临床的治疗,不光是学一个理论,学一个花架子,你要学透它的精髓,要能够学以致用。

这就需要我们对一气周流这个体系有一个很直观、很真切的体会,那怎么能做到这一点?你是学针灸的,搞按摩的还好一点,时间长了有气感,能体会到这种境界。如果开药方,平时只是开中药,或者我们很多是爱好者,平时也不怎么接触病人的,怎么能够体会到这种境界?一气周流它讲的是气的这么一种规律,需要我们本身的这个气很清透,如果自己的气不清透,感觉不到的。自己的这个气怎么能清透呢?就像我以前在书里讲的,如果像我懒得去练功,就吃素,气它自己也会慢慢地变得清透的,然后你的各种感觉就会比较敏锐些。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外在的一些办法。实际上,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在于调节自己的心境。现在很多人对传统的很多东西都慢慢地没有感觉了,或者理解不了了,实际上都是因为心没有静下来认识自我。把自己的心静下来,少一些欲望,多一份淡定,这样的话,你就能够体会到大自然它本来的面目,自己本来的心境。

大道至简,这个东西不是说读多少书、学多少道理能学明白的,这个东西要靠自己去体悟,要靠自己去体会。当你真正能够体会到它的时候,你就会知道真的是大道至简,很简单的道理,不需要学《四圣心源》我也能体会得到。《四圣心源》只是黄元御老先生引导我们去体会那种境界,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气的文化,这种气文化和我们中医讲的一气周流理论体系都是一致的,也是一个整体,都是强调一气周流,如环无端,非常的圆融,非常的和谐,讲究这么一种境界。所以它和现代科学讲的非常严格的量化、非常严谨的逻辑推理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认识事物截然不同的两种世界观,完全不同的观点。

所以我们要学好中医,首先要学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传统文化的理念就是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天人合一的这种境界,这种境界是圆融和谐的,又非常的简单。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了,有些朋友说,《四圣心源》里的方子,用起来效果也不是很好,好像没什么效果,这个就是学中医学得有点刻板了。任何一个方子都是某一个具体的点或者面,针对的是某一个问题,不可能针对一气周流的整体。一气周流正常状态下是非常的圆融统一,浑然一体,所以才讲天人合一,就是天、地、人这三气都非常和谐的时候它是贯通如一的,同步地在周流运转着,就像一个整体一样,这就是正常的、和谐的。一旦生病之后呢,必然就会有一些不同步的地方,就会有一些郁滞产生。那么不同的人,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季节,生病之后不同的阶段,产生的这个病症是不一样的,就是他的一气周流,生病之后一气周流的状态,咱们称它是生病的状态,病象也好,病势也好,就是生病之后的这样一种态势,一种大象,它随时也是在变的,可能在某一个阶段,大概的样子是不变的。

诸象相合,方从证出

打个比方说,胃口不好,中土不运的人,中焦郁滞了,脾胃的升降、中土的斡旋转不动了,这样一种态势,我们怎么去治疗?《四圣心源》里第一个方子是黄芽汤,黄芽汤是专门治疗中焦不运的,那我们直接用上是不是就会很好呢?不见得。黄芽汤只是告诉我们中土要去养,要去运,要去升降、斡旋。而对于不同的患者同样都是中土不运,会有虚实相对的不同,有病势缓急的不同。我们要根据病势细微的区别,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达到中土升降斡旋这样一个目的。所以对于中土不运这样一个简单的病象,我们去治疗的时候就不要用黄芽汤这样一个方子作为基础去做加减,不是说黄芽汤这个方子不好,黄芽汤是《四圣心源》里第一个方子,祖方呀,最好的方子了。但是,你用某一个方子作基础做加减,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很机械的方式。

我开方的时候从来没有加减的过程,也没有用哪个方子做基础方的这样一个过程,那么,我都是怎么开方的呢?在对病人望闻问切之后,他的病态,整个病象就出来了,疾病的象、态势已经就能把握了,知道是个什么问题了,然后就根据疾病的态势选用合适的药物,就像遣兵用将一样。用合适的药物组成一股药的态势、药的象,与病象相对应,正好能把这个病象扭转过来,这就可以了。所以,我开方用药的过程没有加减的过程,直接就出来了,这也是我希望咱们大家以后也向这个方向去努力。你看《伤寒论》的经方有加减,某一个方子什么情况下加哪个药,减哪个药。这都是张仲景给大家演示一个法,如果对这个病情真正很清楚的话,不需要加减,就跟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一样,很直接的。这才是对天人合一、一气周流这个体系的最好的理解和体验。

一气周流和天人合一这个体系本身是动态的、圆融的,它既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又是时刻在变化的,那我们就要从整体,就是说一气它本身不管是升降还是中土的斡旋都是一个整体,不光人是一个整体,和天地也是一个整体,这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另一个方面,又要知道它是时刻都在变化的,时刻都在升降、斡旋、周流着,这是另一个角度。正因为时刻都在变化,时刻都在周流,才不可能有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就要时时刻刻根据这个变化状态,它在怎么变,它现在是个什么状态,在向哪一种局势慢慢变化,你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然后你才能根据这个情况拿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用药的话,我用什么药,组成一个什么样的阵势来对应它。用针的话,我取哪些穴位,从哪个地方用针布局,把这个病势扭转过来,应该是这样一种辨证和治疗的过程。这样的话,我们用针、用药就都活了,就跟流水一样。病在变,用针、用药也随时在变。就跟听音乐一样,高山流水,跌宕起伏。

总之,要求对病势的判断和用药,就是说,你的治疗方案和病人的病情一定要丝丝入扣,完美结合,这也是合一呀。病象和治疗方案也是要合一的,这样,你才能达到一个最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学习一气周流,我希望咱们最后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能够达到随心所欲,随心所欲地去用药、去用针,而不要去记一些刻板的固定的东西。那个东西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基础,有了基础之后,药方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记了,还是要学一些,但只是学一些前人的经验,你不要去照猫画虎,就是说不要光学了一个样子,要学习他的灵魂。

只要我们能把一气周流这个体系能真切地体悟到,然后慢慢地在临床上学会根据病势,根据一气周流出现的不同的病态,随行就势,它是什么样,我就用什么样的药来对应治疗。这样慢慢地越来越熟悉的时候,我们对气的把握,对一气周流这个体系的体验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真切,用药经验也会越来越熟练,你的疗效也会越来越好。到时候你就会发现,随手用药,随手取效。一剂知,两剂已,对感冒这样的时病应该是很简单的,很容易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即使是对比较复杂的一些疑难杂病,我们要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也是比较容易的。

经常有一些网上的朋友给我发消息,说是有什么样的问题让我帮忙看一下,出个方子。我一般不在网上看病,因为网上看不准。但是偶尔碰到比较简单的问题,有时候我也会帮着出个方子,就出个很简单的方子,可能只有几味药,量也都很小,保证不会有什么问题,安全第一嘛。开过之后,我往往也就忘了。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有反馈,说用了这个方子效果很好,有哪些效果,我也会经常收到这样一些反馈的短信。我并不是建议大家都去网上看病。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因为我见不到病人,也没有四诊,只是根据对症状的描述,就跟盲打一样估计着用了几味药,有时候也有很好的效果。当然,我这个估计不是瞎估计的,我是根据他的症状估计他的一气周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应该用什么药去纠正他的这个状态。所以就是信手选出几味药来,组成一个小部队,按着这个方向去处理,它就会有一些不错的效果,这说明我估计的不错,打中了。当然也有估计错误、打不中的时候,所以我很少在网上开方,我尽量都是面诊,四诊合参,这样比较准一些。

随行就势,动态调整

刚才讲的是咱们学了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后去用药的时候,不要拿着某一个方子去对,刚开始的时候如果你拿不准也可以这样,什么证用什么方,作为基础是可以的,一旦你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想深入学习的时候,这种套方治病的模式必须放弃,否则不可能成为一个高手。那么你就要学会去体验一气周流的这个境界,学会用药、用针去模拟相应的这个态势,来治疗病势。有病势就会有相应的药势,对应地来处理。

打个比方说,木气郁结,木气郁滞,气郁到那儿走不动了,人一肚子的气出不来,自己也生气也很郁闷,这么一种状态。如果让我们只选一个药来处理的话,我很喜欢的一个药就是薄荷。薄荷这药很清凉,很清透,舒达宣散,把里面一肚子的郁气给它散出来,很快就没脾气了,气就通畅了,所以就是这样用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你感觉到气郁到这走不动了,堵在这个地方了,需要舒达宣散的时候,你可以考虑用这个药。当然你也可以考虑其他的药。

如果这是个老人,胃口很差,土气不足,你怕薄荷有点凉伤他的胃,你可以用生麦芽,用量大一些,代替薄荷,也很好。如果这个人,他不光是气不顺,堵在这儿了,可能时间还很长,都有一点结滞了,你可以用连翘,不光能舒达,还有破结的作用。这个药可以随时换,根据不同的病情,就用一个最合适的,并不只是一个小柴胡汤可以舒达肝气的郁结,不是这样,方子都是死的,只有一气周流和药是活的。我们就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或者是用不同的方法。有时候甚至可以不用药,用针也好,用音乐也好,用环境的改变也好。如果你学好了,世间万物都是药啊,不只局限中药这个层面。

所以说,咱们学习黄元御先生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关键是要学活,学成自己的东西,学成自己的东西就是要有自己的体悟,你要自己能体会到、体验到一气周流这种状态。这样你在看病的时候,你在给患者治疗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患者的那种病象,就是生病的一气周流的那种状态。先要体会到正常的,然后你就知道哪个是不正常的,你才会知道应该或升或降,或缓或急,或扶正或祛邪,你才知道该怎么处理,都是很自然地就知道,不需要绞尽脑汁去辨证。脉诊为主,体察全局

所以我看病,主要是以脉诊为主,四诊合参以脉为主。我看病的时候很少问患者症状,我就是根据我对四诊的把握去判断。我建立起这么一种状态:患者生病,病态的一气周流是什么状态、什么局面?我体会建立出一种病象,那么我就直接用药去处理这个病象。至于病人具体的症状我基本上不会去管,所以有时候病人说我长口疮了,你给我用点治口疮的药。我上火了,你给我用点去火的药。病人他不懂,我们不去责怪他,但是作为一个医生,你听见病人说我这里上火了,那里耳鸣了,你就给他加上一大堆药,那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大夫。所有的症状都是外在的表象,都是外象,它的根源都在于内在的一气,你要直接用一气周流这个体系、这个模式去判断,他的一气哪个地方出了什么问题,直接针对一气去用药。这个时候,所有的症状都会跟着好转。所以我给患者治病的时候,很多病人都会讲,我某一个症状没和你说,治了一段时间居然这个症状也好了。所以你看,我们只要把这一气给调好了,所有的病都会好转的。

当然我不是说症状一点意义也没有,也不是这样的。你如果对病人一气的把握觉得有点没底,把握性不高的话,你还是要参考下病人的症状。症状虽然是表象,它毕竟也是与一气的郁结相关的。它有时候会有一个时间差,会有一种相位差,正气或者是病气的变化和外在的症状它不是完全同步的。打个比方说,你感冒了,在你还没有感冒症状的时候,你的脉象、你的一气已经病了,只是你还没有感觉到。在你还没有症状之前,如果摸脉摸到你感冒了用药的话,很快你的感冒就好了;等你有症状了再用药,可能两三天也好不了。所以,气的变化是即时变化,是最早最快的。根据气来用药是最准的,根据症状用药就慢了半拍,或者慢了几拍,有时候就不是很准。所以症状是我们临床用药的一个参考。但是呢,也有例外。因为小孩这个气比较清透,他的气一变,症状马上就跟着变了。小孩可以跟着症状来用药。这个老人啊,成年人,尤其是慢性病,症状有时候只能做一个参考。

把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如果能够体会到了,熟练掌握了,就可以根据对一气周流体系的把握,就可以灵活地用药,用各种治疗方案去调整这个体系。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处方用药,实际上就跟素描一样。你看美术写生,他到一个地方看一个风景,他坐下来照着样子画下来。有时用药跟这个有点象,来一个病人,我一看他是一个什么病势,是一个什么病象,我就用不同的药,就跟不同的画笔、颜料一样。我就画个方子啊,你左路升不上来,我出一个左路往上升的药;右路降不下来,我就出一个右路往下降的药,相对应。所以这样治病处方就很简单了,不需要复杂的辨证加减。

学医实际上是有一些乐趣的,不是刻板枯燥的,是很灵活的,你是在跟一股气打交道。过年的时候见过耍龙灯的,那条龙很多人配合得很好的时候,舞动得很流畅,一股气在流动,很有生气。我们用药治病也是这样,要引导这一气,让它很通畅,流通起来,让它重新圆融清透,引导它按照天人合一、一气周流的自然状态去改变,回到正常的状态。所以我们治疗的时候,贵在流通,就跟刚才讲的老主任讲的针灸,无非就是流通,一通而已。用药也是,就是无非让这一气重新正常流通起来。

热郁于上,分类通降

那么我们在一气周流、土枢四象这个体系上,用药的时候总是要有一个切入点。我们从哪个地方用药啊?我们刚才讲的对应,木气郁住,用薄荷,它木气郁结,我们得给它散啊,这种对应叫直接对应。你病在哪个地方,我药也用在哪个地方,这是一种办法,这是一种对应,这种是直接对应。那么还有一种,就要从全局的角度。打个比方说,今天有人问了我一个问题,就是发热的问题,咱就以发热为例子吧。

首先发热是个什么象?发热就是阳气在外,阳郁化火,气有余便是火,发热肯定是气在外面收不回去了。阳气本身是温煦、流通的,阳气既然为阳,它就应该是往下敛降的。从一气周流的这个角度来讲,阳气要往下走,阴气要往上走,它才能够周流不息。所以我们讲左路阴升为阳,右路阳降为阴。发热肯定是阳热之气散到外边了,这是大象。阳气不降,所有发热都是这个象。是不是看到这个象,只要是发热,我用石膏,它就能好啊?肯定不是,常识大家都知道,不是发热用石膏就能好,石膏是降阳明啊,引阳气下降,是这么一个象。如果直接对应到,我们就这么用。如果单纯的阳明不降,那我用石膏,肯定有效。如果是表寒不解,麻黄汤证的时候,你用石膏,它也好不了,要用麻黄往外散。它这个阳气之所以郁着,降不下来,是因为它在左路往上升的时候就已经被挡住了,所以我们要从左路上着手,开表气,散表寒,让左路能够顺利地升上来,这个时候右路它也能够正常地降。升都升不上来,也根本谈不上降了。如果升降都没有问题,小孩吃饭吃多了,中焦郁结住了,他也会发热,这个发热呢,既有升不上来的因素,也有降不下来的因素。实际上升降都有问题,主要是降路有问题,主要是通降的问题,尤其是阳气不能敛降下来,堵在中间了。你就要用消导的药,把中间给转开,把阳气降下来,他就好了。如果他肾阳虚或者是气虚得很厉害的话,也会发热。那是因为整个气,整个阳气飘散于上,没有力量下来了,这个时候你要干什么呢?飘飘欲散的时候,你得赶紧给它收回来,这个时候要用很多扶正的药。如果是阳虚陈寒导致的阳气飘散于上,可以用附子温通散寒。如果是大气非常的虚,那可能需要用人参、黄芪补气来增加一气周流的力量,让它有力量降下来。这几个都是发热,我们治疗的方案、用药都不一样。我们采取的药象,或者从方子来讲,这种药势不一样。它的病势不一样,所以我们用不同的药势来对应。这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我们从一气周流的整体上看,它是不一样的病势,所以我们用不一样的药来治疗。整体把握,准确相应

那么这个原则是什么?就是类似的症状,它的致病的根源是不一样的。我们怎么去判断,采用不同的药物来治疗?这个就是我们对一气周流体系的把握。你把握得越准确,就越能找到问题根源。就是说我们用药的切入点,我们从哪个方向入手,用什么样的药势,用药物模拟一个什么样的态势,能够扭转疾病的态势,恢复到正常的一气周流状态,在于我们对患者病态的一气周流的把握。你把握得越准确,越精细,那你用药的时候越准确,越灵活。

严格来讲,从整体上来应用、来把握,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个直接对应,实际上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这个直接对应是整体上的直接对应。我们刚才讲的那个直接对应可能是局部的直接对应,但实际上都是直接对应。这个就是一个从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逐步提高的一个过程。刚开始我们可能只对某一个比较简单的疾病,可以直接对应,知道该怎么治,效果比较好,慢慢地,我们就会对全局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这个时候很多疑难杂病你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平时治疗慢性病开的方子很少有超过三付的,所以我换方很勤。一般的老大夫,看慢性病,一般都是七付、十四付,甚至开一个月,慢慢吃吧。我除非外地人没法天天来,这样的人我可能会给他多开几付,一般的来我这里看病方便的我都是很少超过三付。因为用药之后,这个病势,病人的一气周流的这个状态它就变了,它随时在变,我也随时在变,我保证我开的药始终对应他这个一气周流的状态,始终是吻合的,那这样我的药物始终在引导他的这个病气,始终引导它在往一个正常的状态转变。

只要我们开的这个方子,这个药物,它组成的这种药势,跟病人的这个病势如果对应的话,这个药用了之后,患者会很舒服的,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反应或者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很多病人讲,吃了我的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慢慢的不知不觉病就好了。这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过程。还有就是我们看病的时候不要只看症状,即便是相同的症状,它真正的病势,真正的一气周流的状态,可能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你就要去把握、去体会。这个一气周流,整体上中土斡旋,左升右降,这一圈,这个整体,它到底是个什么状态?有的是上盛下虚,有的是左强右弱,有的是中土壅滞,有的可能痰浊瘀血,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那么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都是一一对应的,给他用上不同的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病人的一气恢复中土斡旋,一气周流,如环无端,圆融和谐,就是恢复到这么一个正常的状态。你只要按这个方法去应用,效果肯定会非常明显,而且病人用药之后会很舒服,一般不会有太难受的感觉。所以有的朋友就问我,说这个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体系,它有很多的环节,我到底从哪个角度去作为一个突破口,作为一个起点去用药,我把握不准。把握不准,就说明你对这个患者一气周流的整体状态还没有看清楚,还没有体会清楚。怎么体会清楚?那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整个一气周流状态的体验,多去体悟。先体验正常的,慢慢的你就知道不正常的是什么样。

所以严格来说,没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不是说完全没有,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病人。规律性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真正绝对的东西,那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它都是动态的,这是绝对的。所以我们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严格来说,治任何一个病人,你前面的经验,不管是前人的经验还是你自己的经验,其实都没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都需要你重新去体悟,是个什么状态,需要用什么办法来治疗,都需要你从头开始。所谓的经验,我觉得不过就是我们这种判断病势,就是判断病人的这个生病的状态,然后我们形成自己的治疗方案,我们这个做出治疗方案的过程,这个经验,这个是可以慢慢积累的。就是我们应对千变万化病情的这种能力,这个是可以积累一些经验的,就是形成自己治疗方案的经验,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方案,某一个具体的方子。攒了几十个验方,这不叫经验,这没多大用处。

小结

今晚上主要给大家讲什么呢,主要就是讲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它是圆融和谐,真实存在的。我们要积极地用各种办法,去直接领悟、体悟,去体验这个体系。最主要的办法就是你要静心,心静自然明。心不静的时候,大道在你身边,你也感觉不到。心静如水,这时候你对一气周流这个体系有了一个很真切的体会和把握了,然后你再去熟悉一些药物。再去熟悉一下去体查这个患者的一气的状态,学会判断患者的生病的时候这个一气的状态,判断他的病势。根据患者的病势拿出相应的方案,你用针也好,用药也好,用按摩也好,或者用其他方式也好,拿出一个相对应的治疗方案,不断地去提高锻炼自己的这种能力,慢慢地就可以达到,处方用药治病如影随行,随手取效。

那个时候,你再回头来看《四圣心源》,你会发现,《四圣心源》这些方子,还需要去背吗?不需要了。你现在考我《四圣心源》哪个方子,我也不知道。但是《四圣心源》我看了很多遍,刚开始的时候,每一个方子我都知道它是哪几个药,甚至几钱我都记得,慢慢地我就忘了,不需要再记了。所以我们用这个《四圣心源》,用黄元御老先生在书里对我们讲的这一套理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套理论你用得好不好,不在于你这本书学得好不好,不在于《四圣心源》里的方子你运用得灵活不灵活,而在于你对一气周流这个体系,这个真实存在的这种境界体验的真切与否。

今天晚上我就给大家交流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一段时间咱们再交流一下。

课后交流

问:木郁风动怎么理解?

木郁就是木气郁结在里边了。木气郁滞,气就会有余,气有余,为什么会有风动?木气郁久,它会化火,气有余而为火嘛,再一个它会有这个风象。如果这个木郁,郁在那里没有地方去,那么它就会化火。如果它还有一些通路可以去,它就会形成风。这就是一股气在那里会有股力量,它就会往外散,就会形成风象。所谓的风象,就是一气周流,这种力量不是正常的柔和的那种力度了,比较急,比较快,带着一股劲,这就叫风象。它在外的症状就表现出一些像颤抖啊,像出血呀,一些生理或病理的代谢物的排泄,这都是风象。这就是个比喻,风就是空气流动。木郁风动就是木气郁滞导致一气流动得急一些,像刮风一样,是这个意思。

问:如何判断一气周流的病象?

正常的一气周流,它是很柔和的,这股气清透柔和,浑然一体。你摸着到处都是很顺滑的,你摸脉的时候,你望诊的时候也能感觉出来,舌苔也是很均匀的。神气上很自然,从各个层面你都能够感觉到这个正常的一气周流,它是圆融和谐的。而一旦有病的时候,它就不是这样了,肯定有的地方有郁结,走得不通畅了。有的地方可能是比较虚,或者比较急,就是一种感觉。这个东西不是你去判断,你直接就能感觉到。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长得漂亮还是丑,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了,你不需要去推断半天,这个人好像鼻子比嘴大,显得比较丑,不是这样去判断的。

问:幼儿发热有种说法是听之任之,以排陈寒。对吗?

这个说法值得商榷。我觉得小孩发热也是生病,生病你要去处理。只不过,就是咱们处理发热的时候,要顺着一气周流的方向去处理。我们治疗发热的同时,是为了恢复一气周流,用恢复一气周流这个办法来退热,而不是为了退热,让一气周流走不动了。所以西医用抗生素,有时候退热很快。但实际上呢,抗生素是比较凉的,可以伤及中土阳气。中土阳虚,中土就转不动了。所以用抗生素的小孩,即使热退了,很长时间胃口都不好,就是对整个一气周流的状态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所以,我们治小孩发热,还是要积极地去治,但是在治的同时要考虑到、顾及到小孩的这个一气周流,不能为了治发热,损坏了小孩的一气周流。

西医没有看到这个一气周流的整体,只是为了治发热。而中医,在治发热的同时,我们是按照恢复一气周流来给他退热,热退了恢复得就快,不会有后遗症。发热可以排陈寒,也不是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小孩这个发热,他毕竟还是一气郁结在这个地方了,如果他将这个寒气排出去,他自己就会退热的。如果他发热了好长时间,他还退不下来,说明他本身没有这个能力把体内的寒气排出去,这时你不能听之任之,再说了这个发热也不见得完全就是陈寒呀,有很多原因。所以这个幼儿发热,听之任之,这个说法不太正确。

问:五行有问题了,是治一个还是其他都要治?

这个是一气周流的把握问题。五行本来就是一行,就是一气,哪有五行。五行只有一个有问题,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这个五行,只有中土出现问题了,其他没问题,它只是相对轻重的问题,一气本身是一个整体,只要有一行出现问题了,其他四行都会有问题。你中土有问题的时候,升降肯定要受影响,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说五行有一个有明显的问题,那其他的还治不治呢?这个就要看问题的相对轻重。打个比方说,这个中土有问题了,中土郁结住了,如果没有其他的症状,只是觉得胃口有点差,舌苔有点厚,那你只调中土就可以了。因为其他的影响还不大,没有明显升降的问题,可能不需要去管它。有可能一个平胃散就好了,只调节中土。相反,如果这个中土郁结引起发热,引起咳嗽了,引起不能睡觉了,那你就要治了,其他的也都要一块儿治。

但是会有一个轻重,根源在中土,以中土为主。治与不治,完全在我们对病态的把握,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原则。还是我前面说的,你对整个一气周流这个状态有一个真切的体会,对病人的病势有一个非常准的把握的时候,从哪个地方治,哪个地方用药轻,哪个地方用药重,需要用什么药,哪些需要升,哪些需要降,一目了然,你不需要去思考,就是不存在推理的问题了,都是很直接的问题了。所以我们如果在治病的时候有一些拿不准的问题,他不知道该怎么治的时候,那么大部分问题出在我们对病人病情的把握不够准、不够深、不够细。

问:脾胃的功能强弱是否就是人体正气的强弱?

如果从后天的角度来讲,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人体一气从先天来讲,它的源头来自肾阳,还是不太一样。只要下焦肾气比较足,那么人体正气的强弱就是脾胃的功能强弱,这么理解也可以。

问:从扶阳的角度看,现今的病症,好像该收潜阳气的病症很多,所以问一下增加肺金收敛、肾水收藏之力的药主要有哪些?

肺经的敛降、肾气的收藏都是右路的问题。右路它往下降都要经过中土,所以,降肺气,收肾气,前提是首先中土要转得比较好。降的药是要用比较滋润的药,像麦冬、沙参、山药都可以,这都是帮着往下润降的。收藏就是种子类的药,主要是收藏肾气比较好的,像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砂仁都可以。这个左路是温升,温润而升,右路是凉润而降。所以右路你在温运中土的同时,可以用一些凉润的药,麦冬是偏凉、偏润的药。这样的话,就可以把这个阳气引导下行,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第五讲 五运六气 

今天晚上来学习六气解,学习五运六气。《卷二·六气解》我也不打算讲非常具体的内容,因为牵扯到五运六气,很多人看着都头痛,包括我也一样,我个人对五运六气也没有非常系统深入的研究。所以《卷二·六气解》讲起来,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底气,只能是把我个人对五运六气,对《卷二·六气解》的一些粗浅的理解,跟大家交流一下,供大家参考。

因为《卷二·六气解》主要是讲主气的问题,讲得比较简单,所以许多朋友理解起来呢,如果没有五运六气相关知识做背景的话,可能比较困难一些。所以今天晚上,咱们不是讲卷二的内容,而是讲一些五运六气基础性的东西,先打个基础。我们知道了五运六气是怎么回事,然后再来看《卷二·六气解》,这样看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比较好理解一些,不至于像看天书一样不知所云,所以今晚上跟大家来交流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也是中医理论比较重要的内容,它的比较系统的理论阐述主要是在《内经》的几篇大论里,《素问》里的天元纪大论、六元正纪大论、五运行大论等,这几篇大论主要是讲五运六气,是它们的核心理论,讲五运六气演变规律等,讲得很复杂。我也没有全部认真地看完和深入地研究,也只是粗略地看过,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所以我今晚跟大家交流的东西,只是我个人一些粗浅的认识,也可能讲得不对,咱们互相交流。

五六各异,统于天道

咱们讲这个五运六气,还是从黄元御先生的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开始讲起。我们知道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大概来分的话可分成五块,如果你要分土枢四象,分为五行啊,它是五部分。而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与三阴、三阳相对应,它是六块,六部分。一个五一个六,它不一样,所以我们怎样把这两者统一起来。黄元御在《六气解》这一卷里讲了,所谓五运、六气本质上它是一样的,它是讲了这么个意思。《六气解》里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原文是“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讲五运和六气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说的一个东西,说的是一回事。但是,五运和六气又有不同,一个五,一个六,我们怎样去把握,这是我们今天晚上主要讨论的一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我们来讲一下五运六气,五和六如何统一在一起。因为大道至简,大道相通,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讲,所有的东西都归一,万法归一,所以它肯定讲的是一回事。

一气周流,暗通河图

但我们怎样去理解,它为什么是一样的,土枢四象这个理论模型它是五部分,是五行,中土在中间斡旋,木、火、金、水周流一圈,这个理论模型很简洁,我们也很熟悉了,现在突然多出一部分,成为六了,这怎样安排啊?所以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理解,比较苦恼,后来慢慢地才理解了。那么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从河图开始说起。河图、洛书,咱们以河图作为一个源头开始说这个问题。河图的来源就不说了,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我个人的一个观点,实际上河图反映了天地之道的本质的规律,它也是按五行相生、土枢四象这个规律排列的。河图所反映的天地之道的运行规律与黄元御老先生讲的这个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理论体系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只看这个奇数,河图的底下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然后左边是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上面是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右边是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中间是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正好按五行相生,底下是水生左路的木,东方木生南方火,南方火生中间的土,中土生西方金,右路降的金气,然后西方金生北方水。那么它这个五行相生,咱们注意到中土在中间,它就暗含着中土作为一个枢杻,土枢四象,一气轮旋,暗含着天地这个规律。所以我们说黄元御先生讲的这个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体系,不是他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他对传统经典的东西有了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之后,概括总结出来的。或者说他把前人这个已经总结出来的东西,给我们用比较通俗形象的方式表述出来,不是他发明创造的,天地之间,天地之道本来如此。河图的出现要比黄元御先生《四圣心源》这本书出现早得多,它也揭示相同的规律,天地之道是一样的。我们知道从人体来讲,单讲这一气,一气周流,周流就是在动啊,动而为阳,静而为阴,所以这一气是一股阳气,那么天地之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如果从天地之气的角度来讲,那么这一气主要是一股阳气,天气,天之气,就是讲这一气它的变化,这一气主要是讲天之气。

四象五行,太阳为主

天之气是什么气?对我们地球来讲,对我们人来讲,天上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太阳,所以这个天之气,它最主要的因素实际上是讲的太阳,阳热,这一股阳热之气,主要是指太阳。五行相生,河图或者说黄元御讲的这个一气周流体系都是按五行相生这个规律,按土枢四象,中土在中,四象在外周旋,都是按这个规律在变化。从太阳和我们地球的角度来看,它和太阳本身这个变化是一样的。我们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但是反过来,如果从地球的角度来看的话,这就是相对而言了,那么太阳它是东升西落,春暖夏热,秋凉冬寒,一年四季太阳在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一气的变化,这股阳热之气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它主要是太阳这股阳热之气变化。一天的早晚,白天夜晚,上午下午,它都是可以分成四部分。一天可以分成早晨、中午、傍晚、半夜,但是一天的温度都是在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就是中土,所以它也是一个土枢四象模式。从一年四季的角度来讲,春夏秋冬它也是四象,也是土枢四象。而这个变化都围绕着地球而言,如果地球不自转了,不是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话,也没有这些变化了。

所以四象离不开中土,中土为根本。地球就是土,什么是地,你看地的造字,土也,地球本身就是坤土,大地,这就是最大的土气。这是我们从天地之间来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规律也就是河图所揭示的规律,它讲的主要是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它本身围绕着太阳在转,它又在自转,所表现出来的太阳这股阳热之气的变化规律。阴阳之间,火神派为什么注意扶阳,注重阳气有它的道理,阴阳之间还是以阳为主,相对来讲是阳气为主,阳气在人在,阳气亡人亡。所以,在描述客观规律的时候,主要是从阳气本身这个角度,从阳的角度来描述。

《内经》讲,天为阳,地为阴,人居天地之中,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地合气不光有人,它还会化生万物。我们在地球上、在社会上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天地化生的,天地之间以天为主,所以它符合天之阳气这个规律。什么规律呢?就是河图所讲的这个规律,也就是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讲的这个规律,就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所以它是从阳气或者说是从正气,从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这个自然之道,从事物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描述这个规律。所以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的时候,我们知道它讲的是天地之道,它并不单纯是治病看病的工具。所以《四圣心源》真的学好了呢,你可能不仅仅是会看病,其他的很多东西你也能看明白了。

天道阴阳,六爻体现

熟悉《易经》的朋友,知道《易经》里有这么一句话:易有太极,太极呢,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那么这个阴阳之中呢,阴阳之中复有阴阳,这就是讲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问题。阴有太阴、少阴;阳有少阳、太阳,由阴阳分为四象,四象再演生为八卦,这就是《道德经》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了八卦相当于到了生万物这个阶段了,八卦可以演变为八八六十四重卦,又可以演变成为更多的卦,几千卦的都有,易林里有几千卦啊。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呢,它还是四象、八卦为基础,它实际上还是这个阴阳的升降变化。河图描述的这个五行相生,讲的这个一气周流,也是阴阳升降变化的一个过程,意思是一样的。那么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就是,这个卦象它都是用爻来表示,一个卦有三个爻,如果是重卦的话,那就是六爻。所以我们从周易的这个卦象里就看到六爻,六这个数就出来了。我们刚才讲的这个天地之道,天地之间是一气,这一气的变化规律,这土枢四象,它这个变化规律我们分成块的话,分成五块。而这个八卦呢,从它表示的规律来看,它讲的也是天地之道,阴阳变化之道,讲的是同一个东西。但它为什么用卦象来表示的时候,选择用六爻?每个重卦都是六爻,六十四卦每一个卦都是六爻,相当于它用这个卦象代表阴阳的升降,每一爻代表不同的阴阳变化。它为什么选择这个六来表示呢?为什么不用像刚才河图用的这个五,五行的这个角度?

天干地支,五六相合从易经八卦的源头来看,我们知道它和刚才讲的五行说的是一回事,都是这个道的变化,天地之道,都是一气升降周流,因为这六十四卦也是如环无端的。六十四卦最后一卦是未济卦,就是没有结束。这个就牵扯到了地气的问题。咱们知道这个五行呢,从纪年的角度来讲,天气,它变化的规律是五,以五为数,为规律。五个、五个的来,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的阴历,它用天干地支来纪年,十天干、分阴阳,阴阳相合是五对。为什么叫天干呀,就是以天气的变化为主,干就是主干。地支,地是地气,支就是分支。天干为主,地支为辅,就是以天气为主,以地气为辅。相配合,一起来表示这个天气的变化,这就是天干地支。这个十天干也就是五行的意思,它是按对的,五对。十二地支,它是六对,你看六这个数字出来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六这个数也不是凭空出来的,它是从地气这个角度,天为阳,地为阴,从这个角度,有这么一个影响因素。它的规律是六,或者说它的规律是十二也可以,它会影响到天气的变化。

五源于日,六出于月

天地之间的这个规律,大道的规律是五,小一点的规律是六。这两个不同的规律,天地之间的数以五为主,以六为辅。那么这个六指的是什么呢?咱们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所以这个六我个人认为,它实际上是月亮带来的一个规律。我们知道月亮对人体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很多女性的月经周期,一般都是在月亮最圆的时候来月经,月经周期也是一个月,正常情况都是二十八天左右。那么一年十二个月,每两个月算一个节气段,我们从六气的角度来讲,五运六气的角度来讲,这就叫步主一气,两个月为一步主气,一年分为六步主气,所以这个六啊,是从月亮的角度得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排出来的,不是按阴历排出来的。阴历是怎么排出来的,阴历是按月亮排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每四个节气算一步主气,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一共是六步主气。初之气从大寒开始,两个月一步主气,一年就是六步主气。《内经》讲,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就是半个月一个节气的意思。所以二十四节气本质上是太阳以五为主的变化规律。把二十四节气按月分成六步主气,说明六气的规律也只是太阳五的变化规律的一种体现。

这个六气,我个人认为呢,它反映的是由于月亮的存在所带来的这个地气的变化规律,地气是从属于天气的。举个例子来讲,天之气它的变化规律是土枢四象,是五行,它的规律是五。我们如果看月亮的话,刚开始是月亮最初的时候叫朔月,月亮最圆的时候叫望月。每个月农历十五月亮最圆,每个月的月初、月底月亮看不见或最小,这就是分成两半,然后这个月亮正好在中间的时候,那代表的是上半月和下半月中间的一个状态。它实际上也是分成四块,它从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月亮每天都在变啊,从月亮的月相变化来看,也可以明显地分成四个阶段,从没有月亮到半个月亮,再到一个月亮,再到半个月亮,再到没有月亮。它也是四个阶段,也是四象。所以本质上来讲呢,它仍然服从天地之间这个大的这个五的变化规律。只不过月亮本身绕着地球公转,因为它自身的规律,影响到了天地之气在地球上的变化,那么这个影响它的规律就是六,而不是五。

因为这两个规律相对来讲,都比较重要,太阳的规律可能更重要,月亮的规律也不能忽略啊。所以古人很聪明,他以这个河图做为一个范围更广、更普遍的真理,就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规律,相当于是在这个基础上,他加入了六气,或者说加入了这个六的规律,与五相配,反映在咱们传统文化上,就是天干地支来记年,今年是庚寅年,明年是辛卯年。这样的话,它就把这两个规律合二为一,就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天地之气在地球上的变化,核心都是地球,离了地球什么都谈不上,所以核心都是中土,都是土气,都是围绕土气在说这个事。

太阳月亮,合为主气

前面主要讲了五运六气的五和六的关系。五是天道本来的规律,是普适不变的,六是五的规律在月亮的影响下产生的特殊规律。或者说五是太阳本身的规律,六是月亮反映出的太阳的规律。说到这里,就可以把五运六气的概念简单介绍一下了。李阳波老师在《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这本书里对五运六气有比较透彻的剖析,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五运六气这个体系,主要讲了宇宙天体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规律。对地球影响较大的天体,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年四季的变化,这就是四象五行的规律,就是天之数为五。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就是一年十二个月,二六一十二,它是六的规律,就是地之数为六。这两者都是固定不变的规律。也就是说,地球感受到的太阳的阳热之气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五的规律,也就是一年四季的变化。但是月亮的影响同时叠加进来之后,就又体现出了六的规律,就是一年十二个月。由于这两者都是恒常不变的,又叠加在了一起,所以就以六气的“主气”这个概念来概括这两种叠加不变的规律。所以五运六气的第一个重要概念“主气”,就是指按二十四节气划分的六步主气。从大寒节开始,四个节气两个月的间隔为一步主气,从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再到终之气,一共六步主气。

如果五运六气只有这么简单就好了,但是天上还有其他的星体,也在对地球施加着不同规律的影响。这些影响和太阳五的规律叠加,或者和月亮六的规律叠加,又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所以又有了中运与客气的概念。

五大行星,产生中运

“中运”主要是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五的规律叠加的结果。每一年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偏重不同,会有偏于某一星的体现,这种变化规律用五行属性表达出来,就是每一年的“中运”。中运是变化的,每年一运,五运一循环,太过、不及相间,就是十天干的内容。

满天星体,客气加临

行星星系等其他天体对地球的影响,也会和月亮六的规律叠加体现出来。所以就又引入了“司天”“在泉”和“间气”的概念。“司天”“在泉”是一对,按三阴三阳相对应,一阳司天则一阴在泉,一阴司天则一阳在泉,其余类推。

由于宇宙天体很多,满天繁星都会对地球产生不同的影响,它们的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如何来把握这种繁杂不同的变化对地球的影响?所以古人很聪明地提出了“客气”的概念,“客气”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司天”“在泉”和“间气”,它们都是客气,客气也是变动不居的,每年都在变。

由于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实在太大,所以其他天体对地球的影响很难超过太阳五和月亮六的规律。好比它们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五和六的变化幅度,而五和六规律并不能被改变。所以古人就把五大行星为主的影响,这个影响力比较大一些,和太阳五的规律相合得比较好,就概括为五步中运,就是我们所说的五运。其他更遥远的更多的星体对地球的影响,它的影响力比较弱一些,主要和月亮六的规律相合得比较好,就用六步“客气”的概念来表述它。为了把这个客气表述得更准确,就分为两个层次来讲。一个是年周期的客气,就是每年的司天与在泉都不一样,司天主管上半年,在泉主管下半年。还有一个是月周期的客气,叫“间气”,和主气一样,两个月一步气,主气是每年固定不变,间气是每年都不一样。每年的第三步间气,和司天之气同名;每年的第六步间气,和在泉之气同名。所以一年的司天在泉之气确定了,这一年中更细化的间气也就确定了。司天在泉这对以年为周期的客气,以六为规律,六年一循环,太过、不及相间,十二年为一周,就是十二地支。

五运六气,须臾不离

所以五运六气主要是讲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宇宙天体对地球的影响规律。太阳、月亮是主要的影响力,共同形成一年六步相对固定的主气,其他天体是比较次要的影响力,主要形成五中运和六客气。对我们的感受而言,太阳、月亮的影响力最强,所以六步主气的变化规律周期短,一年而周,往复变化。而其他行星与星系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其形成的五中运和六客气变化节律不一,五六相合三十,太过、不及相间则为六十年一甲子的变化规律。中运和客气相对一年而周的主气而言,只是变化周期长,是六十年一循环,都是有规律的变化,这样就不难把握五运六气的内容。

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主气以及中运和客气在任何时候都是在同时影响着我们,只是它们的变化周期不同,所以我们主要感受到的是每年主气的循环变化。实际上人禀天地之气生,只要人还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必然同时受到所有宇宙天体的影响,也就是说必然同时受到主气、中运和客气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诊察一个人的一身之气时,必然已经把五运六气所有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了,因为这些都是不可分离、无可逃避的影响因素。

一气周流,以五统六

黄元御先生的一气周流体系,实际上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总结出来的。天主要是从主气的角度来讲的。主气的变化规律,从月亮的角度看,就是两个月一气的六步主气;从太阳的角度看,就是一年四季的四象五行,其实是一回事。黄元御选择了从太阳的角度看问题,用更简洁的太阳五的规律来阐述一切,这就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理念。而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选择了从月亮六的角度看问题,所以用三阴三阳来解释一切。三阴三阳与一气周流都是对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主气这个相同的问题。相对来说,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种五的规律,更简洁、更普适,也更容易理解掌握,所以黄元御提出一气周流体系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的高度是令人敬仰的。

五中运和六客气本质上是从属于太阳五和月亮六的规律的,而月亮六也不过是太阳五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五运六气同样也遵循天之数为五的规律,也就是符合黄元御先生讲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既使我们不懂五运六气,只会一气周流,也不会影响我们对疾病当下的判断。五运六气更多的是作为对未来的一种预见。这个结论,不是我说的,《内经》里面也是这么讲的。那么讲到这里呢,我请大家看《内经》的一篇大论,就是《内经·素问》的第六十六篇《天元纪大论》。

《内经》明言,天之数五

《天元纪大论》: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你看《内经》讲的天之气这个变化规律,它是五啊,五行,所以对应的有五脏,这讲的是天之气的规律,是五,是《内经》说的呀。《内经》说的和河图示意的规律是一样的,和《易经》讲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也是一样的。后面接着看,“《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它这五运是指一个挨着一个来运行,一个接着一个周而复始,这就是一气周流的意思。所以你看这个《天元纪大论》是《内经》里讲五运六气很重要的一篇大论,它开篇就讲了天道,天气的规律,它的规律是五,它是五运相袭,周而复始。这就和河图讲的这个规律,和黄元御讲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规律是完全符合的。

说明黄元御老先生只不过是把《内经》,咱们传统文化当中已经有确凿定论的东西,用一个更简洁、更形象、更通俗的方式给我们讲了出来,便于我们后人学习和理解。不是他自己发明创造的,天道这个东西也不是人创造出来的,它本来就是这样的。你看《内经》也是这么讲的,所以我们知道《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和中医经典理论和天地之道本来的规律是完全吻合的。我们再接着看《天元纪大论》: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玄为变的意思,道的变化,天地的变化。玄是什么,玄就是玄妙不可测的意思,看不见的意思。这个变化,什么变化呀,道的变化,天地之道呀。天地之道是什么呀,就是五运阴阳啊。你看上面这一行,“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五运阴阳是讲的天地之间的变化。阴阳变化,升降周流。那么这个变化呢,表现出来它的用处在哪里?它会表现出一些什么东西呢?这个变化从天的这个角度来讲,它是不可见的,不可测的,很玄妙的。玄生神。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啊,甚至你都不可测,怎么去讲它呢?

有一个办法可以讲,玄可以生神。有了神,就有了灵性。有了意识了,你就可以去认识一些东西了。然后在神的这个层次你就可以讲了,这就相当于后天的一些东西了。你看,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这就是变化,实际上这个神也讲的是变化。“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这还是讲了五行,不过是分天地来讲,就是“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所以你看这个五运阴阳,天地之道啊,它的变化在天地有不同的表现。然后,“在天为气,在地成形”,这个形气相感呢,就会有万物化生,就会有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的出现,然后我们就有很多象可察呀。就有这个上下左右,就有这个水火金木。所以在最后总结了一下,“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这个变化、多少、盛衰,你看都是很明显的,都是一些象了呀,这个就很明显地看出来了。从开始言神秘不可测,到后面各种明显的象出来了,上下损益,这就是一个从无到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讲的这个过程。

地之数六,以阴配阳

那么这个过程的规律,《内经》里面认为它的规律,大的方面来讲还是五,天有五行以御五位,还是五行的规律,它的变化规律还是五。然后黄帝在第一段他问了一句话,说这个五行周而复始我已经知道,那它与三阴三阳怎么结合的呢?黄帝也有这个疑问啊,不光我们有这个疑问。三阴三阳的规律是六的规律,五行是五的规律,它们之间怎么结合呢。所以我们看黄元御的《六气解》,我们有看不懂的地方,这很正常呀,黄帝这么高明的人,他都要问一问,他都搞不清楚,所以我们不理解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和黄帝一块来学习,我们看这个五行和六气,也就是和这个三阴三阳怎么结合。看鬼臾区是怎么回答的。

咱们看第三段,“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怎么来结合,大家再往下看,第四段。“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那么这句话就讲了六的来历了,这个六从哪里来的?“应天之气”,这主要讲天之气的变化规律。“动而不息,五岁而右迁。”“五岁”就是五运的意思,一岁一运,就是五行,它的变化规律是五,天之气变化规律为五。而地之气呢,“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地的地之气这个规律,静而不动啊,它的变化规律是六。那么我们来想这个地之气规律为什么是六,个人见解,我认为这个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月亮本身的这个运行规律对地之气的影响产生了六的这个变化规律。

因为从这个阴阳的角度来讲,日为太阳,月为太阴,所以这个月亮,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地气。和太阳相比的话,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地气的一部分,月亮就好比地球的一个分部一样,或者说是子气一样,总体呢还是属于地气。就是因为月亮的存在,使得地气有一个周期为六的这个规律。所以你看《内经》它虽然没有明言,但它讲了这个六的规律是地之气的一个规律,不是太阳本身的规律。那么我们对月亮的这个周期,一年十二个月,一对比就知道,它确实是地球上六的规律,就是月亮引起的。

五六相合,千支纪年

你再看,接下来的这一段,它讲的就更具体了。“帝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就是说在上天之气,在下地之气,它们周流不息,用来纪年的话,有什么数的规律呢?鬼臾区就回答说:“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这句话怎么理解?你看,这实际上讲的是因为天干地支,它要配合的话,实际也是从这个五运六气的角度。天的规律是五,五运啊,地气的规律是六,六气,它们要想配合起来,完成一个相同的周流的话,要有一个共同的起点、终点,要不然怎么去描述它呀。所以你看他讲这个五和六不同,有一个最小的公倍数是三十,五六三十,所以说“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的数,它的运动规律是五,那么呢,它就是六个五算一组。这个节呢,我认为可以理解为节律的意思。所以这个一圈,天气的变化规律,一圈是五年,六圈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就是一大节。那地以五为制,地是六气,六年为一圈,那五圈的话,五六三十年,这个天地之气,六节天气,五制地气,它都是三十年,这个时候它们就吻合起来了。这个规律就找到一个共同的起点和终点了,就和我们数学上找这个最小公倍数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这一段是从天干地支相结合的角度,来讲天地之间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

后面一段,“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从《天元纪大论》这一篇,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纪年,它也是从五运六气这个基础演变过来的。同时我们也知道,五运六气,它是以五运为主,六气为辅,它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根本的规律还是五运,这个六气呢,是因为在地球上受到月亮的影响,产生六气的这个变化,有了这个六的变化规律。它本身还是阴阳之气多少的一种变化,所以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它也不是凭空多出了一气,而是分得更细,分成了六段,也有它固有的六的规律,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六气,这个六的规律,它是包含于五的这个规律之内的,服从于天道,天之气以五为变化规律的主旋律。

火分君相,六统于五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既然这个六气是服从于五行,或者说是从属于五行,所以这个六气本身呢?寒、热、燥、湿、风、火六气,它实际上从大的天道来讲,它实际上也只是五部分。那么这个六如何变成五呢?我们知道五行各一,只有这个火是有两个,一个是君火,一个相火。《内经》在《天元纪大论》里也讲到了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它讲了两个火。所以实际上这六气有两个火,其他的呢是其他四行。所以从本质上讲,六气本身它的本质还是五行,还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只不过火呢分成两个,成了君火和相火。这就是以五变为六。所以我们从这里来看呢,这个《六气解》呀,它实际上解释的是什么呢,还是讲的五行。它是从六气的角度讲五行,只不过把火分得更细一些了,分成了君火和相火。如果大家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我想这个《六气解》可能就会好理解一些。就是说所谓的五运六气,它并不是割裂的,不是说五运六气完全分开,是两个东西,它不是的。

那么《四圣心源》里这个六气解呢,它主要是从主气上来讲的。《内经》里面讲了五运六气有主气,有客气。有主客加临,有胜有复,有比较复杂的一些规律,我也没有很深入、很细致地去研究,我也不给大家讲。今晚上主要讲的意思就是,这个五运六气本身呢,它实际上是以主气为主,中运和客气为辅的一个体系。五和六是它们不同的变化规律,只不过五的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五这个规律可能不光地球有这个规律,地球外它也是这个规律。而六是只在地球上有这个规律,火星上可能没有这个规律。所以这个六气呀,它是五行的规律在地球上的一种特殊的体现,六气从属于五行。本质上六气还是五行的规律,是这个意思。

当然因为我们人生活在地球上,这个六气实际还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年是十二个月,不是十个月。你看人有十二经络以应十二月。火分君、相,君、相也都是客观存在的,心为君火,三焦为相火,它有各自的经络,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它这个客观规律是服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它仍然符合这个规律,并不矛盾,主要讲这么个意思。

如果觉得五行是一个规律,六气又是一个规律。到底按哪个规律来分析事物,往往让人容易产生一些错乱,因为黄元御《四圣心源》这本书讲的这个规律,它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讲的。所以它讲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以这个为主。我们可以看到后面讲杂病的时候,它并没有过多的从六气的角度来讲,它还是从五行的角度来讲,就是说从更根本的规律上来讲。

小结

所以,我们学习六气解呢,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更进一步了解五行在人体上存在的一些更现实、更细致的表现方式。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人有十二经络,有三阴三阳,伤寒有六经。我们用《四圣心源》的土枢四象,用五行,用规律为五的办法,去研究它,学习它,仍然是有效的,仍然不会出错,道理在哪呢?道理就在于六气从属于五行,六是五在地球上的一种特殊规律。它是月亮导致的,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那么我们把五和六的这个问题讲到这里我觉得应该算是解决了,没有五和六的区别了,都是五,六也是五,五也是六,但是以五为主。

我们以后看病、诊病,还是按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还是按五的规律来。六呢,你知道它存在,但是可以不去深究,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相反,如果你只学会了六,不知道五,你往往就会失去方向,所以五是很重要的。天地之间,五合之内啊,你要知道天地之间的主要规律,五是主要的。这就是今天晚上我跟大家交流的内容,就讲这么多。

后面还有一点时间,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讨论一下。我讲的都是我个人的见解,也不见得就对,供大家参考。有不对的也请大家多指正。

课后交流

问:天有六气,地有五行,这个是否可以理解成时空?

时空的概念,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里面已经把时空统一起来了,时间和空间它认为是一个整体。五运六气我觉得它还不是单纯的时空的关系,我觉得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这个规律,它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表现。你看,从时间上来讲,它是春夏秋冬,从方位上来讲,它是东西南北中。这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都可以用一气周流统一起来。所以,你看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它把时间、空间都统一起来了,都可以用这个规律来解释,这就跟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一样的,所以大道都是相通的。

问:六气是按二十四节气划分的,而二十四节气是按太阳历定的,和阴历的十二月周期在时间段上并不完全吻合,怎么理解六气和月亮的关系?

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首先要知道,五运六气有一个作用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地球上的以人为主的万千生灵。没有了生命,也就无所谓什么五运六气。是生命受五运六气的影响之后,展现出不同的象,才体现出了五运六气。地球作为生命的载体,同时受太阳和月亮的作用。古人又把月亮称为太阴之精,太阳和太阴,一阴一阳,同时作用在地球上的生命,阳化气,阴成形,这才产生万物的生长化收藏。而这一阴一阳的作用,在地球生命上的展现,是有一个时间差的。比如太阳在冬至这一天,阳气的作用减弱到最小,重新开始增强生发,所以说冬至一阳生。但是地球上并不是冬至这一天最寒冷,而是到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节,天气才变得最寒冷。大寒之后,天气才开始真正转暖,万物才开始逐渐萌动。这一个月的时间差,就是太阴之精调控太阳之气在地球上产生可见的生命变化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广义的阴成形的时间。这是月亮的规律对生命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内经》讲阳主阴从,阴阳之间的作用还是以阳为主,所以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以太阳为标准的。如果把太阳一年的变化规律分为六步,把月亮一年的变化规律也分为六步,显然它们是不完全同步的。用数学上的术语来讲,就是它们的相位不同,也就是起始点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变化并不完全重合。但是太阳的力量显然要强于月亮的力量,所以在地球生命的外在表现上,更多地表现出太阳的规律。这两种力量的叠加,就好比两种波的叠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强者的力量,而又融合了弱者的规律。所以五运六气的起点都是定在了大寒节这一天。正因为这两种力量变化的不同步,所以五运六气才有至而未至、未至而至之说。就是说五运六气并不都是严格按照日子按时来的,实际上是有先来或迟至的现象的。前面主要说的是主气,对于中运和客气,也是一样的,都有这种不同步的现象,但也都是以太阳为基准定的五运六气的变化周期。

问:厥阴和阳明是怎么出来的啊?

这个在《内经》里有说明,从四象的角度来讲,本来只有四象。那么厥阴它是两阴交尽,阳明它是两阳合明,它是两个转弯的地方。由阴出阳,叫厥阴。由阳入阴叫阳明。阳明主降,厥阴主升,左路升,右路降。这个问题,确切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给大家说下我的理解。《内经》里面是这么讲的,它认为阴阳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这四象呢,就是在升降的过程中,由降转升、由升转降的时候它需要有一个力量,辅佐它来完成升降转换的过程,所以呢,配上了厥阴和阳明,就是把升降转换的过程单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厥阴和阳明。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这是《内经》里面的一个解释。

问:为什么少阴、少阳是升降之枢?

少阴是枢。少阳是甲木、木气。我个人理解少阴肾是元阴、元阳所在地,一气周流的源头,水火的枢纽。这个枢主要是从水火的角度来讲,从源头的角度来讲。而少阳呢,它主要指的是甲木,指的木气。木气呢,人的一气只要在周流,只要在动,你就可以把它理解成一股木气。虽然我们知道木气主要是升的,但实际上啊,只要是气郁住了,动不了了,只要产生郁滞,我们都可以认为是木郁,就是这个一气周流整个在周流的时候,你不管它在哪,你都可以理解成一股木气,这就是广义木气。而少阳这股气,它在这股气里面,既不是最里面,也不是最外面。大概是一个居中的位置,表里居中。一旦它有郁滞了,里里外外就都堵住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少阳这股气,这个枢纽是这么个意思,只要把它调正了,里外就都通畅,大概是这个意思。少阳居三阳之中,半表半里,出入的枢纽。这位老师说的挺好。

第六讲 六气从化

看《四圣心源》,最头痛的就是卷二《六气解》,因为它牵涉的内容比较繁杂,再加上黄老先生在讲的时候又比较刻意追求辞藻,追求文辞工整,所以,有些地方行文讲述的时候,故意用一些比喻的手法,搞得很多人更稀里糊涂,雾里看花似的。我个人对五运六气也没有很深入的理解,只是把我个人的理解跟大家交流下。我也不敢说我的理解是对的,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讲得不对的,请大家多多指教。

六气本质,统于五行

我们知道《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为核心框架的体系,也就是说以五行为主,中土斡旋,四象轮转,它是五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行。那么六气呢,它分成六块。五和六不是一个体系,这个问题我们上次已经讲过了。虽然分为六气,本质上依然是五行,它的核心还是五行。六气最终要统一到五行上来。今天讲一下,根据六气的名目,六气对应六经,人身十二经络的周流,讲这些内容。

《内经》讲的五运六气,五运大家都知道—木、火、土、金、水;六气呢,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五运六气和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相对应的。

今天讲的六气,实际上是有一个和三阴三阳相结合的命名原则,有特定的名称。大家翻到第二卷《六气解》,第一小节,六气名目,六气名称: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我们刚才讲的五运六气,六气里实际上有两个用的是五行火的名称,多了一个火。五行各一,火分君、相,这样五变为六。上一次跟大家讲的时候,曾经谈到五和六的问题。天地之道是以“五”为变化规律,还讲到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像河图,讲的都是以五为周期,以五为规律的天地之道变化。那为什么有六气,包括周易的卦相有六爻,一年有十二个月,人生有十二条经络,有六对,三阴三阳加起来也是六。为什么还有六的规律呢?我上次讲过,这个大的周期,本质上的周期,普遍的规律应该是五,而由于月球离咱们地球比较近,也有一个很明显的影响。它对地球的影响,就是一年有十二个月,就是六对,这样就引出六的周期,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那么这个六的周期,它本质是上不脱离五的,它的内部本质还是五的规律,只不过在形式上表现为六。咱们可以这么理解,从小的方面来讲,每一天相当于分成四个半天,上半天,下半天,上半夜,下半夜,整个一天这就是四象,这个四象有一个核心,你可以理解为中土,这就是五分法,那么一气周流就是这么一个体系。从一年四季来讲,春、夏、秋、冬也是。不管从小的分还是大的分,这种五就是土枢四象、一气轮旋、一气周流这个规律,它在任何一个层面都是存在的。但是你把一天可以理解成小的一气周流,那么一个小时甚至一分钟,可能也有这个规律,在不同的地方都会有这个规律。

我们把一天作为一个小的单位来讲的话,那么一个月呢,是三十个这样的小的一气周流,两个月,就是六十个这么小的一气周流。那么这六气,一年分为六步主气,一气大概是六十个这样小的一气周流,它的内部规律是五。所以我们看大的方面来讲表现的规律是六,实际上它的每一步、每一气内部核心变化实质还是五,仍然符合天道以五为核心的本来规律。六只是在地球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规律,实质仍然是五。这是我们从大的时间层面上来讲,五和六它的实质是以五为主,六只是五的一种特殊表现,可以这么来理解。

当然还有其他的规律,像八卦,八也是一种周期,不同的周期,它们都是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殊的规律现象。但从本质上讲天地之间根本变化之道是以五为主的规律,所以《四圣心源》这本书,它讲理论体系、讲结构的时候,是以五行为主的,中土在中间,斡旋周流,产生四象,四象轮旋,循环不息,周流不止,是这么一种规律。它并没有把六气作为全书的理论核心来讲,而是以五行来讲,遵从大道。但是人生活在地球上,确实有这种六的规律。一年十二个月,是六的周期;人体从经络的角度来讲,有十二经络;从解剖结构来讲,有十二对肋骨。你看,这也都是很现实的六的规律,也不可避免。所以,《四圣心源》也遵从经典著作的论述,也给大家阐述了一下六气六经的内容,放到卷二里,专门用《六气解》来讲。六气名目,天干别名

现在大家就看着这个图(见下图),我主要给大家讲的目的就是讲六气的实质仍然是五行。我画的图可能有点乱,大家不要头痛,我一点一点地给大家讲,讲完了,大家应该看的就比较清晰了。

首先呢,我们要知道,《四圣心源》讲的六气是继承于《内经》的,并不是他自己的发明创造。刚才六气的名目,我已经给大家念了一遍了,不再重复。大家还是把书打开,看卷二第一小节六气名目,它是以表格的形式排列的。大家看厥阴风木分为足厥阴肝和手厥阴心主两条经脉,或者说是两个脏腑。大家看,前面是六气,中间对应的是脏腑,后面的这个足厥阴肝又叫乙木,手厥阴心主又叫相火。下面少阴君火里呢,手少阴心又叫丁火,足少阴肾又叫癸水。前面大家可能还比较熟悉,大家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稍微熟悉一点的,厥阴风木、少阴君火这都是常识,不会觉得陌生。

但是对于后面的什么乙木、癸水、丙火啊,很多朋友可能会比较生疏,这个也不是黄元御的原创,这实际上都是传统文化里的一些内容。在《内经》里它没有直接说甲木、乙木,但是它有这个说法。大家看《素问·藏气法时论》里的一段文字,“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之,其日甲乙。”足厥阴就是肝,足少阳就是胆,“其日甲乙”,就是分属甲、乙,甲为阳,甲木就是少阳胆,乙为阴就是厥阴肝。虽然它没有明确地讲甲木、乙木,实际上《内经》的说法和黄元御在这里讲的甲木、乙木意思是一样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就是十天干,天干和五行相配,来表达五行不同的阴阳属性。所以你看乙木啊,甲木啊,戊土,己土,都是这种天干和五行相配。这种说法在《内经》里就有,只是它没有明确地说出来,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这个和我们传统文化里面、易经里面的很多论述也都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相通的。

这是给大家讲六气名目里面它有不同的名称,中间十二脏腑实际上代表了人体的十二经络,前面六气的名目实际上代表了三阴三阳六气。上次我跟大家讲三阴三阳的时候也说过了,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所以成就了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本身也代表了阴阳之气的变化,所以六气从本质上来讲,也是讲了阴阳之气的变化规律。它讲六气名目的时候,是从人体的十二经络相对应的角度来讲的,就是说天地之间的六气统摄人体十二经络,或者说人体十二经络是表里相应,相对应的六对,那么这六对呢,也相对应天地之间的六气,这也是天人合一的一个意思。因为它是结合人体的经络来讲,结合人体十二正经来讲的。所以,我们今天晚上分析六气,也是按照人体十二经络周流的次序来讲。人体十二经络经气是怎么流通的啊?在这个经络流通的层面上,我们来看,六气它有什么规律,它是不是也表现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五行的规律?

经脉循行,如环无端

大家现在来看这个图表。人体十二经络的流行次序有一句顺口溜:肺大胃脾心小肠,胱肾包焦胆肝详。这个就是《内经》上讲的人体十二正经的经气流行循环的一个次序,五脏六腑的经气如环无端,贯通一身,周流不息,是按这个顺序来的。大家来看这个图,图的中央部分我用圆圈画都是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首先肺气先是往外走,顺着肺经,往外流通,这就是手太阴肺经。你看经气是往上画的,它往外流通,它实际上是沿着胳膊出来了。肺经在人体的上肢内侧前缘,所以你看,我这个图上面是手,下面是足。先把这个图的总体结构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图的中间的圈写着五脏六腑的名字,这些圈就是身体的内脏内部,画的一圈一圈的线,代表十二经络。十二经络主要循行部分都在人体的四肢,上面的是上肢,下面的是下肢,中间是内脏,上下的两部分是外在的四肢,它是经络循行的主要部位,这是个示意图。

我们看,从肺经开始,沿着箭头,然后呢,到了大肠经,肺和大肠相表里,经络是相通的。左边,大家看,这个图的左边都是脏,右边都是腑,脏腑互为表里,所以中间都用虚线连起来了就是互为表里的意思。实际上互为表里的脏腑,它的经络在肢体的末端手脚啊,有相互接通的地方。所以肺经经气出来之后到了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和胃经都属于阳明之气,它们这两个也是有相互沟通的地方。大肠经的经气接下来会流通到胃经。胃经呢,下来会流通到脾经,脾经再上来沿着虚线走,就会流通到最左边的心。心经呢,沿着虚线走到右边的小肠经。大家按照这个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胱下来是肾,下来是心包经,然后是三焦经,然后是胆经,然后是肝经,最后又回到肺,这是一圈。

通过这个图能看出什么?首先我们能看到五脏六腑的气,实际上是按照《内经》讲的,它都连到一块,它讲一气周流,一气周流怎么体现?在这经络循行它就有一个体现,它是一个整体,转了一圈,确实是如环无端,整个经气的周流是连在一块的,不是分开的,这是我们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

升降出入,同步进行

另一方面呢,脏腑在内为阴,四肢百骸在外为阳,这都是《内经》的一些论述。我们如果把这些线看成跑道的话,它不是一个人沿着跑道在跑,这个跑道上站满了人,就是这个跑道上全都是气,没有空的地方,是整体一块儿在动,所有经脉同时在周流,是这个意思。这个大家要能想象,就是我画的所有这些线都充满了气,都同时在周流,按着同一个方向,所有的地方都在动,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了。你看这个气呢,它在同一时刻,咱看上半部分,上肢相当一个胳膊,上肢内侧和外侧,就是阴阳不同,一个对应脏,一个对应腑。有从内脏往外出的气,你看这三股气,少阴、厥阴、太阴,这三股经气都在由内脏往外出,同时右边这三股气,阳明、少阳、太阳,都由外在的肢节向内在的脏腑入,一个出,一个人,它是同时的。脏腑在内,四肢百节在外。在内为阴,在外为阳。所以这个经气由脏腑往外走,就是由阴出阳;经气由肢节向内脏即向六腑里面回,就是由阳入阴,大家可以去想这个过程。看图的上半部分,左边是往外出的,由阴出阳,右边是往里进的,由阳入阴,由外入内嘛,这个本身就是咱们讲的一气周流的左升右降。咱们讲的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既是理论模型,是概括出来的,同时也是确实存在的一个真实的状态,就好比我们的经络循行。

我们看下面也是这样,看下半部分的图,胃、胆、膀胱这三个腑,它的经气由内在的三个腑往下即往外走,由阴出阳,这是由内向外。左边这个肾、脾、肝脏的经气回到内脏去的时候,是由外入内,这也是一气周流的意思,也是一升一降。

我们看图上的经络,你看图的两端,每一条经络上我都写上了三阴三阳的名字,即六气的名称。最左边是少阴,上下都是少阴,一个是手少阴心,一个是足少阴肾;再往里走,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都是相对应的,少阴对少阴,厥阴对厥阴,只是手足分布不同;再往里手太阴肺,足太阴脾,右边是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手太阳小肠和足太阳膀胱,这就是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我们知道人体这一气,整个十二条经络是贯穿在一块周流的,这是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从内在脏腑和外在肢节这个层面来讲,它是有出有入,有升有降,《内经》讲人体一气周流,脏腑为本,经络为标,就是说外在经络,胳膊腿上这些经络的气血,是来源于内在脏腑的,它不是凭空自己产生的,它的根源还是在内在脏腑的。所以你看内在脏腑,十二个脏腑我都用圈把它圈起来了,还画了一个框把它框起来了,这就代表了人体的内部。六气从化,实力为王

人体的一气,在这个升降出入、循环周流过程中,谁让它升,谁让它降,谁让它走得快,谁让它走得慢,谁让它回来,谁让它出去,这个脏腑是有分工的。当然脏腑是应天地阴阳之道来产生一些自然的变化,但是在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通的过程中,它这个五脏六腑是有分工的。有什么不同呢?拿这个图来说,大家看《卷二·六气解》,一开始是《六气名目》,大家熟悉一下六气的名字。第二小节就是《六气从化》,这一部分很多人跟我说理解不了,因为人体有十二经,十二经对应着六气,所以它有一个主气和从化的问题,就是有个主次的问题。打个比方说,咱们看中间的太阴这个经脉,就是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肺属于辛金,脾属于己土,它们从六气来讲都属于太阴之气。为什么我们讲这个太阴,六气名目叫太阴湿土?脾生湿属土,太阴以脾为主,所以叫湿土,那肺就是从化了,肺服从于脾的一些规律,所以肺也容易生湿化痰。

这个地方,黄元御在第二小节《六气从化》里用的是从化,什么从妻从夫,子母相生,讲的比较繁琐,很多人一看就头痛,觉得不好理解。所以今天我就把这一小节结合这个图,给大家讲一讲我的理解。我不用黄元御的这种说法,照这个图给大家讲。

首先,从脏腑阴阳的角度来讲,脏为阴,腑为阳,你看脏腑都在人体的内部,都属阴,但是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内脏里面,五脏加上心包是六脏。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之气由内向外宣发,是由阴出阳的一个层面。而这个六腑之气呢,由外向内,是由阳入阴的过程。这个升降的过程,阴在内主升,有往外走的趋势;阳在外主降,有往回走的趋势。这是它们不同的趋势,这实际上就是阴阳循环无端的意思,要不然就不会产生一气周流了。所以呢,我们从阴阳相对的角度看这个图,你看左边,肾、肝、脾,经络循行箭头都朝上画,现在大家先暂时不要理解为十二经脉,只要是脏,上肢、下肢箭头都往上代表阴气主升,右边六腑箭头都朝下,代表阳气下降,你暂时不要把它理解成经气的循行,理解成五脏六腑的本身气的特性,一个主升,一个主降,它这个自然规律就是阴升阳降,形成循环。咱们看左边这个六脏气都是升的,由下往上升;右边六腑都是降的,由上往下降。这个讲的是阴阳升降的规律。我们看为什么手太阴肺、足太阴脾都是太阴气,都是往上升的,《内经》里叫太阴湿土。实际上它讲的是脾,脾为土,太阴这股气的特性是以脾气的特性来概括,脾生湿,容易产生湿。因为脾属土,肺属金,它们不一样,为什么用脾来概括整个太阴之气的特点,而不是用肺的辛金来概括?我是这样理解的,这个脾的经气通于下肢,肺的经气通于上肢,上肢为阳,下肢为阴,从阴阳的角度来讲,脾气,脾的这股太阴之气,它的阴柔之性比肺的这股太阴之气更偏于阴一些。从阴的角度理解,谁的力量大,脾的力量大,它在下面,所以两者靠实力来说话,谁来主宰?太阴之气。把它理解成一个单位的话,谁来当老大?谁管全局?就是脾来管。肺的力量不够,没有脾有实力,偏上了,没有那么多阴气,所以,脾来管这个事儿。用湿土来概括太阴的特点,原因就在这里。

同样的道理,再往左看厥阴,它有个名字叫厥阴风木,我们知道厥阴心包经实际上是相火。也是因为肝的阴柔之性比心包的阴柔之性更阴,阴气更重,所以从阴的角度来讲,肝木就是乙木,厥阴肝木的这个能量要强于厥阴心包,阴气更胜,所以用厥阴肝的特性来概括描述厥阴的特点。肝属木,木生风,所以厥阴就叫风木。所以一提到厥阴,我们就知道是肝木,因为心包代表不了厥阴,它的实力没有肝强。

大家看右侧,阳气是主降的,手阳明大肠和足阳明胃都是主降,都是阳明,谁说了算啊?手阳明大肠在上肢,足阳明胃在下肢,上为阳,下为阴,上面的肯定是阳气更盛,阳中之阳;足阳明胃经阳气相对就弱一些,它在下面啊,有点阴气,它就不如手阳明大肠经阳气盛,所以谁说了算?手阳明大肠经实力比较强,所以它说了算。因为大肠是庚金,属于金气,所以它的特点就是阳明燥金而不是土,因为足阳明胃属土啊。所以阳明之气,它的特性是金气,由大肠足阳明庚金说了算而不是足阳明胃说了算。

同样看少阳,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也是这样,上肢是阳,下肢是阴,上肢阳气就强,下肢阳气就弱一些,上为阳、下为阴嘛。所以手少阳相火的力量就强大一些,足少阳胆的阳气力量就弱一些,所以它说了不算,它得听手少阳三焦的,听相火的。所以呢,一提到少阳的时候,我们知道是少阳相火。胆属木,胆虽然属于少阳,但是它更多地表现出相火的特性,原因就在这里,它说了不算。这四对,厥阴和太阴是从阴的角度来讲,循行于下肢的这一脏它阴气更重,所以用它的特性来概括整个本气的特点;而阳经呢,阳明和少阳,循行于上肢的腑阳气更强,所以是由相应的大肠和三焦的特性:燥金和相火,分别来概括阳明和少阳的特性。这样理解,就不用纠结从谁化、谁生谁的问题了。

当然黄元御说的也对,黄元御和我说的是一样,只不过他可能更喜欢把这个描述从文字的角度把它写得更工整、更华丽一些,反而使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实际上他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我只是更通俗、更直观地把它重新说了一遍,变了个说法,意思是一样的。

水火立极,物极必反

刚才我们讲六气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在一对脏腑里,是由某一个脏腑,实力比较强的一方来决定。但是呢,有两个是例外的。大家看最边儿,最左边是足少阴肾和手少阴心,最右边是足太阳膀胱和手太阳小肠,这两个和里边的规律是相反的。按说呢,足少阴肾经的阴气要比手少阴心的阴气还要重一些,应该选足少阴肾作代表。手太阳小肠在上,它的阳气应该比下面的足太阳膀胱的阳气要盛啊,为什么要选足太阳膀胱?这个太阳叫太阳寒水,膀胱之气;少阴叫少阴心火,选的是心火之气。反而选了我们理解相对比较弱的一个,和我们前面理解的恰好相反。

这一点我个人理解是这么个原因。人体一气周流,左升右降,水火立极,到了水火的时候这就走到两头了,到了火是最高了,到了水是最低了,再不能走了,再走就阴阳离决了,就该回头了,那怎么办呢?那就赶紧拐弯,所以,最边上这个水火,最边上的心肾小肠膀胱,这两脏两腑代表的是水火之气,水火之气就是物极必反,就是它要回头啊。所以,代表本气特性的脏腑和其他的正好相反,原因在这里。大家把这一点看明白了,再看《卷二·六气解》的时候就容易得多。

能者主化,化繁为简

黄元御讲的六气从化就是五脏六腑表现的特性啊,为什么肺气还表现出太阴湿土的特性来呢?一感冒就老咳嗽、老有痰啊,痰不就是湿气变来的吗?肺金之气本来是一种金燥之气,干燥的,肺喜燥,但是它最容易产生湿气,就是因为它与太阴湿气相对应,所以更多地体现出湿气的特性。因为它本身的金气不如太阴湿气的力量强,所以它很容易表现出太阴湿土的很多特点。所以有痰的时候,我们讲肺里有痰要温化中土,为什么要温化中土?你把太阴湿土的湿气一散,肺里自然就没痰了,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再看黄元御讲的六气从化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大家看这个图来理解,六气从化实际上就是谁有实力谁说话,谁有实力谁就管事儿,决定这一气的特点。就是这么个意思,很简单,大家不要再去执着于文字纠结,什么夫妻、母子啊,到底谁听谁的啊。黄元御就是这么个意思,这么理解就可以了,不要再钻进文字里出不来了。

把六气从化从阴阳强弱的角度给大家讲了一下,就是把《四圣心源》卷二第二小节《六气从化》给大家说了,下一步说什么呢,给大家讲六气虽然是从六的角度来讲,它本身实际上还是五行的结构。那么我们就从这个图表,图表就是六经六气、十二经络、五脏六腑(加上心包六脏六腑了),我们怎么从这个图里边推导出五行模式来,我们如何把它演变成中土斡旋、四象轮周、一气周流的模式图。我们现在就从这个十二经脉流行这个图推导土枢四象这个一气周流图。现在来做这个工作,大家来看。

我们既然知道黄元御讲了六气从化,就是只有一个说了算,那我们就可以简化。咱们看太阴,太阴之气是脾说了算,你看我在脾这个经脉上画了个圈,看到了没有?那么厥阴之气谁说了算,肝说了算,对不对?厥阴风木,乙木说了算。右边阳明之气是大肠说了算,所以我在手阳明大肠这个经脉上也画了一个圈。少阳这个呢,少阳相火说了算,所以我在手少阳三焦相火这个经脉上画了一个圈。那么大家看我现在画了几个圈呢?肝一个、脾一个、大肠一个、三焦相火一个,一共画了四个圈了,五脏六腑里边有实力有代表性的。那么其他我可以不管了,我只看这四个,这四个里边,一升一降,脾属土,肝属木,大肠属金,三焦属火,我们从五行的角度来讲,木、火、金、土都有了,还差一个水,水在哪里呢?

火藏于水,六归于五

我们来找找水,看最右边的太阳之气,太阳寒水,水在这儿。我们刚才讲水火立极,它代表性的脏腑和其他的规律是相反的,因为这个小肠太阳丙火之气,它实际上要敛藏,它要敛藏到膀胱壬水之内,然后才能演变成肾水,才能藏精,阳气才能藏起来。太阳之气,按说是阳气最盛的,大阳吗,阳气比较盛,为什么要用寒水来代表这个气?就是讲阳气最盛的时候一定要藏起来,不要张扬,阳气越盛越要藏好,要不然全散了,所以用寒水来代表这个特性。

那么最左边这个君火,手少阴心火,我们知道火分君相,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王很少见人,都藏在深宫里。所以你看这个肾气,看我画的这个线,它到手厥阴经心包里去,它不是直接上心里去,为什么呢?因为肾为水,它里面内藏元阳之火,这个火是藏在里面不外露的。一旦它发动外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相火。这个相火就跟宰相一样,大臣是可以出去的,就是这个意思。君火呢,正常情况下是藏而不外露的,它含蓄地藏于内,足少阴肾是癸水,用少阴君火来命名,有火的特性,它是强调这里边是一股阳热之气。你这股水,肾主收藏,藏着水中的真火。

这样呢,我们就把两边的火,都可以用水来解释。两边一个是火,一个是水,它是水火立极,水火立极的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在肾水,也就是下焦,下焦实际上是水火合一,水中蕴有微阳,或者说真阳藏于水中,是这么一个状态。少阴君火和太阳寒水,我们可以把它合并为一行,都是水。这样,我们就把这个六气,六脏、六腑十二经,选出了五个代表,这五个代表就是我们讲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其中土气,脾胃在中间,中土斡旋,脾胃受纳水谷,推陈致新,化生气血,这是一气的来源。

五气分主,升降周流

那么这一气灌注五脏六腑的时候,谁来主生发,谁来鼓动这一气往外走呢?是肝来鼓动的,肝为乙木,肝就好像一气的一个水泵,理解成一股有推力的力量也好,肝脏乙木这股气推动全身五脏六腑这股气流动。肝主生发,没有它这个功能,五脏六腑这个气升不起来,流通不出来。同样的道理,金气,大肠庚金这股气主肃降,五脏六腑的气没有大肠庚金这股金气的敛降,就回不来。而这个相火呢,它一定是升已而降,而水气呢,它一定是把火藏得非常严密,然后藏已而升,就是两头的水火实际上是一体的。这样的话,就相当于十二经脉循行的大的周流图,和我们讲的三阴三阳的六气相对应。

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六气,它们也都有自己的代表。我们都选出一个代表来,它们各有各的功能。它们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一气周流这个图,就是土气斡旋中焦,乙木之气负责鼓动生发,庚金之气敛降,火是升已而降,水是降已而升。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尽管六气是六块,是十二经,实际上本质仍然是五行的规律,仍然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规律。其实就是跟大家讲,我们人体有五脏六腑,有十二经络,这是客观存在,这也是符合土枢四象这个五行的规律的,它的本质仍然是五行在周流。我们可以说,六经、六气、十二经络是外在的表象,它内在的规律仍然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五行规律。

十二经脉,贯通如一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密》作者说,《黄帝内经》只是讲了一半经络循行。他说人体左右同时存在一气周流,就是十二经脉同时在周流,而且是方向相反,就是我们看到画的这个图假设是左边的,所有的经脉按这个方向在周流,右边同样的经脉就是正好按相反的次序在同时周流的。我在纸的左上角画了一个c字型,代表人体左右两侧,一气周流是相反同时进行的。它也是贯通如一的,把左右两侧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更大的一气周流。因为单从一个小的方面来讲,假设脾胃,你看我下面画了两个脾胃,左侧、右侧脾胃周流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是脾升胃降,脾胃又互相络属,单纯脾胃本身也是一个小的周流。人体左右两侧大的周流,两侧各有十二经脉的周流,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更大的一气周流。所以我们说人体的一气周流有很多层次,每一个层次上都是在如环无端的周流。只要是如环无端的周流,我们都可以概括为中土斡旋、四象轮旋、一气周流的这个模式,它在每一个层次上都符合这个规律。

一气周流,真实不虚

所以说黄元御先生非常了不起,他能把这么复杂的东西用这么一个简洁的模式表达出来,放到哪都是适用的。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贡献,这不是他拍拍脑袋就想出来的,我个人认为他体验的一气周流就是这样的,他才能讲出来。

所以我今天给大家讲呢,六气和三阴三阳相配,对应人体的十二经脉规律,属于一气周流,它是串在一块的,也是一个圈。六气,从主气的这个角度,谁说了算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找出五个代表来,它仍然是一圈,仍然可以概括为一气周流的模式。所以大家学习《四圣心源》,不要学了《六气解》就糊涂了,说前面讲的是五行,后面成了六气,一会儿是五,一会儿是六,到底哪个为标准呢?照哪个学呢?今天我跟大家讲,你就照这个五行、这个五来学就可以了,这个六气的本质上仍然是五行,就是这么个意思。

临床上诊病治病的时候,我们就直接用五行,用这个一气周流的五行模式图来分析判断人体所有的疾病。打个比方说,摸脉,咱们看右边这个十二经脉循行图,中间是脏腑,外面是四肢经络,我们摸的是寸口,手太阴肺经上的一个部位,相当于诊的是经脉之气,通过感知外在肢体的经气盛衰来判断内在脏腑的虚实。假设我们可以直接把手放在我画的这个图上来感应经气,上下各有三条虚线代表的是三阴三阳经络之气交接的地方,假设我们把手放在这个经络线上,你就能感应到这个气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经脉之气的盛衰,能够感受到里面内脏之气的盛衰,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外在经络之气感知内脏之气盛衰,因为人体之气根源在内脏,你就可以去调内脏之气来治病。比方说,我的手不管放到哪个经脉上,我觉得它弱,我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就知道是肝脏出了问题,因为所有的经脉,只有肝的升发之气才能让它有旺盛的往上生发的力量,你就去调达肝气就可以了。假如我摸着脉气很洪大,寸脉大,上面的脉气很大,放到下面,感觉脉气很小,实际上是寸大尺小,这个火气下不去,我就知道相火不降,要用降相火的药。就可以从中焦脾胃的角度,运转中焦,降胃从而达到降火的目的。

所以一气周流这个模式图,和人体这个一气周流,十二经脉的循行,是完全对应的。不要把它认为只是一个模型,只是一种概括的抽象的规律,它就是实实在在的真正的状态。我们看一气周流这个图好像只是很简单的中土斡旋、一气周流这么一个模式,实际上如果你摸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你搭上脉,五脏六腑这个气就直接在你面前展现出来了,应该能达到这种状态。所以我希望大家,如果你搭了脉之后,按照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模式去分析,你能直接分析出十二经脉循行这个图,在这个大图上就直接能知道是哪些地方出了问题,能达到这个水平看病就比较容易了。

小结

我们今天晚上就讲这么多。一个是讲了六气是什么,六气就是三阴三阳,和五脏六腑相对应的六气所各有的特点,就是六种不同的阴阳之气。六气有不同的代表脏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代表脏腑呢?是因为他们是能者说了算,或者说是能者为王,谁能量大谁就做主;另外有一个特例就是水火立极,它们选的代表是相反的。这是讲的六气从化。另一个就是六气本身虽然分为六块,但本质还是五行。你看我们讲了半天,从六气的角度,实际上它还是一个五行的规律,不管在哪一个层面上,它都是五行的规律。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分析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用五行来分析,没有必要非要用六气来分析,这样更简洁。但是用六气分析也没有错。我个人觉得你要是用针灸的话,从六气的角度就是从十二经脉的角度来分析,它更方便,更准确,对应性更好。如果只是从脏腑的角度调气用药的话,直接用五行更方便,也更便利。

第七讲 经脉循行

上次讲的《六气解》,主要是讲了六气的核心实际上也是五行。也就是说六气它在人身上对应的是十二经脉,是五脏六腑。实际上它本身的变化规律,仍然是天道五行的一种体现,只不过这个五行规律在人体上,在地球上,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它表现出六的一些规律。那今天呢,我们就从天人相应,脏腑和五运六气相对应的角度,来讲一下十二经脉在人体的运行周流规律。

一气周流,诸多层次

首先,还是讲一下一气周流。在我们画的这张图上,它有几个层面,这个算是复习了。从一个最大的层面来讲就是十二经脉如环无端,就是我们画的这个一圈一圈的经络线示意图,它是一条经脉接着一条经脉,贯穿如环,循环不息,是这样在周流。这是一气周流的一个模式,是人体十二经脉本身固有的这么一种周流模式,这是一个层面。

另外一个层面呢,就是脏腑相互表里的周流。比方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在脏为肺,在腑为大肠。肺与大肠经相互表里的意思就是相互络属,肺经属肺络大肠,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会有相应经络的支脉相互络属,这两个相为表里的脏腑,也形成了一个互相周流的体系,这也是一气周流的一种形态。

还有一个层面,就是五脏六腑在体内循行的经脉,大部分都是在外在的四肢、头面,那么这个经气由脏腑循行,外出到达四肢,然后再由四肢周流,回到体内进入脏腑,这个出入的过程也是一个周流的过程,它也是一圈儿。

所以从我们画的这个图上呢,能看到三个层面不同的一气周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气周流并不是在身体里面就简单地画了一个圈,它有很多个层面,有很多个层次,每一个层次上都有一气周流。如果我们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讲,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一气周流,有完整的升降出入的过程。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比如头面部或一只手,它也有相对独立的一气周流。所以才有全息图,脸部也是一个人的对应,脚掌的穴位也是对应人的整体。所谓的全息就是一气周流在不同层面的一种体现。任何一个层面都能体现出一气周流这种固有的规律。

咱们就要想,这个一气周流在人体之内有这么多层次都在周流。那我们掌握起来还是很复杂啊,很多朋友觉得还是不好掌握呀。搞针灸的朋友都知道子午流注,子午流注就是讲经气在不同的时辰,它流经不同的经脉,经过不同的经脉的时候,相应的穴位会有不同的状态,根据这个来取穴治病,效果比较好。这个就相对来讲比较麻烦,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儿,一般人可能很难学。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个简化一下,相对简单一些,如何去把握这个人体内部这个一气周流。我们作为医生或者作为中医爱好者,我们最终要面对的主要对象还是人体,自己或者朋友或者是患者的这个活生生的身体。那么身体里面有五脏六腑,有十二经络,有气血的流行,气血在周流。这个周流,固然是遵从一气周流这个规律,但是又有这么多个层面,又显得这么复杂,我们怎么去把握它,所以今天主要是讲这个问题。

人气应天,五脏为主

这就要从《内经》里找答案。《内经》这本书是目前现存医籍里面最早的,是中医的源头、鼻祖。我个人理解,《内经》这样的经典,是前人,得道高人、得道先贤,用《内经》的话来说是上古真人,他们自己悟道之后,感悟天地之道写出来的。不是我们看看书,研究研究,想一想,凑出来的。所以经典自古至今它的魅力不会衰减,因为它本身就是天地之道的一个直接的记录或体验。

那么《内经》里对人体是怎么描述的呢? 《内经》认为人体是五脏对应五行。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以五行御五位。所以天地之间道的变化,《内经》里也称作神。神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表现。这个神也可以理解成天地之间这种本来的变化规律,就是一种本能的、本来的变化的力量,就像原动力一样,它自始自终都在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变化着,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内经》讲这个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湿,在地为土;还有一个是在天为寒,在地为水。神这个东西,实际就是神气,它在天地之间化现为五行,因为它在不停地变化,当它处在不同状态的时候,它就会化现为五行,五种不同的状态。那么同样的道理,这股神气在人体内部也同时存在,它在天地之间化为五行,它在内脏也对应着五脏的神气。《内经》讲五脏藏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志,五脏是有神气的。五脏的这股神气与天地之间的神气相对应,实际上也是一体的,是一个东西。所以人与天地,天人相应怎么对应,为什么能够相应,相应就是因为它有相通的东西,有共同的可以交流的东西。这共同的东西就是这股神气,就是这种神。

所以人体这种结构,它是以五脏为核心,五脏藏神呀,然后和天地之间这股化现为五行的神气互相感应,互相交感,互相影响,所以天人合一是有物质基础的,不是说毫无关联的。它是有这种真实的交感,就是这种神气的交感。对人体来讲呢,人体的核心就是五脏,只有五脏是藏神的,六腑是与五脏相对应、相配合的。而这个经络呢,经络和穴位是五脏的神气与天地之间的神气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一些通道、路线。

升降斡旋,各司其职

这么讲我们就知道,人体的核心是五脏,而五脏对应着五行。五行,它的模式就是我们讲的,五行就是一行,就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这么一种模式。所以我们去理解人体的经络气血循行,理解这个一气周流的时候呢,就比较好理解。那我们怎么去理解呢?我从两个方面来讲。

第一个呢,就是五脏各有所主。人体的五脏呢,肝主升,肺主降,中土主斡旋,心和肾是水火两端,一个散,一个藏,代表着水火立极两个极端的状态。五脏在人体内部就像官员一样,是管事的,有职权的,因为五脏它有神气,就和一个人有智慧一样。所以《内经》里讲人体五脏六腑的时候,说心为君主之官。心是一身的“君主”,皇帝啊,它的官最大,主明则下安。心神正常,皇帝英明,下面都各司其位,各尽其职,脏腑的功能就协调。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皇帝如果昏庸无能,那国家肯定乱了套。《内经》这个比喻很确切,为什么呢,因为这五脏在人体内部确实像管理者一样,它是有职权、有职能的,五脏有各自的功能。

肝脏主一气的生发,人体内部气血的生发全部由肝脏来主持。肝主生发,肝这个“官员”它负责一身之气的生发,它并不是仅仅负责肝脏自身这一脏器的生发。也就是讲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每个地方都有气啊,这个气要生发的时候,全都是肝说了算。比方说肺,肺本身是主降的,但是肺气也有由脏腑到经络的这种出入过程,肺气本身也是一个小的一气周流啊,它也有生发的时候,它也有敛降的时候,那么它这个生发的过程是由肝来负责的,肺气本身这股气在经络循行的过程当中,它也有往上升的时候,它这个升就由肝来负责,不是它自己来负责的。任何一个脏腑,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它的生发功能都是由肝来负责的,由肝这个官员来主管。

同样的道理,这个气要往下敛降,这由谁来说了算呢,这就是肺。肺主治节,肺主管人身所有的气敛降、收敛,都往回走。肝这个官员督导着大家都出去,都往上走;肺呢正好相反,监管着这个气血全都回来,全都往下走,往里收。一个往外散,一个往里收。这个人体经络气血的循行,它由五脏六腑往四肢、经络循行的时候,就是由内出外、由里达表,这个过程是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肝脏来主管。那么反过来,肌表四肢经脉的气血往回走,往五脏六腑,往回往内部去收藏、回归的时候,这个过程是由肺脏来主管。

我们临床摸脉,位置在寸口,就是在肺经上。虽然这个脉只是一经之脉,但是本身十二经脉的气血是贯穿如一的,就是肺经这个脉气其实蕴含着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信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气血都是如环无端,贯穿在一块周流。它本身是一个整体,不是分开的。我们从肺经这条脉搏搏动之处,即太阴寸口这个位置,就可以体会到全身五脏六腑的脉气的变化,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呢,当我们摸脉的时候,这个脉搏跳动一下,我们可以把它细分为升和降。你摸这个脉一下子来了,这就是升;然后又回去了,这就是降。这个脉搏动一下这就是一个升降,是一气周流的一个过程已经完成了。这就是转了一圈,这也是一个层面的一气周流。

所以我们摸脉时,这个脉升,来了这一下,这就是反映的肝气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肝脏官员主管这个一身之气的升达,你摸脉搏往上跳来的这个一瞬间,也就是一秒钟,这一瞬间来的有力无力,来的通畅不通畅,来的柔和不柔和,还是来的很焦躁,反映的都是肝气的状态。肝这个系统,这个官员的职责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完全能反映出来。当这个脉搏落下去的这一瞬间,它反映了肺气的功能。能不能很通畅、很柔和地落下去?也就是这个气能不能很好地回去?这反映了肺气的功能。我们在摸脉的一瞬间,这个脉搏跳动的这一下,我们就体查到了两个脏腑的功能。简单的来讲,至少这两个脏腑的功能是可以看出来的,可以感觉到。肝主升,肺主降,这两个还是能体查出来的,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摸脉的体会了。

我们如果从这个图上来看呢,中间是五脏六腑,外面就是经络,在上下四肢的经络、经脉,整个气血从脏腑往外循行到四肢的时候,都是由内出外、由里达表,都是一个升达的过程。这个都是由肝脏来主管,反过来就是由肺脏来主管。当我们判定一个人是肝气不升,木气不升的时候,我们指的是肝脏本身主管的升达的职能出现了问题,而并不是说肝脏自己升不上去了,这一点尤其要跟大家讲清楚。我们所说的木气不达,木郁,左路木气不能升达的时候,指的是肝脏主管升达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并不仅仅是讲的肝脏本身这一脏的一气升不上去了,这一点一定要理解清楚。很多人都误以为肝木不升就是肝自己的问题,这是错的。

我们从《四圣心源》这个角度来讲,左路木气不升,讲的是肝脏这股气主管升达的功能不正常。它不正常,不能升达,这个位置呢不一定在哪个地方。升达不上去有可能是全身都升达不上去,也有可能是光肺脏升达不上去,也有可能只有脾胃升达不上去了。它升达不上去就是郁住了,郁滞产生的位置是不一样的,病位并不一定在哪个地方,木郁不一定是只在肝这个脏器上,全身各个地方都可以产生木郁。那我们怎么去定位呢,当我们从脉象上,脉搏的跳动上,感觉到是木气郁滞的时候,我们知道一定是不能升达了。哪个地方不能升达了呢?就要从六部脉,左三部,右三部,都是寸关尺,从六部脉上再去找,不同的部位对应着不同的脏腑,这个以后我们会细细地讲,这就是一个定位。打个比方说,右寸脉单独弦而大,这就是木气郁滞的地方在肺脏,在肺经上。以此类推,五脏对应不同部位的脉象,都是这样的。

这是说,我们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左升右降,火气开达,肾气闭藏,中土斡旋。那么它讲的并不单纯是五脏本身自己的功能,而是讲的五脏本身的职能在整个全身的一个表现。打个比方说,中土斡旋,如果是出现中土郁滞的时候,这个脉一般都是偏软的,濡软。土生湿气,湿气盛的时候脉一般濡软无力,转不动。这是从虚的层面讲,如果从实的讲,有可能导致木郁了。如果从虚的话,单纯一个虚,脉软无力,为土虚,湿气盛。这时候,它的病位有可能是在肝经上。有的人阴囊潮湿,这是中土之气,湿气在肝经方面的一个表现。也有的表现在皮肤上,长湿疹,很多小孩子的湿疹很难治,长时间不好。肺主皮毛,主肌肤。这个就是中土,土气,它的病位实际上是在肺这一块。

所以中土为病的时候,不见得这个病一定在脾胃上。我们讲的土虚不能斡旋的时候,并不一定就是表现为脾胃病。我们讲《四圣心源》这个理论模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模型讲的是五脏的功能,并不单纯指五脏本身。这一点一再强调,不要搞混了。这个是很容易搞混的地方,所以跟大家多说几句。这是讲的一气周流这个模式,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中土斡旋中焦,四象在外面轮旋。它这个核心,主要是从功能状态讲的,不是从具体五脏讲的。

升降一体,无非流通

但是人体毕竟也是有具体的五脏六腑,有具体的十二经络。那我们怎么再进一步去理解这个一气周流,升降斡旋,我们讲的这个状态和人体真实的五脏、经脉、经气的循行如何去对应呢,如何形象地把它们联系到一起?大家看着图,我给大家讲。

我们知道人体之气在十二经脉之中循环周流的时候,我画的这个图上,所有的代表着经络的线,以及内部的脏腑,它们之中都充满了经气。正常情况下,它们好比一套循环体系里灌满了水,并且这个水是在循环周流着,气血在里头周流,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水,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血。那么它就沿着我们线上标的方向、线路,如环无端的在周流。

如果从大的层面来讲,刚才我们讲的脏腑之气,外出到达四肢,这是升达的一个过程,是由肝脏来主管。比方说,我们来看图的左上角,心经、心包经、肺经,左上角的三阴经,它这个经气由内脏向外循行,到达上肢内侧,然后往手掌循行。因为这个三阴经同时在向外循行,它向外循行的同时,右上角的三阳经,在手臂的外侧同时向人体的大肠、三焦、小肠,向三个腑回流,往回循行,这都是同时进行的。左边的三条经络的气血由内出外,就是一个升达

的过程。右边的三条阳经的经脉,气血由外入内,就是一个敛降的过程。这一升一降也是同时在进行的。左边升的同时,右边就在降,一块在周流,同时进行。那么,它这个往外升的过程,就是肝脏主管;降的过程,就是肺脏经气,这股敛降的职能主管。在同一时间,既有升又有降,主升的肝脏与主降的肺脏同时在执行自己的职能,同时在发挥自己的作用。

人体十二经脉的循行,阴经和阳经运行的方向相反,但是运行的步调是一致的,就是同时在动,你在升,我就在降。从这个层面来讲,升降是一体性,也就是说升降是不可分的。因为经气是贯穿在一块的,如果没有左边经气的上升,右边也就没有经气来敛降,这就是没有升也无所谓降。所以有时候,我跟大家讲四圣心源这种模式,左升右降,说升和降本质上也是一体的,升的同时也同时在降,如果没有左边的升,右边根本也没法降,所以升就是降,降就是升。大家如果从周流的角度来想,假设左路的升和右路的降,我们不要把它看成升,也不要把它看成降,只是把它看成连在一块儿的一根管子,它不过是水在里边流而已,哪有什么升和降。所以所谓的升降都是相对的。当然它由内脏出外到四肢,肯定还是一个偏于升散的过程;由四肢回到脏腑肯定是一个偏于收敛的过程。所以我们分别用肝主升和肺主降来描述这两个过程,说这两个过程由两个不同的脏腑功能来主导。但是它们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本身就是一体的。

从这个图上,大家会好理解一些。升的同时也在降,升其实就是在降,降其实就是在升,既有区别,又是完全一体的。这一点,大家要去体会,要去理解。可能我说得还不是很清楚,大家再回去体会体会这个意思。升降本身是一体的,但是又有区别。这是从整个大的一气周流、人体十二经脉周流的层次来讲《四圣心源》左升右降是怎么回事,这样就对应上了。下肢也是一样的。分经主时,潮起潮落

在另一层面上来讲,咱们知道十二经脉的循行,它有次序,也有时辰。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对应一个经脉,所以有子午流注之说,每一经都有自己的循行时间。这个怎么理解呢?比如说寅时,肺经,并不是说其他时辰肺经没有气血了。哪一个时辰是哪一经,就和海水的涨潮一样。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十二经脉的气血在经脉里面循行的时候,并不始终是一样多、一样快,它不是均匀的,而是随着时间、时辰的变化,有一个规律的强弱变化。就像大海里的潮水一样,它是有起伏的。见过大海的人都知道,浪来的时候,有的就像一排、一条线一样,远远地就推着过来了。浪经过的地方高高地升起来,就是一个浪花。这个浪花不是在这个地方不动了,而是不停地往前走,往前推动。在这个浪花的前后,海水就相对平静一些,经脉循行也是这样。打个比方说,肺经当令的时候,这个时辰是肺经,好比说这个地方有一个潮水,这段时间,大部分气血都集中在肺经这个经脉上,这个地方的气血比较盛,比较多。如果碰巧你这个肺经、肺脏有什么问题的话,在肺经当令之时,这个问题就会表现得比较明显和严重。相反,你用药治疗的话,在这个时辰治疗肺经的疾病就会得到天时的相助,这个时候肺气本身就是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用药也最容易治愈,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们形象地来理解,就好比在人体十二经脉循行的路线上有一个浪花,它的长度正好是一个经脉的长度,这个浪花在不停地往前推进,从一个经脉推进到另一个经脉,就和海里的浪花在大海中推进一样,一点一点地往前走。人体经脉气血形成的浪花也是这样,按十二经脉循行的次序,也是一条经脉、一条经脉地往前走。每一条经脉都会经历这个涨潮落潮的状态,那么这个状态、这条经就是对应这个时辰,经气比较盛,经脉主时就是这个意思。

经脉在它自己对应的时辰经气比较旺,这也和这个脏腑本身的功能密切相关。或者说脏腑的这个功能,它本身的职能所对应的天道的状态,和它主时的这个时刻的天道的状态是相对应的,所以才有经气涨潮一样的盛衰变化。它本身也是一气周流的变化,也符合一气周流的规律。只不过它更多的是脏腑本身和天地之间的交感导致的这么一个规律。

所以咱们对人体自身的一气周流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呢,就是所有脏腑的一气,它的升降出入,它的循行,都受到人体自身五脏功能的调控,是符合《四圣心源》所讲的中土斡旋、一气周流这个模式的,这是一个最主要的状态。同时,在这个状态的基础上它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个细微的变化就是十二经脉主时。十二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会有一些细微的盛衰变化,这是和五脏六腑本身的功能,本身与天地之间的感应相关的。如果我们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能够考虑到这个因素的话,考虑选择最佳的用药时间,可能会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针灸的时候,这个可能更重要一些。

当然,从用药的角度来讲,最主要还是调整五脏的升降出入职能。调五脏这是最重要的。至于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本身和天道相对应的这个一天之内的细微变化,也不是说不重要,相对来讲呢,因为它的变化更细微一些,不容易察觉,所以我们可以暂时不作为一个重点。就是你如果不是很熟悉,不是很确定地了解它的状况,可以先忽略不计。你可以先按照《四圣心源》这个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体系,来调五脏调升降,也可以把整个一气给调好。整个一气调好了,这个天地交感也自然会恢复正常。

小结

为什么跟大家讲这么多呢?主要就是跟大家讲,首先要把人体这个模型理解透。尽管它的周流好像也很复杂,实际上呢,它的这个实质,这个运行规律,是完全符合《四圣心源》讲的一气周流模式的。所以我们学习《四圣心源》,我们学的不光是一个理论体系,要和具体的脏腑,要和天地之气的升降完全地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要体验到这种一气的升降出入的真实状态,不能只是看到《四圣心源》理论上的描述,一气周流就是画了一个圈,画了一个圈就完了,这不行!因为这个一气周流会有很多的层面,会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所有这些不同的表现实际上在源头上都是相通的,它们都是体内五脏不同功能的体现,在不同层面的体现。所以我们这个源头在哪里?源头在人体内部就是五脏,在天地之间就是五行。它们之间都有神气相通,这个神气就是天地之间亘古不变的、本来的变化规律,是一种本性。这样我们学起来就学活了。

《四圣心源》书里讲的这个理论体系,这个模型,它是很实在的一种境界。你看到这个体系,看到这个理论,你马上能够感受到这股气,在体内很生动地在升降出入,在天地间也是很清晰地有这种上下的交感,都在动。所以我们学习了以后,你要感受这种气的变化。摸脉也好,察象也好,都要去感受这个气,感受这个气的动态的变化。你要知道它来来回回,升降出入,无非就是周流而已。去了又来,来了又去,来来往往,如此而已,要有这种体会。

学《六气解》的目的呢,就是知道,这一气,在人体内部的循行,在人体五脏六腑的循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与天地之间的六气也相对应,有不同的特点。实际上,它仍然是天地之道五行的本性体现。等我们下一次具体讲这个六气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六气实际上也只有五气。这个《六气解》其实最不好讲,难就难在它的名相,很多的名目。这个名字,那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一下子理解不了,或者觉得比较繁琐,实际上它的本质,它的核心,是一样的,很简单,就是五行,就是一气周流。

今天是接着上一次,把这个人体十二经脉,对应六气,对应着三阴三阳,把这个人体一气,十二经脉这种一气周流,结合这个五行,又跟大家做了一个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让大家加深一下理解,能够理解地更细致、更清晰一些。今天就讲这么多,下一次我们开始讲具体的六气。

第八讲 六气治法

前两次咱们把《四圣心源》第二卷《六气解》理论部分做了交流。后面分着讲的这个六气,每一气有什么特点,我们临床治疗的时候需要如何处方用药,这些原则性的东西,今天来讲这些内容。后面这部分内容,其实占的篇幅比较大。六气呢,每一气都有一节,后面有一个小结。每一气有一个代表性的方子,内容很多。但是是我们有了前面的基础,原则上的东西前面两次讲课已经跟大家交流过了,所以后面的内容虽然多,我们今天晚上一次就把它讲完了,比较好讲。

火隐于水,君相合一

今天晚上我们讲具体的六气,六气的特点。六气就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大家看六气里面实际上有两个火,就是君火和相火。如果把这两个火看作一个火来对待,那六气实际上是按五行相生的次序来排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这么一个次序。这跟我们前面讲的一气周流、五行相生的次序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列出两个火?《内经》里讲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就跟君主一样,它应该是内藏而不外露。而相火呢,它是通达于外,温煦周身,是做具体事情的,就像一个宰相,君主有什么命令,宰相就去执行。人身这一气无非是阳气,气动而为阳,所以这一气周流就是阳气在周流,阳气它在动的时候呢,实际上是有神明,有心神在指导。这个心神呢,就相当于人体的君主,所以它的权利是最大的。所以《内经》讲主明则下安,心神清明,下面就是五脏六腑十二官,君臣佐使,下面这文武百官啊,各个脏腑功能才会各居其位,各职其能,这就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意思。

所以这个心火啊,少阴君火,它实际上是代表着心神。通常情况下,心火应该是清明光亮,内藏而不外露。一旦心火外露,那就是你的脏气衰了,脏气不藏了。五脏藏精气而不泄,一旦心火外露,就是比较危险的症状。我们临床摸脉,很怕见到真脏脉,这个心火也是这样。临床上见到心火这样的症状也比较少,一般都是危证。我们一般情况下见到的火都是相火,所以虽然《六气解》讲的是六气,实际本质还是五行,君火在这个五行当中,它是隐而不见的。所以我上次跟大家讲水火合一、水火一体,就是这个意思。

君火藏于水中,它和肾中元阳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当然这里面也有区别,它们相当于都属于人体真阳。只不过肾中元阳相对于君火来讲,它处在一个更加收藏的状态,而君火处在一个相对清明开散的状态。元阳易升,它要动,是一个动力;君火呢,君火以明,君火的真气都处在敛藏的状态,只有光亮显示出来。当然我们讲《六气解》,讲具体六气的时候,我就不再一节一节地讲了。因为最后一节是讲六气治法,每一气有一个主导的专方,没有剂量,只有药,就是讲了个意思。我会把这个方和具体的六气对应着来讲。

厥阴风木,温润而升

首先看厥阴风木。厥阴风木对应的方子实际上是桂枝汤的加减,桂枝汤加味。我们知道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经方之祖,是舒达肝木的一个方。这个厥阴风木应春气,在脏为肝,春气生发啊,需要气比较流畅,柔润而生发,它不是说只是单纯的辛散,不是说只要有桂枝的这个辛散它就能够升发上去。就像春天植树要浇水,光栽树不浇水也活不了。所以有时候咱们讲一气周流,动则为阳,是一股阳气,一气周流就是一股阳气在周流。实际上呢,这么讲是从动的角度来讲,动则为阳,流通嘛。但是阴阳都是一体的,阴阳是不可分的,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所以这个厥阴风木之气要想很好地生发,它也要有足够的阴精。也就是说这股气要足够地柔润,才能够生发。桂枝汤原方,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相对来讲偏燥一些,所以黄元御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了当归、阿胶,还有茯苓。

厥阴风木之气就是左路木气,它本性生发易动。前几年,北京一到春天风特别大,为什么风特别大呢?因为绿化搞得不太好。最近这几年绿化搞得好了,水土保持得比较好,到了春天风就小多了。厥阴风木之气也容易生风,因为它容易升动,容易动,所以它特性就是生风,动则为风,这是它的特性。

和春天这股生发之气相对应,就和小孩好跑、多动、调皮是一个意思。从这个用药的角度我们怎么调教它呢,那就要润养。你要是干巴巴的,光让它往上升,那就是燥而生风,就是没有节制了啊,到处横冲直撞,这就是生风了。所以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讲,这个一脏之气病,则见一脏之气。就是说这一气病了,不正常了,你才会看到,身上表现出这一股气来。木气病了,就会表现出风气来,就会有一股木郁生风之气,而病的本质上是虚。

五脏藏精气,从脏腑的角度来讲,脏气没有说太实的,都是虚。那么肝木之气,厥阴风木之气呢,如果没有郁结的话,只要有风气表现出来,实际上是阴虚了。为什么阴虚呢?因为左路这股气,虽然是升动为阳,从它动的特性来讲为阳,但从这个由阴出阳、由阴化阳这个角度来讲,它属阴。所以你看,左为肝,肝主血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体阴而用阳,可以这么讲。在体为阴,在功能为阳,这就是左路之气的特点,它本身就是比较润的一股气。所以这股气要保持足够的荣润,一旦精血亏虚,木气不润,那就会郁而为风,这就是厥阴风木的特点。

所以厥阴风木之气要正常地生发一定要有足够的阴精,足够的阴血。因为现在人消耗比较多啊,阴精亏虚的比较常见。所以有一些人觉得上火,发脾气,这就是木气郁滞的症状。有时候你用辛温发散去流通,会越用越差。这种情况你要仔细问一下,往往都会有手脚凉,或者手脚腕子容易酸,没劲儿,皮肤不够荣润,这就是阴精亏的症状。阴精亏的时候,一气周流不畅,四末不温,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就要去养,不能散,要用一些比较柔润的药,像当归、阿胶、沙参之类的。所以黄元御治疗厥阴风木为病,知道要养、要润,所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上当归和阿胶。桂枝汤主升发,当归、阿胶补阴血、阴精,这就符合厥阴风木的本性特点。

酸味入肝,酸味能敛能柔。如果厥阴风木之气大虚,需要急救,我们需要大量的酸药,酸味的药。《伤寒论》的乌梅丸,用大量的乌梅酸敛、酸柔来治厥阴病,实际上就是救急的一个药。五味入五脏,有时候是可以救五脏精气的,可以救急。女子以血为主,男子以气为主,肝主血,所以厥阴风木对女性来讲可能更重要一些。临床上有一些妇科大出血,经血崩漏不止,危急重症。有经验的老大夫,用药的时候呢,会用大量的醋来煎止血药,那就是取这股酸味儿。醋味酸,酸入肝,急救收敛,来救肝脏的真气,能很快地止血,效果很好。很多疏肝的药都用醋炒、醋制,医理也是这个意思。

虚的程度不同会用到不同的药物。就厥阴风木来讲,一般情况下,阴血还比较充足的时候,单纯的不能升达,直接用桂枝汤就可以了。大部分情况下,是由这个加当归、阿胶的方子来主治,润养、温通兼备。当然还有茯苓,加茯苓是去中焦湿气,轻轻运一下中焦,会升达得更通畅。不过,厥阴风木之气如果亏得比较厉害,就是肝气亏虚得比较厉害,那就需要用酸味药来救急,急救真气。所以《内经》讲的五味入五脏,它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它有很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土木相克,木能克土,在正常情况下,这是我们需要的,需要木来克土。是什么意思呢?中焦土气,中土之气容易生湿,湿气濡软缓滞,土气就如懒汉一样,不想动。木气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老是不停地跑。一个勤快,一个懒,正好调和一下。所以木克土,就是用木气的升动之气,去带动土气也跟着动起来,也能跟着斡旋起来。所以正常情况下,木克土是我们需要的一种作用。我们需要人体的这股气,有相生有相克,既需要相生,也需要合理的相克,相互制约。所以说木能疏土,木气能把壅滞的土气疏达通畅,让它周流起来,这是我们需要的。所以治疗一些中土为病,中土湿气比较盛的时候,我有时候喜欢用点升达木气的药,像用一点点麻黄,量比较多的生麦芽,有时也会用一些桂枝,治疗一些脾胃病,效果也很好。通过木克土的作用,用木气的动力带动中土运转。

可以看出黄元御老先生对厥阴风木的认识是多么到位,是通盘考虑。这股木气主升动,这股升动之气,需要有充足的阴精作为化源。同时,整个一气,从后天化生的角度来讲,都源自中焦,所以要同时兼顾着中焦之气。木气升动为主,阴精的根基也要厚,中土不能太黏滞。这几个方面都调好了,左路木气就有了比较好的升达之性,也就符合了厥阴风木之气的特点,能够通畅、柔润、和缓地升达,这就是厥阴风木之气的特点。

厥阴风木之气主升,阳明燥金之气主降,升极而降。夏天过去了,秋天就来了,物极必反的一个状态。它是一股火气,阳明为二阳,所以这股火气要往下降,左路厥阴风木阴血往上升,阴化为阳,成了木气;阳明燥金是阳化为阴,阳需要往下降。为什么叫燥金?如果这股火气降不下来,就会灼伤阴精,化为一股燥气。所以它的特点就是不容易往下降,容易化燥。我们讲厥阴风木之气的时候,木气容易生风是因为阴亏,而金气容易化燥也是因为阴亏。我们都知道火性炎上,火本身是往上走的,不是往下走的,一定要有阴柔、镇降的药物来引导它。在天地来讲,天地本身这个阳明燥金之气,它就是一股沉降之气,所以可以把自己的火气给压下来。一旦这股沉降之气不足,火气就停在上面,化火化燥而伤阴。

阳明燥金,凉润而降

阳明燥金,黄元御给出的方子,就是咱们比较熟悉的白虎汤加减:百合、石膏、麦冬、五味子,白虎汤和生脉饮的意思。东青龙,西白虎,白虎是主降的。主要是石膏这个药,石头嘛,西方之域,金石之气,可以演变成金气。从治疗上来讲,主要用石膏来镇降不能自己敛降的火气,金气本身是往下镇降的,石膏就是一股金气。那为什么还要加上麦冬、五味子、百合?百合、麦冬都是比较滋润的药,都是阴柔的药。所以我讲一气周流,阴阳一体,一气既有阴又有阳,只不过在升降不同的阶段,它的阴阳有偏多偏少、偏升偏降之分。分之为阴阳,合之为一气,从这个用药我们也可以体会出来。

所以阳明燥金之气如果不降,一定要用清凉润降的药,百合、麦冬这样的,比较清凉、滋润的药。阴药本性是往下降的。我们知道秋老虎总是很热,不凉快的时候,下一场雨就凉快了,一场秋雨一场凉,也是这个意思。因为燥金之气如果要降,一定是润降,滋润才能降下来。左路木气如果要升,一定荣升,荣润才能升达。从阴阳相对的角度来讲,阴气有时比阳气还重要些。没有阴气,阳气则无所附,全都散了,这一气还周流什么呀?阴阳离绝了,还谈什么周流。只要一气没散,必然有足够的阴精来载气,阴以载气。气不散,就是阴阳和合。所以你看阳明燥金之气,它的特点就是:本性宜降,但是偏偏不容易降,容易化火、化燥、伤阴。我们治疗时就要润降,所以白虎汤除了石膏还有粳米、知母,这些实际上也是比较润的东西。黄元御在这里用了五味子,五味子是偏收的,实际上是补肾的药,这就是提前从肾水收藏的角度治疗不降,这个力度更大一些。不光是往下降,都开始往里收了。

从这一点来讲,黄元御这个方子,它降阳明之气的力量要比白虎汤看得更远,步子更大,势力更强。不是说白虎汤不好,白虎汤也非常好。那是单纯从降阳明的角度用药。而黄元御的方子已经从收肾气的角度,牵涉到收肾气,所以更有味道,更有境界。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方子,就这么几味药,连个量也没有。《四圣心源》的很多方子都是在说法,表法,说一个意思。你如果能够领会,就可以举一反三,就不至于抱着一个方子,束缚住了手脚,不知道变通。所以我们学《四圣心源》,主要是学它的思路,学它的思想,而不是去死记几个方。我经常跟朋友讲,我基本上不用《四圣心源》的方子,《四圣心源》的方子我也记不住,我只用它的法,所有的方子都是随证处方。如果真是考我《四圣心源》,我可能都不及格,都记不住。所以书是给我们指方向的,因指而得月,不能得指而忘月呀。道理看明白了,书就可以扔了。

金木升降,一气一体

这里讲了厥阴风木之气和阳明燥金之气,它们的特点和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给我们比较重要的启示,就是一气本身就是阴阳和合,阴阳一体。只不过木气偏阴,体阴而用阳,金气体阳而用阴。木气宜升,金气宜降,但是恰恰它们一旦为病,木气不升,金气不降。木气不升,就会郁而化火、化风。木郁生风,大家不要认为生风就升动地更快了,不是这个意思。

木郁生风,如果从正虚的角度来理解,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底气不足,站在那瞎嚷嚷;如果从邪气的角度来讲,从郁结的角度来讲,可以理解为就是交通拥堵,走不动,急得在那叫。就是光打雷不下雨,光有动静,实际上并没有往前面走半步。所以我们看木郁生风的时候,很多患者躁动不安,有的像小儿多动症,还有肢体震颤,都属于木郁生风,风象。但他们的脉都很虚,肢体四末不温,肌肤不荣,都是阴亏不畅的象。

如果说这个木郁生风,就是一气周流很通畅,和风一样快了,那倒好了,那病自己就好了。只要经脉通畅,一气周流通畅,这个气就会阴阳和合,不可能表现出风象来。一旦出现风象,必然是走不动,或虚或郁,必然是有郁滞。所以我们才需要桂枝去升达,帮着它往上走。木气本性好动,宜升,容易出现不升的病症。金气宜降,容易出现不降的病症。所以黄元御在《长沙药解》里讲,金木之气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之气各遂其性则病作。就是说,从金、木升降二气来讲,正常情况下,是要随顺它的本性,木要升,金要降,这样才不会生病。而水、火刚好相反,火性炎上,我们需要它降;水性润下,我们需要它升。物极必反,阳能降,阴能升,才能周流如环,否则这个一圈哪里来呀?所以水火之气不能随着它的性,要反过来压制。这个我们后面再谈。

金木之气都是一气,都含阴阳,都是阴阳和合的一气。只是因为它本身所处升降的位置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就要从阴阳和合为一气的角度去治。既要照顾到本气的特点,又考虑到阴阳和合,或者说从体用的角度来讲,既要考虑到用,也要考虑到体。如果我们从流通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更形象地理解。木气从下往上升发,大家看,可以想象一个喷泉,喷泉底下有水,喷到上面升已而降,如果下面没水,没什么可升了。木气要升,首先要有阴精,阴精要足,它有东西可升。金气要降,同样如此,也要有足够的阴精来润降,它才能降下来,否则阳气要散。火性炎上,不会自己降下来的。大家想一想,假设这个喷泉喷得足够高,喷上去的水气可能真的就散了,这个喷泉的水可能就降不下来,能降下来的一定是水气。有水才能降,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气是降不下来的,所以这个喷泉它能降下来,就是它还有水呀。大家这样去理解,形象一点,可能更好理解。

中医基础理论里讲到,气以行血,血以载气。它实际上就是阴阳和合的意思,阴阳互不可缺,临床用药要注意这一点。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发现一气周流不畅,或者说木气升得不通畅的时候,桂枝用100克,行不行?可能有效。因为你身体里面可能还有一点阴精供你挥霍呀。你连着用上一周 100克,你试试?同样的道理,大量的用附子也有这样的弊端,附子散的作用比桂枝更厉害。所以我们讲,任何时候,让一气升或降的时候,不要单纯从阳气的角度来考虑,更多地要从阴精的角度来考虑,更确切地说,要从阴阳和合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黄元御老先生在《四圣心源》里讲一气,他大多时候没有单纯地讲阴讲阳,而是讲一气,包含了阴阳。

金气、木气只是偏于阴或者偏于阳,都不是纯阴或者纯阳,都是阴阳和合的一股气,只是阴阳的偏重稍有不同而已。所以我们用药也是这样,都要考虑到阴阳和合。阴阳离绝就没有一气了。只要有一气,说明阴阳还没有分离,还是合在一块的。就如一个家,有男人有女人,有丈夫有妻子,才是一个完整的家。所以临床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单纯温阳,也不要单纯去滋阴,要注意阴阳和合。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我们注意。

《内经》里有专门讲这个阴阳和合的,大家可以去查一查。不管是《内经》《四圣心源》,还是其他中医经典,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经典,《易经》《道德经》《阴符经》,都讲了很多这种道理。我们不要只去学习文字,要去体会这个境界。你去体会这个境界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文字不足以表述真实境界。我有的时候和朋友们讲,阴就是阳,阳就是阴,升就是降,降就是升,好多人都理解不了,也有人觉得我这个说的是废话。实际上,真实的境界就是这样,你要去体会。当然,这个境界体会不到的时候,可以先从文字理解。真正学好,要学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你要去修心养性,提高自己的境界,然后去体会这个境界。这是讲的厥阴风木和阳明燥金之气的特点和治法。

太阴湿土,固运利湿

下面我们看太阴湿土,中土。中土之气容易生湿,土湿之气。太阴湿土,黄元御给出的治法:固运中土,渗利湿气。甘草、茯苓、白术、泽泻。其中,甘草和白术固中土,甘温之药,白术还比较润一点。土气就像打地基一样,培补得厚一点。茯苓、泽泻,中土容易生湿,把湿气往外带一带。中土之气的主要特点就是生湿,利湿为治疗的一个重点。另外,中土也是一气周流的一个枢纽,中土斡旋嘛。中土能升降,能运转,是后天一气源源不断的一个来源。中土之气如果虚的时候,也需要去补和运。白术这个药,即能补又能运。我经常讲,白术固运中焦,固就是补的意思,运就是转的意思,就是动,使得中土之气既得到培补,又能够转起来,白术一药两能。所以黄元御的方子虽然小,但是都能非常贴切地与各气的特点相吻合,根据每一气特点提出一个非常恰当的方子。我们看这个方子,就能看出本气致病的特点。

中焦湿气重的话,除了用茯苓、泽泻,还可以用薏苡仁。泽泻利的力量比较大,正气虚时我就换成薏苡仁。薏苡仁柔和一点,还有一点扶正气的作用。如果不用利湿的药,有时候治中土效果不太好。所以中土湿气盛的时候,利湿气比运中焦见效会更快。所以很多中药,尤其是入脾胃的中药,在制法上都会用土炒、麸炒。麸就是小麦皮磨碎后成了麸子,用土炒、麸炒后,就多了一些土气,多一些温燥的土气,这股温燥的土气也能够治水气。

为什么叫燥湿?我们用一些药温燥湿气,因为湿气本身属阴。中土之气为什么容易生湿气?因为中土这股气比较柔和,比较缓和。好像一个人比较懒,本身就快不起来的一股气,一旦出现阳气虚,出现一气周流不畅的时候,就没有人帮它了,力量更弱了,更不足了,更动不了。阳无力化湿,阳气化不了阴气,湿气就会在中焦停聚起来,产生了中焦湿气。正常的土气是一股温燥之气,温燥之气可以把湿气运转出去,或者让它动起来。所以用炒过的药温燥之气比较足,就是土能克水的意思。譬如下雨了,农村的院子很泥泞,走不了路。就把灶膛里的草木灰掏出来,撒在院子里。草木灰就是一股温燥的土气,它能够吸收水气,让环境变得干燥一点,就可以走路了。

所以土气这股气虽然容易生湿,但是正常情况下,中土这股气是不燥不湿,不应该表现出湿气。它能够斡旋的时候,它就会阴阳和合。正因为本身这股土气走得慢,容易出现壅滞,最容易出现的邪气就是湿气,实际上就是阳虚不运,湿气内停。所以我们这个中土之气,生病的时候大部分是吃得不合适,吃生冷东西,受凉了,有的人就会上吐下泻,胃不舒服,吐酸水。首先是中阳之气受损,阳不能化湿,然后中土的湿气就表现出来了,产生各种病症。温燥利湿是太阴湿土的治法。当然中土也有伤阴的,燥气太盛,伤了阴的,像大承气汤,阳明燥热伤了阴津,土气都是一片燥火,它需要紧急通下。或者有一些萎缩性胃炎患者,也是中土阴不足,火气有余,也是需要润养。但是从大的方面讲,大部分情况下,中土之气最常见的症状还是湿气盛,十人九湿,真正阴虚化燥的百不二三,这是黄元御调查的结果。

所以我们运中焦,温燥利湿,这是原则。只要湿气比较盛的时候,就是这样来治疗。我们治疗针对的是阴阳不能和合如一,阴阳有偏,不是正常的和缓的一气,就会出现病症。我们治疗的时候要根据各气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药物把它恢复到阴阳和合的状态。至于木气,就是荣润生发,金气,就是凉润敛降,对于土气来讲,就是和缓,这些气本身都是阴阳和合,都是既有阴,又有阳。我们对于六气的理解,始终要从一气的角度去理解,从阴阳合一的角度去理解,不是单纯的非阴即阳,它不是分开的。

用药也是这样,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六气在本位上阴阳和合的状态,这是一个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虽然有升有降,实际上我们始终在追求圆融如一、阴阳和合的状态。从整个一气周流来讲,它是和合如一的。从每一气每一个阶段来讲,它仍然是阴阳和合的,只不过阴阳略有偏盛而已,略有偏升偏降而已,它仍然是阴阳不可分的一体,所以才为一气,这需要大家加以重视。并不是说左路纯粹一股阳气,右路纯粹一股阴气,这种纯阴纯阳的理解是错误的。所以有些朋友学习火神派的温阳行气的思路的时候,往往会犯一些错误,往往忽略了养阴回阳,就是因为他对一气周流、一气圆融的这种认识还不足,不到位。火神派本身其实也是很圆融的一个学派,郑钦安老先生对阴阳两方面都做了很精辟的论述。所以我们学的时候不能学偏了,始终要注意阴阳和合。我们讲一气周流,周流就是动呀,也是看重阳气。但更多的是,这股气本身也是阴阳合一,我们只是在注重阳气的基础上,更加注意如环无端、阴阳和合圆融的这种境界,整体性更强一些。

急救水火,以固两极

把金、木、土这三气讲完了,我们来看看最重要的水火之气,少阴君火、少阳相火以及太阳寒水。刚才说这君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不应该出现呀,怎么还有个治君火的方子呀?这个就是出现危险,君火外显时用的。一般情况下用不到。我们刚才说了一气为什么会生病,金木不遂其性则为病,水火各遂其性也为病。所以一气周流在转的过程中,它转的这一圈,水火两端、水火立极是两个转折点,这很重要。所以我们看病先看水火,火气在上,水气在下;心火在上,肾水在下。火气在上,火气宜降,它要降下来;肾水在下,水气宜升,它要升上来。物极必反,阳极必降,阴极必升,这两个转折点、两个极点是人体一气周流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如果水火两极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火不能降,水不能升,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一气周流的存在,一气周流就断了。所以一气周流还存在,水火必然在发挥作用。火还能降,水还能升,水火有一个不升或不降,一气周流就断了,就会出现一气散失,阴阳离决,那就是危症了。所以我们调这一气,中医治病是调气,是调一气周流。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出现水火不能立极的情况,最常见的是不升不降和中土不能斡旋这种情况。水火这个大本营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一般不需要我们去调理。

但是水火一旦出现问题,都是比较重的问题,需要我们紧急处理。水不能升需要我们紧急去升,火不能降需要我们紧急去降。下元水这一极出现问题,出现危险,火神派善于用附子升达阳气。如果火不能降,上元火这一极出现问题,需要紧急去降,降用什么,黄元御用黄连来降。所以治疗这六气为病,六气本身还是一气,实际还是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

我们治这一气,如果出现了危症,一定要判断水火的问题。水火还能不能站稳脚跟,火能站住脚跟就是火还能降下来,水能站稳脚跟就是水还能升上去。所以真火君火不降的时候赶紧用黄连赶紧给降下来,黄连大苦大寒啊,这个大苦大寒之药就是当头一棒赶紧把这火气先打下来,迅速地藏下来,救急。你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用通脉四逆汤的时候,用大量的附子回阳,危症时加上猪胆汁,加上人尿。猪胆汁大苦大寒,也是藏君火的药,火味苦,苦味救君火呀,苦味入心,救心脏之精,救急用。所以很多人只知道如果水不能升,就是阳虚呀,用桂、附,用附子去升,但很多人不知道君火不降的时候怎么去降,用这种大苦大寒的药去降,也是救急之法。所以黄元御治少阴君火用的方子,第一味药就是用黄连,后面白芍、生地黄、牡丹皮都是辅助的药,都是阴药,没有一味是阳药,但后面有个说明,下寒当用椒、附。如果水不能升了,如果水火都有问题了,救火要用黄连,救水要用附子。

我们再看太阳寒水的治法,甘草、干姜、茯苓、附子,他就用到了干姜、附子。所以水火立极,水火两端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危症、急症,必需紧急把水火两端给固定好,这样水火立极这个格局定下了,就好像有了天地一样,才能化生万物,才能够产生一气周流。所以大家看治水之药都是温燥之药,治火之药都是苦寒之药,都是为了火气下降,水气上升。所以黄元御在《药解》里讲水火不能由着它的性子,由着它的性子水不能升,火不能降,两极不能发挥作用,一气周流的体系一下子就垮了。

讲到这里,我们再把一气周流的体系回顾一下。我们天天讲左升右降,中土斡旋,很少跟大家谈到水火立极的问题,是因为水火出现问题的概率比较小,但不是没有。它可能比中土斡旋的问题还要重要些。所以危症、急症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水火两端的问题。火神派为什么能救一些危症、急症?他是从元阳、肾水的角度考虑用药的,水火两极他至少救了一极。水火两极为病出现问题,下元肾水出现问题更多一些。真正少阴君火外露不降,肾水没有问题的不多见,一般火出现问题,肯定水也出现问题,水火本身是一体的。

所以黄元御在治少阴君火的方子里,注明如有下寒当用椒、附。他告诉你要用附子,其实要用附子的概率是很高的,如果刚刚出现君火不藏的时候,你用点黄连去藏把它恢复一下还是可以的。若是时间长了,君火也就散了,黄连也不能用了,只能用附子先救水,然后用胆汁、童便这些苦寒之性相对柔和的药来防止君火继续外散,所以治少阴君火的方子不能常用,不能久用。要用得恰到火候,见效即止。他这个药比较霸道,药性比较猛,黄连用多了就会把君火按在这了,也走不动。这是讲的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君火宜降,寒水宜升,因为水中含有元阳,火中含有真阴。实际说的意思就是火气,真火你要往下藏,真阴内含元阳一定是往上升的,是这个意思。

少阳相火,郁则宜通

最后我们看一下少阳相火这一气,六气少阳相火的治法。相火和君火不一样。相火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我们常见的上火呀,火气不降呀,都属于相火的问题。因为这个时候君火还是能够在位主政的,有问题还不是大问题,它只是局部的火气不通。气不通郁而化火而已,不是天崩地陷,水火两极要崩溃了,没有这个危险。所以治疗的方法是疏通,疏通一下就好了。所以用小柴胡汤加白芍。柴胡疏达木气,黄芩去郁火,甘草、半夏、人参、生姜、大枣运中通降,白芍清风木。整个方意是疏通,疏通郁火。

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什么情况?火郁,一气周流,凡病则郁,在哪都是郁火。所以有的老大夫一辈子就用一个小柴胡汤,就用一个方子加加减减,什么病都能治。为什么呢?因为疾病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危症,大多是气郁,所以用小柴胡汤加加减减,绝大部分情况都是可以应付的,绝大部分病症都能有些效果,只要你加减好了。所以这六气为病,实际上除了水火两极、水火两端是比较危重的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去温升或者去苦降。其他的都是比较柔和、比较缓和的情况。主要的思路就是疏通,中土出现问题不能转了,运转一下,加点利湿的除邪气。木气不升的时候帮它升一升,养一养,增加一下化源。金气不能降的时候,帮它降一降,滋润一下,增加向下降的力量。如果不是明显的升,也不是明显的降,只是有点火气郁着了,整个气不通畅了,用这个小柴胡汤的意思,把这个火气疏达一下,通行一下,也就可以了,都比较好治。无非就是帮它升,帮它降,帮它运中焦,帮它疏达通路,都比较简单。只有水火两端真火不降,真水不升,是需要我们紧急处理的,是要我们用比较猛的药帮它升助它降,确立两极牢固的位置。

小结

而从六气整体来讲它依然是我们前面讲的《四圣心源》的体系结构,中土斡旋,一气周流。只不过我们今天讲得更细一些。除了左升右降,中土斡旋,木升金降,我们又谈到水火立极的问题,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是大家要知道这种情况,知道水火立极比木升金降更重要,甚至比中土斡旋还要重要一些。所以火神派独重阳气,重用附子,有他的道理。如果我们从水火立极的角度讲,我们的认识就可能更全面,也不会偏于散,也知道有发有收,会用附子,也要会用黄连。我们会用辛温行散的阳药,也会用滋养润降的阴药,不管是水火立极也好,还是每一气的阴阳之药的搭配也好,还是我们讲的整个一气周流的结构也好,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阴阳和合,如环无端,合而为一,都是为了实现这么一个正常的周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阴阳和合,一气圆融。

它体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一个缓和的一股土气,人身本身属土,这一气就是一股缓和的土气,有升有降,不急不慢,阴阳合一,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一旦为病,就会在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不同的致病特点。有什么症状,你就知道它是在哪一个阶段,哪一个脏气出现了问题。根据它的特点,取用相应的药物,帮助它恢复这个一气圆融如一的状态就好了。根据这个病症的缓急,中焦,水火,左右,分轻重,分缓急,这么一分析呢,其实也好治了。所以我们讲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它并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它和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紧密不可分的。人体本身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它本身就是按这个模式来运行的。当然我讲的和《四圣心源》原文文字表述可能不太一样。实际上呢,真实的意思是一样的,原文讲得更细。我主要是从一气周流的整体来讲,没有矛盾的地方,大家看原文的时候不要拘泥于文字。很多人认为我讲的和《四圣心源》说的不太一样,或者《四圣心源》书里前后讲得不太一样,不要拘泥于文字,要领会它的意思。

今天就讲这么多,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一下。下一次,我们开始讲卷三了,讲脉了。

课后交流

问:一气周流在某个时刻,是一个圆还是一个点?

肯定不是一个点,你说是一个圆呢,可以理解为一个圆。实际上它不是简单的一个圆,周流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气血,从模式上来讲,它像是一个圆。就是气血,这一气,它这一圈,中焦,升降,水火,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不可能只在一个点上,不是这样的。

问:如果是一个圆的话,在这圆的上面,木升金降,升降的速度是同步的,还是有快有慢的?

一气升降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同步的。升就是降,降就是升,阴阳是一体,升降也是一体。不可能有快有慢。有快有慢,就是出现了郁滞,出现了病症,所以才会有不升和不降之说。所谓不升不降,就是升降不同步,就是有的升得多,有的降得多,就是升降有多有少了。这个同学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学好。

问:如果升降是同步的,那么子午流注是怎么回事?

子午流注是因为气血每一个时辰都不一样,这个是不矛盾的。一气周流这股气,它升降是同时的。但是为什么每一个时辰,每一经,每一脏的气,还有盛衰的不同呢?这就好比这一股气在周流的同时,它是有潮起潮落的,有一个地方是潮起,气就盛一些,可能就是这一经主气之时。实际上,它任何一个时候都有气血在周流。那么在这一圈气血当中,你可以认为有一个浪头,前浪推后浪,在一气周流的通路上慢慢地往前推进。它是受天地之气的影响,在慢慢地往前推,往前流动,整个气的流动和浪花在气里面的推动是不矛盾的,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才有子午流注的气的强盛的规律。子午流注是对一气周流更详尽地解释,《四圣心源》讲得不多,但也并不是否定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从一个比较细的层面来讲一气周流,或者说是更细一点的一种规律。

问:水火这两个转折点能够像湖泊一样缓冲吗?

君火宜藏,元阳藏于水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水火本是一体。肾主收藏,精气充盛,则水火之气俱足,可做一身周流之气的根源。从这个角度来说,水火应该是有湖泊一样的缓冲作用的。

问:君火不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一般的火气不降多是上火,口疮啊,眼睛容易上火啊。君火呢,君火为心火,心主神明,心藏神,只要君火不降,必定心神不安。君火是龙雷之火,会比较盛一些,火气往往表现得比较严重,而且伴有明显的神志上的症状。像心悸不安、失眠等,有的人甚至胆战心惊,大部分会出现肾阳虚的情况。方见上焦火盛,当知下焦水寒。君火不降与下焦元阳虚往往是同时并见。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单独君火不降的症状,大部分表现为比较重的失眠。有一些老人阴精不足的时候,出现顽固性的失眠,也属于君火不降的一类。需要用苦寒之药降之,黄连阿胶汤就是为这种情况而设的。

问:厥阴风木,肝气不能升达用桂枝汤,亏得厉害用酸味的中药救急,能否说一下临证的区别?

这个主要是从脉象上来分。如果这个脉是弦象比较明显,脉弦而比较饱满的话,说明阴精还可以,不是亏得很厉害,用桂枝汤就可以。如果脉比较涩,比较弱,又有郁结在里面,那可能需要酸味的药来救急。这是大概的区别。

问:太阴湿土的术甘苓泽汤和理中汤的区别在哪里?

术甘苓泽汤主要是运中和利湿,理中汤主要是温中和补土。术甘苓泽汤针对的是中土湿气容易盛的状态,理中汤更多针对中土阳虚的状态。所以,术甘苓泽汤用的机会更多一些。理中汤没有利湿的药,所以有中焦湿盛的时候用了反而会不舒服。只有温,没有利湿,用于中土纯粹的比较虚,阳虚湿气不是很盛的时候。它是一个温养的方子,还是不错的,但它没有去湿气的作用,所以它针对中焦的适用面就窄一些。

问:中土阳虚不是容易有湿气吗?不就是中焦会有湿?

对,中土阳虚是容易生湿气。所以黄师的这个方子就更合适。附子理中汤的这个温运中焦,更多的是从扶正气的这个角度讲。如果这个正气虚得比较厉害的时候,需要紧急扶正的时候,可以先用附子理中,也是治本。就像水火不能立极的时候,首先要急救水火一样。但它应用的机会没有术甘苓泽汤既运中焦又利湿的机会多,黄师的方子都是最常见的情况,也不是说附子理中汤就不好,它也很好,只是用的机会没有术甘苓泽汤多,是这个意思。

问:某经有病,为什么会在它主令之时加重?

因为在它主令之时,它需要的经气也比较多,负担就比较重。如果本身病了,本身都不足,病则正气肯定是不足的,所以在主令之时会加重。但是往往也是在主令之时会病愈。因为这个时候天地之气也是偏重于照顾它的。你要用合适的药,帮它恢复。借助天地之气的助力,在这个时候也容易恢复。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问:水火立极是火神派的思路,黄师以固运中土为药,以保护正气为前提,感觉是两个不同的路子?

不是这样的。黄元御老先生在一气周流里强调中土,中土的特点是一气圆融,阴阳和合。他强调治病要注重阴阳和合,注重圆融合一的状态,所以没有单独强调水或者火,没有单独强调温阳或者养阴,总体还是偏于温阳一些。实际上它的本质是一气,既然是一气,就没有刻意分阴阳,他就是推崇这种阴阳和合圆融的状态。这种状态的代表就是一气,尤其是中土这股气,这就是黄元御老先生强调中土的含义。他不仅仅是强调脾胃的中土,更重要的是强调一气,阴阳和合,圆融的这种状态。他跟这个水火立极,跟这个火神派没有冲突啊,只是比火神派讲得更圆融、更圆满、更透彻一些。黄师的一气周流实际上包含了火神派的思路,更周全一些,具体的用药呢,以后再讲。

第九讲体会脉气

咱们今天接着一起学习《卷三·脉法解》。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切脉对很多人来讲可能是最难学的,很多人迈不过去这个门槛。黄元御先生在《脉法解》里给我们做了比较详细的、成体系的讲解。这一卷我们打算分两次讲完,今天晚上咱们主要讲一下诊脉的一些基础性的东西,诊脉最基本的道理啊,脉象的规律啊。不会讲具体哪一个脉。第二次,就会针对具体的脉象,结合临床,讲一些日常咱们常见的疾病,讲一些具体的脉象。讲的这些内容呢,和《脉法解》原文的内容可能不完全一致,不会照着书上的内容一个一个挨着讲,可能会穿插着讲。所以要求大家对这一卷的内容要比较熟悉,如果还没有看的,看得不是很熟的,希望大家回去把这一卷都看一下,都看完。

肺朝百脉,现于寸口

我首先讲一下,诊脉咱们常用的是寸口脉法,摸手腕这个地方,太阴肺经这个脉。诊脉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诊脉方法。《四圣心源》这本书记载的有寸口脉法、寸口人迎脉法,还有三部九候脉法。现在临床上用的最多的是寸口脉法,就是只诊寸口脉,诊这个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实际上一身所有的脉都可以诊,都可以去摸,所有的动脉,体表的动脉,能摸得到的都可以摸,都能诊断出一身的脉气。之所以寸口脉现在用的最多,主要原因是它最方便,而且它能够体现出一身五脏六腑的脉气。

这其中的原因呢,就是《内经》讲的肺主气,朝百脉,百脉都入于肺也好,或者归于肺也好,用《四圣心源》的话来讲就是,十二经脉之气皆受之于肺。因为脉气来源于中土,中土是化源,化生气血,然后上归于肺,肺气散布精微于全身,流通十二经脉,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说肺经这个脉气,实际上是人体一身气血散布的一个聚集点儿一样,所有的脉气都在这儿聚集,然后又分散。这是《内经》讲肺朝百脉的意思。所以肺经的这股脉气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人体所有脉气的即时状态。你摸寸口脉,摸肺脉就可以知道一身之气的强弱盛衰,都能够摸得出来。这是讲为什么诊寸口脉就能知道一身之气的状态,道理就在这里,《内经》讲的肺朝百脉这句话是它的根源。

动态及时,客观准确

中医看病,诊断是很重要的。诊断不清楚,治疗就没有依据。中医讲究四诊,望闻问切,这四诊都很重要。实际上没有先后、没有重要不重要的分别,这四诊都是很关键的。只不过呢,摸脉有一点比较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它比较客观,信息比较及时。

比方说这个望诊,望诊按说是最精微的,望而知之谓之神嘛,但是这个望诊呢,很多时候功夫不到的话,神气可能望不出来,只能望个形态。望诊注意是望神气,不单只是望它的形态。望诊的功夫,要是能达到望神的这个境界,一看就能看到这个神气,这个望诊就算比较有水平。我们大部分都处在一个望形,只是看一个形态这样一个水平,那么这种望诊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或者说它不是一个动态的、即时的信息,可能是人体的病变在一段时间之内表现出来的一种表象。所以我们说望诊,一个是很多情况下取决于望诊者的水平所限,不一定能得到一个很全面的信息;另一方面,如果你望诊的水平不是很高,神气这方面望不出来的话,那么在形态这方面就有很多受影响的因素。比方说有些人喜欢美容,有些人会有意无意地掩饰一些东西,不管是望面色还是望舌苔,还是望形体,你可能不见得能看到一个很真实的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望诊得到的信息有时候也会有一些不准确的东西。问诊和听诊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你问患者一些问题,他不见得如实地回答。听诊也是这样,听诊可能还相对客观一些。像这个小孩感冒咳嗽,你听一下,这个小孩可能不会做假。但是这个听诊呢,实用面有限,有一些疾病和声音关系不大的时候,听诊帮不上太大的忙。所以对我们来讲,作为一个中医大夫,真正想以中医这种方式来看病的话,脉诊,就是最适用,也是最准确的。

原因就在于脉诊,很多人不会也很难做假。一个人可以改变自己的表情、面色、舌苔,他都可以去处理一下。脉象他自己很难处理,所以脉象一般来讲都是真实的,没有做假的可能,这是一方面。首先我得到的诊断信息是正确的,不是假的。再一个呢,由于这个脉象,我们诊断的这个脉气,一直在跳,脉动,一直在动,就是脉气的流通,它是即时的信息,即时、动态,就是当时的一个信息,反映了疾病当时的动态的、最准确的变化,就跟现场直播一样。比方说舌苔,舌苔变化比较慢,但是脉象的变化就非常快,几分钟之内脉象就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而舌苔最快也得一天半天吧,所以舌苔反映的信息它不是一个即时的信息,而脉诊反映的是当时的一个信息。从这一点来讲脉诊反映的信息最及时,最迅速,也最准确。所以从这个诊病的角度来讲,我们要想诊断明确,首先你这个诊病的信息、依据要准确、要及时。所以这个脉诊,就我们一般大夫而言,在临床上是最有实用价值,是最可靠,也最好用的一条。

诊察脉气,如水似流

但是这个脉诊很多人也是感觉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我看了很多讲脉的书,学了好多脉,看书的时候知道是哪个脉,或弦或滑好像也很清楚。真正摸脉的时候,摸到这个脉到底是什么脉,自己也不知道。这可能是很多朋友遇到的一个共性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晚上主要把如何学脉这个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首先咱们摸脉是为了摸出什么信息,想得到什么,这点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摸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摸出这个脉是弦脉还是滑脉,是数脉还是迟脉,是浮脉还是沉脉。我们摸脉的目的,如果只是说为了摸出这个脉是哪种脉,你这样学习脉诊,恐怕很难学有所成,很难入门。

摸脉的目的是为了感受患者的脉气,而不是为了知道这个脉是个什么脉,不管是哪一本讲脉的书,不管讲了多少脉,不管讲了多少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有一个名字,但是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为了说明脉气某一方面的特点。临床上完全一样的脉象即便是同一个患者也很难见到,何况还有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疾病,都有不同的脉气。所以严格来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脉象,每个时刻的脉象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大夫在临床上很难摸到两个完全一样的脉,这种概率非常小。就是说你任何时候去摸脉,可能每次摸的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去摸一个脉,然后照着《脉经》的说法去套,这是哪一个脉,很难套得上。所以为了摸出是哪个脉,这种学习方法是很难入门,也很难提高的。

那我们怎么去学呢?那就是不要让各种脉的名称把我们束缚了。大家要学脉呢,我建议大家把自己学的这个《脉诀》,二十八脉啊,先把这些东西放下,权当自己没学,心里面先不要有成见,然后咱们开始重新学习怎么摸脉。摸脉就是去感受患者脉气流通这种动态变化形式,或者是形态。可能大部分人都有过游泳的经历,在水流动的小河里游泳的时候,这种感觉可能和摸脉的感觉很像。小河里的水在缓缓流淌,那么你在游泳的时候,你能感觉水在你身边流过,有的时候根据你游泳的动作不同、方向不同,你可能感受这水流有的时候急,有的时候慢,有的时候力量大,有的时候力量小,有的时候水流可能往上,有的时候水流可能往下,在游泳的时候水流也在变化,你的身体应该有这种水流的感觉。

脉气就如一条河一样,它也在流,它也在跌宕起伏,或急或缓地在变化着。不同的人,他的脉气就好比是不同的小河,水流缓急不太一样,水有多有少,有崎岖不平,也有平坦缓和。所以我们去摸脉的时候,去感受脉气的时候,好比在感觉一股水流在河里流动的感觉。你去体会那种感觉,体会那种脉气在脉里面流动那种形态、气势。用心慢慢地去感受,不要去想这是什么脉,不要管它,只是去感受这脉气。当然这需要心特别静,心静才能感受得清楚。摸了半天脉,感觉脉在跳,其他的没感觉。你的心就没在这个脉上,摸脉需要心非常静。所以一个大夫要想成为一个好大夫,必须能够随时做到心静如水。

你看孙思邈,他在《大医精诚》里讲到,一个好大夫,去给患者看病的时候,不要为前后左右的因素所影响,人家有什么好东西也不要看,这家里很穷什么也没有,也不要瞧不起,一心只是放在病人身上,这个时候才能专心致志,一心摸脉。首先,你这个心要静,心要专,这个时候去体会脉象的时候,就按体会水流的感觉,往这个方向去体会。可以想象,我手指下患者的脉象就是一条小河,手指头摸到脉时,就好像把手伸到水里一样,能感觉到水的流动,流来流去的感觉,能体会得到。

实际上人的手指,这个指尖指腹的敏感度是很高的,把手放到寸口部位,稍微左右上下挪动一下,找到这个脉象最清晰的点,这叫寻脉。先找到脉,找到在哪个地方跳,然后,让手指最敏感的指腹部位贴到脉跳动的地方去体会这股脉气,体会这股脉气像流水一样,或强或弱,或缓或急,来来去去地在流通。

这种感觉,只要你心静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感受到这股脉气,感受到像一股流水一样的脉气,就过来了,就有体会了,而且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很形象的感觉。

打个比方说,滑脉,尤其是怀孕的女性,三五个月时的滑脉,摸着是很有灵气的,很饱满,很欢快,很有灵气,像一个小孩在那里跳跃,撒娇,在那里玩一样。你功夫到家的话,一摸脉,你都能摸出是男孩是女孩,秉性是不一样的。相反,如果痰湿比较盛的时候,滑脉主痰呀。当痰湿比较盛,也出现滑脉的时候,那个脉象呢,也是饱满而有力,但是这个脉气呢,就感觉水里带着污垢、泥沙一样。脉气感觉有点浊,不够清澈。怀孕的滑脉,脉很清透,很空灵,饱满又空灵,很干净的感觉。可以理解成怀孕的脉,就像一条一尘不染的小河,涨水了,很饱满,甚至还有小鱼在跳,生机勃勃,一尘不染,是那种感觉。而这个病象的滑脉,就好比水土保持得不好,一下雨,泥沙全冲下来了,有点混浊,咆哮着就流过来了。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都是滑脉,那种脉气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去摸脉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摸这个二十八脉里的哪一脉,这是最基础的东西了。实际上,往往容易把一些初学者给拴住了。本来古人讲这二十八脉是为了方便后学,结果呢,把这些后人手脚给拴住了,反而不知道怎么学脉了。这个脉象,你要分的话,何止二十八脉呀,二万八千脉都不止呀,无数种脉象。前面我跟大家聊过,我说很难碰上完全一样的脉。是吧?那你一辈子得摸多少脉呀。所以,脉象不要去照搬脉诀,不要去生硬地套二十八脉,没有多大用处的。

那我们怎么学?要去体会脉气,直观地去体会脉气。当你能够体会脉气的时候,你就好比直接看到这脉了。为什么古人把这个脉叫作脉象?脉本来就是脉气动态的变化,按说你是看不到的呀。但是,当你的心足够静的时候,当你对这个脉气体会细致入微的时候,这个脉的形象自然就在你心里产生了,这和看到的是一样的,所以古人用脉象来讲这个脉。我以前出的那本书叫《临证辨象》,我讲临证要去辨象。包括脉象也是一种象,辨象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辨气,察象辨气,去看这个象,讲的时候我们是讲这个象,实际上还是在察背后真正的脉气,象就是气的形象,它本质上还是气。所以诊脉你能不能诊好,诊得准不准,不在于你学了多少脉,而在于你能不能感受这个脉气。你如果能清晰感觉到患者的脉气,如能感觉这脉气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样诊脉那你就算入门了。即使你什么脉也没学,照样也能看好病。

净心素食,映照脉气

很多朋友就讲,我摸了半天了,没感受到这脉气在哪呀?怎么样才能感受到脉气呢?这个呢,有一些小的技巧,如何去感受脉气。第一,你自身呀,首先你的感触,指尖要保持一个敏锐的感觉,所以摸脉的手要注意保养。我有时候需要去做一些体力劳动的时候,手偶尔也会磨得有点粗了,指尖的皮比较厚,比较硬了,这样感觉就差一些。这时候你去摸脉,摸的准确度就差一些。你摸脉的时候,首先要保持自己手指的灵敏度,有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再一个,自己自身的这股气也要能够比较清透。我们去摸脉,去感受患者这股脉气,是依靠自身的这股气来感受。你去摸脉的时候,你身上这股气和患者身上的这股病气在交流,打招呼呀,所以有些病人病气比较污浊的时候,郁结比较重的时候,医生敏感度比较高时,摸了脉后,感觉会非常不舒服。

比方说,有一个人,自己很爱干净,不吸烟,现在让你跟一个非常喜欢吸烟,吸了几十年烟的人,一身烟气,一说话都带一股烟味的人,你跟他面对面聊天,聊上两个小时,你会感觉很难受。摸脉也一样,当气感很好时,有些病人病气比较污浊,郁结比较重,他的这股气也会影响到你,你也会觉得很难受。相反,有一些患者本身这股气比较浊,久而不闻其臭,你让他去摸脉,他可能什么也摸不出来,所以摸脉的好坏和自身这股气的清透程度也是直接相关的。你本身这股气比较干净,那你的敏感程度就比较高一些,病人的气稍微有点变化异常,稍有点偏,你都能感觉出来。如果你本身的这个气就很偏了,甚至就已经污浊了,那你就很难去感受出别人气的好坏。就好比一个吸烟的人,让他到有烟的屋子,他也不觉得呛。让他到空气很新鲜的地方,他也可能不觉得有多新鲜,他的应变能力比较差些。所以我们要把脉摸好,作为一个医生来讲,首先自己要保证一种比较好的状态,保证自身的这股气比较清透,比较干净些,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那么如何让自身这股气比较清透、比较干净呢?实际上,人生病,从气的角度来讲,就是气郁了,或者说气浊了,或者各种原因导致气不通畅了,所以就生病了。凡病则郁嘛,郁就是气郁、气滞。实际上呢,人身这股气,如果你没有太多的欲念的话,没有太多的贪着,它本身不会有太多的郁滞。活得比较简单的人,没有那么多欲望的人,他的脉气一般都比较清透,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病,不会有什么重病、怪病。从临床上看,凡是生一些很重的病,或者说顽疾怪病这样的患者,这些人从本身心智角度讲,往往是比较偏的,或把某些东西看得很重,或某一方面想不开。总之,心里也是有个结,精神层面有问题了,就会导致气跟着出现郁结。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想把自体的这股气保持比较清透、纯净的状态,要多为别人考虑,不要太贪着。否则,欲望越多,郁结越多,气也就越郁浊。所以古人讲,一个大医,首先要重医德,医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能太贪着。看病不能先想着是为了挣多少钱去看病。从心态角度来讲,简单地说要寡欲,欲望要少些,自私心要少一些。这样的话,自身的这股气慢慢就会变得干净一些。

另外,从生活习惯上来讲,也是一样的。饮食要简单清淡,尽量素食。素食搭配好了,营养也是足够的。《内经》里讲,饮食五谷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平时吃的五谷杂粮,这是最主要的东西,五谷为主。其他的都是搭配的,辅佐性的食品,也就是说可有可无。人可以不吃肉,但是不能不吃五谷。所以正常的人以吃五谷杂粮为主。植物性食品,植物本身这股气比较简单,就是一股生发之气,比较平和的一股气,比较干净。所以人吃素时间长了,身体也会慢慢变得干净起来。肉食是动物的肉,动物和植物相比,它就会有了很多欲望,自己要觅食、争斗呀。所以动物这股气与植物相比要污浊一些,尽管它们的肉,你当时可能觉得吃得很香,实际上,它的肉这股气进到身体里面,相对而言还是一股浊气。所以很多吃肉比较多的人,往往会容易得一些慢性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很多人就是因为饮食不注意,吃荤吃得太过了,导致一些疾病。咱们日常生活饮食还是尽量以简单清淡天然为主比较好,所以保持自身这股气比较清透、比较干净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吃素。吃素能够坚持半年以上,自身的这股气基本上就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为什么这么讲?这一身之气的根基在于肾气,而肾属水,其数六。六个月肾气完全能够更新一遍,就和一个人脱胎换骨一样。所以吃六个月的素,坚持半年以上,你的整个一气都是全新的,都是比较干净的。这个时候,再去摸脉,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以前摸脉可能就觉得脉在跳,现在你摸脉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这个脉不光是在跳了,这个脉跳的姿势你都能摸出来了,就是这个脉气很自然你就能感觉得到,这股脉气是急匆匆地来的?还是慢悠悠地来的?它是像一个人满头大汗一样热气腾腾地来的?还是像一个人冻得打哆嗦一样凉飕飕地来的?都不一样,都能感觉得到。有时候碰到阳气比较虚、寒气比较重的患者,他的脉气是冰凉的,那么这种脉是什么脉,二十八脉里没有这个脉啊?没法对号是吧。起个名字叫寒脉还是冰脉?但是你一摸这种脉就知道他的气比较寒,比较凉,治疗的时候肯定要考虑温阳散寒啊。

所以你看是不是很简单啊。你摸脉摸好了,这股脉气是什么样的一个形态,是一个什么样的气势,非常清晰,一目了然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就跟你看到一样。所以作为一个中医大夫,要想把中医学好,首先要做到这一点。摸脉的时候很直观的能够感受到这股脉气,能够感受到一个比较准确清晰的脉象,能够感受这种很鲜活的感觉。不是那种心中茫然,不知手底是什么东西,光知道有点动,有点跳,完全不是那种概念,就是你摸到这个脉感觉它就像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样,它的喜怒哀乐,它的形态,强弱缓急,非常形象的一种感觉,到那个时候你觉得摸脉已经不是摸脉了,就是和另一个生命在气的层面交流。

前两天有一个出家的师父找我看病,摸了她的脉之后,我就跟她讲:“你不要太着急”。她就很惊讶,她说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老爱着急,她这次病也是这么得的。因为摸脉的时候能感觉到她的这种脉气,就像一个人很着急,不知道该去哪儿那种感觉,脉弦,脉急,脉促,脉有力。所以你看我们要用语言把这个脉象表达出来,要准确地描述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有时候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但是如果你们能够把这个脉象很好地体会到的时候,也不需要去描述。所以我看病为什么一般不在网上看啊,因为摸不了脉啊。有的人说:“我找个老中医,摸摸脉告诉你”。我说没有用啊,他摸的感觉和我的感觉可能不一样啊,即便都是弦脉,弦的程度怎么样,你自己不去摸的话你怎么知道啊。是弦急还是弦弱啊,是浮弦还是沉弦啊,是弦滑还是弦涩啊?完全不一样。所以中医有时候也有这个局限性,你想看得好,必须面诊,当面切脉,这是最准的。

六部合参,圆成一气

如果你脉诊很准的话,你一摸脉,这个病人的整个病气都展现在你眼前,对病人全身的一气的状态就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什么这么讲呢?下面进入我们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从整体上去把握脉象。刚才是讲我们要从体会脉气的角度,先去诊脉,感受脉。现在讲一下从一气周流的角度,从整体上去把握脉象。这个脉呢,分左手、右手,寸、关、尺三部。左手的脉,寸脉为心,关脉为肝,尺脉为肾;右手的脉,寸脉为肺,关脉为脾,尺脉为肾阳命门,左尺相当于肾阴。左右手的脉相当于一气周流的左路、右路,可以先这么理解,对应着左路和右路。左手的脉由阴出阳,水生木、木生火,是这么一个过程。右手的脉由阳入阴,是金生水,中间经过中土。这个脉气呢,从左手的尺脉,左尺脉,为肾阴、为水,它向上升发,到左关脉的时候相当于木气,再到左寸脉相当于火气,心火之气;然后心火之气转个弯儿,敛藏,演变为肺金之气,就到了右寸脉了,右寸脉为肺气,肺金往下敛降。然后呢,右关脉,中土斡旋,是枢纽,也是右路通降的一个必经之地。肺气往下敛藏入肾,为肾阳,右尺。左右手这六部脉也相当于是一气周流的一个简单的模式,就是左升右降,中土斡旋。所以你把两手的脉象摸完之后呢,就相当于一气周流这一圈脉气就都出来了。所以你得出这个脉象的具体情况,整个一气周流的全局,是虚是实,是缓是急,整体的状况已经有了。那么某一处可能有单独的不一样的地方,也能感觉出来。比方说,脾胃有问题的,可能右关脉容易出现滑象,或者出现比较弱的涩象,虚实的不同,其他的脉也是这样。

我们摸脉呢,首先要感觉,感受这个脉气,知道这个脉气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然后呢,把你摸到的所有的脉气,按照一气周流的次序、结构,把它串起来,你就知道这一气周流是在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它是左路不能升了,还是右路不能降了?摸脉都可以摸出来的。然后脉气里面这个郁结,是痰还是郁啊,是寒还是热啊,也能感觉得出来。正气的强弱,病气的性质,疾病的病位,全都可以摸出来。所以摸完脉之后,病人身体的一气整个周流的状态,就像一幅画一样,已经在你面前显示出来了。这个时候的你,说你能透视五脏六腑,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这么讲也不为过。

所以说摸脉呢,摸好了,就相当于为患者做了一个全身的体检一样。有的时候,脉诊的结果可能比西医的健康体检或者一些临床的检查还要准确,还要全面。所以说一个好的大夫,他的脉诊的水平决定了他治病效果的好坏,决定了他医疗水平的高低。如果连脉诊都摸不出个所以然来,摸了半天也不知道病人的脉气是咋回事,那你这个治疗就等于是空中楼阁,没有根据。只有一个准确、形象的诊断,才会有一个针对性非常强的治疗方案。所以我们临床治病,想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能够做到一剂知、两剂已,能够做到效如桴鼓,用药即效,这个不是你看多少病,积累多少经验就能够达到的,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脉诊基础,能很精确地诊断。只有这一点,才能够让你对病人的病情有一个非常真切、清晰的把握,然后你才知道怎么去治疗。

小结

所以我们讲《脉法解》,讲怎么学脉,主要是这两条:第一条,就是要学会去感受脉气。不要只去摸它跳不跳啊,那谁都会摸,一定要感受脉气。感受这个脉就像一个生命一样,像一股灵气一样,它有它的非常形象动态的变化,有一个即时的形态。甚至它也有它的喜怒哀乐,你要这么去感受。摸脉摸好了,一个人的性情、脾气,一摸你就知道。第二个呢,就是摸脉之后,要把这个脉,把两手的脉象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一气周流的整体。从一气周流的角度,从整体上去评判,要把你得到的信息整合起来,把握患者全身一气周流的具体的状态。左手的脉相当于是左路升的,右手的脉相当于是右路降的,它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去把握,就对患者的一气从总体上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

如果这两点大家都能够做到的话,不需要再学什么二十八脉了。因为脉气的这种跌宕起伏的流通的形式,它有无数种形态。就像同一座山,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也有不同的形态。所以脉象有无数种脉象,不要拘泥于是哪一种脉,你只要去感受这种形态就可以了。刚开始可以去感受那种流水一样的感觉,去体会脉气。当你对脉气体会已经很熟练的时候,你还可以更进一步。体会脉气的时候你可以去体会风景,和看风景一样。不光是去体会那种流通,像看风景、看一个人一样,那个时候你感受的东西会更多。但是最起码你要感受到那股脉气,这是最基础的东西,你连脉气都感受不到,只是感受到跳动的话,那就还是在察形,不是察气,那就不叫摸脉。诊脉就是诊脉气,不是摸它跳不跳。

今晚讲课的内容就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再交流一下。课后交流

问:脉象是真实的,为什么有舍脉从证一说?

有时候,病人的脉气郁结得很深的时候,他这个脉是沉的,而且你浮取、中取都摸不到脉,沉取的时候才勉强感受有脉在跳,脉的力量也不是很大。按说这种脉是一种虚象,是脉虚。实际上病人的疾病是郁结之症,肝郁,郁得很厉害。他并不虚,这种人甚至闲不下来,走上三里路都不累。这个时候按照传统说法叫舍脉从证,脉摸得是虚,实际上病证是实的。肝气郁,郁得比较实,比较重,不能补,越补越郁,要疏肝散血散气。从这个角度来讲,舍脉从证这么一说也算对。严格来讲就没有舍脉从证这个道理,为什么?脉气任何时候都是最准确、最真实的。舍脉从证是针对对脉的体会还不够深,属于一般的大夫,初学者。因为他体会不到真正的脉气,他可能只体会到脉形,所以教你要脉证合参,不要出错。如果你对脉气真的有很深的、很真切的体悟,就不存在舍脉从证的问题。他的脉,就像我刚才讲的,肝气郁得很深,貌似看着很弱,如果你用心去体会,他的脉在很沉的脉象里藏着一股很强的力,久按不衰,甚至那种脉气能把你的手指都推开。刚摸的时候,皮肤都是软的,摸不到脉,按到底,仔细去体会,有时候会觉得脉气非常郁,郁得很重,由一个很弱的状态慢慢地就能体会到那股力量爆发出来。你从脉象上已经知道这是一个郁结很重、不能外发的病象,你自然就知道该用疏达外散的药,不会用补虚的药。这哪来的舍脉从证一说,不需要这种说法。

所以这种说法针对的是对脉象不是很精通、水平不是很好的人讲的,是防止辨证不准,防止误判,所以教你脉证合参。如果你觉得自己诊脉的功夫已经没有问题,这个时候你可以认为没有这个说法,不需要考虑这个说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脉永远都不能舍,证可以舍,脉不可以舍。

问:摸脉是不是左手摸对方的右手,右手摸对方的左手。

这个无所谓。你看有些小孩不配合,一会儿转这边,一会儿转那边,你怎么摸,只要能摸到脉就可以。对于成人来讲,大部分情况看患者坐在哪一边,患者坐在你一边,你就用一只手摸脉也可以。如果患者坐在你对面,也可以两个手交替着摸脉。左手摸右手,右手摸左手。用哪个手摸脉,这个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你的手感要好,手感好的话,哪个手摸都没有问题。

问:老师讲的流水一样的脉气,是指三个指头的共同感觉,还是单独一个手指出现的感觉?

我们摸脉是三个手指一块摸,大家刚开始学的时候,可以用一个手指感觉。这样单纯,可能感觉更敏锐些。等你学得比较好的时候,熟练的时候,三个手指一块摸,同时都会有这个感觉。这个脉气的感觉是每个手指都会有的,当然因为每个手指摸的脉的位置不一样,分别摸寸、关、尺,这个感觉有差异。这就是脉气升发的不同阶段,它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既有共性的东西,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比方说,如果是滑脉,痰盛的滑脉可能三个手指都有滑的感觉。但是,尺脉指头的感觉可能是脉细沉而滑,关脉的指头,可能感觉脉浮滑而大,寸脉的指头,可能感觉脉滑微动,可能都不一样。可能都有滑的感觉,但滑的感觉不一样。是同时都会有感觉,不是只有一个指头有感觉。

问:摸脉是医患之间脉气的交流,自己可以给自己摸脉吗?

也可以,自己给自己摸脉更准呀,为什么这么讲?摸脉是脉气的交流,这个是客观的,但是对脉气的交流是谁在体会?是脉气自己在体会?不是,是你的心神,你的神气,在看着、在体会着脉象。所以,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摸,因为脉气是在你自己身上的,应该感受得更好,不是脉气在看着脉,而是你的神气。神气和脉气是两个层面。

问:摸脉是用三指,还是分别单独用不同的力量摸不同的脉?

这是一个摸脉的具体技巧问题。摸脉有浮取、中取、沉取,实际上这是大概的一个分法。你可以三个手指头一块用力同时浮取、中取、沉取。也可以分开单独体会,先体会尺脉,尺脉这个指头先按下去,其他的手指头先不按,都可以用。刚才对诊脉的方式做过很多的讲解,这都是手段,这都是一些具体的诊脉方式的问题,都不是关键问题。关键的问题是要把这个脉的脉气感受清楚。这个脉气,如果是饱满很旺盛的一股脉气,自然不需要你沉取,轻触即得,浮取就能感受得到。所以你摸脉的方式,是浮取、沉取,是与患者的脉气息息相关的。患者是沉脉,你浮取肯定取不到,患者如果是浮脉,你沉取的话,如果他还有根,那说明这脉气比较饱满。如果脉轻取即得,沉取即无,这就是脉浮于上,无根脉,这比较危险。至于怎么去摸脉,这完全取决于脉气本身,是什么样的脉气就需要什么样的摸脉手段。这个需要大家灵活处理。当然传统浮取、中取、沉取,大家都可以用一下。

问:把脉是同时把左右手,还是一个个把脉?

我是把完一个手,再把另一个手。当然也有的大夫,他们是两个手一块把脉。按说两个手一块把脉可能效果更好,那个更同步,但是这个需要技巧,要求更高一些。需要大家达到一定的摸脉的水平,心要更静,要求会更高。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一个手一个手的来吧,先别急。如果你的水平很高的时候,可以试一下左右手同时把脉,这时感觉可能不一样。其实一个手一个手地把脉也够了,把脉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一两分钟的时间脉象变化还不是太大。

问:摸脉是否和季节、时辰联系起来?

这是必然的。不同的时辰,不同的季节,疾病不同的状态,他的脉象也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四圣心源》第三卷中,四时脉象,春夏秋冬都不一样。春天脉多弦,只要他的弦脉有一股和缓之气,这就是正常的。患者脉象和时辰、季节也是密切相关的。但是,我们更主要是从患者本身的脉象考虑问题。因为四时脉象,和时辰、季节相关联的脉象,对正常人来讲,他虽然也有变化,像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虽然有变化,他还是都在缓脉的范围之内,就是这个脉象是在缓和正常的基础上稍微有所偏,还不算病脉。而一旦生病之后,他的脉象离这个缓和正常的脉象偏得有点远,他偏的程度甚至远远超过时辰、季节的变化所引起的脉象的变化,远远超过了这个程度。可以认为时辰、季节的变化而引起的脉象的变化是生理性的变化,而生病的变化是更重的病理的变化,他的脉象变化更重一些,偏得更严重一些。所以我们摸脉的时候更主要的是考虑患者本身的脉象。比方说如果我在春天摸到一个缓脉,春天肝脉有弦象是正常的,如果摸到软软的,烂泥一样,一点弦象都没有,这个时候你就要从脉象本身,濡软就是湿气重,土气不运,从这个角度来用药,而不是去管春脉弦,他怎么不弦呢?不弦就不弦,一切以我们能感觉到的真实脉象为基础。

问:左右脉可以理解为左升右降之象,人体左侧有病是不是在左脉上就反映出来。

这个问题不完全是这样。我们用左右脉来模拟一气周流的左升右降,这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人体左侧有病,是不是在左脉上反映出来?有时候能反映出来,有时候反映不出来。身体的左右侧,左侧和右侧,与这个脉象,左手跟右手的脉,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左右手的脉,更多的是反映脉气,或者说它反映的是一身之气,不仅仅是左侧和右侧。当有些郁结比较重时,《内经》也讲,内在郁积,大部分脉是比较沉的,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沉脉在左边,郁积就在身体的左边,有这种对应,但是不完全是这样,有很多病不是这样。所以不要这么机械地去套,而是更多从脉气、脉象上去感受一身之气的升发肃降,体会它的动态变化。比方说,左路升,升的脉象不正常的话,那就是肝气的问题。肝气一身上下无处不在,当然在肝脏系统本身,它可能表现出来的症状更明显些。你可以根据脉象的形态以及患者的病症表现,综合来判断,看这个问题出在哪。左脉有问题,这个病不见得就在左边,也有可能在右边,可能在上,也有可能在下,有可能在表,也有可能在里,还是要根据你的脉象来具体判断。实际上你摸脉摸得很好的话,一摸脉就知道病在哪,病在不同的部位,脉象也不一样。问这个问题,说明对脉象的体会还不够深入,还处在逻辑推理的层面,离直观看象还有一段距离,还要继续努力。

问:临床上,很多病人的脉象左右摆动不稳定,还有左手摆动或右手摆动,都需要怎么思考,还有用药怎么入手?

脉的摆动,实际上,如果你摸得好,它应该不会摆得很厉害。就像小孩子动的时候可能会有这个感觉,或者比较瘦的人,或者脉跳得比较厉害的,可能会有这个感觉。它再怎么摆动,你还是要去随着摆动去摸,你始终要跟着它体会脉气。就像一个人练平衡,在路上可能很平衡,在车上可能就站不稳,你要练得在车上晃的时候也能平衡。有些脉的确是不太好摸,你要把摸脉的功夫练得到家。脉不管怎么变,我都能感受到这个脉气。只要能感受到脉气,我就能知道你的情况,用药就比较简单。诊断出病情你才能用药,如果脉一摆动就摸不了了,那你怎么用药呀?所以要把脉摸清楚。

问:老师,我的右手是反关脉,从尺脉斜向手腕侧往合谷穴方向上行,对于反关这样的脉在把脉时应该怎么把,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

反关脉的问题,我也没有很深入地研究,临床上碰到反关脉的时候,我有一点体会,就是反关脉反映的脉气和患者的病情,有时候,感觉准确度差一些。我估计可能这个反关脉脉气,已经不属于太阴肺脉那股脉气,所以它的代表性就差一些,不能很准确地传递一身之气的信息,准确度差一点。感觉摸出来的脉气和患者本身病情的关联度不是很高,或者不是那么吻合。这是我个人的感觉。所以碰到反关脉的时候,我可能以舌象、问诊为主,不把脉象作为最可靠的依据,这是反关脉和正常脉象的一个区别。也可能是我把脉的功夫还不够,按说只要你对脉气的感觉足够精细的话,反关脉,任何一个地方的脉象,都能体察出全身的脉气来。从这点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古人选寸口,选手太阴肺脉作为诊脉的一个地方,是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肺朝百脉不是一句空话。正常的脉象,只要是手太阴肺,寸口的脉象,它很容易摸到全身的脉气,而反关脉有时候感觉不够真切,感觉这个脉气摸得不全。

问:老师如何感觉病人本身体质的脉象和病脉的区别,例如有的人不管什么时间脉象都很沉,算病脉吗?

是这样,这个体质脉象严格来讲也是病脉,只不过它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病脉。有的人的脉象什么时候都是沉的。因为正常的脉象应该是不浮不沉,缓脉呀,缓和才是正常,所以这种人什么时候都是很沉的脉象,肯定也是不正常的。就是他的这种体质就代表了他的身体一直处于这种沉脉的状态,体质也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不正常的体质脉象,可以认为也是一个慢性病。如果临时有了其他的病,可以认为是一个急性的脉象,就是这么一个区别,都算病脉。如果一个正常的体质就不可能出现一个不正常的脉象,有不正常的脉象说明其体质必然是不正常的。

问:双手同时摸病人的双手来感受脉气能行吗?好像现在的病人关脉总是大于其他部,而寸脉常较沉,这是什么机制?

可以呀。这看来是摸过一些脉了。我们摸到病人大部分都是关脉大,寸尺脉小。关脉就是中土,黄元御为什么独重中土?有他的道理。任何时候,中土都是很重要的,阳明多气多血,是一身气血的化源,所以关脉总是大。

问:左手脉属阳还是属阴?传统认为男左女右,左为阳,右为阴。

左手脉是体阴而用阳,右手脉是体阳而用阴,你说阴也对,说阳也对。左脉主升,阴升,主阴,主血,主升动。从阴血的角度,它属阴;从升发的角度来讲,它属阳。右脉正好相反,右脉主气,主阳,从这点来讲,属于阳脉;右脉主降,主藏,从这一点来讲,属于阴脉。这个看你怎么去理解。

问:脉缓和为土气之象吗?

对呀,正常的脉象就是缓和呀。脉气和缓有力有神,这就是正常的脉象。所以我们摸脉首先要有一个标准,什么是正常?就是缓脉。大家看这个脉象,《三指禅》这本书认为所有的脉都是缓脉演变过来的,就像《四圣心源》里讲的一气周流都是土气周流变化,是一个意思。所以摸脉,正常的就是小河流水,缓缓而流,不急不迟,不浮不沉,和缓有力,饱满有神,这就是一个正常的脉象。知道了正常的脉象,就知道不正常的脉象,和正常的不一样就是不正常的脉象。

问:听说有的时候给病人摸脉会传病,把病人的病传到自己的身上。

这个不是传病,而是这个病人的病气会影响到医生,或者说是摸脉的人的一气和病人的一气在交流。如果你的气比较清透,病人的气比较污浊,他的气会影响到你的气,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这个感觉和病人自身的感觉是类似的,甚至是一样的。你自己只要能够静心调气,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这不叫传病。

问:如何从脉象区分脏腑?

简单来讲,就是沉取为脏,浮取为腑,这是一条。另一个就是寸、关、尺三部,左右手六部,对应不同的五脏六腑。

第十讲 邪正虚实

咱们上一次讲了第三卷《脉法解》,主要是讲了摸脉的一些基本方法。主要讲要去体会脉气,体会脉气那种自然而然地周流的即时状态,这是脉诊的基本功。今天咱们接着讲,讲这个具体的脉象。以前历代的脉学著作,都会讲到很多的脉象。所谓的二十八脉也好,多少脉也好,会讲很多的脉象。这个脉象一多呢,虽然可以分门别类,讲得比较细,但是也有这么一个弊端,多了反而不容易从整体上去把握。包括黄元御先生,他在讲脉象的时候,前面讲了一个总论,后面也是分为二十四脉,也是一种脉象一种脉象地讲。但它的好处是,它是一对一对地来讲,两个脉对应着讲,所以有了归纳的意思,而且讲的时候这个脉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同的脉象之间可能会有穿插,不同脉的部位有一个什么样的脉象,他也是按一气周流这个意思来穿插着讲。所以这一点是跟其他脉诊书相比而言,《四圣心源》讲脉法讲得更有意义,或者说是着眼点更高一点的地方。历来脉法确实不是很好讲,因为这个东西其实是一种感觉,如何能够把它讲得很形象,易于让大家理解,方便大家学习接受,我也没有很多的经验。

《脉法解》这一卷,后面还有很多的内容,怎么去讲?我是想把后面这二十四脉所有的内容揉合在一块来讲,不去分开一个脉一个脉地讲了。讲的也是我个人的体会,希望能够让大家理解的时候能够更方便一些。大家结合我讲的再去分开看,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四圣心源》原文是两个脉、两个脉分开讲的,我讲的时候不会分开,我会把所有的内容根据我的理解,把它综合在一块,来给大家讲讲我的体会,这是今天晚上讲课的主要形式。

脉贵缓和,圆融通畅

首先说一下,我们要摸脉,病人来了你要摸脉肯定是病脉,不正常的脉,那么我们首先就要知道正常的脉是什么,要有一个标准。正常的脉象我们都知道它是缓和之脉,缓脉,脉贵缓和,脉贵有神。什么叫缓和之脉?就是这个脉你摸着很柔软,又比较有力,比较饱满,跳动的过程感觉很有灵气,很有神气,脉气很清透,很灵润,也不快也不慢,也不沉也不浮,就是那种雍容和缓,落落大方。如果从脉气的感觉把它当成一个人的话,就像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书生。正常的脉象,我说了半天,大家其实也不见得有一个直观的体会,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去摸一个正常人的脉象。那么正常的缓脉,什么人的脉象最标准呢?一般就是学生,尤其是上大学的学生。为什么呢?中学、小学作业很多,孩子的身体其实都不太好,上大学后学业反而轻松了。这段时间,大学生又比较年轻,相对来讲没有什么压力和负担,这段时光最幸福,他的脉象也是最好的。不管是男学生还是女学生,只要是身体健康的,你去摸一下,那个脉大多都是非常好的缓脉,尤其是女孩的缓脉,摸着感觉代表性可能更好一些。为什么呢?因为女孩属阴,男孩属阳。属阳的话,阳性脉气略微偏刚一些,阴性脉气略微偏柔一些。缓脉应该是偏柔的一种脉,所以上大学的女孩子身体健康的,你去摸她的脉,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缓脉,这就是一个正常的标准的缓脉。你要是把这个缓脉具体地描述出来,那就要用很多很多的语言。今天晚上不用说别的了,光说缓脉怕就说不完。你要去体会,那种非常清透、有神、缓和、润泽,而且还比较饱满,就是那种感觉。这种脉象你一摸就知道是一个身体很健康的人。所以,我们首先知道正常的脉象是什么,就是缓脉,缓和之脉,这是一个正常的脉象。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如果你真的会养生,或者说始终能保持一个平常心的话,人的这一生都能够保持比较缓和的一个脉象,都保持在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

邪正虚实,执简驭繁

但实际上,在临床上接触到的患者,哪怕不是患者,就只是一般的朋友,只要踏上社会,有工作了,有压力,有追求了,你去摸脉的时候,这个脉大部分不是完全缓和的。病人的脉可能离缓和之象就更远了,偏的更严重一些,都是不太正常。所以我们在临床上要摸到一个非常标准的缓脉,其实比较难。临床上的病症很多,脉象也是千变万化,所以我以前跟大家聊过,说脉象远远不止二十八脉,可以分成几百脉、几千脉都不止。所以我们怎么去把握整体的脉象,这么多脉象,变化多端,错综复杂,我们如何去执简驭繁,去把握它。我给大家概括了几条,跟大家交流。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什么是缓脉,缓脉就是正常的脉象。它实际上就是土气雍容和缓,周流通畅的一个象。那么对于病脉,摸脉的时候,我们从哪几个方面去体会呢?概括的讲就是四个字,就是邪、正、虚、实。邪气和正气,然后是虚还是实,摸脉的时候从这四个字上下功夫。如果再概括一下的话,实际上就是正气和邪气,就是正气和病气的意思。这两方面,正气和邪气都是有虚有实。实际上我们摸脉,主要是摸正气与邪气的关系,并且体会它们之间的虚实对比,很简单,就摸这两方面。经典上讲,就是说正气虚则补,邪气实则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实际上我们摸脉,主要就是判断正邪虚实,就是判断这四个字,所有脉象不外乎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掌握明白了,所有的脉象你就都会了,不管是什么脉,它都是这四个字的组合。这样大家觉得是不是简单一些?

凡病则郁,凡病则虚

首先讲一下正气和邪气的关系。我们知道一气周流,这一气它是内含阴阳的,所以我们摸脉的时候,体会的这个气里面本身就包含阴阳,我们去体会脉气的时候,要同时体会阴阳两方面的信息,它同时包含在脉气里面,能够同时体会到。我们要知道,咱们摸的这个脉啊,不管是左脉还是右脉,虽然我们讲过左脉主要反映左路升的问题,右脉主要反映右路降的问题,实际上它的左右脉同时都包含着阴阳两方面的信息。在这个脉气当中,首先知道它是阴阳合一的,它是阴阳一体的。一股气阴阳并没有分开,但是这一股气,它既然病了,是病态的了,它必然就有偏阴偏阳这种偏盛的问题,所以你要在这个阴阳一体的脉气当中,去体会出或阴或阳的这种偏气来,所以我们讲凡病则郁,从另一方面来讲,凡病则虚。

为什么这么讲?人体的脉气根源在五脏,五脏之气流通于外,会化现为外在的经脉之气,所以五脏是藏精气而不泄,满而不能实。它是只有虚没有实的,五脏只要产生疾病,必然是五脏精气偏虚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这个角度来讲,凡病必虚,只要生病,一定是五脏精气偏虚。

那为什么说这个正气也有实的时候呢?正气实,实际上是从凡病则郁的角度讲的,就是说一气在周流的过程中,如果有某种原因引起郁结,这个气在郁的那个地方走不动了,是局部的实,不是整体的实。包括表证感冒,风寒外感,全身发热恶寒,脉浮紧有力,算是一个实象,实际上它也蕴藏着脏气之虚。如果脏气真的是足够充实有力的话,它自己就发汗了,自己就会解表,不至于生病。所以我们讲正气的虚实,从生病的角度来讲,正气只有虚没有实。它的实,都是相对的,是局部的一个实象,就是郁,正气实本质上是正气郁。

所以正气的虚实,我们在摸脉时候要去体会,要作为一个用药治疗的方向。治病的时候,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参考,或者说是最重要的一个依据。因为我们用药之后,并不是说这个药物主动去帮你治病,药物实际上是协助自身的正气去治病。药物任何时候都处在一个辅佐的位置,不会处在主导地位的,人体之内处在主导地位的始终是人体的正气。所以我们用药的时候,用什么药,药量的大小,用药的方向,要根据人体正气的虚实去判断。咱们都知道中医有一句常识性的话,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意思就是,正气比较充足的人感冒了,你发汗就可以了;正气很虚的人感冒了,你要给他建中,补益中气,你不能再去发汗。这就是根据人体正气虚实来决定用药方案,决定药量和药味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在临床上治病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要按照这个规则来定出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它的依据就是人体正气的虚实。

从原则上来讲,如果虚得很厉害的时候,需要急救其虚,比方说像阳脱呀,阳虚欲竭的时候,这个时候已经无暇治病,首先要留人呀,先要救正气,所以四逆汤就是急救回阳,它是救急用的。所以我们用药的方案,首先要考虑正气的强弱。当然临床上需要救急的时候并不是很多,只有一些比较危重的病人,可能需要我们首先考虑去救急,紧急顾护正气。大部分患者本身正气还可以,还能够维持自身一气的周流。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去考虑邪气的问题。郁结不同,脉象各异

什么是邪气呢?行者老师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当其位则正,非其位则邪。一气如果正常地在它该走的路上,在它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正常的功能,这就是正气。一气不在这个位置上,那就成了邪气。也就是说咱们讲的凡病则郁,气郁,这个气正常周流,就是正常的一气,不能正常周流了,郁在这了,有可能就成了病气。气郁就成了病气,气郁而化火,成了火气,它就变成邪气了。所以从气的角度讲,邪气与正气有时候分得也没那么明确,也是一气的一种变化,这是从气的层面来讲。但是五脏各有不同的邪气,比方说中土容易生湿气,肝木容易生风气,等等。所以我如果把邪气概括一下的话,咱们最常见的邪气就是木郁之气,就是郁结之气。临床上我们通常称为肝郁,或者说木郁,脉象一般都是弦象,这是最常见的。当然,它不仅仅见于左脉,左关脉为肝呀,不仅仅见于左关脉,任何一个脉,六部脉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见到,也就是五脏六腑都有自己的郁结之气,气郁结在五脏六腑任何一个地方,我们都可以称为木郁,都可以称为肝气郁滞。这是最常见的,凡病则郁,所以最常见的脉象就是弦象。

其次,比较常见的就是湿气。中土容易生湿气,湿气如果黏滞得比较多,郁结化痰的话,它会变成痰浊之气。单纯的湿气比较濡软,脉象一般偏软,偏弱,缓而无力,是湿气比较盛。如果是湿气郁而化火,郁结成痰,脉象就会变成滑象。这就是通常讲的滑脉主痰,这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邪气的脉象的表现。气郁脉弦,湿盛脉软,脉濡软,痰盛的时候,脉滑而有力。

还有一个就是,如果再比较严重的,出现结滞的时候,结滞就是气与痰湿包括瘀血,在体内郁结日久,出现这种接近有形的邪气,这个时候脉象会出现结滞之象。结滞之象是什么意思?这个脉摸着,不光是脉气不够流畅,而且在这个六部脉脉位上,你能摸出脉象已经硬度都不大均匀,疙疙瘩瘩的感觉,脉气不够清透,脉位处肌肤的感觉也不是那种均匀柔和的感觉。正常人的皮肤是很均匀、很柔和的,也是一种很清透的象。这种郁结比较重的患者,你指头按下去,它的六部脉的脉位局部肌肤,包括血管,摸着不是那种均匀的弹性,摸着柔韧度、弹性都不均匀,不够滑利,就像我们走在一条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石头的路上一样,就是那种感觉。当然没有那么硬了,类似有那样的感觉。这个郁结就比较重了,是邪气比较重的脉象。

正则清灵,浊则黏滞

我们摸脉,主要是比较正气和邪气的关系,那么在脉象上如何去区分哪个是正气,哪个是邪气,这个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简单地来讲,正气都是比较清透的,带着一股灵气;而病气都是比较郁浊的,给人感觉有点浑浊不清。另外,从这个气感上来讲,说得简单点,病人正气不管是虚还是实,你摸了之后,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而这股邪气,只要比较重,你摸脉之后必然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只要你的气感比较好的话,会有这种感觉的,这是从自我感受上来分。简单来说,就是看脉的清透程度。你去体会这脉里既有正气又有邪气,病气与正气是揉和在一块的,你要去体会脉里清透之气有多少,郁浊之气有多少,你要去把它分开,它是一块来的。你要能够分别把它体会出来,这就要求医生本身要有细致入微的敏锐的感觉,要求本身气场比较清透,否则你是体会不出来的。实际上所谓二十八脉、二十四脉讲的这个脉,都是病气之脉。而我们摸脉的时候,不要只去体会病脉,一定要去体会它的脉气之中的这股正气,这股清灵的本性之气。人体这一气周流本来是很清灵的,很有灵气的。

因为生病脉气里面会有郁结、痰浊、结滞,脉气变得不够清透,脉象的缓急、浮沉、迟数也会有些变化。虽然有千变万化,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讲,它不过是人体的正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失去了一个正常的形态,变成了一个正气与病气相互夹杂的这么一种状态。有没有可能这个脉气中只有病气没有正气呢?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一旦脉象中只有病气、没有正气,人就死了。所以我们能体会到的脉象,只要病人还活着,你体会到的脉气,必然是正气与邪气就是这个病气和正气相互夹杂、相互揉和在一块的这么一个状态。所以我们去摸脉,体会的重点首先是正气的强弱,其次是邪气的强弱以及它的具体形态。

强弱清浊,或补或泻

为什么首先要体会正气的强弱呢?因为正气的强弱决定了我们用药的方向和药量。正气很虚的时候,一定要先去急救正气。正气如果不是很虚,我们就可以先祛邪气。祛邪气,药量的大小也不是完全根据脉象里邪气的强弱或者它的具体形态来决定,也要根据正气本身强弱来决定药量。所以我们摸脉需要掌握的情况,一个首先看正气的强弱,这股清透之气的多少;其次是根据邪气的性质,邪气是单纯的气结,还是有痰浊、瘀血,还是比较顽固的结滞。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脉象,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但是药量的大小,用药的强弱,用药刚柔缓急的取舍,还是要根据自身正气来决定。正气越足,你用的药就可以越猛一些;正气越虚,用的药就要缓和一些,缓缓去病。一切都是以正气的虚实为根基来处理。所以摸脉很重要,如果你摸脉连正气的虚实都摸不出来,你用什么药啊?有的人脉象正气很虚,邪气相对来讲比较实、比较足的时候,有时候也不可以用很猛的药,也要缓缓来的。临床上大部分患者都是这种正气不是很虚,邪气相对比较实、比较盛,这么一种状态,我们治疗的时候就可以先祛邪,再扶正,遵循这么一个原则。

六部浮沉,准确定位

那么我们怎么去判断邪气具体的性质、病位、强盛?《内经》里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借鉴,它说疾病感染人体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先是皮毛,然后肌肤,入于经络,入腑入脏,是这么一个过程。同样的道理,我们摸脉的时候,在脉象上也是邪气和正气的拉锯战,相互交持的一个状态。你在脉气的体会也是由浮到沉,浮、中、沉嘛,由浅入深的三步,从脉的感觉去体会病位的深浅。一般来讲,你摸到的脉气在一个比较表浅的部位,郁结比较重,郁象比较明显,比如说脉弦、脉滑等,那么它的病气也相对比较浅一些。如果你沉取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不明显了,沉取脉比较弱,那么你感受到的就是以人体的自身正气为主。就是大部分疾病,相对而言,咱们浮取或者中取的时候摸的可能是病气,一般的疾病位置还是比较浅的,不会特别深。沉取的时候因为病气比较少了,感受到比较多的是人体的正气,所以沉取实际上是应五脏之气,感受的是正气。我们在对邪气的把握上,一个是从脉象的浮、中、沉不同的部位去把握,看看它是属于比较表浅的邪气,还是比较深一点的邪气。邪气的脉象肯定不是那种缓和之脉,只要摸到不缓和的脉,它就是病气、邪气。只不过相对来讲,单纯的弦象就是气郁,有点滑象可能是痰浊,有点涩可能是瘀血,有点紧的话可能是寒气,大家可以结合《四圣心源》里的二十四脉再去看。

六部脉,左右寸关尺,不同的部位代表了相应不同的脏腑,也是有一些区别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六部脉不同的浮沉之间去体会出邪气在什么位置,体会它的强弱。比方说,外感表寒的时候,六部脉都是浮紧的,脉偏浮、偏紧,紧为寒,浮为表,你就知道它的邪气都是郁结在肌表,是寒邪束缚肌表,表气不能开达。沉取的时候,它的脉象可能就没那么紧,沉取不紧,说明里面的正气其实是偏虚的,整个正气都郁在肌表去抗邪了。那么这种象,你就可以用麻黄汤之类的,帮助正气开达表气,祛邪外出,这是从整个脉的浮沉方面来判断邪气的位置。从脉的部位来讲呢,比方说中焦痰盛的时候呢,中焦痰浊比较壅盛,这个时候右关脉往往滑象特别明显,甚至会出现滑动之象。动就是阴阳搏击一样,纠缠住了,脉象描述动脉如豆状。这种脉象有时候临床上也会碰到,而且很典型,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一些。但是确实是一旦碰见,你会发现古人的描述非常形象,确实像一个小豆子一样,非常滑利地在那里动个不停。这个时候,关脉单独地滑盛、动摇,这种脉象是中焦痰盛,多见于两关脉,左关或右关见得比较多。那你就可以用大量的运中化痰的药,把痰气温化流通开就可以了。

还有的时候邪气会郁得比较深,你摸脉的时候,感觉浮取、中取都没有,只有沉取的时候才能摸到脉,而且脉好像还郁结得比较重,沉弦、沉紧、沉滞啊都有。这种情况有时候正气反而不容易体会,因为邪气已经比较深了,正气整个都郁在里面了,很难反映出来。有时候在临床上摸到这种病气特别重的患者,他的脉气非常浊,你几乎体会不出里面有什么正气来,这种情况正气必然是虚的。大家要知道,我们摸到的脉气,我们讲的邪气是病气,实际上它也是正气在里面抗邪外出,我们才能体会到这股病气。假设没有正气在里面顶着的话,没有那股抗邪外出的力量,这股病气也表现不出来,这一点大家要记住。所以只要你摸到他的脉气里还有一股病气,即使你体会不到他的正气,像脉郁得比较重、比较沉的时候,那你就要知道正气肯定还有,正气肯定比较弱了,因为正气自己露头的机会都很难了。这种情况呢,只要没有危象,有时候这种病人自己反而感觉不明显,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或者说自我感觉症状不重,这个时候也是以祛邪为主。等这个邪气一去,郁结呀,痰浊呀,你判断他是什么邪气,用相应的药物化解之后,慢慢地他的脉象就变得软了、弱了,虚象就表现出来了,一般的疾病都是这种规律。邪气去则正气虚,正气的虚象就会表现出来。

所以如何去区分脉的浮、沉、迟、数等各种脉象,六部分主,怎么去把握,我们就单纯地只去考虑正气和邪气这两方面就可以了,就比较简单。脉象不管是偏浮还是偏沉,脉象饱满还是不饱满,是急还是不急,是紧还是硬,有很多的脉象,很多不正常的病象,可能不同的六部脉表现也不太一样,这些都是定位用的,定性用的。真正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去考虑的,只有正气和邪气的相互关系,相互对比的问题,这是问题的关键。你只要看到正气还可以,还能感觉到一点清透的正气,这就是正气尚可。邪气呢,就根据它的性质及它的病位,性质就是二十四脉里的哪一种脉,每种脉代表着不同的邪气、病气。它的病位就是不正常的脉象出现在六部脉的哪个位置,代表了疾病对应哪个脏腑,这就是定位的问题。

另外结合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层次,它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脏腑,我们可能需要用不同的药物。偏表的我们可以用轻轻的药物来疏通,偏里的我们就要用比较沉、比较坚实的药来疏通。像比较轻的肝气郁结我可以用薄荷,比较重的我可以用柴胡,再比较深一点的我可能要用升麻、延胡索。不同的病气出现的位置,表浅不同,你用的药物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药物也是对应着不同的病位深浅。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一个比较动态的角度去理解脉象,这股脉气正常情况下是比较缓和的,很清灵、很自然的一种状态。一旦生病之后,它或者是郁在表,或者是郁在里,或者郁得轻,或者郁得重,它会表现出很多不同的病气、病象来,脉象会表现出相应的不同脉象。二十八脉、二十四脉等,脉学书籍给这些不同的病气不同的描述,但是我们不能一看脉弦,肝郁,就用柴胡,这是不对的。一定要看病气和正气的对比,要看正气足不足,还有没有正气,正气还有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我们所要用的药物。

全局察脉,以决进退

任何一个疾病,它的正气和邪气都是一个相互交持、相互进退的过程。生病的过程就是邪气逐渐由浅入深,逐渐进入脏腑的过程;而治愈的过程就是邪气逐渐化解散出去,正气逐渐恢复,然后脉象逐渐变得缓和,就是互为进退这么一个过程。这样的话你对整个脉象的把握就不是一个脉一个脉去想了,而是想这股脉气,整个的脉象,它是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我会从这个脉象当中体会到,邪气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比较浅表,还是比较深、

比较里,正气是虚还是实,里面的缓急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病气郁得比较重的时候,郁得比较急;有时候正气虚的时候,整个脉象比较缓,偏软偏弱一些。

实际上一个脉象,如果我们形象来讲,一个脉象就代表了战场上的一种局面,你看我们下象棋的有棋局,作战的有战局,那么脉象有病局,这种局面一定有正气和邪气的双方力量对比。我们摸脉的目的就是摸清双方的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一定不能只看敌人在前了,冲啊,不知道自己还有几个人,这就不叫大夫了,叫莽夫。所以首先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正气,自己的力量还有多少,要搞清楚对方邪气,他的情况怎么样,我们的情况怎么样,然后再决定找个最合适、最合理、最优的方案来处理这个局面。

所以开方治病实际上就是一个驾驭全局的过程,前提是首先你要先搞清楚这个全局的形势,搞清楚全局的形势一个最直接、最快捷的办法就是脉诊,因为这个脉气是动态的,即时的,也是全局的,最便于我们把握整个病象。所以咱们摸脉呢,不要拿着二十八脉往上套,是个什么脉,这样是学不会脉诊的。一定要通过摸脉感受那种脉象,感受那种脉气,然后把这两手的六部脉结合到一块儿,形成一个全局,去看这整个局面的邪正虚实的对比。摸脉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整个病象的邪正虚实,你要看清楚患者目前的整个病局的形势怎么样,所以这是我们摸脉的思路和方向。当然严格来说二十八脉也有正气这方面的脉象,但它是一个一个地给你分开了,没有让大家从整体的角度去全局把握。我讲的是你可以不懂二十八脉,没关系,但你不能不懂把握全局,摸脉的目的是把握全局,不是为了摸出二十八脉,这一点要搞清楚。

我们通过脉象去把握全局的邪正虚实,把握这个对比之后,就会有一个恰当的治疗方案。如果正气虚得很严重,首先要自保啊,病气得先放在一边,敌人先不打了啊。只要正气还可以,那就或者是一鼓作气或者是持久战,要分情况。不同的邪气就好比我们面前不同的障碍,你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克服,所以用药如用兵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不知道把握全局的邪正对比的大夫,是不可能对疾病的全程有个很好的驾驭和治疗的,也不可能有一个很理想的结果。有的人可能会一时取效,但不能完美收工,原因就是始终不知道去把握这种全局邪正的对比。所以咱们摸脉看似比较简单,好像只是去摸摸这个滑脉啊、浮脉啊,其实不是的,一定要去体会其中的正气和邪气的这种力量的动态的变化。包括你用药,用药之后脉象也会有变化。只要你对邪正双方通过脉把握得很准的时候,你的治疗方案必然也是合理的。如果你对药物也比较熟悉,你出来的方子针对性就会非常强,效果会非常好。

药合脉证,丝丝入扣

我自己在临床上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务必要一剂见效,当然实际上做不到这一点,但是绝大部分人基本上可以达到一剂见效。大部分患者在我这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当然吃了很长时间效果不理想的也有。但是我们如果有这么一个方向,有一天你会体会到原来真的可以做到古人讲的“一剂知,两剂已”“覆杯而愈”。这不是天方夜谭,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就取决于我们对病象、病情这种非常准确地把握,对全局的很准确地把握,那么脉诊的时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摸清楚邪正双方情况。

所以我平时给患者开方子,很少开太多付,一般都是两三付,顶多一周的量。很多患者不理解,说我们大老远过来找你看病,你才开两三付,过两天还得来。他不知道有时候这个药根本不能开多了,这两三付可能整个局面就扭转过来了,你再用就是矫枉过正,可能就会出事儿。因为他觉得以前的方子吃上十天半个月好像也没什么效果,一般人想不到两三付药就会有这么好的效果。所以你给他用上药之后呢,他整个病势、局面可能就有变化了,那你就必须再根据这个情况重新调整用药,随着病情的演变你的药也要随时变,这样你的用药永远跟病情是完全吻合的,丝丝入扣。你的每一付药都是有效的,这个病慢慢地就好过来了。

所以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病,一个方子可能吃几付就好了,像外感、小孩消化不良,或者单纯的正气虚,没有太多郁结的,用点补药吃上一个月也就好了,这种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情况都是病气比较重,而且不是一种邪气,有气的郁结,有痰的郁结,还可能比较重的结滞也有,正气虚也有,中土弱也有,邪气实,正气虚,虚实夹杂,这种情况最多。那么我们怎么去把握,你一定要随时通过脉象去体会他这种邪正虚实的进退变化,然后随时调整你的药量,随时调整你的用药,随时都要用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去处理你所面对的病象。

这个时候,我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们的根据就是脉诊的结果,所以大家说脉诊重要不重要。我网上很少看病就是因为不能摸脉,我只能估计着开方子,所以这就有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有些朋友觉得我好像架子比较大,请你看个小病你都懒得给我看,实际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宁愿不给人治,也不要把病给治坏了,把人家给耽误了。我尽量要求患者来面诊,面诊失误就会少得多,会比较准确。脉诊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作为一个好的中医大夫,一定要把脉诊学好、学会。

正气为主,邪气为标

脉诊的核心,第一次跟大家讲你要先去体会脉气,体会脉气你才能够有观察全局的机会,连脉气你都不会体会那怎么摸脉啊。会体会脉气了你就能摸出脉象,然后你在摸脉时体会邪正虚实,就体会这四个字就可以了。邪气有各种各样的邪气,大家对二十四脉、二十八脉,看看不同的邪气有不同的脉象,是什么意思。正气无非就是阴阳气血,阳虚脉气偏凉,阴虚脉气偏细,气虚脉无力,血虚脉偏涩。但是邪正的对比主要是从脉气的清浊程度来把握,如果你摸一个脉非常浊,这就是病气比较重。如果脉比较清透,只是比较弱一些,可能只是偏于正气虚,邪气比较少一些。病气越重,病就越难治。脉气当中的正气越多,或者说越清透,哪怕他弱一些,这个病都好治。所以疾病的轻重程度和脉力的强弱不是完全成正比,有时候脉很有力,但很浊,这个病就不好治;有时候脉很弱,但是他的气比较清透,这个病反而好治。所以我们看虚实相对于邪正来讲,大部分情况下正气和邪气的对比是最主要的。虚实方面,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正气还可以,邪气相对盛一些,绝大部分病都是这种情况。所以虚实一般而言,不用过分担心。只有一些久病或者急症的时候需要首先考虑虚实的问题,有时候可能危症的时候来不及考虑邪气和祛邪的问题。大部分情况都是我们不用过于考虑虚实的问题,更多的情况要注重邪气和正气的对比,实际上就是注重祛邪气。

那这个祛邪气,我们就要从脉象上去体会,它这个脉气,这种郁浊之气,这种不缓和的脉气,它的性质是弦象?滑象?濡软之象?还是结滞之象?这是一个定性。然后它的脉位是上面还是下面?是表还是里?是六脉的哪一部?这是它的定位。整个邪气的定性、定位之后,这个邪气的情况就基本把握清楚了,

你就知道该怎么对付它了。那么正气呢,一般来讲就是体会脉里的这种缓和之气。如果你实在不会体会清透之气,你就去体会脉里的缓和之气。正气必然是缓和的,不会很着急,即便这个脉比较数,它里边的那股正气,体会也是比较缓和的,正气是本性。所以你再看脉里边缓和之气多不多,如果还有比较多的缓和之气,正气就比较足,自身的力量还是可以的,就放胆去用祛邪气的药,量多一些也没关系。药物你可以理解成攻击的武器,我们自己这一方的正气就好比士兵,去使用这些武器。自己没有人了,给你再先进的武器都没有用。所以你用药的多少就好比投放的武器有多少,有十个人就用十个人的量,有两个人就来两个人的量,只有两个人,你非要让他们扛着一百个人的武器去上战场,把自己都压趴下了,啥也干不了。所以这个用药的药量要与正气本身的强弱程度相当,才能够合理地,恰如其分地,利用这股药气去化解邪气。

诊治一体,方随脉出

咱们今晚讲的整个摸脉的意思,就是说虽然有那么多的脉象需要我们去学习与了解,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去学了,也要去学。但是呢,最后我们一定不要流散无穷啊,不要学了那么多就记了这个忘了那个,一定要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来综合运用。这个运用的技巧就是,要放在一个察象,要放在整体把握全局,邪正对比的层面上,去考虑所有的脉象。这是诊脉的一个起码的要求,这也是入门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你就是学上二百八十脉也没有用,只是一盘散沙而已。所以我们学诊脉的核心,就是要通过诊脉去体会出整个患者本身病象的邪正对比的一个真实状况。邪气的盛衰,正气的盛衰,邪气的定性、定位,正气本身的强弱缓急,你都要通过脉象仔细地去体会,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然后据此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那么你的方子就出来了,你的治则、治法、处方用药跟着就出来了。

所以你的脉诊学好了,摸脉的过程就是辨证处方的过程。所以我有时候跟朋友讲,你看,摸完脉这个方子自己就出来了,根本不需要辨证,辨证是逻辑推理啊。咱也不是说一点辨证没有,这个辨证的过程就是我考虑面对这种局面我用哪个方案最好。应该说,这个算辨证的过程,但是这个就是比较简单。因为整个局面你通过摸脉如果能够看得很清楚的话,该用什么药你很自然地就出来了。这个地方是寒象我自然用热药,这个地方是郁结我自然要用疏达之药,他的正气虚我自然要补正气,中焦郁滞住了我自然先运中焦,都是很自然的,所以不需要复杂的辨证了。所以你看有些人他摸脉摸不清楚,仅凭患者描述的很多症状,然后去归纳总结,搞了个很复杂的辨证,最后凑出一个方子来,结果用了一点效果都没有。所以我们学辨证论治,要学它的精神,而不要机械地去辨证。

脉象即时,症状后至

说到这里就说一下脉象和症状的关系,脉象是人体气血动态变化的即时反应,所以这股脉气反映的是即时的,就和现场直播一样,反映的是最准确的情况。而症状呢,它一般是人体的气血偏颇,出现了郁滞,出现了一段时间,比较重的时候才会出现一些症状,比较轻的时候它是没有症状的,感觉不到的。有时候你摸脉已经有问题了,病人反而还没感觉;有时候用上药以后,你摸脉病人已经有好转了,但他自己还没感觉出有什么好转,这都是说明脉象要早于,症状。所以我看病的时候,症状基本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不作为用药的依据,我用药的依据是完全凭脉象来用药。而小孩呢,因为他身体里的气比较清透,一般有什么症状就有什么脉象,对应性比较好,小孩可以根据症状来用药。一般慢性病患者,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要根据脉象用药比较准一些,根据症状用药可能会误事。所以大家如果想在临床上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不要被患者陈述的各种症状把你搅糊涂了,患者他说的有时没个头绪,从头到脚哪个地方都不舒服,一身病,那你怎么用药啊,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凭脉用药,这就有准了。

今天晚上主要给大家这么多,讲了摸脉的一个思路,并没有讲具体的哪一脉主什么病,因为这个书上我觉得都写得很清楚了,不需要我再去重复。我就根据我的理解给大家讲一下在临床上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我觉得讲这些东西对大家可能更有用一些。还有一点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再相互交流一下,讲课的内容就讲这么多。

课后交流

问:除了吃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锻炼气感?

吃素就是很好的办法呀,其他的锻炼气感的方式,其实主要就是要心静。

问:区分正气与邪气是在同一层次区分,还是可以在不同的层次来区分?如浮脉是在浮的层次区分。

我刚才讲脉象里边这股脉气,其实是正气和邪气相互交持、互为进退这么一种状态。一般来讲邪气都是由浅入深,正气是随着病进,它也是节节后退。疾病恢复的过程,疾病就是由深出浅,正气也是跟着慢慢出来,由内出外,慢慢恢复正常。不过严格来说,正气、邪气还是有一些层次上的差别。一般来讲,邪气偏外,正气偏内,所以浮取的时候一般来说看邪气比较多一些,沉取的时候看正气比较多一些。常见的情况是这样,当然也有例外的。有时候可能正气很虚的时候,直接散出来了,虚阳外脱的时候你摸到的就是正气,所以才有这个五脏脉的真脏脉,一旦出现就是危症。另外有一些郁结比较深的,沉取的时候你也摸不出正气来,很难摸得出来,就是郁结很重,这个时候呢,实际上正气也是虚的,主要看的是邪气。当然这个正气和邪气也不是说截然分开,就像油和水一样,不融合,也不是这样。比方说浮脉,你在浮的这个脉象里边,你能体会出既有弦象、紧象、滑象,它里边也有缓象,缓和之象,这股缓和之气就是正气。只不过如果体会的缓和之气少,其他不正常的脉气多,就是邪气盛,正气比较虚一些。反过来,如果觉得这个脉象缓和的成分多,整个脉象还是比较缓,稍微有点弦象,稍微有点滑象,那就是正气比较足,邪气比较少。这在同一个层次是可以区分的。当然在不同的层面,可能区分的就更直接,既可以在同一个层次区分,也可以在不同的层次来区分,都可以。

问:《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肋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这里、外如何理解?

这相当于现在的全息脉诊了,跟我们讲的寸口脉不是一回事。这也是判断病位的。《内经》里讲的一种办法,跟我们的寸口脉可能不太一样。尺是尺肤的意思,里、外指的是尺肤这个部位的内、外侧,与大拇指同侧的部分为外,与小指同侧的部分为里。

问:金逆而莫收敛,则君火失根而左寸亦大,木陷而行疏泄,则相火下拔而右尺亦大。这句话理解不了,望老师详解。

黄元御写书很讲究雅致对称,所以遣词用句就非常讲究,古文基础比较差的反而被他讲糊涂了。左寸脉大实际上就是心火之气郁于上,引起它的原因有一种情况是肺气郁滞,肺气郁结不能通降收敛,木火之气就转不过来,脉象显示就郁在左寸了。右尺脉大就是下焦相火不能收藏,相火不能藏的原因是木气郁在下焦,不能正常升达,而木气性舒达,郁而生风,不能上升则转为下泄,木气下泄,则肾气不藏,右尺脉跟着就变大了。所以黄元御讲脉法是从一气周流的整体来讲的,从一气周流的全局来理解就容易得多。

问:“疏泄”一词怎么理解?

疏是疏达,泄是外泄。不能正常的疏达就只好外泄了,可以这么来理解。

问:请教素体偏虚而肝气郁的老人感冒咳嗽,如何选择用药思路?祛邪担心伤正,补正又怕助邪。

我们很多朋友可能都会有这种担心,既有正气虚,又有邪气实,那怎么办?实际上,祛邪和扶正可以一块用,它是各行其路,互不影响的。当然这个话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有一个前提是,咱们讲凡病则郁,郁就是气郁而不行,所以你用扶正药的时候,要用这个易于流通的扶正药。因为我们知道祛邪药一般流通性比较好,像疏肝解郁的柴胡,通腑泻下的大黄,都是一些能动、疏通的药,所以祛邪药一般都是动作比较快的,走动的药。而扶正药,大部分都是偏养、偏收的药,所以你要补虚祛邪的话,你不能用扶正药收得很厉害,可以适当地收一点。一定要注意,养正气的同时还要注意疏通,最好既能养正气又能疏通。打个比方说,中土比较虚、痰浊又比较盛的时候,化痰浊我需要用温散的药,比如说生姜之类的。如果中土比较虚呢,我需要用养中土、固运中焦的药,养中土,甘草、白术都可以。但是你用甘草用白术,这个固守的力量比较大,容易留邪,那你怎么办?我又需要养中焦,你可以用点生麦芽、炒麦芽,像这样的药,它既能养中焦,本身的气又比较清透流通,就不会留邪。祛邪和扶正可以同时用,只要注意一下扶正补虚的药不要收得太厉害了,不要阻碍一气周流就可以了。因为我们治病的根源,根本目的是恢复一气周流。

问:六部脉候五脏,那如果六腑有病,如何能从脉象里感觉出来呢?

这个问题在《难经》里边有很详细的解释。就是六脉,什么时候候脏病,什么时候候腑病。实际上是沉取的时候候脏病,稍微浮取的时候候腑病,它是有区别的,但是这个东西属于比较精妙细微的感觉,我目前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这个脉就是腑病,这个脉就是脏病,脏病好感觉,腑病有时候确实感觉得稍微差些,那么大家怎么去把握呢?一般来讲腑病多实,因为六腑是通降为和,腑是实而不能满的,它要推陈致新,是要通下的。一旦腑有病,它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我们结合临床症状来判断,就更好判断一些,比摸脉更容易。

问:我摸脉的时候,遇到两手六部脉感觉是有点沉弦又有些力量不足,左手三部比右手三部偏弱,左寸脉很微弱,感觉快要断了,升不上来了似的。请问这种情况要从“正”的方面入手,还是从“邪”的方面入手去治疗,病位主要在哪?

沉而力量不足为虚,左脉偏弱是偏阴虚,左寸微弱快断了,说明整体一气虚损已经比较明显,有点脉微欲绝的意思了。这种情况还是先扶助正气比较稳妥一些。脉沉病位偏里,脉弦病气偏寒。但这个脉象整体偏弱、偏沉,估计也偏细,阴亏的象更明显一些,阴亏明显之时,阳气无以依附,也会出现虚寒之象,脉也微微偏弦。从邪气的角度看宜温通升达,从正气的角度看宜润养收藏。脉象虚象较重,治疗考虑扶正为主,驱邪为辅,可以重润养、轻温通,佐以温运中土。

问:摸脉怎么打基础?

只能慢慢去体会脉气吧,不管摸自己的脉也好,还是摸别人的脉也好,慢慢地把心静下来,能体会这个脉有不同的感觉,摸到有那种流水的感觉,不同的形态,你慢慢有感觉的时候自然就体会到脉气了。

问:我是眼科医生,平时碰到右眼角膜炎的感觉很难治疗,脉象尤其是那种很软的偏大的脉,尤其是关尺部大而软的脉,很难治疗。

大而软的脉,尤其是右关部,一般都是中土湿气比较盛。中土湿气盛的患者,他的阳气不容易降下来,所以出现眼,尤其是右眼,右路主降嘛,右眼的发炎、红肿,这是很常见的。这个时候用消炎药越用越厉害,根本治不好,用中药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就是用温运中焦加利湿的药为主,把中焦的气,把大而软的脉流通开,湿气一去,这个脉气流通开,这个大而软的脉就会比较流畅。然后再用升左路,升发木气的药,把这个一气再给它推一下。这种病我也经常遇到,当然,如果中土还伴有黏痰的话要加上化痰的药。推荐大家看一下《眼科奇书》,《眼科奇书》就是用麻黄、细辛之类的非常强力的升达左路的药去推这个一气去转,主动地把这个郁结推开。但是如果中土非常软,偏大偏软,中土湿气很盛的时候,一定要加上运中焦利湿的药。

问:左部脉细小,右部浮弦。怎样解释?

左部脉细小偏阴虚,右部浮弦阳不降,浮弦是偏寒之象,寒郁导致阳气不降。从这个脉象来讲,左部用当归、黄芪往上升一升,右边用干姜、半夏往下降一下应该就有效。

问:老师好!我是一名学生,在医院实习的时候老师提醒我摸一个糖尿病病人的右寸是“典型的弦滑”,我也摸到了,但是不知道对于这个病人的病情有何提示,请解惑!

右寸主肺,右寸弦滑肺里有痰。糖尿病人多中虚不运,尤其容易化生痰浊。土生金,这是母病及子,化痰的时候要运中、宣肺并重。

问:请问老师清透之气是怎么一种感觉?

清透之气就是比较干净的脉气,你接触病人多了你就知道了浊气,知道了浊气你再回来摸正常人的脉象,你就知道什么是清透之气了,都是相对的。如果没有摸过病人那种郁浊之气,你也不知道什么是清透之气。正常的脉气就是清透的,就像正常的空气都是清新的一样,你天天在空气环境很好的地方你可能也不知道什么是清新的空气,这都是对比的感觉。

问:如何能把体内的气运行顺畅呢?我好像体内很多气,只要一按身体就会出现打嗝现象。

这个要看气郁在哪个地方了。凡病则郁,你体内气多就是气郁啊。一按身体就会出现打嗝,是周身气郁,木来克土了。这种情况通路气郁的可能性最大,不妨吃几包小柴胡试试。小柴胡是通调肝气的,最适合通路上的问题。

问:老师我可以感受到病人的浊气,我摸到病人浊气自己身体很不舒服。摸脉之后浊气怎么排出体外呢?

是呀,一个大夫,他的气越清透,那么他对浊气的感受越深,可能他就越感觉不舒服。“有的浊气重的我会感到恶心反胃”,不光是恶心反胃,会有很多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当一个好大夫也很不容易,要付出很多代价的。

作为一个大夫,临床上肯定要碰到各种各样的浊气,我也经常碰到,确实很不舒服,有时候很难受。那么怎么去排呢?我觉得首先是要预防,其次才是排。预防就是你要加强自己的修养,你的心越纯正,越单纯,心念越净,越不容易留邪,即便浊气来了它也容易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另一方面呢,如果要排的话,可以用一些化痰、活血、祛瘀、通腑这样的一些药。根据情况,用一些去浊气、扶正气的药,就可以了,也是一个排邪的过程。另外看病之前啊,要正心,自己把心要先调正了,不要有太多的杂念,这样的话自己这股正气就会比较圆融,浊气不容易在身上留陷,即便它过来你有个不舒服的感觉,可能很快它自己就去掉了。所以最根本的办法不是说病气来了去排,最根本的办法是不要让它黏上,它来了之后黏不上,即便对你有影响可能也是暂时的,短暂的。这就需要一个大夫要把自己的心态调好。

问:有的脉书说上、中、下三部,这与浮、中、沉三部是同一意思还是不同啊,不同的话又是指哪三部呢?

这是不同的。上、中、下就是寸、关、尺,浮、中、沉就是浮取、中取、沉取的意思。

问:老师好,左尺脉无脉象,摸不到,右手寸关尺都洪大,补肾的药吃了半年未果,该怎么办呢?

这个脉象左边阴虚很厉害,右边整个阳气不藏,阳气不藏就是在消耗,不藏则阳不能化阴,阴精没有补充的来源,所以左路阴亏。我觉得你可能需要先降泻火气,右路必定有郁结,可能需要先破结降泻郁火,然后再补。

问:两脉摸起来又浮又微,中、沉取都没有,这是什么状况?

这个情况可能属于正气偏虚为主,正气虚得可能有点气往外散的感觉,可能是这样。但是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就看你脉摸得准不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一个单纯的虚证了,直接用人参、山茱萸等往里收就可以了。

问:左尺脉浮大而空,其余皆细而无力如何理解?

左尺脉浮大而空的话,左尺为肾阴,是阴精亏,其余的脉细而无力也是一个阴亏而弱的象。这可能是整个正气阴亏为主,然后加上身体的下焦,左路血分里边,可能还是有一些虚火,一气根基不固,然后又要往上升,所以显示出一个浮大的空象,正常的尺脉都应该是偏沉的,可能下面有点郁火往外散。这个情况可以滋养阴精为主,可以试一下地黄丸的思路。

 

第十一讲 中气与阴阳

今天我们学习《四圣心源》第四卷《劳伤解》。这一卷可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从正气虚的角度来讲,后一部分从邪气实的角度来讲。

正气一虚,百病丛生

首先看一下《劳伤解》的卷名。为什么叫“劳伤解”?《内经》里有一句话,我们非常熟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一个人的正气充足,自然就不会有邪气致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的疾病都是正气本身首先出现问题,然后邪气乘虚而入,这样才导致疾病的发生,大部分情况都是这样。那么正气是怎么变得不足,怎么变虚的呢?黄元御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正气虚的根源,不在于外界环境,不在于外在因素,而在于本人,在于自己,是自己不会养生。所以在《劳伤解》的引言里讲到:“重以万念纷驰,百感忧劳,往往未壮而衰,未老而病。”实际上就是讲人要是顺应天道,顺其自然地去养生,本身正气是很充足的,就是因为人自己欲念过多,忧劳过重,这一些统统称为劳伤。当然也包括像比较困难的时期,老百姓生活比较困苦,辛勤劳作,但是不能果腹,这也算,都算劳伤。总而言之,自身正气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颐养,所以慢慢地便会衰败,正气一虚,百病丛生。

温运中土,固守正气

《四圣心源》从第四卷《劳伤解》开始讲比较具体的疾病,《劳伤解》这一卷也是所有疾病的一个提纲。劳伤解实际上也就是因正气虚而致病的意思,治疗的时候要注重扶助人体的正气,而这个正气尤其以中气为主,所以第一小节讲的就是“中气”。我们讲《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就是中土斡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中土斡旋就是脾升胃降,己土升,戊土降。只有中气比较充足、中气本身不虚的时候,中土才能够斡旋枢转,它才能够正常地升降,能够动。一旦中土虚,本身中焦这股气升降斡旋力量不够的时候,它自己就停滞在中焦,或者说壅堵在中焦,中土就郁而为病。所以,对于中气,从《劳伤解》来讲,黄元御首先强调中气。就中气这一小节来讲,从中土气虚的角度讲,首先是温运中土,因为中土斡旋是整个一气的枢纽和根源。从后天角度而言,是中土化生气血,中土也是一气的枢纽,是源头。把握了中气,调整好中气,就等于把一气的源头把握住了。所以很多疾病,不管是慢性病还是急性病,在用药的同时,适当帮助枢转一下中土,就是用一些调理脾胃的药,帮助消化的药,用药效果就会比较快,比较好,根源就在这里。这就是一气周流的源头,是从根本上用药。

中气轮转,首推黄芽

土气容易生湿,中土对应的病气就是湿气,土生湿嘛。人体的正气从五脏六腑的角度来讲,人体的正气只有虚的时候,没有实的时候。所以一旦正气虚,必然因虚而生邪,因正气虚而生邪气。就中焦来讲,就是生湿气。所以凡是中土为病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湿气有余,都伴有湿气。根源就在于,人体的正气实际上多偏虚。针对中土,脾升胃降,土气斡旋,这种枢纽的关键病机,如果中土虚了之后,中土斡旋不利的时候,如何去用药,如何去调整?黄元御给出了《四圣心源》第一个带药量的方子—黄芽汤。前面的方子都是只有药没有量,只是表一个法。

在《劳伤解》中气里面,黄芽汤就是治疗中气不运、中土枢转不利的方子,此方是《四圣心源》的群方之首,就和桂枝汤在《伤寒论》里的位置差不多。为什么叫黄芽汤?黄是中土之气,芽是一股生发之气,黄芽汤就是枢转中土,恢复中土这股生气,是这么一个意思。在中气这一小节里,黄元御有这么一句话,他讲:“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黄元御老先生对道家的很多东西也是有涉猎,或者说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他在《四圣心源》这本书里并没有写到很多道家的东西,在这个地方,比较独特的一处明确提出道家的一些观点。“黄芽汤”这个名字蕴含了一些道家的学术思想,不管道家还是中医,都是大道相通,原理上都是一样。

我们来看黄芽汤的组成:人参三钱,炙甘草二钱,茯苓二钱,干姜二钱,四味药。这个方子的方义,黄元御自己解释,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实际上,用药是从两方面来用的。一个是扶助正气,一个是渗泻湿气。扶助正气,就是扶助中土这股气,人参这股气,人参精能化成人形,这虽然是个传说,但是人参之气与人体五脏之气比较接近,它非常清润缓和,好的人参吃了之后,那股气能够非常缓润地进入五脏六腑中。《神农本草经》里说,人参主补五脏,直接补益五脏之气,是非常好的一味药。人属土,《内经》里讲,人是倮虫,是土气的一个动物,全身都属土,人体五脏六腑,虽然说各有各的气,但是本身都属于土气。所以《四圣心源》讲一气周流,讲土气,来源于中土,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补益中土之气用人参。因为人参与土气接近,直接补益五脏,这是最直接的,最快的,效果最好的。

甘草本身也是固守中土,甘草味甘,偏守一些。干姜是辛辣、辛香,味辛就能运,气香能散,所以,干姜专门入中土。它的颜色是黄的,形状是浑圆的,都是入中土的一些象,干姜是专门温运中土的一味药。我在临床上用药不说每个方子都有干姜,但是95%以上,或多或少都会用干姜,就是用它来温运中土。温运中土最好的药就是干姜、生姜,湿气盛时用生姜。

茯苓性平,气淡,渗利湿气,等于是人参把虚的中气直接补益一下,干姜这股辛温走散的力量,能够让中焦动起来,它就该升的升,该降的降。甘草把这个中气固守一下,不要散开了,人参好不容易补进来了,干姜也让它动起来了,也不要因为太虚,正气不守而散了,甘草固守一下。茯苓淡渗利湿,把中土郁的湿气,虚则生湿,中土虚的时候湿气比较盛,把湿气渗利一下,引湿气外出。这样的话,正气得补,湿气得去,中土得以斡旋,升降能够自如,那么中焦就动起来,转起来了。

用黄元御自己解释,这个方子“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所以,这个黄芽汤虽然简单,实际上考虑得很周全。扶助正气,祛邪气,恢复中土之气的斡旋,都考虑到了。所以黄芽汤这个方子,体现了《四圣心源》整个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在人体单纯正气比较虚,邪气比较简单,只有一点湿气的情况,它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邪气纷杂,黄芽变通

但是现在临床我们见到的疾病,大部分比较复杂,就是说病人这个邪气比较多一些,郁结比较重一些,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湿气了。有时候你用上黄芽汤,效果就不是很理想。所以有些人就怀疑《四圣心源》的方子到底行不行?用了也没效果。说实话,黄芽汤这个方子,我在临床上用的也很少,我也很少有用黄芽汤原方的时候,原因就是完全符合黄芽汤症状的这种病症并不多。但是,《劳伤解》之后讲到的所有疾病的方子,我们都可以看成是黄芽汤化裁而来。临床上我们见到的所有疾病,都可以是看成是由中土虚、中土不运、湿气中阻这种比较简单的病情演变发展而来。

打个比方说,中土湿气比较多,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这个湿气慢慢会演变为痰湿,湿聚成痰,久之成为痰浊,痰浊多了就比较黏滞,就会阻碍整个气机的流通,就会引起木气的郁滞。这个木郁是比较重的,这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上火,睡不好觉,容易着急,气短等症状。这是痰浊与木郁并重的一种病情,如果还是得不到一个很好的治疗,继续演变加重的话,那么有可能这种木郁,肝主血,木郁会导致血瘀,就是由气郁演变为血瘀。血瘀形成之后,可能身体会出现疼痛、麻木,可能会出现层次更深、更不容易治疗的一些疾病,如头痛、腰腿痛,还有些慢性增生,都是属于这种情况,痰浊、木郁、血瘀都有。如果再加重,整个各种郁浊交结在一起,可能会形成一个气机的结滞,气就郁结在那个地方,动不了了。这时候可能会出现比较重的病。有的可能会出现精神层面的问题,也有的可能会出现像肿瘤等一些比较重的病。

我们治疗的过程就是一个慢慢祛邪气的过程,慢慢把这些邪气一样样的,一层层的给它去掉,当把这些邪气大部分都去掉的时候,就会剩下单纯的正气虚。这个时候你给他治上几个月,光剩下中土不运了,你用上黄芽汤病就好了。所以你看黄芽汤这方子,祛邪气的药只有茯苓一味药,就是祛湿气的,我们不能说所有的邪气都用茯苓来祛,要根据患者的邪气变化,也要随机应变,去选用相对应的祛邪气的药。邪气化痰,湿气化痰的时候要用化痰的药;痰浊木郁同时存在的时候,要用上舒达肝气的药;血瘀结滞同时存在的时候,要用活血化瘀、破结散气的药。不同层次的邪气,我们会用不同的药相对应地处理。思想都是一样的,都是茯苓去湿气、祛邪气这个思想。治病无非是补正气、祛邪气。扶正是为了祛邪,祛邪是为了扶正,扶正祛邪是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所以咱们从这个角度来讲,《四圣心源》任何一个方子,你只要理解透了,能够灵活加减变化,每一个方子都可以治疗所有的病。

所以麻瑞亭老先生,把《四圣心源》的一个“下气汤”用好了,可以把所有的病都治好,所有病都可以用下气汤来化裁。同样的道理,因为《四圣心源》的理论很圆融,任何地方都可以周流一身呀,任何一个方子,只要你理解好了,你都可以灵活加减化裁,治任何疾病。所以我们学习《四圣心源》,学习它的理论,学习它的方药,不能学得太死,主要是学习它的一种精神,学习它的治病思路。并不是说,黄元御的方子没有用,他的方子非常好,就像《伤寒论》的经方一样,每一个方子都是经典。但是经方,你用的不对证,照样没有效果。经方也是需要加减的,张仲景自己不就在加减吗?说经方不能加减的,那只能说明他对经方的把握还没到位,还不会用,只会照搬,只能说照猫画虎。

我以前经常跟大家讲,我从来不用《四圣心源》的原方。《四圣心源》的原方,每个方子有哪些药,我也记不住,我也不去记,我只是理解他的意思,学习他的用药方法。然后呢,在临床上用这种方法来随机用药,是什么病就用什么药,也不需要记方,这多简单呀。黄芽汤是《四圣心源》群方之首,它给我们提供了治中气的思路。这个思路主要是温运中土,加以利湿,扶正祛邪。实际上,所有的疾病,我在前面讲脉象的时候讲过,都是正邪两方面。中气是源头,中气没有问题,那问题就不大,其他问题都好办。

恒守正气,相机祛邪

从《四圣心源》本身结构体系来讲,中土这股气,升则为木,降则为金,化现为左右两路升降之气。所以,接下来黄元御讲了阴虚阳虚,阴脱阳脱,讲了阴阳这两方面的治疗。左路木气向上升达,实际上是由阴出阳,阴升为阳的过程;右路金气往下敛降,它是由阳入阴,阳气敛藏为阴精的过程。简单地来说,就是阴升为阳、阳降为阴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如果左路、右路的升降出现问题的时候,相对应的来讲,他就会出现阴虚、阳虚的问题。黄元御整本书里讲病的时候,大部分情况都是从正气角度来讲,邪气方面他也讲,但讲得比较少。我们在临床上绝大多数疾病都是邪气比较盛,正气比较虚,治疗时往往先需要祛除邪气,然后再来扶助正气。但是,我们知道用药的根本,用药的依据,主要是正气,而不是邪气。即便有邪气,一定要考虑正气的强弱来决定用哪个药。所以正气是根本,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黄元御在整本书里,他是围绕正气,围绕一气的虚实升降来讲疾病的治疗办法,这是从最根本上、最源头上来讲治病的方法。至于正气虚的基础上有什么邪气如何去处理,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学派,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借鉴。去邪气的方法比较多,随手拿过来就可以用。如果一个医生只知道祛邪气,不知道扶正,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治疗过程风险就比较大。中间有什么风险你都不知道,谈何治病?治病首先要保证患者的安全,安全第一,人都保不住了,用那么多药有什么用?所以《四圣心源》的所有讲解、阐述,都是主要从正气的角度来讲,如何去调理正气,而不是单纯祛邪气,不是说他不讲,而是讲得比较少,这一点大家也要意识到。

阴虚宜降,多路敛藏

那么什么叫阴虚?从一气周流流通一圈的角度来讲,右路阳降为阴,由阳入阴。人体阴精藏于下,来源于上,根源在于上面,火气能藏,它才能产生阴精。如果火气不藏,那就是郁火外泄了。郁火外泄了,实际上就是不能正常地含藏,那么火气是要消耗阴液的,就会伤阴,就会产生阴虚。所以,凡是阴虚必然是金水之气不能敛藏,或者说《四圣心源》里面讲的相火,火气它是郁在上面,不能自己收藏,就在这里消耗阴液,导致阴虚,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呢,要补阴一定要藏相火,要把火气降下来,恢复这个金降水藏的状态。右路这个气要往下走呀,火气要藏起来,这样的话你才能够源源不断地有一个收藏,有一个藏起来的过程,才会产生阴精。当然,右路要降,也要经过中土的,也是要中土之气斡旋运转,戊土能降,胃气能往下走时,整个右路之气才会降下来。所以不管是阴虚还是阳虚,在治疗的时候,它都会用到运中土的药。任何时候都要强调中气,就是这个意思。至少从《四圣心源》的角度看,阴虚并不是单纯用滋阴的药就可以了,滋阴的药一般都是比较凉润的,本身是偏于往下

走的。阴精是要藏的,往下走,往下敛降,藏起来,还要用一点收藏补肾的药,还要用一点温运中焦、枢转中土的药,都要配合用一点,这样才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所以对于阴虚这种情况,这种病症,他给了一个方子,叫地魄汤,滋阴的。地魄汤第一个药是甘草,甘草就是个运中焦的药。首先中焦要能够守住,中焦基础要好,中焦如果都转不动,你用上滋阴的药,它也不能够运化,滋阴也就无从谈起。地魄汤,我们从用药上来看,首先是阴精较亏的时候都是火气不藏,伤了阴精,滋润的药肯定是要用的,麦冬、玄参都用上,都是滋养。麦冬偏上,偏于润肺气,润降肺气;玄参偏于润藏肾气,一上一下,金水二气都得养一养。芍药苦平降泻,清火息风,是从敛藏相火的角度来用的药,防止郁火继续伤阴。接着,半夏和五味子,半夏也是镇降的,往下走的一个药,还能化中土的痰湿之气。五味子,它是酸收、敛藏的一个药,五味子的这股酸收之气还是比较强的,这个气还算清透,收藏又比较有力,能够把这个气从上面的肺气一直收藏到下面的肾气。大量的五味子用上之后它是补肾的,补肾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也就是说呢,我们不光是有滋养的药,还有引导一气敛降潜藏的药,就是半夏、五味子。另一方面,还用牡蛎,牡蛎这味药比较阴柔,偏于镇降。原文用的是煅牡蛎,煅了之后研磨打粉,煅牡蛎偏燥一些。可能黄元御考虑滋阴之药过于滋腻,用点煅牡蛎也能同时燥湿。实际上,他用牡蛎主要是用来镇静心神,用他的话就是敛神以帮助藏精。精气不藏,往往是因为神气外散了,所以牡蛎主要是从神的层面用药。半夏、五味子是从气的层面来用药,加麦冬、玄参是从滋阴,接近有形的角度,用药的层次不一样。实际上,真正阴虚比较重,火气比较盛的时候直接用生牡蛎效果会更好。

我们知道,这个简单的滋阴的方子,虽然只有七味药,实际上牵扯到四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运转中焦的,一个是滋阴的,一个是敛藏一气的,还有一个是镇降心神的。他是从四个方面同时用药,就是要把这股气降下来,藏起来。所以他讲地魄汤:“是宜降肺胃以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就是我们用药的时候啊,要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帮助一气动起来。该升的升,该降的降,并不是说我这缺什么,加上什么就好了,不是这个意思。整个一气都在动,不管是阴虚还是阳虚,它也是一个动态的虚。一定要从它阴精化生的源头,帮助一气的流通,从一气流通的角度让它自然而然地来化生阴液,化生阴精。这样的话,这种治疗就会一劳永逸,治好之后他自己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你要是单纯看见阴虚就直接来点地黄、山药,有没有用啊?在正气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也有一点用处。相对这个手段,眼界就比较窄了。你看黄元御的地魄汤,滋阴是从整个一气周流,至少是看了一半的视野。整个由上到下,整个一气的敛降收藏,整个从全程来用药,不单是从一个层面来用药,从几个层面来用药。这种方子,就是从整个病势的全局来用药。

所以你看黄元御的方子,看着简单,但是它很有气魄啊,高屋建瓴,纵观全局,不是简单的见什么证用什么药,不是做个简单的对应。所以我们学黄元御的方子,一定要学会这种思维,学会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去统观全局,判断病势。然后根据一气周流的整个状况去把握,如何从全局角度去调整,恢复整个一气周流,让它该升的升,该降的降,邪气该祛的祛,正气该补的补。实际原则也很简单,所以你看他讲的阴虚,阴虚主要是从右路敛降的角度让它降下来,这就是从源头来治。

阳虚宜升,润养升达

那么阳虚呢,接下来讲的是阳虚。阳虚就是左路不升引起的,阳虚大家比较熟悉了,火神派最擅长的就是升发左路。很多人都知道要用附子,要用桂枝,要用干姜。黄元御给出的阳虚,升达左路的方子是天魂汤。你看天魂汤里面,干姜、桂枝、附子都有,姜、附、桂全了。但是他并不仅仅用这些,仍然用了人参、甘草来滋养中土之气,用了茯苓来渗利湿气。因为一旦阳虚,必然中土枢转力量就弱了,中土运转不利。中土运转不利的时候呢,必然就会产生湿气,所以他用茯苓来渗利湿气。阳虚,它本质上就是一气不能由阴出阳,不能升达。所以用药要用附子、桂枝温散,鼓动。这个由阴出阳的过程要消耗阴精,由阴出阳就是由阴化阳,阴气化为阳气,所以要消耗阴精。所以这个时候要用上人参,来补益中土之气,人参是偏阴的一个药。实际上这个方子呢,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黄芽汤加了桂枝和附子。中土你给运好了,再用桂枝、附子从左路升达一下,让它能够动起来,能够升起来,那么阳虚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你看他治阳虚,不是单纯的用辛温行气的温阳之品,他也是从整个全局的角度,运中焦,扶助一气,祛湿气,就是祛邪气,然后才用辛温行散的,鼓动一气升发的药。所以你看黄元御治疗阴虚、阳虚,一个地魄汤,一个天魂汤。天魂汤左路主升,地魄汤右路主降,都不是单纯的用辛温升散,也不是单纯的用清凉滋润,都是从全局的角度用药,帮助整个一气流通。天魂汤是帮助一气从左路由水慢慢地升达为木气;地魄汤是帮助一气由右路慢慢地敛藏,收藏为肾气,都用到了运中焦的药,都注意到了中焦土气斡旋的重要性。

阴阳升降,圆融归一

我们再对比一下阴虚、阳虚这两小节,刚才讲他用药注重全局,引导一气升降,兼顾中焦斡旋。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细节,大家看一下。天魂汤用了六味药,六为水数,水之数。地魄汤用了七味药,七为火之数。天魂汤是扶阳的一个方子,一气鼓动而散,由阴出阳,他会伤阴的,所以他用了六味药。六呢,水之数,水主收藏,所以整个方子,从药的数量,从布局上来看,他已经暗含了防止过于升散,防止一气升散太过的意思。而地魄汤呢,滋阴的方子,他用了七味药。七呢,火之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实际上,这种滋阴凉润之药,容易伤及人体的阳气,所以从用药的味数来讲,地魄汤就暗含一股火气,防止这个药过凉伤阳。所以,大家学方子的时候要去体会一些细节,不光是看用哪个药,用什么量,而是要体会这个方子的用意,方子的布局。每一个方子都是针对一种病势,针对一个疾病的局面,从整体上去处方。所以地魄汤降气滋阴而不忘温运,天魂汤助阳升达而不忘润养。不能过度升散,要保证一气的圆融,有升有降,有出有回。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这么简单的方子,可能有的用了没啥效果。没啥效果就是因为它主要是从扶助正气的角度来用药,你要知道,这个病情可能邪气比较多,导致正气无力流通。所以首先要祛邪气,让一气有一个流通的机会。只要一气能够流通,你再用《四圣心源》里的原方,它必然效如桴鼓。所以说《四圣心源》的方子效果不好的,就是还不会用这个方子。当你找个合适的机会,合适的症状正好能用上,那必然效果是非常好的。从这两个方子的方义,整个方子的处方布局,这种周到的考虑,我们就知道黄元御老先生不是泛泛之辈,他的水平远远在我们之上。他告诉我们的东西,那都是经典当中的精华。他给我们表达的都是灵魂层面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去体会。

我们临床用药的时候,只要把握住这种精神,不管你用什么祛邪药都要在这个框架里去用,它就永远不会出大的错误,不会有太多的风险,大方向是对的。很多朋友学火神派,一味地升散,干姜、附子,就跟比赛一样,一百克不够二百克,二百克不够三百克,大量用附子的话,盲目地升散,早晚会出事的。实际上火神派本身也是很圆融的,它也没有什么偏颇,只是我们后学的一些人,包括我刚开始学火神派的时候也是,有一些偏颇。但是我们从《四圣心源》这边看起来呢,《四圣心源》就很圆融,它也强调扶阳,但它没有过于纯粹升散地偏颇用药。它很圆融,大道圆融,王道之术,不要太偏。

为什么多讲这几句,就是建议学习火神派的朋友要好好去体会火神派本来的意思,不要理解偏了。你看《圣余医案》是火神派的鼻祖,火神派的源头祖师写的,用药就非常圆融,哪有纯粹偏阳的这种弊端啊,没有。所以不是说火神派不好,而是我们后人学偏了,没学好。包括我们学《四圣心源》也是这样,《四圣心源》本身医理很圆融,很周全,但是他主要还是偏于从正气的角度来讲,祛邪气的角度他讲的少。你不能因为这个你就不会祛邪气了,不会治病了,就说《四圣心源》不好,那也是学偏了,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学习任何一个学派,都有他的长处,都有他的可学之处,要学人之长,去人之短。相对来讲,《四圣心源》的学术思想是兼容并蓄,非常圆融,比较周全的这么一个学派。也不能说是学派,实际本身没什么学派,大道本身就是在这里的,本来就是这样。大家好好去体会,要把黄元御老先生讲的精华转变成我们自己个人的切身体会,要变成自己的东西。要不然看了半天书,还是黄元御老先生的,看完又还给人家了,那也没啥用。

阴脱急升,阳脱急藏

黄元御老先生讲完了阴虚和阳虚之后呢,马上就讲了阴脱和阳脱。阴脱和阳脱就是阴虚、阳虚比较重的时候,就会出现向外脱散之象。阴脱,像遗精、出血,这都算是阴脱;而阳脱,像阳气随着血汗突然外泄,一气欲绝。都属于阴虚和阳虚比较重的情况。对于阴脱和阳脱的治疗方案,和我们讲的阴虚、阳虚的治疗方案完全不一样。大家继续往下看,看阴脱和阳脱这两个小节。

我们看阴脱,他给的方子是乌肝汤,我们知道阴虚他用的是地魄汤,是偏于收敛的一个方子。而乌肝汤呢,你看他用的是附子、干姜、桂枝,虽然也有人参、何首乌这种算是滋阴的药,但是他主要用的还是温阳的药。阴脱的时候用温药,大家注意一下。再看阳脱,阳脱他给的是兔髓汤,我们知道阳虚的时候他给的是天魂汤,是温散的药,是温散的方子。这里阳脱的时候用兔髓汤他主要用的是牡蛎、玄参、五味子、龙骨,他用的是收敛的药,用药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就是在阴脱、阳脱的时候,他用药的方向,和阴虚、阳虚的时候用药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这是什么原因?从一气周流的左升右降,升到顶点是火,藏到底点是水,水火两端是两极,水火立极。这个阴脱、阳脱就是水火两极,都已经败了,水火都站不住了,这个时候才会出现阴脱和阳脱。阴脱就是水败了,所以阴液下脱,这个时候,就急需固守这水火两极。水这一极,水主藏,它是需要藏极而生,就是由藏转升这么一个枢纽,少阴为枢啊,水火都属于少阴。火主散,火性炎上,火这一极在上,它也是一个枢纽,火盛宜藏,要自己能转下来,自己能蓄藏。所以阴脱的时候,急需阴液固守,然后再助一气升达,让下焦,水这一极,恢复它收藏然后又能升达的特性,要它还能升起来。而阳脱的时候呢,要急救回阳,要把这个阳气拉回来,阳气上脱啊,让它还能够回来。这样水火这两极就能够重新站住,两极固守,阴阳升降的格局才能形成,水火两端都败散了,阴阳升降的格局也就溃散了,一气周流那就更谈不上了。

所以在阴脱和阳脱的时候,黄元御老先生给出的方子,用药的方向,和前面阴虚和阳虚的方子完全不一样,这都是急症。所以黄元御的《长沙药解》里提到,金木之气就是左升右降之气,一定要顺着金木之气的本性,木气要升,金气要降。如果它们不能升降就会产生各种病症,治疗就是升达木气、敛降金气,这是一般的情况,就是咱们前面讲的阴虚、阳虚的思路。而水火呢,水火是两极,所以水火一定要逆着它的本性来,不能恣其所为。火性炎上,水性润下,如果火就任其炎上,都散了。水就任其润下,都往下流了,都流失了。那水火一上一下都散脱了,这一气周流就断了。所以讲到水火的时候,黄元御说水火不能各随其性,不能由着它的本性,它的本性就是火性炎上,水性润下,一定要火要收藏、水要升发,这样的话才能够固守各自的位置,起到一个立极枢纽的作用。火能降,水能升,形成一个阴升阳降的格局,这个一气才能够圆融的一直持续地周流。这就是一气周流的一个关键所在,就是阴阳立极,要能够实现物极必反的枢纽的作用,维持整个一气升降周流的格局。

正常情况下呢,阴阳都能够各守其位,所以基本上不需要我们去考虑水火立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治病我们只考虑左右路的升降和中土斡旋就可以了,再加上去浊气,去郁结,这个病就治好了。如果出现了阴脱、阳脱,水火都不能立极守位了,这就是重症、急症,这个时候当务之急就是恢复水火各自的本位,所以阴脱的时候我们要急救温升,阳脱的时候我们要急救敛藏,这就是乌肝汤和兔髓汤的本意。

从这个角度来讲,真正阳虚比较重,虚阳外脱的时候,你看兔髓汤,虽然也用到了附子,但是更多的是龙骨、牡蛎、玄参、五味子、人参、半夏,大队敛藏之药,加了一点附子。所以我们知道,真正阳虚比较重的时候,绝对不能单纯用附子去散,本来阳气就要散掉了,你再单纯用附子去散,那可能去得更快啊,阳气脱散之时一定要赶紧藏。在《伤寒论》里,四逆汤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用通脉四逆,通脉四逆汤就是把干姜、附子量加大。通脉四逆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要通脉四逆汤加人尿、猪胆汁。为什么加人尿、加猪胆汁呢?因为人尿、猪胆汁都是往下收的,往里藏的,阳气虚的越厉害的时候越要赶紧往回藏而不是往外散。有一些朋友对火神派的理解,认为阳虚就一定要拼命去把这个阳气往外散一下,用大量的附子温通一下,这个思路本身就是错的。阳虚得越厉害,越要注重把阳气往回收,而不是往外散。所以我们看乌肝汤和兔髓汤这两个方子,具体的药我就不讲了,大家自己去看一下。要理解他的意思,阳脱要往回收,阴脱要往上升。

所以你看黄元御从中气讲到阴虚、阳虚,讲到阴脱、阳脱,他给出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方子,我们就知道黄元御老先生他的着眼点非常的高。从一气周流的全局你看,他既有中土的斡旋,又有左右路的升降,还有两端水火的立极。他首先固中气,正常情况下这个中气是最重要的,首先要运转固守中气。然后提到了如果左右路升降不行的时候你要调,助一气升降,调节阴阳,来治疗阴虚、阳虚。如果水火出现问题了,阴脱、阳脱都出现了,马上就要固脱救急,恢复水火固守本位的这种格局,一定要恢复水火立极的这种格局。没有水火立极哪来的左升右降,哪来的一气周流,所以中土斡旋和水火立极真的非常重要。

小结

黄元御《劳伤解》这一卷,一开篇把这几个方面全都给我们点出来了,讲得多透彻。这不光是治病,都是救命的金科玉律。所以我们用药,可以与黄元御老先生有所不同,但是立法不能有丝毫的相异,不能偏颇一丝一毫,必须完全照搬。因为大道本身就是如此,不照着这个就是逆天而行,逆天则亡。所以你看前面中气、阴虚阳虚、阴脱阳脱,就把整个一气周流的主要问题全都讲完了,如果把这几点都理解透了,就可以治病了。最重要的原则都告诉我们了,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灵活化裁的问题。黄老先生多辛苦,后面还有那么多章节,就怕我们学不会。

今晚我们就讲这么多,剩下的下节课再讲。这一讲的内容不多,但却是最重要的章节,是最基本、最基础、最核心的,所以希望大家回去好好体会,要领会他的思想,不要只看方子。我就讲这么多,还有一点时间,大家有问题可以交流一下。

课后交流

问:黄芽汤和理中汤差一味药,临床上怎么区别?

黄芽汤是人参、茯苓、炙甘草、干姜,理中汤是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就是白术和茯苓的差别。白术只有固运中焦的作用,去湿作用差些,茯苓去湿性效果好些。黄芽汤在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两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理中汤单纯扶助正气,去邪气效果差,从这角度来讲黄芽汤更全面。

问:如果久病见阴阳两虚,是否把天魂汤、地魄汤两者结合起来,看其侧重来加减?

这是可以的。

问:阴阳脱证果真见到,当属重危。该从仲圣的少阴厥阴证篇中求之更可靠?

这么说也没有问题,实际上你看黄元御讲的乌肝汤、兔髓汤,他的用药思路和仲景的通脉四逆加猪胆汁、人尿方子,意思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用药上讲,黄元御的方子更柔和些,仲景的方子更犀利些。

问:阴脱、阳脱都用到附子是何用意?

因为不管阴脱、阳脱、阴虚、阳虚,我们在所有的情况下,用药的最终目的都是恢复一气周流。一气周流,就是要能动。阴脱、阳脱时,水火不能立极,所以一气很难正常周流。阴脱、阳脱都用附子,目的主要是鼓动一气帮助流通,是恢复一气周流。但是从整个方意来看,阴脱、阳脱整个用药的格局方向是完全相反的,用附子的目的,只不过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帮助一气流通。

问:黄芽汤加白术岂不是更好?

如果中土明显虚的时候,可以加白术。如果中土不是很虚,或者湿气郁结较重,白术气味都比较重,在固运中焦时,容易固守留郁。所以如果土气本身虚得不是很重,土气还可以,不是很薄,可以不用白术。如果本身土气比较薄弱,脉摸得有点细涩,可以加白术。

问:我感觉火神派郑钦安与黄元御的理论根源好像是一样的,郑钦安更注重心肾,黄元御更注重中土,哪个更为根本?

火神派注重心肾这是对的,黄元御注重中土。实际黄元御不是只注重中土,他只是从常见情况,因为我们大部分病症都是普通病症,并不是所有的病症都是水火不能立极,都是危症,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中土相对来讲是最常见的问题,更重要一些。黄元御也提到阴脱、阳脱,水火不能立极的危症,需要用到心肾的时候,他的治病思路也是很鲜明,非常明确地给出相应的方子。如果从日常症状来讲,最重要的是中土,是黄元御讲的中气。如果从危症来讲,水火立极,心肾这一端更重要。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首先水火立极,然后中土之气才能升降,这一点来讲,心肾是更重要的。只不过,需要我们去处理心肾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少了一些。

问: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相同性质的药物来代替黄师的处方?

完全可以,我基本都是这样,我很少用原方。

问:为什么李可老中医抢救危重病人一律用破格救心汤,好像没有分阴脱或阳脱。

大家如果看一下李可老先生的破格救心汤,你就会发现他这个破格救心汤,相当于阴脱、阳脱的方子合在一起。大家可以去体会,阴脱、阳脱并用。

问:为什么叫乌肝汤,兔髓汤?为什么叫乌和兔?

乌是太阳,兔是月亮,金乌玉兔。黄老非常注重一气的圆融,他用乌肝汤治疗阴脱,喻有升发之意。用兔髓汤,治疗阳脱,喻有阳降之意。所以说,这个方子的名字代表整个方子用意,整个方子的药象,用药趋势,整个布局已经体现出来。阳脱要降,阴脱要升,所以阴脱用乌肝汤,阳脱用兔髓汤。

问:老师,人体气机的升降,是和人体正面对应,还是和人体背面对应?

这句话这么问就不对了。人体气机的升降不是和正面、反面对应,而是它是有很多层次的。如果从十二经脉来讲,它是和经脉巡行对应。从脏腑层次来讲,它是和五行相生的层面对应,不是简单的正面或是背面对应。因为一气周流,不是在身体里划了一个圈,不是那么简单,它是有很多层次的,前面讲过,可以查一查。

问:阴脱用了滋肝润木的药,按黄元御说阴脱要提升左路阳气,却用滋肝润木的药,这是为什么?

阴脱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升发阳气,来防止阴精继续往下脱陷、脱泄。但是,阴脱本身必然会伤及阴精,他还是要加入滋养阴精的药。但是,用药的重点不能放在滋阴上,而是放在升发的方面。但是,滋阴的方面也要兼顾,是这么个意思。

问:阴脱阳脱,除了《四圣心源》讲的这些症状,还有什么典型症状?在郑钦安《医理真传》里讲得很详细,可以去看看。

问:阳脱和阴盛格阳是一样的吗?为什么火神治阴盛格阳用四逆的发,而不是黄老的收?

严格来讲,阳脱和阴盛格阳还不太一样。我刚才跟大家说过,对于阳虚层次情况轻重不同,用药的方向和用药的思路不一样。从《伤寒论》来讲,一般阳虚用四逆,再重的用通脉四逆汤,再重的通脉四逆加人尿、猪胆汁,这个方向是不一样的。阴盛格阳相当于阳脱比较轻的情况,黄师是从最严重的情况来讲的。所以我们要知道,火神派如果只会用四逆散,不会往回收的话,他就不是真正的火神派。火神派从源头上来讲,他们对于阴阳升发收降都是很清楚的,大家有兴趣多看看《圣余医案》,《圣余医案》是郑钦安老师的儿子写的,他对于阴阳的升发收藏,对于中土固护,和黄师的治学思路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你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后世学习火神派的人,对火神派的理解有偏颇。

问:一气周流理论可以因症选药,但是用药剂量有什么原则和技巧?

用药的多少要根据正气的强弱,要根据病气的类型和轻重斟酌来选。这个原则肯定是有,原则从象的角度来讲,诸象吻合,药象和病象要完全吻合,丝丝入扣,技巧就是熟能生巧。这个一定要你对药有非常明彻、非常透彻的理解和把握,就和老朋友一样,很熟了,然后再能够明察病象,这个时候才能够运用自如。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不是告诉你这个药只能用多少克,那是没法照搬的,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临床用药药量的范围非常大,从零点几克到几百克都有。

问:阳虚和肾阳虚有何不同?

阳虚强调的是一身阳气的升发出现问题,肾阳虚主要指下焦元阳虚,肾阳虚相当于比较重的阳虚,全身阳虚的根源应该都在肾阳虚上。肾阳虚必然也会有其他的阳虚。但是,有时候单纯出现阳虚,不见得会出现明显的肾阳虚。

问:天魂汤加减用当归、生地黄、何首乌之类,我不理解,这是滋阴收纳之品,怎么用在升阳的方子里?

天魂汤是升发阳气,升达左路。升达左路,由阴出阳的过程,要消耗阴精,所以要加上滋阴的药来增加阴精的化源。无阴则无物可升,但滋阴只是辅助,升达才是核心。

问:没有注明炙甘草的,都是生甘草?肯定是。

问:到底有没有肾阴虚。

严格来讲,所有五脏六腑都会有偏阴偏阳不同的虚,可以通过脉象来体会,阳虚偏弱,阴虚偏涩。

问:脉诊为何是四诊之末?

望闻问切四诊,切脉在望闻问切四个字里是最末一个,但是从临床重要性来讲,脉诊是很重要的,相对来讲是最实用、是很重要的一块,不是四诊之末。

第十二讲 精神为病

上一次我们讲了第四卷《劳伤解》的一部分内容,今天接着讲后面的内容。《四圣心源》整本书的线索是按一气周流的正气的角度,正气的强弱虚实作为一个主线来讲解。随着正气的或虚或实会产生或者不升或者不降的很多郁结,《四圣心源》在后面几卷分门别类地讲了很多疾病,但是在讲病的时候都是围绕正气来讲。对于邪气或者病气讲的相对偏少一点,不是非常地系统和仔细,这一点从《劳伤解》后面的“精神气血”可以看出来。在这个地方,把黄元御老先生对正气的重视,就是写这本书的时候,为什么以正气为线索?我在这里再多说几句。

正气为干,病气为枝

如果把人体的正气比喻成一棵树,气血的流通就好比是树干枝叶,它在正常生发生长的时候,正气是人体的根本。一旦有邪气的时候,就好比这个树上长了虫子,有了枯枝败叶一样。我们调气血治病的过程,就好比在给树去掉枯枝败叶,去掉虫子,让它恢复正常地生长;给它浇水施肥,让它能够享受阳光,可以正常地生长。从扶正的角度来讲,想办法让这棵树正常地生长;从祛邪气的角度来看,捉虫子,去掉一些枯枝败叶,就是祛邪气的意思,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以修剪一棵树为例子,来模拟一个治病的过程。假设我们不注重这棵树的本身,它哪里有虫子,哪里有枯枝败叶,就“咔嚓”一下剪去,全部去掉,乱剪一气,那可能把这棵树也剪死了。如果你心里一直有一棵树,有一棵树的主体形象,知道这棵树哪个树枝可以剪,哪个树枝不可以剪,你在祛邪气的时候就知道轻重,哪个树叶不好了,你就会把哪个树叶剪掉,而不会把那个树叶所在的树枝也剪掉。也就是说,你修理树的过程,根本目的是为了留下这

173

 

棵树,而不仅仅是为了去掉这些不太好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看你从哪个方面去看。从修剪树的角度去看,就是剪掉枯枝败叶;如果从保护树的角度去看,可能就是留下一些正常的枝叶。

黄元御写《四圣心源》这本书,是从保留正常枝叶的这个角度去写的,而没有过多地去讲如何剪除枯枝败叶。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你有了一个以正气为主的框架,有了《四圣心源》这个框架,那么咱们在治病的时候,就会时刻注意到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病人的正气,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是为了恢复一个正常的生命体,而不是不管病人是不是能够受得了,不管正气的虚实,一概把邪气乱祛一气,那是不对的。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任何时候治病,既有扶正的一面,又有祛邪的一面,但是祛邪气一定是以正气的虚实为基础。也就是说,祛邪的前提是能够保留正气,不能因为祛邪气把正气也伤了。

所以《四圣心源》这本书的著述讲解过程当中,一直以人体的正气为主线。只要正气在,就好比这个树的主要的树干树枝还在,那就不怕不发新芽,它肯定还会恢复的。所以人的身体,只要正气在,肯定还是会恢复正常。我们在临床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用到祛邪气的药,但是《四圣心源》这本书里讲得又不多,所以很多人觉得《四圣心源》这本书似乎不是很实用,根源可能就是在这个地方。但是你如果连正气都不知道怎么去保留,不知道怎么去扶持正气,那么即便你会祛邪气,也会不得法,你就会不知道深浅,治病的过程往往不会灵活地进退。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保护正气是治病的根本,祛除邪气是治病的手段。这就是标本的问题,正气为本,邪气为标,标本如果搞错的话,大方向就搞错了。所以《四圣心源》一直强调人体的正气,强调一气周流,强调治病要恢复人体的一气周流,一切从正气的本身出发,就是要告诉大家,不要错了方向,不要偏离我们的目的,我们治病的目的是为了存正气,留人治病。

我们治病的时候,可以借鉴历代各家名医的经验。各家学派都有很多自己的学术特点,都有独到的经验,我们都可以借鉴。用来干什么呢?用来祛邪气,因为历代各家的经验以祛邪气的为多,扶正气的相对偏少。而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正好是以正气为主线,调正气的药和方子居多,祛邪气的方药比较少。我们可以把前人祛邪气的方法和《四圣心源》的调正气、扶助正气为主的方法结合起来。这样的话,《四圣心源》给我们指明了临床治疗的主线,主要的思路给我们明确了,该往哪个方向调,然后,前人一些祛邪气的方法给我们很多得心应手的工具,可以把阻碍一气周流的一些不畅的因素,各种郁结祛除掉。这样呢,我们既通畅了一气周流的道路,祛除了邪气,又保证了整个一气不会因为祛邪气而受到明显的损伤,保证了一气能够恢复正常。这样的话,就是能够祛邪而不伤正,这样就能取得一个很好的效果。

疏通道路,敛神归位

所以后面讲的几方面内容,大多是从调正气的角度出发来讲的。首先讲的是精神方面的内容。肾藏精,心藏神,实际上就是水火。上次我给大家讲的水火是一气周流的两极,水火立极,也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后面讲得越来越具体。讲疾病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从水火两方面来讲这两个极端,阴阳的两极,分成神惊和精遗。我们如果对比神惊和精遗的两个方子,神惊就是惊悸不宁,他用了金鼎汤。精遗呢,男性是遗精,女性有可能是白带过多,和男性的遗精是类似的,精遗他给的方子是玉池汤。

我们对比一下这两个方子,可以看出这两个方子是大同小异。我们来看金鼎汤。精神惊悸不安,心藏神,神惊必然是心火的问题,是火气出了问题。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这个心火之气,如果病的时候,这个相火,心火实际上是藏而不现的,相火是可以外达的,火气应该是敛藏下降,正常情况下是能够顺利降下来,阳降,神气就能够内敛,就不至于惊悸不安。如果本身心火之气偏虚,降不下来,火气不能正常敛藏,神气就不容易归位,心神不能归宅,就容易惊悸不安。临床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病人,非常容易上火,一上火就心烦,睡不着觉,其实这就是心神不安的一种表现,只不过比较轻。如果虚得再厉害些,可能就会产生惊悸,西医讲的心律失常类似这种情况。这种情况简单地说就是相火不降引起的心神不能归位,是这么一种情况。治疗就要降相火,把火气降下来,藏起来。这个火气要藏,中焦要能够运转,中土转不动的话,堵在中间,右路不畅,火气也下不来。出现这个情况,一般都是火气虚,火气虚必然中焦运转得差一些,所以你要把这个火气藏下来,要把中焦适当运转一下。在金鼎汤里面,他用的是甘草和茯苓,甘草固运中焦,茯苓利中焦的湿气,这样的话,中土的气就能够转起来,能升能降。然后呢,用半夏镇降,半夏既能化中焦的痰浊,又能够镇降一气,引一气下行,能够把火气敛藏于下。从火气的角度来讲,运一下中焦,用半夏往下压一压,让火气降下来。火气降下来的话,心神就能跟着这个气回来了,就可以归位了。

然后用龙骨、牡蛎引心神归宅。龙骨、牡蛎相对来讲,都属于类似石头药,它没有非常明显的像植物药的那种生气。相对来讲,就是一股比较简单的镇降之气。龙骨是大型动物的骨头的化石,是一股金气。牡蛎是海里牡蛎的贝壳,都属于金石镇降之类。只不过这种药的气比较清透,从龙骨的角度来讲,它来源是骨头,肾主骨生髓,主收藏,所以它藏神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它的药气很清透,一个药的气越清透,它作用的层次相对来讲也是越清透,神气是一股非常清透的气,所以用龙骨、牡蛎这样气比较清透的药,偏于镇降收藏的,能引导非常清透的心神敛藏归位,使心神得安。心神安宁之后,这种惊悸的症状就得到缓解。还用了桂枝、芍药。用桂枝、芍药的目的,实际上是桂枝升发木气,芍药平息风木,也是舒达木气。桂枝、芍药一个主升动,一个主降泻疏通,也是一阴一阳。芍药是偏里的,入里的,既能疏通又能息风,桂枝向外升发,这一对药主要是调肝木之气,让一气能够顺利地由左路升发。一旦有惊悸,惊悸是一种风动之象,所以要用芍药来安抚一下。因为本身这个惊悸还是源于虚,所以还要用桂枝帮助疏达。这两个药,一个扶正、一个祛邪的思路。

所以我们看金鼎汤的原方,它所有的药,除了茯苓和芍药有点祛邪的意思,其他的药都是扶助正气的。茯苓利中焦的湿气,半夏也算,半夏还能化痰,芍药能平息肝风,把这些影响一气周流的因素都祛除了,都解决了。主要还是用龙骨、牡蛎、半夏这些药,降火、敛神,使火气正常地敛降,心神得以正常归位。这种情况,用于较轻的惊悸之症,它的方后有一个加减法,其上热者,倍芍药以清胆火;下寒者,加附子以温肾水。我们在临床上能够见到的心惊肉跳呀,心里不安呀,这些情况大部分都属于比较重的,单用金鼎汤的原方,效果一般不会很理想。原因在于郁结都比较重,往往伴有中焦有较重的痰浊,左路有较明显的瘀血,下焦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寒气。所以我们在用药时,在金鼎汤原方的基础上,加上活血化瘀的药,相当是增加了芍药的力量,芍药一方面是息肝风,同时,它也有破郁结的作用。我们可以加上像延胡索、桃仁、牡丹皮、丹参这样的药,加强左路的舒达,祛瘀血。另一方面,中焦痰浊比较盛的,我们可以加化痰的苍术、竹茹、桔梗、射干等,不单是用茯苓和半夏。如果下面有寒气,这里讲的下寒加附子。中寒,有的中焦有寒气,你也可以加干姜、生姜。但是主线不能忘了,他既然有惊悸,有心神不安,一定要用上镇降的药,半夏是不能少的,敛心神的药牡蛎、龙骨也要记着用上。像这种痰浊、瘀血之类的郁结,相应的药物用上了,能把道路疏通开的话,牡蛎、龙骨敛心神一点点就够了,不需要用很多。

有时候,碰上这种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的患者。有些大夫,不知道用活血化瘀或者化痰的药。这些药是疏通道路用的,你单纯用牡蛎、龙骨镇降敛心神,就是用上五六十克都不管用。原因是龙骨、牡蛎比较清透,虽然镇降,但它只是引导心神归位用的,没有祛邪气的药,道路不通畅,心神回不去呀。所以金鼎汤给我们指了一条路,碰上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去用药?你如果说我只知道活血祛瘀,不知道引心神归位的话,那这个病也好不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心神归位,这个惊悸才能治好,这是主线。所以《四圣心源》金鼎汤就给我们把这个最主要的东西指出来了,它治疗的核心在哪里呀?核心就是疏通道路以引导心神归位。疏通道路就是祛邪气,有什么邪气就用相应的药,把道路通开,把道路清扫干净,让这个正气能正常地流通,你才能够引导它或者升或者降。如果整个道路郁结得厉害,堵上了,一气根本就走不动,你再怎么引导,它也走不了。如果用《四圣心源》的方子没有效,就说这方子肯定没什么道理,只能说你理解得不够透彻呀。你看这个金鼎汤,这个方子好不好?非常好呀,给了我们治疗惊悸非常好的一条思路,就是降相火,引心神归位,这就是治疗惊悸的经典方案呀。临床上只要遇上这样的患者,在这方子的基础上灵活化裁,效果很好。

温藏敛神,以固精遗

下面我们看精遗,精遗就是精液下泄,有些身体偏虚的患者,有早泄、遗精的症状。黄元御给的是玉池汤。我刚才讲了,玉池汤和金鼎汤很类似,它是金鼎汤去掉半夏,加附子和砂仁。因为这个精液下泄,是风木盗泄于下呀,肾藏精呀,它应该藏而不泄,正常情况下精气是藏而不泄。现在是平时都不能收敛,泄出来了,说明整个下焦阳气都比较差了,下焦阳虚。下焦的阳气足,肾气足,才能收藏有力。一旦出现这种外泄,这个症状应该比心里惊悸要重了,有点阴脱的意思了。肯定是上热下寒呀,上面有虚热,下面有虚寒。所以,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温补元阳。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的变化。两个方子对比一下,它为什么不用半夏了,龙骨、牡蛎还用。半夏主要是降气的,龙骨、牡蛎是敛神的,这是它们的区别。精液外泄,下泄时本身这气就外散不收了,再用半夏往下降的话,那就很难收回来,不容易收。我们现在需要温补元阳,把下焦的元阳温补一下,然后再收一收,再帮它升上来。这个时候,他的精液就回来了,就不会往外面泄了。用砂仁代替了半夏,砂仁是往里收的,半夏是往下降的。一味药的变化把整个方子的方向都改变了。用半夏它这个方子的药气是往下走的,用上砂仁之后,砂仁是主藏的,种子类,补肾的,气是往里收的。不用半夏了,用砂仁往回收,用砂仁收的同时,用龙骨、牡蛎敛神。

容易遗精早泄的患者,大部分心神不宁,相火妄动,心里思虑纷纷,有时稍微思虑过度,想得过多,就可能出现遗精的症状。所以用龙骨、牡蛎来敛神,是从源头来治疗,先把心神给定住,心神不动,相火也就不会动得这么厉害了。然后呢,用砂仁把这个气一藏,它就没往外泄的气势了。这时用上附子,附子把这股气往上发动,它就能升上来。这个一气不是随着精液外泄泄出来了吗?下泄呀,用附子给你升达一下,附子因为它升达推动之力比较强,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用上往里收的药,像砂仁这样往里收的药,防止附子推过了头推散了,又泄下去了。所以这个方子不用砂仁的话,你用附子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一定要有往里收藏的药,先把气收起来,然后再往上升。用附子往上升,这样一气由外泄变成先收回来,再往上升,这一气就转起来了。因为下焦这元阳,肾气主收藏,藏极而发呀,是先收藏,再升发,这么一个状态。那么玉池汤这个方子就是模拟这个状态,把人体下焦这股阳气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就是用砂仁、附子的目的。

那前面甘草、茯苓、桂枝、芍药呢,还是运转中焦,流通左路的。首先中焦能够正常地运转,能够正常地斡旋,一气才能正常升降。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阳虚呀,阳虚居多,中焦一般都是偏弱的,所以首运中焦。所以你看这个方精神为病

子,处方的思路关键在于第二行,龙骨、牡蛎、附子、砂仁这几味药。龙骨、牡蛎定心神,砂仁藏肾气,然后,附子鼓动升发,让这一气在收藏比较好的状态下能够再升上来。桂枝、芍药就是护持升发起来的左路之气,一推动一守护,保一路平安。这样的话,就能把这个肾气下泄,一气不得收藏,肯定也升发不上来的这么一种败象,完全把这局面给扭转过来,这就是治病的思路呀。

那我们临床上照搬这个方子是否一定有效呀?有时候可能会有效,有时候也不见得效果就很好。还是那句话,有一些郁结比较重的,你可能要用上舒肝的药,柴胡、枳壳可能要用一些。有一些有明显瘀血的,你要用上活血化瘀的药,把这个道路通畅一下。遗精时间久了,有的肾精很亏,两尺脉摸着比较空的,可能需要用一些养肾精的药,像枸杞子、肉苁蓉,滋养一下肾精。要不然,单凭附子升散的话,附子峻散可能伤阴呀,这个都可以灵活处理。但是,整个主线,我们知道治疗遗精,遗精必然是气外泄,下泄而出呀。我们治疗的目的,是要把它收起来,然后再升上去,这就是最主要的思路。当然,遗精这个症状,很多牵涉到心神不安,心神躁动,所以要适当用上收敛心神的药,黄元御用的是龙骨、牡蛎。你不用龙骨、牡蛎,你可以用点灵磁石,用点酸枣仁,也一样有效果。所以主要是学习他的用药思路,碰到一个病,它是个什么格局?病象是什么?局面是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把这局面扭转过来,调整过来,让他恢复一气周流正常的状态,就是我们的用药思路和治疗方向。方如导航,引导归正

黄元御的每一个方子就是给我们建立一个导航的路线,指明了我们该往哪个方向走。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我们该引导一气往哪个方向走,我们去引导它,才能够恢复到正常的道路上来。就像我以前给大家讲的,一气升不上来就帮它升,降不下来就帮它降。黄元御讲的每一个方子、每一个病都是从这个角度讲的,如何引导一气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主要是讲这个思路。具体的用药,他给出的用药都是调整正气,引导正气回归原路的。如果我们在临床上看到患者除了正气不归位,在一气周流道路上还有很多郁结,不管是气郁、痰郁还是血瘀。我们要根据情况灵活配用祛邪的药,把一气周流的道路疏通干净,然后这一气就有道路可走了,它就可以周流了,就有地方可去了。这个时候你再用黄元御给出的方子,按照他给出的方案引导一气归位,就很容易恢复它的一气周流,他的病自然就好了。

所以从正气的角度来讲,这个疾病很好治。但是如果结合祛邪气来讲,有时候会有一些左右为难的地方。有时候正气比较虚,邪气又比较盛,祛邪重了会伤正气,不祛邪气吧,正气很难归位,需要我们斟酌,根据正气和邪气的虚实对比,斟酌用药。在正气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地用一些祛邪的药物。所以《神惊》《精遗》两小节,黄元御给出了金鼎汤和玉池汤这两个方子,我们就看到了黄元御治病的思路。从正气的角度来讲呢,就是用适当的药物引导正气回归一气周流的正路。你如果从整个病象的角度来讲的话,就好比一个人走路,路走偏了,走到路边去了,走到路外面去了,你要引导他回来呀,不要走错方向。所以我们治病就是干这么一个事,大夫只是一个向导。从这个方面来讲,这个病能不能好,关键还在于病人本身,他如果已经连走都走不了了,你再怎么引导,估计一些重病也回天无力了。只要正气还可以,好比一个人还能走路,你好好引导一下,还能回到原路上来。如果引导的方向错了,这个病就加重了。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就给我们一个正确的方向,保证我们不会把病人引导错,即便你引导得不是很准,至少大方向不会错,这样的话就不会偏得太远。如果你整个正气这根主线都搞不清楚,对一气周流的全局没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你用药物去治病就像给迷路的人指方向一样,你都不知道往哪走,你能指清楚路吗?可能就把病人带沟里去了。

咱们今天先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课后交流

问:玉池汤中砂仁是收气的药,这么重要,怎么用量这么小,附子量大,砂仁量小,火神派的砂仁用量却很大,什么道理呢?

玉池汤,砂仁好像用了一钱,附子用了三钱,我们知道这个玉池汤是治疗精液外泄的方子。它需要用一个往回收的药,砂仁就是这样一味很重要的药。收不回来的话,就升不上去。但有一点要知道,凡是往里收的药,一旦用多了之后呢,有时候就容易收住了,收在这儿动不了了。所以黄元御的这个方子里面,砂仁少,附子多,就是告诉你不要收得太过了,收到它既能回来,又能动,不能收在这儿动不了,这就是它的用量砂仁少附子多的一个道理。真正临床用药,不见得用这个比例。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它升上去,而不是收在这儿不动了。有时候我们在临床上用一些补肾的药,用的量稍微大一些,这个气就收住了,有些人容易上火,有的人可能浑身发胀一样,气收在里面动不了。一旦气在那里动不了,就是一种郁结,这种郁结就会演变成一种新的邪气,就会郁而生风,一动风,可能泄得更厉害,所以这就是一个火候的问题。那么火神派用的砂仁量很大是什么意思呢?火神派用的砂仁呢,原书里用的西砂仁,西砂仁和我们今天用的海南砂仁不太一样,西砂仁的气味可能比较差,收的力量可能不是那么大。所以他用的量比较大,这是一个原因。另外火神派附子用的量往往也比较大,所以也需要更多收藏的药力来佐制附子的发散,这也是重用砂仁的原因。

问:砂仁煎多久呢?

煎的长短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砂仁气香易散,煎的时间短,气味比较浓,药效比较迅猛;煎的时间长了气比较淡,但能入得比较深,药力比较久。

问:什么时候再讲讲病象,最想懂的是病症,然后过渡到脉象。

这个要从两方面来讲,首先,这个病象容易感觉得到,就是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这个很好看。什么样的症状代表什么样的病象,也比较好理解。为什么我讲得不多呢?主要是因为有时候这个病象并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实质。比方说上火了,长口疮,那就是相火不降。但是什么原因引起相火不降啊?这个不一定,有的可能是中焦郁结,有的可能是肝气郁结,有的可能是肺气郁结,还有的可能是肾虚,都不太一样。当然讲病象不是说没有用,讲病象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有时这个病象,你如果把握得不全,或者是认识得不透的话,容易被误导。脉象相对来讲就要准确一些。

问:多梦的病人很多,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讲,病机是不是和神惊相同呢?

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属于心神不宁的病证。但是多梦症状较轻,神惊症状较重。多梦大部分是痰气比较多一些,属于浊气扰心,一般简单化痰即可,痰消梦少,心神自宁。神惊必须要去安神,引导心神归位。

第十三讲气血为病

我们接着来讲《劳伤解》。黄元御讲完了精神,后面接着讲气血。你看他讲的层次,先讲阴阳,再讲精神,再讲气血,一个比一个具体。阴阳是比较抽象的,精神相对具体了一些,气血就更具体了。所以是由高到低,按照这个层次来讲的,越讲越具体。

破气为通,降气为补

气血这一块呢,他主要是从邪气的角度来讲的,后面的气滞、气积、血瘀、血脱,血脱算是虚,其他的都算是实,或者说都算是邪气为主的一些疾病。但是黄元御在讲气血时,气为阳,血为阴,也是从阴阳两方面来讲。如果从题目上来讲,气滞属于郁结,属于邪气。气积就是比气滞还要重一些。黄元御讲的气积就像我以前给大家讲过的气结一样。后面的血瘀就是瘀血在内,都属于无形或有形的邪气在体内。像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治疗?黄元御给的方子,他虽然有祛邪气的药,但是他用药的整体思路还是扶持正气,还是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即便他讲的有明显邪气郁结的症状,他给的方子仍然是以条达正气,扶助正气,引导正气归位为主,还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比方说他讲气滞,左为血、右为气,气滞就是肺气不降,主要用的是下气汤,就是破气通降的这么一个方子。

大家看下气汤这个方子,这里面真正破气的主要是杏仁和陈皮,就是橘皮,其他的都是引气下行归位的药,甘草、茯苓运转中焦,让这个气有一个下降的通路,半夏、五味子引导这个气下行,贝母也是引气下行,也能舒达气的郁结,芍药是息风,破阴结以疏通道路。所以下气汤和前面的金鼎汤有些类似的地方,都是偏于下行的药。从祛邪气的角度来讲,这个方子本身祛邪气的药并不多;从扶正气的角度来讲,甘草、五味子实际上都是补益正气的药。原则上来讲,一气郁结得很重的时候,是禁用收补正气的药的,因为郁结比较重的时候,他的气很难流通,你再用大量的补益药会加重郁结。

黄元御的下气汤为什么还用扶正的药呢?他一个是从虚的角度来讲,一个是从正气的角度来讲。凡病必郁,而这个郁结的根源是正气虚,五脏真气只有虚没有实。所以只要出现郁结,即便这个郁结很重,你在临床上看到症状很明显,摸着脉也很有力的时候,你认为他好像没有虚,实际上他脉有力往往是郁结重,一旦这个郁结你给他疏通开后,这个脉马上就虚了,露出正气虚的本来面目。所以只要有郁结,正气必然也是虚的,只是有时候郁结重的时候,正气虚表现不明显,或者表现不出来,感觉不到。黄元御先生的下气汤的用意实际上就是扶助正气,让一气能够收敛下行。一气下不来的话,它必然是郁在上面,郁久就会生热,郁厉害了以后会往外散泄。所以治疗的大方向是让这股郁结之气降下来,同时他也用上了杏仁、陈皮这种破气的药,破肺气泻郁结,气在右路郁结后就会气有余,局部气有余,那么他用一些破气的药,适当的去一去这些郁结之气。郁结去掉一部分之后,右路敛降这条通路就会通畅一些,这个气就能够降下来。气降下来之后就能走了,能降下来就没有结滞了,没有郁结了,气滞的症状就会消除。

所以在下气汤这个方子里,我们可以看到黄元御先生提供的方案。只要右路这个气降不下来,我们需要用下气汤的时候,他的方案就是运中焦,让道路通畅,然后敛降一气。让它知道往下走,并且要用破气泻气的药,把由郁结导致的一些多余的气给它泄掉。这样的话,郁结去掉,中焦能够斡旋,这个地方也是通畅的,我们用上镇降敛藏的药,让气跟着下来。这股郁滞的肺气,右路的金气自然就由着自己的本性,它本身就是下降的,自然就会降下来。药物引导一下它就跟着下来了,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们在临床上碰到郁结非常重,中焦根本转不动的,这个时候就不适合用甘草了,也不适合用五味子了。首先要祛邪,先用一些化痰运中焦的药,包括破气的药,这都是气的郁结比较重,甚至有些化火的,可能还要用些清热的药,像黄芩、栀子,还有这种破气泄气的药,枳壳、槟榔,都可以用。郁结去掉,道路通畅,一气才有流通的可能,它才能动起来。一气如果被郁结挡住根本动不了的时候,你用什么药去引它都动不了。这个时候就要首先去郁结,

先用祛邪的药。所以我给大家讲的意思就是,当你遇到气郁得比较重的时候,你可以先祛邪,然后再扶正,把它分成两步,临床上可以这么灵活处理。黄元御给出的路子我们要记住,他有祛邪,又有扶正,又有运中焦,这个情况适用于郁结不重,正气偏虚,适用于比较轻的病症。

一旦这个病症比较重的时候,郁结很重,这个时候你就要先祛邪,先破气,先把气的郁结去掉,就是用大量破气散气的药,让整个一气能够动起来,实际上就是加大了这里面杏仁、橘皮的作用。我用上更多类似杏仁、陈皮的药,柴胡、枳壳、槟榔、香附都可以,反正破气的你都可以多用一些,再厉害的三棱、莪术也可以用,把它的郁结去掉之后呢,整个一气就能动了。就好比一个很拥挤的地方,有序疏散后道路才能通畅。只要一气可以动了,脉摸着软了,郁结没那么重了,再用药的时候就要记住要用扶正的药,要引导这一气下行了,像甘草、半夏、五味子,甚至如果虚得比较明显,人参、麦冬都可以用。所以下气汤教给我们的是,如果一气下不来的时候,如何引导一气下行的办法。我们知道麻瑞亭老先生用下气汤如神,一个下气汤通治百病,加加减减,加上升左路的药就可以治左边的病。实际上《四圣心源》里的任何一个方子你要用熟了,都可以通治百病。只不过从临床的角度来讲呢,常见病里气郁的比较多。气郁的话,要么郁在左路,要么郁在右路,所以这个下气汤和小柴胡汤是类似的,破气、破郁,引气下行,恢复一气周流,是从右路气郁的这个角度恢复一气周流的方法,小柴胡主要是流通左路气分,用得都比较多。

破散积滞,升达郁结

再看气积,气积就是气郁结滞比较重的一种,比气滞更重一些,有郁结了,有积滞了。在这里呢,黄元御提出了达郁汤,达郁汤里面最重要的破气的药是鳖甲。如果从这个气分来讲,咱们说的这个气的郁结呢,有时它是郁在左路,有时候郁在右路,有时候是左路、右路都郁上了。如果从左路、右路分别来看呢,左为血,右为气,左路的郁结容易形成有形的郁结,右路的郁结呢,就是偏于气的郁结。所以他治疗气滞的时候,用下气汤主要治右路。而治气积的时候,主要针对左路这种有形的气郁来讲,所以用鳖甲来破有形郁滞,有形的郁结。达郁汤有点桂枝汤的意思,除了鳖甲破这个有形郁结,还用了茯苓、干姜、甘草运中焦,用了一点砂仁来收正气。达郁汤最重要的就是桂枝和鳖甲,一个是破有形郁结,一个是升达木气,把郁结在左边的这股气能够升上来,就是这么一个思路。

有时候这个气郁结在左路,还没有形成郁积,还没有形成有形的郁结,也是单纯气分的郁结,和右路的下气汤的症状类似。气郁在右路的时候呢,他往往是有点胸闷、咳嗽;而郁在左路的时候,这个人往往是忽冷忽热,心烦口渴,心悸失眠,就是小柴胡汤的那些症状,口苦、咽干、目眩。所以如果是气分郁结,郁在左路的时候以小柴胡汤为主,郁在右路的时候可以以下气汤为主,这都是还没有有形郁结的时候,单是气分的郁结。左路和右路的区别是这样。

如果是有形的,左路有形的郁结有达郁汤,右路有形的郁结要通腑,根据情况用桔梗白散,或者用巴豆、大黄之类的。我们从黄元御用药的思路来看,他用药尽管也有祛邪气的药,但是用的量比较少,味数也比较少,就是意思了一下,告诉你要祛邪气。主要的还是引导一气回归原路的药。右路气不降要用降气的药,左路气不升要用升达的药,他就是这么个意思。不过从临床来看,《四圣心源》讲的还不是很全面。比如这个气分的郁结,刚才讲了左路气分郁结是用小柴胡汤的,他这里没有讲。他讲了一个左路有形郁结的治法,无形郁结要用小柴胡汤,或者有时候用四逆散也可以,他没有讲。

所以咱们学习黄元御老先生讲的具体案例,具体的病用哪个药、哪个方子,主要是学习他的一个思维模式,学习他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病症的全局是怎么样的,他怎样分析的,提出什么样的治疗方案,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至于具体的用药,有时候是需要我们灵活地加减化裁,但是他的思路原则是不能改变的,他给的大方向肯定是对的,细节上可能还不够完美,就是因为他强调的正气这个主线,只给我们讲了核心的东西,至于其他的他觉得没有必要讲太细。因为祛邪气相对于扶正气来讲,是次要的东西。尽管有时候我们在临床上有没有疗效,最关键的就看这个病祛邪气用得好不好,祛邪气用好了,立竿见影。但是有一个前提你要知道,即使你要去祛邪气,你也要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用力,我们该往哪个方向去调整一气。你心里有了方向,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你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祛邪气,是最安全、是最有效的,否则的话有可能大炮打蚊子,搞得一团糟,也不见得有什么好结果。

活血化瘀,温通润养

前面讲了气分病,再来讲血分病。中医讲气血,气血本身也是一体。气为阳,血为阴。一般的病都是气先病,血后病。什么意思呢?就是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阳主动,它变化得比较快;阴主静,它变化得相对缓和,慢一些。所以一般的病最初都是气分病,慢慢地才会变成血分的病,久病入络,久病多瘀。实际上,因为气血本身不可分,说气分病、血分病只是偏重于哪方面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气分病郁结比较轻,血分病郁结比较重。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讲都是气的周流出现了问题,气分病的郁结较轻,气的流通相对来讲好调整一些。

血分病可以理解为身体内部已经有一些有形的郁结,就是一气郁而不通时间久了,在这个气郁的地方就有很多的瘀浊慢慢沉积下来,其中最容易形成的就是瘀血,就是我们讲的血分病。所以讲久病多瘀,病久了就变成血分的疾病了。实际上整个一气周流的郁结,有形层面的郁结,它整个流通的通路上都可能有有形的邪气在阻碍着一气周流的流通。当然这种有形的邪气有很多,瘀血只是其中一方面。气和血都算是人体的正气,《四圣心源》主要是从人体的正气角度来讲,所以即便谈到邪气的时候,也主要是涉及到了气和血两方面。实际上我们在临床上见得更多的是痰浊、气结,更重一些的郁结他并没有谈到。所以我们对于黄元御讲的瘀血这一部分的血分证的治疗,就是我们在临床上治疗有形浊邪,包括瘀血在内的一种借鉴的思路。

我们首先来看他讲的血瘀。气血在人体里面是一股温气,我们知道一气周流是一股阳气,一股温和、柔和的阳气在流通,这股阳气实际上是阴阳和合的,气血如一,合二为一的,或者说气血都比较平和、比较均匀这么一种状态。这个时候,一气流通充盈周身,所以一身都是非常温暖,非常柔畅,没有什么不舒服。瘀血本身,一个是它会阻碍全身一气的周流,必然伴随着气郁的症状;另一方面,有瘀血的地方气血很难通达,它就会缺少气血,相对来讲有瘀血的地方气血就是虚的,没有气血的温煦,有瘀血的地方就会显得偏凉、偏寒一些,就没有那股气血充盈的荣润之气及光泽。

临床上瘀血重的地方往往会肌肤甲错,肌肤甲错就是没有血的温养,枯燥了,肯定也没有温和之气了,摸上去就是凉的。瘀血重的地方会表现出肌肤甲错,皮肤粗糙,很干燥,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因为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一般有个小病相对来讲治疗得也比较及时,出现这么重的瘀血的情况也不是很多。但是不合理的用药治疗往往容易偏寒,而血一定是温通的,有温气它才能通畅地流通,一旦偏寒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气滞血瘀,反过来,瘀血也会加重这个气血流通不畅的情况。所以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大部分人这种瘀血的症状,主要是发凉,胳膊腿或哪个地方有点凉,老是暖不过来,这是瘀血一个最常见的症状。另一个是麻木、疼痛,有的也会出现这种症状,都是不能温养,局部得不到气血的荣养造成的症状。这个症状和外伤、跌打损伤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跌打损伤的疼痛是很明显的,不能碰,一碰就疼得厉害,不碰也疼碰也疼,它始终在疼,这是跌打损伤的疼痛。而这种瘀血导致的疼痛,往往是一种隐痛,疼得不是很厉害,但是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疼一下,或者你去摁的时候可能就疼得厉害,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地方疼,这种疼的位置还比较深,比较隐蔽,规律不是很明显,这种疼痛大部分是瘀血导致的疼。这是临床常见的症状。

如果从脉的角度讲,只要有瘀血,脉象一般都是偏涩、偏虚、偏沉,这是比较轻的。如果瘀血比较重的话,就会导致严重的气郁,瘀血堵在那个地方,气就走不动了,脉摸着往往很沉又很紧,总体来讲都是脉偏沉。血为阴,血瘀是在体内,不是在体表,所以脉象一般都偏沉。血瘀如果比较轻的话,脉是涩的。如果比较重,脉可能是紧的,没有涩象,气郁在里面比较饱满,比较紧。但是从脉气的流畅度来讲都不流畅,都不均匀,摸着的脉气好像磕磕绊绊的。

从舌苔来讲,舌体偏暗,明显的会有瘀斑,不明显的至少舌头都是偏于发暗,不够柔和,看着有点板滞,有点僵直的那种感觉。这就是从临床症状上来讲瘀血证主要会有这些症状。

实际临床上瘀血的症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种寒象。身上老觉得发凉的感觉,老觉得暖不过来,这是瘀血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为什么呢?血得温而行,左路木气主血分,只有阳气充足、阴精充沛的时候,它才能够非常柔和地生发,才能够升达,所以一旦有瘀血,木气就升不上去了,温和之气也就布散不了了。阳气不能四达的时候,瘀血的局部就像没有阳气一样,它是一种阴象,就是凉气。这个时候你摸脉,都是阴脉,脉比较沉,出不来,或者堵在那不够流畅,都是这种脉象。治疗的思路就是一定要把瘀血去掉,活血化瘀,流通开,让阳气能够升达。所以瘀血的治疗很简单,就是活血化瘀为主就可以。

因为久病入络,久病多瘀,很多慢性病,瘀血是一个比较主要的致病因素。所以很多老大夫非常善于用活血化瘀的药,甚至是见到慢性病,首先就是活血化瘀,效果也都不错,说明瘀血在慢性病里面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活血化瘀的药物很多,黄元御用的是牡丹皮、桃仁,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用红花、延胡索、三七、丹参,根据情况选用。活血化瘀的药从味的角度来讲,它的药味都比较浓厚,味厚的能够入阴分,药性属阴,入阴分,就是可以入血分。红花虽然是花,比较轻,它的味也是比较浊的,或者说很厚重,所以它能入血分。有些人闻着红花的味很不好闻,像臭袜子的气味。桃仁的气味也是比较厚重的,而且油性比较足,桃树可以辟邪,桃仁逐血痹。牡丹春天开的花很好看,也是生发之气非常足的一种象,所以牡丹皮才有这种破血行瘀的作用。

药物大概地介绍一下,我们来看一下黄元御先生给出的方子—破瘀汤。破瘀汤给出的活血化瘀的药物有牡丹皮、丹参、桃仁,以活血化瘀为主。同时用甘草、茯苓、干姜来温运中土,任何时候都忘不了温运中土。瘀血去了之后,中土得运,再用桂枝疏达一下左路木气,让气得以升达,让瘀血导致的木气不能升达的状况得以改善。同时加上何首乌,何首乌是滋养阴精的,木气要升达,要有根源,水能生木,所以用何首乌滋养一下阴气,使左路木气升达有根,这就是破瘀汤的意思。

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的时候有一点需要注意,黄元御也提到了,就是这种瘀血临床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燥证,阴亏燥热之象。实际上是因为瘀血导致的气血不能四达,不能到达周身,所以会引起局部失去濡养,产生干燥、上火,甚至是开裂,有的皮肤都裂开了。这个时候不能单纯地用润养之药,润养之药都是偏阴的,单纯的润养之药是不能去掉瘀血这种邪气的。去瘀血一定要用入阴分又偏于动的药,去瘀血的药都是味比较重,能够入于血分,同时又带着一股走窜之象,能够把瘀血推开。同时还得加上温养的药,温运中焦的药。既然产生这种瘀血,必然是阳气不足,瘀血是偏阴的这么一种邪气,一定要温化,所以在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要用上干姜、炮姜之类比较温通的药,帮助把瘀血化开。

所以你看,单纯用滋阴药来改善瘀血引起的燥象的时候,就会有这个弊端,滋阴药多敛润收藏,用多了就会引起气郁,你不用活血化瘀药的话,滋阴药往下凉润、往里收藏的这种力量、这种药势只会加重瘀血的病情。所以对瘀血,这种情况我们要处理,活血化瘀是必需的,同时要用上温通的药。配合上滋阴的药,是可以的,不能完全以滋阴药为主。凡是破郁的药必然会伤血,也会伤阴,再加上温通的药,推动一气周流,配合疏通道路的,行气必然也是耗伤阴血的,都会伤阴,所以这个时候配合上滋阴的药,就比较完美了。不能单纯用滋阴的药,不能单纯用温阳的药,要温运、疏通加滋养并用,这都是围绕着活血化瘀的核心来进行的。在活血化瘀为中心指导下,配上温阳、滋阴、疏达木气,这些手段组合在一起,就能把瘀血这种情况处理得比较好。

我在临床上碰到瘀血,比较喜欢用的药是延胡索和桃仁。对这种久病血瘀,瘀结比较重的情况,延胡索破结化瘀的效果比牡丹皮的力量强一些,更好一些。桃仁呢,本身比较润,柔润有油气,它的气是很浓厚的一股正气。桃树能够辟邪呀,就是因为它有正气,桃仁也是。桃仁可以祛血痹,把污浊的瘀血化掉。一方面是它的油润,可以把瘀血缓缓地化开。另一方面,它的气很浓,还是比较冲的,是一股正气,可以把瘀血的浊气冲散,把它带出去。延胡索、桃仁配合着用比较好,一刚一柔。

另外,血证必然带着偏凉、偏阴的邪气,只要是瘀血往往带着一股寒气,所以我用散寒气的药,喜欢用炮姜,用的量可以稍微大些。因为病久的时候,瘀血比较重些,需要我们去缓缓地温通化解,不能急。病久,病势比较缓,所以用药也要缓,用炮姜比用干姜更柔和,有时候炮姜与木瓜配合着一块儿用。木瓜是酸味,比乌梅的酸味柔一些。木瓜这股酸味,把炮姜这种比较温和的辣味、辛散之味包容在一起,集中在一起。木瓜主收,炮姜微微地主散,把这股微微的辛散之味,用木瓜集中在一起,慢慢地去疏通瘀血,温通流行。这个效果有时比干姜来得更柔和,更持久,更有耐力。对于久病体虚的患者可能更合适一些,这个和黄元御用干姜、用桂枝的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针对病情的新旧、轻重,可以灵活的把药物变化一下。如果是刚刚发现的瘀血,用干姜、桂枝也没问题。如果是久病的,你把它换成炮姜和木瓜可能就更合适。对于瘀血导致的阴亏、血虚的问题,要活血化瘀,温通,加上润养。润养的药用什么呢?黄元御老先生用何首乌,好的何首乌味很浓,滋养阴精很好。我更喜欢用玉竹、黄精、肉苁蓉等,这些滋养的药更清透,更柔和一些,更适合一些体质比较虚,年龄大,病的时间长的血瘀患者。

黄元御先生的方子给我们指了一条路,用这个方法去治,就对,就没有问题。是不是就要用他这些药?你可以灵活去变化,沿着这路子,是肯定有效的。这是讲的血瘀这个病,这个症比较简单,以活血为主,配合上温养、疏通,滋润、流通,就可以了,没有太多复杂的地方。

血脱急止,祛郁流通

下面我们讲血脱。血分证,一个是血瘀,是血停在那不走了,挡在这儿。还有一种是血收不住了,从某个地方流出来,流在脉络之外,脱散而出。一旦血液脱散而出,气血本来就是一体的,血脱必然气散,必然是气血双虚。所以治疗血证,这种出血的症状,一旦有出血往往都是急症,所以需要慎重对待。黄元御针对血脱,出血这个症状,他分为衄血,是鼻子出血;吐血,是胃出血;便血,是肠道出血;溺血,是小便尿血。他分了好几小节,比较详细地对大家讲。为什么呢?因为出血是一个比较重的病症,急症,怕后人见了这种症不知所措,所以分得比较细,黄元御老先生是用心良苦呀。前面讲得比较粗,一带而过,一个方子就过去了。到了这个出血症,他分成好几小节,讲得比较细。我们把这几个不同部位的出血,先按一种出血,按单纯的出血症来讲一下。

前面讲的血脱,概括性地讲一讲,怎么去治?首先,我们从这个病象上来讲,出血症,血液出来,到身体外面,这是一种脱散之象,就是风木外泄呀。我们讲人体的一气周流,相对来讲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一气在身体之内不会泄出来,在相对密闭的环境内周流。用药的时候,你想升也行,想降也行,你想斡旋也行,随你怎么处置,反正它在这里面,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你顺着一气周流的路子用药,哪怕你用的量不是很准,量多一点少一点,一般来讲也不会有大问题。就是说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相对密闭的人体这么一个环境中来用药,不需要顾虑那么多。而一旦出现出血时,情况就有变化了,一气周流相对密闭的通路,它不是一个密闭的环境了,好比有一个口子漏气了。这个时候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出血这个症,一定是个急病,凡病则郁,不会无缘无故的出血,出血必然有郁结,有郁结必然要疏通。我们治疗出血也是要从恢复一气周流的角度,要用疏通的药,这是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我们要疏通的话,药必然有流通之品,一流通的话,促进一气的周流,促进气血的流通,往往会促使出血加重。这血在往外流,你用药物推动气血运行,血出得更快了,更多了,这是矛盾的地方。所以我们治疗时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怎么处理呢?第一,既然有出血的地方,一定要止血。西医急救为什么很多地方比中医要好,西医的止血、输血的手段比中医多,这就是它完善的地方,它比中医好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要完全排斥西医,西医还是有很多很好的东西。对中医来讲,一般的出血,我们如果单纯用中药治疗的话,一定要考虑用止血的药物,用止血药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把这股往外泄的气收住,血外流,就是气往外散呀,就是把随着血往外散的气收住,不让它往外散,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把气收住,我们人体的一气周流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才是相对完整的一个整体。这个时候,我们再考虑怎么样让这个气再流通起来,把这个郁结去掉。主要就是这么两个思路,一个是止血,把气收住,不让它往外出,另一个就是把引起瘀血的体内郁结去掉,恢复气血的周流。我们治疗出血的症状,就是做这两个工作。虽然这两个工作比较矛盾,有时候用收气血的药止血的时候,可能会加重体内郁结;我们要疏通郁结,用促进一气流通的药的时候,可能会加重出血,是相互矛盾的。这个时候,我们用药偏重,偏于哪一方面,要根据出血的轻重,根据体内郁结的轻重,根据正气与邪气的对比,去灵活地把握,但这两方面必不可少。

衄血凉降,补泻兼施

下面,黄元御列了四个小节,就是四种出血,我们先把四个方子给大家过一遍,然后把这四个方子统一起来给大家讲一下。先看衄血,就是鼻窍出血,他给出的是仙露汤。鼻窍出血是上焦出血。上焦出血是气上脱而不能下敛。仙露汤的方子呢,首先要止血,让血回来呀,不能不停地散,给的是麦冬、五味子、侧柏叶,这都是往里收的药,尤其是这个侧柏叶,叶都属于一股金气,收敛的,偏凉的。尤其是上焦出血的时候,或者说,金气这块,阳明燥金这块,这个系统出血的时候,用同属金气的侧柏叶往里收,它止血的效果是很好的。麦冬、五味子同时还有补益正气的作用,出血必然伤正,伤阴、伤气,以伤阴为主,所以用麦冬、五味子来滋补正气,滋补阴血,再加上人参,就是生脉饮的意思了。另外,贝母和半夏都是往下走的,都是敛降疏通之品,引一气下行,防止它继续在上面往外面疏泄出血。甘草固中焦,芍药息风。出血都是风木外泄,息风也就是祛除木气的郁结。杏仁泄肺气,也是把上面的郁结泄一泄,既然出血必定有郁啊。

所以我们把这个方子分析一下,首先是有止血药,就是侧柏叶为主的止血药;其次有祛瘀结的药,祛瘀结分两方面,一方面是息风木的药物,因为所有的出血从象上来讲都是风木外泄,都要用一点息风木之品。息风木,白芍啊,或者是一些清热之品啊,都有息风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同的出血症状在不同的部位可能有不同的郁结,针对不同的郁结用一些祛郁结的药,上面鼻子出血他用杏仁泻肺气,去局部的郁结。剩下的药就是滋补正气,引导正气恢复一个正常的周流的。滋补正气的药就是麦冬、五味子。引导气分正常周流的,这个地方是气不能下行,所以用贝母、半夏引导这个气下行。所以这个方子,从我们刚才讲的这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止血用的侧柏叶,一个根据体内的疾病状况想办法恢复一气周流。它这个地方木气郁结于上,一气不能下行导致的气郁,气郁于上下不来导致的鼻窍出血,所以它用一系列的药物去郁结,滋养阴津,引气下行,恢复一气的下降,鼻窍出血自然就能止住。从止血和引导一气周流回归正路两方面用药,也是非常简洁。

吐血温降,中虚固养

我们看第二个吐血,吐血他用的是灵雨汤。因为吐血疾病的病位在中土,中土的药用的相对多一些。止血的药物还是以侧柏叶为主,中土胃也属于阳明燥金,他用的息肝风的药物是牡丹皮,牡丹皮是既能活血,又能疏通风木,去掉风木之气的郁结。引导一气下行的药,吐血也是气不能降,用干姜、半夏温运中焦,引导一气下行。而滋补正气的,出血必然伤正啊,他用的甘草、人参、茯苓,茯苓去中焦的湿气。还是这个路子,有止血的,有流通体内一气的,帮助去掉郁结,帮助一气恢复正常的通行。从滋补正气的角度来看呢,在上的出血他用的麦冬、五味子,中焦的出血用的人参、甘草。滋补正气的药不太一样,也是针对不同部位的气血特性来采用不同的药物。在上之气宜降,在中之气宜养,所以用药不太一样。

后面还有一个白茅汤治疗零星吐血,零星吐血气血流散较少,中焦郁结较轻,不必专药止血温通,所以去掉干姜、侧柏叶,而是加了降肺气的药,把麦冬、五味子、芍药、白茅根相当于是把前面灵雨汤里的一些药加进去了,降气收敛,则血自止,正气自复,郁结自散。

便血温升,黄土固守

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便血,便血他用的是桂枝黄土汤。经方里面有一个单纯的黄土汤。这里他用的止血的药物是哪一个?黄土汤里面,黄土就是止血很好的一个药。大肠也属于阳明燥金,和肺气相比,都是金气,只不过一个偏上,一个偏下。肺气不降的时候引起的鼻子出血,治疗的时候整个气宜降;大肠出血的时候血是往下走的,所以这股气治疗的时候要往回收,要往上升,不要再让它往下泄。所以他用舒达木气的药,就没有用牡丹皮啊,白芍啊,他用的是桂枝、附子这样的药,和气血往下泄的方向是相反的。血往下泄,我们要往回收的话,气要往上升,所以他用了桂枝、附子来舒达木气。同时用黄芩、地黄,一方面清解下面的郁热,就是虚热。木气不能正常地舒达,变成了一股风木之气外泄的话,局部肯定会有郁热的,所以用了点黄芩来清它的郁热。扶助正气方面,更多的是用了地黄、阿胶来滋养,下面的出血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也需要用这种滋养力量比较大的药。地黄、阿胶滋阴敛藏的力量比较大一些,滋养阴津的力量比较大一些。

灶中黄土就是灶心土,中药名叫伏龙肝,这味药是整个方子的一个灵魂,方子名字就叫黄土汤。伏龙肝这味药呢,灶中黄土就是农家烧柴火的灶,用土做的灶,烧得时间长了,有一股温和醇厚的土气,就是借用这股土气止血。中土是什么呢?中土是一股缓和之气,我们知道土能藏火,土能克水。五行来讲,土克水。水是什么啊,正常的水是藏着龙雷之火的一股水气,不是凉水,所以土克水的本意就是土能藏火,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这种大便出血,血从下泄,就是火气不藏,带着血就出来了。大便出血的时候都是气血下泄,下元必然阳气虚,治疗的时候要知道把血收回来。它从下泄,我们收是往回收,往上收。

附子和桂枝,虽然是往上走的,和出血的趋势是相反的,但它毕竟是一个动的药,偏流通的药,这就很难把这个血收回来。所以我们用什么呢?用黄土,用它这股固守之气,既不往上,也不往下。如果我们用侧柏叶这样的药收的话,它是偏凉的,偏于下行的,往下出血的情况是很难收回来的。往上走的药,桂枝、附子,它动得太厉害,也不好收。这个时候就用一个比较平和的方案,用大量的灶中黄土,它很平和,既不偏上,也不偏下。下面出血的时候,不管是大肠出血,还是女性的崩漏、月经出血,它止血效果都是不错的。

然后我们再用桂枝、附子把这个气往上升,使往下泄的出血的这股气转个头来,让它往上走,恢复一气正常的周流。同时,出血引起的阴精的损伤,我们也用地黄、阿胶来滋补一下。这种情况我们既然选择黄土来止血,必然是有中土的不运,中土也是不固,所以用甘草、白术来固守中土,运转中土。

治疗便血的桂枝黄土汤,一旦血止住之后,黄土把整个气血收住了,地黄、阿胶也把阴精给补上了,血止了不出的时候呢,桂枝、附子这样的药你就要及时地停下来,不要用得太多。本身局面还不是很稳定,你要持续地用,用得太多反而会引起再次的出血,就是气动得有点太过了。当它还在出血的时候,因为气是偏于往下泄的,你用了它问题不大,它能把往下泄的气拉上来或者说带着它升上去,这个时候它还是有用武之地的。一旦血不出了,后续的用方就需要以培补正气为主,用比较缓和的药引导一气的周流,就不能再用比较峻猛的药了。桂枝、附子一旦血停了之后就要及时停下来,避免引起再次出血,是这个意思。

尿血通利,发灰来止

最后一个尿血,黄元御给出的是宁波汤。宁波汤里面他给的止血药是发灰,就是血余炭。尿血必然是下面的郁结比较重一些。疼痛是下面的郁热比较重一些,所以他用栀子去下面的郁热,也用了桂枝、芍药疏通木气,同时用阿胶滋养阴精,茯苓、甘草运中土,最后用泽泻淡渗通利,恢复小便水道的通行。这个地方,只是用桂枝舒达木气,没有用附子。原因就是他认为尿血是有郁热的,所以他用清热的栀子祛局部郁热。便血下面是偏寒,尿血下面偏郁热,根源是土虚,土气虚,不能斡旋,引起下面这种郁热。所以清热药不能用得太多,不能过用,血止之后马上停栀子这个药。因为出血的时候它是有郁热的,你把这个郁热一去,热势没有力量了,它就不往外发散,也不会再出血了,这个时候你就赶紧用温养、疏通的药,缓缓引导恢复一气周流就可以了。

止血息风,通补引行

所以你看,把这几个方子综合一下,就会发现,治疗出血症,虽然各有各的处方,实际上都包含这几方面的用药,一个是有相应的止血药,针对不同地方出血有相应的止血药。像一些内脏出血,肺脏内部出血,白及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药,这里面并没有讲。它只是通过这几个方子,作为一种示范,告诉我们,凡是出血症,要有相应的止血药。不同部位出血,选用的止血药不太一样,他用发灰、灶中土、五味子、侧柏叶,主要是这几种。临床上白及、三七、云南白药都是一些比较好的止血药,我们都可以灵活选用。止血药一定要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根据引起出血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除郁结,恢复一气周流。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我首先把出血的口堵上,用止血药把出血口堵上,堵上之后,整个一气,全身的一气周流就是一个整体了,然后我再用药的时候,就没有太多的顾虑了,我就可以该流通的流通。如果出血口不堵上的话,你一用流通的药,血跟着就出来了,那你就没法用药了。所以止血药一定要用,相当于把出血口子堵住了。这样的话,你在用药的时候,就不用太担心气血外散的问题,你用药引导一气周流,这个时候它就会在体内一气周流的环境里,按你的用药思路去改变,从而达到我们治疗的效果。而不是说用药之后,药气随着往外出的气血也就散出去了,那就达不到效果。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用止血药,为了先把这个口堵上。

然后我们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用不同的药物,把一气给引导到正道,这个工作和以前我们治疗普通疾病是一样的。首先是去郁结,不同部位会有不同郁结,有的是瘀血,有的是郁热,也有的是单纯的正气虚,那么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药。比方说,鼻出血,他用的是杏仁来泄肺气,把上面郁结的肺气泻一下,这是单纯的气分郁结。吐血用牡丹皮,中土这块有血瘀,所以他用牡丹皮,把瘀血的因素给去了。便血,他用的是黄芩,去局部的郁热。尿血,用的是栀子。不同部位的出血,可能就会有不同的郁结。这种郁结表现为或者是气郁,或者是火郁,或者是血瘀,不同的郁结,他会用不同的药,把这个郁结给去掉,郁结去掉,局部的气血流通起来就比较容易。

另外,郁结去掉之后,还要用一些息风的药,控制这个风木不要肆虐。凡是出血,必是风气外泄,除了去除局部的郁结,还要把这个木气控制一下,所以他用了芍药、桂枝之类的药,都是为了疏肝息风。再剩下的就是扶助正气的了,出血会让正气受损,血都属于阴精,所以会用到一些滋养阴精的药,像阿胶、当归、麦冬、地黄可以选用。还有一部分药物就是引导一气恢复正常周流的,如果出血在下面,就是气往下泄,需要用一些升达木气的药,引导它往上走。如果是出血在上面,就会用一些往下走的药,引导一气往下走。衄血方里面用的是五味子、半夏,都是往下走的药。便血方里面用的桂枝、附子,都是往上走的药。出血部位不同,用药不一样,都是引导一气恢复正常周流。

就这么几部分药物,一个是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止血药,先止血,止血之后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一气周流,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根据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药物来去掉引起出血的这个郁结。去掉郁结还不行,还得适当控制一下木气的肆虐,用一点息风的药。这样的话,就把这个病势控制住了,控制住之后,再用滋养阴精的药,出血之后必然伤阴精,滋养一下阴精,最后是用温运中土和引导一气恢复正常流通的药。温运中土是为了固守大局,中土是一身之气的源头,后天来讲它是一个来源。引导一气回归正路,就是该升的升,该降的降,出血部位不同,用的药不一样。基本就这么一个思路。大家从这几个方面去看这几个方子,就好理解了,就不用一个一个去死背这几个方子了。而且以后我们碰上出血症状的时候,它的治疗原则也不外乎这几方面,即便碰到没讲到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按照这个原则自己去组方,也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血证主要是这么一个治疗思路。

小结

第四卷《劳伤解》我们就算讲完了。黄元御实际上讲得不是很全,为什么呢?就是说临床上我们遇到的疾病,他是概括地讲内伤疾病,主要从正气角度来讲,阴阳、气血这几个方面来讲。即便这里面有瘀血、出血,他也提到了祛邪气的药。整体上来讲,第四卷还是主要从人体正气方面来讲,邪气这方面讲得相对偏少。你如果把这整个一卷都理解成是从正气这一方面来讲也可以,它邪气讲的和临床相比要少得多。我们在临床上碰到的大部分慢性病,既有正气虚的一方面,又有邪气郁结比较重的一方面。单纯用《四圣心源》里的一些方子,有时候效果可能不是很好,除非这个病虚得比较重,我首先得给它扶助正气的时候,那么你直接用《四圣心源》的方子,效果是很好的。这个时候正气比较虚,急需扶助正气的时候,你用它是可以的。

如果正气不是很虚的时候,邪气又比较盛,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先祛邪气,而邪气并不仅仅是黄元御讲的气郁、血瘀,痰浊、气结甚至是陈寒啊,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包括有一些浊气。浊气不属于郁结,不属于气郁、气结,也不属于痰浊、血瘀,就是这个气它非常浊,这也是一种情况。这些情况,都属于邪气的范畴,而《四圣心源》里面都没有讲,我们临床上怎么办呢?也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药物,要先祛邪气,同时根据正气的虚实考虑扶助正气。扶助正气无非就是阴阳气血,就是《劳伤解》这些方子啊。我们在临床上真正用的时候,有针对性地用祛邪气的药,再加上《四圣心源》里面讲的这些扶助正气的药,这些方子配合在一块就可以了,其实也很简单。

所以咱们学习《四圣心源》,不要只是会背它的方子,光背它的方子也没什么用,要理解它这个思路,把它这个全局的构思理解明白了,然后在临床上根据一气周流这个体系,灵活地加以化裁变通,就是用其法而不泥其方,学会方法就可以了,方子呢,你用它的可以,不用也可以,还是要灵活化裁。

今天就讲这么多吧,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再交流一下。课后交流

问:达郁汤为什么要用砂仁?

达郁汤是一个升达左路,升肝木,舒达木气的方子,所以它用了桂枝。为什么要用砂仁呢,取砂仁收肾气,肾气一收,肾气足了才有力量升发上来。因为水生木,肾生肝,用砂仁的目的是,虚则补其母,肾气足一些,让肝气升得更有力,从源头上补一下,是这个意思。

问:病人右脉弦,左脉不弦,要用疏通肝木的药,还是用降右路的药呢?

右脉弦,左脉不弦,主要问题出在右路,所以要通降右路。弦为收引之象,阴寒之象,要用温破、降泻右路的药物,干姜、半夏的思路。左脉如果虚象明显,可以稍微扶助一下,桂枝、黄芪之类。

问:麻瑞亭老先生一辈子就用一个下气汤,假如他遇到张锡纯的升陷汤症,不知该如何加减?

这我也不知道,如果是升陷汤需要升的格局,那肯定下气汤整个就要改成往上升的方子了,可能就失去下气汤的原貌了。

问:左路郁结用小柴胡汤或四逆散,右路用下气汤或桔梗白散,如何在临床区分是左路还是右路?

如果你会把脉的话,那就可以从脉象上来分,它是有区别的,左路肯定是左脉郁结明显,右路肯定右脉郁结明显。

问:如果左右都有郁结,是否把上述左右路的方子合方啊?可以合方,左右都有,那就左右并用。

问:在治疗虚实夹杂症时,首先要祛除邪气,祛邪气主要是靠正气还是靠药物,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这个问题提得比较好。祛邪气主要是靠正气,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是靠正气,正气本身就在,为什么还要药物,不用药物自己祛不了吗?药物是干什么的?药物就是引导。比如说,一个人,他现在还能走路,但是他迷路了。为什么迷路了?因为在路上很多障碍物,就跟走八卦阵一样,他不知道咋走了。药物就是去告诉他,把这块石头往左搬,把这块砖头往右搬,然后你要自己往前走。药物就起这么一个作用。所以药物是指挥人体正气祛除邪气,回到正路,起这么一个作用。

当然,这个药物还有一点工具的作用。祛邪气的药物,有时扮演一个工具。比方说,里面有瘀血了,这个瘀血把一气周流的路给堵上了,这个一气过不去。我们为什么要用活血的药,活血的药是给正气一个活血祛瘀的工具。好比说,有一块石头挡住路了,你过不去了,用手推不动,怎么办,给你一根杠杆,你把它撬开,就过去了。祛邪气的药呢,就像一个工具一样,但是它自己不会撬啊,你必须得亲自去撬,要靠正气本身自己去撬。自身的正气要有力量去驾驭药物的时候,这个药物才会有效。

我们在临床上碰到一些病危的病人,用什么药都没有效果,不是这个药不好,是他自身的这个正气太虚弱了,他已经驾驭不了药物了,所以就没有效果了。你用什么药都没有效果,病人基本上就很难回天了。所以祛邪气的药物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就是正气驾驭着药物,药物就是一种祛除邪气的工具。不同的邪气用不同的工具,就是用不同的药物来达到治病的目的。但是最根本的是首先要有正气,没有正气,你给它什么工具它也用不了,也不会有什么治疗效果。所以正气是最主要的,是第一位的,这就是《四圣心源》这本书里整个讲述的都是以正气为主线,就是这个意思。

问:黄元御对实火的形成机制是怎么认识的?

所谓的实火,就是气郁而化火,郁得比较重了就是实火。他认为实火都是相火不降为主,要降相火,就是从右路往下降,大部分都是这种认识。实际上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比较重的病人,也可以适当地清火,或者把火气散一下。郁轻宜散,郁重宜清,一般火郁可以引火下行。

问:黄褐斑属于血瘀证吗?面部归属阳明胃经,黄色属土,中土不运?治法运中土,疏通经络去郁结?大黄蜜虫丸能用吗?

一般来说,黄褐斑不是一个单纯的血瘀证。你要看这个斑的颜色是什么样,如果它是偏暗、偏黑的话,大部分都是肾虚为主。如果说偏燥,不是那种水气的黑色的话,可能是有血瘀的因素,或者是以血瘀为主。所以它是不是要用大黄暨虫丸这样的药去活血、疏通经络,要看黄褐斑具体的形态。一般来讲,如果黄褐斑比较小,看着就像是有股水气,比较润的那种黑色,一般都是比较重的肾虚,肾气虚而且也有瘀,不是单纯的血瘀,就是血瘀兼有肾虚,肾虚为主,这个时候活血化瘀的同时要加重补肾。如果黄褐斑的斑片比较大,偏燥、偏于黄褐色的那种黑,可能是以血瘀为主,就用养气血再加上活血祛瘀,效果可能比较好。黄褐斑都在面部,面部属于阳明经,都属于中土气血不足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加上养气血,养气血一定要运中土,就是这个意思。

问:肝硬化导致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这样的一种急性的吐血、呕血、便黑血的危急症状,它的出血原理和用药原理是什么?止血之后,又如何引导恢复一气周流呢?

肝硬化导致的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比较重的郁结导致的出血。西医有许多止血办法,中医也有很多止血的药,包括白及、三七、大黄、云南白药等。出血原因就是气郁,肝硬化是局部的郁结太重了,整个气血都走不动了,郁结重了必然郁而生风,风木暴泄导致出血。用药从救急的角度来讲,要祛除导致生风的郁结,同时控制缓和风木之气。所以有时候用大黄来止血,大黄通腑,像胃底出血,属于肠道,六腑以通下为和,大黄是涤荡六腑、推陈致新的,能把肠胃的郁结很快祛除掉,郁结祛除掉,局部的木气郁滞就可以减轻,出血就会很快减轻,这是从去郁结的角度来止血。

真正要想恢复一气周流,还是要缓解肝硬化的症状,要用酸柔破结的药,慢慢治疗。我治疗肝硬化,因为它是一种偏硬、偏寒的郁结,用酸柔温化的药,乌梅、木瓜、延胡索、桃仁、炮姜等,酸柔温养,慢慢地化,慢慢用上几个月,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改善,就不会再出血。对于出血的症状,有时候去掉引起出血的郁结,去掉致病的源头也是非常重要的。《四圣心源》中讲述的是相对较轻的问题,我们临床遇到的问题往往要比书里讲的严重得多。

问:血瘀主要是木气郁滞引起时,可以用桃红四物汤加刚柔四逆散吗?

应该是可以的。血瘀必然引起木气郁滞。一个血瘀的症状,又有比较明显的木郁的表现的时候,用桃红四物汤破血养血,再加上四逆散来散行肝气,这个路子是可以的。

问:牙龈出血中医怎样辨证和用药?如果是上面(鼻出血或牙龈出血)和下面(便血或尿血)同时出血如何用药?

牙龈出血多属于肾,肾主骨生髓,牙为骨之余,所以牙龈属于肾气的范畴。牙龈出血一般都属于肾虚和肝郁。牙为骨,龈为肉,脾主肉,所以牙龈出血多伴有中土郁结。一般治疗用补肾疏肝加运中通腑。

上面(鼻出血或牙龈出血)和下面(便血或尿血)同时出血的话,相当于是阴脱之证了,可以考虑按阴脱的原则治疗。

问:吃辣椒后便血是怎么回事?

辣椒辛散,吃辣椒后在体内形成一股火气,辣椒的火气非常冲,有时来不及散开,在体内会形成一种郁火,如果大肠本来就有郁结,两郁交加,郁重生风,风木盗泄,也会导致出血。

问:老人的视网膜静脉血栓应该怎么治疗?

肝开窍于目,视网膜血栓应该属于肝木瘀血的范畴。老人的视网膜静脉血栓虽然属于瘀血范畴,但年老血衰,这种瘀血大都是由于阴精不足导致的血瘀,所以要注重养肾。活血化瘀,疏达肝木,这是必须的。老人都是偏阴精亏,要加强滋养肾精,从水生木这个角度,再往前一步,从这个源头加强滋养力量,从这两个角度来治。

问:张锡纯说桂枝有动血之虞,出血症中要禁用,为什么黄元御要加入黄土汤中呢?

黄土汤主要是治疗便血,他在鼻出血时没有用桂枝吧?桂枝有动血之虞讲的是桂枝偏于动,桂枝动的气势没有附子动得厉害。黄土汤为什么要用附子呀?附子是黄土汤本来就有的一个药,所以这个药用与不用主要是看用了干什么。如果我们见一个出血症就用桂枝,加重出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大部份便血都是下寒,木气不能升达,掉下去了,引起的便血,所以我们用黄土来固守一气防止外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用桂枝、附子帮助一气升达,正是为了解决出血的问题。木气不能升达引起的出血,所以要用附子、桂枝升达。一旦气升上来了,不再出血,桂枝、附子就要去掉,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不流血了,但一气在整个流通上还是比较弱的,出血的部位还是薄弱环节,如果你再用桂枝、附子加强流通的话,这个薄弱环节可能又会引起出血。桂枝、附子用的时候是有火候的,出血时你可以用,出血停了你就不要用了。所以张锡纯说“桂枝有动血之虞”是对的,为什么要加入呢?正好是因为木气不能升达引起的出血,所以可以加,只是不能一直用,在止血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是可以用的。

问:有一女性老年患者四肢发凉发麻,左手寸关尺三部沉迟无力,右手寸部沉弱无力,关尺部沉弦有力。右手脉明显大于左手。请问此脉象反映了什么样的病机?

这个病机从脉象来看呢,左脉为阴,代表阴精;右脉为阳,代表阳气。患者四肢发凉发麻,主要是阴血不足。她的右尺脉沉弦有力,尤其是右尺部属于肾阳,是命门元阳的脉位,沉弦有力的话,就是下焦有陈寒郁结。像这样的情况,可以考虑温通,去除下焦的郁结,同时配合滋养阴精的药物,慢慢疏通一下。关、尺部沉弦有力的这股脉象就是一个郁结,独处藏奸,别的地方都弱,这个地方不弱,这可能就是问题的所在。先把这里的问题解决了,把这个郁结去掉后,然后补正气,四肢发凉发麻应该是气血亏虚,中土气血不能外达。

问:老师,可以谈谈经间期出血及崩漏的处理思路吗?

经间期出血及崩漏,治疗思路刚才在讲便血的时候已经提过,也是要考虑到止血和恢复一气周流这两方面的问题。因为不同的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邪正盛衰的情况,用药也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来讲,凡是有出血,必然就有郁结在内。女性这种出血,从止血的角度来讲,像灶心土、血余炭、乌梅炭这些酸敛固守的药是比较常用的。从去除引起出血郁结这方面的情况来讲呢,女性出血大部分是瘀血、气结这两方面比较多。女性生理上的特点,每月的月经容易受凉留瘀。另一方面,女性容易生气,所以容易有气结。从这两方面,活血祛瘀,疏肝行气,引起出血的郁结要去掉,剩下来就是要滋养阴血,疏达肝气,引导一气正常地往上走,主要是这么一个思路。

问:老师,请讲讲浊气及痰浊的处方思路。

黄元御主要讲了气血,对于浊气和痰浊讲得比较少。实际上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单纯的浊气在临床上见的不多。浊气摸着似乎感觉脉象还算正常,只是感觉这个气比较浊,不够清透。这种人往往心事比较重,或郁结层面比较深,不光是气层次的,可能在心的层次也有些问题。这个时候,一定要用一些清透的药,像金银花、白豆蔻这样的,用清透芳香的药气来化这个浊气,辅以心理上的开导,疏达内在的郁结。

痰浊相对好处理,因为比较好察。一般有痰浊,舌苔、脉相都有明显的特征,脉象偏滑、偏动,舌苔偏腻、偏黏。治痰浊,要温化,就是用干姜、生姜之类的药来温化。另一方面,痰浊比较黏浊,要用比较流利的东西把它化开,例如桔梗、竹茹、射干、皂角等滑利的药物把它流通开,化开,再排掉。排痰浊的药物有黑丑、大黄、全瓜蒌、冬瓜子等。

另外,痰浊必然是体内的阴精不能正常运化,聚在一起,形成痰浊,必然会阴精亏,祛痰浊的药也会伤阴,所以还要加上滋阴的药,加上运中焦的药。

问:怎样从脉象上判断体内的浊气?

浊气的脉象,往往不够通透,摸脉时会感觉局部肌肤不够柔软,弹性不够好,有点板滞的感觉,脉的来去不够清晰,感觉有力但不清爽。

问:气郁和湿郁从脉象上怎么辨别?

气郁脉象多偏弦偏紧,湿郁多是偏软偏弱。问:冠心病的血瘀怎么用药?

冠心病的血瘀要温通啊,用温运的办法就可以了,温运滋养,和黄元御讲的血瘀的治法是一样的。

问:老师,请说说胎漏的治疗。

胎漏可以参考黄土汤的思路,是比较稳妥的一个办法。既能固守这个一气,又能缓缓引导一气上行。怀孕的时候这个气一定不能外泄,胎漏的话这个气就泄出来了,首先要把这个气固住。临床我遇到的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中下焦的虚寒或者肝气的郁结。我一般是用甘草代替黄土固守一气,然后缓缓温通散寒和舒达木郁以化解郁结,这是治疗的关键。另外,怀孕要顾及胎气,人参这样补益五脏的药物也是必需的。

问:临床上不好找灶心黄土,可用什么代替?

现在这个灶心黄土是不太好找,我有时候用较大量的甘草和炒麦芽来代替,也有效果。

问: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思路?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还是活血的思路,再加上一些疏通的药。静脉从象来讲,它是一种长条状的象,可以用长条形状的药,像牛膝、白芍这样的一些药,用量可以大一些,量大一些,疏通效果就比较好。其他就是温通活血养血了。

问:舌中间有青瘀的辨证?

舌中间有青瘀肯定是有瘀血。舌两边有瘀斑,这种见的多一些,是肝胆气滞血瘀,行气化瘀就可以。舌面中间有瘀,大多是脾胃受寒引起的瘀血,要加强温破的力量。

问:黄元御先生在《长沙药解》里说,“熟地之制,庸工妄作,不足用也”,对吗?

熟地黄因为比较黏腻,容易引起中土壅滞,加重中土的不运,所以黄元御不喜欢用。但也不是一无用处,所有的药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熟地黄也是很好的一味药,它主要是偏于固守下焦肾气,滋润收固,黏腻收固的效果很好。所以当下焦肾气非常虚,虚而相火妄动,虚而不藏,这个时候其实用熟地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不过不能单纯地用熟地黄,你要配合一些运中焦的药。既用熟地黄之长,又不至于让它把中焦给腻住就可以了。一般来讲可以配上砂仁、白豆蔻、生姜等。熟地黄这个药,要是长期用,量不要太大,短期用量可以大一些。长期用量太大,这个阴药会慢慢消耗阳气,会伤中阳。黄元御深受阴药之害,所以他有些话说得有点偏,有点过了。我们就理解他说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成熟地黄的副作用就行了,不是说不能用,是可以用的。

问:说一下引火汤和潜阳丹、封髓丹的区别。

这三个方子的力度、方向是不一样的。引火汤主要是用滋阴的药来润降火气,比较柔和一些。潜阳丹和封髓丹主要是从气分的角度,收藏肾气,力量比较大而急。潜阳丹有附子,有藏已而动之意。封髓丹用黄柏,是完全封藏了。一动一静,方向是相反的。如果下焦尺脉的脉象空虚明显,症状又不急,用引火汤慢慢润养收藏比较好。如果症状比较急,那就用潜阳丹和封髓丹。

问:细辛的用量可以超过10克吗?

细辛用多大的量,这个需要根据病情来定,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用太多。我在临床上用3克以下,大部分问题都能解决。确实是少阴陈寒,需要用细辛来散的,需要用的量比较多,也是可以超过10克的。只不过要注意一下,细辛有一股很冲的气味,那股药气是有毒的,容易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所以细辛要久煎,要煎40分钟以上,并且煎的时候要开窗和通风,把细辛这股很冲的药气给散出去。煎的时候不要闻,防止中毒。煎完之后的药就是安全的,药气清淡,而温通之力不减。

第十四讲古今差异

咱们已经把前四卷讲完了,应该再讲第五卷《杂病解》,开始讲具体的病。《四圣心源》的前四卷我们可以认为都是基础部分,前三卷相当于是纯粹的理论方面的基础,第四卷是临床的基础。从第五卷开始,讲一些具体的病,一个病一个病地讲。《四圣心源》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主要是讲内科杂病,第八卷是讲五官科的一些病,第九卷是疮疡外科,最后一卷,第十卷是讲妇科病,都是临床具体的疾病。

其中杂病讲得比较多,因为内科杂病临床上非常多,不管分多少病种都很难完全概括,所以我估计黄元御老先生根据自己临床所见,针对当时社会上那些常见的内科病,写了这些相应疾病的辨证治疗,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来写的,和我们目前临床上所见到的疾病已经有所不同。比方说蛔虫,小孩肚子里长蛔虫,你要是朝前推10年、20年,可能这个病还比较常见,现在就已经比较少见了。包括霍乱、疟疾,现在这些病相对来讲比较少。

其实不光古代和现代的常见病不一样了,人们生活的大环境,包括人的心态,古今也有了很大的差别。所以今天先不讲某一个具体的疾病,主要讲什么呢?讲一下古代和现代人的体质差异与疾病差异,讲一些我的体会。这样的话,我们以后在学《四圣心源》的时候,用起来就更灵活一些,就不会生搬硬套而不知变通。其实不仅是《四圣心源》,即便是《伤寒论》,我们在临床上使用的时候,已经有很多疾病用后效果不明显,或者说很难遇到方证对应的情况。这个方子对应的这个证,在临床上我见不到,那经方也没什么用啊。同样的道理,《四圣心源》里的很多方子,也有朋友反映用了效果不是很理想,也有的人说用了效果很好,这是什么原因?今天晚上主要是讲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上背后的原因,就是古今体质的差异与古今疾病之间的演变,它是有一些变化的。我们知道古人的社会环境,那个时候是封建社会,主要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社会以种地为主,没有什么工业。种地就是要种庄稼啊,要生长啊,都是这种完全顺应天道的事情。庄稼,要浇水,要拔草,长熟的时候我就收获,这个东西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风调雨顺长得就好,赶上年头不太好的时候,可能庄稼长得不太好。所以整个社会的运行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又是完全符合大自然本身的规律,也就是说符合天道。不管这个朝代本身好还是不好,但是社会的基础是符合天道的,它对大自然的阴升阳降,对自然界天道的运行规律,它没有一个本质的影响,这一点是古代社会最大的特点。

在这个背景下,老百姓在社会上不管是过得好也罢,过得不好也罢,至少他是在一个比较天然的环境,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他和天地之间的这股气是相互沟通的,天地之间这股气还是一个比较自然的环境。所以人体这个气也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也是比较自然的一股气。相对来讲,一般环境非常好,没有污染,空气清新,所以古人这个体质一般来讲也都是比较清透的。想要身体好,至少环境要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所以古代虽然没有什么发达的工业,只是一些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但是在整个大的自然环境,这样一个社会环境还是很纯净的,还是没有污染的,整个天地之气还是比较清透的,所以人体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老百姓的体质都是比较干净,没有很多浊气。对于每个人来讲,他这个一气也是比较清透。即便有疾病,相对来讲可能也只是升降出入的问题,因势利导帮助他升降就可以。所以你看《伤寒论》的经方,他就是帮助一气升降出入的方子,麻黄汤是帮助升的,承气汤是帮助降的,大部分都是从气分直接调气,一调就好。所以古人的病大部分都是在气分,气分病居多。即便有其他的病,也都是在气分病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相对比较简单,不像现在的病这么复杂。

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世界慢慢的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现在成了信息社会,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感觉,经济越发达,人对自然界的干预影响就越大,现在各种污染—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本底性污染,几乎已经覆盖整个人类世界,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完全避免。所以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远远不如古人。方方面面的因素概括起来讲都是一股浊气,不是那种天然的纯净之气,是一股浊气。这个浊气日积月累,时间长了,慢慢的身体里面这一气也都变得有点污浊了,就不像古人那么清透。所以从这个体质的因素来讲,现在的人们体质没有古人体质那么清透,现在我们大家的生活环境也没有以前纯粹的农业社会的那种非常自然的环境。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讲,他的体质,他整个人体的一气是摆脱不了大环境的,整个大环境都是一种偏于污浊的这个状态,就是已经偏离了大自然纯净的自然状态。每个人自然也是,只能是适应这个环境,适应目前这个生存环境,适应的结果就是每个人的一气都变得有些浑浊了,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浊气。

浊气秽凝,生痰滞气

浊气对人体一气周流有什么影响呢?《内经》里讲,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所以我们至少知道这个浊气不容易升散,浊气是一股阴气,它容易凝结。《内经》里面讲的浊气,实际上是生理状态正常产生的浊气,还是比较轻的。而我们现在讲的浊气,实际上是受环境影响产生的一股黏浊之气,黏附在身体里面,很难排出来。这股浊气,它在比较轻的时候,可能只是导致人体有点气郁。一旦重一点的时候,就表现为比较重的痰浊。黏浊之气容易附着在痰湿里,和痰湿纠结到一起,那就成了痰浊。所以痰和浊是两个概念。身体里面的痰一般都是痰湿,中焦湿气郁结成痰,因为痰也是比较黏的,浊气也是比较黏着,所以这两个东西碰到一块的时候,它们就如油入面,就分不开了。这个浊气正好依附在黏痰上,在身体里就像扎了根一样,黏在那就不出来了。留而不去,最终成了顽痰,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在临床上见到的患者,十个人有七八个都有痰浊,原因就是我刚才讲的大环境变了,人的这小环境也必然随着这大环境变化。这股痰浊之气呢,非常黏滞,不动,很难去掉。所以人体的一气在周流的时候,痰浊堵着,就走不动了呀,郁在这个地方,往往会导致很多的疾病。轻一点表现为简单的木郁,重一点的就很多了,各种疾病都有可能。随着本身正气虚,脏腑层面不一样,它会表现出各种疾病,但是它们共同的原因都是有痰浊在体内堵着,这一点是共同的。所以我在临床上用药的时候,几乎每个方子都有化痰的药。

化痰祛浊,流通一气

所以,你看我的方子,好像不是《四圣心源》这一派的,好像化痰这一派的,实际上不是。因为病症需要化痰,你只能去化痰。我们在化痰的同时,还是按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去调气。所以有些朋友反映,《四圣心源》的方子不好,说的也是有道理的。人家既然说这话,也不是说凭空说的,肯定是在临床上用过了呀。确实不好,人家才说的。所以我们讲《四圣心源》的方子,它是以调正气为主的,大部分是调正气。当然,具体某个疾病也有祛邪气为主的。但是这祛邪气,古今环境变了,人体的气也变了,邪气也变了呀。比方说血瘀,在古代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血瘀,到了今天,它可能不仅有血瘀,里面还有痰浊,那你怎么办?你只能是既化痰浊又活血祛瘀呀,这样才能治好呀。你单纯用黄元御活血化瘀的方子效果不好,然后就把黄元御的方子给否决了,这个有点不公平。

黄元御告诉我们的是治疗疾病的一条路,这条路是可以走得通的。瘀血和痰浊,好比路上的石头,瘀血是一块石头,痰浊也是一块石头。黄元御告诉你,走这条路就行了,把这块石头搬走就过去了。有一块石头,你会搬,两块石头你就不会搬了?然后,就说这条路走不通,这么说是不对的。所以,我们按黄元御讲的方向去治病,他的方向就是恢复一气周流的方向。任何一个疾病,它都是一气周流出现了问题。我们从哪个方面去帮它恢复?黄元御给了我们很清晰的治疗方案。在恢复一气周流的过程中有一些障碍,就是有一些邪气,古代、现代有些不同。现代多了很多痰浊的因素。所以,我们在用药的时候,会加上一些祛痰的药,这是现代与古代最大的不同。除了这一点,其他的我们完全按照黄元御讲的来治疗,肯定不会有错,效果肯定非常好。

我开方子用药都很普通,就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化痰的,调气血的,很简单的方子。有些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我们按照黄元御这套思路、这套方案去治疗。路子是对的,在走这条路的同时,学会把道路疏通开,让一气能回到原位上去,效果自然就出来了。所以今天再讲一些化痰的办法。现在社会,凡病十有八九有痰的因素在里面。要学会化痰,化痰的目的是祛邪气,疏通道路,让一气能够回到原路去流通。

痰滞郁重,化痰郁解

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这是几年前的一个案例,具体是个什么患者也记不清楚了,光记得脉象,是一个失败的案例。这个患者,当时脉象摸着绷得很紧,就像轮胎打的气很饱一样,鼓鼓的,满满的,非常紧,非常急,按不动呀,力量非常大。脉紧有力,绷得很紧,但这脉又不硬。如果是受寒的脉紧,偏硬,但他的脉你使劲按还可以按下去。他本身脉是软的,只是气郁太多了,跟打饱了气一样,所以才紧,并不是冻僵了硬硬的紧。所以,当时我就按木气郁滞,用小柴胡汤或四逆散的意思破气。用药量也比较大,柴胡用了几十克,疏通木气,这是典型的木郁呀。吃了几付药,这脉缓解了一些,脉摸着没那么冲了,劲稍微小了一点。但是,那种很紧很急的感觉没有改变。当时我就很奇怪,我用的药量很大,一般的木郁,一付药就会有很好的效果。这种很大的破气舒肝的药用上之后,这种郁结的气应该散开了,应该恢复得比较理想才对,为什这位患者恢复得并不理想,只是稍微有点改善。

所以我就想,是不是有瘀血的因素在里面?我就在原方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用了之后,还是不理想。不但不理想,由于用的药量比较大,患者脾胃,或者说中土之气承受不了,有些拉肚子。然后,他就回来跟我讲,拉得他身上没劲了。这个患者当时是什么症状呢?他主要是肾病,是浑身难受,说不出具体哪儿不舒服,就是全身都不舒服,以前得过肾炎。后来我就问,那你拉的是什么样的大便呀?他说,大便黏黏的,拉不出来。我恍然大悟,黏黏的,拉不出来的大便不就是痰浊吗?实际上,他的脉这么饱满有力,就是郁在里面出不来那种感觉,被绳子栓住了,动也动不了,就是这种感觉。只有痰浊,非常黏滞的痰浊,才能把气给束缚住了。我的破气活血的药用的量太大了,生刨活剥一样给排出一些痰浊来,但已经把脾胃给伤了。所以,我知道自己诊断错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木郁,或者单纯的血瘀,这是一个典型的痰浊郁滞。所以,后面纯粹用的是化痰的药,加上养正气的药。用的量并不是很大,患者慢慢地就好转了,也用了排便的药,拉了很多黏痰,很多黏黏的大便。患者感觉人一下子就轻松了,神清气爽了,身上不舒服的感觉一下子就没有了。再去摸他的脉时,这脉一下子就软了下来,没有那种绷得很紧的感觉,在里面出不来的感觉也没有了。这是我误治的一个病例,好在我醒悟比较快,给补救回来了。

这时我开始意识到,现在人和古代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案例开始,我慢慢地有了一些体悟。后来,我在临床上验证,是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呀?至少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感觉基本上都是这样。现代人体质,大部分都有痰浊。所以,我在临床上用的化痰的药也越来越多,体会也越来越多。

痰滞气急,痰动脉滑

这个痰浊,我们在临床上怎么去判断?最重要的是舌苔和脉象。从脉象来讲,我们说滑脉主痰呀。实际上,有痰的时候脉不见得就是滑脉。现在的痰,大都是黏浊之痰,有浊气在里面。浊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清透。不清透的浊气,它就不能流通呀,它往往已经黏结在一个地方,堵在那不动,这是痰浊的一个表现。由于它比较黏浊,又容易黏在那个地方不动,所以就往往把一气给封住了。一气想要流通的话,我们讲升降,表里升降,都是要透气的呀。一感冒,一受寒,就把表气给封住了,寒气把表气给封住之后,就是表气不开,马上就发高热,没有痰浊,都会发高热。单纯一个寒气,封了肌表都不行。何况痰浊,在身体里到处都把你封住了。你想想,还不到处都有病呀?痰浊在体内,把各个地方都给你黏住了,一气走不动了。这个时候,一气在里面,好比一个人在一个密封的房子里,或者在一个死胡同里,没地方去了。它着急地到处乱跑,在脉象上的表现就是脉气非常急,急促。所以,现代人你摸他的脉象,大部分为脉弦,弦为木郁,脉促,就是脉比较急、急促的意思,不是二十八脉中的“促脉”。你摸他的脉,嗵、嗵、嗵,很着急地往上跳,就是脉促。还有就是脉很急,脉率很快。这些脉象大部分都是痰浊的脉象。

因为痰浊堵着,整个脉气都走不动了。如果这个痰堵得比较厉害,就会出现脉气饱满、弦紧、有力、急促的脉象,这种脉我也不知道该叫什么名字,我在临床上碰到过好多次这样的脉象了,这种脉象非常有力,非常饱满,非常急,非常紧,都是非常顽固的黏痰,只要化痰马上好转,所以有痰不见得就是滑脉。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黏着的痰的脉象表现出来的就是急,你摸着这个脉比较急的时候,你就要意识到可能这里就有痰。什么时候会出现滑脉呢?当我们用了化痰的药,往外排痰的时候,痰已经开始往外排了,已经开始往外流动了,但是还没有排干净,这时候就会出现滑象,所以出现滑象的时候就是痰在体内还可以流动。有痰,痰又可以流动的时候,可以排出去的时候,这时就是滑象。如果它还不能动,郁结得比较重的时候,就没有滑象,就是一个非常紧、非常促、非常急的一个脉象。当痰排出的多了,体内痰少了,脉就慢慢软了,就没有滑象了。所以滑脉主痰,滑象只不过是痰在人体内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的特征,痰浊在体内郁滞得比较紧、比较重的时候呢,它是一种非常急的脉象,不得出啊。当经过治疗它能往外出的时候,它表现出的就是滑象,就没那么急了。滑象也是比较饱满的,不饱满也不会出现滑象,滑就是流动光滑,只有流通、能动的时候,才会表现出这个滑象。在一个地方不动,哪有滑象。所以我们在给患者治病的时候,摸到滑象是个好事,是好转了,痰浊开始外出了。没有滑象,说明你用药还不够,还得继续用药。

化痰宜温,痰黏溶散

这痰浊怎么化解排出去?因为痰浊非常黏,直接用通下、泄下的药物去排,这是很难的,就犯了我刚开始的错误。硬往下排就会伤正气,所以一定要先化。为什么要化呀?因为痰浊黏呀,你不化开,它自己很难出去。你就想象一下咱们家里的抽油烟机,上面有厨房里的很多油污,直接往下抠,把东西抠坏了都很难抠下来,你用一些去油污的洗涤灵等溶剂,轻轻一擦它就下来了,然后再用水一冲它就干净了,多省事呀。化痰浊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治痰浊一定要想办法先把痰化开。

那么我们用什么药呢?什么东西能够作为化痰的一种溶剂,就像洗涤灵,一样把身体里的痰化开,你不能给病人喝洗涤灵去吧。中药里这种类似溶剂,能够化痰的药很多。最常见的有复方竹沥、鲜竹沥、竹茹,一般的痰用它们来化,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我在临床上常用竹茹、桔梗这一对药,基本上所有的方子都会用到,这就是针对一般的痰湿。竹茹清香通达,桔梗比较细腻滑利,这个药煎出来比较芳香、滑利,芳香化浊而流通,就能够把痰给化开。如果痰气再重一些,舌苔有明显的黏滞之象了,可以用桔梗、白芥子这个对药,白芥子辛温破散之力较强,对局部郁结较重的黏腻之痰,温化的效果很好。

还有一些比较顽固的痰,像我刚才讲的脉气很急,郁得很重。你用竹茹、桔梗、白芥子这些药力相对比较缓和的药物,它可能化不开。那怎么办?我们就要用一些再厉害一点的药。就是用皂角和大枣,这是仲景的经方了,皂荚丸。皂角,它的气非常的辛窜,皂角能够取嚏,把皂角稍微一砸,闻一闻,马上就打喷嚏。它的药气辛温燥烈,走窜滑利,非常冲,非常犀利,好比以无形入于无间,再黏的痰浊它也能进去化散开。正因为皂角的这种强悍的流通之力,以前就是做肥皂用的,所以它化痰的力量非常大。一般来讲,在临床上凡是碰到顽痰,很少有皂角化不开的,这个药非常厉害。正因为皂角这个药破散太厉害,所以也容易伤着正气,耗伤一身阴气。辛行走散,气不得藏则阴精无以化源,所以皂角多用往往耗伤人体阴精。为了缓和它的走散之力,保护中土阴气,张仲景用大枣和皂角配合着用,皂荚丸就是皂角和大枣一块用的,所以我在临床上也是用皂角必用大枣。

因为皂角药性偏厉,所以用量不能用多,一般人0.5~1克就足够了,小孩0.1~0.3克就够了,很少有用到2克以上的时候,当然个别情况也有用到五六克的时候。那么大枣用多少呢?一般就是比较好的大枣,正常大小的,0.1克皂角配1个大枣,0.5克就配5个,1克就配10个。按这个比例就够了,就是皂角要少,大枣要多。大枣肉比较多,味甜,又比较黏,就能养胃阴,养中土。当然大枣本身是偏收的,它是把皂角这股非常强的辛散之力用大枣比较黏的养润之力把它包藏起来,避免它伤胃气,专门去化痰浊,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要用皂角一定要配合大枣,不要单纯用皂角,否则伤胃非常厉害。

痰浊化散,滑润泻下

我们把这个痰浊化开后,还要把它排出去。我们知道湿气可以通过小便排出,浊气很难通过小便排出去,只能通过大便排出去。所以排痰浊,我们大部分用的是通六腑、通腑泻下的药。我最常用的是黑丑,黑白丑就是牵牛花的种子。因为牵牛子这个药呢,药性相对比较平和,它也比较黏滑,把它打碎了煎出来的药都黏黏的,像粥一样,它就容易把这个痰带出去,都是滑利之品。痰浊本身是比较滑黏的,同性相近,所以黑丑是一个很好的排痰药。有时也会与槟榔、大黄、桃仁、杏仁等配合用,但最主要的是用黑丑来排痰。全瓜蒌和冬瓜子也可以,痰郁化热的用全瓜蒌帮着排痰,痰浊较少的用冬瓜子帮着排,也可以配合黑丑一块使用,效果更好。

对于痰浊的治疗,一个是化痰,一个是排痰,分这两个阶段。这两步开方的时候一般是同时用,化痰药与排痰药同时用,这是处方的应用。

成药竹沥,兑姜方便

有一些简单的小病,不愿意喝汤药的,如果想吃点成药,简单的化一下痰,那么复方鲜竹沥这个药就不错。这个药稍微偏凉一些,一般有点痰浊的时候,热一下再喝,不要凉着喝,效果也是不错的,或者和姜汤兑着喝更好。只要把这个痰浊的问题处理好了,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完全按照《四圣心源》的这个方案来治疗,都没有问题,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今天晚上主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在临床上治病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痰浊的问题,这是古代和现代环境的变化,古人与今人体质的不同所造成的。我今天就给大家讲这么多,虽然内容不多,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还有一些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再交流一下。

课后交流

问:血脂高是不是痰浊?

血脂高是痰浊。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这三高都伴有痰浊。问:吴茱萸汤可以化痰吗?

吴茱萸汤里面有生姜,有姜就有化痰的效果。但是吴茱萸汤这个方子本身不是化痰的。主要还是温破内寒、降泻浊气、引气下行的方子。痰浊一定要温化呀,温的话就是生姜、干姜;化的话,就是我讲的那些化痰的药。为什么要温化?因为痰浊本身是阴邪,阴凝之邪,阴邪需要温散,需要用温热的药来温散开。而痰气黏浊的这个特性,需要用化痰的药把它化解开。所以这个温化,痰浊温和化,两方面不可缺少。所以我用药的时候,生姜、干姜也是我必用的,配合化痰用的。

问:讲的这个痰和气管里产生的痰是一样的吗?

这是不一样的。我们讲的这个痰浊呢,主要是一种弥漫全身、无处不在的一种黏浊之气,是这么一种痰。它也包括气管里产生的这个痰,气管里产生的痰只是我们讲的这个痰浊之气的很少一部分。

问:高血糖、高血脂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比如梗塞、血栓等,是不是也是痰浊?

疾病本身呢,它不是痰浊,但是导致这个疾病的因素必然有痰浊。这种病在治疗的时候,从这个治标的角度,可能要用一些养血活血的药。从治本的角度,一定要用化痰浊的药,改善体内的环境。

问:不同的药针对不同程度的痰浊,我们怎么判断痰浊的黏稠程度呢?

这个主要是通过舌苔、脉象来综合判断。我主要是凭脉象来判断。它这种郁滞,越紧越急的时候,脉越沉,越有力,这种情况一般来说这个痰浊郁结得就比较重,需要用皂角。相反,这个痰浊如果比较轻,脉有一点滑象,还能流动,这个时候你用竹茹或桔梗、白芥子之类的就能够把它化开,就不需要用皂角这样厉害的药。从脉象来讲,有没有滑象,可以作为判断这个痰浊的黏稠程度的一个标准。有滑象,痰浊可以流通,用药可以轻一点;没有滑象,脉比较紧急,郁得比较重,就是痰浊比较重,可能需要用皂角这种比较厉害的药。从舌苔来看,看它这个黏滞的程度,有的看着比较黏滑,这就好祛除,有的看着都结滞到一块了,舌苔有种板滞的感觉,这比较重一些,用药也要选比较厉害一些的。

问:化寒痰一般用什么药?皂角用的是大皂角还是猪牙皂?是煎服还是冲服?

凡是痰,必然属阴邪,痰浊都是阴邪。所以呢,其实没有什么寒痰、热痰之分,是痰必然是阴邪。之所以分这个寒痰和热痰,它是这样的,如果患者本身阳气比较弱,痰浊黏滞在这个地方,一气受到了郁滞,周流的一气本身比较弱,没有郁而化火,这个痰,我们就认为是寒痰,阳气弱呀。如果本身正气比较足,痰浊也比较重,一气被痰浊郁滞在这个地方,它郁得比较重,郁而化火,有这个上火的感觉,这个时候就成了所谓的热痰。不管寒痰与热痰,治疗时都要温化,热痰可以用少量的清热药,把这股郁热之气散一下,但是化痰的时候还是要用热药,生姜该用的还要用。像张仲景的栀子干姜汤一样,干姜是温的,栀子是寒的,寒热并用。所以化痰要温化,姜是必须要用的。

皂角用猪牙皂和大皂角都一样,效果是一样的。都是煎服,不是冲服,一定要打碎,直接入药煎服就可以了。

问:化痰的药量一般如何掌握?

化痰的药,我用竹菇、桔梗,一般都是12克,白芥子一般用6克。皂角、大枣刚才给大家讲过了。一般情况下,常规用药就可以,量不用太大。

问:控涎丹化痰怎么样?治老痰用这个方是否可以?

控涎丹,大戟、甘遂、白芥子。方子很好,就是药有点猛,伤正气比较厉害一些。急症的时候你可以用。临床上碰到的大部分不是急症,都是一般的慢性病。慢性病用这个我觉得太急了。慢性病本身就是来得比较慢,就用一个普通的化痰的药,慢慢化就可以了。控涎丹是偏于强势排痰的一个药,有点太生硬,还是慎用比较好。要是急证临时用,排排痰也是可以的。

问:误用蜂蜜之后,出现咽部有痰,有时像鸡蛋清一样,有时像白乳胶一样,这样的痰浊如何去化呢?

这个还是温化呀。最简单的办法是可以试试喝点姜汁竹沥。

问:脉弦细,咽喉老感觉有痰,大便长期很黏溏,除了脾胃寒湿,是否有痰浊的因素?如何治疗?

这个估计还是有痰浊。治疗你加上化痰的药就可以了。化痰浊的药我也都给大家讲了,你自己加上试一下,应该会有效果的。

问:老师说的痰浊形成的外部因素是生存的大环境不好,那么在治疗时是不是也应注意人体自身阳气虚的问题?

这是对的。虽然我们讲这个痰浊是受到外部的影响,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生病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痰浊,总有一些人是没有痰浊的。说到底大环境也是由人造成的,所以有没有痰浊,根源还是在自身。自身如果正气很足,痰浊对你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外部这个浊气对你的影响就比较小。当你自身正气不足时,容易感受这个浊气,所以内因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在临床上,凡是有痰浊的患者,在去掉痰浊之后,原先脉象很紧、很有力、很冲的一个脉象,马上就变成一个很软、很弱的脉,痰浊一去就暴露出正气虚的真面目来了。所以呢,正气不虚,痰浊无处可居。正因为正气虚,所以痰浊来了。所以虽然说痰浊是一个共性,但本质还是现代人的身体都虚了,正气都虚了。当无法改变大环境时,提高自身素质就是唯一的选择。

问:痰浊除了脉象上的表现外,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观察到?还有什么特异性表现?

舌苔也可以看到。舌苔一般都是偏黏的,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特异性可以理解成刚才我讲的脉比较急。脉比较急表现为症状比较急,一个人脾气比较急,心静不下来,容易着急的时候,可能也有痰浊在里面。

问:痰浊主要在人体什么部位?

痰浊分布无处不在,人体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气血的地方,它都可能会有。但是主要是在中焦脾胃,肺,六腑。这些部位土气重,容易生痰留痰。

问:洗碗时,除了用洗涤灵外,还得用热水冲刷,那化痰时是否得温润流通?

刚才讲过了,化痰要温化呀,既要温又要化。另外化痰之药多燥,容易伤阴,所以化痰时要适当考虑养阴,通过滋养阴津,流通一身阴液,也相当于用水冲刷了。

问:痰浊、水湿、食积在舌象上如何区分?

临床上还真不好区分。为什么?痰浊是在水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水湿之气,也就没有痰浊。食积呢,既然有中焦的食积,必然会导致中焦的水湿停留,痰浊积聚。一般情况下,痰浊比较多见,单纯的水湿比较少见,单纯的食积也比较少见,一般食积也是和痰浊同时并存的。而且有食积的小孩子,你给他通大便后,大便都是非常黏稠的,有痰在里面。所以临床上很难见到单纯的食积和水湿。如果一定要分的话,痰浊这个苔是非常黏的,水湿的舌苔不是那么黏,只是比较滑润、比较水润一些。食积的苔比较厚,比较燥一些,舌苔比较厚实一些。

问:弦脉可以主水饮和肝郁,如何从脉象区别?

弦脉从脉象上讲呢,弦为木郁,弦为饮,弦为寒,弦为痛,这是传统脉法讲的弦脉所主的一些症状。我们讲这个弦脉的时候,它也是痰浊的一个脉象。脉象怎么去区分,这个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凡是痰浊的这个脉象,它这个黏痰阻滞得比较厉害,和一个人喘不过气,儿一样,肯定着急呀,所以弦脉里面带着一股弦急之象。这个时候可以判断它,可能是有痰的。假设没有痰,单纯的木气郁结,这个弦脉脉象那种着急的气势相对来讲就没有那么重,而且你久按,按的时间久了,它的脉力都会减轻,会减弱。而痰浊这个脉象,你久按,脉力不减,脉象变化比较小,比较顽固,这一点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地方。

如果说单纯区分水饮和肝郁,这个比较简单。水饮是阴邪,脉一般偏沉、偏凉一些。肝郁呢,单纯的气分郁结,脉摸着一般不会那么沉,那种阴凉的感觉也不那么明显,往往肝郁化热,脉气是偏温的。脉象里这个脉气的温热和寒凉感觉还是完全不一样的,比较好区分。

问:老师,有痰浊的脉一定对应有痰浊的舌象吗?

这个不一定。有时候,脉象痰浊郁结得很重,舌苔不一定有痰浊之象。,舌象看到有黏浊舌苔,说明这个痰浊还能够在中焦表现出来。痰浊在中焦表现出来,中焦属于哪里?属于肠胃,属于六腑土气,说明这个痰浊有可下之机,痰浊有出入的通路。这时候,舌苔上能看到黏苔的这个痰浊呢,比较好治,很容易祛除。不好治的是什么?就是舌头看着很干净,没有痰浊,摸着脉痰浊还很盛,这个就难了。这个痰浊不在肠胃,在其他地方,你想要排出去,得把它转到肠胃里去,这个比较麻烦一些。

问:中风病人,口水特别多,是否是痰,怎样治疗?

口水特别多的时候,一般它都是中气虚了,湿气外泄,这个和痰有关系,但是还是从温运中土的这个角度去治疗更直接。

问:二陈汤可以用来排痰吗?

二陈汤化痰的效果也很好,但是它主要是化中焦的比较轻的痰。重一点的痰浊,这个效果是比较差的。

问:小孩去掉痰浊,正气虚怎么办,用什么药比较好?

痰浊去掉之后,都会露出正气虚的本象。那你就用养正气的药啊。《四圣心源》的药全都是养正气的药。中土的药就是养中土,像党参、山药、白豆蔻、甘草都可以。养血的有养血的药,补肾的有补肾的药,补气有补气的药,这分情况,一般先运中土。

问:早上起床后吐黄痰,然后一天其他时间吐白痰,治疗思路是什么?

湿聚成痰,脾生湿,脾胃为生痰之源。化痰一定要同时温运中土。早上起来吐黄痰就是晚上有郁火呀,可以适当清火泻一下。痰还是一定要温化的。

问:最开始痰浊应该是人体正常的津液,如果不排,能否再次化成津液?这样就不伤正气了。

我们知道,人体正常的津液如果不能运化流通,就会停聚为湿,湿气不能流通,慢慢地就凝聚变成了痰浊。痰浊如果不能去的话,就成了痰结、积聚等,越来越重。痰浊能不能再次化成津液,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痰浊一旦形成,里面必然结合了一些浊气,很难再变成正常的津液了,只能排出去。我们化痰浊的同时,必然会伤到阴精,所以化痰的同时一定要辅佐养阴的药。用皂角的时候一定要用上大枣,也是为了养阴。在用化痰浊的药的时候,经常配合山药,也是为了养阴,这样就可以祛邪而不伤正。

问:生半夏化痰好用吗?

生半夏化痰也是很好的。但是这个药药力比较猛,药性比较急,多用于顽痰重症急症。痰浊因为非常黏滞,不好去,所以用药的时候要缓,不能急。

急则欲速则不达,所以非常猛的药,像生半夏,刚才讲的控涎丹中的大戟、甘遂这些药,都是很猛很急的药,尽量少用。除非治急症,急需去顽痰的时候可以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用。

问:肝胆结石是痰浊吗?

肝胆结石应该是有形结滞了,比痰浊还要重了。往往也伴随着肝郁、痰浊的因素。

问:手足抽搐之病,也算是痰浊吗?

手足抽搐要看什么情况,中医来讲算抽风,一般来讲能够引起抽风的这种郁结都是比较重的郁结。比较重的郁结,痰浊引起的可能性比较大,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但是也有肾虚导致的虚风,也会引起抽搐。

第十五讲凡病皆郁

最近在临床上看了一些效果还比较好的患者,就是说吃了药之后,感觉效果还不错。有几个比较典型的患者给我反映了一点情况。

乳腺增生,一周而减

一个女性患者,有妇科病,还有乳腺增生。她这个乳腺增生比较重,时间也很长了。结果吃了一个星期的药,这个乳腺增生就减小了很多。我不是专门的妇科大夫,看妇科的病并不是很多,临床上碰上女性患者有一些妇科问题就顺手给看了,没有特别仔细地去专门研究。所以我也很吃惊,我说一个星期就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吗?她说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感觉小了至少有一半以上吧。因为我当时给她用药的时候,并没有专门想着怎么去治疗乳腺增生,我当时就觉得,她肝气比较郁,主要是给她调肝气,当时她说的时候也不是以乳腺增生为主诉,她讲的是其他问题为主,顺带地说她乳腺增生也比较严重。诸病缠身,腿麻自除

还有一个患者,具体什么问题我也记不太清了。他是一个老年患者,身体的问题比较多,给我讲了很多。用药之后效果也不错,他感觉轻松了很多。还特意说了一句,以前他的腿感觉特别沉,特别麻,走路觉得不太方便。因为他身上问题很多呀,其他问题可能更严重些,所以这个腿麻呀,腿不舒服,他就没跟我讲。他觉得这个和其他问题相比,不算个问题,还可以忍受,所以主要讲其他的问题。然后,他跟我说吃了药之后呢,不光其他症状缓解了,腿也很轻松了,也不麻了,走路也有劲儿了。他的意思就是,我没跟你说我的腿不舒服,你连我的腿也给治好了,他觉得比较新奇。

在临床上类似的情况经常碰到。就是有一些症状,患者其实并没有跟我讲,然后用药之后呢,它跟着也就缓解了。随着这个疗效逐渐开始出现,他的很多病症都会随之缓解。有些是他跟我讲过的,有些是他没有跟我讲的。他可能忘了,或者说他觉得不太在乎的。当他觉得轻松之后,他才会猛然发现,原来其他问题也一块儿解决了。

如果只是针对某一个症状,某一个病,我们可以有一个相对固定、相对比较周全的方案。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可能碰到的更多的患者是什么情况呢?这种患者,他觉得自己一身都是病,你说他是什么病呢?他也不知道,他觉得自己哪儿都有病,从头到脚没有一个舒服的地方。这种病,你怎么去治呢?你很难给他一个很好的归类呀,归到哪儿都不合适。也不算疑难杂病,也不是要命的病,他就是觉得全身都有问题,又都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种病人,其实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所以,我想今天再来聊聊这类疾病的治疗。

以前跟大家讲的都是非常典型的某一个问题,非常鲜明,症状有非常典型的特色,有代表性,治疗的方案也比较清晰。而像这种病人往往模棱两可,给人的感觉就是毫无头绪,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其实在临床上碰见的这种病人很多,非常典型的病人还是偏少。

这个需要重新回顾黄元御老先生给我们讲的一气周流这个理论,要从这个源头上找治疗的方案。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有一句话,“凡病则郁”。就是说,只要是疾病,必然是一气周流出现了郁结,周流不畅。郁则为病,也就是“凡病则郁”。一般的气郁,我们通称为肝郁。只要生病,必然有肝郁呀。正常情况下叫一气周流,它包含了好几个含义。首先它是圆融一气,我们知道一气,它在升降出入。它如果升降很和缓通畅,升为阳,降为阴,那么它就会阴阳和合,它就表现不出什么升降,也表现不出阴阳来,它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圆融、非常和谐的一气。所以一气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有了阴阳的时候,有了明显的阴阳症状的时候,一气必然就不和谐了。另一方面呢,是周流。这个气它要动,它不是在那儿不动,它要在那里非常通畅和缓地周流。就是说这个圆融一气是动态的,它在动态周流的过程当中,保持着相对和合圆融的这么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我们治病的时候,就是要恢复一气这种动态的、周流的、相对稳定的、阴阳和合的圆融的状态,就是这个目的。

所以,像这种不很典型,症状又比较多,说不出是什么病的这种病,其实都可以算作肝郁范围,都是肝气郁滞。肝气郁滞,肝主疏泄,主升发,宜疏散,我们应该疏肝行气,这是我们常用的治疗手段。这个疏肝有很多办法呀,张仲景的小柴胡是疏达肝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办法。我想的是我们在这里,从一气周流的层面,把这个疏肝的思路再梳理一下。以前我给大家讲过,讲六经的时候,讲十二经脉循行,讲这个六经六气的时候,讲过一气周流层次的问题。一气周流是中土之气斡旋流通演变为四象。也就是说,一气虽然可以分为中土之气和四象之气,其实它还是本身这个脾胃气血,中土之气的一种变化,一种流通变化而已,本质上都是土气,都是一气。它有变化,就会有一个变化的范围。这个变化的范围呢,就是水火之间的范围,就是土气能够承受的范围,或者说是土气能够主宰的范围。

郁浅不通,流通即愈

我们从脉象上来讲,摸一个病人脉的时候,你看他的脉,它在一来一去之间,这个脉跳动,一下子跳起来了,一下子又回去了。这就是一上一下,一来一去,一出一入,这就是气的一个升降,这就是气的活动范围,这是从脉象上来讲气的活动范围。正常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你是浮取也有,沉取也有,浮取、沉取它都是比较柔和的,比较缓和的。也就是说它比较自由宽泛,流畅无碍,就跟在马路上走一样,没有什么阻碍。可以走到这边,也可以走那边,可以走过来走过去,没有限制。当出现郁结的时候,出现了气郁,或者出现了病理的结滞,阻碍了一气的周流,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呢,可能是这郁滞不是很厉害,只是某一点,只是小范围郁结,分布的范围不广,那么,它导致的气郁对整个气的通行影响相对比较小。咱们打个比喻来讲,好比说,在马路上会有些占道摆摊的,马路就窄了,人就会相对比较拥挤。假设占道不多,问题还不大。如果占道比较多,可能人就没地方走了呀。所以,郁结就和这种情况比较相似。我们需要去化解这个郁结,要把这个郁结去掉。当这个郁结比较轻的时候,我们只要去流通一气,这郁结自己就散开了。好比一个人在这儿占道摆摊,挡着大家都不好走。想让他不要在这里摆了,你采取什么办法呢?请一支部队过来,好几千人不停地在道上走,走的人一多就把他给挤走了,就是这个意思。正气通行力量加强以后,正气本身就会把郁结祛掉,自己就把它冲散了。

比如说感冒时表气郁,脉偏沉,脉沉紧,用上麻黄汤,集中全身的力量,都往外冲,往外散,就把这个郁结散开了。小柴胡汤也是这样,小柴胡汤的郁结偏于体内一些,不是偏表了,是偏里一些。用柴胡去冲散。张仲景柴胡用125克,一付药。像千军万马一样,带领着正气冲过去,把这个郁结冲散了,它就好了。

郁深不出,先破再散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郁结比较重,好比很多摆摊的把道路都占满了,只留下很少一点空,你再派千军万马,它根本进不去。没有那么多地方可以让你进去,这个时候你强行疏散是无效的。那怎么办?只能一个一个地去做工作。“你们不要在这儿卖了,你们走吧。这个地方是走路的,不是卖东西的”,一个一个地做工作,一点一点地劝散,劝着他们走,把这个地方腾出来,然后才可以恢复通行的功能,恢复一气的周流。所以这个时候治病就需要破结、破气的药,不能单纯用疏通的药。

你看治病就跟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很像的。碰见一个具体的病情,你要分析它属于哪种情况,要找到一个最简单又最有效的处理方案。对于肝气的流通,其实不光牵扯到流通升降的问题。肝气主升,宜散,我们往往是升达肝气。不光是升达肝气,其实还有出入的问题。

脉满宜通,脉深须破

从脉象上来讲,有些人肝气郁的时候你摸他的脉,他的脉摸着弦满有力,脉比较紧,气比较足,气郁在那个地方走不动,我们可以用柴胡、薄荷这样的药去升达、去疏散。还有一种情况呢,是气郁于内,不能外出。脉摸着很沉,也很紧。觉得整个脉气郁到里面不能出来,有入无出。讲十二经络循行的时候,我们知道十二经脉是有阴有阳,阴经循行于内,入脏,阳经循行于外,入腑。这个脉很沉,郁到里面不出来,好比这个脉气主要循行于五脏了,六腑阳气这块就好像出不来的感觉。这个时候呢,就要引导一气,要引导它由阴出阳,加强它这个气的外出。

出入也是升降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也归于升降之内。如果这个气五脏六腑都能周流,只是某一块儿郁结了,走得不太通畅,我们可以直接用升达流通的办法去解决。而这种脉气很沉出不来,它的这个郁结偏深了。这个时候往往需要用什么呢?一个就是我刚才讲的要用破结、破气的方法。他肯定是郁结得比较深,比较重,把气挡在里面了,单纯的去升达,很难奏效,要用破结的办法。另外还要加强引导这一气外出啊,要用引气外出的药。其实引气外出的药还是升达的药,只不过引气外出的药呢,它不是单纯用升达的药,不是我们用点麻黄、用点麦芽、薄荷就可以了,它还要用一点养阴的药。你想它这个气呢,生病的时候只在里面转悠,它不出来。所以时间长了呢,如果比喻成人的话,就跟人巡逻一样,只有一百个人在里面巡逻,全身可能需要二百个人,它这个病的时间长了,外面它不出来了,光在里面巡逻了,气光在里面转悠,那里面只需要一百个就够了,它可能气就相对比较少,你现在一下让它出来,那就需要增加人手啊。所以不能说光把它拉出来,还要增加人手。要加养阴,加润养,要增加粮草,给一气增加力量,所以要加滋养的药。像肉苁蓉、黄精,有时候甚至会用点人参、黄芪等。然后呢,再加上升达疏散的药,就是麻黄、柴胡、薄荷、香附这种升达的药。就好比有带队的,有干活的,有后勤保障的,大家一块儿就出来了。脉气就可以由内出外,一身表里脏腑内外它就都转过来了,都周流开了。

郁深外达,症增为散

刚才讲的肝郁,它大概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刚才讲的一气周流的范围,这个范围从肌表到内脏,肌表再往里可以理解成经络,经络再往里可以理解成六腑,再往里可以理解成五脏。它分成几个层面,其实《内经》里分得更细一些。正常情况下一气应该是由内到外,由里及表,整个范围它都是很通畅地在周流,无所不至,每个地方都很通透。一旦它出现郁结,如果你摸脉,浮取、沉取都有,都比较有劲,至少说明他表里内外气都能到达,只是气比较

郁。郁在哪一步,或者郁在哪一个体系了。这个时候呢,算是比较轻的,一般通过疏通就可以解决。

反过来如果这个气郁得比较紧,比较深,郁到里面出不来了,这就不是郁到哪一个体系了,这是五脏六腑全都郁上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解决出入的问题,要让这个气能够从里面出来。从里面出来需要破结,需要破气。把障碍去掉,然后加上润养和疏通的药,再领着这个气出来。大概就是这两种办法来解决肝郁的问题。

肝气郁一解决,整个一气的通路通畅,大部分问题就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如果他伴有中焦不运,那你就运中焦;如果他伴有痰浊,你就化痰浊;伴有瘀血,你就化瘀血;伴有肾虚,你就补肾,这都好办。关键的问题就是“凡病则郁”,郁的问题其实很重要。如何去妥善地处理肝气的郁结,需要我们分得细一些。我基本上是从这两个层面解决肝的郁结问题,一种是比较轻的直接流通,一种是比较重的就要破结,去掉障碍后再加上润养流通,引导这个气由内出外。这两个办法呢,其实也不是完全分开的,你可以灵活变通运用,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我天天给大家讲一气周流,实际上一气周流从临床上来讲呢,它和很多疾病的症状息息相关。有时候你单听患者讲症状,你就能判断大概。往往是讲的症状越多,全身没有一个地方不生病的,其实他的病比较轻,他可能只是一气的郁滞而已,气郁了。反之,有些人觉得没啥大问题,没啥感觉,没准病还挺重了。他可能气郁得很深,很重,整个气都流通不了了,他反而没感觉,没有气郁外出的地方就没感觉。

有些病人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尤其是肝气郁得比较重的,越给他治疗,越给他疏通,他觉得症状越重,症状越多,好像是越治越厉害了。我就会给他解释,我说你这就是郁结之气外散啊,病气外出,这是好事啊。这个过程一般不会太长的。所以我们治病是去化解问题,是去化解郁结。我们的目标是流通,是通畅,是无障碍,始终要把“周流”这两个字放在心里。任何时候我们的目的都是要周流,所以一定要化解障碍,要扶持一气,让它能够正常地流通。但是这种治疗办法很容易暴露问题,就是他身上有问题的地方,很容易暴露出症状来,甚至以前没感觉的地方,用了药马上觉得不舒服了,也容易引起患者的一些误解,这个要跟患者讲清楚。问题暴露出来是好事,暴露出来是由阴证转成阳证了。阳证好治,阴证不好治。你都不知道身上哪不舒服,还治什么病。血气并用,流通郁结

下面讲一下这两种情况的用药。如果郁结比较轻,从脉象上来讲,这种人的脉一般比较有劲,脉也比较饱满,可能有点弦紧,有点急促,有痰的可能带着一点滑象,有瘀血的带着一点涩象,寒气重的带着点微微发硬,脉气发凉,这些都无关紧要,配些相应的药就可以了。主要是流通肝气。那么流通肝气呢,像这种情况,我一般从气分和血分两个层次一块儿来流通。血分的药我喜欢用牡丹皮和丹参,气分的药我喜欢用薄荷和香附。就是牡丹皮、丹参、薄荷、香附,这是我疏达肝气经常用的效果比较好的两对药,常用量一般都是12克左右。牡丹皮、丹参活血,久病必郁,就是病久了就有瘀血,所以首先从瘀血的角度,从有形的角度去化解郁结。然后呢,薄荷、香附就是流通气分的,再从气分的角度去流通。因为久病也容易虚,耗伤正气,所以用药比较柔和,牡丹皮、丹参是比较柔和的,薄荷、香附也是比较柔和的,这些药不是很峻烈,缓缓疏通,王道之法。一般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如果这个郁的气比较饱满,正气比较足,郁结稍微偏重一些,气摸着很饱满、很有劲的时候,我就会用柴胡和枳壳这两味药,柴胡疏通,枳壳破气,相对就比较刚烈一些,来的猛烈些。

破养兼备,郁深可散

如果郁结得比较深、比较重,时间很长了,摸着脉很沉或者摸脉都没什么劲儿了,隐隐约约感觉郁到里面很急的那种感觉,这个时候就要用破结的药,先要通破在内的郁结,这种郁结一般都是伴有有形的结滞了。我也是从气分、血分两个层面用药。血分我喜欢用延胡索和桃仁,延胡索和桃仁是破血分郁结的,然后用三棱、莪术破气分郁结。延胡索是入血分的,桃仁比较润一些,延胡索比较燥,一燥一润,一块儿来破结。三棱、莪术,质地比较刚硬,气来的也是刚烈一些,从气分去破结。莪术也有偏于入血分的意思,没有延胡索入得深。这两对药是从气分、血分两个层次用力,一般的内部郁结都能破开,也都是常用的量,15克左右就够了,一般情况下不用太大的量。

那么润养的药呢,因为凡是需要破结的时候,都需要润养的药。你还需要气流通出来,要增加气的来源,需要润养。润养我一般在运中焦的前提下,单纯左路这块,我喜欢用当归、黄精这两味药。当归是润养疏通偏升的一个药,黄精是润养偏敛藏的一个药,也是一散一收。因为当归升的力量大,黄精藏的力量小,所以它这个药在养的过程中有一个升达的作用。一般当归用的少一些,黄精用的多一些。当归一般用12克左右,黄精20克左右,它就能很好地起到润养疏通、缓缓升达的作用。如果患者的郁结在四肢上,尤其是下肢腰部以下,还有明显不通的症状,比如说像腿麻、静脉曲张,有时候还可以用上威灵仙这味药。威灵仙这个药疏达的效果非常好,入的也比较深。

所以重度郁结,疏达肝气,就是先破结,再疏达。破结润养的同时,加以疏达肝气。

流通气活,通畅自在

你看咱们用这几个药来治疗这几个常见肝气郁结,用这些药来解决肝郁的问题就足够了。当然,大部分患者中土都不太理想,你还要用上运中的药,有痰的用上化痰的药,肾虚的可能在破结之后能够流通的时候还要加上补肾的药,这个都可以灵活处理。相比而言,这个化解郁结、疏达肝气的药是最关键的,这部分药用好了,整个一盘棋就活了,整个气就动起来了。没有这部分药的话,你再怎么去运中,再怎么去补肾,再怎么去化痰,气动不起来,转动不起来,气不流通,病就没有好转的可能。所以“凡病则郁”,要想治好病,那就要化郁,去除郁结。去除郁结,那就要疏肝。我们今天晚上主要讲疏肝用药的思路。

往往用上药之后,患者的脉象很快就起来了。脉沉的慢慢就不沉了,脉急的慢慢就不急了,就柔和起来了。脉弦急而紧变得柔和,脉沉变得慢慢浮起来,都是脉气周流通畅的一种表现,就是它不受约束,不着急了,可以正常地升降出入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自由了。所以疏肝实际上就是让一气恢复到一个非常自由的、缓和通畅的状态。对于这种症状不是很典型的患者,能把疏肝这部分问题解决好了,他的问题你就解决一半了,其他的问题你就灵活地辨

证治疗,配合就可以了。

今天晚上主要讲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部分患者,说不上什么病,没有什么典型的特征,这部分患者往往就是一个典型的,比较宽泛的肝郁患者,你就给他化解肝郁就可以了。不管他是什么症状,不管他是什么感觉,都可以治疗。往往一个症状好了,其他症状跟着也好了,患者往往也会比较惊喜。这种病呢,只要不伴有严重的痰浊和顽固的肾虚,都算好治。肝郁是比较好治的,见得最多,面最广,相对来讲也最好治。不好治的是痰浊和肾虚。

讲课的内容就这么多,大家有问题的话,我们再交流一下。课后交流

问:肝郁在舌象上有什么表现?

一般的肝郁,在舌象上还是有一些典型的表现的,刚才我忘了讲了。从舌苔上来讲,一般比较典型的肝郁,不是很重的话,往往会在舌体的两侧有两条白白的液线,就像白白的黏液一样,有的比较干净,有的比较浑浊,就像用白色的液体在舌的两边画了两条线一样。这两条线正好属于肝胆,两侧属肝胆,属肝气的范围。所以你看舌苔,一伸舌头舌体两侧两条液线,有的不太明显,有的很明显,这肯定就是肝郁了。你直接疏达肝气就可以了。郁结较重的时候,两条液线就慢慢消失了,就会出现舌头的开裂。郁结重的时候,它就会出现郁而生风,风盛往往就燥裂。舌头开裂也是肝气郁重的一个表现。裂得越厉害,肝气郁结得越厉害。这个时候,凡是舌头开裂的一般都要用上破结、破气的药,它都属于较深的郁结。还有一些剥苔也属于肝气郁结比较重的一个表现。

问:老师,慢性乙肝一般用什么疏肝药?平时用益智仁要打碎吗?

慢性乙肝用什么疏肝药呢?其实这个问题刚才已经讲过了,不用区分什么病,只要是肝郁,你就按这个思路用药就可以了,跟它什么病是没有关系的。

益智仁打碎的话味更冲一些,力量更强一些。我用的都是已经打成一粒粒的,不是整个的果实了。如果是整个的果实,一定要打碎的。如果已经是一粒一粒的不打碎也行,打碎更好一些。

问:中医如何解释女性生理周期变化,如体温情绪变化、排卵期出血、经前乳房胀痛等?

这是一个完全西医化的问题。中医只看气的阴阳升降,气的阴阳升降在有形的层面,可能表现为很多激素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中医讲的气的升降出入的表现。

问:老师,肾水寒你喜欢用什么药啊?

肾水寒也要分情况。如果真的是阳虚而寒,阴精不是很亏,那还是用温散的药,像附子、干姜、肉桂都可以。如果是肾精亏,导致阳气不能通达引起的寒,那就要用润养的药,稍加温通。

问:老师,舌苔黄厚燥的话,疏肝选什么药合适?

舌苔厚燥偏黄,估计是中焦积滞比较重。你首先要运中焦化积滞,这种肝气郁结往往是中土壅滞引起的。化滞运中,就是疏肝。

问:请问疏肝解郁有哪些中成药可以选用?

像小柴胡颗粒、逍遥丸、丹栀逍遥丸,都算是吧。

问:肝气郁结会成病,肝风上亢会不会也形成病呢?如何平抑肝风呢?

肝风上亢就是咱们通常讲的肝阳上亢。什么叫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就是肝气郁结有点化火了,化火生风了,就是肝气郁结比较重的情况。你可以适当用上一点疏散、清热的药。可以适当用一点栀子、黄芩这样的药。我是不太赞同用镇肝息风的办法,这种压制的办法不太好,我觉得肝郁宜散、宜疏达。

问:老人恶寒身痛发热,先后用了麻黄汤、大青龙汤还是没有汗出热解,请老师指点一下治疗思路。

不见人,我也说不好是什么原因。一般老人可能偏阴虚,是不是阴精不够,你光往外发散,里面没有东西,它可能出不来。是不是要考虑加一点益气养阴的药,加一点人参、麦冬、山药,甚至地黄补肾的都可以用。增加一些粮草和后备力量,它有劲才出得来呀,光调动气,它没有气出来也不行。

问:肝郁舌象开裂与阴虚舌象开裂有何区别?

凡是舌象开裂,必然肝郁,单纯阴虚开裂的很少。肝郁重的,有瘀血的,可能裂开的时候颜色偏深一些。如果是阴虚比较重的,可能裂开的时候舌体偏瘦一些,舌面偏燥一些。

问:郁而生风的风和我们的风胜湿有什么关系啊?

郁而生风,它是病气,郁结的一股病气在里面乱动,引起的这个风。我们讲的这个风胜湿,是我们用流通的药引导这个气在里面周流,就像刮风一样,可以加快湿气的流通、疏散。这针对的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情况。风胜湿一般用于湿气偏重、郁结不重的情况,用的是风药,其实就是流通性的药。郁而生风一般是郁结很重的情况,这时候要用破结的药。郁结不重也不会生风。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问:老师,如何区分是痰浊还是肝郁引起的疾病呢?还有肝郁时化痰和补中及疏肝解郁的药物比重问题。

从临床角度来看,这两方面的情况都比较多见,痰浊可能比肝郁更常见一些。在临床往往是中土不运引起痰浊,痰浊郁滞导致肝郁,这种比较多见。治疗我都是运中土,化痰浊,然后疏达肝气。当然有一部分人是以肝郁为主的,痰浊不明显的这种人也有。所以你用药的时候,看哪个偏重,肝郁偏重还是痰浊偏重,这个用药就根据具体情况去选。凡是有痰浊的,一般来讲他的脉象偏黏滞黏结,舌苔一般不干净。如果是偏肝郁,痰浊不重的呢,一般他舌苔比较干净,脉气比较清透一些,只是脉比较紧大有力一些。

问:请问老师,刚才讲的女病人乳腺增生用疏肝郁化解肿块,就有很好的效果。请问用的哪些药呢?

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些疏肝流通的药。乳腺增生有一个特点,乳腺是分泌乳汁的,有很多管道通达于外,也就是说乳腺内部其实是有很多空隙的。所以乳腺增生并不都是实质性的增生,有些其实是气郁,只是表现为乳腺增生。我治的那个患者,之所以效果很好,估计就是气郁引起的增生,本质上还是气郁,所以疏肝就见效。

问:老师,平时我们用的药,打成粉冲水喝,行不行啊?

这实际是散剂和汤剂的区别。打成粉做成散剂,适合缓缓破散,汤剂适合流通推荡。一缓一急,适应证是不一样的。有一些药是不适合打成粉吃的,比如有些树枝类的药,口感不好,像细辛这些毒性大的药物,也不适合打成粉冲着喝。平时用煎剂,药物禁忌就少一些。如果要打成粉的话,一定要选择那些相对比较安全,容易打成粉,杂质少的。不是所有的药都可以打成粉吃的。

问:阳明以燥金主令,胃土从令而化燥,通降阳明用药如何区别运用?降手阳明燥金大肠比足阳明胃更重要吧?

这个问题以前讲六经、十二经脉循行的时候讲过。从人体自身阳明之气的功用来讲,大肠经的作用占主导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也不叫阳明燥金。但是我们用药的时候通降阳明,实际上就是降胃气。降胃气的药一般都会有很好的通便作用,实际上就是降大肠。我们习惯上讲是降胃气,实际上已经包含了降大肠的作用。这个阳明燥金之气往下通畅,实际上是大肠得到了一个通降的治疗,恢复了它敛降的功能。所以六腑以通降为和,降胃气实际上包含了通降大肠的效果。

第十六讲治病调心

临床的疾病有很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都给大家讲一遍。但是凡病则郁,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去分析判断,做出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应该不是难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主要讲原则性的问题,尽量不去针对某一个疾病给大家一个固定的方案,这样会束缚了大家的思路。

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治病,主要还是在气的层面。还有很多问题,其实牵扯到一个人心态的问题。今天,我是想结合伤精这个疾病,讲一下治病心态的问题。

治病一时,养心一生

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一些患者,性子比较急,总想着几天就把疾病快快地治好,耐心比较差。伤精患者这个表现就更突出一些。当然,其他患者也有。《内经》里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你生病的话,必然是正气差,必然是正气出了问题,否则不会生病。所以,反过来,从治病的角度来讲,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扶持正气,一个是驱除邪气。正邪两方面互相交争,表现为疾病。我们对病人进行扶正驱邪的治疗,这就是一个治病的过程。驱邪就是我们讲的去病气。病气在身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我们以前讲的有气郁,有湿停,有痰浊,有瘀血,有结滞等,都有相应的药物可以治疗,都可以把病气祛掉。人这一身的气血,用黄元御的讲法来说,是一气周流。这一气是人身的正气,正气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个基础。所以我们扶持正气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一个最终的目的。所以我治病,一般刚开始是先祛邪,祛病气,流通气血,最后会养脾胃呀,补肾呀,扶助正气,帮助正气恢复正常的周流,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这是一般疾病治疗的思路。

但是,有一点,扶持正气这一块,它不仅仅是单纯靠药物去扶持。我们从效果来讲,治病你要见到一个很快的效果,可能祛除病气是最快的。一祛除病气,症状减轻了,马上见效。病人都很喜欢,我马上就舒服了,好了,实际上离真正的痊愈还远得很。其实,扶持正气,恢复正气,要比祛邪气、祛病气更重要。这是治本呀,治本之策,但是那个也更慢、更长。而且呢,最重要的是,扶持正气,不是单纯靠药物就能做到的,一定要靠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良好的心态,慢慢地去自我调整。也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人,他不会靠吃药活着。一个健康的人,他一定是靠饮食,靠良好的生活习惯活着。你看乡下一些长寿的老人,他们都有很好的心态,与世无争,与人为善。然后,吃的也很清淡,生活很有规律,生活习惯非常好。这才是养正气、扶助正气的最好的办法。所以,我们不要想到扶持正气,就是补肾呀,补气呀,用上这个补肾的药,补气的药,补养五脏的药,再来点营养品,再来点各种补益的膏呀,丸呀,那都是次要的。真正的扶持正气,最根本的是人的日常生活和人平常的心态。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扶持正气的办法,或者说是方药。

这方面的患者见的多了。有时候我就对当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他认为给人治病没有多大的意义,深有同感。鲁迅先生当年去日本学医,他也想治病救人,后来发现治了也白搭,治了他也不明白。就是说人的心态还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心胸很窄,就是那种钻牛角尖的人,有点事就想不开,而且很纠结,一会儿失眠了,一会儿手指头跳了一下,一会儿肚子咕噜响了一下,他都心惊胆战,以为又要怎么着了。这种人呢,很难彻底治好。你用上药物即便有效,他也感觉很痛苦。因为药物起效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反应,都把他吓得寝食难安呀,觉得又发生了许多事情。这种心态,就是一种很不好的心态。古人讲这病,既来之,则安之。要知道自己得这个病,必然有自己内部的原因,必然是自己的心态或心性不够安和,出偏了呀,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所以,病人在治病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要坦然面对,又要积极治疗。医生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也要对病人多引导,帮着他调整心态。心态的好坏,对疾病的疗效,对疾病治疗过程的影响,还是非常重要、非常明显的。有些人心态调整不过来,心态非常偏,你甚至没有办法对他治疗!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过动耗精,久治不愈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个小伙子,他是肾病,西医的肾病。中医来讲,他是肾精亏,就是以前给大家讲过的伤精。肾精亏得比较厉害,体质比较差。所以,我就一直给他用补肾的药。用了好几个月,有所好转,但好转得不是很快。一般来讲,用上几个月补肾的药,至少应该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呀。结果,他这个好比在原地打转一样,很难看到一个明显的改善。我就去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他说,他因为身体不太好,也没上班,在家闲着没事呀,就出去转,出去玩。他说,白天出去玩不过瘾,晚上接着玩,半夜才回来。饿了,就在外面随便吃点。回家之后呢,玩玩电脑,睡得很晚,然后,起得也很晚,甚至睡到快中午才起来。吃饭、喝药其实也很不规律。每天是自己折腾自己,所以,治疗效果很差。他自己倒不是很担心,心态其实还算好的。

他就没意识到正气要恢复还需要一个安稳的心态。你每天在外面疯玩,这就是一种消耗,身体没有一个恢复的机会。所以,效果就不好呀。这种消耗是一种外在的消耗,你跟他一讲,他就意识到了。他就不再天天出去玩,晚上早睡,吃饭也稍微规律一些,这脉象就好转得快一些。他这种行为的调整,是因为他心里认可你说的这个道理,他心态调整过来了,就不再出去到处跑了。思虑多疑,内耗难补

还有一种呢,他的消耗不在外面,在里面。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些人,他的心里总是很担心。人的气血如果是一直在比较快地周流,那就是一种消耗。《内经》讲,劳则气张。劳作或操劳的话,气血就象张开在消耗一样,气一直绷着一股劲。从外来讲,一直工作,一直在活动,就是一种消耗。从内来讲,一直在不停地思索,不停地在琢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想不明白这个,搞不清楚那个,相当于一直在钻牛角尖,这种消耗也是非常大的。这种钻牛角尖的消耗,甚至比你在外面工作、劳动这个消耗还要大。

你看咱们白天干一天活,觉得很累的话,我休息一下。如果让你晚上不用干活,坐着听音乐,看电视,让你一晚上不睡觉。甚至说,你可以闭着眼,光想事,想一晚上,这种消耗你可能好几天都缓不过来。也就是说,这种内在的消耗比外在的消耗更大,更不容易弥补,更不容易恢复。

而我们很多患者,尤其是久病不愈的,肾精亏的比较厉害,肝气郁结也比较重,爱钻牛角尖,想不开。这种患者好起来更慢,更不容易。原因就在于此,内在的消耗太大,正气没有一个恢复的机会。正气不恢复,病气也祛不了,这病怎么能好呢?所以,佛家讲病由心生,这句话与中医是不矛盾的。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一个意思。你把内在的正气都用在琢磨这个病了,都用在钻牛角尖了,它怎么可能好呢?所以,正气要恢复,心态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给正气一个休息、恢复的机会。这样才可能病愈。

有些人做不到这一点呀。他老觉得,我吃这个药,到底什么时候能见效呀?给我开的方子,有没有考虑周全?吃了这药,有点儿反应,和我想像的不一样。这样的患者往往久病成医,他有很多自己的见解,或对或错,但他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往往是一个大夫,吃几付药,好像不行,就换一个大夫。换个大夫,再吃几付药,好像还不行。换来换去,所有的大夫都看完了,这病是越治越差。这样的患者,我也见了不少。其实,也不是这病不好治,而是说你这心态,谁也治不了。但是这种人往往又很可怜,身体很差,经济这方面也不是很宽裕,挣钱也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所以,日常生活他也算计着过。治病也是每天、每付药都斤斤计较。这付药有什么效果?下一付药应该有什么效果?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很难把心态平和下来。

心开性平,正气自复

在临床碰到这种病人,我就跟他们讲,你一定要想开啊,谁都有生病的时候。想得开,心就会比较平静,心静下来了气血就不会那么着急了,就不会老琢磨这个事了,慢慢地就能休息好了,气血慢慢地就去补正气了。正气得补,正气恢复,这个病慢慢地也就好了。

所以,伤精的患者我临床上碰到不少,但是我治好的不多。原因就是,我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能让他们的心很快地平静下来,能让他们的心态很快地恢复到一个很平稳、很安和的状态。所以我治的效果也很不好。其实我很想帮他们,但是有时候真的是你想帮都帮不上。治了一段时间,他觉得不好,他就很失望地离去了。我也很失望,没法给他治了,大家都很失望。

从这方面来讲,你要想身体好,首先别太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不要太执着,钻牛角尖。脸上起了一个小痘痘,就紧张得一晚上睡不着觉。这样的人,身体就很难好。放得下身体,才能够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当你心态平和的时候,非常安然,顺其自然,这个时候,可能是身体最好的一个状态。外其身而身存,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主要是给大家讲这个治病心态的问题。讲的内容就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咱们再交流一下。

课后交流

问:老师,你以前说的常见内科疾病治疗的四个过程:化痰,调气,运中,补肾。在用药的时候可以不分开,四个问题一起来用药吗?

这是可以的。一般来讲,前期可能偏于补肾少一些,后期可能偏于补肾多一些,一般是这样。其他的,都可以贯穿同时进行。

问:一般情况下,女性月经期间可以用汤药吗?

这个汤药,如果你是按黄元御的理论来用药,他的药,一般是比较圆融,温和,不凉,那么,月经期是可以用的。经期就是不适合用太凉的药,不适合用开破性太强的药,怕伤了正气。

问:老师,伤精补肾用什么药?

伤精补肾用普通补肾的药就可以,收藏肾气的药就可以。问:老师,能不能讲讲青春痘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讲比较严重的青春痘都有明显肾虚的因素。青春痘是一种肝气郁而外发的表现。春为木气,肝气郁而外发,肝郁不能自己好,是因为肾气弱,不能够正常地流通。所以,补肾、疏肝是治疗青春痘的一个主要的思路。

问:老师,冬瓜子需要打碎用吗?黑丑打成粉可以吗?若打成粉煲药时会糊掉吗?

冬瓜子需要打碎的,要炒一炒再打碎。黑丑打成粉可以的。打成粉煎药时搅一搅,就不会糊了。若不搅的话,就容易糊。

问:老师能否讲讲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从中医来讲,是脾胃和肾气两方面的问题居多。一般是脾胃弱,肾气虚,时间久了,产生郁结,就会造成腰椎间盘的突出。中药治疗要运转中土,疏通气血,加上补肾,从这几方面着手来治疗,效果还可以。

问:糖尿病能否完全治愈,可以吃糖吗?

糖尿病早期,如果能好好治疗的话,还是可以治愈的。要是晚期了,并发症很厉害了,完全治愈就比较困难。配合治疗,吃点糖一般也没问题。

问:长很多雀斑,治疗从何入手?

雀斑从颜色上来看,分水气斑或是郁结斑,还是从补肾、疏肝的角度入手比较好。

问:火生土和土生四子怎么联系呢?

土生四子,就是中土斡旋,流通周身,化生四象。这个我们已经很熟悉。

火生土,一是从五行相生的角度讲,一气升达流散为外周火气,是中土生四象的过程,外在火气敛降收藏,重新归于一气,就是中气得补、土气得助的过程,所以说火生土。另一个就是先后天的关系,火指先天元阳,土指后天脾胃,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所以火生土,土藏火。

问:经常思考问题也是在伤肾精吗?

这是肯定的呀。你看这脑力劳动者,一般肾气都比较差呀。

问:请老师用一气周流的原理讲一下脉是如何从阴出阳、从阳入阴的?

这脉气从五脏外出肌表,就是从阴出阳呀;从肌表回归五脏,就是从阳入阴呀。它的脉搏,寸口脉上的表现,就是那种搏动,来的时候就是出来了,下去的瞬间就是回去了。

问:老师,我治一类风湿患者用补中益气汤和二妙丸取效,后期是不是可以加用健步虎潜丸补肾呢?

类风湿的患者,肾气虚也是个病根,也是个肾虚的底子。健步虎潜丸我没有用过,后期补肾都是可以的。

问:老师,我是学针灸的,调理主要是用针。脏腑疾病如果出现郁滞,无论是痰郁还是气郁、血郁,不用药,是不是用针的效果就差?

用针调气更快、更便捷。但是用针呢,有时候有形的、黏滞的郁结,确实不容易祛掉,这是它的短处,效果就差一点。

问:老师,牛皮癣的治疗思路是什么?

牛皮癣是一个顽固的郁结,浊气也很重。这个病单纯用药也比较难治。改善一下心态可能比较好治些。

问:肝主生发,主一身的生发,那脾的生发也是肝所主的吗?

是的。一身之气,五脏六腑都是一气在周流。流通本身相当于是一股升发之气,都是肝所主的。

问:如何理解君火,心包络、三焦、命门之相火,和脾胃的关系?

这些都是名相上的问题。火呀,实际上就是两个,一个是水中之火,就是肾中之火。一个就是显露于外的,可见的,我们称之为相火。君火是藏而不见的,是肾中真阳,水中之火的另一名称,另一个表现。君火相当于是水中之火,相当于是真阳之火。相火相当于是显露于外的,温煦的火气。它们其实是一回事。显露出来是相火,藏起来就是君火。和脾胃的关系就是火生土的关系。

问:老师,我肚子里觉得凉,喜欢吃热的,可是吃完热的,又立刻特别想吃凉的,吃了凉的又不舒服,怎么办?

估计你是脾胃比较弱,土气薄,中土虚,不耐寒热。慢慢吃点养脾胃的,固一下土气,比如党参、白术。

问:针灸用一气周流的指导用书有哪些?

针灸这方面,我研究得不多,我也不知道有什么书。推拿按摩方面,王雅儒老先生的《脏腑图点穴法》是一本很好的书,基本上也是按一气周流的理论体系用手法治病,很容易学,效果也很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