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德馨论衡法

颜德馨论衡法

第一章 气血平衡是人体生理的基本条件

 

一、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它肇始于道家,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气有着极其复杂的含义,大体上有三个方面:一是指普遍实物的气体状态,如空气、蒸气、云烟等;二则泛指一切状态,如物质状态是气,精神状态也称为气,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以及现代汉语中所谓的“正气”、“邪气”、“风气”等,都是指的精神状态的气;三是作为我国古代哲学范畴,气为构成万物的原始材料。

 

“气”在中医学里源于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将气引用到医学领域中来,形成了中医学中气的基本概念,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元素,是一种运动着的精细的物质实体,从精神现象到物质现象,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之气合,六节分而万物生化矣。”《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世界是物质的,人也是物质的,世界是由气构成的,人也是由气构成的。中医学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影响下,用当时可能达到的科学理论,对生命的起源给予唯物主义说明,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难经》曰:“气者,人之根本也。”气在人体中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气化为形、形化为气的气化过程,包括了人体气、血、精、津、液等物质的生成、转化、利用和排泄的过程。因此,张景岳明确指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1.气是人体内流动着的细微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所以《庄子·知北游》谓:“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是流动着的细微物质,具有不断运动的特性。《灵枢·决气》谓:“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气对人体生命活动有推动和温煦等作用,是通过脏腑功能活动而表现出来,人们对气的认识是“不见其事而见其功”(《荀子·天论》)。

在人体中,有着各种不同的气,其来源和生成虽略有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乎肾中的精气、水谷精气和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三个方面。

肾中精气:肾中之精气禀受于父母,秘藏于肾,是形成人体的原始物质,称为“先天之气”。

水谷精气:水谷之气是饮食经脾胃的消化、吸收而来,是后天的精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谷气通于脾。”《灵枢·玉版》谓:“人之所受气者,谷也。”水谷之气不仅是人出生之后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其他各种气的物质基础,故《灵枢·五味》谓“谷不人,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吸入清气:又称天气,是人体本能的呼吸运动所吸入的自然界新鲜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天气通于肺。”肺呼出的是体内的浊气,吸入的是自然界的清气。经肺吸入的清气和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统称“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相互化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后天之气的充养,先天之气就要耗竭而消亡;没有先天之气,后天之气也不能化生而存在。

由此可见,气的生成,一靠肾中精气、水谷精气和吸入清气的供应充足;二靠肺、脾、肾等脏腑功能的正常,其中尤以脾胃更为重要,故《张氏医通》谓“气之源头在乎脾”。

2.气以脏腑为其运动的场所

(1)宗气居上焦膻中,其敷布在心肺: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聚集于上焦膻中。《灵枢·邪客》谓:“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指出宗气的主要功能,一是推动肺的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心脏的搏动,血液的运行均与宗气盛衰有关。此外,宗气的功能与整个机体功能活动也有关。故《读医随笔》谓:“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活动、筋骨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虚则短促少气,实则喘喝胀满。”

(2)中气居中焦水谷之海,其转输在脾胃:中气又名胃气,它的来源主要是饮食物,经胃的腐熟、脾的运化而产生。人体各脏腑组织都得到中气的供给,以维持其不同的生理功能。所以, 《素问·太阴阳明论》谓: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李东垣《脾胃论》也谓: “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荣养气血者也…………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故以胃气为本。”由于中气具有腐熟饮食、滋营荣卫、升清降浊、运化等四方面的作用,故历代把胃气称为后天之本。

(3)元气居下焦命门,其藏纳在肾: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禀受于先天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经后天之精的充养,秘藏于肾宅之中。元气具有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原动力。元气作用于机体的各个部分,是通过三焦系统来完成的。所以《难经·三十八难》谓:“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难经·六十六难》谓: “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元气愈充沛,脏腑组织功能愈健旺,身体便健康而少患病;反之,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久病损伤元气,则会出现元气衰惫,脏腑虚衰,抗邪无力,机体衰老。

此外,脏腑组织也具有不同功能的气。如肝具生发之气,主疏泄;心具火热之气,主长养;脾具水谷之气,主运化;肺具清肃之气,主治节;肾具至阴之气,主收藏。行于脉管之中,具有化生血液功能的谓营气;行于脉管之外,具有护卫肌表的谓卫气等。在生理上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特点,当它们发生病变时,则会出现不同的证候。

  1. 气的生理功能

(1)气化作用:气化是指气、血、精、津液相互转化和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生成,需要将饮食物转化成为水谷精气,然后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这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化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其活动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为辅助,靠真气的激发,赖元阴为基础。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机能活动,内而循环、消化、吸收、分泌,外而视、听、言、动等,都是气化的作用。

(2)推动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均靠气的激发和推动。气的这种推动作用,使一切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气的推动作用减弱,生长发育就会迟缓,脏腑组织的功能亦随之减退。

(3)温煦作用: 《难经·二十二难》谓: “气主煦之。”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的液态物质,也靠温煦作用进行正常的循环运行。故《灵枢·本藏》谓: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肌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如其温煦作用不足,则可导致人体各脏腑功能衰退。

(4)防御作用:气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作用。人体腠理致密,外邪不易入侵,如果外邪侵入人体,气又能与疾病作斗争,驱邪外出,使人体恢复健康。

(5)固摄作用:气能控制血液,使其不溢于脉外。气犹堤,血犹水也,堤坚则水不横漏,气固则血不妄行。此外,气还能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防止其无故流失。气的固摄作用与推动作用相反相成,相互协调,构成了气对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泌、排泄的调节和控制。如气虚既可导致推动作用减退,使血行不畅而产生瘀血;又可导致固摄作用减退,使血溢脉外,发生出血。

(6)生殖与发育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及生殖能力,主要靠肾气的作用。肾气为人体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的发源地,只有肾气充盈,人体生机才能蓬勃发展,才能有生殖繁衍后代的能力。

(7)平衡作用:平衡是指气能主持人体动态平衡,构成统一整体。人体由复杂的器官所组成,各个内脏器官均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气在全身流动,上下升降,无处不到,使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完成人体一整套生理功能,从而维持人体协调统一的动态平衡。

二、人有此形,惟赖此血

血液也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而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灵枢·决气》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素问·痹论》谓:“荣者,水谷之精气也。”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经脾胃消化、吸收,再上输肺,与吸入之气相合,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而为血。此外,肝肾也具有造血功能,肾藏精生髓,骨髓可以生血。如《病机沙篆》谓:“血液之源在于肾。”《景岳全书》谓:“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肝既为贮血器官,又为一个造血器官,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谓“肝者······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又由于血液的循环由心所主,血的生成来源和统摄有赖于脾,血的贮藏和调节与肝有关,所以有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之说。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机体的作用。《景岳全书》谓:“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而百骸表里之属,凡血亏之处,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

血液循行于血脉之中,由气推动,周流全身。血脉为血液循行的管道,故称为“血府”。血液的循环作用永不停留,《三国志》引华佗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当时已认识到血液循环正常流通的重要性。《灵枢·本藏》谓“血和则经脉流行”,和即正常。如血液不和,则可影响脉中血液的流行,血脉不流通,人体就要生病。如《医学人门》所谓:“人皆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凡寒热、蜷挛、痹病、瘾疹、瘙痒、好忘、如狂、惊惕、迷闷、痞块、疼痛、遗溺等症,及妇女经闭、崩中漏下,皆血病也。”血液的正常流行,一则需要有健全周密的脉管,二则需要气的推动,在某些因素作用下,脉道失于固密,气机出现异常,血液就不能正常循行。如果血液运行不畅,受到阻滞,或溢出脉外,郁于体内,称之为瘀血。如果血液流出脉管,排出体外,则称之为出血,不管是瘀血还是出血,都是“离经之血”。由于离经之血已离开了脉管,失去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它也丧失了血液的生理功能,而成为病理产物。

1.血液循行与五脏的关系

(1)血总统于心,行于脉中:心与脉相连,血液能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周身,全赖心的功能,故谓“心主血”。同时心还参与生化血液的过程,如唐容川谓“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2)血归藏于肝,受其调布:王冰注《素问》谓:“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说明肝有调节血液运行的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血液流通无阻。故《血证论》谓:“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如肝疏泄失常,则可引起藏血功能失常,出现各种血液病变。(3)血化生于脾,受其统摄:血液化生于脾,又统摄于脾。一是脾胃摄取水谷之精微为血的源泉,二是统摄血液运行脉中防止妄行。若脾气不足,则生血无权,统血无力而妄行于外。故《金匮翼》谓:“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

(4)血注布于肺,受其推动:肺朝百脉,施气布津于脉,这样,中焦取汁方能化赤为血。《灵枢·营卫生会》谓:“中焦······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肺又主气,助心行血,为血行之动力,故《灵枢·刺节真邪》谓“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

(5)血施泄于肾,受其生化:生血根本在于肾,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骨髓坚固,气血皆从”。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而且对血液的生成有调节作用,如《张氏医通》谓“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指出肾精是通过肝脏的作用而化生血液的。同时,血之精华也可化为肾精,所以有精血同源之谓。

  1. 血的生理功能

(1)充养五脏六腑,滋润四肢百骸:血为营养肌体的最重要物质之一,目得血而能视,足得血而能步,掌得血而能握,筋得血而不枯萎,皮毛得血则润泽光华。通过血液运行,环周不休,将营养精微运至周身,将废浊排出体外,而维持机体生命的需要。故《灵枢·营卫生会》谓: “…………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2)养育心神: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心主血,主神志,心得血养则神清志聪。故《灵枢·平人绝谷》谓: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素问·八正神明论》谓:“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若心失血养,轻则心悸健忘、精神萎靡,重则衰老。

(3)抵御外邪:《灵枢·营卫生会》谓“血者,神气也”,血可化气,气可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由于气必须依赖营血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有“血为气母”之说。

(4)维持阴阳平衡:血为阴,气为阳,血少则阴虚,阴虚不能制阳则可导致阴阳失衡。《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谓:“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故血为保持阴阳平衡的重要物质。

总之,血液是维持脏腑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而脏腑功能正常与血液旺盛和运行正常有着密切关系。张景岳谓:“血…………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润脏腑,安神魄,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 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

三、气血相依,不能相离

气属于阳,主动,主煦之;血属阴,主静,主濡之。这是气与血在属性和生理功能上的区别,但两者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在生成、输布等方面关系密切。故《难经本义》曰: “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医学真传》曰: “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总之,气血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1.气对血的作用

气对血的作用有三个方面: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1)气能生血:气是生成血液的动力,从摄入的饮食,转化成水谷精微,进而转化成营气、津液,直至转化成赤色的血,其中每一个转化过程都离不开气的运化。《读医随笔》谓:“人身有一种气,其性情功力能鼓动人身之血,由一丝一缕化至十百千万,气之力止,而后血之数亦止焉。常见人之少气者,及因病伤气者,面色络色必淡,未尝有失血之症也。以其气力已怯,不能鼓化血耳。”所以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临床治疗血虚疾患时,常配合补气药,即取气能生血之义。(2)气能行血: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气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动血行,另一方面又可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推动血液运行。《血证论》曰“运血者则是气”,所以气之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3)气能摄血:气对血有统摄作用,能使其正常循环于脉管之中而不溢于脉外。《血证论》曰:“人身之生,总以气统血。”若气虚不能摄血,则可出现出血证候,临床对血脱之危候,则有“血脱者固气”之治本大法。

2.血对气的作用

血对气的作用有两个方面:血能生气,血能载气。

(1)血能生气:血能生气,气存血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是全身之气生成和维持其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水谷精微须赖血以运之,借以为脏腑的功能活动不断地供给营养,使气的生成与运行正常地进行。古人谓“血为气之母”,指的是气在生成和运行中始终离不开血,所以血盛则气旺,血衰则气少。

(2)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血为气之守,气必依附于血而静谧。故《证治准绳》谓:“血气之常,阴从乎阳,随气运行于内。苟无阴以羁束则气何以树立。”如果血少不能载气,则气将飘浮不定,无以所归。临床上每见大出血之时,气亦随之而涣散,形成气随血脱之候。

总之,气与血,一阴一阳,互相维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诚如《不居集》所谓:“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已。”若血气不和,则百病变化而生。

第二章 气血失衡是人体病理的基本变化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的本质在于气血,离开气血就无所谓生命。而气血失衡则是导致人体疾病的基本原因。

一、气血失衡是导致人体疾病的基本原因

人体生长、发育、壮盛以至衰老的过程,从中医理论看,也是气血由弱转强、由盛转衰的过程,人的生、长、壮、老、病、死,尽管其表现形式很多,但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气血的变化。若气血失衡,脉络瘀阻,则会导致一系列连锁的脏腑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如心之气血失衡可出现心悸气短、动则加剧、心神不宁、失眠健忘、多梦等;肺之气血失衡可出现咳喘乏力、动则更甚、自汗等;脾之气血失衡可出现面色萎黄、四肢倦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崩漏便血等;肝之气血失衡可出现懈怠、忧郁、胆怯、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爪甲不荣、筋脉拘急等;肾之气血失衡可出现腰酸膝软、耳鸣耳聋、健忘恍惚等。而且脏腑可通过经络在病理过程中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一脏病变,可波及其他脏腑,引起全身各种疾病。所以《素问·调经论》谓:“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气血失衡还可直接引起各种病变。如《素问·调经论》谓:“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气血为人体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失衡,必然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而引起多种病变。

总之,人的疾病很多,发病情况和病理变化也很复杂,但在复杂的病变中大多要涉及气血。另一方面由于气血的失调而产生多种病变,因此可以说气血失衡是机体病变和脏腑失调集中的病理反映,它与任何一脏一腑的病理变化都可发生联系。气血失衡,循行受阻则会导致脏腑功能低下,进而出现功能失调和病理障碍,引起脏腑及整个机体衰退,乃至衰老。所以从气血角度辩证,可以把握疾病在人体中的整体病机,通过疏通调和气血就可调整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使其从病理状态转至正常生理状态,从而治愈各种病证,恢复机体健康。抓住气血失衡这一关键环节,可谓“得其要者”。

二、气血失衡常见的几种类型

气血在生理上相互维系,在病理上也互相影响,这首先表现在致病因素的同一性。外邪六淫、内因七情,以及饮食、痰饮、瘀血等既可引起气的病变,也可导致血的病变。其次表现在气血病变过程中相互波及,呈现出气血同病的病理状态,气血病变在发病上虽有先后主次之别,有以气病开始的,有以血病开始的,但在病理中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诚如《慎斋遗书》所谓:“气病必伤血,血病必伤气。”由于气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因此气血的病理变化总是通过脏腑功能的失常而表现出来。气血的病理表现大概有气血虚弱、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逆血逆、气不摄血、血脱气脱等几种类型。

1.气血虚弱

气虚系指脏腑机能衰弱,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现象。由于气的生成和敷布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所以气虚以肺、脾、肾三脏最为常见,其中尤以脾气虚最为常见。血虚是指体内营血不足,血的生化、贮存、循环、供养与五脏有着密切关系。但由于血液生化赖于脾,敷布靠于心,贮存归于肝,转化由于肾,所以血的病理变化在心、肝、脾、肾最为突出。

气血虚弱是指因气虚而累致血弱,或因血少而波及气损所出现的气虚与血亏并存的病理状态。由于气虚脏腑功能低下,导致化血之源不足,这是气虚形成血少的根本原因,即所谓气虚不能生血。而血虚日久,则会引起气随血耗的病理状况,因此,气虚血虚常相并出现。

气虚以疲倦乏力为主症,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故常兼有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四肢倦息、食少腹胀、大便不实或排便无力、舌淡胖、脉虚无力等症。血虚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无华为主症,多见于慢性失血病人,常兼有心悸怔忡、头目眩晕、手足麻木、月经量少、愆期或经闭、舌淡、脉细等症。气血两虚必并有气虚和血虚的症状。气虚偏重者病先在肺脾,而后累及心肾;血虚偏重者病先在心脾,而后累及肝肾。

2.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是指由气虚导致血行不畅,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的病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的血痹证即是气虚血瘀证的最早记载,嗣后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少发挥,其中以清代王清任发挥最详。他认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强调气虚帅血无力,势必造成瘀血,并提出补气药与活血药同用的治疗原则,创补阳还五汤、急救回阳汤、止泻调中汤等9张益气活血方剂,治疗病症20多种,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导致瘀血的因素很多,但以气病引起瘀血最为常见。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若气分虚亏,推动血行的力量就相应减弱。尤其是心气不足,更易引起血滞。脉管中的血液在气虚的情况下,初起流动缓慢,继而瘀滞成块,形成虚中夹实的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既有气虚证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息微等表现,又有瘀血证的疼痛、肿块、唇爪青紫、舌紫等症状和体征。本证的临床特点是劳累后瘀血证明显加重,这是因为“劳则气耗”,过分劳倦会导致气虚加甚,无力推动血行,而使瘀血加剧。

3.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既指气滞而引起血瘀,也指因血瘀而导致的气滞,即气滞、血瘀互为因果所引起的病证。气滞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均有瘀血症状,但前者因滞而瘀,属于实证;后者因虚而瘀,气虚为本,瘀血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一实一虚,迥然不同。

气滞血瘀是在脏腑气机失调的病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最常见的为肝失疏泄,肝郁而气滞,气滞久而成瘀者。其他如心气失和、脾气不运、肺气不宜、肾气失封等都可逐渐形成气滞血瘀。气滞可使血瘀,血瘀也可致气滞。故《素问·玉机真脏论》谓:“脉道不通,气不往来。”此外,寒热之邪也可致使气滞血瘀,如《灵枢·痈疽》谓“寒邪客于经络之中而血泣,血泣则不通”,说的是寒性凝滞气血。王清任谓“热则煎熬成瘀”,指的是热邪内燔,可致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证以胸胁脘腹胀闷疼痛、或窜痛、或刺痛、拒按为主症。因本证由肝郁引起者最多,故每兼有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妇女经期少腹疼痛或经行夹有血块、脉弦等症,多见于慢性胃炎、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妇女月经不调等中老年疾病。

4.气逆血逆

气逆血逆是指脏腑气机紊乱,气机逆而不顺,以致血液妄行的病证。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心火下降,肾水上济。这种有序的升降出入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运动形式。气逆则是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的一种表现,气逆则会导致血逆。《素问·调经论》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者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这是中医学对脑血管病的最早记载,其病理即为气血上逆。

引起气逆血逆的病因不外乎六淫、七情及饮食不节等。不同的脏腑有着不同的致病因素,如肺气逆乱多由六淫所致,肝胆气血逆乱多因七情所伤,脾胃气血失顺则为饮食不节引起。气逆血逆证多见于脑血管疾病和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由于脏腑生理功能和致病因素的不同,气逆血逆的表现有上下之分。气逆血逆上行者常由于气盛,气有余便是火,故多属实证。如肝胃气血上逆则为吐血、呕血;肺气失肃而上逆则为咳血;肾气不纳,相火上亢则为咯血;气血上逆于脑则为中风。气血逆而下行者,常由于气陷,气陷多为气虚所致,故属虚证,如脾之气血下逆则为便血、崩漏等。这种病理状态在《灵枢·百病始生》中归纳为:“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5.气不摄血

气不摄血是指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出现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本证气虚主要指脾气虚弱,气不摄血实质上是脾不统血。如张景岳谓:“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皆是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脾气不足,统血无权,血液难以自调,而不循经,最终外溢;又可致精微失运,生血无源,加重血虚之象。

气不摄血多因久病不愈,损伤脾气;或饮食失调、劳力、思虑太过伤及脾气,脾气不足,失去统摄血液之权,则血液溢于脉外而出现各种出血病证。

气不摄血证以出血和脾气虚弱并见为其特征,临床表现既有衄血、便血、尿血、妇女月经淋漓不断等出血症状,又有面色苍白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脾气虚弱之象。主要见于各种出血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子宫功能性出血等。

6.血脱气脱

血脱气脱是指因出血过多而形成的气血双脱的病理变化。《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有“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的记载。文中“亡血”即为血脱之证,“脉浮”为血脱不能载气,气随血脱的表现,“卒”为暴发、危急之意,表明血脱气脱证多卒然发生,病情垂危。诚如张景岳所谓:“暴吐暴衄,失血如涌,多致血脱气亦脱,危在顷刻者,此其内伤败剧而然。”血脱气脱证与气不摄血证均有气血双亏之象,但前者是在大量出血时,随即出现气脱之证;而后者气虽虚弱尚无气脱亡阳之虞,其出血多为慢性出血,两者易于鉴别。

血脱气脱证多因突然出血所致,如跌仆损伤、出血不止,或妇女血崩、失血过多,或暴怒伤肝、大量呕血,或素有便血、久治不愈。由于血液大量丢失,以致元气无所依附,随之外脱,导致气随血脱。

血脱气脱证临床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量出血、大汗淋漓,甚至晕厥等。元气外脱的症状常与出血症状同时出现,或见于出血之后。本证主要见于失血性休克。

第三章 衡法—八法之外的治疗原则

一、衡法溯源

20世纪50年代后期颜德馨教授致力于血液病中医疗法的研究,主攻方向为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并首创白血病的中医分型证治,将白血病辨证分为5型:阴虚型、阳虚型、温热型、阴阳两虚型、瘀血型,同时大胆使用雄黄,施治得法,每获捷效。而后总结发表《白血病的辨证论治》、《白血病的综合治疗》、《白血病发病机制试探》、《白血病证治》等论文,提出了中医对白血病诊断治疗的总体思路。基于临床疗效的支撑,颜老开始从血液病深人到对中医气血理论的研讨,提出“气为百病之长,百病皆生于气”,认为各种疾病都与“气”有关。通过钻研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并结合血液病临床实践,颜老发现,凡是那些久病、怪病患者,都有舌质发紫、角膜有瘀丝、眼底有色素沉淀,病人主诉夜间多梦、思维不集中。为了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他又对那些病人进行了“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性”等实验,结果证实这些病人都有瘀血的表现。而“瘀血”形成之根本乃是“阴阳失调”,即“气血不平衡”,而通过平衡气血,便可达到治病的目的。此外,通过观察病人血液的变化情况,尤其是老年血液病患者,其血液黏度普遍较大,认为瘀血有可能是人体衰老和疾病的根源,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活血化瘀法延缓衰老,与以往习用的补肾、健脾方法截然不同。这种方法首创以泄代补,从排除致衰老的因子入手,用黄芪、苍术、当归、赤芍、红花等中药为主组成方剂,用以消除体内积瘀,纠正脏腑虚衰,使气血由失衡达到平衡。在此理论基础上还发明了寿宝、调气活血颗粒等药投放市场,用于延缓衰老。并在《内经》所述“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观点启发下而初步萌发了“衡”的思想。此即调气活血,扶正祛邪,固本清源,从而达致平衡。

缘于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以及确切的疗效,颜老提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学术观点及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通过治气疗血来疏通脏腑气血,平衡阴阳,从而祛除各种致病因子。以气血为纲,调气活血,而臻平衡的祛病养生思想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最终在中医治法的传统八法之外,创立了以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并逐渐发展成了独树一帜的特色理论体系。

二、衡法—中医治则的拓展

中医治病,是基于《内经》“阴平阳秘”的观点。疾病发生就是指人体阴阳的失衡,而辨证施治的目的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也就是所谓“病者不平也,医者平其不平而已。”医者根据病人的阴阳消长过程,从现象的规律,立方用药,调节人体的反应状态而取得效果。其治疗法则,传统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种方法,简称“八法”,便于分析与归纳,在历史上是起一定作用的,但事物总是有其二重性,这“八法”也局限了人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治则的运用,是以“辨证”为基础的,由于科学的发展,临床工作者已认识到疾病错综复杂,“八法”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在这样的前提下,颜德馨教授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通过临床观察,感到调气活血疗法能调整机体反应性,保持内环境稳定性,从改善局部以至改善全身,从而提出了“衡法”的治疗法则,不仅是临床上的需要,也是中医传统治则发展的结果。所谓衡者,《礼记·曲礼下》谓“大夫衡视”,犹言平”,《荀子·礼论》谓“衡诚县矣”,系指秤杆,可见衡有平衡和权衡之义。“衡法”之组成,乃以益气、行气与活血化瘀药物组合而成,能够调畅气血,平衡阴阳,发挥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的作用,适用于内、外、妇、儿科多种疾病。

三、衡法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处于“阴平阳秘”,机体阴阳协调,水火相济,清气升则水谷精微四布,浊气降则水津畅利、二便通调,达到内外环境的平衡。一旦阴阳失调,人体即发生各种疾病,治病的目的则是“平其不平而已”。气血是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谓:“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未并,五脏安定”;“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等均表明气血不和是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瘀血是产生气血不和的重要因素。血液循经而行,环流不息,周而复始,濡养全身,若因各种原因出现血行不畅,或血液瘀滞,或血不循经而外溢,均可形成血瘀。瘀阻脉道内外,既可影响血液正常流行,又可影响气机升降出入,最终导致机体阴阳失调,疾病丛生,乃至衰老。

衡法即是利用调气活血药物的作用,疏通气血,调节气机升降,平衡气血阴阳,改善机体内在环境,使瘀血去,血脉流,改善局部以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流畅,使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故能广泛地治疗“久病”与“怪病”,有病可治,无病防病,延年益寿。

四、气血学说是衡法的主要理论根据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机体阴阳失调所致,故《内经》有“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之说。《血证论》谓:“人之一身,不外阴阳,阴阳二字即水火,水火二字即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指出人体之阴阳与气血关系至密,也可以说,气血是人体阴阳的物质基础。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又谓:“谨守病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因为气血畅通,可使阴阳平衡,疾患消除,健康长寿。

关于气血的重要性以及气血紊乱是形成心脑病等病证的最根本原因的认识,可谓代有发明。如《普济方》谓:“夫人之所以滋养其身者,惟气与血,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周流不息·····灌溉诸经,营养百脉,内不为七情所郁,外不为四气所伤,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则血气乱,荣卫失度,背于常经,或涩或散,或下而忘返,或逆而上行,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症生焉。”《医学人门》谓:“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凡寒热、蜷挛、痹痛、瘾疹、瘙痒、好忘、好狂、惊惕、迷闷、痞块、疼痛、癃闭、遗溺等症及妇人经闭、崩中、带下,皆血病也。”而对气血紊乱形成瘀血并导致心脑病等病证之广度和深度,历代也有不少记载。例如《灵枢·经脉》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故其面黑如漆柴。”王清任亦在《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之论。《医宗己任编》谓外因内因皆可引起瘀血为患,指出“凡六淫七情之病,皆有因死血薄积脏腑而成者,其证见于外,或似外感,或似内伤,医家以见证治之,鲜不谬矣”。《医林改错》谓外感疾病亦不乏有瘀者,指出“伤寒、瘟疫、痘疹、痞块,皆能烧血,血瘀牙床紫,血死牙床黑。”《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内伤杂病多兼瘀血,指出“劳擦者多兼瘀血,其证原有两种,有因劳瘵而瘀血者,其人或调养失宜,或纵欲过度,气血亏损,流通于周身者必然延缓,血即因之而瘀,其瘀多在经络;有因瘀血而成劳瘵者,其人或有跌伤、碰伤,或力小任重,或素有吐衄证,服药失宜,以致先有瘀血,日久浸成劳瘵,其瘀血多在脏腑”,这里指的劳瘵,自然包括心脑病在内。诸如此类,证实了古代医家已不同程度地认识到气血失常是导致众多疾病的主要原因,这是调气活血法立为“衡法”的理论基础。

五、调气活血药物的双向调节作用是衡法的药理基础

调气活血药物的双向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呈双向调节作用,如当归、红花可降低血管通透性,而乳香、五灵脂、血竭等却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这种作用使调气活血法对某些血管疾病有着特殊疗效。

(2)对平滑肌的作用也具有双向性,如芍药对豚鼠、大鼠的离体和在位肠管运动,以及大鼠子宫平滑肌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而桃仁、红花、牛膝、三棱却能使兔离体肠管紧张性升高。

(3)调气活血药对结缔组织的双向调节作用表现在既对增生性结缔组织疾病有效,同时对萎缩性结缔组织疾病也有疗效。因此,可以认为调气活血法对结缔组织细胞、基质及纤维三部分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胶原的合成和分解的两个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4)调气活血药有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有的却有免疫增强作用。如山西中医研究所以益肾汤治疗慢性肾炎获得显效,实验证明该方对注射马血清引起的豚鼠膝关节腔变态反应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另一些资料表明,宫外孕皿号方、当归等能显著增强动物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对染料的廓清速度,有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调气活血法对免疫系统疾病也有双向调节作用。

(5)剂量、炮制方法不同,可使调气活血药物呈双向作用,如小剂量红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低浓度的莪术可使兔离体肠管紧张性升高,而高浓度的莪术反使肠管舒张;少量的参三七、茜草有止血作用,而多用却有活血作用;又如蒲黄生用能行,熟用能止,都揭示了活血化瘀药物的特异作用。

(6)在临床观察中,调气活血药物既能治疗实证,又能治疗虚证。文献指出,当局部炎症发展到某一阶段时,都会出现血瘀现象,此时合用调气活血药和清热解毒药,可获得很好的效果。天津市中医院发现活血化瘀药与益气健脾药同用治疗慢性肝炎,有明显提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调节蛋白倒置作用,提示调气活血药与祛邪药或扶正药配合后均有增效作用。

以上资料表明,调气活血药物具有多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是其他药物不可比拟的,这种双向调节作用可能与其具有调和气血的作用有关,用衡法来解释其功能实质是比较适当的。

 

 

六、调气活血疗法具有平衡阴阳的作用

大量资料表明,调气活血疗法的特点是运用面广、针对性强、重复有效。多年来,我们运用调气活血疗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病、脑梗死等多种心脑疾病,不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而且获得了实验室的客观指标的支持。我们曾对75个病种的565例患者作了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均有血瘀阳性指征,调气活血疗法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具有改善人体功能活动及代谢障碍等多种作用,这种作用已远远超过历代所谓的“通行血脉,消除瘀血”的含义,因此完全有必要为调气活血疗法提出一个新的定义,以反映其功能的全貌。调气活血疗法之所以能有如此效果,是与其能直接作用于气血有关。《素问·调经论》谓:“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王清任亦谓“气通血活,何患不除”,调气活血疗法能够调畅气血,平衡阴阳,发挥扶正祛邪、消除疾患的作用,因此可以用衡法来概括其功能。

第四章 瘀血学说与活血化瘀疗法

活血化瘀疗法是中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是在我国人民和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不仅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成果和进展,使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得到新的发扬。

一、中医学有关瘀血的记载

“瘀血”二字,始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但有关瘀血的记载实起源于《内经》,如《灵枢》中之“恶血”即为瘀血的最早记载,历代医家根据各自的经验,提出了不同名称,如张仲景称谓“蓄血”、“干血”,巢元方称为“留血”、“积血”,朱丹溪称为“死血”,王肯堂称为“污秽之血”,尤在泾称为“血积”,唐容川称为“离经之血”等。这些名称提示了瘀血包括了血管内瘀血、血管外瘀血,以及血液成分异常等几种不同性质和状况,从而丰富了瘀血学说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有关瘀血的病机、表现和治则早在《内经》中就有较详细的记载,如《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痛,寒中,恶血在内。”《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血实者宜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这些论述为后世发展瘀血学说奠定了基础。药物方面,在我国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上就载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数十种。至汉·张仲景总结先人经验,首先提出“瘀血”的名称,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癥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首创瘀血的辨证论治和方剂,这些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影响深远,故张仲景可称之为瘀血学说的创始者。此后,诸如《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普济方》等书,在瘀血的理论、方剂、药物方面都有一些创新,但中兴时期是在清代,这一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有三位医家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一是叶天士,他认为初病在经,久必人络,经主气,络主血,提出了“久病人络”的理论,创用“通络”药物治疗痹证、痛证、郁证、积聚、癥瘕、噎膈、便秘及妇科多种病证。特别是使用蜣螂、座虫、水蛭等虫类搜剔瘀血,对后世医家颇多启发。叶氏治疗出血病证的观点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他对血证的治则是“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应用清热化瘀的方法治疗出血病证,示范于后人,如近世在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中,颇有临床意义。

其二是王清任,他是一位重视实践的学者,他在详细观察人体结构的基础上,认识到瘀血是多种病证的致病因素,从而创立了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活血化瘀方剂22首,临床效果卓越,他的著作《医林改错》是一部活血化瘀疗法的专著,对瘀血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法等均有较为系统的论述。“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是他治学的中心思想。

其三是唐容川,著有《血证论》一书,对瘀血引起的病证作了详细地记载,并提出“一切不治之证,终以不善祛瘀之故”,尤其在化瘀与止血关系上,强调祛瘀与生新的辩证关系,主张“凡吐衄,不论清、凝、鲜、黑,总以祛瘀为先”,大大地扩大了活血化瘀疗法的应用范围。

瘀血学说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说,为中医学的伟大宝库平添了丰富内容。清代的学者,特别是王清任,厥功甚伟。近代由于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使瘀血学说有了空前发展,用现代医学的观点和方法对瘀血实质的研究不断深化,活血化瘀疗法普遍运用于各个系统,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效果,进一步深人研究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已成为创立我国新医学、新药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瘀血的概念及病因

中医学认为,血液循经而行,环流不息,周而复始,濡养全身。若脉道因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影响血液的正常功能和流行,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或容有污秽之血,即可形成瘀血证,如心血瘀阻可出现胸痹疼痛;肝气郁久,气滞血瘀,形成癥瘕;瘀阻脉道,通血妄行,可致各种出血;血瘀下焦可出现少腹疼痛,妇女则可停经或痛经;血瘀经络则为关节痹痛、半身不遂;瘀血内蓄可使久病缠绵不愈,或产生癫狂等若干精神症状。中医学的瘀血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中。瘀血之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1.气

气滞或气虚均可导致血瘀。血的运行全靠气来推动,即所谓“血随气行,气为血帅”,气机不畅或停滞,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而致瘀血。《沈氏尊生书》说:“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奇效良方》说“气塞不通,血塞不流”,指的是气滞血瘀,临床常见肝郁气滞症状,在慢性肝炎、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妇科疾患中多见之;又如王清任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指的是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心肌炎后遗症中多见之。

2.寒

血遇寒则凝,凝则成瘀。《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王清任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外寒可以致瘀,阳虚所生之寒也可形成血瘀,即所谓“阳虚血必滞”。在风湿性关节炎、血栓性脉管炎、妇科痛经、不孕症等病证中多见之。

3.热

热邪侵犯,煎熬血液,或热迫血动而溢出脉外,也可致瘀。《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说:“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王清任说:“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朱丹溪说:“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戴天章说:“时疫转里而后,瘀血最多。”临床常见于流脑、流行性出血热、重症肝炎、血液病等疾病中。

4.外伤或出血

跌打损伤可致脉络受损,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成瘀血。《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正体类要》说:“肢体损于外,气血伤于内。”凡出血为离经之血,也为瘀血。唐容川说:“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瘀血影响血液畅行又是出血原因,临床上常见于创伤、局部青紫、疼痛和各种出血疾病中。

5.其他

某些特殊病史与瘀血有关,如手术史、月经异常、产后等均可致瘀。临床结合症状,每能得到证实。

6.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

临床中注意到一些久治不愈的慢性病与诊断不明的复杂罕见之疾病都具有瘀血指征,经过活血化瘀疗法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从而提出了“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观点。

随着近年来对活血化瘀疗法研究的深人,血瘀证的现代科学解释是:在一定的外因和内因条件下,由于机体心脏、血管、血液发生组织学、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学的改变,致使血液流动缓慢或停滞,或血液离开血管产生瘀积,血液由动态变为静态,这是血瘀证的基本环节,也是它们的共性。在病理生理上表现为血液循环障碍和受累组织的损害,组织细胞的炎症、水肿、糜烂、坏死、硬化、增生等继发性改变。故血瘀证应包括血液停积、血流不畅或停滞,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其继发变化的全部病理变化过程。

三、瘀血的诊断

瘀血的诊断应以四诊为基础,重点以体征与症状为主,病人的既往史在诊断瘀血证上也有参考价值,故对瘀血证诊断的依据,须从体征、主诉、病史三方面来综合分析。

1.体征方面

(1)舌紫:为中医诊断瘀血之传统依据。《诸病源候论》说:“夫有瘀血者······唇萎舌青。”包括整个舌面暗紫或舌之边缘色紫,或舌底静脉怒张充盈。临床看到急性瘀血多见于整个舌面,慢性者多见于舌之边缘,如现代医学所称之“肝瘿线”。紫舌的消退,往往与疾病的转化成正比。

(2)巩膜瘀斑:巩膜有瘀点,状较虫斑为大,或有瘀丝累累,或巩膜色深,多为慢性瘀血症状。巩膜色深皆见于老年或高脂血症。黄疸久久不退,也为瘀血所致。

(3)口唇及睑下青紫、面色苍黑、皮肤暗褐、色素沉着或白斑:口唇青紫多见于肺心、慢性充血性心衰。眼睑下青紫为瘀血病人的敏感区,妇人月经不调、外伤、手术后迅速出现。面色苍黑及皮肤色素变化多见于慢性疾病,也为瘀血之表现。

(4)脉象涩、紧、沉迟居多,可兼弦脉:气滞而影响血脉流通者,脉多见涩、紧、沉迟;病热者或兼痛者则见弦脉。

(5)出血倾向、紫斑、浅表静脉怒张、蜘蛛痣:凡出血多属血不循经、溢出脉外,留于体内则成瘀血。各种血液病、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红斑狼疮等常常出现皮肤紫斑或瘀点。血栓性脉管炎、肝硬化等病,可见静脉怒张、蜘蛛痣。

(6)毛发变化、皮肤粗糙、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异常:毛发突然枯黄、脱落(排除老年生理退化),皮肤粗糙,干燥呈鱼鳞状,古书上称之谓肌肤甲错,皆属瘀血指征。运动感觉系统病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瘀血有关。

(7)肝脾肿大、肿瘤、骨质变形、癌肿、有形之肿块:皆属气血凝滞之结果。如唐容川说:“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结为癥瘕······气为血滞,则聚而成形”,统称之癥瘕、积聚。其中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之肝脾肿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宫外孕包块等腹腔肿块,也包括外伤后的局部血肿、红肿热痛的癌肿、体表瘢痕形成、皮肤硬化、骨质变形等病。

(8)低热:有一种不明原因的低热,与瘀血有关。如《金匮》所说:“病人如热状······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多于功能性低热中见之。

(9)精神失常:某些精神、神经症状是由于有瘀血而产生的。如《诸病源候论》说:“夫有瘀血者,其人喜妄,不欲闻物声。”瘀血于内,而喜妄如狂。2.症状方面

(1)痛处不移:不通则痛,瘀血使脉道阻滞,血行不畅,最易产生疼痛,痛点固定而拒按,局部青紫或无青紫。如心绞痛、脉管炎、溃疡病、肿瘤等多属之。

(2)健忘、失眠多梦、梦游、呓语以及性情变化:包括多疑,喜怒无常,易激动,沉默寡言,血瘀均可影响神志。上述症状多见于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

(3)口干不欲饮、干呕、噎膈:瘀滞中焦,可致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清浊不分,生化失职,而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王清任论噎膈为血府有瘀所致,无论轻重即予化瘀。

(4)少腹胀满:“其人言我满”指病人自诉腹胀而体征阴性者,为血瘀症状。

3.病史方面

外伤史,脑震荡史,手术史,癫痫史,月经异常史(包括色紫量少、血块、腹痛、不孕症),精神病史,小儿惊吓史,胃脘痛史,产后等都应想到有瘀血内潜的可能。

现代医学对瘀血证的研究,丰富了诊断内容。瘀血在实验室的依据有下列数项:①毛细血管镜检有毛细血管扩张、扭转、畸形;②血液流动速度减慢(显微镜或电子流量计、同位素血流图);③流态异常或有红细胞聚集;④毛细血管脆性增强;⑤红细胞电泳变慢。目前较广泛运用的还有甲皱微循环试验,直接观察甲皱的微循环变化,瘀血证患者的指(趾)甲皱、眼球巩膜、嘴唇、舌体等处均可呈微循环障碍现象。

四、活血化瘀疗法的药物与方剂

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运用,是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和方剂来体现的。因此对其常用方药的认识,是探讨活血化瘀疗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1.活血化瘀药物分类与效能

运用活血化瘀药物,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要掌握药物的特性,活血化瘀药物除具有通行血脉、畅流血液、消除瘀滞的共有作用外,每味药还兼有其他不同的特有功效,根据临床体会,可分为止血、消癥、通络、行气、利水、养血、凉血等7种类型。不仅于此,还应该掌握药物之属性,寒热温凉亦不容忽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如常用治冠心病的毛冬青,因系凉血活血的寒性药物,故不宜用于寒性症状的患者。相反,温散之川芎用于热性冠心病患者就易产生亢进症状。还有一些药物对疾病或部位具有敏感的特性,如消癥除痞之用三棱、莪术、阿魏;治囊肿之用黄药子、刘寄奴;瘀血在上部用川芎、下部用牛膝;瘀血人心用郁金、在肝用泽兰等等。掌握这些药物特性,应用时可以恰到好处。第二,用活血化瘀药物不能离开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不能离开理法方药,掌握了药性,还要掌握医理,否则废医存药,把具有丰富内容的活血化瘀疗法简单化、公式化,一见某病,即用某药,对号入座,是不会取得满意疗效的。

(1)活血止血药:这类药物既能活血,又可止血。适用于因出血而引起的瘀血证,或血瘀造成的出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根据药性之不同,又可分为寒性与温性两类。

①寒性:适用于实热出血。

侧柏叶:苦、寒,入肺、肝、大肠。凉血散瘀,祛风利湿,既活血又止血,而止血效果较好。曾以之与当归组成生发丸治脱发症,除脂溢性脱发外,其他均有一定疗效。文献报道以新鲜者浸入酒精,七天后取其擦头部,治脱发有效。近年来用治慢性气管炎,兼有止咳、祛痰、消炎之效。

地榆:苦、酸、微寒,入肝、大肠。活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各种出血均有良效。其善除下焦之热,能治赤带及菌痢脓血甚者,外用敷治烫烧伤颇效。《本草选旨》称其:“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生用亦能止血,炒用则能减少寒性以利胃部吸收。

槐花:苦、微寒,入肝、大肠。能治多种出血,防治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用其新鲜者捣敷两太阳穴,能防治颅内出血。临床还作抗过敏药物以治荨麻疹等皮肤病,与地锦草同用治糖尿病,有控制血糖作用。配连翘、红枣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有验者。

大小蓟:甘、凉,入肝。两药皆以下行导瘀为主,上行之吐衄可止,故能愈咯血、衄血诸症。《唐本草》称:“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也。”用大蓟鲜者捣敷治痈肿甚效,近年来还用于高血压、肾炎等病。临床还有良好的退黄作用。

茜草:苦、寒,入肝。凉血止血,能行能止,用治热性出血,外敷能愈外伤及疮痈肿毒。《本草纲目》记载此药能“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临床多验。月经过多,用之亦能止血,一般用作攻剂时量宜大,用作止血时量宜小。

藕节:涩、平,入肝、肺、胃。止血又能化瘀,治热性出血则生用,用治虚寒出血则用炭。用鲜藕90g,红枣10枚同煎服,防治月经过多颇有卓效。

②温性:适用于虚寒性出血。

参三七:甘、苦、温,入肝、胃。化瘀止血,兼有镇痛作用,多单独运用,止血不留瘀,功效良好。近多用治冠心病、心绞痛,与血竭粉同用,功效更佳。亦可外敷伤处,能消肿止痛。用治膜样痛经,能使瘀块及内膜层排出,减轻腹痛。

牛角腮:苦、温,入心、肝。生用治闭经及瘀血疼痛,炒黄加醋则性涩,治崩漏带多。与补肾药同用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五灵脂:咸、温,入肝。化瘀止痛,为治疗血滞诸痛之要药,用于心绞痛及脘腹疼痛,醋炒后可增加止血与止痛作用,令血归经而不妄行。

蒲黄:甘、平,入肝、心包。可用于各种出血,生用、炒用均有效果,吞服尤佳。外用亦能止血。煎汤待温后漱口可治舌衄。

花蕊石:酸、涩、平,入肝。既能止血,又可化瘀,外用可愈创伤出血,单味吞服亦可治血尿、咯血。

血竭:甘、咸、平,人心包、肝。化瘀止痛,外用可使创口愈合,内服治跌仆损伤,止心绞痛。

骨碎补:苦、温,入肾、心。破血止血,补肾坚骨,外伤疾病多用之,外用治脱发。近年用治链霉素所致之耳聋,有一定疗效。最宜于肾虚而瘀阻者。

(2)活血消癥药:这类药物能祛除瘀血,消散癥积,适用于瘀血结聚的癥结肿块。《医林改错》谓:“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故凡肿胀包块,按之硬痛,固定不移而经久不消者,均为瘀血所致,如肝硬化、肝脾肿大、子宫肌瘤等各种肿瘤与血肿、包块均是。活血化瘀药物,能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故能消除肿瘤。虫类药在这类药物中比重大,叶天士说:“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因其能走窜攻坚,故破血逐瘀、消散癥积之力独胜。

䗪虫:咸、寒,入肝。破血逐瘀,消癥散结。用治跌仆损伤、肝脾肿大。因功擅搜剔,故久瘀者多用之。人参鳖甲煎丸与下瘀血汤皆有之,单味研末吞服,治腰部扭伤有效。

水蛭:咸、苦、平,有毒,入肝、膀胱。破血消癥、散瘀之力较强,药理证实其具有抗血凝作用,以之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具有较好疗效,生用比熟用好,研末吞服比入煎好。

虻虫:苦、微寒,有毒,入肝。破血力猛,治经闭、积聚,功效与用法与水蛭同。

斑蝥:辛、寒,有毒,入肝。攻毒逐瘀,破癥散结。治瘰疬、阴疽,外用治恶疮、顽癣,近年用以治肝癌及其他癌症有一定疗效。

蛴螬:咸、温,有毒,入肝。散瘀消癥,退翳,治目疾,还具有通络止痛之效。

鼠妇:酸、温,入肝、膀胱。祛瘀攻积。治肝脾肿大,并能治湿热交蕴、气滞血瘀之癃闭。

黄药子:苦、平,入肝、心。散血凉血,消瘿止咳。近年用以治疗各种肿瘤,有软坚消积作用。多服可引致药物性肝炎,连续应用以不超过一个月为妥。阿魏:苦、辛温,入脾、胃。内服散癥消积,外用化积消块。因气味奇臭,多人丸吞服,具有较强的化瘀作用。

干漆:辛、苦、温,人肝、胃。祛瘀,破癥,杀虫。祛瘀之力较胜。多吞服。

水红花子:咸、微寒,入肝、胃。散血,消积,止痛。外敷能消肿块,近年来常用于肿瘤及脉管炎。

三棱、莪术:苦、平,入肝、脾。破血祛瘀,消积止痛。治经闭腹痛,癥瘕积聚,亦治食积腹胀。能破血中之气,凡一切血凝气滞之证,男子痃癖、女子癥瘕、小儿食积,均宜投之。张锡纯谓:“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两药常同用。近年发现莪术能抗肿瘤,治白血病,已制成针剂。

山楂:酸、甘、微温,入脾、胃、肝。散瘀行滞,消食化积。近年以生楂降胆固醇颇效。民间单方以醋浸山楂,日服五至六枚,可治高血压。有报道用生山楂30g煎服治声带息肉有效。

急性子:微苦、温,小毒,入肝。行瘀,散结。治骨刺梗喉,妇女经闭,各种积块。

皂角刺:辛、温,入肝、胃。外科用其消肿托毒排脓。亦可治麻风、顽癣。

性较锐利,可用于治疗瘀潜不化之顽疾或肿块。

海藻、昆布:味咸、寒,入肝、胃、肾。消痰结,治瘿瘤瘰疬。因其有较好的软坚作用,故用治各种积聚肿块多效,治经闭亦佳。

(3)活血通络药:这类药物具有流通血脉、疏通络脉的作用。络脉可分为十五络、络脉、孙络,由经脉分出,呈网状散布于全身各处,配合经脉沟通五脏六腑,以运行营卫气血。如血瘀脉中,络脉不通则会引起疾患,如固定不移的疼痛,包括刺痛、割痛,按之痛剧,久痛不愈,反复发作者,以及局部感觉异常、活动不利等,均可用此类药物。

麝香:辛、温,入心、脾,活血通经,善于走窜,内服外用均可使壅闭之络脉开通,亦能促进苏醒,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皆可以之急救。《本草纲目》谓之诸风、诸气、诸血、诸痛、诸痫、癥瘕诸病,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皆宜以此疏导开通。叶天士治顽痹、王清任治上部瘀血皆以之通络定痛。

马钱子:性苦、寒,大毒,入肝、脾。消肿止痛,多用于伤、外科。王清任之龙马自来丹即以此为主药。近年来多用于癌症,亦有验案。外用能治面瘫,煎服可治乳糜尿。惟此品毒性剧烈,需如法炮制后方可入药。

全蝎、蜈蚣:辛、温,有毒,入肝。具有镇痉、止痛、解毒等作用,二药合用名“止痉散”,吞服能立止头痛,善搜剔经络血瘀,故久病、怪病与血瘀兼有风证者,用之多有效。蜈蚣能促使疮面收口生肌,又可治噎膈。

乳香、没药:味苦、平,入肝、脾。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能治血凝不通而致之痛经与外伤性疼痛、风湿痹痛。还有通经作用。两药每每相兼而用。

红花:辛、温,人心、肝。活血通经,消散血积,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的证候。近年来用作止痛剂颇验。另有藏红花性寒,兼能凉血解毒。

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临床与红花合用,为活血化瘀的基本药物。桃仁除具有调经止痛、治伤消肿等作用外,还能润肠,可使瘀热从大便排出,肠瘫、肺瘫、肠燥便秘,以及血瘀化热者多用之。

王不留行:苦、平,入肝、胃。临床多用以通利血脉,上能通乳汁,下可通经闭。用其软坚、通痹、消肿之功,颇有疗效。

穿山甲:味咸、微寒,入肝、胃。善于走窜,能活血散瘀,通行经络,可消瘫肿。已化脓者,可促其自溃。亦治痹痛、癥瘕。近代用治升白细胞与特发性血尿。

螳螂:咸、温,入心、肝、大肠。散瘀血,兼能通便。近用于不全性肠梗阻。配全蝎、蜈蚣能治癌肿疼痛。又能入心泄热,以治小儿急惊风抽搐。

鬼箭羽:苦、寒,入肝、大肠。破血通经,用治瘀阻腹痛、风湿痛,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变形、活动不利,有除痹活络之功效。近年又用以治癌肿、糖尿病者,也有疗效。

苏木:甘、咸、平,入心、肝、脾。功效类红花,少则和血,多则破血,多用于跌打损伤、瘀阻腹痛。外用治血肿。与人参同用,有改善心功能的效果。

自然铜:味辛、平,入肝。多用于外伤性骨折,瘀滞疼痛。有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之效。

(4)行气活血药:这类药物既能行气,又能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的病证。孙思邈说:“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也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临床这类病证颇多,如肝炎之胸胁胀痛、妇人月经不调、少腹胀痛、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皆适用之。

川芎:辛、温,入肝、胆、心包。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善于走散,兼有行气作用,除用治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外,还能治头痛。近年来多用治冠心病、脑血管病。

延胡索:辛、苦、温,入肝、脾。化瘀止痛,气血瘀滞所致的胸腹诸痛及四肢疼痛都可用之,醋制尤佳。

郁金:辛、苦、寒,入心、肺、肝。行气解郁,祛瘀止痛,利胆退黄。能止血而不留瘀,疏肝而镇痛退黄,为血中之气药。姜黄略同郁金,惟性较温。

降香:苦、辛、温,入肝。降气散瘀,止血定痛。适用于气滞血瘀诸症,亦可愈气火上逆之出血诸症,气有余便是火,降气即降火,故亦可用于血证。

月季花:甘、温,入肝。疏肝化瘀,活血调经。适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

牛膝:苦、酸、平,入肝、肾。活血调经,补肝肾,壮筋骨。对伤、外科多习用之,亦能治肾亏腰酸之证。因其性善下走,治高血压、齿衄,以引火下行,治下焦病证,作引经药。

(5)活血行水药:这类药物活血行水,治水肿、胀满、癃闭诸症。瘀血阻于经络可致水液停滞,留于局部为患。故古人谓“血不利则为水”,湿邪蕴于体内,日久不退,也能使血流不畅而成瘀。故近代对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输卵管积水、妊娠中毒症、象皮病、硬皮病早期皮肤水肿等顽固性水液停滞疾患,用此类药物效果较好。

益母草:辛、微苦、微寒,入心、肝。活血,调经,利尿。多用于妇科疾患,近年来用单味治疗急慢性肾炎、血尿和高血压病。

泽兰:苦、辛、微温,入脾、肝。化瘀通经。因气味芳香,故兼有舒肝散结之效,能化血为水,疗经闭、退黄疸、治肝炎慢性指标差者多效。

琥珀:甘、平,入心、肝、膀胱。能纠正心律,治惊悸、失眠与老年性精神病。亦有利尿,治血尿之效验,并能化瘀通经,配沉香通小便颇捷。

天仙藤:苦、温,入脾、肝。行气利尿以治妊娠水肿,又能活血通络以治痰注臂痛。

刘寄奴:苦、温,入心、脾。因其能破血消胀,故为跌仆损伤之要药,外用亦可愈创伤出血。止痛与利水之作用颇为可取。

(6)活血养血药:这类药物味多属甘,用于血虚有瘀的病证。水谷精微注于脉中是谓营,奉心化赤而为血,以周流全身,滋润百骸。营血不足可致气化不利,血流不畅而成瘀,瘀血不去,新血难生,故有“祛瘀生新”的治法。这类药物既能活血,又可养血,凡大出血或久病不愈,血虚有瘀者,如吐血不止、崩漏日久、虚损痹痛以及贫血日久、经补益药不效等症,均宜之。

当归:甘、辛、温,入肝、心、脾。补血活血,润肠止痛,补中有动,行中有补。多用于妇科以及外伤性疾病,亦可用于脱发。于化瘀药中加此可活血养血,达到化瘀而不伤正之效。

丹参:苦、微寒,入心。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能破宿血,补新血,善于调经止崩。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肝炎、溃疡病等,均有疗效。

鸡血藤:苦、微甘、温,入肝、肾。补血行血,舒筋活络,能祛瘀生新,适用于血虚经闭与风湿痹痛,近年来用以提升白细胞。

鳖甲:咸、平,入肝、脾、肾。滋阴软坚,散结消痞。既能育阴扶正,又能破瘀利水。《本草述》说:“虚劳发热,未有不由于瘀血者,而瘀血未有不由内伤者,凡虚劳证,大抵心下引胁俱痛。”故本品最善治虚劳发热、肝硬化腹水、脾肿大以及各种积聚。

(7)凉血活血药:这类药物性多寒凉,入血分,清邪热,散瘀血,适用于热邪侵入营血引起诸症。血受邪热煎熬成块,瘀热交阻可见身热不退,昼静夜甚,或斑疹隐隐及皮肤红丝赤缕,或吐衄鲜血,或妇人倒经崩漏,或湿热病邪入于营血,高热、神昏、出血、谵语等,即叶天士主张采取“直须凉血散血”的治则。

赤芍:苦、微寒,入肝。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治血分实热,能散恶血,泻肝火,治瘫肿目赤、经闭、肠风。血家多用之,以其具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功。丹皮:味辛、苦、微寒,入心、肝、肾。善清血热,又有活血散瘀之力。热性病与肾阴不足而兼有瘀热者,本品独胜。

大黄:味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泻火凉血,行瘀通腑。凡邪人血分所致瘀滞、热毒、癥块,用之能使下行。在化瘀药中加此,能加速化瘀之力。血家用之可以凉血散血,迅速达到止血之目的。用大黄末与鸡蛋清调敷两太阳穴,能导火下行,以利血止。

马鞭草:苦、微寒,入肝、脾。活血通经,利水祛湿。用治疟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皆有效果,能退瘀血发热及不明原因发热。

凌霄花:辛、微寒,入肝、心包。破瘀祛风,下血中伏火,治瘀阻经闭、乳痈、积聚,又能清热止痒,以治风疹。

毛冬青:苦、涩、性凉,入心、肝。活血通脉,清热消肿。能治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近年还用治肺热喘咳、丹毒、烫伤、肠炎等病,有一定疗效。

广犀角:苦、咸寒,入胃、大肠。李时珍称本品磨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及伤寒发狂、谵语发黄,为清热化瘀之品。用治血证及肝炎之转氨酶不降者多验。落得打:苦、寒,入脾,活血止痛,清热利水。既可用于跌仆损伤,又能治风火赤眼、咽喉肿痛,以及淋证、黄疸、湿疹等。

2.活血化瘀方剂的分析

活血化瘀疗法并不是活血药的单纯应用,而是针对瘀血证的不同表现,以活血药为主,配合其他功效的药物,组成一定的方剂进行辨证施治。其常用的配伍规律有以下几种。

(1)行气逐瘀法:以活血药配以疏肝理气或行气宽中药,能畅通气机,促其瘀化。适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甚至胁下、少腹结有癥瘕,以及一切气滞血瘀证。代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复元活血汤。

血府逐瘀汤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四逆散疏肝理气,加桔梗使气机上升,牛膝导血瘀下泄,以畅通全身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故颇适合一切气滞血瘀造成的病证。尤对肝郁日久,经疏肝法无效者,投之本方往往奏功,以气滞必致血瘀故也。膈下逐瘀汤以桃红四物汤去生地,加丹皮、五灵脂、延胡活血化瘀为主,佐以乌药、枳壳、香附理气以助血行,重用甘草缓和药性。方意略同血府逐瘀汤,但逐瘀力强,且药性趋下,故适用于小腹瘀血积聚而成癥块坚积等证,近有用于慢性结肠炎、血卟啉病。复元活血汤以桃红为活血核心,佐当归、穿山甲入肝经血分以通络,柴胡入肝经气分以疏通;肝脏体阴用阳,易化火伤阴,故又以大黄攻下存阴,天花粉润燥散血,甘草缓急止痛,故能治肝经气血紊乱的病证。对跌仆损伤、恶血留于肝经不去者尤为适宜。

(2)通络逐瘀法:以活血通络药为主,能疏通络脉、活血止痛。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络脉瘀阻、疼痛剧烈等病证。代表方剂为通窍活血汤、冠心二号方、活络效灵丹。

通窍活血汤以桃、红、芎、芍活血化瘀,妙在取老葱、鲜姜、黄酒辛散升腾,载诸药上达颠顶;再凭麝香无所不到,以开诸窍;大枣和中。全方配伍精当,诚为活血通络第一方,适用于颠顶及胸骨、皮肤、孔窍瘀血为患之证。冠心二号方以丹参祛瘀生新、养血养神为主,辅以芎、芍、红花活血通络,取降香人手少阴行瘀定痛,共奏养血通络、活血止痛之功,适宜瘀血停积胸膈之痹痛。痛甚加参三七,夹痰合温胆汤,胸阳不振配瓜蒌、薤白;正虚邪实者与扶正药同用,随证加减,每能见效。活络效灵丹以当归、丹参养血活血,行瘀通络,乳香、没药消癥化块,四味药物组成,以治疗气血凝滞、经络瘀阻、痃癖癥瘕及一切脏腑积聚为特长,近有以此方加味治异位妊娠者。

(3)清热逐瘀法:以清热或泻火药与活血药同用,以清血热、逐瘀热。适用于温热病邪人营血或血瘀化热诸证。代表方剂如犀角地黄汤、千金苇茎汤、清宣瘀热汤、犀泽汤。

犀角地黄汤是治疗热入营血的一张著名方剂,以生地清热凉血,犀角散血解毒,赤芍、丹皮凉血散血,全方不仅有清血热作用,而且有较强的活血功效,故近代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慢性湿疹,以及前房积脓积血等眼科疾患。千金苇茎汤善治肺痈。肺热日久,波及血分,化血为脓,故以苇茎入气分、桃仁入血分清除邪热,畅通气血;苡仁、冬瓜仁荡涤脓血浊痰,祛瘀生新。对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大叶性肺炎之咳吐脓血痰、气味臭秽者也有一定疗效。清宣瘀热汤系曹仁伯《通俗伤寒论》方,取旋覆花、新绛、葱管下气散结,活血通络;再以芦根清肺热、枇杷叶降肺气,共呈清热通络、肃肺止咳的功效。治瘀血内阻,肝火刑金之咳嗽、胸闷者有较好疗效。犀泽汤以广犀角凉血散血为主,辅以泽兰、败酱草清血热,逐血瘀,佐以对坐草、老勿大清热利湿,共奏凉血活血、清热利湿之功。适用于慢性肝炎、湿热夹瘀之肝脾肿大、两胁痛著、烦热易怒、面色晦滞、舌下青筋暴露,兼有齿衄、鼻衄,对肝功能慢性指标阳性者有一定疗效。

(4)散寒逐瘀法:温经散寒药与活血药同用,以祛寒邪而促瘀化。适用于寒邪内伏血分、血凝不通诸证。代表方剂为生化汤、少腹逐瘀汤、化瘀赞育汤、温经汤。

生化汤主治产后血瘀诸证,以川芎理血中之气,桃仁行血中之瘀为主药;辅以当归以养血,炮姜、甘草温经散寒,合成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方剂。能制止宫缩腹痛,促进子宫复旧,防止产褥感染,增加乳汁分泌,故临床上把本方作为产后的必服药。少腹逐瘀汤以川芎、当归、赤芍为主药,养血活血;佐以延胡、没药行气活血,蒲黄、五灵脂祛瘀止痛;配以小茴香、炮姜、肉桂温经散寒,既加强了活血功效,又能引诸药直达少腹,故本方善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癥瘕、不孕、堕胎、小产等妇科病。颜德馨教授以少腹逐瘀汤加紫石英组成化瘀赞育汤,以治疗妇女无器质病变的不孕症,颇多验案。紫石英能直达子宫,以补肾阳、暖子宫,配以活血药治妇女卵巢功能不正常者,较单用补肾药疗效显著。温经汤以四物汤去生地,加丹皮以活血行瘀;人参、麦冬、阿胶以养气养血,扶助正气;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半夏、生姜调中和胃,也治冲任不调、瘀血阻滞之妇科疾病。与少腹逐瘀汤相比,此方侧重于虚寒证,而少腹逐瘀汤偏重于实寒证,适应范围略有不同。

(5)软坚逐瘀法:以软坚消癥药与活血药同用,消除癥积。适用于脘腹等部位有癥积包块,按之有形诸证。代表方剂为大黄蜜虫丸、人参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

大黄䗪虫丸,为治疗虚劳瘀血之主方,瘀血阻脉,新血不生,以致血液渗灌不周,生长不荣而成虚劳,故以水蛭、虻虫、䗪虫、干漆猛攻瘀积;瘀久易化热伤津,乃以黄芩清之,地黄、芍药、甘草润之;加大黄、桃仁、杏仁润肠攻下,逐瘀从下而去。又恐攻久伤正,故以蜜丸缓之,对癥积包块者,久服确有疗效。人参鳖甲煎丸以鳖甲、䗪虫、鼠妇、蜂房、蜣螂、大黄、赤硝、桃仁、丹皮等活血,柴胡、厚朴行气,射干、半夏、石韦、瞿麦祛痰行水,配以干姜、黄芩一温一寒,协调阴阳,人参、阿胶益气养血,构成了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行气活血、祛痰利水之方,药味虽多,但组方严密,适用于痰湿夹瘀之癥块者,近用于肝脾肿大。桂枝茯苓丸以桃仁、丹皮、芍药活血祛瘀;佐以桂枝温通血脉,消除瘀血;茯苓淡渗利水,导诸药下行,以治下部之癥结,《妇人良方》称本方为夺命丸,治妇人小产、胞死腹中等。近用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疾患。

(6)攻下逐瘀法:以攻下通便药与活血药同用,逐瘀外出。适用于瘀血结蕴于胃肠等少腹硬痛诸证。代表方剂为大黄牡丹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

大黄牡丹汤善治肠痈,瘀热结聚肠内,郁久化脓,实热之象极为明显,故以丹皮、桃仁清热活血;大黄、芒硝攻逐热积,导瘀下行;冬瓜子清热排脓,使瘀祛、热清、脓除而愈。桃核承气汤与抵当汤(丸)均为治疗伤寒蓄血证之方剂,而桃核承气汤以桃仁活血祛瘀为主药,佐以大黄、芒硝、甘草之调胃承气汤攻下热结,导瘀外出,取桂枝以通血脉,散足太阳之瘀,治蓄血如狂、少腹急结、脉沉实之轻证;抵当汤(丸)重用水蛭、虻虫逐瘀攻癥峻药为主,辅以桃仁、大黄攻下瘀结,全方攻下逐瘀之力大于桃核承气汤,以治蓄血发狂、少腹硬痛、身黄、脉沉结之重证。近来扩大用于跌打损伤、癫狂、妇女闭经、痛经、产后恶露不下、脐腹疼痛等证。

(7)利水逐瘀法:以利水或逐水药与活血药同用,逐死血,化湿痰,除水饮。适用于湿痰瘀塞经络,阳气不固所致的痰饮、水肿诸证。代表方剂为益肾汤、桃仁控涎丹。

益肾汤为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治疗慢性肾炎的一张经验方。方内以桃红四物去生地易丹参活血化瘀,辅以益母草、茅根以活血行水,构成了利水逐瘀的法则;再佐以银花、板蓝根、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使全方更适用于瘀热夹水湿而致的水肿证。他们曾以此方治疗40例水肿,其中22例伴有腹水或胸水的肾炎患者,结果水肿完全消失者37例、减轻1例、无效2例,证实此方对水肿确有疗效。此外,对消除慢性肾炎的尿蛋白和恢复肾功能方面也有显著作用。桃仁控涎丹为朱丹溪创制的方剂,方内用桃仁活血通络为主,以甘遂、大戟攻逐水饮,配白芥子既能攻逐痰涎,又可率诸药入皮里膜外,共奏活血利水之功。治水饮留于胸膈,或水肿形气俱实者具有一定疗效。

(8)扶正祛瘀法:补益药与活血药同用,以扶正达邪,祛瘀生新。适用于患病日久,或正气不足,不能运行气血,血瘀阻络的病证。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四妙勇安汤、益心汤。

补阳还五汤为益气活血的典范。方内以桃红四物去生地易地龙以祛瘀通络;在祛瘀的基础上,重用益气实卫的黄芪,使气足则能行血祛瘀,乃取气行则血行之意,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等症。四妙勇安汤是一张养阴活血的方剂,其中重用玄参以滋阴降火,配以当归养血活血,组成了滋阴活血的大法;恐瘀热炽甚,再以银花、甘草以清热解毒。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尚嫌其活血通络力太弱,宜酌加味;尚可用于阴虚而有瘀热阻络的胃脘疼痛、痹痛、妇女痛经等病证。益心汤功能益气化瘀,用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能缓解症状,恢复心肌功能。

瘀血的病理变化普遍发生于各种疾病的不同阶段,故活血化瘀疗法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的疑、难、顽、杂诸证,采取活血化瘀的相应措施,能使有关疾病机转或痊愈,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但这种功效惟有在精湛的辩证施治与严谨的方药前提下取得。医者处方用药,犹如作战之选用武器,既需掌握每味药物之特殊性能,还必须掌握处方的内容和方义,庶可制敌取胜,试以血府逐瘀汤方义而言,所谓“血府”,乃据“脉者血之府”而来,凡血液流通之所,可以统称为“血府”,故此方不若他方之局限,适应证较为广泛。此方以红花、桃仁、赤芍、川芎为化瘀之核心,设桔梗之载药上行、枳壳之宽利中州、牛膝之引药下行,这样就使得气血得以上下贯通;又因气滞与血瘀常常互为因果,故设柴胡疏肝利气,亦符合气行血行之义;设当归、生地养血活血,祛瘀生新,加甘草调中和胃以防攻伐太过之弊。此方组织严谨,丝丝入扣,调畅气血,疏肝解郁,能愈多种阴阳乖违的心、肝疾患,可治多种因素影响下的血瘀之病。在运用过程中还应掌握加减方法,可以使方转义,治疗更多病证。如血府逐瘀汤,生地改熟地,并加紫石英、韭菜子、蛇床子,组成益肾活血汤,构成补肾活血法。肾藏阴阳之精,肾虚而气血不足,必致气滞血瘀,临床上一些久病不愈的病证,每每有肾虚血瘀的病理表现,如性功能低下、遗尿、不孕症等投本方均佳。若加磁朱丸或生铁落,组成镇静活血之剂,能治疗长期失眠及多种精神疾病;加石楠叶、蜂房、川芎等祛风升阳以治顽固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倍桔梗宣畅肺气,可治慢性咽炎、久咳;加升麻益气升阳可治疗失音症;又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加桑叶、桑白皮疏风宣肺,引药入肺经而治面部色素沉着、鼻部疾患与某些皮肤病等。在使用本方时,无时不与辩证紧密结合。如体虚不能表者,柴胡醋炒;有外感者加苏叶;有湿阻苔腻者去生地,加苍术、川朴;气滞者加檀香或降香;偏寒者去生地,加桂枝、附片;偏热者去川芎,生地改为鲜生地;止血加蒲黄、参三七;腹泻去生地、桃仁等。对药物的性能亦如此,如川芎活血化瘀、利气散风,分别能治头风、散血积、愈脑漏,掌握剂量,区别轻重。剂量可从2.4g、3g、4.5g、15g到30g,根据不同的需要而用不同的剂量,举一反三。用活血化瘀者不议辨证、辨方、辨药,是不会提高临床疗效的。

活血化瘀的方剂与药物,在整个中医学的有关内容上比重是不大的,但其治疗的范围却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治则或治法。经文献和临床经验的启示,每获取一个新的成就,莫不与病机的分析、方剂的变化及药物的选择有关。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理论,惟有这样,才可不断前进,不断创新。

3.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研究概况

近年来,活血化瘀疗法已被广泛运用在各个系统,并取得较好疗效。兹将颜德馨教授的临床应用经验结合有关文献概述如下。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中医文献上早有“胸痹”、“真心痛”的记载,其表现类似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内经》说“血凝而不流”;“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认为气滞血瘀是引起这些病证的原因,这一观点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是由于心肌小血管内血小板聚集,造成微循环障碍,影响心肌的供血供氧的原理颇为雷同。国外报道在冠心病猝死者的尸检中,发现其心外膜动脉中的血小板聚集物与心肌内含聚集物的小血管数,比死于其他疾病者要多,证实其病理确与瘀血相似。因此,活血化瘀疗法已广泛运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中风等疾病,并初见成效。活血化瘀药物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实其确有畅血、通络、止痛的作用,能改善缺血、血栓、出血、血凝等病变,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血栓形成,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同时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从而起到缓解心绞痛、防止斑块形成或促进其消退。药理研究证实这些作用与这类药物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有关。例如北京地区总结治疗冠心病有效的冠心二号方(北京中药一厂已制成“冠心片”成药,成分为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能使症状迅速改善、体质增强、劳动力有所恢复、心电图改善,并且副作用少,不损害肝肾功能。北京海淀医院以冠心二号注射液治疗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70例,有效率94%,较纯用西药或川芎一号碱的对照组疗效显著。另外,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以参三七治疗90例冠心病患者,也能使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使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好转,使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有所降低,并可能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

近年常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如毛冬青、丹参、川芎、红花、郁金等都是活血化瘀类药物。颜老体会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各种心肌病,多数由于心阳不振,或心气虚衰,从而导致血脉不和,血液凝滞,属本虚标实之证。用活血药能使症状缓解,但欲改善心肌能力或控制其发作,须加用益气补阳之味,才可巩固疗效。如颜老治冠心病常用的一张复方是葛根、川芎、丹参、赤芍、山楂、菖蒲、决明子、降香等组成,能较快地缓解症状,加党参、黄芪后,则能使体力恢复,疗效持久,后即订名为“益心汤”。此方加减:脉迟缓者加附片、桂枝;心阴不足者加生脉散;有痰湿的加瓜蒌、薤白;心绞痛加参三七、血竭,共研细末,和匀,每服1.5g,一日3次,疗效满意。颜老还以大剂量活血化瘀药物治疗“风心病”、“肺心病”之心力衰竭患者,皆能使症状缓解。活血化瘀药物虽已广泛施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但还须在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下进行施治,如气虚加补气药、气滞加行气药等;又如配伍归经,亦有实际意义,颜老常用菖蒲引经,缓解症状较为迅速;在辨病用药上,颜老体会琥珀有纠正心律、镇静催眠作用,对冠心病、老年性精神病、心悸怔忡、心烦意乱、彻夜不寐者多效。生山楂配决明子可降脂降压,黄芪配党参可恢复心脏功能。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中医学的血液学说,与现代医学之血液系统有较大关系。瘀血系指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的病变,故对血液系统病证颇多联系。如常见的出血、肝脾肿大、胸骨疼痛等症状,中医学认为邪在血分,瘀血胶滞而致。近年文献报道,有以血凝机制来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疾患,而以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均有一定疗效。《汉方临床》报道治紫癜用《沈氏尊生书》方多验,药用当归、川芎、威灵仙、白芷、防己、黄柏、南星、苍术、羌活、橘皮、红花、生姜。浙江中医研究所等单位用桃红四物汤加虎杖、丹参治白细胞减少症22例,有效率68.2%,治疗中有15例原来血小板较低,经治疗血小板也有明显升高。颜老曾治疗某空军飞行员血小板减少症,经激素治疗无效,旋投以此方,血小板由一万多升至七万左右,疗效满意。这些数据说明活血化瘀药物对复杂的网状内皮系统有一定影响,可能是由于其对细胞的生成具有调节作用而致的效果。

雄黄是一味活血软坚、杀虫解毒的中药,在1958年治疗疟疾病人时,用雄黄拌茯苓,发现患者的白细胞逐日降低,为了探讨雄黄对白细胞的作用,即尝试用于白血病,有一定疗效。药理研究显示,雄黄含三硫化二砷,可以抑制羟基酶系统,以影响细胞代谢而对生长迅速的如肿瘤细胞等有抑制作用。颜老试以雄黄、莪术、青黛为主制成的抗白一号,用治白血病有较好效果。过去曾以雄黄为主的复方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也发现其有控制作用。近来各地多以雄黄为主制成抗白血病药物,不乏成果。临床还发现三棱、莪术、马鞭草等活血药具有抑制白细胞的作用,以活血药为主的消痞粉外敷治疗慢性白血病脾肿大9例,有效率90%,难能可贵的是血象也随脾肿大的缩小而下降。

对于出血的治疗,中医学早有“血无止法”的观点,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古人对于瘀血之病理,主张祛瘀而后生新。例如《内经》有四乌鲗骨一芦茹丸,内容为乌贼、雀卵、鲍鱼、茜草。文云:“主治胸胁支满,妨于食、出清液、唾血、四肢清冷、目眩、前后阴流血,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茜草即为活血化瘀药物,瘀血内阻则使血行不循常道而发生出血,离经之血不仅阻碍新血再生,且会加重经络阻滞而使出血不易停止。故何梦瑶在《医碥》说:“凡血妄行瘀蓄,必用桃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盖瘀败之血,势无复返于经之理,不去则留蓄为患,故不问人之虚实强弱,必去无疑,虚弱者加入补药可也”,言简意赅。

临床看到弥漫性出血性疾病及大小出血诸证,于凉血止血中加散血之味,其效较著。颜老曾在应学生吴某之邀,乃为其患大咯血的父亲诊治,盈盆盈碗,经投犀角地黄汤两帖不效,意颇惶惑,思索再三,后乃加生军一味,一药而瘳,遂引以为训。多年来临床体会,治出血证须注重化瘀,活血药对出血性疾患并无禁忌,相反还可对止血起促进作用。因出血性疾病和“血瘀”关系密切,不仅在瘀血的症状中多有出血现象,已有出血后,活血化瘀疗法仍然能起到止血目的。如唐容川云:“经隧之中,既有瘀血踞住,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恙,终必妄走而吐溢矣,故以去瘀为治血要法”,语多中肯。因此,颜老治疗血证,常以化瘀为基础,根据辨证施治,结合清热降火(如大黄或紫雪丹)、益气降气之味(前者用参芪,后者用降香),总结为降气化瘀、清热化瘀、益气化瘀三个法则,用治各种血证,颇为应手。此外,颜老应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异型输血,开辟新的途径。如曾治剖腹产术中异型输血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一例,肝脏及心脏严重损害,经从瘀热夹时燥入营立法,而获痊愈。这一病例启示,瘀血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似属同一本质的病理表现,活血化瘀疗法能阻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治疗异型输血所引起的一些病变。

(3)对神经系统及精神异常的影响

中医学早已有瘀血与神经系统及精神症状有关的记载,如《普济方》说“血上逆则妄,血下蓄则狂”。《直指方》亦说:“凡神志昏昏,惊狂冒闷······谵语多汗,甚至四肢厥冶,懵不知人,不问男子妇人,皆血证耳。”文献上亦有血虚而产生精神症状的记载,如《内经》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医学正传》提出“癫为心血不足”。临床上血虚、血实均可引起精神异常,但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法则还必须辨证论治,方可取得应有的疗效。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大黄、香附、当归、桃仁、三棱、莪术为主的复方,根据辨证的不同,应用相应的活血治则,治疗精神分裂症80例,显效率达85%,该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体会是西药加中医辨证论治,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大大减轻西药副作用,而某些用西药久治无效的病例,在并用中药后也可得到改善。上海精神病防治院以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兴奋躁动、阳狂有余的精神病有效,对周期性精神病疗效更为显著。在治疗的44例中,有效40例。经随访,复发8例,未复发的32例中,缓解期最长达12年以上。根据临床报道,以活血化瘀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包括脑供血不足、脑血栓或脑栓塞、脑出血的恢复期和后遗症,以及脑缺氧、脑或脊髓粘连性蛛网膜炎、脊髓血管病等都有较好疗效。

颜老发现临床常见的精神、神经系统患者,大多具有瘀血指征,如常见的失眠症,多由于心情不舒、肝郁气滞而致血瘀,从而引致心肾不交。这类患者服一般镇静药往往无效,投血府逐瘀汤多验,服药后感觉如酩酊状,入睡极为舒适。曾以此法治愈多例顽固性失眠病例,初剂即效,且不乏根治者。此类病人多属阴阳乖违,用活血化瘀疗法平衡气血,易于获效。临床还以血府逐瘀汤合生铁落饮或磁朱丸,治疗精神分裂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偏头痛等多例,皆有一定疗效。用治顽固性头痛则将方中的川芎剂量加大为15g,甚至30g,多效。或加全蝎、蜈蚣等份研末另吞,每服1.5g,收效颇捷。另一用法以桃红四物汤加川芎量至30g,加羌活12g,止痛效果亦好。治三叉神经痛,亦以此方为基础,加生川草乌各4.5g,细辛3g,亦有近期疗效。在治疗各种头痛的辅助药物中,习以石楠叶、蜂房、乌梢蛇与望江南随症加减,尚属应手。颜老还用龙马自来丹治疗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神经炎、关节炎,以及神经痛、风湿痛等,具有一定疗效,获得根治的亦复不少,该方渊出《医林改错》,临床体会该方止痛效果较好,一般在服药一周后即有好转。此外,还以通窍活血汤治疗雷诺病、神经性耳聋、神经性呃逆等多验。近人报道以丹参一味或复方丹参酊防治癫痫,颜老试用治老年性痴呆症、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日服丹参30g,煎服二汁,精神兴奋者,每次加服琥珀粉1.5g,疗效满意。还用活血化瘀疗法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一月十帖或间日一帖,观察多例也有一定作用。

(4)对肿瘤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形成肿瘤的病理,主要系气血失调,气滞血结,肿大成积,留而不去所致。它包含在癥瘕、积聚、恶核、瘿瘤等病名之中,治疗上常用调肝破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攻逐血积等治则。文献报道赤芍、川芎、红花、郁金、玄胡、川楝子、乌药、乳香、没药、丹参、当归、大黄、水蛭、虻虫、三棱、莪术、水红花子、石见穿等活血化瘀药物,经动物实验证明,均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近年来,活血化瘀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癌症,如湖南中医药研究所以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巨骨细胞瘤、三叉神经瘤与肺部鳞状细胞瘤各3例,成活率皆达5年以上。他们认为活血化瘀治疗的目的,在于增加血流量,改变机体血凝状态,使肿瘤细胞处于抗癌药物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下,借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故无论何种肿瘤,用活血化瘀疗法均可有一定作用。北京中医研究院治疗消化道肿瘤用散消丸(丹参、归尾、桃仁、乳香、五灵脂、甲片、蒲公英、白及),结合黄药子、草河车、山豆根、夏枯草、白鲜皮、败酱草等,有一定疗效。在妇科肿瘤方面,旅大市妇产科医院等采用莪术注射液,治疗宫颈癌209例,痊愈者52例,占24.8%;沈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抵当汤(水蛭、虻虫、桃仁、大黄)及宫颈一号方(黄芪、当归、三棱、莪术、知母、水蛭、穿山甲、桃仁、鸡内金、香附、党参),配合外用药治疗宫颈癌,治愈者8例,5年以上治愈者15例。此外,上海长宁中心医院以丹参、当归、三七、银花、蒲公英、干蟾皮、僵蚕等复方治疗皮肤癌已溃破化脓者,2个月后菜花样肿块全部脱落,伤口结疤,病理切片复查阴性。还有以莪术注射液治疗白血病,及以三棱莪术注射液结合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报道,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文献上以黄药子治疔横纹肌肉瘤和甲状腺瘤的病例报道亦复不少。活血化瘀疗法在治疗晚期肿瘤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如上海市肿瘤医院以莪术、山慈菇等为主组成的抗癌合剂一号,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治疗各型晚期肿瘤160例,提高了疗效,延长了生命。据有关资料分析,活血化瘀药物所以能治疗肿瘤,其原理可能是:①活血化瘀药物能防止或破坏肿瘤周围及其病灶内纤维蛋白凝集,能改善癌组织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使抗癌药物和免疫活性细胞易于深入瘤内,从而杀灭肿瘤细胞;②增强单核细胞的吞噬活性;③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代谢。

(5)对皮肤病的影响

皮肤病常见的症状,如色素变化、感觉异常(痛、痒、麻木)、皮肤变质等等,均为瘀血指征。故近年来活血化瘀疗法已成为治疗皮肤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全身性硬皮病104例,绝大多数病例都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30例恢复工作;北京中医研究院以当归、赤芍、独活、桑寄生、红花、仙灵脾、地骨皮等随症加减,治疗局限性硬皮病也获得了一定疗效;北京医院用活血化瘀方治疗结节性红斑25例和硬红斑8例,病情多属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最短者一年,最长者26年,结果全部有效;北京广安门医院外科也用活血化瘀方治疗下肢结节性皮肤病58例,有效率96.6%;上海华山医院以活血化瘀疗法治疗801例银屑病,疗效在50%~85%,他们还用牛膝、山甲、桃仁、藏红花等治疗病毒性赘疣,也取得较好疗效;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用蒲黄、五灵脂、丹参、桃仁、蝉衣、红花、赤白芍、香附、荆芥、防风、枳壳、柴胡等治疗白癜风,一般连服4个月获效。这些数据说明瘀血与皮肤病存在着密切关系。

颜老认为皮肤病中如出现肤色改变、感觉异常或出现肿块等,均有瘀血为患。如曾治脸部色素沉着一例,拟诊为阿狄森病,用活血化瘀药物加麝香另吞,色素一度转淡,但停药后复逐步加深,患者已失去治疗信心。翌年,因人工流产引起大量阴道出血,不意延绵多年之顽疾,竟不药而瘳。后曾以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多例色素沉着,皆取得一定疗效。根据古人称红纹、血缕、红点皆属血瘀之说,经治皮肤毛细血管充血或红疹、紫癜、顽固性荨麻疹皆有效果。又曾治海绵样血管瘤一例,患者幼时左手背仅一小痔,日益增大,患肢较正常手臂粗大两倍有余,青筋暴露,丧失生活能力,外科会诊建议截肢,经用活血化瘀疗法,服药200帖,患肢明显缩小,恢复工作能力,随访良好。

(6)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①对感染性疾病的作用:在控制感染性疾病时,适当配合活血化瘀药物,可增强疗效。近有数据表明,某些活血化瘀药物有抗感染作用,经药敏试验证明,川芎对宋内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丹参、茜草、紫珠草、苦参、大蓟等都具有抗菌作用;黄药子、赤芍、川芎、紫草等具有抗病毒作用。颜老治化脓性感染,每于清热败毒药中加活血化瘀药物,效果显著。曾治多例血栓性脉管炎,无论急性发作或慢性患者,都于清热败毒药中加活血软坚之品,疗效较捷。其他如静脉炎、静脉栓塞、深肢静脉炎等症,都具同样体会。

②对增生组织病变的作用:近年来,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烧伤瘢痕,效果满意,能使瘢痕消失或减轻,有的病例的关节功能亦获得不同程度之恢复。由活血药组成的人参鳖甲煎丸能治疗肝脾肿大,颜老曾用作人工流产,对于早期妊娠者颇多成功,治妇人闭经亦有验案。用法为每服6g,一日2次。颜老用活血化瘀疗法配合针刺关元、归来、中极治子宫肌瘤,亦有验案。

③对急腹症的作用:活血化瘀疗法是治疗急腹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论证了川芎、红花具有解痉作用,其中川芎生物碱和红花的一种抽出物的效力与罂粟碱相似。因活血化瘀药物不仅止痛,且有消炎、软坚等功效,故在急腹症的运用上颇为合适。如遵义医学院治肠梗阻的硝菔通结汤与理气宽肠汤,天津南开医院治急腹症之活血化瘀汤,内容大多为活血化瘀之品,疗效颇高。

④对肝炎的作用:上海中医学院以下瘀血汤加减(大黄、桃仁、地鳖虫、当归、赤芍、延胡、丹参等),治疗慢性肝炎36例,药后有三分之一的病例肝脏缩小、黄疸明显减退,近半数腹水消退、肝功能好转。颜老发现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肝硬变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瘀血指征,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确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常于复方中针对实验室检查选用红花、桃仁、地鳖虫、泽兰、败酱草、大黄、牡蛎、丹参、穿山甲、延胡索、鳖甲煎丸等,能退黄、降酶、降絮、止痛、软坚。还以广犀角为主治疗乙型肝炎多例,致肝功能好转、乙型肝炎抗原转阴,有一定探讨价值。

⑤对眼科的作用:活血化瘀疗法在眼科疾病中具有重要位置。北京医学院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0例,早期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佐以活血通络;晚期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凉血止血,有效者27例。北京医院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120例,观察时间较长的107只眼的有效率为77.6%,治法初期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辅以化瘀,数日后则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辅以清热明目,用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味。江西赣州市中医院用活血药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病变、眼神经麻痹、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浑浊、晶状体浑浊、角膜溃疡、角膜瘢痕、翼状胬肉、假性胬肉、睑裂斑、慢性结膜炎、球结膜下出血及睑板腺炎等眼科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他们还用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内外肿瘤等,亦有较好的苗头。颜老在治疗眼科疾病时,常在辩证的基础上掺入活血化瘀药,如治眼底出血性病例,于平肝息风药物中,加入生蒲黄等药,吸收快,不留痕迹,不影响视力,确有良效。

⑥对妇科的作用:山西医学院用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的宫外孕一号方或二号方治疗宫外孕709例,其中约90%的病例取得了较好疗效,使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保存了一定的生育能力。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以三棱、莪术、赤芍、皂角、甲片、柴胡、失笑散等加减治疗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了80%的疗效。北京医院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盆腔炎127例,包括结核性盆腔炎、细菌性急慢性盆腔炎等全部有效。上海卢湾区中心医院根据祛瘀生新的理论,用生化汤加失笑散治疗人工流产及流产后余血未尽者104例,均取得了一定效果,服药后4~9天血止,尚能促使残存的胎盘组织排出体外。还有报道用莪术挥发油制剂,治疗宫颈糜烂116例,总有效率为98.2%。颜老曾以活血化瘀法治疗附件炎、痛经、不孕症多例,常以少腹逐瘀汤或生化汤为主,颇有疗效。它还根据古人治崩漏之经验,即所谓“暴崩宜止,久漏宜通”的原则,对子宫功能性出血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多例,皆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其他,如山西中医研究所报道以益肾汤(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益母草、丹参、桃仁、紫花地丁)治疗64例慢性肾炎,完全缓解31例,部分缓解21例,总有效率93.7%。乌鲁木齐市中医院以活血化瘀方(当归、川芎、赤芍、红花、丹参、益母草等)治疗47例慢性肾炎,痊愈者76.56%,显效者12.76%,总有效率95.73%。北京医院用活血化瘀中药预防ABO型新生儿溶血症12例,全部有效。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采用血府逐瘀汤加连翘、白芷、瓜蒌、麦冬治慢性期布鲁菌病131例,痊愈和基本痊愈者达73.3%,有效率93.9%。

根据上述资料表明,活血化瘀疗法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但实际的范围还不止于此。颜老临床观察所取得的观点是“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对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效果显示,其作用可概括为“平衡气血,调整阴阳”,进而,颜老提出,调气活血的治疗方法可以称之为“衡法”,这就大大扩展了“辨证论治”的范围。

第五章 衡法学术思想成就概览

一、颜氏衡法特色系列经验方

1.消渴清颗粒

【组成】由苍术、知母、地锦草、生蒲黄等药物组成。

【功用】运脾养阴,化瘀清热。

【主治】糖尿病。

【方义】颜老主张糖尿病从气血论治。从气论治取苍术为君,通过运脾健脾,激发胰岛功能;臣药知母以养阴为主,能解决糖尿病阴虚内热常见症状;佐药地锦草发挥清热降糖作用。从血论治以生蒲黄为使药,化瘀降脂,有效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消渴清颗粒从中医整体观点来考虑,在治疗过程中调整血糖,而不只是单纯降糖,在调节血糖过程中减少并发症。

2.衡法冲剂

【组成】由黄芪、生蒲黄、苍术、虎杖、桃仁、红花、丹参、川芎等药物组成。

【功用】益气运脾,化痰祛瘀。

【主治】高脂血症。

【方义】高脂血症患者的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多系痰湿内蕴之象,然痰湿久羁,既能伤脾耗气,又可阻滞气血,造成瘀血内结,而呈现气虚为本、痰湿夹瘀为标的病理状态。高脂血症颇类似于明代王肯堂所谓的“污秽之血”,由于血液污秽,导致血管变窄,血流不畅,心脑血管病证丛生。为此,在益气健脾、化痰祛湿的原则下,配以活血化瘀之品,可以提高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近代研究也表明,丹参、川芎等活血药均不同程度地降低老年雄性大鼠血浆胆固醇的含量,改善血液黏浓凝聚的状态。故衡法冲剂用黄芪、苍术益气健脾,取脾健则痰湿自除之义;生蒲黄活血化瘀,虎杖利湿破瘀通经;辅红花、桃仁祛瘀而兼以通腑,丹参、川芎活血而兼以理气。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化痰活血之功。

3.衡法二号方

【组成】由黄芪、当归、赤芍、红花、牛膝、枳壳、桔梗等11味中药组方。

【功用】益气健脾,活血化瘀。

【主治】衰老。

【方义】根据颜德馨教授的“气虚血瘀导致人体衰老”理论,认为人体衰老的本质是在于气血失调,而失调的关键在于气虚血瘀。因此主张采用益气活血化瘀的黄芪、当归、赤芍、红花作为主药来进行延缓衰老研究,并配以枳壳、桔梗益气行滞。

4.衡法三号方

【组成】由党参、黄芪、葛根、赤芍、川芎、丹参、山楂、决明子等组方。

【功用】益气降浊,活血化瘀。

【主治】衰老。

【方义】方中重用党参、黄芪养心益气,葛根、赤芍、川芎、丹参、山楂等活血通脉,决明子通腑降浊疏通气机,以增活血之力,使本方具攻补相兼之功。

5.正心冲剂

【组成】由黄芪、党参、葛根、川芎、丹参、决明子、菖蒲等组成。

【功用】补养心气,活血行气。

【主治】心绞痛。

【方义】正心冲剂取补气药与活血药配伍,寓通于补,功能固本清源,益气活血。全方重用黄芪、党参养心益气为君;辅以葛根、川芎、丹参、降香等多味活血药为臣,意在活血通脉。君臣相配,旨在益气活血,俾气足则助血行,血行则瘀血除。少佐微寒之品决明子,既可制君臣之药的辛燥之性,又取其力薄气浮之性,疏通上下气机,以增活血之力;使以菖蒲引诸药入心,开窍通络。诸药同用,使血得气帅,气得血助,共奏大补元气、补养心气、活血行气、祛痰止痛之功。方用葛根兼能解肌降压,决明子功长健脾降脂,菖蒲善于开窍益智,故正心冲剂对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以及预防老年性痴呆等均有一定效果。

6.活血复方

【组成】由黄芪、生蒲黄、降香、丹参、苍术、白术、炙甘草组成。

【功用】益气活血。

【主治】瘀血阻络而致血脉运行不畅。

【方义】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配合苍术、白术、炙甘草益气以助血脉运行;降香、丹参、生蒲黄活血化瘀通络,以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之功。

7.稳斑护脉颗粒

【组成】由附子、当归、生蒲黄、枳壳、桔梗组成。

【功用】温阳活血,理气化瘀。

【主治】冠心病。

【方义】方中附子鼓舞心阳为君;当归、生蒲黄活血化瘀为臣;枳壳、桔梗理气开郁,升清降浊为佐使。共奏温阳活血,理气化瘀之功。本方集中体现了颜德馨教授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阳虚、气血平衡和瘀血论观点。

8.益心汤

【组成】由黄芪、麦冬、丹参、天冬、黄精、枸杞子、党参、苏梗、五味子、三七粉组成。

【功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主治】心肌炎。

【方义】方中用黄芪、党参益心脾之气;天冬、麦冬、黄精、枸杞子、五味子滋心肾之阴;丹参、三七、苏梗行气活血通脉。诸药相伍,使精气充,阴血盛,脏气安和,心脉通畅,其病遂愈。

9.消瘤丸

【组成】由水蛭、延胡索、牡蛎三药等份组成。

【功用】行气散郁,凉血破瘀。

【主治】血管瘤。

【方义】之所以用水蛭者,因血管瘤一病均属久年痼疾,病程年久,则瘀、郁、痰夹滞较坚,邪深入络,胶结不散,非一般药物所能攻逐,惟用虫类搜剔之品,才能取效。且水蛭具有凉血活血之力,有破血逐瘀之功,其性善行,能治癥瘕积聚之陈久瘀血,故以此为主药,冀攻逐胶结之瘀血。配以具行气活血止痛之延胡索,与水蛭共奏行气散郁、凉血破瘀之功。更佐以牡蛎,化痰软坚、消瘀,助水蛭以化散痰瘀。三药相合,其效卓然。

10.中防干膏粉

【组成】由黄芪、苍术、川芎、蒲黄等组成。

【功用】益气活血,运脾化湿。

【主治】中风。

【方义】中防干膏粉以黄芪为君药,川芎为臣药,苍术为佐药,蒲黄为使药。其中黄芪补益中气,使气机充实,以帅血助血,推动血液循环,达到“气充血活”之目的。川芎具有活血行气之功,引药上行,与黄芪相伍,起到益气化瘀的作用。大量报道证实,川芎具有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促使血管内小血栓溶解,改善血小板功能及纤维蛋白原分解的作用。苍术健脾运脾,除湿化痰,既能促进消化吸收,又有降脂、降糖作用,并因其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等,近来用于抗衰老,被称为仙术,与川芎配合,不仅化瘀活血,并能运脾化湿,祛除痰浊。蒲黄为活血止血药,并能利尿,对小血管的栓塞及小血管渗血有化栓、止血作用,对小静脉栓塞引起局部组织肿胀也有帮助,借川芎之上行,对脑小血管循环网络有改善微循环效果。以上四药相互配合,能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血中脂质含量,防止血管粥样硬化,增加脑血管血流量,改善脑血管循环网络。

11.脑梗灵(复方蒲黄颗粒)

【组成】由生蒲黄、水蛭、海藻、菖蒲、葛根、通天草组成。

【功用】祛痰化瘀,疏通脉道,痰瘀同治。

【主治】脑梗死。

【方义】方中生蒲黄、水蛭活血化瘀,其中水蛭味咸性寒,专入血分而药力迟缓,借其破瘀而不伤气血之力,以祛沉痼瘀积,均为君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水蛭的主要成分有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等,水蛭素是一种抗凝物质,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的作用,水蛭还分泌一种组胺样物质,能扩张毛细血管,缓解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黏度,与蒲黄为伍,以获活血破瘀、通利经络之功。海藻味咸性寒,气味俱厚,纯阴性沉,化痰软坚,因痰瘀同源,故海藻能助君药化瘀之效;菖蒲禀天地清气而生,有怡心情、舒肝气、化脾浊、宁脑神之功,为治邪蒙清窍所致神昏、健忘等要药,与蒲黄合用则能祛瘀以通脑络,醒心脑以复神明,奏开窍安神、醒脑复智之功;与海藻配伍通窍除痰,醒神健脑,均为臣药。葛根、通天草均为轻清上逸之剂,能引药入脑,与海藻相配,能增加脑血流量,软化脑血管,为佐使药。诸药合用,祛痰化瘀,疏通脉道,痰瘀同治,以达到清除病理产物,疏通脑络,恢复肢体功能的作用,对痰瘀交阻型效果尤为显著。

12.醒脑复智冲剂

【组成】由黄芪、白术、丹参、生蒲黄、菖蒲、远志、通天草等组成。

【功用】益气活血,开窍醒脑。

【主治】老年痴呆症。

【方义】《医学衷中参西录》谓“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脑位于颅内,由精髓汇聚而成,其性纯正无邪,人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脑惟有气血不断滋养,精髓纯正充实,才能充分发挥“元神之府”功能。人至老年,种种原因均可引起气虚血瘀,若瘀血随经脉流入脑,与精髓错杂,致使清窍受蒙,灵机呆钝,则出现神识不清、日夜颠倒、表情痴呆诸症。为此,治疗老年期痴呆当忌蛮补,瘀血不去,盲目进补,必然招致气血壅滞,加重其害。治当疏通脉道,祛除瘀血,俾气血畅通,脑得其养。故醒脑复智冲剂取黄芪、白术为君,补气健脾;丹参、生蒲黄为臣,活血通脉;佐以菖蒲、远志开窍益智;使以通天草引药入脑。诸药同用,共奏益气活血、开窍醒脑之功。

13.龙马定痛丹

【组成】由马钱子30g,地鳖虫、地龙、全蝎各3g组成。

炮制时先将马钱子铁砂拌炒至膨胀,外呈棕黄色,切开取出,与地龙、地鳖虫、全蝎共研细末,再加入赋形剂,成糖衣片,共160片,每片含马钱子生药0.187g。

【功用】活血脉,化瘀血,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痹证。

【方义】龙马定痛丹渊出清代王清任之龙马自来丹,原方用治痫证、瘫腿。颜德馨教授吸收了历代医家的经验,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并不断总结、不断修改,以扩大治疗范围,并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地鳖虫、全蝎等药而定名为龙马定痛丹。其主要成份为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性味苦寒,入肝脾经,有大毒,具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等功效。张锡纯谓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他药”。《外科全生集》称之“能搜筋骨之骱之风湿、祛皮里膜外之痰毒”。配以力量较为峻猛的破血通瘀、消癥散结之地鳖虫;咸寒降泄,又善走窜之地龙;息风解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之全蝎。既能制约马钱子毒性,又能通血脉。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脉、化瘀血、祛风湿、止痹痛之功效。

二、衡法相关经典名方选用

颜德馨教授在“衡法”的思想指导下,灵活应用历代具有调气活血功效的古方治疗各种疑难病证,取得较好疗效。

1.血府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组成。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义】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君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三药助君药以活血祛瘀为臣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疏肝解郁,升举清阳;枳壳、桔梗行气宽胸,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趋愈。

2.活络效灵丹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由当归、丹参、生明乳香、生明没药组成。

【功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方义】方中当归活血养血;丹参助当归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功;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行气消肿止痛。四药成方,使瘀去络通,则疼痛自止。为治疗血瘀所致心腹诸痛,癥瘕积聚,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之有效方剂。

3. 犀角地黄汤

【来源】《千金方》

【组成】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方义】本方为治疗热入血分证的主要方剂。方中以犀角凉血清热解毒,使心火邪热得清,则诸经之火自平,为君药;生地黄滋阴生津,助犀角解血分热毒,并增强止血作用,为臣药;芍药和营,丹皮凉血散瘀,助犀角、生地加强解毒化斑功用,为佐使药。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

4. 温经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由吴茱萸、当归、赤芍、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珠、丹皮、生姜、甘草、法半夏、麦冬组成。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方义】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为君;当归、赤芍、川芎、丹皮活血化瘀,养血调经共为臣;阿胶补血、养阴;麦冬养阴清热;人参、甘草、法半夏、生姜益气和胃,助气血生化之源,合而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通方温经祛瘀,滋阴养血活血,补养冲任,实为妇科良方。

5.桃核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由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组成。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方义】方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组成。方中桃仁活血祛瘀,大黄破瘀泻热,二者瘀热并治而为君药;芒硝软坚散结,助大黄泄下瘀热,桂枝温经通脉、散下焦蓄血共为臣;炙甘草护胃安中,和解诸药以为佐使。五味相合,共奏破血祛瘀之效。

6.大黄䗪虫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由大黄、䗪虫、水蛭、虻虫、蛴螬、干漆、桃仁、地黄、白芍、杏仁、黄芩组成。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方义】大黄、䗪虫破血逐瘀为君;水蛭、虻虫、蛴螬、干漆、桃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经消痞合而为臣。地黄、白芍、杏仁、黄芩缓中补虚,养血润燥,清郁热;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

7.桂枝茯苓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份组成。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方义】方中桂枝性温味辛,能温通经脉消瘀血,茯苓渗湿健脾,消痰利水。桂苓合用以加强化瘀消癥之力,合而为君;丹皮、桃仁能活血化瘀为臣;芍药缓急止痛胎为佐药;白蜜能缓和诸药破泄之力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效。

8.四物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干地黄组成。

【功用】补血调血。

【方义】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味厚质润,补血养精,为君药;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活血,养血调经要药,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柔肝益阴,川芎活血行气,上下通达。四药配伍,共奏补血调血之功。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